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帶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多篇

帶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多篇

帶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多篇

帶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篇1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我一直堅信愛讀書是一個好習慣,也是一件很值得表揚的事情。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從閲讀中體會寫作的益處,提高個人涵養。書的影響對孩子也是很大的,像一把鑰匙,開啟人的智慧,啟迪人的心靈。讀好書等於和一個高尚的人對話,能豐富她的生活,開闊她的視野,增長她的知識等,無論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給孩子的閲讀以正確的指導和引導,讓健康向上的書籍引導孩子茁壯成長。

閲讀是獲取知識的手段。好書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良師。自從學校開展了“親子讀書”活動,我們家的讀書氛圍有很大的變化,不僅孩子比以前更愛讀書,我們家長在陪讀的過程中也不斷的充實自己、便於和孩子更好的溝通。

孩子正處於長知識時期,求知慾強,要支持和鼓勵孩子多讀些課外書。每天給孩子規定特定的讀書時間,給孩子建立自己的書櫃,這樣便於掌握孩子的閲讀範圍,選擇有益於孩子成長的書,讓孩子做到開卷有益。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比如做?

些讀書卡片、寫一些讀後感,讓孩子認識到讀課外書也是一種學習。有時我繪聲繪色的陪女兒讀書,要自己讀書,這樣一來就營造了家庭讀書的良好氛圍。睡覺之前我給她講《小豬西里呼嚕》,就像講故事一樣,孩子聽得還認真,理解能力好像提高了很多,從這點説明孩子對感興趣的事物,是特別敏感的!她會用心的去理解這內容,所有我們平時要讓孩子對不感興趣的事物產生好奇心,然後再慢慢的喜歡上!那樣事情就簡單多了,興趣是培養出來的!...

人生來無善也無惡,關鍵是正確的引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一位良師益友就能起到很積極的作用,書本就是這樣的一位,一本好書就如同一位好的導師,它叫你如何做人做事,學習並積累更多的知識財富,所以我們要倡導並支持孩子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多讀書,才能讓孩子的視野更加開闊;只有多讀書,才能讓孩子的一生豐富多彩!

多讀書吧,讀好書吧!成長的路上我們一起攜手,加油!

帶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篇2

除了教材以外,我很少同小孩一起看課外書,因為我們平常給小孩買書針對他的年齡層都買些帶拼音的書或者買些他喜歡的卡通書讓他自己看;要不就買些益智故事書由他媽媽在睡前讀給他聽,然後聽完回答些問題。

這樣堅持轉眼快三年了,小孩也上國小一年級了。今年春節我閒來無事就讓他拿來些沒拼音的課外書同我一起看。本來我是想看看他識字的能力,沒想到大約1000字左右的文章他居然能夠讀下來,大約有20來個比較生僻的字詞不認識,也有幾個字讀半邊,還有幾句讀出了整句的意思但漏掉了一個字,讀後,我們隨興聊起故事的內容,一起談論故事裏的某個情節。他能告訴我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雖然表述和理解不完全正確。

但這的確使我大吃一驚,在現代這個現代化的環境中,我們不能低估孩子的閲讀能力。同時也給我們做家長的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在閲讀中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幫助他理解和感受書中的語言與人物形象;學習使用正確的用詞和語句,並鼓勵孩子接受新的詞彙和表達方式,啟發孩子主動思考,把文本語言轉化為吸收營養的過程。

現在的孩子,知識的接觸面廣,雖然有“書中自有黃金屋”之説,但是他們小小的年紀很難分辨出語言表述的好壞,很多怪話,髒話他們一下就記住了;很多人物形象他們很難分辨出好壞,對於不認識的生僻的字詞他們用猜的,對於書中故事的理解也多是一知半解。因此在這個對一切充滿好奇,興奮和求知慾很濃而又對事物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判斷的年齡,我們做家長的很有必要同孩子一起閲讀。

在家庭中給孩子創設一個讀書環境,營造讀書的氛圍,我們也要常常做讀書的榜樣。小孩是很貪玩的,但是在同父母一同閲讀的那種大氛圍下,讀書的精神和氣質是很容易受到感染的,慢慢的小孩也就養成愛好閲讀的習慣。再加上在閲讀中認不到的生僻的字詞馬上可以得到解決,可以隨時糾正讀錯的字詞;在閲讀中適當的加以引導和鼓勵,一起談論書中的情節,學習使用正確的用詞和語句;並鼓勵孩子接受新的詞彙和表達方式,啟發孩子主動思考,從而提高孩子的表述能力,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關心他所關注的事物,一起分享有趣的內容,與孩子成為真正的朋友;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參與而使他讀書的興致更濃。讓孩子感覺,讀書就是一種像吃飯、玩耍一樣自然的生活,而不是需要完成的硬性作業。

當然,陪孩子讀書不是象我寫得那麼容易,關鍵是我們家長要為孩子養成閲讀的習慣,同時要有耐心,要想辦法讓孩子讀懂書中的故事,不然一本看不懂的書我們也不想看何況是孩子。

帶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篇3

非常開心。這一次我家寶寶幼兒園組織我們這些家長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共讀”的活動,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開心,我家寶寶也在活動之後悄悄地告訴我,她喜歡這樣的共讀,喜歡我們這些家長和寶寶們一起閲讀,她還表示要在家裏也開展這樣的活動,讓我們家的幾個大人和她一起閲讀,這真是我們家幾口人都再滿意不過的結果了!

在幼兒園組織這次活動之前,我們家也不是沒有嘗試着帶着孩子一起閲讀的,但最後總是堅持不下來,不是寶寶不願意閲讀,就是我們這些家長忙得沒有時間與孩子共讀,幾次嘗試下來都放棄了。這一次幼兒園組織的“親子共讀”活動,給了我們一些如何更好地實現“親子共讀”這種讀書活動的新思路,讓我和我家寶寶都對我們家重新一起閲讀充滿了期待,想必我們家未來也能夠營造出一個良好的閲讀氛圍了吧!

一直以來都明白“親子共讀”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卻一直都找不到很好的方法去實踐去操作,通過這一次幼兒園組織的“親自共讀”的活動,我們這些做家長的終於明白應該要如何做了,也知道如何做,才可以讓我家寶寶更有讀書的興趣了。這真是一件令我們一家人感到非常開心的事情。

在這次幼兒園組織的“親子共讀”活動中,我有注意到我家寶寶是喜歡朗讀的。過去在家,一直都是我讀給我的寶寶聽,這或許正是寶寶不願意讀的原因吧!當寶寶自己開始朗讀之時,她才會有一種親自參與到了閲讀中的感覺,她才會有一種成就感,也才會有一種想要繼續為我們朗讀的願望吧!這個方式很好的啟迪了我們家幾個大人,未來我們家的閲讀,應該都會給寶寶足夠多的機會朗讀,讓她也可以像一個大人一樣給我們講故事,讓她從小就培養一種小主人翁的意識,懂得如何去積極主動的去改造自己的生活以及生命。

這次的“親子共讀”活動雖然短暫,卻在我們所有人的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特別是我家寶寶,現在動不動就冒出一句“媽媽,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這讓我覺得我的孩子變得開朗了許多,像是有很多事情都願意跟我們這些做家長的説一説了一樣。

帶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篇4

課外閲讀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修養的一條重要途徑,“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它無時無刻地陶冶着學生的情操,塑造着學生的品質。

長期從事語文教學深知良好的閲讀習慣對孩子的影響,所以在語文教學我非常重視課外閲讀,培養孩子愛讀書,廣讀書,會讀書,快樂讀書,讀整本書,做小書迷。《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段要求學生背誦優秀詩文50篇,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為了落實新課標所提出的教學目標,我們不但要上好每一節閲讀課,而且要不斷拓寬學生的閲讀渠道,抓好課外閲讀活動。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讀書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從任教本班起我就給班級制定了閲讀計劃,打造書香班級。

每個學期都要給學生推薦閲讀書目,引導孩子們讀一些好書。一本好書會帶領學生遨遊瑰麗多姿的知識海洋;一本好書會引導學生探索古今中外的無數奧祕;一本好書會幫助學生明辨是非、分清美醜。給學生圖書、給學生時間、給學生方法,讓學生與好書交上朋友。

每天午讀為學生讀課外書時間。要求孩子們每天帶一本自己喜歡的書,中午一進班就開始讀,如今我班的孩子午讀時間不管我在不在班上,孩子們都能夠認真的去閲讀。每次中午進班看着孩子們在温暖的陽光的照射下認真讀書的樣子,我就不由自主的打心眼裏高興。

我為孩子們精心製作了讀書卡,讀書卡的內容有:書名、作者、我學到的幾個新詞、我最喜歡書中人物(或角色)、我最喜歡書中的幾個句子、我最感興趣的、我要把最喜歡的內容畫成一幅簡筆畫。通過讀書卡的製作幫助孩子積累一些好詞好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豐富孩子的讀書作業。每次都會把做的好讀書卡,利用班級的“讀書角”展示出來,給孩子以鼓勵。

每週進行一次小練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每週給孩子們佈置小練筆我都會結合本週班上或學校舉行的活動以及節日、天氣變化、季節轉換、同學們之間發生的趣事來佈置本週的小練筆內容,讓孩子有內容可寫,真正的愛上寫作。這一學期孩子們寫了不少作文,圍繞季節轉換孩子們寫的有:《秋天》、《觀雨》、《掰玉米》;同學之間的趣事有:《比手勁》、《鬧笑話》;我當小導遊有:《八達嶺導遊詞》《開封導遊詞》;孩子自己記憶深刻的事:《包餃子》、《拔牙》、《騎自行車》。平時孩子的這些小練筆都寫在造句本上,定期會找一些寫得好的作文,請家長把電子稿上傳郵箱,再有我班的一位家長打印出來。放在作品欄中展示,讓其他孩子學習的同時也讓這些寫作優秀的孩子得到肯定。

讓孩子每天晚上堅持閲讀課外書20分鐘,為了鼓勵孩子,我給家長設計了閲讀記錄表,讓家長在“閲讀記錄表”上簽字,給孩子的閲讀進行評價。幫助孩子養成養好的閲讀習慣。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孩子與書共舞,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

帶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篇5

我喜歡讀書,我的女兒也喜歡讀書,可是給孩子選擇什麼樣的書才對孩子的發展、身心健康有益,一直是我的困惑。現代物質文明的發展,電視、網絡對孩子的誘惑,在經濟利益驅使下的兒童讀物,雖然孩子喜歡讀,可我覺着很多書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並不太好,甚至是有害的;而對孩子有教育意義的書,孩子又不喜歡。學校開展親子共讀活動非常有意義,讓家長更加重視孩子的課外閲讀,調動孩子和家長閲讀好書的積極性。

為了孩子的暑假過得更加充實,我和孩子共同到書店選書,選書由孩子作主,這極大地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買到孩子喜歡的書,孩子愛不釋手。我與孩子商定每天寫完作業閲讀30分鐘,孩子有興趣可多讀一些。在孩子的閲讀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只是看熱鬧,看裏邊的小故事,顯然對語文知識能力的培養及教育沒起到多大作用。於是開始抽空和孩子一起讀書,但是由於工作忙,要全都與孩子一起讀是很難做到的,於是我和孩子比賽,誰有時間誰看,看誰看得快,誰看完一部分都要給對方講講看了哪些內容。在閲讀過程中,我和孩子互相討論、交流,提高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時間的時候,我會給孩子讀一段,讓孩子享受傾聽的快樂,然後共同討論書中的故事、人物、語言,讓孩子養成了讀書,討論,思考的習慣。以前孩子讀書是讀書,懶得做筆記,我和孩子共同讀書以來,我們一起邊讀書邊把看到的好詞好句畫下來,注重引導孩子記錄好詞好句,讓孩子逐步養成了用心讀書的習慣,而不是光看故事情節,一段時間堅持下來,孩子基本能做到邊讀邊找好詞好句,讀書也用心多了,這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

與孩子一起共讀不僅是分享快樂,同時也要分享困惑。孩子不懂的地方我會談談自己的理解,或和孩子一起查資料,家長和孩子都在閲讀中增長了知識,訓練了思維能力。如今,我們的親子共讀是從被動讀書慢慢轉變為主動讀書,親子共讀正在成為我們一家人的良好習慣,以後我們會不斷改進方式方法,進一步激發孩子讀書、思考的習慣,使孩子與書為友,與書為伴,在讀書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帶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篇6

與兒子一起閲讀,一直以來都是我覺得應該做的事情,在他開始牙牙學語時,我就一直開始與他一起閲讀詩歌,故事書,所以他的語言發展都很順利。可是隨着他進入了國小後,反而和他一起閲讀的習慣卻沒有了。也許是因為他每天的作業佔據了一定的時間,還有是因為身為職場媽媽,白天工作晚上要做家務,實在抽不出太多時間來陪兒子一起讀書。今年學校開展了一系列孩子與家長一起閲讀的活動後,喚醒了我久違的那種親子感覺---與孩子同讀一本書。

假期來了,讓我能有充分的時間陪同孩子讀書,感受非常好!成長中的兒子喜歡看書,也喜歡讓爸爸、媽媽陪着一起閲讀的感覺。每天晚上當到了我們共同約定好的時間讀書時,兒子就會大聲的提醒我:“媽媽,快來和我一起看書!”我聽到他的號召。我只好停下手中的活,先陪他看書了。我覺得他其實從內心是非常期待家長一起讀書的哦。這個假期,我們一起閲讀了《親愛的漢修先生》、《中華上下五千年》、《三國演義》等,這些讀本都是特別適合孩子們的思維與年齡需要,很多小故事都非常有深意和喻意,從中還得出了不少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對培養幼兒思想、道德品質、交際技巧都大有益處,當然,孩子也從中受益多多,很多好習慣的養成就來源於對書中主人公的認識和肯定呢。每次等看完一本後,我們會在一起討論和回味書中的故事情節。兒子會告訴我在書中他認為感興趣的故事,而我和他爸則幫他分析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同時我們還啟發孩子對書中的人物進行比較,尋找書中每個人物身上優秀及具有‘閃光點’的地方。

孩子的閲讀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和核心,全面提升閲讀力對於一個孩子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是非常關鍵的。

通過假期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時光,從中體會到了幸福和滿足。希望我以後每天都能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更好的引導他探索知識世界的奧妙!

帶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篇7

放暑假前,學校教科室下發給每位教師兩本新書,其中一本是韓興娥老師撰寫的《讓孩子踏上閲讀快車道》。由於自己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教齡的語文教師,對語文教學懷有較深的感情,因此,一看書名便迫不及待地捧讀起來。大約花了五天左右的時間,我終於將這本專著全部讀完。韓興娥老師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的國小語文教師,她不囿於傳統的語文教學,數年來一直鋭意改革,在自己所任教的班上進行“課內海量閲讀”的實驗。她把教女兒認字、讀書的做法遷移到了課堂教學中,從而使學生沒有家庭作業,而個個考試成績優秀,全班沒有一個差生。她的專著《我的語文實驗故事》不到半年就全部脱銷。如今,她正帶領着學生遠離苦不堪言的作業,自由自在地暢遊書海,為孩子們的書香人生奠定基礎。

新課程實施至今已近十年,然而,從總體上來看,並沒有教育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打着素質教育的旗號將應試教育搞得如火如荼在不少地方仍是司空見慣的現象。為了確保學校的教學質量,學校領導給學生徵訂了大量的教輔材料。教師呢,為了使自己所任教的班級的平均分能在幾個平行班中立於不敗之地,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拼命地擠佔學生有限的休息時間。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吃力。久而久之,教師的職業倦怠情緒日益突出。不少學校曾作過調查,能體驗到職業幸福感的教師可以説寥寥無幾,絕大部分的教師一提到上班便會不由自主地產生焦慮、緊張的情緒(只有個別小三門的教師聲稱自己沒有這種不良情緒)。而學生當中有厭學情緒的自然也不在少數。在這種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師是“死教書、教死書、教書死”,學生則是“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

在我們班,每天早晨的早讀課,學生都要在我的“監督”之下才能進行。否則,他們就不肯好好地讀書,早讀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學校圖書館每星期都會向學生開放一次,可一小部分學生雖然手中持有借書卡,但就是不願去借閲。問及原因,回答是對圖書館的書不感興趣。毫無疑問,在應試教育的重壓下,有不少孩子根本不喜歡讀書,對閲讀懷有較大的牴觸情緒。

當然,出現這種狀況,我們語文教師是難辭其咎的。在實驗國小掛職時,時任校語文教導的薛麗芬老師曾在一次行政會議上向校長提過這樣一個建議:閲讀教學的時間可以適當進行壓縮,多出來的時間語文教師可以每週帶學生到圖書館進行閲讀。雖然這是個金點子,但在當時因為有爭議,所以最終未能實施。然而,韓興娥老師卻頂着巨大的壓力開始了自己的實驗之旅。她是我們語文教育界中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她創造了語文教學的奇蹟——“課內海量閲讀”的實驗把“魚和熊掌兼得”的美事落到了師生身上:沒有家庭作業,考試成績優秀,沒有一個學困生,孩子有了一個美好甘甜的童年,老師擁有了愉快輕鬆的心態。孩子們的閲讀興趣越來越濃厚,知識越來越豐富,而且能融匯百科,貫通古今,漸漸地進入了讀書——獲取知識——讀書的良性循環。

語文課程標準對課外閲讀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九年課外閲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人有學步時,讀有起步時。《學記》裏説:“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又説:“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説的是教育得抓住時機,適時施教,錯過時機以後再去學習,就會事倍功半。因此,把握學生開讀的最佳時段,讓孩子們在這時都得到教師的誘導、引導和輔導,既是我們每位語文教師的責任,也是語文教學走向成功的機遇。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些千紅春滿園。”真心希望韓興娥老師的“課內海量閲讀”的成功教學經驗能早一天得到全面的推廣,那將惠及我們全中國的每一個孩子和他們的語文教師。當然,如果主管部門的領導缺乏開拓進取的意識,不盡快改變一下手中“指揮棒”的方向的話,那隻能説是一句空話而已。

帶孩子閲讀的心得體會篇8

假期間,讀了韓興娥老師的著作——《讓孩子踏上閲讀快車道》,這本書中的大部分文章來自韓興娥老師與家長交流的博客文章和信件。內容從入學第一天起,從第一首兒歌的教學寫起,着重探索課堂內如何閲讀課外書,一步一步引領孩子踏上了幸福的書香之路。她的學生把歷史故事、小説、經典融成一個整體,上下五千年、縱橫數萬裏在學生心中裏“立”了起來,孩子們成為了天文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小博士”。韓興娥老師的“課內海量閲讀”,做的很細、很準、很實,方法上看似簡單,其實大巧若拙,為我們提供了一整套看得見、摸得着的閲讀指導。韓興娥老師在書中的很多觀點對我的語文教學有指導性的作用,因為我的課外閲讀觀點與韓老師的海量閲讀法產生了共鳴。這本精神食糧給我的教學支持和幫助如下:

第一,閲讀是學生獲得幸福的源泉,為學生快樂的書香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韓老師説:“喜歡學習的孩子在學校裏會感到幸福,而討厭學習的孩子在學校裏就會痛苦。從國小到高中畢業,不論能不能上大學,這十多年的學校生活是大部分孩子都要經歷的',不愛學習的孩子如何忍受這漫長的歲月?所以,語文老師的首要責任是讓孩子喜歡閲讀。”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我們都知道小孩子最喜歡在睡覺前聽有趣的故事,然後帶着甜甜的笑容入睡……可見孩子都有喜愛閲讀的天性,年幼時愛聽故事是因為他們當時還不具備閲讀的能力,只能通過讀的方式來滿足閲讀的需求。所以作為一位基礎的語文教師或是懂教育的家長,我們都應該用帶着豐富的感情色彩的語言把孩子帶入幸福快樂的真善美的故事之中,這樣不僅能豐富孩子的感情世界而且更能盪滌孩子純潔的心靈。如果老師和家長不引領他們,他們的人生將會變得充滿艱辛,沒有書香的人生將是多麼地悲哀!沒有一開始就討厭讀書的孩子,也沒有靠自己明白過來而變得喜歡讀書的孩子,關鍵在於是否有人把他們帶入用文字寫成的美麗世界中。通過海量閲讀,可以讓讓孩子們深深地體會人物的情感性格和悲歡離合,從而感悟到親情、體驗到幸福。

第二,海量閲讀人人可為。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使我認識到要想影響、帶動大家,就要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閲讀不需要有學生具備多好的基礎,只要孩子識字老師加以感情色彩的指導,就能讓孩子遨遊在書海世界。這時候老師的閲讀習慣能夠起到很好的示範榜樣作用。我在班級的閲讀總是和孩子們一樣拿起書籍,一邊看一遍摘抄文中的好詞佳句,其實那時候孩子們都還小,可是他們都好奇的問我:“老師,你一邊看還一邊在抄啥呀?”我温和的告訴他們老師覺的有的詞句用的很好怕忘記了就抄在筆記本上,以後自己寫文章是就可以拿出來用上可以讓自己的文章變的越來越好,因為“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從此我看到了僅僅入學一年的小孩子就能夠面對書本沉思靜讀、自求博取,沉浸在書香墨韻之中的時候還在摘抄好詞好句……就連班級裏最差的兩個學生在我的鼓勵下也工工整整的抄寫,我堅信他們的成績索然不好,但是在閲讀的滋潤下他們早晚會“開竅”。

在我的同事中存在“不愛”學生的行為,是因為沒有具備讓學生可愛的能力,是缺乏愛學生的能力。教師的職業要求教師慈愛、耐心,但一堆孩子在耳邊哇哇亂叫,和顏悦色不管用時,只有聲嘶力竭地大喝一聲了。許多老師在“磨練”中很快失去了和顏悦色,在那羣唧唧喳喳的“小麻雀”們面前,變得“神色像晚娘,語氣像潑婦”。作為語文老師,如果我們一方面在教育學生從書籍中感受愛、在現實中寄予愛的同時另一方面我們又處處為難學習差的孩子、歧視殘疾孩子的話,想想老師的人格力量在孩子心中的如何能樹立起來呢?在教學中我們不能以學生的分數高低來分等級對待孩子,因為每個孩子的資質不同、根基不同,所以我們應該用長遠的、發展的眼光去愛每一個孩子!

第三,行動大於理念,實幹就是能力。

我常常給孩子們説,勤能補拙,當你感覺無聊時、困惑時、就在書海里充實人生、尋找答案……在我任教的班級裏孩子們都明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甘瓜苦蒂、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很多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在讀中去悟的方式,將獲取的知識或道理內化成自身的修養就能彌補自身的不足。在廣泛閲讀中我還指導他們去理解文中各種修辭手法的妙處和各種描寫方法的恰當運用;古人感慨:“少時學語苦難圓,只道功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一個人的語言成就,人事的努力只佔三分,天分的作用卻佔到七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大量閲讀來改變這三七分的局面。富含文學薰陶的氣質臉龐一定可以為平淡的生活增添亮麗的色彩。其實當學生愛上閲讀時,當孩子們沉浸於書香墨韻之中的時候,老師也步入了寧靜平和的港灣。

“讓學生的眼睛浸泡在鉛字中,讓耳朵浸泡在讀書聲中,讓心靈和大腦震盪在感動和思維中,這才是一個語文老師的責任所在。”從書中,我們不難看出,韓老師是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其中追尋心平氣和的9月中“讓課堂靜下來”讓我獲益匪淺,我也由此學到了很多。作為老師,我們都希望自己的課堂能安靜,韓老師對此採用了很多方式、手段組織教學,使學生令行禁止,這些方法真是又簡單又有效。“定能生慧,靜能通神”其實就是要強化一個觀念;安靜。

通過閲讀此書,我會及時地把這一教學理念運用到了我的課堂之中,相信一定會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r7zoq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