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家校育兒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家校育兒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家校育兒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家校育兒心得體會篇1

和孩子鬥氣,輸的永遠是父母

一位朋友家的孩子長期被父親打罵,被爸爸要求言聽計從,父子極少溝通,導致關係極度不好,孩子長期受壓抑沒有安全感,孩子的學習越來越退步。

後來在與朋友一起時,我都有詢問孩子的狀況,她或多或少有對我説他們家的現狀,説父親已不再管孩子學習了,孩子的教育與學習都由着媽媽管。聽到後,我呼了一口長氣,頓感對他們家的擔憂卸下一半。

前二天,好友到我家玩,再次很悲痛地對我説起他們家的事。

一、今年來,不是父親不再管孩子學習,而是孩子已把父親當成了仇人對待。不要説讓他管,就是連單獨面對他父親,他都不幹。如果媽媽不在家,他甚至選擇不回家,去奶奶家或是獨自在某個角落呆到他媽媽在家才回家。前幾天,他媽媽要去參加同學會(好友與他媽媽是國中最好同學),為了可以讓她順利參加同學會,好友讓她丈夫與孩子去他家玩。因為朋友的好友開車,沒喝酒,還要先送回老師再回自家,回家已到夜裏11點多了,於是我的朋友接上孩子打算先回家,結果孩子在他們下樓時就跑掉了,大家一起找,一直找到深夜1點多才找到。

二、對學習越來越漫不經心,你們越強迫他讀,他越是用漫不經心來對抗你們。先要滿足他的想法與慾望,他才做點作業,讀點書,如果不滿足他的想法與慾望,那麼他就可以做到,到點了不去學校,作業一點不做,書翻也不翻,就是傻坐或傻站在哪裏,看你拿我怎麼辦。不給飯吃,餓死算了;打罵,打死算了,眼睛眨都不眨,抬都懶得抬一下。

三、今年來,一定要他媽媽陪着,才有辦法入睡,不然就瞪大着眼一直到天亮也沒辦法睡着。他告訴他媽媽,如果媽媽不在他身邊睡覺,他就感覺有人要壓死他;有人要掐他脖子;還有擔心睡下去,就再也醒不過來了。

唉,對於這樣的後果,其時在孩子還在讀國小的時候,我就已意料到,並且也提醒過他們,只是深陷其中的他們無法信服,或者説自己沒有體會與意識到,任由着事態越來越嚴重發展。用成人的標準嚴格要求孩子,用非打即罵的方式去管教孩子,在孩子還小,無力反抗的時候,還不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可是,隨着孩子的成長,隨着他的思想越來越成熟,主見越來越大,體格越來越健壯,行動能力越來越獨立後,這樣的教育與引導方式,只會產生二種結果,一種是孩子越來越內向,誰也無法真正走入孩子的內心,去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他用封閉自己的心來保護自己,對抗別人;另一種是如這位朋友家的孩子,把父親當作仇人,無法單獨面對。其時這兩種方式都是對抗,並且孩子的內在也因為長期受壓抑已或多或少出現一些心理問題。

我一直説,家長與孩子鬥氣、對抗,家長永遠都是輸家,因為孩子可以不顧一切,不計後果,而我們家長做不到。比如朋友的孩子:到點了不去學校,作業一點不做,書翻也不翻,就是傻坐或傻站在哪裏,看你拿我怎麼辦。不給飯吃,餓死算了;打罵,打死算了,眼睛眨都不眨,抬都懶得抬一下。當一個人連死都不怕的時候,就任何辦法都對他不起作用了。而我們家長卻不可能真的把孩子餓死、打死,雖説這幾年也不斷有報道有家長把孩子餓死、打死,但這樣極端的做法,除了毀滅後,還能夠有什麼?

很多人看到這,會説既然你看問題看得如此的清晰,為什麼不對你朋友進行幫助呢。談幫助,説簡單很簡單,説難卻難於上青天。因為這個主體不是我自己,而是別人,如果別人沒有意識到要去改變,要去尋求幫助,任何人都是無法幫助到他。這幾年有在一起玩的時候,我都對孩子的父親直言不諱的勸告過;甚至對孩子的母親提建議,讓她自己先帶孩子生活一段時間,給孩子與孩子父親一些單獨生活的空間,看能否可以改變現狀;還提建議,這種情況,不管是孩子還是孩子父親,都可能存在一些心理問題,要去尋求好的心理諮詢師的幫助,通過諮詢與幫助以求改變。可是,我的建議,不知道是他們無法聽進去,還是因為面子問題,至今仍舊讓事態往越來越嚴重的方向惡化下去。對此,我只能悲歎而無可奈何,無能為力!

人的一生,誰也無法總活得一帆風順,在幾十年的人生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問題,並非都是壞事,反而是進行再次學習與成長的契機,這也是心海老師一直強調的‘平衡與發展’的關係,萬事萬物都必然先平衡再發展。教育與陪伴孩子也一樣,先平衡好親子關係,理順家庭教育中的各種問題後,才可以進行發展。回想我家的家庭教育,遇到的問題很多,走過的彎路也很多,但我抓住了這些契機,一直在學習與成長,一步一步走,慢慢地才擁有我們現在和諧親子關係,幸福的家

家校育兒心得體會篇2

孩子需要表揚

小班新生入園的時候,我班來了一個名叫徐一航的小朋友,他長的十分可愛,給人一種很乾淨的感覺,可每一天入園時,他一到幼兒園門口就眼淚汪汪,與家長難捨難分。

於是,我們便努力思考着用適當的方法來改變他。我們把他座位安排在靠近教師的地方,每一天認真、仔細地照看他,有時牽着他的手,有時摸摸他的頭,也有時把他攬在懷裏給他講趣味的故事,還有時帶他玩各種趣味的遊戲,分散他的想家注意力。

有一次,一航哭鬧的厲害,怎樣哄也不聽,這可把我難住了,不經意碰到了口袋裏的電話,靈機一動對劉雲川説:“哎,一航,你聽話,教師打電話,讓媽媽今日早下班來接你好不好?”他立刻止住了哭聲,瞪大眼睛帶着哭腔説:“我聽話!”我拿起電話裝着打電話的樣貌:“喂,一航媽媽嗎,今日一航表現可好了,沒哭也沒鬧,還和小朋友一塊做遊戲,一航是我班歌唱的最棒的,你今日早下班來接他好嗎?好吧!再見!”我放下手中的電話對看着我的一航説:“一航,剛才都聽見了吧,只要你聽話,媽媽午時會早來接你的,媽媽來時你唱歌給她聽好嗎?”午時媽媽來接他時,他高興地迎上去説:“媽媽,我唱歌給你聽吧,教師説我唱歌可棒了!”

以後的這段日子裏,一航臉上漸漸地有了笑容,也和小朋友合羣了,此刻每一天都能高高興興入園,快歡樂樂地回家了。我們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要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媽媽的愛,還要時刻把表揚帶入到日常活動中去。

家校育兒心得體會篇3

如果您的孩子是在園幼兒,幼兒園都會在大班階段加強入學準備教育的。至於家長如何在家中對孩子進行教育,這就需要您多和幼兒園老師溝通,瞭解您的孩子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強培養,針對孩子的實際進行有目的的教育。幼兒期的孩子,往往被認為是無憂無慮,孰不知在他們的內心世界,尤其是學前後期的一部分孩子,由於完成任務能力差,不同程度受着自卑的干擾。我曾經對我班學生進行調查,在家長問卷中有48%的孩子存在着輕視自己的傾向,同時,我注意到有39%的孩子極少或從來不敢在外人面前大膽表現自己。調查表明,這與獨生子女是“小皇帝”、“小太陽”,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的密切關係。由於幼兒園採用以遊戲為主,保持統一的教學方式,幼兒還感受不到因缺乏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產生的困擾。而到了國小一年級,環境、老師的改變,特別是國小以授課為主的教學形式才使這些無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的孩子產生了危機感。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培養:

1、在自信中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

要讓幼兒社會性能力得到充分發展,首先老師要尊敬、信任幼兒,充分培養、鍛鍊其能力,使之在自信中發展自身的基本能力。幼兒無論每學做一件事情,老師要讓他們感到自己行,特別對於大多數能力平平或發展稍落後的孩子來説,獲得成功的機會較少,這就需要老師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對能力弱的孩子安排其能勝任的活動任務,讓他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體驗自己力量和成就,在成功的喜悦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所以老師只要善於利用種。種機會幫助幼兒獲得她這個年齡階段能夠掌握的各種能力,如認知能力、動手能力、運動能力及社會交往能力等,使幼兒有了自信,感到自己有做好這件事的能力,幼兒社會適應能力使會自然而然形成,這對他們走向相對獨立的國小大有益處。

2、在平等中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

幼兒的興趣在於遊戲之中,尤其是自由選擇的遊戲。針對這一點,我設計了各種遊戲活動,讓幼兒以一種和大人平等的地位參與遊戲。在活動中,我不將自己的意識強加於幼兒,不事告訴幼兒幹什麼,而讓幼兒在活動前學會事先計劃,我引導、鼓勵幼兒多判斷,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於陳述自己的觀點。

3、在鼓勵中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能力

幼兒有上進心,表現欲強,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老師應正確引導,恰當鼓勵,讓幼兒良好的表現慾望得以充分發揮,鞏固已具有的完成任務的基本能力,克服缺點,為自己,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成為培養其做事能力的強大支力。幼兒有些微進步,我就及時給予具體的表揚,投以讚許的目光。幼兒園與國小是兩個不同的生活與學習環境。孩子在幼兒園得到老師和保育員的精心照料,而到了國小,許多方面都要求孩子自我管理了。如課間10分鐘,需要孩子自己安排活動,包括喝水、上廁所等;在幼兒園孩子們是以遊戲為主要活動形式,是寓學於玩的,而到了國小則是以課堂學習為主要活動形式了;在幼兒園一般都能保證充足的午睡時間,而到了國小可能就沒有午睡時間或只有短暫的午休。還有,孩子每天早晨入園時間往往不是限制得很死,但到了國小則必須在規定時間到校。上面?種植鉅煬捅厝恍緯梢桓銎露齲要求孩子去適應一種變化了的學習生活n了減緩這一坡度幼兒網,增強孩子的適應性,在大班階段家長就要加強對孩子進行入學準備方面的教育?

一般説來,在孩子入學前這幾個月裏,家長可側重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教育。

1、嚮往上國小的心理準備。為了讓孩子高高興興地進入國小,家長要使孩子內心產生想上國小當個國小生的願望。例如:早晨您送孩子上幼兒園時,在路上見到許多國小生揹着書包上學校,這時,您不妨對孩子説:“瞧,這些哥哥姐姐多神氣!”使孩子產生羨慕之情。在這方面家長要特別注意的是,決不能用上國小對孩子施加壓力,進行恐嚇。如:“瞧你這麼坐不住,將來上國小可要受罪”“你這麼好動,將來上國小讓老師好好治治你!”這樣説會造成孩子對上學產生恐懼感,不利於入學的心理準備。

2、自我管理能力。一位家長説:“我一年差不多要給他買100塊橡皮,買了就丟!”還有的家長説孩子的書包像“字紙簍”;亂得要命。國小生這種毛病形成的原因就是因為在學前期家長包辦—切,未能培養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大班家長要注意讓孩子自己整理圖書、玩具,收拾小書包和生活用品等,以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3、有意注意。培養孩子有意注意很重要,我曾聽國小老師説,在國小低年級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並非智力落後,而是由於注意力渙散。家長可以多與孩子玩棋類遊、拼圖遊戲,這對培養有意往意很有益。

4、生活規律化。從現在開始,家長應培養孩子早起、早睡,生活有規律,使孩子將來能適應國小的生活節律。

家長對孩子進行入學準備教育,不是指提前教拼音、識字等,也無須把家的玩具收起來,更不需要讓孩子進學前班,而應從上述這些方面對孩子進行培養和教育。

家校育兒心得體會篇4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應該注意平時生活中的細節問題,做好榜樣,帶好頭。和孩子一起讀書學習,營造讀書學習的氛圍,偶爾也以向孩子“請教”的方式培養孩子多讀書學習、做一個有知識的人的自豪感。別在孩子面前評判老師和他人,多和其他孩子的家長學習交流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經驗,做一個有愛心、包容心的家長。

當今社會的家庭,獨生子女的教育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天下父母們的共同心願。我們作為父母,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獨立的人,能夠有足夠的能力和信心離開我們,成為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獨立個體。但要怎樣教育孩子,尤其是怎樣做好幼兒教育便成為我們每位父母的難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生存環境,而父母則是孩子的影響,是多麼的巨大與深遠。以下便是我平時在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體會。

第一,尊重孩子的提問,注重智力的培養。我們一直沒有刻意的去教她學習什麼,只是在孩子提問的時候認真回答她提出的問題;在她喜歡看的書上面教她認一些字,給她一些她喜歡的書與碟子,讓她自己學會放,怎樣講故事,平時在我講一次故事,然後讓她自己再講一次給我聽,使她對學習有着深厚的興趣。

第二,尊重並引導孩子的思想,的培養。重視孩子的道德培養,不管在什麼場合,要求做到不打人,不罵人,不説髒話。我們做父母的是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在家裏,在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要做到不説髒話,不做過激行為。在孩子發現父母做錯了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要主動承認錯誤,並引導她在犯了錯誤時也要勇於承認。

第三,注重孩子的獨立性培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教育,教育離不開尊重,尊重不等於縱容。在平時,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就必須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多商量問題,要學會換位思考,如果是我們父母自己遇到同樣的問題應該怎樣做,是會像孩子那樣做嗎?我們不能用自己的觀念、模式、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認定孩子該做什麼,不準做什麼,更不能利用家長的權威去壓制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與獨立性,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孩子自己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學會涮牙、洗臉、穿衣等,讓孩子自己學會獨立思考,讓孩子有自己的能力與知識。

上述這些只是我平時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現在是獨生子女的時代,在幼兒教育上,我們也經歷了一個從無知到漸知的過程,在教育子女這方面,家庭環境的區別,造就不一樣的教育方法,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健康成長,出類拔萃,值得驕傲,但我相信,只要做父母的能夠注意方法,因材施教,孩子們一定要取得成功,走向輝煌。

家校育兒心得體會篇5

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心中的理想課堂,它應該是這樣的:寓學於樂之中,即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樂於學習,把學習當作是一件玩的事。

在我們的印象中,説起上課,沒有多少人的第一印象會是上課是有趣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它給我們的啟示是:知識是在枯燥乏味的課堂上由老師反覆告訴我們和在課外由我們經過不斷的反覆作業練習而得到的。

那麼,怎樣的事是我們都願意主動做、樂意做的呢?那一定是從中可以獲得樂趣,獲得成功的事,這是人的天性。如果一件事是自己發自內心厭惡的,那就算勉強完成,也不會有多高的質量。學生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而我們現在看到的現象卻是他們對學習的厭惡,對學習的害怕。為什麼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對學習內容的不感興趣,可能是覺得學習任務過重,也可能是對教師教學方式的不適應等等。所以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我們首先要改變的就是他們的學習的態度,變害怕學習、厭惡學習、逃避學習為好學習、樂學習、主動學習。那如何做才可以讓學生真正從心裏愛上學習、樂於學習呢?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着手改變。

一、讓所有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品嚐成功的滋味。

記得有句格言:不是因為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自信,而是因為我們失去自信,有些事情才顯得難以做到。由此看來,啟動學生自信心理系統是讓學生消除畏難情緒願意去學的基礎。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育當中應經常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戰勝挫折和困難的勇氣,給孩子們灌輸一種信念:相信自己,正視自己,努力進取就能成功。每個人都是期待獲得他人肯定的,成長中的孩子更是在乎家長、教師、同學對自己的看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想方設法的給孩子創造機會,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學習中獲得教師的肯定、家長的肯定、同學的肯定。

二、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充當的總是課堂裏被動的觀眾,欣賞迎合着教師的表演,他們在自己的課堂上沒有自己的話語權,沒有自己的選擇權,沒有自己的挑戰權,知情權而教師總是把已經嚼得又嚼,沒有任何味道的知識強加給學生,讓他們裝進腦子中去。在這種教學水平指導下,學生只是充當了知識的儲存器,而且不善運用,最終導致思想僵化。所以,要想學生髮自內心喜歡這樣的課堂確實強人所難。要改變這一現象,教師的改變是關鍵。讓教師走下講台走進學生中;讓教師把話語的權力換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自己課堂的導演、演員,參與集體的表演;讓更多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走進課堂讓我們打破那個成人化的課堂,還一個童趣的課堂給學生。

三、讓學生愛上自己的教師,親其師信其道。

每一個教師都不應忽視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位學生愛戴的教師,她的言傳身教勝於千言萬語、苦口婆心。一位學生喜愛的教師,學生樂於走進她的課堂,樂於與她相處的四十分種,樂於與她進行學習上的溝通,生活中的交流。

家校育兒心得體會篇6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活潑,這就要靠父母,特別是媽媽的努力,“媽媽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經常和孩子聊聊天、念念兒歌、做做遊戲、講講故事、聽聽音樂、畫畫圖畫等,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自己動手的能力。我的育兒宗旨是:“不要求孩子什麼都會,而是多培養孩子對事情感興趣。”我的女兒黃馨瑤四歲了,是個人見人愛的寶寶。雖然她的脾氣比較固執,還有點霸道,但在我的心目中,她就是我的小天使,她就是我的驕傲。

(一):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

在孩子還是很小的時候,我就每天給她朗讀,選擇一些內容生動有趣、能吸引孩子的故事,或者是兒歌,或者是謎語,不但能增長孩子的知識,還能培養她的閲讀興趣。孩子漸漸長大,逐步加深,還提出一些故事中的問題,讓孩子思考,如果她不懂就再朗讀一遍或給予適當的提示,讓她養成愛思考的習慣,這個方法收益頗佳,不僅擴大了瑤瑤的詞彙量,而且激發了她的想象力,豐富了她的情感。還在她小的時候就能運用很多形容詞來描述她所見到的事物,如見到工廠的煙囱冒煙,她會説:“哎,濃煙滾滾,污染空氣,不好,不好”;見到電視裏的火災鏡頭會用“濃煙滾滾、烈火熊熊”來形容;要下大雨了會説“烏雲密佈,大雨就要來臨”;雨點滴在臉上,她説:“雨是我的朋友,它是在親我,想跟我玩呢。”……記得還是兩歲時,有一次爸爸抱住她從陽台上往下看時,她套用了《小雞出殼》故事裏的一句話:“啊!外面的世界真大呀!”引得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我也倍感自豪。現在,每天晚上睡覺前看書,聽音樂是瑤瑤喜歡的“必修課”,而我也將繼續堅持下去,每天為她朗讀二十分鐘。

(二):隨機教育很重要。

小孩子的好奇心特別強,什麼都想知道,對於孩子的提問,我儘量滿足她。有時提出的問題連我也回答上來,但我決不會敷衍她,而是對她説:“這個問題媽媽也不懂,我們問問其他人吧。”或是看看書找出答案來再講給她聽,並使她懂得多問、多想、多看書,才能使我們獲得更多知識的道理。平時,我儘量抽出時間來,多帶孩子到户外,特別是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公園或郊外去玩。在公園裏不但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能開擴視野、增長知識,還能觀察到樹木的發芽,花草上的露珠、草叢裏的昆蟲,池塘裏的魚、小蝌蚪,跟她講花草樹木是人類的好朋友,它們不但能使環境更美,而且還會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氣,使空氣更清新,並教育她要愛護環境、綠化環境等等……

瑤瑤對機械的東西特別感興趣,在路上看見清潔工人在疏通下水道,就想看個究竟,或是看工地上的打樁,就不肯馬上回家。這時只要是時間允許,我會陪她一起看,並給她講清潔工人對城市做出的貢獻,打好基礎才起堅固的樓房等,我們應該感謝她們、尊敬她們。通過隨機教育,能使孩子學到更多,並更容易掌握知識,所以我覺得隨機教育很重要。

(三):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瑤瑤的脾氣比較“犟”,做了錯事,如果只是刻意去批評她,只會適得其反,並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所以我儘量不用“你”的句式,而多用“我”的字句來表達,如“我生氣了”、“媽媽喜歡講衞生的孩子”、“我認為好孩子應該多聽別人的勸告,不會故意抗拒”等。做了好事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孩子從小懂得父母不但是愛她的,而且對她是有所要求,這種觀念的養成,將會使她終生受益。

對於孩子的言行,我們不能用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的一些無意的行為而導致的不良後果,如果大聲訓斥,會很容易使她稚嫩的心靈受到傷害,這時應該幫助她解決問題,然後再跟她講明道理。只要孩子不是故意犯錯,儘量多用鼓勵性和肯定的詞語,如“我能行”、“讓我試一試”、“做得好”、“你真棒”等詞語不但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而且使孩子有成就感,增加了孩子對做事情的興趣。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我就教她唱《再試一下》這首兒歌,歌中唱到“這是一好話,再試一下,一試再試做不成,再試一下……勇敢去做不要怕,再試一下……”好的歌曲不但對孩子有益,亦使我自己受益非淺。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和能力,安排一些孩子做得到、做得好的事情讓孩子去做,然後對孩子給予讚揚和肯定。孩子看到自己的成績,又受到了父母中肯的表揚,便會熱情洋溢地去做每一件事,並願意去嘗試做一些比較難的事情。當孩子在“小事”中逐漸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便會對自己逐漸充滿了信心。

(四)讓孩子有行使選擇的權利。

讓孩子有行使選擇的權利,其實是尊重孩子的一種表現。生活中,大人們常常對孩子有這樣、那樣的要求,要孩子按照大人的意願去做,可孩子往往有自己的看法,這時,如果父母過分地強求,甚至是強制性地使孩子服從,不但不能使孩子聽話,反而會使孩子產生“與父母對着幹”的逆反心理,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響。

讓孩子有選擇的權利,能使孩子認識自我,對自我能力得到肯定,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w8mzy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