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教學設計學習心得(精選多篇)

教學設計學習心得(精選多篇)

第一篇:教學設計學習心得

教學設計學習心得(精選多篇)

教學設計學習心得

?學習時間: 2014-02-19

?所學時間(分鐘): 3000

?學習的具體內容:

?學習對象評價: 非常滿意

?學習中的問題和困惑:

?體會、收穫和建議(僅選關鍵詞、內容在下面發帖框中撰寫): 體會在教學活動或教研活動中,常常會聽到你的課備得如何???,教案寫得怎樣???;最終,無論你的課堂教學效果怎樣,都會説到你的課堂教學設計環節的得與失、説到你這節課準備得充分與不充分。在言談中有好多老師、有相當一部份有多年教學經歷的老師都認為有了好的教學設計即是備好了課(筆者曾在不經意中作過調查與統計)。到底是有了好的教學設計就是備好了課還是否?筆者認為否!備課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凡有幾年教學者要從備教材、備學生、備目標、備過程、備教法等方面説個子醜寅卯。備課歷來是教師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在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要求,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怎樣去備課,才能把“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是需要我們探討和研究的新問題。而教學設計的主要任務之一是進行教學過程設計,即教案設計,可以看出教學設計是屬於備課中的主項:備過程;所以筆者認為教學設計並不能等同於備課。

a、教學設計內容與方法

一、主題教案調研(文末要註明教案出處)

1、所調研教案反映出的課堂教學設計特點,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教學處理策略、教學活動過程(導入、講授新課、練習反饋、小結等環節)的處理、教學媒體、形成性練

習的設計特點及其相互關係

2、比較相同主題但不同設計方法的教案,分析其各自的優劣

3、從學科教學法角度考慮如何進行某學科或某類內容的課堂教學設計

4、綜合以上調研分析,提出你所設計教學方案的初步設想。

二、運用教學設計系列表格設計一個單元的教學方案

運用教材《教學過程設計》中提供的《課程教學設計表格》、《課堂教學設計表格》系列表格進行鍼對一個教學單元的課程教學設計及課堂教學設計。(或者採用最新版本的《教

學設計系列表格》)

三、根據教案設計,製作配套的課堂演示軟件或相關軟件

根據教案設計,製作配套的課堂演示軟件或相關軟件,同時也便於通過課件直觀評價你的

課堂教學設計效果。課件的示範和評價方法如下:

1、在教案設計實踐中自覺體會、反思教學設計理論和方法:

2、在你的教案設計中,系統方法如何體現?

3、在你的教案設計中,教學內容處理是否恰當?如何檢驗?

4、在你的教案設計中,運用了哪些學習理論、教學理論?

5、在你的教案設計中,學習者分析是否充分?並如何影響教學內容、教學策略處理?

6、在你的教案設計中,如何設計課堂形成性評價?在你的教案設計中,是否用到學習需求

分析?

b、備課的方法與形式

但在新課程條件下,隨着教師角色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的要求,備課不再是教材內容的簡單的詮釋、教學過程的簡單的安排、教學方法的簡單的展示,它的性質、功能、方法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要求教師從新課程理念出發,在落實學生主體學習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實每一個學生自主學習上下功夫,在落實學生合作學習上下功夫,在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學生的學習活動流於形式、切實提高課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師備課已昇華為教師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那麼如何備課呢?應

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準確定位學生學習目標,保底目標和開放目標並重

幫助學生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是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的重要任務之一。傳統備課中的目標確定是一種知識的預設。新課堂的特徵具有開放性,要求達成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目標設計上要做到“三個並重”。即保底目標和開放目標並重,顯性目標和隱性目標並重,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並重。保底目標、顯性目標、短期目標可理解為本課和本單元知識、能力點要求,從這個角度説,傳統的知識點、能力點要求仍然是教師備課中必須重視的。開放目標、隱性目標、長期目標可以理解。一是:過程和方法的考慮,必須重視設計每個學生自主思索的平台,必須讓每個學生都能用語文的方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二是:可理解為看不見的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求,主要表現為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勤于思考、善於探索、長於合作、追求真理的學習心理和學習品質。備課中應考慮兩項內容:一是:本課的保底目標、短期目標或顯性目標。這裏主要考慮的是知識點和能力點的"保底"問題,許多教師怕新課程的"放",擔心的是失去音樂的"命根",足見"保底"的重要性。一節課的學習,保底目標、短期目標或顯性目標如何定位,怎樣實現這個目標,教師應該根據單元學習目標、自讀提示、課後練習及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繫來決定。一般來説教學方面落實教材安排的思考練習內容就可以了,因為那是經過專家研究的一種精心編排,自然具有很強的科學性,不必要去展開,去拔高。應該首先確定本課元素積累、知識積累和情感的方法準確是考慮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積極主動參與合作、積極主動參與交流等開放性、隱蔽性、長期性目標,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和正確

的價值觀。

二、改變課堂結構,化教師講授為學生學習活動

新課程理念認為,課程是經驗,課程是人類已有經驗和教師、學生個人生活經驗的結合,因而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間、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互動的過程。在這裏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在這種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識,求得新的發展。所以,備課的第一要務是安排學習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的方法有三。一是常規法,二是挖掘教材或練習內涵,靈活設計活動,儘可能地尋找學生活動的載體。第三,咬文嚼字,多向思維,給足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充分安排學生質疑的活動環節,鼓勵學生積極大膽思考問題,促進新知識的生成。教師要想多説也

不行,只能做導演。

三、做好組織和引導工作,落實合作和網狀學習

要保證學習活動不流於形式,保證課堂學習交流的效率,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工作非常重要。

一要合理分工,以實現合作,尤其是學習內容較豐富的學習活動。

四、課前預案與課中記錄、調適及課後反思相結合

傳統的備課是施教前的精心設計,一旦物化為教案,就一勞永逸,反覆使用。按新課程標準來看,完整的備課應該是教學前的預案加教學中的記錄、調適加教學後的反思。預案設計宜粗不宜細,只需設計話題、設計活動板塊、設計主問題,只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提供平台。備課的精華在教學中的記錄、調適,教學中,有時候學生的行為並沒有按教師的設計意圖來進行,教師要觀察、傾聽,瞭解學生的原始理解,發現富有創意的閃光點,從而調整教學目標、教學問題、教學流程,完成第二次備課。此時,不能讓活人圍繞死的教案轉,要在調整中獲得新的發展,在超越預定目標中獲得創新。所以備課不能是定案,只能是預案。預案調適的原則,不是老師牽着學生走,而是學生思維推着老師走,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發展。老師既不能扼制學生的看法,又不能擱置學生的問題,而是順着學生的思維探究下去,時時刻刻都體現"心中有人"的教學理念。教學後的反思,是對課堂教學過程及結果的理性分析。可反思諸如如何解決學生主動學習、如何最大限度增加每個學生活動的機會、如何擴大交流、如何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如何擴大教師間學科間的交流合作、如何控制課堂秩序等較宏觀的問題,也可反思教學設計的得失、課堂上突發事情的處理機智、某個學生會心一笑的緣由、知識儲備不足而引起的尷尬等等微觀問題。這種反思,可以指導以後的教學行為,可以使教學經驗昇華為理論,促進

教師自身的成長,因而是非常可貴的。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

教師備課主要是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備自己、備能力培養等,達到挖掘教材要“深”,教學方法要“活”,講課要“精”,傳授知識要“準”,教學效果要“高”的目的。備好教材的第一步是掌握各科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熟悉中學各科教材的目的和任務。這是教學的根本依據。其次就是剖析教材,掌握教材的編排體系,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抓住教材的知識結構,確定培養學生能力的方案。深刻地剖析、妥善地處理每堂課教學內容是教師備課的重要基本功,是運用“少、精、活”教學原則,發展學生智能的關鍵所在。為此,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弄清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所需要的知識基礎是什麼?它又是什麼知識的基礎?第二,知識結構分幾個層次?哪些是重點、難點和關鍵?怎樣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和關鍵?第三,本節教材教給學生哪些基礎知識?培養什麼能力?怎樣培養?多方面進行認真思考、反覆研磨。只有這樣才能較準確地掌握文章的重點和難點,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教師要準確地分析教材重點,要在精讀基礎上,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刻、全面剖析。掌握知識的系統性和科學性,搞清楚各部分知識之間的

內在聯繫,才能較準確地分析教材的重點。教師要正確地分析教材的難點。所謂難點是指學生不容易理解或掌握有困難的部分,教師要設法解決這些難點,掃清學生在學習中的障礙,才能使其掌握完整的知識體系。教師除了正確地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以外,還應該確定教材的關鍵點。所謂教材的關鍵點是指教材中對於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識能起作用的部分內容。解決了關鍵點就能一通百通,事半功倍。備好學生的指導思想是面向全體學生。講一節課要使各種水平的學生都學有所獲,備課要注意上、中、下三類學生。以中等學生為主要對象,設法在教學中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不要一刀切,要因材施教,使上等學生學得多一點,好一點,對後進學生要循循善誘,加強個別輔導。這就需要在課前周密設計,細緻安排。做到既統一要求,又區別對待,這樣才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備好方法就是依據課堂教學固有的規律,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若不選擇好的方法,就必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南宋時期朱熹所説:“事必有法,然後可成。師舍是則無以教,弟子舍是則無以學。”所以備好方法是個不容忽視的大問題。選擇教學方法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原則:根據具體教學目的和任務選擇方法;根據學科特點和教學內容選擇方法;根據教學設備情況選擇不同的方法,同時還要注意靈活性、啟發性。目前普遍採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談話法、讀書指導法、討論法、練習法、實驗與實習法以及自學法和發現法等等。隨着教學改革的深入,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已經成為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們應該在教學中注意指導學生自學,逐漸培養學生由學會轉變為會學,掌握探索科學知識的一把金鑰匙,這是比什麼都更有用的知識和能力。備好能力的培養,這是當前教學改革的新動向。每一節課除了傳授知識外,同時也要培養學生某些方面的能力,教師在備課時培養什麼能力要心中有數,培養能力的措施要明確。只有如此,課堂上才能得心應手,只有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提高,培養創造性開拓人才才有希望。“備好自己”也是備課中不可忽視的一環。教學效果的好壞,因素很多,但教師的情緒、態度卻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教師應對教育有一顆赤誠的心,有光榮感和責任心,對學生要滿腔熱

情。在教學行為舉止方面落落大方,感情充沛,語言清晰。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要改變的是備課的模式化,只備“課”不備“人”,只備“形”不備“神”,只備結果,不備過程,教師的備課充其量只是教師的“備忘錄”。因此,必須改變傳統備課中的大而全,為新課程理念中的備課少而精。當前,按照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我們必須衝破傳統的備課形式,要以嶄新的教學設計代替傳統的教案。樹立正確的備課指導思想,樹立“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的價值取向和以課改新理念為出發點的備課觀。這就要求我們把關注點移向學生學習的方法與過程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特別是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身上。讓更多的學生捲入到活躍的學習活動中。

教學設計要具有時代性和挑戰性。教學設計要新穎、獨特,具有個性化特點。

一節課的教學思想,它起着指導和統帥教學的作用,有什麼樣的教學思想和觀念,就會產生什麼樣的教學效果。一、教師為什麼要認真備課。備課,是學校教學工作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師的一項艱辛的勞動,還是教師對課堂教學再創造的一項細緻工程。所謂“幾番心血一堂課”,就形象地説明了這一點。課備得好壞,不但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效益,

而且還影響着教學計劃的實施和教育方針的落實,它關係着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全面素質的提高,因此説備課既是衡量教師基本功和專業水平的一個標誌,又是衡量教師責任感的一把尺子。那麼,在教師備課中目前存在着哪些重教學、減輕備課弊端呢?我覺得教師對備

課傾注的心血不多,思維含量較低,其主要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第一,機械摘抄。教師對備課的意義認識不足,對課本、教參缺乏鑽研,存在“以參代研”、照抄教參或現成教案,以應付差事。即使借鑑特級教師教案,也有生搬硬套,削足適履之

嫌。

第二,結構僵化。教案裏“千課一式”程式化現象比較普遍,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和環節展示的全程,僅僅是教材內容、教參説明的機械翻版和重現,許多教師還始終抱着蘇聯凱洛夫的五大環節不放,不敢越雷地一步,致使課堂教學過於刻板,缺乏多變,缺少生機。第三,教法呆板。我們説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中不存在方法上的“百寶箱”。下去聽課,我們看到教學中以不變應萬變的教學方法不少,簡單套用某種教學模式的做法屢見

不鮮,實踐中對某節課的教法缺少優選與創新。

第四,課型單一。老師們似乎對新授課、練習課、複習課的課型自身特點缺乏深究,在備課上缺少反映他們各自的“個性”,老師的教案中很少能看到練習課、複習的全過程。更很少見到“典型錯例分析課”、“思維專項訓練課”,像這些實用的課型很少看到,即使

是偶爾看到也不過是非常粗糙的框架,或上課而不寫教案。

第五,備用不一致。從聽課中我們發現,有的教師講備不統一,寫在備課筆記上的教案,上課時用不上,另用幾張紙寫一份,這就能看出這樣的老師自己就否定自己備的教案。暴露出一個問題:備是一套,上課時是另一套。我們説備課是為了講,如果講課用不上,備

課還有什麼意義。

第六,過於簡略。只是教材內容的大小綱目或習題標號,看不出目的要求、方法步驟,這

實質是備得不深入,不具體。拿這樣的教案上課,其教學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第七,是反映在領導方面的。從教師的備課筆記上看到學校領導有檢查,通用的評語有兩種,一種是寫個“閲”字標上日期,另一種是寫個“查”字標上日期。這樣檢查教師的備課筆記,我覺得好像只看表面,不看實質或實際教學效果,誰的教案寫得字跡端正、書面乾淨、詳細些誰就受到表揚(但有一大部分是抄現成的教案)。當然了,寫詳、乾淨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但這不是唯一的標準。我覺得要看教案的質量,首先要看教案中的啟發性。領導在檢查教案中,對於那些設計問題富有啟發性,重點內容讓學生參與認知過程所採用的好方法、先進手段及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多少等,卻忽略了應給予的評價,哪怕在教師的教案上,給予那麼簡單的一兩句評語,也是體現了個性,這就教

師來説也是個鼓勵,要麼,你説好,好在哪裏,看不出來。

對於上面這些現象,糾其原因來自於四方面的缺乏:

一是缺乏對教育發展形勢及備課實際意義的認識,起碼對素質教育的內核理解不深,把握不準,思想觀念比較陳舊,行動跟不上教育發展的形勢。因此,我們要以21世紀需要的人才來培養今天的國小生,要不斷地研究、改革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樹立超前意識,樹立

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質量觀。

二是缺乏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教學。我們都知道提高民族素質是我們辦學的宗旨,更新觀念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所以我們要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新的教育思想,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積極探索最佳育人途徑,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面向現實,樹立科研意識和鑽

研創新精神,搞好備課這個關鍵。

三是缺乏從嚴求實的要求和進取意識。作為教學領導要鼓勵教師跟上時代的步伐,引導教師積極探討教育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要不斷研究教師教學上的問題,探討科學管理方

法。促進教師向科研型、學者型教師發展。

四是缺乏對事業執着追求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能不能備好課我看是態度問題和思想認識問題,我看這個問題首先要解決,不是嗎?課備得質量不高,就會造成課堂教學效率低下,釀成知識貧乏、技能僵化、實踐淡化、思維老化的不良效果。長此以往,容易產生課內損失、課外厭教厭學的惡性循環。這一點我們必須認識到。那麼,怎樣防止和克服這些不良現象?我覺得有效對策就是提高備課的思維含量,充分發揮教師在備課中的創造性思維,

抓好備課的基礎環節。

第二篇:教學設計學習心得

通過這次的學習,對教學設計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課堂上又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結合自己的單元教學設計嘗試了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指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制定科學的標準,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進行測定、衡量,並給以價值判斷。教學評價是教學設計中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

自己認識到:教學評價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教學目標是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的學生的學習結果,它規定了學習者應達到的終點能力水平。教學評價需要採用一些有效的技術手段。通常,通過測量來收集資料,但是測量不等於評價,測量是指以各種各樣的測驗或考試對學生在學習和教師在教學過教學評價要對教學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教學評價,不僅僅是評價教學的結果,更要對教學的過程,對教學中的方方面面進行評價。程中所發生的變化加以數量化,給學生的學習結果賦以數值的過程。

還認識到:教學評價在學習和教學過程中發揮着許多重要的作用。教學評價的結果為改進教學與檢驗教師提供依據;教學評價的結果為學生在學習上的進步情況提供反饋;評價作為教學研究與實踐中的一種工具,用於查明在達到一整套教學目標時,可供選擇的程序是否同樣有效;利於實現教學過程的科學化,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有利於端正教學思想,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這樣的學習,會逐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促進自己專業化水平的發展。

第三篇:教學設計學習心得

課堂教學是實施新課程的重要途徑之一,而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師實施課堂教學的一個先決條件。教學設計的好壞,直接決定着課堂的質量、課程的落實。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把握教學設計的重點?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教學過程?這都是我們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通過這次“領雁工程”的教學設計課的探討,我獲益匪淺,在此談談我的一些學習心得。

我認為教學設計的重點,不管是確定教學的目標,還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其實它都是要教師明確本堂課,我們要教會學生什麼,以及解決學生什麼問題。因此我認為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把握下面三個問題

一、立足學生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不同,特別是城鄉學生的差別就更大,教師在教師設計時,就要考慮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教學設計,而不單單是考慮課程設計的安排和進度。比如在引人各種方程的教學時,我們可能都會創設情境讓學生列出各種方程,然後引入方程概念,但是如果在創設情境時設計的問題過高,就會影響本節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偏移難點,而且會影響教學進度。

二、挖掘教材

數學的許多概念、定理、思想的教學,都是採用螺旋式上升的。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把握一個總體的思路,在教學過程中要進行滲透。比如在七下“4.1二元一次方程”中例題教學,

例:已知方程3x+2y=10。

(1)用關於x的代數式表示y;

(2)求當x=2,0,3時,對應的y的值,

對本例題(1)中的變形是已經學習過的整式變形,對於變形的結果就是學生今後要學習的一次函數解析式。而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剛好體現了一次函數由無數個對應點組成的關係,這也是兩者之間的一個聯繫,也是這兩者教學的一個難點。

三、把握課堂

學生是我們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基礎,但學生的情況教師不可能都會事先預計好,因此教學中必須要對學生的上課即時表現,做出合理的處理。比如在有些舉(敬請期待本站推出更好文章:)實際例子時,教師就要好好分析學生所舉的例子。如:在分析“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時,學生舉例:氣球從一個平面吹成一個球體。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知識還不深入理解和對實際問題的辨析能力不強。因此教師就要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當堂的分析,假如這是教師要是沒有能力當堂解決的活,可以採取適當的處理方式:比如一起討論,上網查詢,暫時擱置等。總之要根據學生的反應,適當地調節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學習心得(2):

在教學活動或教研活動中,常常會聽到你的課備得如何?……,教案寫得怎樣?……;最終,無論你的課堂教學效果怎樣,都會説到你的課堂教學設計環節的得與失、説到你這節課準備得充分與不充分。在言談中有好多老師、有相當一部份有多年教學經歷的老師都認為有了好的教學設計即是備好了課(筆者曾在不經意中作過調查與統計)。到底是有了好的教學設計就是備好了課還是否?筆者認為否!備課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凡有幾年教學者要從備教材、備學生、備目標、備過程、備教法等方面説個子醜寅卯。備課歷來是教師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在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要求,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怎樣去備課,才能把“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是需要我們探討和研究的新問題。而教學設計的主要任務之一是進行教學過程設計,即教案設計,可以看出教學設計是屬於備課中的主項:備過程;所以我認為教學設計並不能等同於備課。

教學設計內容與方法

一、主題教案調研

1、所調研教案反映出的課堂教學設計特點,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教學處理策略、教學活動過程(導入、講授新課、練習反饋、小結等環節)的處理、教學媒體、形成性練習的設計特點及其相互關係

2、比較相同主題但不同設計方法的教案,分析其各自的優劣

3、從學科教學法角度考慮如何進行某學科或某類內容的課堂教學設計

4、綜合以上調研分析,提出你所設計教學方案的初步設想。

二、運用教學設計系列表格設計一個單元的教學方案

運用教材《教學過程設計》中提供的《課程教學設計表格》、《課堂教學設計表格》系列表格進行鍼對一個教學單元的課程教學設計及課堂教學設計。

三、根據教案設計,製作配套的課堂演示軟件或相關軟件

根據教案設計,製作配套的課堂演示軟件或相關軟件,同時也便於通過課件直觀評價你的課堂教學設計效果。課件的示範和評價方法如下:

1、在教案設計實踐中自覺體會、反思教學設計理論和方法:

2、在你的教案設計中,系統方法如何體現?

3、在你的教案設計中,教學內容處理是否恰當?如何檢驗?

4、在你的教案設計中,運用了哪些學習理論、教學理論?

5、在你的教案設計中,學習者分析是否充分?並如何影響教學內容、教學策略處理?

6、在你的教案設計中,如何設計課堂形成性評價?在你的教案設計中,是否用到學習需求分析?

第四篇:簡短教學設計學習心得體會

簡短教學設計學習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就是一種讀書、實踐後所寫的感受文字。讀書心得同學習禮記相近;實踐體會同經驗總結相類。 學習的方法每個人都有,並且每個人都需要認真地去考慮和研究它。心得體會這種學習方法對於一個人來説也許是優秀的,但沒有被推廣普及的必要。因為學習的方法因人而異,方法的奏效是它與這個人相適應的結果。方法,也是個性化的。借鑑他人的學習方法並不是不可以,但找尋適用於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重要的。以下是由

通過這次的學習,對教學設計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課堂上又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結合自己的單元教學設計嘗試了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指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制定科學的標準,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進行測定、衡量,並給以價值判斷。教學評價是教學設計中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

自己認識到:教學評價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教學目標是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的學生的學習結果,它規定了學習者應達到的終點能力水平。教學評價需要採用一些有效的技術手段。通常,通過測量來收集資料,但是測量不等於評價,測量是指以各種各樣的測驗或考試對學生在學習和教師在教學過教學評價要對教學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教學評價,不僅僅是評價教學的結果,更要對教學的過程,對教學中的方方面面進行評價。程中所發生的變化加以數量化,給學生的學習結果賦以數值的過程。

還認識到:教學評價在學習和教學過程中發揮着許多重要的作用。教學評價的結果為改進教學與檢驗教師提供依據;教學評價的結果為學生在學習上的進步情況提供反饋;評價作為教學研究與實踐中的一種工具,用於查明在達到一整套教學目標時,可供選擇的程序是否同樣有效;利於實現教學過程的科學化,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有利於端正教學思想,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本站範文網()

這樣的學習,會逐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促進自己專業化水平的發展。

第五篇:“漢語課程與教學設計”學習心得

“漢語課程與教學設計”學習心得

——3班胡繼昌

3月7日上午,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劉春蘭教授在外國語學院209教室給我們做了一次題為“漢語課程與教學設計”的講座。劉教授主要圍繞國際漢語教學課程大綱、課程設計、教學設計以及國際漢語教學技巧等方面問題進行了探討和知識的傳授。

通過這次講座,我瞭解到教學大綱的重要性,尤其是作為一名語言教學工作者,深刻領會教學大綱的重要性及如何解讀和制定教學大綱尤為重要。教學大綱是教學的指針,使得教學有據可循。而且,作為國際漢語教師志願者,赴任前,我們要了解赴任國國民教育體系,所任職學校的教學計劃或培養方案等,因為這樣,我們才能最大可能得做到“因材施教”、具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大綱或教學計劃等。

課程設計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包括教學目標的全面性、教學情境的激勵性、教學結構的有序性、教學活動的民主性及教學反饋的及時性等。為了更能形象的説明課程和教學計劃制定的步驟,劉教授引用了著名的設計方法,即“狄克-柯瑞模型”和“史密斯-雷根模型”。我瞭解到海外中國小生教學對象的特點,即海外中國小漢語教學對象在學習動機、情感態度、學習策略、認知特點、注意與反應、學習獲得方式等方面的特點。同時,我們要做到以《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為參照、瞭解我們所在的教學機構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計劃、把漢語課程的教學大綱與教學計劃結合起來編寫教學大綱或教學計劃,還必須要有國際漢語課程的“目標”、“內容”、“教學難點”和“教學

方法”、“計劃”等。

對於國際漢語教學設計,我學到了其一般流程、應明確的內容及教學目標的表達方式。教學設計的一般流程是:1、分析教學對象;2、確定教學類型;3、明確教學目標;4、選定教學內容;5、確定教學原則;6、明確教學途徑;7、明確教師分工。國際漢語課程教學設計應明確的內容有:1、課程名稱;2、授課班級;3、總學時數;4、教科書及參考書;5、教學目標;6、教學重點和難點;7、教學媒體(教具);8、教學安排(教學步驟)。其中,教學目標有三種,即行為目標、表現性目標、內部心理與外顯行為結合的目標。用預期學生學習之後將產生的行為變化來陳述的目標被稱為行為目標。教師只需明確規定學生必須參加的活動,不必規定學生在活動中取得什麼,象這樣表述的目標稱為表現性目標。內部心理與外顯行為結合的目標是指先用描述心理過程的術語陳述教學目標,再用可觀測的行為作例子,使這個目標具體化。無論是哪種教學目標,其內容要包括四要素,即對象、行為、條件和標準,而且要遵循教學目標設計原則:全面(多元化)、具體(可操作性)、恰當(適度性)、差異(層次性)。

此外,我還學到了關於教案編寫步驟和內容方面的知識,即:1、教學目標;2、教學要點(重點、難點、關鍵等);3、教學進程(教學過程或教學流程,包括:教學步驟、教學內容、教學技能與教學手段、時間分配等);4、板書或ppt設計(科學、藝術、清楚、簡潔明瞭,是對本節教學內容的濃縮);5、教學後記(或稱教學反思)。

這次講座使我受益匪淺。雖然劉教授主要是從國際漢語教學的角

度分析課程和教學設計等方面應該注意的環節和內容,但是語言教學有其相通性,這對外語教學工作者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知識,只是機械性接受學校的統一安排,通過此次學習,讓我更深入的瞭解了教學大綱、課程設計、教學設計及教案等方面的相關知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xindetihui/zhuanti/yy8r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