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特殊教育兒童心得體會多篇

特殊教育兒童心得體會多篇

特殊教育兒童心得體會多篇

特殊教育兒童心得體會篇1

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倡導教育要“關注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引導學生主動發展”。但教育實踐中,教學內容的統一、班級授課制的形式以及學生人數的眾多等教育現實卻往往讓教育只能面對“大多數”,而忽視了學生中特殊的一部分。

這部分學生因為其特殊性往往成了“被遺忘的角落”。基於這樣的現狀,我校根據二期課改要求,提出了“關注‘特殊兒童’教育,促進全體學生均衡發展”的策略,研究、轉化“特殊兒童”,使教育的關注點面向每一位學生,從而達到教育的均衡發展。

一、“特殊兒童”其實是有“特殊需要”的學生

在一般教師的心目中,但凡學生所表現出的行為違反了教師所限定的一套行為規範準則,行為異於班中大多數乖巧的孩子,就被看成是“特殊兒童”。一般有這樣一些類型:課堂上好動、不靜心,思維專注的時間較短,影響其他學生聽課效率,影響教師上課情緒;較易亢奮,在羣體中往往會作出幅度較大、異於常人且不易控制的行為,造成傷人、傷己的後果;極有自己的主見,常常質疑教師的觀點,提出自己的想法,且不易説服等。

教師所認為的“特殊兒童”是否是特殊兒童,究竟什麼樣的兒童才能稱為特殊兒童?對於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可以有不同的着眼點。可以依醫學的觀點,從病因分析上來確定誰是特殊兒童;可以依機體上或心理上的特質來區分誰是特殊兒童。但從教育的觀點看,並不是所有在機體上或心理上呈現“特殊”特質的兒童皆可稱作特殊兒童。特殊兒童之所以特殊,是就其學習需要的特殊性而言。例如,一個兒童智能特別低下,無論如何也趕不上教師在班級教學中的進度;他在學習上有特殊的需要,需要教師在課程與教學上給予個別的考慮,那麼,他就是教育上所謂的特殊兒童。所以有的學者就把特殊兒童視為“有特殊需要的學習者”。

在教育上為了明確地確定誰是“有特殊需要的學習者”,有必要完整地、精確地把握特殊兒童的概念。台灣心理學家郭為藩為特殊兒童作如下定義:特殊兒童係指由於某些生理的、心理的或社會的障礙,使其無法從一般的教育環境獲得良好的適應與學習效果,而需藉着教育上的特殊扶助來充分發展其潛能的兒童。美國著名的特殊教育學者柯克(kirk)對特殊兒童的定義是:在心智特質、感覺能力、神經動作或生理特質、社會行為和溝通能力方面,偏離一般或常態兒童,或具有多重障礙的兒童。而這樣偏離的情形,得靠學校教育設施的調整、或特殊教育服務的提供,才可發展其最大潛能的程度。

二、“特殊兒童”教育難的原因分析

1、不尊重兒童,擺不準教師的位置

許多教師至今仍抱着“師道尊嚴”不放,認為學生就該好好聽老師的話,服從教師,而不必有太多的自我意識和個性。認為兒童是未成年人,是需要老師教育的,從未真正把他們當成一個“人”來看待,卻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高高在上的位置,俯視兒童,輕視兒童;從未意識到學生也是一個獨立的“人”,有個性,有想法,有脾氣;更未意識到學生是“進行時”、“未來時”,是不成熟的“人”,是具有無限可能性的“人”,這就更需要我們加倍地呵護、小心地引導;教師還未意識到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教師沒有任何權力責罵、訓斥,或無情地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也正是這樣的不尊重,讓學生打心眼裏排斥你、逆反你,試想,一個總是不尊重學生的教師除了讓學生自尊受損以外,還能有什麼樣的教育效果呢?

2、不瞭解兒童,教育手法單一而僵化

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教育本質上是尊重差異的美,他們習慣了整齊劃一、一呼百應,一旦有學生特性鮮明些、教育過程費勁些,就如臨大敵,覺得此人“特殊”,卻不知差異是正常的,整齊劃一才是不正常的!而一旦出現了所謂的“特殊兒童”後,教師不是去深入地瞭解發生問題的原因,不去尋找問題的癥結,而是急於嚇唬、壓制、孤立,卻從未想過這樣的教育讓教師與學生之間很少有心靈的溝通,教師在孩子的心目中很少取得過認同感,這樣的兩個“絕緣體”似的教育主體,能產生多少教育效果呢?更未想過這樣毫無針對性的教育意義何在?

三、“特殊兒童”教育的策略

1、轉變教育理念

所謂“特殊兒童”就是一些個性較為鮮明、較為頑劣、兒童特性顯著的孩子。他們不過就是不像別的孩子那樣聽話,難教一些、易於反覆,但他們仍然是正常的兒童。如果我們把他們看成是“特殊兒童”,並把這一定性向學生、家長、任課教師擴散,“特殊兒童”的身份就牢牢地套在了他的頭上,同學們會因為他的特殊而疏遠他,使他遊離在集體之外。我們只有不把他們看成是“特殊兒童”,承認兒童之間的差異性,並放在集體中進行教育,他們才有進步。

特殊教育兒童心得體會篇2

上學期快結束時,兒子與老師的衝突增多,有一次老師不希望他影響課堂秩序,讓他離開教室,他不肯,就和老師吵了起來。還有一次考試,他不認真答題,把凳子在水泥地上拖來拖去,發出噪音。老師説考場需要安靜,讓他出去,他不肯,在教室裏大呼小叫。我老公被叫到學校,面對這種場面,老公希望能讓兒子考完試,與老師意見不統一,為此還鬧了點不快。

因為兒子時常在學校惹事,成績又一再下滑,上學期校方就找我談話,問是否同意把我兒子“分流”到區特殊教育學校。有個老師聽説這個消息,私下對我説我兒子雖然皮,但仍然是正常孩子,還是不要“分流”吧。我問兒子的意見,他也不肯去特殊教育學校。

前不久,兒子又出了“岔子”。老師在課堂上做考前輔導,把一些題目分析寫在黑板上。兒子起來上廁所,從老師身後繞過去。老師一轉身,發現部分板書被擦掉了。因為其間只有我兒子經過黑板,他外衣的肩膀處又沾着粉筆灰,老師就問他是不是有意搗亂,把板書蹭掉。他一口否認,説是不小心碰掉的。

那天是週末,放學很早。老師打電話到家裏講明情況,叫我去學校。我趕過去,看到兒子在拼命和老師爭辯。老師説他無賴腔調又來了,他馬上還嘴:“我無賴,你流氓。”聽他説出這麼無理的話,我真恨不得打自己的耳光。最後老師讓他寫一份書面材料,他寫了,説可能是肩膀無意中碰到的。老師讓他重新寫,説肯定是有意擦掉的。兒子照辦後,校方表示如果再犯類似錯誤,就要嚴肅處理。

藍莓難過地講不出話,讓我看她隨身帶來的家庭照片。望着她兒子烏黑的眼眸、天真的笑容和頭頂一塊惹眼的稀發,我的心情也無法平靜。

兒子拿錢去“買”友誼

因為我們不同意,學校沒讓兒子“分流”。但許多老師對我兒子失去了信心,不再要求他像別的孩子一樣認真聽講,只希望他不要影響別人。在這種氛圍下,兒子越來越沒有學習的動力。放學後,他從不主動寫作業,到了雙休日,他整個人都“獻”給了電視,從早看到晚,只要是動畫片,他都看得津津有味,為此可以頭不梳、臉不洗,一動不動地看一天。不久前的一個週末,兒子起牀後就看電視,足足看了兩天的動畫片。我對他的學業已經很失望,但考慮到健康,我讓兒子把電視機關了。他不聽,我就上前去關。可我關掉後,他就再去打開,一來一往十幾次,氣得我真想把電視機砸壞。

我插了一句:“您兒子最喜歡看哪部動畫片?最喜歡哪個卡通人物?”藍莓困惑地搖搖頭,説她不喜歡動畫片,所以從沒注意過兒子在看什麼。

我承認自己是一個很失敗的母親,兒子在學校不好好讀書,老師們對他印象不好,我沒辦法改變這個局面;回到家,兒子也不聽我們的話,不肯複習功課,我想和他談心,他總是説:“媽媽,你不要煩我,可不可以啊?如果哪天你不煩我,那太陽就從西邊出來了。”

大概在半個月前,家裏少了一筆錢。我告訴老公,我倆都猜是兒子拿的。等兒子從外面回來,老公約他到附近公園走走,談到這件事。兒子開始不承認,後來説了實話,説自己在學校沒朋友,很孤單,他這次拿了錢,就是去請外面的朋友吃飯、上網。“我就是想找人一起白相啊。”兒子講着講着,哭了起來。

聽了老公的轉述,我心如刀絞:畢竟他還是一個孩子,正是渴望友誼的年紀,但再怎麼孤單,也不能通過這種方式去結交一些酒肉朋友啊!萬一交友不慎,不是要毀了一生麼?但他現在很抗拒和我們交流,我們真的是沒辦法啊。

特殊教育兒童心得體會篇3

學習是人和動物在生活中獲得個體行為經驗的過程。我們通常所説的“學習”是指人類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是人類學習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在教師的組織領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因此,與學生學習有關的各個環節:教師、學生、家庭、社會環境等都對學習及其過程有影響。就學生本人而言,主要是學習能力問題,即對知識的理解、組織、貯存及回憶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

當兒童在獲得知識上發生困難時,統稱為“學習問題”,其原因包括教授方法、學習方法、興趣、動力、情緒紊亂、環境條件不利、智力水平差等。學習不能(1earning disability)(有人稱之為“學習困難”)一般分為二類:一類為普遍性無能,即精神發育遲緩引起者;二類指特殊性學習不能(special 1earning disability),是指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兒童在一個或多個方面的學習成績與其智力水平所能期望的成績相比顯著落後。主要表現在聽、説、讀、寫、思維、拼音、數學運算能力差等諸方面。目前比較統一的看法是將“特殊性學習不能”作為“學習不能”論,因此,普遍性無能即被排除在外,本章也不予贅述。但“學習不能”這一名詞的應用似有不妥之處,“特殊學習障礙”一詞似乎更接近於實際,值得今後探討。

[病因]病因尚未完全明瞭,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一)腦功能異常

根據近代研究,特殊學習不能多為先天性腦發育上的異常所致。另外,一些病人屬家族性的。

1、遺傳因素:小兒的個性、智力均受遺傳的影響,部分學習不能兒也有家族傾向。另外,某些染色體病、遺傳代謝病也與學習不能有關。例如部分ducheme肌營養不良,__y綜合徵和__x綜合徵患兒,智商雖可大於70分,但通常有言語障礙,特別是閲讀和拼寫功能;turner綜合徵患兒智力一般正常,但操作性智商多偏低,畫人試驗、數學計算、左右分辨多有困難。

2、妊娠因素:胎兒慢性低氧血癥,宮內發育遲緩,分娩前出血,妊娠毒血症時,小兒長大後可能與其多動、學習障礙、注意力分散、視覺—空間障礙等有關。妊娠期間感染、理化因素、特別是酒精、煙及其他成癮性藥物可導致小兒學習不能。

3、疾病:小兒早期患營養不良時,可能引起識別力和注意力方面的缺陷;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貧血等都會使小兒學習成績下降,記憶力、視覺—空間運動功能、動手能力以及手眼協調等發生障礙。

(二)藥物

巴比妥鹽類、三環類抗抑鬱藥、茶礆、苯妥英鈉、安定、利眠寧等可引起多動。常用的食品添加劑及着色劑酒石黃偶可引起多動。被動吸煙認為是多動,學習成績不良及某些軀體問題的一個原因。

(三)心理因素

父母及學校對兒童要求過高或相互矛盾可造成小兒心理上的衝突。兒童學習上的緊張情緒、怕失敗以及完成學業的強迫性願望等可使兒童在心理上產生焦慮、緊張、阻滯、不感興趣等。各種心理因素可破壞兒童主動學習的企圖,影響了選擇性注意、記憶及認識活動,從而招致學習問題。

(四)環境因素

父母對兒童學習漠不關心;或因暫時學習成績不好受歧視,打罵;或性別歧視;或父母酗酒、家庭磨擦、父母離異;或父母的其它不良榜樣等都可造成小兒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及缺乏安全感。父母的教育水平及其對子女的教育方法也直接影響着小兒的精神狀態。以上諸多因素影響着兒童學習潛力的發揮,從而造成學習問題。

[臨牀表現]本症是學齡兒童的一種常見問題,其病發率達5%—10%,以國小2—3年級病發率最高,男孩多於女孩(6—10:1)。

特殊性學習不能,根據美國教育部門及公共法所給予的定義主要指兒童在有關理解或應用語言(口語或書寫文字)的基本心理方面存在一種或多種障礙,其可表現在傾聽,思考、講述、誦讀、書寫、拼音及數學演算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因而學習不能的基本類型主要有:

①語言表達困難(聽、説困難);

①語言書寫困難(讀寫困難);

⑧數學學習困難;

④推理困難(思維和概括困難)。

不包括由於視力、聽力或運動障礙、智力遲緩、情緒紊亂或環境不利等引起的學習問題。

特殊教育兒童心得體會篇4

關愛特殊兒童,就是要讓他們用陽光般燦爛的笑臉面對生活,面對學習,自強不息,快樂健康地成長。現將本學期關愛特殊兒童如下:

一、召開,摸清情況

每學期班級召開家長會,會上向家長了解學生的監護情況。有的學習無人管理,出現疑難問題缺乏指導;有的對學習沒有興趣,成績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緒波動大;有的行為習慣差,常有違紀現象。為切實解決特殊兒童教育問題,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班級大家庭,我們成立了關愛特殊留守兒童之家,開展關愛特殊兒童工程。

二、成立關愛小組,加強領導

為加強對留守兒童工作的統一領導、管理及跟蹤工作,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領導小組。形成了以校長親自掛帥,副校長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安全法制教育,總輔導員負責對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負責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教育及生活教育等。確保關愛留守兒童活動順利開展,這樣有利於提高留守兒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護和自我調節的能力。

三、利用主題班隊會,加強關愛

我校要求以班級為單位開展關愛特殊孩子的主題隊會,根據本班特殊孩子的具體情況,確立一個子主題,策劃,組織同學舉行一次主題隊會。通過主題中隊會,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時間一去不復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與。通過活動,讓特殊留守孩子從國小習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動參與家務勞動。通過組織送微笑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幫助別人時的快樂,也在集體中體會到別人幫助時的快樂,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難時應該伸出援助之手,把關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樂的一部分。

四、利用愛心天地,加強關愛

通過心理教育輔導活動的開展,健全了特殊兒童正常的心理品質,他們學會堅強、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生存、學會理解、學會自我調解,促進了其健康成長。性格孤僻不合羣,逆反心理嚴重,

自由散漫,學業成績很差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幫扶,他們變了,變得活潑開朗了,學會尊重他人了,能夠自覺遵守紀律了,學習成績有了明顯進步。每個留守特殊孩子都有一個以上的手拉手好朋友,在學習、生活上幫助他,與他一起成長進步。並在留守特殊孩子生日期間,全班同學為留守孩子獻上一聲生日祝福送上自己製作的小、小禮物等。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温暖和關懷。

在開闢關愛留守孩子愛心天地,發表愛心宣言,製作愛心牌圖,精辦愛心宣傳欄。挑選創意新穎,主題鮮明,版面精美的作品為宣傳欄的內容。

一個個品學兼優的愛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愛心宣言,一幅幅絢麗多彩的愛心畫面,給留守孩子陽光般的温暖,陽光般的熱情。

關心關愛特殊學生,不單是學校班級的事,應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總之,為特殊兒童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是學校、家庭、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應提高認識,協調一致,為此做出積極努力,使留守兒童和所有孩子一樣享有同一片藍天,受到同樣的關愛,把素質教育落實到每一個孩子身上。

特殊教育兒童心得體會篇5

什麼是兒童學習障礙,至今尚無確切的定義。人們常常把它與學習困難、學習缺陷、學習無能等相混淆。學習障礙所包含的大量情況也很難確切地予以定義,如活動過度、學習無能、腦功能失調、輕度腦損傷、知覺缺陷、誦讀困難等。1963年,美國特殊教育專家柯克(s·kirk)提出了學習障礙(learn disability)的概念,認為是指那些能聽又無顯著智力缺陷,然而在行為與心理上表現出相當的偏差,以致於無法良好的適應家庭生活,在學校中靠通常的教育方法未能有效學習的兒童。1983年美國幾個關於兒童學習障礙的學會共同擬定的定義是:“學習障礙是指在求知、聽講、説話、閲讀、寫字、推理或算術能力上出現重大困難的一羣不同性質學習困難通稱,其原因一般認為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異常,即是由一個人的內在因素所導致的,雖然這種學習缺陷也可以與其他障礙(如感官損傷,智能不足,或情緒困擾)同時存在,或是由於環境(如文化差異,教育方法問題,處境不良)的影響,它卻是因此狀況或影響所直接促成的。”

學習障礙的定義雖有許多分歧,但以下四個特徵卻是公認的:

⑴差異性。兒童的實際行為與所期望的行為之間有顯著的差異,如儘管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實際學習成績卻遠低於其年齡和智力水平應該達到的成績。

⑵缺陷性。學習障礙兒童有特殊的行動障礙。這種兒童在很多學科方面能學得很好,卻不能做其他兒童很容易做的事。

⑶集中性。學習障礙兒童的缺陷往往集中在包括了語言或算術的基本心理過程,因此,常常在學習、思考、説話、閲讀、寫作、拼寫或算術方面出現障礙。

⑷排除性。學習障礙的問題不是由聽力、視力、或普通的心理髮育遲緩問題引起的,也不是由情緒問題或缺乏學習機會引起的。

醫學界把學習障礙看成是一組症狀,表現出各種疾患:

⑴兒童多動症。其主要特點為注意力渙散,難以集中,在不適當的場合過多活動,難以安靜,衝動任性,急躁易怒,或伴有學習困難、閲讀、書寫障礙,不服管教,説謊話等,其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⑵兒童抽動症。表現為交替出現的眨眼、搖頭、聳肩、甩胳膊、踢腿、鼓肚子等,同時伴有學習困難,心理障礙等。

⑶特殊能力發育遲緩。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閲讀能力和運算能力下降或明顯下降,凡涉及這兩方面能力的學習,其成績顯著低於實際水平。

⑷發育遲緩。由於某種疾病引起的衰弱狀態,學習易疲勞,學習成績普遍低下,而非某一單科困難。

⑸品行障礙。經常説謊,有偷竊行為,經常逃學,到處遊逛,和父母不能建立正常的感情等。

特殊教育兒童心得體會篇6

真實媽媽的經驗:如果您能給與孩子全部的注意力,他們將會永遠記得你。

影響母親養育效果的關鍵因素:表現出您對孩子的關注將會在孩子身上顯現出的真實的成效:感覺到自己很重要以及自我接納

真實媽媽養育心得:如果有哪一位母親能明白專心地傾聽在家庭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麼她的孩子可以説是非常幸運的。如果一位母親能停下自己手裏的活兒,而把全部注意力轉移到孩子身上,那麼這就是她向孩子表達愛和接納的一種方式。這個養育祕訣的關鍵不在於您要為孩子儘量多做些什麼,而是要少做。正如古老的禪宗所説:“什麼也不需要做,就是坐在那裏。”“坐下來,傾聽”,當您這樣做的時候,您的孩子就會明白此時此刻在您的心目中再沒有比聽他(她)傾訴更為重要的事情了。這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説全神貫注的傾聽是母親給與孩子的最珍貴的禮物之一了。當然,這也是12個養育祕訣中最為簡單的一個。它僅僅需要您在一瞬間做出選擇——掛上電話、放下報紙、合上書,然後要讓孩子確信您是心甘情願地陪在他(她)身邊,願意聽他(她)傾訴。而且它只需要您做出一些關注性的動作,例如看着孩子、輕輕地點頭,身體略微向前傾,表現出您很感興趣,所有這些動作傳遞給孩子的信息是:媽媽非常關心我;我可以和媽媽説任何事;她想聽我説些什麼。而這樣做的一個隱含的好處就是:專心的傾聽是維繫母子之間深厚持久聯繫的基礎。從現在開始,把傾聽變成一種習慣,那麼您的孩子將會永遠把您當作是一位可靠的'決策諮詢者、忠實的知心朋友以及耐心的指導者。

故事:

“她會全神貫注地傾聽”

母親的心腸是孩子的課堂。

——亨利?沃德?比徹(henry ward beecher)〖zw(〗〖ht5"f〗譯者注:亨利?沃德?比徹(henry wardbeecher,1813~1887)美國___公理會自由派牧師,作家。口才出眾,關注社會事務,是當時最有影響力的新教發言人。除了他的佈道以外,比徹的著作包括《進化與宗教》等。

大多數的老師都承認有一些學生他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6歲的裏基?安德森就屬於這類學生。他離開我的班多年以後我依然記得他。事實上,這個孩子是如此的特別,以至於我仍然清楚地記得我第一眼看到他時的情景。

那是在我做教師後的第二個年頭,學校第一天開學的時候。我的班位於一個走廊的盡頭,我站在班門口迎接我的一年級新學生。裏基下公共汽車的時候,我正巧看到了他(準確地説,你很難不去注意他)。這個小男孩之所以這樣引人注目,首先是因為他的確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小男孩:他有一頭猩紅色的頭髮,明亮有神的藍眼睛,圓圓的小肚子,長着雀斑的小臉蛋上透露出頑皮的神采。一看到他你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微笑,因為他是如此的可愛。他看起來非常像1960年代流行的電視喜劇裏的小主角歐皮。其次這個男孩搞出的動靜非常大,當其他孩子走向各自的教室時,裏基卻是蹦蹦跳跳地來到教室的(事實上,他總是蹦蹦跳跳的,看起來似乎他很喜歡這樣的移動方式)。他一邊蹦蹦跳跳地走着,一邊還大聲地哼唱着羅傑斯先生的主題歌〖zw(〗〖ht5"f〗譯者注:羅傑斯先生,即美國著名兒童電視節目主持人弗雷德羅傑斯(fredrogers),號稱美國兒童電視之父。他主持的節目叫《羅傑斯先生的街坊四鄰》(mister rogers‘neighborhood),創辦於1965年。其主持人弗雷德?羅傑斯老成持重,在屏幕上顯得和藹可親,其主持風格是注重感情交流,啟迪兒童心靈。在節目中他常常會哼唱“鄰里間美好的一天。”(我們都很熟悉這首歌的歌詞“鄰里間美好的一天”,但是顯然裏基只會唱這一句,因此他不斷地重複唱着)。他的精力好像永遠都用不完,總是那麼興奮。

當他來到教室門口看到我站在一旁的時候,他停了下來,閉上了嘴巴,意識到這個房間將是他的一年級教室。他看着我,咧嘴一笑,然後就探頭進了教室四處張望。顯然,我和這個房間都通過了他的檢查,因為他平靜地轉過身,對我説道:“我將在這裏度過我人生中最棒的一年。”然後他又興奮地補充道:“今年我要將學習閲讀!”

坦率地説,我喜歡他。裏基的熱情深深震撼了我,而他所表現出的自信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要知道,閲讀對於6歲的裏基而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是一名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而裏基之所以會來到我這個班,是因為這個孩子存在着嚴重的學習障礙以及注意力不足等問題。對於裏基來説,無論在哪一件事上要保持幾分鐘的注意力都是非常困難的,甚至有的時候保持幾秒鐘的注意力對於他來説都是一個挑戰。事實上,在我教過的所有的特殊兒童中,裏基的注意力持續時間是最短的。

開學幾周後,我發現裏基在藝術角活動區忙着把許多紙張剪成心形圖案(這個時候大約快到萬聖節了,我有些擔心裏基不理解各個節日所需的裝飾品也不同的風俗習慣,擔心他正在做的小圖案不適合萬聖節用)。但我所看到的情景着實令我感動:很明顯,裏基正在竭盡全力地想把事情做好,他吃力地把雙面膠粘到剪好的心形圖案上,然後又用蠟筆在心形圖案上用心地寫着什麼。這對任何一個孩子而言都是一個單調乏味的事情,而對於一個有注意力缺陷問題的小男孩來説則更是如此。

特殊教育兒童心得體會篇7

6歲的男孩明明語言發育遲緩,至今仍不會張口説話,他從不與爸爸媽媽交流,只專注於自己的世界,對遙控器、鐘錶等東西尤其感興趣,喜歡看廣告,樂意在地上轉圈兒;他在某些方面記憶力特別好,但理解能力甚為低下,常常詞不達意。

“目前,哈爾濱市兒童孤獨症發病率已呈明顯上升趨勢,像明明這樣的患兒,每萬人中大約就有18.8例。”哈醫大公共衞生學院兒童發育行為研究中心主任、黑龍江省孤獨症兒童康復協會會長武麗傑教授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人們應該對孤獨症有所認識與警覺,提高早期篩查、康復矯治和干預水平,儘早把這羣孤獨症兒童從封閉的世界中領出來。

孤獨症被納入精神殘疾。

據武麗傑介紹,孤獨症也稱自閉症,是一種起始於嬰幼兒時期、以人際交往障礙、溝通交流異常、言語發育遲滯、興趣和活動內容侷限,以及刻板與重複的行為方式為基本特徵的廣泛而嚴重的兒童發育障礙性疾病。此病一般在3歲前就會表現出來,並會對患者造成終生影響。

武麗傑指出,目前孤獨症的病因仍不明瞭,推測與遺傳、感染、免疫等多種因素有關。其中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兒童孤獨症現已超過腦癱及唐氏綜合症的患病率,由以往罕見的疾病發展為較為常見的發育障礙性疾病。由於其發病情況的特異性和嚴重性,孤獨症兒童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中殘聯已於20xx 年初將孤獨症明確納入精神殘疾。

及早發現孩子異常現象。

武麗傑提醒,孤獨症兒童有幾點表現十分明顯,家長和老師應引起注意,及早發現這些孩子的異常現象。

社會交流障礙:孤獨症兒童喜歡獨自玩耍,不願意或不懂得如何與小朋友一起玩,也不能參加合作性遊戲。對父母的多數要求常常充耳不聞,但會愉快地執行某些他所感興趣的指令,例如上街、丟垃圾、吃餅乾等。他們目光對視差,通常不怕陌生人。有需要時常常拉着父母親的手到某一地方,但很少主動尋求父母的關愛或安慰等。

語言障礙:這是大多數自閉症兒童就診的主要原因,語言障礙可以表現為多種形式,多數患兒語言發育落後,通常在兩至三歲時仍不會説話,或者在正常語言發育後出現語言倒退;部分患兒具備語言能力,甚至語言過多,但是語言缺乏交流性質,表現為無意義、重複刻板的語言,或是自言自語,模仿言語和“鸚鵡語言”很常見,不能正確運用“你、我、他”等人稱代詞。

狹隘的興趣和重複刻板行為:自閉症兒童可能對多數孩子喜愛的活動和東西不感興趣,但對某些特別的物件或活動表現出超乎尋常的熱情,並因此顯現出這樣、那樣的重複刻板行為或刻板動作,例如轉圈、嗅味、玩弄開關、來回奔走及排列玩具和積木、雙手舞動等。他們還特別依戀某一種東西,如反覆觀看電視廣告或天氣預報、愛聽某一首或幾首特別的音樂,而對動畫片通常不感興趣。

其他:70%左右的自閉症兒童智力落後,20%智力在正常範圍,約有10%智力超常。部分自閉症患兒可在某些方面顯得能力較強,尤其是在機械記憶數字、路線、車牌、年代等。多動和注意力分散行為在大多數自閉症兒童中較明顯,常常成為被家長和醫生關注的主要問題,也因此經常被誤診為兒童多動症。此外,發脾氣、攻擊、自傷等行為在自閉症孩子中均較常見,這類行為可能與父母教育方式不正確有一定關係。

家長怎樣幫助孤獨症孩子。

“對於孤獨症患兒來説,5歲前治療、訓練是關鍵。早期干預能使約半數的孩子恢復正常。”武麗傑説,目前,臨牀多采用特殊教育和訓練為主,藥物為輔的辦法。

日常生活中,家長對孤獨症的孩子該做些什麼呢?武麗傑建議:

對於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長不要事事包辦,可給予思考、表達的時間,否則只會強化其不良行為;多向孩子表達感情,可用哭臉、笑臉等不同表情教孩子識別和觀察,讓他逐漸學習體會別人的`情緒;患有孤獨症的孩子,一般很難接受新事物、新環境的改變,在一定階段,不妨採取實物獎勵的做法;對於患兒不合理的要求,再哭鬧也不要妥協,時間一長,他發現自己這種行為沒有意義,會自行糾正;多帶孩子進行滑板、鞦韆、平衡木等遊戲,這對減少孤獨症兒童的多動行為、增加語言和交流等,有較好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ezojq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