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創新課程心得體會多篇

創新課程心得體會多篇

創新課程心得體會多篇

創新課程心得體會篇1

?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就是一本指導我們如何把新課程理念與教學實際相聯繫的好書。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本課程由理論與案例兩部分組成,在理論部分簡要分析了國小語文新課程的建構特點,概括了國小語文識字教學、閲讀教學的實施與策略及教學設計的創新,並對國小語文新課程實施的進行了反思。案例部分根據國小語文教學的特點,精選了 29 篇課文,每篇課文給出了 2-3 種不同的設計思路與相應的課堂實錄,並對設計思路進行了反思與點評,通過大量的實踐課例幫助教師掌握國小語文識字課、閲讀課、作文課、口語交際課等不同課型的創新設計的方法與策略。

打破定勢,引導思維。長期以來的思維形式是求同思維,容易形成思維定勢,使學生思維閉塞,甚至機械學習,死記硬背,而逆向思維是一種創造性的求異思維,在地理教學中打破定勢,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對於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水平,使之逐步養成良好思維品質,具有重要作用。

展示才華,拓展思維。即每節課前輪流請一名學生在講台前展示才華。該環節是從教學整體出發,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個體進行培養,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表現自己、展示自己,從而激勵學生主動、自覺地學習,這樣就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打破了課堂教學的封閉性、保守性,並貫徹學以致用的原則,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思維的開闊性。

創新課程心得體會篇2

在學習《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之後,我知道了綜合實踐活動打破了傳統學科教學以課堂教學為主,以間接經驗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教室、走出學校以學生的親自實踐和親身體驗來獲得知識,獲得發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設計與學科課程有很大的不同,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素質,對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有着重要意義。

在這門課程中,第二部分“綜合實踐活動創新教學設計與評析”,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展示了綜合實踐活動的活動設計與活動過程。對於以前沒有接觸過這門課程的我,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對於怎樣進行學生實踐活動有了一些思路。案例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綜合活動”四個領域,其中,綜合活動展示的是綜合實踐活動非指定領域——主題班會與學校大型活動的活動設計與流程,更便於我們教師有針對性地借鑑。

人與自我教學案例中,“學生與網吧”這一主題從以下幾個方面展示了活動設計:主題的提出、活動目標、活動設計、活動過程(活動計劃和活動展開兩個方面)教師反思、點評。在這一部分裏,不僅學到了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方法,而且明確了一種讓我的學生能更好的對待網吧使用網絡的教育方法,學生在實踐中自我教育比老師家長的説教更有效果。

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學習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鍛鍊了能力。 “學生與網吧”的課題,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瞭解到網吧對未成年人的危害,從而主動拒絕網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學生習慣接受老師或者書本的知識,在綜合實踐活動動,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創新課程心得體會篇3

通過這學期對創新思維課的學習,感觸非常深刻。我瞭解到創新思維不僅僅教會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如何去思考、發現問題這樣一個過程。只有當你瞭解了這個過程,並不斷的反覆去訓練,你才有可能真正領悟到創新思維的神奇,真正獲取靈感。因此不得不説,創新思維這種科學的思維方法,在我們生活中有着何等重要地位。

我瞭解到創新思維不僅僅教會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如何去思考、發現問題這樣一個過程。只有當你瞭解了這個過程,並不斷的反覆去訓練,你才有可能真正領悟到創新思維的神奇,真正獲取靈感。因此不得不説,創新思維這種科學的思維方法,在我們生活中有着何等重要地位。二十一世紀擁有知識和信息的越來越多,這就意味着知識和信息量的價值正在呈下降趨勢,而相反擁有創造力和想象力的人,價值正在上升,愛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有一個公式:創造力=人×(信息+知識),所以我們要重視創造性思維的開發,同時,我們更應加強在生活中對創新思維的應用。

創新思維可以拆分為二,即創新和思維。那麼什麼是思維呢?思維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極為複雜的心理和生理現象,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它能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和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規律。而思維的概括性就是指人們通過思維把同一種事物所具有的本質屬性抽取出來,得到一個普遍結論。在思維的過程中,根據思維的方式不同,還可以將思維分為直觀動作思維、形象思維、抽象思維、辯證思維和靈感思維。對於創新,它的含義即“拋棄舊的、創立新的”,在已有的基礎上,提出獨特的、新穎的且富於成效的見解與思維。創新的類型可分為兩大類: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創新、創造的主體是我們每一個人。每個人都有潛在的創新能力,並且創新能力是可以後天激發的,可以通過培訓提高的。創新無時不在、無處不有。

在創新的過程中,我們也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實現的。那麼,我們要怎麼樣實現創新呢?首先,我們要加強學習,加強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只有基礎知識學得越牢,越紮實,在舉一反三的過程中,我們就越能觸類旁通。同時,在學習的基礎上,注意加強思維方面的訓練,開發自己的智力。平時,在工作當中遇到問題,要養成經常問自己“到底應該怎麼辦?”的習慣,從而給自己思維施加壓力,使思維保持在靈活狀態,一旦注入要素,就能確保正常運轉。

其次,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擺脱過去的思維定勢。對自己的工作要經常系統思考。系統思考是指從全局性、層次性、動態性、互動性等方面綜合考慮問題的一種方法,系統思考將引導人們產生一種新的思路,使人們從複雜細節中,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最後,對照古今,借鑑比較,尋找啟發。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繫的,沒有孤立存在着的事物。我們要善於從此事物聯想到彼事物,在歷史和現實之間移位,在時間和空間上轉換,在物與物之間尋找橋樑,在事與事之間搜尋紐帶。找到了聯繫,認識了共性,我們就要結合本職工作實際,啟發自己的思路,去創新求解。

創新課程心得體會篇4

作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特別是新課改中的新課標對作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學聯考和會考作文分值也有不斷增大的趨勢。因此,新課程作文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寫出文質兼美、富有個性、具有創意表達的文章,是語文教師探索的重要課題。

在中學作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對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視不夠。特別是在考試的誤導下,教師的作文教學大多帶有功利目的。教師一味地教學生如何安排結構、如何構思、怎樣立意等,而忽視了引導學生去探尋寫作的源頭,去探究切實可行的寫作技巧。結果嚴重地阻礙了學生的創造性,造成學生的作文思想封閉、思維狹隘、內容失實、語言乾癟、千篇一律等。

這種應試作文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喪失了寫作興趣,也喪失了對寫作本質的認識。這種現象不但違背了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更與現代人才素質背道而馳,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如此指導學生寫作,又怎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因此,我認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為學生創設自由創作的情境

教師一定要注重讓學生寫情境作文,寫有真情實感的事情,而不是去營造空中樓閣。學生要寫出有創新的作文,離不開一個相對自由的寫作環境。要讓學生在一種平和、輕鬆的心情下去認真完成作文,給學生觀察、收集、篩選、整理信息的時間。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心理調節,如鼓勵、談心交流、成功體驗等方式,讓學生有強烈的寫作慾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儘可能地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在一種自由的狀態下完成,做到“我手寫我口,我口寫我心”,這樣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啟發學生表達自己對世界、社會、生活的獨特感受和真實體驗

寫作文的過程也是一個人內心成長的過程。真實的故事,真實的想法,真實的情感,真實的見解,這些都應該是寫作最基本的訓練內容。只有讓學生敢説真話,把寫作當做是一種需要,把寫作當成是自己情感宣泄、真情流露、價值體現、理想放飛、表述真善美、鞭笞假惡醜的舞台時,學生的內驅力才能調動起來,學生智力中潛在的東西才會湧現,創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當然,我們提倡學生説真話,絕不等於説學生在作文中所説的話是真的就行,不需要引導。總之,鼓勵學生説真話,應該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途徑。

三、作文選材從偏狹走向寬廣,語言從單調走向多樣

傳統應試作文的選材範圍比較“偏狹”,多是一些老生常談的東西,一般不是選擇身邊事就是耳熟能詳的名人事。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啟發學生,選材要多樣化、多角度化,不僅可以涉及古今中外事,還可以涉及審美與審醜兩方面的材料。

傳統應試作文的語言不少是平鋪直敍、單調乏味的日常語言。因此使人品味不到語言的甘美,更難以獲得審美的愉悦與快感。作文的語言應豐富多彩,作文語言裏既可以有古語(文言文)、現代語,也可以有網絡語。譬如“哈韓”“神馬”“菜鳥”“浮雲”等網絡語,使閲讀者不知不覺就被征服而墜入多姿多彩的語言世界中。

四、鼓勵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

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想象是創新的前提,更是創新的動力。作文教學中,要求改革命題形式,創設想象空間,擺脱思維定式。通過想象,把概念與形象、具體與抽象、現在與未來、科學與幻想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既能感受到今天的生活,也能展望美好的明天;既能看到現實的自我,又能設計出未來的自我。這種想象的過程本身就應該算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

學生的想象一旦調動起來,就如同脱韁的野馬,馳騁草原;如同翱翔的雄鷹,搏擊長空,這有利於拓展寫作思路,使學生“看”得更遠、更深,使平凡的事物神采飛揚,使普通的形象富有靈氣,使文章富有感染力、表現力。這種釋放的思想一旦放飛,就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創造力。

創新課程心得體會篇5

通過幾個月的網絡培訓,我學習了《新課程理念下國中數學創新教學設計》,使我受益匪淺,我覺得在新課程理念下,進行國中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內容的呈現可以採用“問題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與解釋———應用與拓展———回顧與反思”的方式,讓學生在分析問題中獲得數學概念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技能和科學態度,而不是直接呈現解決問題的算法與結果。例如,在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組內容時,可以採用下面這樣具有實際背景的例子,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獲得“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模型。

[例1] 暑假裏,《新晚報》組織了“我們的小世界盃”足球邀請賽,比賽規定勝一場得3分,平一場得1分,負一場得0分。勇士隊在第一輪比賽中賽了9場,只負了2場,共得17分,那麼這個隊勝了幾場?又平了幾場呢?

二:老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所學知識的特徵,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以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

三:對於教材中一些通過操作而獲得新知的安排,要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從而去獲取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而不是去機械的記憶。

四、老師要做到課後及時反思,根據學生的表現和對學生作業的批改,及時改進教學。

五、在新課程理念下,數學教師的職責在於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教學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積極從事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

總之,新課程理念下的國中數學教學設計是一個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作為新人的我,在以後的教學設計過程中要充分地醖釀、多思考、多學習,才能駕馭好教材,引導好學生。

創新課程心得體會篇6

數學新課程的實施已經全面鋪開。通過對《新課程課堂教學行為創新》國小數學學習,使我認識到:上課是一門藝術,除了有一定的知識結構外,還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要善於引導學生自己去學,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經過一個學期的數學新課程教學,本人也深深感知,新課標下數學教學與舊課標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具使用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以下是本人在學習數學新課程教學中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教學理念上的差異

新課程標準理念要求教師從片面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到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引導學生探究學習,讓學生親歷、感受和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創新思維能力,重視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我們必須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下,更新教育觀念,真正做到變注入式教學為啟發式,變學生被動聽課為主動參與,變單純知識傳授為知能並重。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觀察,讓學生自己思考,讓學生自己表述,讓學生自己動手,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因此,在新教材中,非常注重設置問題的情境化。數學中很多的結論和證明並沒有直接給出,而是首先通過思考題,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能動探究,然後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出正確結論。

二、教學過程上的差異

新課程標準下,要求課堂教學應將學生的學習過程由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轉化為探索—研究—創新,從而實現由傳授知識的教學觀向培養學生學習的教育觀轉變,逐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在反思自己教學行為的同時,觀察並反思學生的學習過程,檢查、審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到了什麼,遇到了什麼,形成了怎樣的能力,發現並解決了什麼問題,這種反思有利於學生觀察能力、自學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實際上也就是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都得到了不斷的訓練和提高。

三、教學方式、方法上差異

長期以來,教學內容的安排多以知識的邏輯為主線,忽視了教育的邏輯和接受的邏輯,即教材中的章節理所當然地成為教學的單元,教材內容先後順序無一變動地成為教學內容的安排順序。授課方式基本上是“滿堂灌”,灌知識,灌方法,師生互動少,學生的潛能沒有充分得到發揮。新課程標準告訴我們,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成為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和參與者,教師的教學方法應該靈活多樣,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要通過討論、研究、實驗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要關注每個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新課標也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通過各種信息技術及各種軟件使學生更能直觀的理解、認識數學的本質,並且強調學生動手能力、實驗能力的培養。 對學生不足的地方加以正確引導,經過這一過程,培養了學生髮現、提出、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發展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數學知識應用的實踐化和生活化

新課標要求數學知識應用的實踐化和生活化,要求數學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繫起來,即為“在解決問題中學習”的理念。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充滿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着許多數學知識,在教學時融入生活中的數學,能使學生對數學感到不陌生,化枯燥的學習為生動接受,進而使他們感到生活與數學密切相關的道理,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熱望。所提出的思考題、探究題都是直接與生活中的問題,生產、生活實踐中的具體應用的一些實例,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學的實效性。

當前,教學方法五彩紛呈,舉手投足不知所措,聽了專家的報告,頓覺有晃然大悟之感:先學一家,融匯白家,發展創新,自成一家;先入格,後出格,入格求形似,出格求神似,一語道的,教學切不可趕時髦,擺花架子,盲目追隨,死板硬套,而應該因人而異。每個人的性格、閲歷、見識、語言表達、現代技術應用能力不盡相同,若套用同一模式,勢必洋相百出,不成體統。

教法要結合實際,就地取材,靈活機動,要因人而異。要因生而異。生源不同,各有千秋,要針對學生,因材施教,不可照搬照套。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五彩繽紛的花園裏,不可眼花繚亂,要學蜜蜂,採擷百花精華,自釀成蜜,形成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風格,教出自己的風采。

通過學習使我深深認識到我們要先做人,再教書。做人要有一個好心態,一個好心情。心理健康,身體才能健康,工作才能愉快。好心態成就一切事業。愛學生,愛同事,輕輕鬆鬆地當老師,快快樂樂地當老師,簡簡單單地當老師,放下包袱,拋卻沉重,讓微笑永遠綻放在您的臉上!我們要善待學生,尊重生命。要善於引導,能理解、寬容。

教師必須更新原有的知識結構,一方面準確把握任教學科中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學習,擴展自己的知識儲存。新課程還要求教師必須有開發課程的能力。教學內容從過去的以教材為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為以教材為軸線,以活動為紐帶,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和校本資源,充實教材內容。教師還必須發展整合課程內容的能力。

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為此,新課程倡導自助、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教師必須轉變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

通過學習,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教師應無私地將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學生,維護自己的學生,並關愛他們,以自己高尚的品行為學生樹立起榜樣。面對後進的學生,不能採用暴力或體罰等行為,而是應該用加倍的愛去幫助他們進步,這不僅是從職業角度,更是從法律角度對教師的義務作出了規定。教育不僅是教,更是教與學互動的一個過程。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只是一個教書匠的水平。只有通過在教育中不斷學習,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教學有所創新,才能逐漸提高教學水平。

創新課程心得體會篇7

參加了集團總公司舉辦的青年人才培訓,這次培訓涉及了企業經營管理中創新思維和決策的問題,尤其在創新思維方面,很符合我們企業的管理需求,對於我們在企業的經營管理方法方面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提醒和幫助作用,我個人也受益匪淺,結合分公司管理實際,我個人有以下心得:

創新用很簡單的話説就是多積累把前人的經驗轉化為自己的經驗在前人的基礎上下功夫。要敢於想象要敢於探索多使用發散思維儘量避免慣性思維條件允許的可以多想一想嘗試去做別人不敢做的事。

蘇源泉教授從企業與創新思維、多樣性思維等不同側面藉助一系列智力問題、遊戲和案例闡述了思維創新的全新理論研究成果,既生動又有趣。通過學習使我對創新思維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下面我結合本職工作淺顯地談談學習心得:

一、要善於發現問題。

發現問題最主要的是需要增強觀察能力。我作為企業的管理和決策者,對於運作方式和工程施工流程是最熟悉的,如何在工作中發現問題,我覺得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要善於從工藝流程入手,看一看企業的運作方式是否準確、是否符合規定要求、是否符合企業長遠發展的目標;

二是要善於從工程施工流程入手,看一看施工過程是否符合規範要求,各施工程序能否達到精準;

三是要在整體運作過程中掌握各項環節,檢查各環節是否在技術創新、質量控制、成本節約、以及綠色文明化管理方面有缺陷或者存在創新空間。這樣一來,問題就不難被發現。

我個人認識到現階段建築市場就如同任南鵬當年經營如家一樣,即將接近瓶頸階段,國內從央企中建、中鐵等到地市級建築企業、私營建築公司,管理水平差異、技術層次差異、資金差異等造成市場佔有比例逐漸失衡。我覺得我們所在的企業應該逐步與國內外大型建築企業接軌,引進先進的經營管理模式,同時應該加強企業品牌文化建設,在經營管理創新的同時擴大企業影響力,進而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在激烈的競爭中分一杯羹。

二、改變以往的管理模式。

我們單位目前的管理模式比較死板,一直以來都是依靠主要領導來對企業的經營管理等進行決策,導致員工個人思想僵硬化,如同操作機械一樣,最終導致企業管理的整體僵化。蘇源泉教授所講的“不去管理”、“羣策羣力”、以及“高效溝通”是目前我們企業所最需要突破的。

我認為,所謂的“不去管理”,應該是要讓企業領導學會組織企業內在、外在的所有相關資源,並不是單純的直接、集中地參與到實際管理操作當中,而是要利用一切有效資源,激勵和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主人翁意識,為企業做出貢獻;“羣策羣力”應該是要將領導的個人決策權轉變為採納權,把日常經營管理存在的各類問題逐一開會研討,讓所有參與人員發散性思維,羣體決策後形成最終採納意見,這樣不僅會使問題得到解決,而且可以增強員工的個人歸屬感,使其樂於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出謀獻策;“高效溝通”是我們企業領導目前急需突破的難點,由於我們建築行業分散性的特點,致使企業內部溝通不盡理想。在企業日常管理中,我經常深入施工項目,瞭解項目進展的同時與員工個人進行溝通,但通過今天的講座,我才意識到我個人以及企業管理層並未與員工之間實現“高效溝通”,應當在經營管理的同時,降低姿態傾聽員工提出的個人問題、對企業的建議和心聲,而後及時付諸行動,形成長效。目前,我們正在新項目進行管理、決策、溝通等方面的試點,期望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感謝集團總公司領導舉辦的這次培訓,並感謝蘇教授的辛苦準備與講座,讓我們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又拓展了新的視野,為企業的長遠發展積攢了新的管理方式,希望集團總公司以後多舉辦這樣的培訓,同時我們也加強自身的學習,努力為集團的繁榮發展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

創新課程心得體會篇8

本學期,通過對管理創新課程學習,感受頗多。在一學期的課程中,我們對中環華祥公司進行了校企聯合項目,為天路出版社做出了管理與營銷的改善方案。

在其中,我作為低碳運營的組長,參與了中環華祥的運營小組,進行了數據的收集,圖紙的描繪,新改造佈局的設計等工作,並帶領2個本科學生進行了中環華祥的碳排放計算,並設計出企業碳排放計算器,同時做出了華翔低碳的改善建議;在關於天路出版社的改善過程中,參與了營銷方案的設計與總結。

在不斷參與的過程之中,有以下幾點心得,用幾個字來形容就是:實、難、練、會。實是指我們這次是一次實實在在的把學習的知識應用到實踐的改革之中。難,在調研和總結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之前預想不到的種種難題,最後通過努力才一一克服。練,在調研過程中,我們把所有的反面,包括交流,溝通,文檔處理,圖形設計,理論應用,都練習了一遍,尤其是幾位做演講的同學,通過鍛鍊,他們有了很大的提高。會,最後這是個比較理想的結果,通過管理創新課程的學習,我們的團隊真正的學會了知識的應用,對以後在企業中從事管理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以下是我參與這次校企聯合的一些體會和建議:

一、校企聯合的模式很值得借鑑,學生應該積極參與並努力發揮自己的能力,重視實踐。

此次與兩個企業的合作,收穫最多的就在於實踐。很多大學生沒有進過企業,沒有進行過對企業的調查,在校內所學習到的東西,完全沒有地方施展,畢業之後也只能紙上談兵,不能真正的把自己的思想和理論放置於真正的`實際之中。通過本學期的學習,我們積累了很多的經驗,比如,如何高效的進行數據的收集,如何能得到有效的信息。比如,在交流過程中,如何正確擺正企業與我們的位置,進行有效的溝通,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很重要的問題。在初到華翔,經理們在介紹的時候,led的能耗在普通白熾燈的十分之一,然而在現場的'調查之中,生產人員的介紹卻是4—5分之一。這樣的數據如何處理,如何對我們的調研有效,是一個難題。因此,校企結合的信息對稱問題與地位問題很鮮明的顯現出來。

二、如何有效的進行高效的調研,並且獲得真實的信息。

我在進行中環華翔的碳排放調查的過程中,對公司進行了多次調研,然後最有效果的,也是唯一有效果的就是最後一次,之前去過了4次,所收集到的信息,對自己調研的題目沒有任何幫助。這種現象的原因就在於,企業的人根本不重視我們的調查,根本不相信我們的研究能為他們帶來效益的改善。很多工作人員,在總經理分派接待學生之後,找出各種理由不配合我們的工作,有的卻是很熱心。最後在我硬着頭皮,一個一個的虛心請教,好説歹説之後,才得到了一份比較嚴謹的數據。我們的調研是為了他們好,為什麼企業不重視,不利用學校的資源,產生雙贏,這又是一個有待解決的難題。

三、管理是什麼,運營是什麼,營銷是什麼,hr是什麼,我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之前的我們一直認為,管理是一門很空洞的學科,但是通過這次的調研活動,我們在各方面的總結和分析中,運用了各種所謂“空洞”的知識,最後形成了實際的有效的報告。這就是實踐檢驗真知的魅力,我們通過實踐,把這些空洞的東西變成了現實,應用到了真正的管理之中,這就是校企結合真正的作用。最後,我要對本學期管理創新的老師和夥伴進行感謝,是通過大家的齊心合作,才能完成看似龐大的任務,這些實踐對我們日後的求職和工作必然會產生很積極的影響。感謝張院長,感謝霍老師,凌老師的無私奉獻,以及各位同學的通力合作。

今天,非常有幸,我們聽到了來自南京師範大學的許教授,和來自江蘇教育學院談教授的精彩講座。兩位教授各具風格,許教授談吐幽默,她的關於《構建和創新優質音樂課程》的講座,讓我們耳目一新。許教授沒有泛泛而談,而是根據我們的問題,展開討論,並一一做了解答。讓我們對於音樂教育的概況,以及課堂教學、遊戲設計等有了一個全面深刻的瞭解。她毫不保留的,將一些實用的小遊戲傳授給我們,感覺既實用,又很有創意。為我們以後對幼兒實施特色教育活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許老師60出頭的模樣,但她眼神犀利,始終閃爍着教育的智慧,一種灑脱、睿智的感覺油然而生。講座中,她不時地給我們示範性的語言,那種對孩子的喜愛,對教育的熱愛讓我們不得不佩服。聽許教授的講座,讓我們真正明白了教育的智慧,明白了與孩子更加親近的好方法,明白了自己不論在什麼時候都要府下身來,瞭解孩子們的真正需要,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充分體驗遊戲的快樂,從而產生自主學習的慾望。

與許教授不同,談老師氣質優雅、她的講座始終閃耀着她較高的音樂素養。講座開始,在給我們講一音樂案例的時候,她清唱着歌曲的優美旋律,嗓音清澈,悦耳,如執教教師一般,熟悉活動內容。這充分顯示了談老師在理論導師的前提下,更是一位深入教育一線研究的研究型教授。她的講座讓我們瞭解了音樂教育中的實際障礙,由於理論加實際,對我們的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具有一定的實效性。她從教具的合理運用,到教材的大膽改進,讓我們瞭解了科學運用教學具的重要性。這與園長跟我們談得“靈活使用教材”相一致。

談老師的講座,讓我充分體驗到了音樂教育的美,和諧的旋律不能打破,和諧的師幼關係可以促進幼兒的自主學習性的提高;要合理的運用教材、教學具,充分發揮教材、教具的作用,掌握好“有效”二字,才是提高音樂教學的前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r1njq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