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教學設計和研修心得(精選多篇)

教學設計和研修心得(精選多篇)

第一篇:教學設計和研修心得

教學設計和研修心得(精選多篇)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老人鼓勵、關愛“我”的語言、神態、行動及我的心理及變化。

2.能力目標

(1)理解老音樂家不計名利、默默奉獻的美好品質。

(2)體會心理活動展示人物內心、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

3.情感目標

(1)學會樹立自信心,為自己的成功鋪設好階梯。(2)學習老音樂家不計名利、默默奉獻的美好品質,在生活中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

教學重難點:

瞭解課文內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給予他人真誠無私幫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體會作者對老教授的感激與敬佩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課件;課前根據學生興趣分成“落雪組”和“老人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同學們,現在是“讀書時間”,今天我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唯一的聽眾》。為了對這篇文章有更深入的瞭解,我們特意請來了文章的作者落雪和他心中“唯一的聽眾”,讓我們用掌聲表示歡迎!

二、學習新課

1、伴隨着優美的小提琴曲,快速讀課文,回顧往昔美好記憶。

2、教師採訪:《唯一的聽眾》這篇文章我反覆讀了幾遍,感動之餘,很受啟迪,不過,文章的最後一段卻讓我有些疑惑(出示最後一段,指名讀),您的觀眾有“成百上千”,為什麼那位“耳聾”的老人,是清晨裏我唯一的聽眾呢?

可以看出老人在你心目中擁有多麼崇高的地位!

3、老人為什麼在你心目中擁有這麼高的地位,把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最令你感動的內容説給大家聽聽好嗎?

同桌互説,全班交流。

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交流感受(“落雪”重點談自己的心理活動和變化,“老人”重點談談為什麼這麼做,怎麼想的),努力營造一種真實的對話氛圍,幫助學生入情入境。

(語言描寫:

“是我打擾了你嗎,小夥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兒。”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請繼續吧。”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每天早晨?”

“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夥子。”

有一次,她説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

神態描寫:

我感覺到背後有人,轉過身時,嚇了一跳: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靜地望着我。

只看見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節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4、小練筆:

當我沮喪地想離開小樹林的時候,她平靜地望着我,彷彿在説: ;當我每天都在小樹林拉琴時,她平靜地望着我,彷彿在説: ;當我漸漸奏出真正的音樂時,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着我,彷彿在説: 。

5、與其説作者彈奏的是美妙的音樂,不如説,作者在用琴聲感謝這位心地善良的老人,感謝她給予作者的“看不見的愛”。(課件出示,老師引讀)

“看不見的愛”是那悄悄打着的拍子;

“看不見的愛”是那多少次“平靜地望着”;

“看不見的愛”是那一聲聲鼓勵的話語;

“看不見的愛”是每天早晨來做惟一的聽眾。

5、當從妹妹口中得知,老人不是聾子,而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師,曾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時,你有什麼感受?

三、德育實施潤物無聲

本課的德育實施點很多,如:老人的平易近人,體貼入微,我的刻苦努力,堅持不懈等等,但是統觀起來就是兩個字——關愛,所以,在課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每一次的小結都力求照顧到雙方人物的感受,並在小結中提升情感,板書中體現出來。。

課堂永遠充滿了遺憾,回思課堂,值得商榷,亟須改正的地方很多:

一、朗讀形式較少,指導不夠深入。學生雖然能夠理解老教授是一個懂得教育方法、關心愛護年輕人成才的慈祥的老人,但是對角色的情感把握還不夠大膽和準確,所以朗讀老教授的語言時放不開,朗讀語氣不夠。

二、感悟不夠。雖然能夠抓住老教授的語言神態進行重點教學,但挖掘不深入,給學生的時間和空間都不夠,所以,對人物精神世界的感悟也是較為粗淺的,還有一部分學生充當了“聽眾”的角色。

三、課堂環節不夠緊湊,學生對個別句子的理解上還存在着一定的障礙,因此產生了拖堂現象。比如“她説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這一句,老人為什麼會這麼説,她為什麼感到快樂和幸福?學生在這句話上,糾纏了好久也沒切入主題。問題出在哪兒呢?我想,應該是從一開始,對老教授的良苦用心的感悟就只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走進她的內心世界去。所以,一遇到含義較深的句子,就出現拖堂毛病。

四、課堂上的語文味的體現。雖然課堂上,我一直引領學生朗讀品悟,但練習不夠。雖説課堂上,我安排了一個句式轉化,省略號的補白,預設中有個練筆,但是由於課堂容量較大,沒讓學生動手寫,匆匆説一説過場,這一工具性體現的就不夠了。

此外,心裏比較緊張,致使課堂上表現的不夠從容,着急、牽引學生的痕跡比較明顯。

在許多老師的點撥幫助下,這堂課讓我更清楚地認識到課文教學中學生實踐和感悟的重要性。不管是什麼樣的課,學生都必須是課堂的主人。課堂是實實在在的,不是追求花樣,也不是蜻蜓點水,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創造良好的學習情境,讓他們在課堂中學有所獲,學有所長是我們的職責。

第二篇:(語文)人教版第七冊《搭石》教學設計及研修心得

人教版第七冊《21 搭石》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清波漾漾、理所當然”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從中受到感染和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四、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這就是作者劉章爺爺的家鄉,那裏有連綿起伏的羣山,有鬱鬱葱葱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每每回憶起家鄉,作者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21課《搭石》(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不好讀的詞語或句子就多讀幾遍,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課文讀通順。

2、反饋字詞:

譴責懶惰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溪水猛漲脱鞋綰褲理所當然倆人

(1)理解“譴責”的意思。

(2)通過理解“脱鞋綰褲”的意思,理解搭石對於家鄉人的重要性。

(3)理解“人影綽綽”中“綽”的意思。

3、指名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理清課文思路)

(三)再讀課文,深入體驗:

1、再讀第一段,你能不能試着用自己的話來説一説,到底什麼是搭石呢?

2、搭石在我們的眼裏是那麼平凡,但在作者的(更多請搜索:)眼裏卻是那麼美,他覺得,搭石——(引讀)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3、那你覺得搭石這處風景美在哪兒呢?默讀課文第2、3自然段,找一找,畫一畫,想象着那是怎樣的畫面,批註你的感受,再讀一讀。

4、交流彙報:

(1)第二段:“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①想象:這上了點年歲的人可能會怎麼想?

②追問:你不是急着趕路嗎?

③小結:原來家鄉人心裏想的是別人啊!(有感情的朗讀)

(2)第三段:“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①讓我們也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羣中吧!

②協調有序:我們合作讀文,體會“協調有序”(配樂朗讀)

③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同學們,剛才走搭石的時候,你都彷彿看到了什麼?

這就是課文中所説的——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④能通過朗讀把我們帶入到這麼美妙的畫卷中嗎?(配樂齊讀)

(四)總結:

是呀,這小小的搭石上有音樂美、畫面美,更有家鄉人們的心靈美,難怪作者説這搭石構成了——家鄉的??

課例研修心得

《搭石》是人教版語文《課標》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用質樸的語言,描繪一幅幅生動的畫面,營造了一處處秀美的意境,字裏行間都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那麼,如何引導學生通過讀文,感受到這些美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優點:

1、落實大語文觀。抓住“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句中心句,讓學生重點體會三幅感人畫面,去層層深入地閲讀文本,進行感悟。以“美”作為主線,貫穿課堂始終,從看的見的景美、物美,到看不見的人性美、情感美,讓學生從文中去尋找、發現美,感悟、體

會美,抒發、表達美。課堂上的三讀中心句,提升了學生的情感,引起了學生的共鳴。

2、紮實落實字詞教學。引導學生把生字放在詞中認,放在句子中讀,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把字、詞放到語境中學習,既有利於掌握音形義,又易於理解文本,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注重激發興趣。在導入中,採用了創設情境的方法,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到了作者的家鄉,讓學生從一開始就深深地體會到了美,興趣被激發起來,教學也就在這濃濃的美中開展起來了。而在理解“協調有序”的時候,我又讓學生模擬走搭石的一羣人,通過朗讀,來“身臨其境”的體會,從而由衷地感受到什麼才是“協調有序”。我還讓學生抓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等重點詞語,想象畫面,把抽象的文字還原為生動的畫面,通過一次次地朗讀、積累、感悟,品味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温暖和快樂,體會人間的真情,感受人性的美。

教學永遠是一項遺憾的過程,雖然預設時考慮周全,但是真正教學時未必達到預期效果。靜心思索,我們要如何提升課堂教學率、激發學生參與率等等,還待於再今後的教學中慢慢總結,用實踐證明自我的想法。

第三篇:教學設計最終稿和課例研修心得

教學設計最終稿和課例研修心得

(1)學科:英語

(2)所用教材版本:

(3)課題名稱: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

教學設計

二、改進後的教學設計

1、單元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重點單詞和短語。

描述動物特徵及產地等,表達喜好並説明理由。

學生能讀懂描寫動物的一些短文.

學生能靈活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就喜歡的動物及原因進行交流,能用英文仿寫有關自己熟悉的動物的文章。

3)情感目標

瞭解世界上的一些動物的產地及習性,培養學生的愛心。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閲讀能力和寫作技巧。

(2)教學難點: pattern “let’s?”

2.“why”questions,

3、學情分析:

(1)、學生已經在前面的知識中學習過一些動物的表達方法, 通過本單元內的學習,可以掌握更多的生活中與類關係密切的動物的詞彙及相關信息。

(2)、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描述他們的家養的動物名,習性等,並可以就動物話題進行簡單的交流。這些話題與學生的生活相關,學生容易理解,並利於開展聽説讀寫的活動。

period 1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arget language:

s & phrases:

2. key sentences:

let’s see the do you want to see the lions?because they are cute. ability goals:

enable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and talk about animals.

learning ability goals:

help the students learn how to listen to and talk about animals.

teaching important /difficult points:

1. the pattern”let’s?”2. why questions.

teaching aids:a tape teaching procedures and ways:

4、教學過程:

三、課例研修心得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2014年11月1日至今,我有幸

參加了“國培計劃”中西部農村中國小教師遠程培訓,我十分珍惜這次不斷完善和提高自我的機會,積極認真地參與了培訓的全過程。在培訓中我不僅有機會聆聽了多位英語教育專家的精彩講座,領略了他們幽默風趣的教育風格、先進的教育理論;也與我培訓班其它各位同行進行了交流,下載到很多有用的教學資源。這次培訓不但加強了自身的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又和本班的教師一起進行了課例研究。可以説此次培訓收益頗豐、獲取匪淺。首先要提高教育思想,開闊教學視野。通過此次培訓學習,我發現自己以前的埋頭苦幹無效果是因為自己對中國的教育沒有整體認識,沒有認清航標。在本次培訓中,每位專家老師給我們做精彩的講座。各位專家老師的講座,闡述了他們對國中英語教學的獨特見解,對新課程的各種看法,對英語思想方法的探討,並向我們介紹了比較前沿的教育理論知識,以及如何開展課例研究。從各位專家的親身體驗,從國內教育到國外理念,讓我猶如一位剛從睡夢中醒來的嬰兒,吸到清新的空氣,為之振奮,未之欣喜若狂。

第二,不斷學習理論,加強實踐應用。

作為一名曾經參加過省級培訓的骨幹教師,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平時的英語教學工作。在培訓過程中,我把自身對英語新課程標準的理解與組內的老師交流,並在課例跟進後,用新的練習設計理念指導我的教學,在不斷總結的基礎上重新發現,如此用心的循環往復,是因為培訓班的課例研究讓我認識到自己不足,渴望學到更多的東西,提升自己。同時,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我的教育觀,正是這種換位思考,讓我學會了信任學生,並不斷地感受到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量。

第三、加強英語知識學習,做專業型教師。 在這次緊張的培訓中,我感受到了更多的是一種孜孜以求、學無止境的氛圍。這種嚴謹實效的氛圍,讓每聽一課我都認真準備,精心揣摩,通過網絡便捷方式查閲相關資料,努力構建高效的教育教學活動。在實踐過程中敢於迎接挑戰,便也敢於創新。可以説,是培訓激勵了我的意志,啟發了我的心智,讓我更加執着地撲在國中英語的教育教學上。有句話説的好:“教師要想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得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斷的源頭水。”所以我們要想做一名合個的教師,

不能做一潭死水,而是要做那源源不斷的源頭水,因此必須要不斷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

第四、以課例研究為載體,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課例是教師課堂教學“軌跡”的真實反映。以課例為研究對象開展課例研究,是教師從事教學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於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的職業成長有一個循序漸進的自然成熟過程,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教學研究及課例研究,能有效縮短教師成長週期。在歷時兩個多月的培訓過程中,我的心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把課例研修看成一種負擔,變成今天的喜愛。 我堅信,課例研究過程中的這種不服輸、不言敗,孜孜以求的精神將使我終生受益!

第四篇:國小數學教學研修心得

國小數學教學研修心得

結合我的理論學習及教學實踐,分析了課堂中師生合作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在新課改下教學如何通過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表達能力等手段,使課堂的師生合作互動更有成效。

一、注意自主性,提高學習效率

自主學習提高效率有些學生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表現在坐等上課,等老師把要上課的內容講完,做題時只是按教師教的例題方法去解,老師佈置的課外作業也很認真的完成。如果習題以本為本,還是能考出較好的成績,但是當習題是一道開放性較強的,或是要融會運用所學知識的,就又把困難歸罪於是題目太難。這樣的被動學習,有的學生感覺很滿意,有的家長也很滿意,認為孩子很乖,但我們教師卻要敢於打破這種傳統的學習方式,努力尋求引導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不斷髮展。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努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學生的情感激發往往需要教師的情感投入。馬卡連柯説“我從來不讓自己有憂鬱的神色和抑鬱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兒童面前表現出來。”兒童的情緒、情感處於急劇發展時期,情緒狀態帶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激起共鳴。如果我們平等對待他們,把微笑帶給他們,把真誠和鼓勵、關懷和愛護、尊重和信賴帶給他們,在他們心目中建立起可親、可敬的形象,去喚起學生主動求知的慾望,從而構建起和諧的情感的背景層面。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不僅要教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創造一種和諧愉悦的氣氛,讓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才能激發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熱情。國小生一般不大關心以往自己是怎麼做的,而對教師對自己評價的關心卻尤為強烈,他們喜歡把老師的讚譽、誇獎看作是自己積極行為的結果。所以在課堂上,當學生通過自己的自主學習遇到困難時,要多鼓勵引導;當解決問題時,要加強表揚;當自主解題出現錯誤時,要讚賞他勇於自主學習的好表現。我們要在學生的學習中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注,這將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效率。我認為,要在學科教學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必須向學生提出恰當的探究任務,或者將學生置於有意義的情境中,引導他們主動提出值得探究的問題。1

二、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的內在,也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興趣對人的活動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被激發,他們就會產生聚精會神的注意力,愉快緊張的情緒及堅強的意志等,從而提高活動的效果。從上課現狀來看,常規的教學手段根深蒂固,課中活動內容枯燥單調,學生的練習興趣無法調動,因而影響教學效果,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創設自由、寬鬆、民主、和諧的教育教學氛圍,優化師生、生生關係,激發學習興趣。

2、創設競爭情境,引入競爭教學模式,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語感。

3、組織學習小組,通過互幫互學,合作學習,激發學習興趣學習動力。

4、創設動手操作的情境,滿足學生需要,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語感。

5、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6、創設成功體驗的情境,實施激勵評價,激發成就動機,誘發學習興趣。

7、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8、以舊引新,以舊孕新,循序漸進,培養學習興趣。

9、營造活動育人的情境,注意引導學生積累生活經驗,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

10、創設創造型教學情境,運用推想猜測法,激發學習興趣。

三、注意培養觀察力,提高表達能力

培養國小生的觀察力,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共同關心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培養國小生的觀察力是一項既重要又艱鉅的工作。觀察力是人們認識事物、辨別事物的一種能力。通過觀察認識瞭解事物,才可能反映事物。而要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就要具有正確細緻的觀察力,所以,培養國小生的觀察力,不僅是國小生認識事物、增長知識的的重要途徑,也是發展他們智力的基礎。沒有觀察力也不可能有豐富的想象和創造性的思維。國小生的口語、文字表達能力較差的一個重要原

因,就在於學生缺乏觀察事物和善於觀察事物的能力,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們忽視了培養觀察力這項工作。

當然,學生年級有高低,年齡有大小,智力有差異,性別有不同,愛好不一致。要針對這些情況,去培養國小生的觀察力,並使他們逐步得到發展和提高,是存在着一定困難的。如果不在教學中做大量細緻、艱鉅的工作,如果不能抓住國小生的特點,按照規律辦事,那是無法達到目的的。

國小生喜新奇,但觀察事物時往往籠統、不精細、不注意事物的特點,不善於區別事物之間的差別。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注意積極引導,逐步培養他們觀察事物的興趣,提高其觀察的能力。

國小生對客觀事物的觀察“無意注意”起看重要作用。要培養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就必須把“無意注意”引導到“有意注意”上來。 我把國小六個年級分為三個階梯:一、二年級為低年級,三、四年級為中年級,五、六年級為高年級。對每個階梯提出不同的觀察要求,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對低年級學生只要求觀察一些簡單的色彩鮮明,活動變化的事物,通過觀察,能夠説出事物的名稱、形狀、顏色就行了;要求中年級在低年級觀察要求的基礎上,除觀察色彩較鮮明的事物外,開始對人物進行觀察,通過觀察不但要能夠説出某一事物的外形特徵和內部構造,簡單説明其作用,同時還要把觀察的內容用文字記錄下來。對人物的觀察,要求他們能説出人物的高矮、身體的胖瘦,年齡的大小;高年級是在前兩個階段的基礎上,要求他們觀察比較複雜事物,加強進行對人物的觀察,不僅要他們觀察外貌特徵,而且要注意觀察人物的動作、神情。還要求他們逐步學會抓住事物特徵進行快速觀察的本領,在觀察過程中發揮豐富的想象力。每次觀察後,不但要學生們進行口頭表達,而且結合作文讓他們用文字表達出來。對同一個年齡中,年齡、性別、愛好不同的,智力存在差別的學生,則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勢利導,使他們各得其所,逐步提高。 由於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積極引導,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學生觀察事物能力提高較快。 培養國小生的觀察力,應積極創造條件,有目的、有步驟地加以具體指導。 要使學生堅持對具體事物的觀察,要保持學生觀察的興趣,提高觀察的效果,就必須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提

高觀察的效果。我們重視着重在教給學生觀察方法上下功夫,觀察的方法一般來説可分為:由近及遠、由遠到近、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從左到右、從右到左、由外到內、由整體到局部、由局部到整體、由易到難、由表及內等。我們在實際教學中,逐步將這些方法教給學生。

四、注意教育觀念的改變,提高教學質量

面對時代的發展及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國教育的觀念、內容和方法正在發生着深刻的變化。但是,課堂環境仍存在着與素質教育不相符的現象。如教師單向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未得到很好的體現,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使素質教育落不到實處。主動參與,學會思考是現代人不可缺少的具有可持續發展性質的基本素質。應努力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程度。教學是教師思維與學生思維相互溝通的過程,從信息論的角度看,這種溝通就是指學科信息的接受、加工、傳遞的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充滿了師生之間的數學交流和信息的轉換,離開了學生的參與,整個過程就難以暢通。

從以上探討可知,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去激發學生興趣可歸納為兩個方面。首先,在教材上要注意科學性,趣味性和實用性。其次,在教學方法上要根據不同情況巧妙地運用語言和行為等方法;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活潑愉快的教學氣氛中,享受學習的樂趣,而不是把學習看做是一種負擔。並熟練掌握知識和技能,從而收到滿意的效果。

第五篇:自學課堂教學專題研修心得

自學《課堂教學專題研修》 學習心得

楊政州

通過這次自學專題研修學習,讓我收穫很大,使我更加明確了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該如何實施教學。這本書分為四個專題依次是:讓道德的光芒照耀課堂——課堂教學中的師德修養;帶着有準備的頭腦走進教室——課堂教學的理論指引;嫻熟地掌握和運用課堂教學技能——課堂教學的行為方式;學會審視並不斷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當今社會知識更新非常快,學生在學校獲得的知識到社會上過不了多久就會顯得不夠用。人們只有不斷更新知識,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同時生產勞動中也會不斷出現新問題等待人們去解決。這就需要教師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那麼教師該如何做呢?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師不再是傳統的知識傳授者、教學支配者,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參與者、引導啟發者。啟發學生悟性,誘導學生向着未知領域探索。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把課堂還給學生,鼓勵他們主動思考學習,主動探求知識,發現新知識,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能力。

一、知道了以學生為本的含義。以學生為本的價值觀:一切為了學生,倫理觀:高度尊重學生,行為觀:全面依靠學生。多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學習方式。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設各種機會,提供足夠的空間,讓學生有完整的自學過程,在自學過程中豐富經驗、積累方法、獲得啟發。但自主不是放縱,任其自由,仍然需要教師的指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要在自主學習活動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觀察、表達、分析、歸納、綜合等學習能力,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來學會有關知識和技能。

二、多給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學習機會,培養學生協作互助的合作意識,這也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學習方式。合作可以相互啟發知慧,啟發靈感,達到共贏,當今時代是一個合作共贏的時代。要有意識地創設有利於學生合作的活動,讓學生經常在合作交流中學習,養成與人合作的習慣,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意識,享受羣體成功的喜悦,促進學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三、課型的結構組成。教學過程的劃分為感知、理解、鞏固、運用、檢查等階段。一節綜合課的結構部分組成:組織教學,複習檢查,講授新課,結課。各組成部分的時間分配要科學合理,教學活動要多給學生提供探索學習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這也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教師不要把知識直接告訴學生,要創設有趣的情景,情心預設活動問 題,通過巧妙的誘導,誘導學生主動地去探究,積極地投入對問題的探討與解決之中,讓學生自己發現知識。這樣學生對知識就會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更重要是學會了方法,鍛鍊了思維,培養了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課堂教學中始終堅持自主、合作、探索的教學方式,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有着積極作用。在學習中,學生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當小組達成目標時,教師又適時地給小組以獎勵。在教學中,對小組成員的獎勵和祝賀活動能夠提高合作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團隊的合作意識,培養集體精神。新課程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既給每個學生以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間,又為他們營造了同伴間相互支持、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集體氛圍。這種學習方式超越了極端的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的發展原則,使學生成為既有個性、又有知識,還會合作的一代新人。

四、做好課堂教學的反思。教師要從“以學論教”的理念出發,精心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活動中發展”,真正體現以學生主體實踐活動為基礎的有效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的過程,應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教與學必須要有一個和諧課堂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學的積極主動,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有效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教學理念。有效教學應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關注教學效益,它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要求每一位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自己還需要加倍努力地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通過教學,不斷地反思和總結教學經驗,提高自己課堂的有效性。我要合理高效地利用時間、精力及現有的教

學資源。深入教育教學,提高效能,實現教學目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ygkg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