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對特殊教育心得體會多篇

對特殊教育心得體會多篇

對特殊教育心得體會多篇

對特殊教育心得體會篇1

懷着對教育的夢想,我捧着一顆火熱的心踏上了神聖的講台。在這半年裏我深刻體會到做老師的艱辛和快樂,我把自己的青春傾注於我所鍾愛的特殊教育事業上,傾注於每一個學生身上。收穫不少,現總結如下:

在思想上,我嚴於律已,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嚴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力爭思想上和工作在同事、學生的心目中都向身邊的黨員看齊。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政治活動。我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領導和老師們做好校內外的各項工作。我相信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我會在黨組織和黨員的關懷下,在同事們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缺點,取得更大的進步。 工作上,我抱着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目標要求自己。考慮到聾孩子的特點,我把自己的工作分成“認識聾孩子,瞭解聾孩子,理解聾孩子,教育聾孩子,幫助聾孩子”這幾個大步驟,一步步制定具體的計劃,然後實施計劃。我知道如果想要教好孩子,首先就必須真正瞭解孩子,知道孩子心中所想,知道孩子心中所要,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幫助孩子,幫助他們學習,更幫助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聾孩子不象孤獨症孩子那樣在心理和情緒上存在很大障礙,更多的是因為他們聽不到所以理解和記憶上就會存在困難,老師要做的不僅是教給孩子新東西新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去糾正孩子的發音,讓他們説的更清楚更準確。聾孩子由於器質性的病變,長期聽不到自己的聲音無法進行自我反饋和糾正等各種各樣的原因,在發音問題上存在很多問題。加上有的孩子不能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構音上存在種種缺陷,更加阻礙了孩子的正常發音學習。

通過這一學期和孩子的共同學習和成長,我學會了教給孩子每天進行口腔和呼吸的訓練,知道只要每天堅持孩子就會進步,聲音就會更加清晰。主題教育配合生動而形象的圖片視頻,孩子通過學習掌握了更多的知識,豐富了自己的內涵,讓我的教學也變得生動而有趣。個別訓練,根據孩子的差異程度制定符合孩子發展的學習計劃,讓孩子有所學,有所得。更重要的是讓我的教學變得更加有計劃性有針對性。

通過一個學期的適應和學習,我漸漸適應了常規的教學過程,對於自己的教學任務也能如期完成。但是,作為年輕教師的我,不論在自我能力上還是在教學經驗上都有很大的差距,需要更好的提高。因此,在以後的教學工作重,我必須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不斷提高自我能力和素質。作為一名老師,更需要不斷提高自己,這樣才不會被日新月異的社會所淘汰,學歷上我要繼續備戰自考,爭取儘快拿到更高文憑。在業務上,不算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得與失,總結可以繼續運用和必須淘汰的教學方法。向其他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利用電腦等設備找尋更好的教學方法加以利用。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業務能力。

第二,要更加明確自己的責任,做到更有耐心,更富於愛心。剛和孩子在一起的最初階段還比較有耐心,但是時間一長,就缺乏耐心,不能正確的態度對待孩子,一着急就發脾氣,這樣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不好。因此,在工作中,我隨時對自己説,“等待孩子一分鐘,給自己一分鐘”,相信一分鐘的奇蹟。

第三,在工作中要創新,不能因循守舊,要將大學中所學到的書本知識變成實地的教學過程,讓語言訓練不單調不枯燥,真正寓教於樂,讓孩子願意學,樂意學,肯學。更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同時要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僅教孩子學,更教孩子玩,教孩子動手動腦。

一學期的時間短暫而飛速,通過這一學期的鍛鍊我有所得,通過這一個學期的工作我也找到了自己的差距。但是,我相信只要自己繼續努力,懷着一顆學習的心,向前輩學,向書本學,向生活學,向自己學,向孩子學,我相信我會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對特殊教育心得體會篇2

現實中,青少年吸毒已成為一個觸目驚心的嚴重問題。來自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的數字表明,我國最近幾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終在吸毒人口中佔80%左右。據不完全統計,16歲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數有所增加,青少年已成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羣”。

目前,學校毒品預防教育工作在認識上還存在着一些誤區:一是怕學生知道毒品。認為禁毒教育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冒險嘗試;二是認為禁毒教育是公安部門的事,與學校無關。這些認識誤區的一個前提,就是目前在校學生吸毒者罕見。事實上,毒品蔓延的速度相當快,若等到毒品在校園時再來教育,則為時已晚。由此可見加強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預防工作,是解決青少年吸毒問題的根本途徑和出路。

自1997年國家教委規定把禁毒教育作為國民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並正式納入中國小德育教育教學大綱以來,六年來我校通過“家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青春期專題講座”、“青年志願者宣傳隊”、赴禁毒教育基地參觀等多條渠道對家長、學生、社區居民廣泛開展了“珍愛生命,遠離毒品”、“不讓毒品進我家”等宣傳教育活動,還組織教師面向市、區專家開了一節“美麗的罌粟花”心理健康教育公開課。學校對學生毒品預防教育的有效性得到家長、社區及區有關部門的高度評價。

學校優良的校風帶動着周邊小區的精神文明建設,對所在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的提升具有明顯推動作用。學校2012、2013年連續兩次評為“石泉社區教育先進學校”、2013年被授予“創精神文明特殊貢獻獎”。

在增強學生各方面的安全知識,使學生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例如:交通安全知識,包括過馬路常識,識別紅綠燈的作用,駕車行駛的規範和有關交通的法律法規等。校內上下樓梯靠右行走,不推擁打鬧防踩塌知識。颱風暴雨地震等大自然災害的認識。防火、防電、防有害氣體等知識。

至於如何搞好學校禁毒教育,還有待於大家在具體實踐中進一步探索,但有一點必須肯定,目前毒品雖尚未在學校出現,但“防患於未然”總比“亡羊補牢”為好。加強毒品預防教育仍然是學校德育工作一個方面

對特殊教育心得體會篇3

當時莫名其妙的選擇英語師範專業,本來會更加喜歡挑戰的工作,可惜一些七七八八的事情,貌似我的未來還是被大人的世界圈在這樣一個框框裏了。對於我這種向來能夠隨遇而安的人,也就硬着頭皮學了一路的英語,大四了,回頭想想,還真是覺得浪費了光陰。

師範專業於我而言最重要的不過是續了我與孩子們的不解之緣,大言不慚的説,從小帶了一羣比我小的孩子長大多多少少是自有一套對付他們的方法的,很開心,因為師範的緣故,實習又回到了一羣比我小的孩子之中。作為最不像老師的我來説,打入學生內部是很容易的事情。國中這樣一個轉折點,不管男生女生都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我也很願意和他們分享一些我的想法,慢慢的,他們也願意主動和我説一些自己的事情。

當然,圍繞青春期的孩子,最用永恆的話題自然是感情,我並不贊成應試教育所支持的不準早戀等一系列“專制”制度,他們也很願意聽我的意見,有的感情能埋在心底也是一種美,又或者,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可以體味一下這樣懵懂的感情。在現代社會各種傳媒的影響下,八年級的孩子我們已經不能稱之為孩子了,但是他們在社會上的`稱號還是學生,因此,能夠平衡感情和學習不應該是放到了大學這樣學習似乎不是最重要的事情的階段。聊天的時候,一個長得很帥的男生也會問我“老師,怎麼拒絕一個我不喜歡的女生?”他自己擬定了幾種方案,還會和我説“這樣會傷害別人的吧”,這個時候我也只是笑笑,我很開心得到他們的信任,不過這種問題,對於我這種感情很不及格的人來説,也説不出個所以然吧。

課下也和一些老師交流,我的指導老師是個非常幽默的英語教師,紮實的英語功底令人佩服。對於有些調皮的學生,她也有很好的心態。我真的很佩服她,能夠自如的調動課堂氣氛的同時,還能維持好課堂的紀律。我所帶的班級就是學校的平行班,就是不是好班的委婉説法。我也去“好班”聽過幾節課,同學們對待分數和學習的確十分積極,經常考試結束就會圍着老師問東問西,相對於好班的同學,我們平行班的孩子怎麼説呢,更加生活一些吧,他們會圍着我問一些並不難的問題,也會鬧着讓我教他們折可愛的蝴蝶結,或者展示自己高超的編程技術。在這些學習並不是最優異的孩子中,我真的感受到他們課外活躍的思維,他們願意花80分去學校,再20分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也是我自己偏心吧,我的確很喜歡他們呢!

最後其實想説一下這幾天心裏很惋惜的事情,就是班裏一個很有靈氣的孩子每次都不願意好好考試,今天下午作班的時候和他聊了挺久的,想寫點自己的感覺,現在又寫不下手了。在他身上其實我看到這樣一類的孩子,他們本身是優秀聰明的,家庭的破碎對於他們心裏留下了一些事情,他們還不顧成熟能夠慢慢的消化這些變故,真是不知道怎麼在寫下去,我和他講了很多,也不知道他能否理解我的話,但是我相信他多少能記住我——所有人都放棄他的時候,我坐在他邊上和他聊一節課的天。其實對於一些特別調皮搗蛋的學生,我嘗試把他們單獨弄到辦公室平等的和他説説話,下次他們的確會乖很多,溝通果然是最好的方法。

對特殊教育心得體會篇4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似乎是農夫的寫照,但經歷了這麼多年的幼兒園生活,使我深刻的體會到幼兒園教師的真實寫照,那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讓我明白自我職責的重大,或許很多人不理解,覺得幼兒園教師有什麼呀,整天哄着孩子玩就行了,有必要把自我搞得那麼累嗎試想想説這些話的人,如果把你的孩子交給一個不負職責,一無是處的教師,你高興嗎你願意嗎相信你會毫不猶豫地告訴我:當然不願意。

我想,這或許就是幼兒園教師為什麼那麼忙的原因了吧,為了孩子我們每一天不斷的學習,不斷地充實自我,深知:“教師要給孩子一杯水,首先自我要儲存一桶水”的道理,有人以往問我:你們既然那麼累,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這份職業呢我説:那是因為我們愛孩子,喜歡孩子,異常是看着自我教育培養出來的,從一個什麼不懂,咿呀學語的孩子,經過自我的教育,變成一個具有良好習慣的好孩子,相信這時候的教師,心裏別提有多麼的自豪,那些苦啊,累啊,在這個時候都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所以,即使自我平常有煩躁,發牢騷的時候,可是看着孩子們一個個天真的笑臉,頓時所有的煩惱已拋之腦後,使自我更加有信心把這份值得驕傲的工作給做下去,甚至要做得更好。

所有的幼兒園教師,加油吧!

對特殊教育心得體會篇5

20xx年10月22日上午,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來到上海蔘加“國培計劃(20xx)”——特殊教育骨幹教師培訓項目華東師範大學聾教育班的學習。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為期十天的培訓學習轉瞬間就結束了。回顧這彌足珍貴的十天的培訓學習生活,緊張、充實、快樂,能夠聆聽各位特殊教育專家們的講座,得到他們的悉心指導,感覺到在理念上得到了洗禮和素養上得到了錘鍊昇華。

這十天來,國內專家及華東師範大學的各位專家教授高屋建瓴的專題講座,令人醍醐灌頂,時時回味。季佩玉教授引領我們系統瞭解了聾啞學校新課程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的最新成果,道出了聾啞教育課程理論的真諦;黃昭明教授、季佩玉教授、趙航教授、劉巧雲教授、盧紅雲教授等分別對醫教結合背景下聾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聾校課程設置方案與課程校本化研討、聽力檢測與人工耳蝸、聽覺功能評估與訓練、言語功能評估與訓練等課程理論進行了系統而又專業的分析與指導,指引我們從課程、方法、技術三個層面探尋教學之路;杜曉新教授、季佩玉教授、朱友涵教授、金育萍教授則從聾生認知能力評估與訓練、語文教學、數學教學、聾生身心發展特點及教育對策等方面啟發我們關注學生的特徵,注重教學研究,促進學生適應性發展;周紅省教授、程旭教授、楊福義院長則從學前及低年級聾生教育康復課程設置及案例分析、聾教育中的家校互動、單一被試研究方法作了真切的描述,讓我們對特教發展的未來有了前瞻的認識與信心。特教專家們用生動的語言、精到的講授、鮮活的實例博得了陣陣掌聲與發自內心的讚歎,精彩而又務實的講授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開拓了我們的專業視野,解決了許多困惑迷茫,使我們的專業精神、專業素養與專業技能水平有了顯著的提升。

本次培訓中還安排了兩次對上海特校的考察學習活動,這同樣讓人印象深刻,深受鼓舞和激勵。閔行區啟音學校樹立了“醫教結合”的辦學思想,積極發展殘疾兒童康復與教育相結合的專業特色課程;閔行區啟英幼兒園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對聾啞兒童實行“可視音樂干預

治療”的新課程、新方法的實踐研究讓人驚喜讚歎;盧灣區第四聾校特殊教育學校“高期望教育”理念引領下的“醫教結合”教育體系研究成果菲然,口語教學成效顯著讓人驚歎;閘北區小小虎幼稚園實現“聾健融合”理念下的“自助發展”教育聲聞宇內,成績令人矚目。這些特教精品學校,充分展示了上海市特教發展“先人一步、引領全國”的獨特風範,將“理想的特殊教育”形態真切地展現在學員面前,激發了我們的理想與熱情,激勵着我們去思考和創造。

十天的學習雖然短暫,但卻受益匪淺。培訓學習讓我們更新了教育理念,指明瞭發展方向,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理論聯繫實際,立足本職崗位,靜心專業,潛心育人,為本地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一直有一個夢,藏在心中;想不到二十多年後,終於圓了我的大學夢,而且是全國師範學院最高學府。帶着幾分激動,帶着幾絲憧憬走進北師大,彷彿讓我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學生時代:每天上課、寫作業、參加沙龍活動等。雖然只有十二天,可在這短短的十二天裏,感受到了校園裏強烈的青春氣息和濃郁的人文氛圍。

在這次培訓中,我有幸聆聽多位有名的大學教授及特教行業的專家們精彩授課,與專家們近距離的接觸,使我在教育教學方面拓寬了視野,促進了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更讓我充分的領略到專家們那份獨特的魅力——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藴。無論是在聽報告的過程中,還是在與同行之間的交流中,或是在會後的自我反思中我每時每刻都有着不同的收穫。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集中培訓、分學科培訓、有學員間的互動交流,有到兄弟學校聽課交流的活動。每一個講座都有它的精彩之處,每一個講座也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下面是我在培訓中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我的思考: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反思自己的學生觀把自己教育教學過程中產生的點點滴滴的想法和感悟記錄下來,最引起我思考的問題:

1、融合教育的環境下,特殊教育應如何定位?特殊教育教師的角色應如何轉變?2、現行的特殊教育學校的管理都偏向於普校化,特殊教育應如何體現“特”?

3、如何運用行為矯正的策略去發展學生的良好行為?

4、今後,我們該如何一步一步去實現家庭、社會、社區、特校所共同合作構成的支持性環境呢?作為一名普通的特校老師,我能做些什麼?

5、回顧教學中,自己是否有根據學生的特殊性設計教學內容?是否有想過:九年的學習,有多少知識能真正是對學生走上社會是有用的?

6、如何突破聽障生讀不懂、寫不通的老大難問題,怎樣才能有效地培養聽障學生的語言能力

二、我的理解

專家的教育教學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學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們所講內容深刻獨到、旁徵博引、發人深省。

(一)目前,在我國特殊學校仍是特殊兒童主要安置形式,特殊學校教師要為殘疾兒童少年提供適合的教育,教書育人,促進特殊兒童的發展,提升特殊兒童少年生活質量。隨着融合教育的開展,特殊學校也必須從傳統隔離式的學校教學轉變為與社區、家庭融合的教育教學方式。特殊兒童的教育將不僅僅是在校園的狹隘的教育,從學校融入社區、進入社會。特教教師要幫助特殊兒童突破學校圍牆,讓學生走進社區、走進家庭、走進社會,為其創造融合的環境,幫助其從實踐中學習,從真實生活中學習,成為特殊兒童發展的引導者。作為“教育者”的特殊學校教師:首先是一名特殊教育者,應當擔當好教育者的角色,承擔起協調者

的作用,促進特殊學校資源中心功能的發揮。協調家長和普通學校教師之間的矛盾;促進普通學校教師與其他特殊教育相關人員的溝通與交流。

(二)課程方向的把握很重要。該如何去把握?“度”在哪裏?

這是聽了肖非教授的《特殊教育學校綜合課程的幾個問題》的講座後,在腦中不斷浮現的,引起我思考的問題。近年來,特殊學校在教學理念、教材、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等方面,盲目搬用普校語文教改的做法,嚴重脱離大多數聾學生實際,不適應聾學生的承受力程度,課堂教學的功利色彩,結果收效甚微。在傳統教育價值觀的影響下,無論在課程的設置,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使用不同程度地忽視殘障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長期以來,學生始終處於被動的接受訓練的地位,學校的課堂教學也已被異化為應付考試的訓練,缺乏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意識。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課程改革現在雖然還處於探索階段,許多未知的領域需廣大教師去進行認真摸索和總結。經過這培訓,認識到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而應去推動它朝正確方向發展,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身為老師,要把握新課改的動態、要了解新理念的內涵、要掌握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

(三) 運用行為矯正的有效策略,開啟特殊兒童的心鎖。在我們的眼裏總是看到孩子這樣不對,那樣不行,總是觀察孩子的不足與缺陷。如果長期地忙於應對學生的不良行為,會日漸消磨我們的教學激情,喪失教學的潛在樂趣。更重要的是,教師如果忙於處理不良行為,他還能有多少時間用於教學呢?胡曉毅教授《特殊兒童行為管理》的講座中讓我找到了開啟特殊兒童心鎖的這把鑰匙。在胡教授為我們呈現的一幅冰山的畫,讓我明白了:我們看到孩子的行為只是冰上的一角,而冰山下的根基我們是無法看到的。一個行為發生問題,必須找出原因。只要他的行為不影響別人,就不要過於干預。我們應換一個思維,站在冰山腳下去考慮孩子需要什麼,良好的人格培養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是非常渴望得到我們肯定的,當孩子的行為出現異常時,我們應該換一種思維角度去看(摸、聞、看、聽、説)應強調的如何建立良好行為,應該更注重良好行為的發展而不是矯正他們的不良行為。任何行為都有功能,發生任何行為都是有前因的,不及時干預不良行為就容易泛化。一個良好的行為建立起來,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化物,找到關鍵點,當孩子出現問題時要“立刻”糾正。把行為細化成若干個細小的動作,讓其容易達到一個個目標,幫助其爬樓梯。

(四)在《團隊破冰與團隊建設》的體驗活動中。非常有幸被組員推薦當了隊長。在整個的活動過程中,組內的每一位成員同心協力、羣策羣力、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老師佈置的一個又一個的任務,活動後,我們認真總結、積極發言。我們為取得的成績而歡呼,對於失敗的原因我們共同反思,對今後改進的意見積極顯言。充分體現了團隊的合作精神。這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很難得見到的表現。活動後,讓我明白了:

1、在工作中,領導的領導力、決策和判斷力決定着一件事情的成敗的關鍵。

2、團隊成員的服從意識、協作精神非常重要。團隊的成敗取決於每個團隊成員的努力!傳統觀念: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但通過這個遊戲讓我明白了流水線上只要有一道工序出問題,最終的產品質量就無法保證;“動車”之所以跑得快,就在於每節車輛都有動力,而不再依賴車頭的帶動。

3、要做好一件事情,方法很重要。領導管理的職責之一,就是要將好的思想或好的辦法固化為團隊的制度並加以堅決執行!

4、要想順利完成一項任務,必須先領會領導的意圖,即明確目標的要求否則方向錯了,接下來的工作只能離目標越來越遠;其次,要制定詳細的計劃和工作流程;在實施的過程中還應考慮到隨時可能碰到的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法。

對特殊教育心得體會篇6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特殊學生的特殊教育

“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清華大學校歌》

我很喜歡這句話。作為教師,更加要“立德立言”,不管世事如何變遷,不論環境多麼惡劣,不管多少名利誘惑,我們做人要有自己的道德道德底線和原則,都不能做有違德行和言行的事情。不管遇到什麼樣“特殊”的學生,我們都要“無問西東”,一視同仁。

一、立德立言,無問東西

我從教22年,教過的學生數不勝數。有時候,我總是沉醉於桃李芬芳滿天下的喜悦。親眼領略過他們考上北大、清華的欣喜如狂,也見過大學聯考失利變成神經質的落魄和無奈。一屆又一屆,大部分畢業後學生的名字,都被遺忘了。可是真正細想:入住到我們心靈的深處的,反而是那些調皮的、特殊身份的學生:那些坐在講台邊的、學習成績差的、調皮搗蛋的、學困生、後進生、綜合能力差的……

這些“特殊學生”的名字,讓我掐着手指,慢慢數來,記憶深刻,難以忘記。

例如:阿清——那個雙臂全無的用腳寫字的職高男生;小美——那個耳朵天生殘疾、幾乎什麼都聽不見的職高美術班女孩子;琪琪——那個先天“侏儒症”永遠長不高的只有1米高的小女生;文熙——那個語文考試永遠只考2分的“腦癱兒童”小男生;嘉美——那個揹着椅子、拄着枴杖、一條腿上跳上樓梯、卻堅持三年都來開家長會上的年邁的父親;豪峻——那個因為差3分沒有考上厚街中學,轉來我班復讀、卻又在一次車禍中摔斷了雙腿的插班生……

在我們學校,在我們社區,在我們生存的圈子裏,有很多特殊羣體。他們殘缺的身姿和臂膀,總是一幕幕的映入浮現在我的腦海。這些堅強的身影,總是讓我無限感動與辛酸,甚至潸然淚下。

二、“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1]“你這糊塗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着把他們趕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他們是你當年的國小生?”陶行知先生在《陶行知教育文集》中説過的一句話。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從來不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我們學校一直都實行“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在分組時候,明顯就分化為兩大類別。在進行分組細化時,就需要特殊關愛這特殊學生。

第一類:“香餑餑”+“搶手貨”。於是在競爭與合作的學習氛圍下,那些活躍的學生加分多,那些成績好的能回答問題的加分多,那些活動能力強的加分多,那些有體育特長的學生,也是加分多。他們成為了“香餑餑”。

第二類:“累贅”+“廢物”。相反,而那些沉默不語的、不吭聲的、學生成績不理想的學困生、那些超級肥胖的體育成績不好的、沒有任何愛好和特長的學生,成為了大家的“累贅”。甚至在每月評為“最佳合作小組”和“小組合作個人”時,他們就會很氣憤的罵他們:“殭屍”“拖累”、“廢物”。這些學困生,都成了沒人要的主啊。這些學生的心理怎麼平衡呢?

面對學生良莠不齊的狀況,我們做老師的必須要因材施教。特別是針對那些特殊學生,我們更要加倍的耐心呵護。因為後進生的轉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需要極強的耐心和恆心。除了一次次的鼓勵,我們還需要寬容和耐心的等待,給他們展示的空間、時間和機會。同時還要在班級中創造一種關心、鼓勵弱者的氣氛,創造機會讓他們施展才能、表現自己,使他們恢復心理平衡,鼓勵他們身殘志不殘,做生活中的強者。

三、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幾乎所任教的每一個班級都有一個或幾個“滴水不進”的學困生,他們品德差、紀律差、學習更差,老師們費盡了心血,磨破了嘴皮,絞盡腦汁想盡了。無奈我們時間有限,精力有限,為了顧全大局,最終選擇放棄。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愛是一個温馨的字眼,同學朋友的愛、文明班級的愛、幸福家庭的愛、和諧社會的愛,我們生活在愛的花園裏,快樂成長。

1.坐在講台邊上的學生——不是被人遺忘的角落。

作文2分!總分2分!

七年級剛入學的摸底考試後,看到我班鄒小杰同學的試卷,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個高大帥氣的男孩,這個温文爾雅的男孩,這個最喜歡笑的男孩,居然是個“弱智”?我的內心受到強烈的震撼。怎麼可能啊?可這就是事實!我第一時間打電話聯繫他父母親。他母親囁嚅着告訴我:“小時候家裏煤氣中毒,留下的禍根。把腦袋毒壞了。”

在一個東莞市開放日的作文公開課上,我在“師生導學,趣味導入”環節,設計了由學生演繹一個民間小故事:《祝枝山巧寫對聯,笑罵地主老財》。可是我在挑選角色的時候,其中一個角色——人見人憎的“地主老財”,居然沒有人去扮演。他們個個都不想去演示壞角色。這個講台邊上坐着的陳梓軒,被他們推上了我的課堂。因為他的性格也是有點桀驁不馴。扮演“地主老財”綽綽有餘。他個子高大帥氣,性格乖戾而張揚。這次,他扮演時候非常賣力,搶過縣令的驚堂木拍的山響。最出色的是在行賄時候,那滿臉的堆笑、諂媚、阿諛奉承的的眼神,讓我們難以忘記。

“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卻又為你打開了另一扇窗。”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和幸運。用這句話來安慰特殊學生脆弱的心靈和疲憊的身心,非常不為過。課後,所有人都認為他是表演出色,他的自尊心受到了空前的滿足。從此以後,他的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也大大的提高了。

2.身殘志堅的學生——多鼓勵,少嘲笑

剛畢業那年,我在職業中等專科學校任教。高一入學時,一個高高瘦瘦的男生,來報到。我在埋頭寫材料,於是頭也沒有抬,就要求他在報到冊上“簽名”。過了許久見沒反應,又説了一句“簽名”。他還是不理我。這時,我才抬起頭來,看了看站在我面前的這個男孩:清瘦的面龐,剛毅的稜角分明的臉;袖子裏空蕩蕩的,只有衣袖,隨風飄動隨意的垂着在面前。原來,他根本就沒有雙手手臂,我禁不住睜圓了眼睛,內心受到強烈的震撼。正思考怎麼回事的時候,旁邊的一箇中年男人訕訕的解釋説:“沒啥,我來籤。都怪我。5歲時,他跟着我去湘江河裏炸魚,炸沒了”。父子倆的言行舉止,讓我羞愧萬分,我只認識那個歪歪扭扭的簽名中的一個字“清”,後來我就叫他“阿清”。

後來,他選擇了報讀我們學校的“美術專業”。三年裏,他練就一雙腳,用腳寫字,用腳吃飯,用腳洗衣服,用腳畫畫……甚至他的書法學的還不錯,拿了學校的二等獎。殘缺的肢體,健全的人生。一直以來,他的勵志故事,多年來都在我們學校傳頌。成了特殊學生中的典範。

3.心理障礙的———多關注,少指責

“步步留心,時時在意,唯恐被人取笑了她去。”這個女生,叫小童,跟隨家人從江西來到廣東。她性格也是多愁善感,像極了《紅樓夢》裏的林黛玉。

剛入學時,朋友太少,人生地不熟,有輕度的分離焦慮症。加上她天生慢性子,吃飯,沖涼,洗衣也慢,沖涼二十分鐘,洗衣服也二十分鐘,宿舍的人有時會催她,嫌她太慢,這也導致她討厭住宿。所以回家住,主要是沖涼的。這種分離焦慮症在與親人分離時特別痛苦,恐慌。她自已都控制不住自已情緒的。

她家長信息給我,我摘錄了和她家長的微信溝通記錄:

[ 1]“我對女兒也付出很多,無論金錢還是時間,學琴,學舞,學畫,學棋,週末接接送送累慘。一至五年級她成績很好,前五,前十。五年級第二學期叛逆,追星,數學成績掉下來。痛心,一言難盡……”

[ 2]“小童早上鬧情緒不肯出門上學。勸説六個小時才出門了,他爸帶她出去逛逛下午再去學校上課。”

[ 3]“這段時間如果她上課不集中,作業不完成,成績下降,請不要罰她批評她,讓她放下壓力主動去學。只有她肯上學了,成績才能提上去。她自尊心強,再差也差不到哪去的。”

後來,在我和宿舍同學的幫助下,宿舍的衞生值日可以遲點安排小童做嗎?讓她先適應一個月後再安排做值日。後來,益彤肯去學校住宿了而且表現非常好。

四、任重而道遠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是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説過的至理名言。

一個鄙視的眼神,一句傷人的話語,一記無情的巴掌……教師的一言一行,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由此我想到了:張海迪高位截癱後用鏡子反照寫出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愛因斯坦板凳做的第一條醜陋的小板凳,達芬奇畫過的一隻只雞蛋……

對特殊教育心得體會篇7

真實媽媽的經驗:如果您能給與孩子全部的注意力,他們將會永遠記得你。

影響母親養育效果的關鍵因素:表現出您對孩子的關注將會在孩子身上顯現出的真實的成效:感覺到自己很重要以及自我接納

真實媽媽養育心得:如果有哪一位母親能明白專心地傾聽在家庭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麼她的孩子可以説是非常幸運的。如果一位母親能停下自己手裏的活兒,而把全部注意力轉移到孩子身上,那麼這就是她向孩子表達愛和接納的一種方式。這個養育祕訣的關鍵不在於您要為孩子儘量多做些什麼,而是要少做。正如古老的禪宗所説:“什麼也不需要做,就是坐在那裏。”“坐下來,傾聽”,當您這樣做的時候,您的孩子就會明白此時此刻在您的心目中再沒有比聽他(她)傾訴更為重要的事情了。這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説全神貫注的傾聽是母親給與孩子的最珍貴的禮物之一了。當然,這也是12個養育祕訣中最為簡單的一個。它僅僅需要您在一瞬間做出選擇——掛上電話、放下報紙、合上書,然後要讓孩子確信您是心甘情願地陪在他(她)身邊,願意聽他(她)傾訴。而且它只需要您做出一些關注性的動作,例如看着孩子、輕輕地點頭,身體略微向前傾,表現出您很感興趣,所有這些動作傳遞給孩子的信息是:媽媽非常關心我;我可以和媽媽説任何事;她想聽我説些什麼。而這樣做的一個隱含的好處就是:專心的傾聽是維繫母子之間深厚持久聯繫的基礎。從現在開始,把傾聽變成一種習慣,那麼您的孩子將會永遠把您當作是一位可靠的'決策諮詢者、忠實的知心朋友以及耐心的指導者。

故事:

“她會全神貫注地傾聽”

母親的心腸是孩子的課堂。

——亨利?沃德?比徹(henry ward beecher)〖zw(〗〖ht5"f〗譯者注:亨利?沃德?比徹(henry wardbeecher,1813~1887)美國___公理會自由派牧師,作家。口才出眾,關注社會事務,是當時最有影響力的新教發言人。除了他的佈道以外,比徹的著作包括《進化與宗教》等。

大多數的老師都承認有一些學生他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6歲的裏基?安德森就屬於這類學生。他離開我的班多年以後我依然記得他。事實上,這個孩子是如此的特別,以至於我仍然清楚地記得我第一眼看到他時的情景。

那是在我做教師後的第二個年頭,學校第一天開學的時候。我的班位於一個走廊的盡頭,我站在班門口迎接我的一年級新學生。裏基下公共汽車的時候,我正巧看到了他(準確地説,你很難不去注意他)。這個小男孩之所以這樣引人注目,首先是因為他的確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小男孩:他有一頭猩紅色的頭髮,明亮有神的藍眼睛,圓圓的小肚子,長着雀斑的小臉蛋上透露出頑皮的神采。一看到他你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微笑,因為他是如此的可愛。他看起來非常像1960年代流行的電視喜劇裏的小主角歐皮。其次這個男孩搞出的動靜非常大,當其他孩子走向各自的教室時,裏基卻是蹦蹦跳跳地來到教室的(事實上,他總是蹦蹦跳跳的,看起來似乎他很喜歡這樣的移動方式)。他一邊蹦蹦跳跳地走着,一邊還大聲地哼唱着羅傑斯先生的主題歌〖zw(〗〖ht5"f〗譯者注:羅傑斯先生,即美國著名兒童電視節目主持人弗雷德羅傑斯(fredrogers),號稱美國兒童電視之父。他主持的節目叫《羅傑斯先生的街坊四鄰》(mister rogers‘neighborhood),創辦於1965年。其主持人弗雷德?羅傑斯老成持重,在屏幕上顯得和藹可親,其主持風格是注重感情交流,啟迪兒童心靈。在節目中他常常會哼唱“鄰里間美好的一天。”(我們都很熟悉這首歌的歌詞“鄰里間美好的一天”,但是顯然裏基只會唱這一句,因此他不斷地重複唱着)。他的精力好像永遠都用不完,總是那麼興奮。

當他來到教室門口看到我站在一旁的時候,他停了下來,閉上了嘴巴,意識到這個房間將是他的一年級教室。他看着我,咧嘴一笑,然後就探頭進了教室四處張望。顯然,我和這個房間都通過了他的檢查,因為他平靜地轉過身,對我説道:“我將在這裏度過我人生中最棒的一年。”然後他又興奮地補充道:“今年我要將學習閲讀!”

坦率地説,我喜歡他。裏基的熱情深深震撼了我,而他所表現出的自信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要知道,閲讀對於6歲的裏基而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是一名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而裏基之所以會來到我這個班,是因為這個孩子存在着嚴重的學習障礙以及注意力不足等問題。對於裏基來説,無論在哪一件事上要保持幾分鐘的注意力都是非常困難的,甚至有的時候保持幾秒鐘的注意力對於他來説都是一個挑戰。事實上,在我教過的所有的特殊兒童中,裏基的注意力持續時間是最短的。

開學幾周後,我發現裏基在藝術角活動區忙着把許多紙張剪成心形圖案(這個時候大約快到萬聖節了,我有些擔心裏基不理解各個節日所需的裝飾品也不同的風俗習慣,擔心他正在做的小圖案不適合萬聖節用)。但我所看到的情景着實令我感動:很明顯,裏基正在竭盡全力地想把事情做好,他吃力地把雙面膠粘到剪好的心形圖案上,然後又用蠟筆在心形圖案上用心地寫着什麼。這對任何一個孩子而言都是一個單調乏味的事情,而對於一個有注意力缺陷問題的小男孩來説則更是如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yj4wn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