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精神科實習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精神科實習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精神科實習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精神科實習心得體會 篇一

在xx市第九人民醫院心理醫院輪轉的兩個周已經匆匆結束了。對於一個醫學學科來講,兩週的時間可能連懂得皮毛都不夠,但是對於我們這樣的精神科門外漢來説,已經獲益匪淺。

隨着如今人們生活及工作壓力的增大,精神疾病顯然成為了一類嚴重威脅人民健康的疾病,患者因疾病因素而影響工作、學習和人際交往能力,部分因未得到治療而致精神殘疾,喪失勞動力,給患者本人及家屬帶來極大的精神痛苦和經濟負擔。在精神科輪轉的兩週中學到了一些知識。對於我們的實習,科裏的老師們都很重視,每週的工作安排也謹然有序,從而讓我們循序漸進的學習與成長,在此,對各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門診帶教老師一直在接待着很多不同症狀的病人。有精神分裂症,出現了幻聽、妄想等症狀;有焦慮症,由於工作太大承受不了導致睡不着覺,生活質量下降;也有憂鬱症,因為學業壓力大出現的自殺心理等等。精神疾病的發病症狀各有不同,但無疑都對病人本人及家屬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我所實習的病區是重症病區,醫護人員任勞任怨甚至還要遭受患者的謾罵與侮辱,但老師們仍然哄他們吃飯吃藥,他待我謾罵侮辱我報之以細語呵哄。我深深的感覺到了從事精神疾病的醫務工作者所要付出的比其他醫務工作者更多的耐心和細心。

在這兩週的時間裏,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們對於人類自身瞭解的太少,尤其是在精神方面。人的精神世界是那樣的“千姿百態”、“豐富多彩”,而我們所知甚少,甚至在我們非精神科醫生的臨牀工作中經常忽略了精神因素的重要性。而現在的醫學觀念仍然以生物醫學模式佔據主導,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並未深入人心,在臨牀實踐當中的應用就更少,這就對我們醫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樹立身心統一理念的重要性。在今後的臨牀各科工作中,我們必須充分考慮精神因素對疾病的影響,並主動運用精神衞生知識來處理臨牀問題。另外,精神科的許多疾病病因並不是很清楚,發病機制也沒有弄明白,因此精神科的發展也需要現代生物技術的支持,需要在基因水平、分子水平、生物化學方面對精神疾病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從而促進精神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第二,臨牀溝通對於醫生來説十分重要。

面對當下十分緊張的醫患關係,如何進行有效的醫患溝通、減少醫患之間的誤解成為了目前緊急的課題。應該説,精神科醫生在醫患溝通方面具有優勢。精神病學實習也為此提供了最基本的知識和將來在其他各科臨牀工作中進行自我訓練的基本方法。對於精神病、精神病患者、精神病醫院的誤解亟待消除。許多精神科的患者都處於十分痛苦的狀態,這樣的痛苦比起軀體疾病來説更加令人難受。更令人難過的是,當前中國社會對於精神病、精神病患者、精神病醫院有着許多的誤解,甚至歧視。十分慚愧,包括我自己,在到精神科見習之前也對精神病患者有着許多的誤解。經過在精神科與患者有了深入的交談之後,我徹底改變了錯誤的看法。我們應該做一些事情去消除社會上對於精神病、精神病患者以及精神病醫院的普遍誤解,需要讓公眾知道:精神科的患者更加需要家人、醫護人員以及社會的理解、關愛和支持;精神病專科也並不是像囚牢一般,而是充滿了關愛、飽含着真情的地方;人們不應該懼怕精神科,而需要更多地支持精神科開展工作。

在精神科的輪轉還是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精神科的理念對我今後的學習工作也會有指導意義。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我也會自覺去實踐在精神科所學到的思想和方法,從而更好地造福於患者。作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平易近羣眾的生命平安永遠是第一位。不時刻做好爭上第一線,全力為病人處事,對病人負責,做一個自然聰明心靈的尊貴醫生。醫生的天職就是呵護和拯救他人的。生命,還有一個更大的使命就是拯救人的心靈,救人,救心。

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我熱愛自己從事的醫學工作,全身心投入自己喜愛的事業,並會全力前進,與時代同步。

精神科實習心得體會 篇二

從踏上工作崗位至今,已經進入了第八個年頭。20xx年即將結束,個人在過去的一年裏,在院領導、護士長及科主任的英明領導下,恪守“關愛健康,守護心靈,優質服務,奉獻社會”的服務宗旨,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臨牀服務理念,立足本職崗位,總結一年來工作中的經驗教訓,踏實做好護理工作。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科室工作:作為病房翻班護士,完成本職護理工作,確保當班工作準時準確完成,本着對病人對醫院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慎獨的對待每項領導及同事們交給我的工作,力求做到最好。並能做到遵從領導安排,發揮自己微薄的力量。此外還擔任科室通訊員一職,定期上交科室通訊稿,完成科室與院部的信息溝通工作,將科室的動態和好人好事及時上報。

護理部康復小組:作為健康教育小組組長,完成每月一次的健康教育資料準備工作;學習了24式簡化太極拳的學習,在512護士節彙報演出,並學以致用指導患者和其他工作人員。

作為一名團幹部:積極參加團支部的活動,履行團員義務,協助團支部書記完成團內部的事務和支部與虹口區團委的通訊供稿工作。

個人提升方面:參加了帶教護理人員的競聘,發現自己與前輩的差距,與急需要改進的地方。深知護理是一個累積的過程,目前個人的經驗累積尚淺還有更多需要學習與努力,需要加強的方面。

對自己的要求:作為本科畢業生,有一定的論文撰寫基礎與功底,連續兩年參加了護理部科研小組的活動,分別完成了課題開題報告和中期彙報,目前覺得個人的科研步積極性和行動力比較欠缺,需要自省的地方很多。如今醫院以建成以精神衞生為特色的現代化學習型醫院,成為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温暖的港灣為目標。作為大家庭中的一員必須時刻鞭策自己保持不斷學習與進步。工作學習切忌三分鐘熱度,對工作保持長久的熱情和積極性,更需要有“不待揚鞭自奮蹄”的精神。堅持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一直做積累,一步一個腳印堅定的向着目標前行。

希望在新的一年中,不管在哪個崗位工作,仍以更加飽滿的熱情,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挑戰,不斷的去豐富充實自己,客觀的面對自己的不足,更好的去改進,最終適應這個崗位和大環境!

精神科實習心得體會 篇三

本人於20xx年6月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廈門市仙嶽醫院精神科實習,通過實踐學習,感覺要想將以前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臨牀工作相結合,就必須在平時的工作中,一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並多請教帶教老師,另一方面利用業餘時間刻苦鑽研業務,體會要領。

通過近一年的學習,除熟悉了各科室的業務知識外,我還很注意護士職業形象,在平時工作中注意文明禮貌服務,堅持文明用語,工作時儀表端莊、着裝整潔、禮貌待患、態度和藹、語言規範。在護士長積極認真指導下,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和提高,平時堅持參加醫院每月一次的業務學習,在一年的工作中,能始終堅持愛崗敬業,貫徹“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理念,提高了自身素質及應急能力。

當然,我身上還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進。比如,在學習上,有時仍有浮躁的情緒,感覺要學的東西太多,心浮氣躁,尤其是在遇到挫折時,不能冷靜處理。醫在工作上,有時存在着標準不高的現象,雖然基本上能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但是在主動性方面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這都是我今後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在即將過去的一年裏,要再次感謝院領導、護士長和帶教老師給予的教育、指導、批評和幫助,感謝同事們給予的關心和支持。回顧過去,有許多進步和提高,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展望未來,應當發揚自身的優點與長處,克服不足。

曾有人稱讚精神科護士是真正的英雄,説這話的正是我們從小就無限敬佩的英雄——警察叔叔。看到無須打鬥也不用爭拗只是一個眼神一個手勢輕輕幾句話就魔術般地讓剛才還在喊打喊殺要生要死的精神病人服服帖帖地接受治療和護理,於是他們由衷地讚歎:“沒有槍和警棍,卻面對同樣的危險,你們是真正的英雄!”

其實我們不是英雄,因為英雄意味着不畏勇猛頑強,而我們面對病人偶爾被打了除了理解還要微笑。朋友們你們曾試過無緣無故被人打一巴掌或被人攻擊嗎?如果我説這些打人的人其實沒有惡意甚至是出於善意,你們相信嗎?事實如此,精神病人在幻覺下看到護士的臉上有蚊子、身邊有妖魔鬼怪就會奮不顧身的上前攻擊它們想以此來保護我們的護士。一次一位護士的頭部被病人的拳頭擊中,當時就出現頭暈、嘔吐、皮下血腫等,可這位護士僅休息了二天就上班了,因為病人需要他,當問及此事護士卻淡然地説“病人也是在幻覺的支配下才會攻擊我的,作為精神科護士的我不理解誰能理解。”

精神科實習心得體會 篇四

目前我們在對護士培養方面都是以全科護理為方向,大多護生畢業後的去向是綜合性醫院。在學校中也比較重視對護生基礎護理及內外科常見疾病等知識的教育,護生很少能接觸到精神科專科知識,同時又缺乏精神科的臨牀實踐機會。而精神科工作又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如果一名新護士進入一家精神科醫院工作,試想以她以往的護理知識和技能,是很難勝任精神科工作的,這就要求我們帶教老師言傳身教的進行專科知識技能及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培訓,這樣才能使其成為一名合格的精神科護士。現將我的一些帶教體會總結如下:

1精神科護士需具備的素質

1.1高尚的職業道德素質

住院精神病人急性期一般都無自知力,在臨牀工作中病人由於精神因素所致出現各種異常行為舉止,特別是突發性衝動,暴力行為時有發生,在與其接觸中,護理人員難免會受到病人的謾罵,甚至身體的傷害。我們作為專業的精神科護理人員,一定要表示忍耐、剋制、理解、同情。不能嘲弄、取笑,侮辱漫罵,更不能伺機打擊報復,要充分體現一名專業精神科護理人員的職業素養,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體現精神科護士的美德。

1.2具有豐富的基礎及專科知識,嫻熟的護理技能

精神科醫院專業性比較強,比起綜合性醫院,平時接觸到的操作又少,長此以往,護士的實際操作能力就會逐漸下降。精神科病人一般都以長期住院病人居多,隨着藥物、年齡等因素的影響,病人發生軀體疾病變化的機率大大增多。同時由於精神症狀的影響,患者常主訴不清,很容易漏診,誤診,導致各種意外事件的發生。精神科病人自殺較常見,如何及時瞭解情況,防範自殺發生。都要求精神科護理人員必須掌握嫻熟的護理技能及豐富的基礎專科知識。

1.3較強的語言溝通技巧

精神科護理工作中重視的是與患者的溝通,通過溝通能及時瞭解病人的思想動態,也能夠觀察到某些不易察覺的精神症狀。有時精神病人常隱瞞病情,在與病人溝通時,要做到仔細,耐心,在瞭解各種疾病,各種精神症狀發展規律的基礎上,進行鍼對性護理。同時為醫生提供疾病的動態信息,有利於更科學的制定治療方案。另一方面通過溝通能與患者之間建立良好的治療性人際關係。精神科護士與患者之間建立良好的治療性人際關係是對患者實施護理的前提,因此為了提高護理質量,促進和諧的護患關係,提高患者滿意度,減少護理糾紛制定了護士日常規範用語,如:入院宣教用語,健康教育用語,操作用語等。

1.4具有敏鋭的觀察力

精神病人有很多情況沒有主動述説病情的能力,這就要求精神科護士認真的觀察患者,通過面部表情、行為舉止,心理動態等了解到患者的一些疾病變化及治療效果。在護理過程中,若觀察病情時粗心大意,病人的異常先兆不能及時發現,都可能對病人的安全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導致各種意外事件發生。而要想具備敏鋭的觀察力必須要有紮實的理論知識和對病人的高度責任心。

2新護士的特點

2.1陌生及恐懼心理

由於精神科新護士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精神科特殊的佈局,到處都是鐵窗鐵門,隨手關門等嚴謹制度,精神科新護士一般之前又很少能接觸到精神病人,當看到病人由於精神因素支配出現的很多怪異的精神症狀,便讓其出現膽怯,不敢接觸病人。

2.2安全意識及責任心的缺乏

新護士由於經歷的事情比較少,在熟悉了三班的基本工作流程後,容易麻痺大意,特別是在臨晨,交接班等特殊時段,由於工作人員疲勞及一時疏忽,最易發生患者的自殺,造成病人的痛苦是無法彌補的。現在的新護士又大都是獨生子女,生活的物質條件相對比較優越,在家中倍受呵護,養成了自我為中心,不大會考慮他人的感受,缺乏責任感等特質。

2.3處事能力差及缺乏觀察能力

新護士大多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工作熱情度較高,但是由於其缺乏相應的精神科專業知識技能,對精神科病人的常見症狀、藥物不良反應、病人的常規護理等不能正確認識。對一些規章制度,特別是保護護理制度、危險品清點保管制度、夜間巡視制度及各種突發事件防範預案也未能全面掌握,對精神科意外事件(如噎食、自傷自殺等)出現時反應慢,常會手足無措處理不及時,缺乏應急應變能力。精神病人的一個表情一個動作都可以反映出一個病人的精神症狀,新護士由於缺乏經驗很難去發現,而經驗老道的護士就可以從中發現問題,預防各種意外事件發生。

2.4專業知識技能的缺乏

新護士因在校期間未系統學習精神科的理論知識或對“精神科護理學”沒有加以重視,實習期間也沒有精神科醫院的相關實習。因此剛進入精神科病房工作時很難適應。

3針對性帶教措施

3.1掌握接觸病人的方法原則,消除恐懼心理

精神科對於一名新護士來説無論環境或病人都會帶來陌生,緊張,害怕的情緒。帶教老師應該認真介紹環境,特別是病房佈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外講解一些精神科專科知識,讓其瞭解不同病人的接觸方式。如碰到衝動激惹的病人,應避免與患者正面衝突,避免刺激性的語言。對有幻聽吸引其注意力,不願進食的患者,可在耳邊以較大的聲音勸導提醒,以干擾幻聽促進進食。對於違拗的病人,在接觸時不能與病人對着幹,要表示理解,適當順從病人的意願。在一開始與病人的接觸中可以採取由帶教老師陪同下,老師先做示範,經過一段時間後,鼓勵新護士與病人接觸溝通,逐步克服緊張情緒,直至能勝任精神科工作。

3.2強化安全教育,增強責任心

精神科護理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即安全護理是精神科護理的首要責任。精神病是大腦機能發生紊亂而引起的精神障礙,有的病人思維內容離奇或思維內容不暴露,病人往往發生自殺、傷人、自傷、出走等意外事件。護士既要確保病人的安全,又要保證自身的安全,這無疑增加了護理工作難度。加之精神病人絕大多數無陪護,護士擔負着護理和監護的雙重角色。入科時給予做好詳細的安全教育,在平時的工作中帶教老師應言傳身教,妥善保管好鑰匙,做到隨手關門,鑰匙一旦遺失立即尋找彙報。在交接班時做好危險品及病人的清點工作。加強安全檢查,嚴防將危險品帶入病房。每週做一次徹底的安全大檢查,設施有損壞應立即報修,責任到人,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對於保護病人嚴格按照保護護理制度進行護理,避免保護與非保護患者同處一室。平時帶教老師還應該講解一些案例事件,以引起重視,吸取教訓。

3.3專業知識及技能的培養

平時以業務講課、指導實踐、護理查房等多種形式進行精神科知識的宣教,使其逐步掌握精神科知識。在工作中,不背對病人坐或站立,與病人交談時,注意周圍環境和防範;對手持物品、有傷人企圖的病人勸導時要大膽、鎮靜。選擇病人最信服的人進行説服誘導,或由一名護士與其談話,另一人從背面或側面阻止病人,切不可強行奪取。

3.4培養敏鋭的觀察力

作為一名精神科護士平時應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仔細查閲病歷,瞭解病人的軀體、精神狀況、異常化驗指標等,做到對重點病人病情心中有數,對重症患者要安置在重症室內,一遍及時發現不良預兆,嚴防意外發生。可以指導新護士運用直接觀察法與間接觀察法,針對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時間和環境而合理地運用我們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對患者異常的語言、表情、動作行為加以分析、綜合、探索症狀之間的聯繫,推測可能出現的問題,以獲取全面、可靠、有意義的信息。

精神科實習心得體會 篇五

在《精神醫學》第二版教科書上,關於“妄想”的症狀內容部分有這樣一句話,妄想是個體的病理心理狀態,並不針對集體,因為集體的信念有時儘管不合理,也不能歸為病態,如宗教迷信。

這句話七年級看是合情理的,一個羣體同時患有同一種精神疾患、並表現出相同內容的妄想症狀的可能性,可謂是小之又小了。因此假設有一羣人和一個人,他們接受過同等程度的現代高等教育,且均無理由、不可糾正地相信一名不知何來的神祇的存在,那麼這一羣人並不會被診斷為具有妄想症狀,而那單獨的一個人則會。

如果確實如此的話,那麼上面那句話便顯得有些奇怪了。我們判定一個人的思想是否屬於精神病性症狀的依據,並不是其內容較之客觀事實的正確與否,而是根據其內容是否符合“大多數人的狀態”來決定的。換言之,我們將病人診斷為“精神分裂症”的其中一條標準是,你與大多數人不一樣。而這其中透露出來的邏輯則是,與大多數人不一樣便是錯誤的、需要被修正的。

或許這沒有問題。“正常”的意思便是,與實際常人該做的事情一致。其他科室的醫生所做的事情,也確實是令他們患者本不能完成自身機能的器官恢復實際其所應當承擔的作用。但精神科的治療與藥物同其他科室不一樣。它們確實地作用於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尤其是大腦高級中樞。在人的精神心理產生的神經生物學尚不清楚的現在,似乎沒有人能夠保證,這樣的處理並不會對病人本身固有的、未病變的區域產生影響。即是説,我們在做的事情,可能是強行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情感和意志,從而把他變成一個與旁人一樣的、“正常”的人。

那麼,需要被這樣治療的病人,他們的病灶又是什麼呢?結論依然是“與大多數人不同”。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無法理解他們腦內的世界,因此這大多數人唯一能做到的事情便是將這無法理解的因素徹底排除。這是一種社會學上的民粹主義。因為大多數人是這樣的,所以與之不同的少數分子便是應當被治療、被修正的對象。因為“與大多數不一樣”這件事在現在已經被賦予了“病態”的含義。(好在,在精神科的診斷中很重要的一條依據,是社會功能的評斷)

從這裏得出的推論是需要警惕的。它在冥冥之中低語着,我們治療精神疾病,非常需要當心的則是不要為普遍的、隨處可見的、大眾的思想做了幫手,將勢單力薄的、搖搖欲墜的少數派思想扼死在他們主人的神經突觸裏。

並不是只有我們才產生過這樣的疑慮。自從十七世紀歐洲的人們將精神病人(當時稱作“瘋子”)與一般人隔離開來的時候起,這種多數人的理性對非理性的征服便已確立。“瘋癲”(即精神疾病)被認為是與偷盜、行乞等同的擾亂資產階級城市秩序的罪惡行為。當時的封建-資產階級聯合統治下采取的強制收容隔離措施,便已經將精神病人視作了與正常的、易於管理的人民不同的物種。而後來米歇爾·福柯在他的《瘋癲與文明》一書中提到,自18世紀末,瘋癲被確定為一種精神疾病的那時起,理性與非理性二者之間的交流便破裂了。與文藝復興時期的歌頌、古典時期的隔離都不同,使用各種手段治療精神病人,則意味着我們徹底開始了對於他們的消滅。通過這種治療行為,精神病人變回了“正常”人(或者有一些可接受的缺陷),社會的多數派完成了將少數派化為它自身一部分的一種轉變。這是一種思想對於另一種思想的genocide,是我們對自身無法理解之物做出的、本能一般的攻擊反應。

好在,我們確實有着治療他們的理由。精神病人,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對他人造成了困擾和危害。因而我們要幫助他們,令他們停止這些行為。那些想要傷害自己的病人則更甚。正常人怎麼會想要傷害自己呢?一定是病人自己不正常導致的。我們無法理解不正常,因此正常與不正常只能在思想的叢林法則中互相搏殺,幸好。.。.。.

當然,資歷淺微如我,絕無念頭去菲薄精神醫學近兩個世紀的發展,不如説我希望它能夠在今後的社會中獲得越來越多的重視。只是也許,我們在面對一些病人的時候,傾聽和理解就可以發現他們的行為邏輯並無偏離,就可以少開出一張不必要的抗精神病藥物的處方單,真正去治療需要幫助的患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r7dpz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