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特殊教育心得體會 讓明天沒有遺憾

特殊教育心得體會 讓明天沒有遺憾

孔子云: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真是對教師工作的最生動的寫照。時值一個學期又將結束之際,懷着一種責任,幾分感慨,點點欣慰,來總結一下自己的昨天,做好今天,展望明天。

特殊教育心得體會 讓明天沒有遺憾

“昨天”,我與青年教師互幫互學,讓他們在實踐中走向成熟。學校一個學期的教學工作豐富多彩,青年教師彙報課為他們充實自我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在本學期的教學當中,與他們一起努力使教學成為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共同發展的過程,並將新課程理念更好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在與……老師共同設計“找規律”的數學課過程中,按特殊教育學校教師信息技術綜合應用能力大賽中的參賽要求,有序地做好練兵準備,為將來參賽以嚴謹的態度,做好準備。針對二年一班聾生的實際,從整體入手,以“遊戲中感知規律”、“探究中發現規律”、“模仿中理解規律”、“生活中尋找規律”、“運用中體現規律”這五個層次呈現課的結構,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反思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 其成功之處在於充分體現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一理念。激發聾孩子學習興趣,注重聾生主動參與,讓聾孩子在數學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思考。

1.設計遊戲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課的伊始,能否激發聾生的學習興趣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設計猜一猜的遊戲,有意識地按規律呈現,讓聾孩子在猜測中意會,積累感性經驗,從而初步感知規律。這一環節以學生喜愛的遊戲形式激發聾生參與,同時僅要求猜一猜結果,聾童憑直覺判斷,人人能夠參與,有利於面向全體同學,給聾孩子的學習提供了思考,嘗試的機會,在猜想中感知規律的存在,幫助理解知識。設計意圖是:對於低年級聾生來説,由於迅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差,設計他們喜聞樂見猜一猜的遊戲情景,是符合聾生的身心特點的。

2.轉變學習方式,強調合作交流。

我們知道,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聾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找規律”的內容具有活動性和探究性,既具有挑戰性,又有趣味性。“找規律”的內容不能用“對錯”來簡單地判斷其正確與否,而是要聽學生介紹的規律有無道理,這樣就要求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充分與同學展開交流活動,注意傾聽同學講的有無道理。課堂上聾孩子積極主動思考,爭先恐後發言,碰撞出的思維火花不斷迭起,聾孩子們把身邊的數學規律的現象捕捉的讓聽課老師難以置信,足以見證:聾孩子們聯繫原有的數學知識結構作出判斷,不斷及時地優化自己的數學知識,在合作交流中獲得發展。

3.聯繫生活實際,感受數學的作用。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應用於生活。因此樑老師密切聯繫聾生的生活實際。案例從主題圖——聾生熟悉的學校舉行聯歡會的具體情境引入,讓聾孩子們體會到現實生活中有規律的排列原來包含有數學問題,有利於產生學習和探索的動機。還有在聾生掌握初步的規律之後,從自己身邊着手,尋找生活中的規律現象,讓聾孩子在舉例中初步感受到數學的奇妙和無處不在。如教室裏的指示燈是反覆出現的,作為是按男女排列的,是有規律的,大街上的紅綠燈是有規律的,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是有規律的。歌曲的節奏,老師穿得格衣服……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課尾處“運用中體現價值”這一環節,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鋪瓷磚”的設計讓孩子們體會數學的美的作用,以激發龍孩子們學習數學的需要,促使聾生主動地學習數學。

我們深深地認識到在設計過程中體現信息技術的實效性,着眼聾生的全面發展,課堂上聾孩子除了學習數學知識,發展智能之外,還將自身的情感、動機、需要等一併投入課堂,營造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充分挖掘數學的形式美和內在美,使聾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有了輕鬆感、快樂感和成功感,讓每個聾孩子都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這節課是一節青年教師彙報課,得到了許多聽課教師的稱讚,但也存在着欠缺之處,例如課件展示“紅綠燈”有規律的現象,要變成生活中的視頻效果會更好。

“今天”聾孩子求知的眼神,快樂的笑臉,豐富的知識,促使我們這些執教者不斷努力和探索。而實踐之後的飛躍又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思考和愉悦。聾童的點滴進步都包含教師的良苦用心。而課堂的長效性又向我們提出了挑戰:“誨人”貴在堅持。

所以展望“明天”,讓“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成為一種習慣,讓明天沒有遺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jnny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