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演講稿 >就職競職演講稿 >

網絡數據管理人員競選競聘述職報告

網絡數據管理人員競選競聘述職報告

各位領導評審,大家好。

網絡數據管理人員競選競聘述職報告

我是來自網絡管理中心數據管理室的***,很榮幸今天我能得到公司的參選機遇,也非常自豪的看到我們公司轉型前進的步伐,以這種公平、公正的方式選拔更優秀的技術人才,我相信我的同事們和我一樣懷着滿腔的熱情,希望這次競聘能夠為公司選拔出更優秀的員工。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

技術能力:15年年底由於工作調整,主要負責IDC網絡運維方面的工作。經過5年多的潛心專研,在IDC網絡運維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合理運用公司的各類維護平台,完善了本專業的手段支撐。

1. 通過集中網管平台建設,實現設備資源集中管控、電子化作業運維。標準化告警聯動,實現故障處理常態化、預製化處理。通過IDC綜合服務管理平台的功能建設,完成自動化數據採集及派發,業務可視化開通,IP地址池化管理分配,真正實現了網絡資源流程化和IT化運維。

2. 牽頭組織解決瀋陽數據中心一園區出口NE5KE的虛擬化的使用難點,調整及優化使用規範,去虛擬化的業務接入,完善了統一使用標準,提升基礎運維效能。隨着IDC流量持續增長,部分CP內容源需要下沉至地市IDC,服務範圍為全省互聯網用户,實現了鞍山IDC承載阿里用户的下沉流量,滿足輻射區域的數據需求。

3. 建設智能化運維體系:編制IDC專業的故障預處理,跨專業的故障信息關聯,確保IDC專業故障智能化處理。並依照公司IT換人的工作思路,制定全省IDC專業網絡設備自動化巡檢、配置數據異地存儲、IDC業務自動化開通的功能,實現智能化的運維管理。

4. 依照集團IDC服務質量要求,組織完成搭建全省IDC專業的監測體系,包含省內監測、省外監測、服務範圍等指標,結合公司的服務質量指標要求,建立體系化的運維數據分析。並能夠提供監測類的增值服務,為內容引入客户提供網絡質量分析,向前端銷售部門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

專業貢獻:通過自己的多年的經驗積累,組織編制了本專業指導性的規範和規定,結合實際工作完成了幾項專業類的創新,積極完成網絡資源的儲備。

5. 組織完成沈北園區、道義園區的網絡架構改造,由雙機樓多節點資源整合為統一出口的網絡架構轉變,拓展了園區資源的可用性,為公司初期承載大帶寬互聯網接入業務打下堅實基礎。每年組織開展全省IDC專業的擴容改造工程施工,依託現網的網絡結構,做好基礎資源儲備。制定了地市級IDC接入的網絡架構,全省地市級IDC,多線、合作機房接入規範。

6. 針對IDC網絡數據和性能指標無電子化管理、定製化開通、自動化監測等難題,編制了《基於IDC雲服務定製化網絡數據管理系統》、《IDC應用性能質量監控與服務》、《精細化的IDC託管用户業務質量分析管理 》等科技創新,以平台化、智能化的方式有效解決當前運維管理效率問題,為IDC業務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7. 依照現網IDC專業網絡單點運行隱患情況,推進瀋陽數據園區雙節點改造,在每個節點各擴展1套集羣,同現有集羣共同組成雙節點出口網絡,保障整體網絡的健壯性發展,滿足集團鑽石五星的評定要求。

8. 組織編制了2020年遼寧移動IDC維護管理規定、遼寧移動IDC網數據配置規範修訂版、IDC專業IP地址備案及開放敏感端口工作要求、IPV6改造後的地址規劃實現雙棧等等。

二、如何將5G等新技術應用在本專業

三、新基建的應用

大方向:數據中心作為“新基建”的重點方向之一,為5G、物聯網、AI以及各垂直行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基礎設施保障。那麼大家可以把

數據中心可以看做數據的圖書館,提供數據存儲管理服務

數據中心可以看做算力的發動機,提供數據計算處理服務

數據中心可以看做服務的發射器,提供數據場景應用服務

近些年,數據中心產業生態圈逐漸形成,隨着大數據應用、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快速崛起,那麼數據中心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將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加速發展,尤其是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網絡、光模塊、海量數據管理系統等軟硬件產品以及laaS、SaaS、PaaS等雲計算服務需求量將大幅提升,整個生態圈正在向着綠色健康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疫情期間,產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提速,雲上辦公、數字娛樂、生鮮電商、在線教育、無人配送等新業態加速湧現,為數據中心流量變化提供新空間,實際流量較往常提升了近四分之一。工業互聯網、健康醫療等專精化的行業數據中心也將不斷湧現。集團公司已規劃了數據中心“3(熱點區域中心)+3(跨省中心)+X(省級中心+業務節點)”的佈局。

結合郎總對於“新基建”數據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會上提出三點要求:

“宣”:做好中國移動在遼寧數據中心標準宣傳。

“建”:加快瀋陽、大連數據中心建設

“管”:加強現有可用機房管理

淺談一下未來數據中心的建設:

首先是ICT高密要求將進一步促進機電配套的高密度演進,包含動力環境設備的高密化,以節省佔地做好ICT配套。

其次為PUE的嚴格要求,這會促使方案和產品必須節能化。

其三是快速建設的要求,這將推動預製化模塊化程度更徹底,新基建數據中心對建設時間短、施工現場環保的要求加快了預製化模塊化進程。

其四則是機房智能化管理,新基建的“人工智能”與“大數據中心”相輔相成,人工智能可以通過自動化和機器學習來管理、改造和改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業務交付層面逐步向智慧中台演進,最終實現數據採集、集中管控、能力輸出、統一呈現。

雲計算和大數據引發了數據中心集約化的潮流,數據中心總數量減少,單體數據中心的規模增加。同時,5G普及及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對數據中心即時響應、靈活部署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將促進數據中心向邊緣化發展。

總結一下:融合性技術創新將驅動數據中心高端化,綠色化發展

從規模建設看: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向高密度、超大規模化方向演進

從建設模式看:數據中心硬件和系統功能封裝在獨立模塊中,實現動態可調整、彈性可擴展

從運維模式看:AI解決方案正逐步介入數據中心的設備管理、環 境控制、現場運維、安全 保障等全生命週期管理

從能效指標看:數據中心低能耗、低PUE要求逐步提高

1.具有靈活顆粒度的模塊化。未來的數據中心需要從規劃設計階段開始確立模塊化的顆粒度,以及對應顆粒度的科學模型,這個科學模型指根據業務需求從設計等級、市電容量、冷負荷、機櫃功率密度各維度去定義的變壓器、柴油機、不間斷電源、末端配電、製冷、機櫃的數量和規格,這個模型在經濟性和可靠性之間磨合到一個最佳配比,利於在項目建設時靈活搭配,快速建設。

2.匹配應用場景的預製化。預製化以模塊化為基礎,將設計和部分製造前置,不僅可以節省項目建設時間,還能有效的減少現場安裝難度,減少施工差錯帶來的質量風險。預製化需要根據應用場景進行匹配:對於多層樓房舊改,可以採用設備層面的提前預製;對於已有倉儲大廠房,可以採用系統層面的小型集裝箱、撬塊方式提前預製;對於室外場景,可以採用建築層面將建築與設備結合的預製化方式交付,如多層堆疊集裝箱。

3.與可靠性平衡的節能化。對極致節能的手段需要與可靠性之間尋求一種平衡,不能盲目的提升運行的極限工況,而是多注重創新技術的應用。如暖通方面隨着對自然冷源的重視以及空氣質量風險的控制,間接蒸發冷卻已經逐漸在行業內形成一種共識,後續隨着功率密度增加,還會有直接液冷和間接液冷等多種創新技術在未來幾年裏會結合數據中心規模化應用的需求逐步成熟。

4.貫穿整個生命週期的智能化。以往數據中心智能化更多的指運維階段,我們認為未來的數據中心智能化需要貫穿數據中心整個生命週期,從初期的規劃設計及建造需要採用BIM等手段進行精細化可視化管理、設備製造階段需要考慮自身的智能化管理需求、運維階段需要加強AI技術及機器人巡檢等自動化智能化運維工具的使用。

各位領導評審,大家好。我是來自網絡管理中心數據管理室的***,很榮幸今天我能得到公司的參選機遇,也非常自豪的看到我們公司轉型前進的步伐,以這種公平、公正的方式選拔更優秀的技術人才,我相信我的同事們和我一樣懷着滿腔的熱情,希望這次競聘能夠為公司選拔出更優秀的員工。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

技術能力:15年年底由於工作調整,主要負責IDC網絡運維方面的工作。經過5年多的潛心專研,在IDC網絡運維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合理運用公司的各類維護平台,完善了本專業的手段支撐。

1. 通過集中網管平台建設,實現設備資源集中管控、電子化作業運維。標準化告警聯動,實現故障處理常態化、預製化處理。通過IDC綜合服務管理平台的功能建設,完成自動化數據採集及派發,業務可視化開通,IP地址池化管理分配,真正實現了網絡資源流程化和IT化運維。

2. 牽頭組織解決瀋陽數據中心一園區出口NE5KE的虛擬化的使用難點,調整及優化使用規範,去虛擬化的業務接入,完善了統一使用標準,提升基礎運維效能。隨着IDC流量持續增長,部分CP內容源需要下沉至地市IDC,服務範圍為全省互聯網用户,實現了鞍山IDC承載阿里用户的下沉流量,滿足輻射區域的數據需求。

3. 建設智能化運維體系:編制IDC專業的故障預處理,跨專業的故障信息關聯,確保IDC專業故障智能化處理。並依照公司IT換人的工作思路,制定全省IDC專業網絡設備自動化巡檢、配置數據異地存儲、IDC業務自動化開通的功能,實現智能化的運維管理。

4. 依照集團IDC服務質量要求,組織完成搭建全省IDC專業的監測體系,包含省內監測、省外監測、服務範圍等指標,結合公司的服務質量指標要求,建立體系化的運維數據分析。並能夠提供監測類的增值服務,為內容引入客户提供網絡質量分析,向前端銷售部門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

專業貢獻:通過自己的多年的經驗積累,組織編制了本專業指導性的規範和規定,結合實際工作完成了幾項專業類的創新,積極完成網絡資源的儲備。

5. 組織完成沈北園區、道義園區的網絡架構改造,由雙機樓多節點資源整合為統一出口的網絡架構轉變,拓展了園區資源的可用性,為公司初期承載大帶寬互聯網接入業務打下堅實基礎。每年組織開展全省IDC專業的擴容改造工程施工,依託現網的網絡結構,做好基礎資源儲備。制定了地市級IDC接入的網絡架構,全省地市級IDC,多線、合作機房接入規範。

6. 針對IDC網絡數據和性能指標無電子化管理、定製化開通、自動化監測等難題,編制了《基於IDC雲服務定製化網絡數據管理系統》、《IDC應用性能質量監控與服務》、《精細化的IDC託管用户業務質量分析管理 》等科技創新,以平台化、智能化的方式有效解決當前運維管理效率問題,為IDC業務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7. 依照現網IDC專業網絡單點運行隱患情況,推進瀋陽數據園區雙節點改造,在每個節點各擴展1套集羣,同現有集羣共同組成雙節點出口網絡,保障整體網絡的健壯性發展,滿足集團鑽石五星的評定要求。

8. 組織編制了2020年遼寧移動IDC維護管理規定、遼寧移動IDC網數據配置規範修訂版、IDC專業IP地址備案及開放敏感端口工作要求、IPV6改造後的地址規劃實現雙棧等等。

二、如何將5G等新技術應用在本專業

三、新基建的應用

大方向:數據中心作為“新基建”的重點方向之一,為5G、物聯網、AI以及各垂直行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基礎設施保障。那麼大家可以把

數據中心可以看做數據的圖書館,提供數據存儲管理服務

數據中心可以看做算力的發動機,提供數據計算處理服務

數據中心可以看做服務的發射器,提供數據場景應用服務

近些年,數據中心產業生態圈逐漸形成,隨着大數據應用、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快速崛起,那麼數據中心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將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加速發展,尤其是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網絡、光模塊、海量數據管理系統等軟硬件產品以及laaS、SaaS、PaaS等雲計算服務需求量將大幅提升,整個生態圈正在向着綠色健康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疫情期間,產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提速,雲上辦公、數字娛樂、生鮮電商、在線教育、無人配送等新業態加速湧現,為數據中心流量變化提供新空間,實際流量較往常提升了近四分之一。工業互聯網、健康醫療等專精化的行業數據中心也將不斷湧現。集團公司已規劃了數據中心“3(熱點區域中心)+3(跨省中心)+X(省級中心+業務節點)”的佈局。

結合郎總對於“新基建”數據中心建設工作推進會上提出三點要求:

“宣”:做好中國移動在遼寧數據中心標準宣傳。

“建”:加快瀋陽、大連數據中心建設

“管”:加強現有可用機房管理

淺談一下未來數據中心的建設:

首先是ICT高密要求將進一步促進機電配套的高密度演進,包含動力環境設備的高密化,以節省佔地做好ICT配套。

其次為PUE的嚴格要求,這會促使方案和產品必須節能化。

其三是快速建設的要求,這將推動預製化模塊化程度更徹底,新基建數據中心對建設時間短、施工現場環保的要求加快了預製化模塊化進程。

其四則是機房智能化管理,新基建的“人工智能”與“大數據中心”相輔相成,人工智能可以通過自動化和機器學習來管理、改造和改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業務交付層面逐步向智慧中台演進,最終實現數據採集、集中管控、能力輸出、統一呈現。

雲計算和大數據引發了數據中心集約化的潮流,數據中心總數量減少,單體數據中心的規模增加。同時,5G普及及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對數據中心即時響應、靈活部署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將促進數據中心向邊緣化發展。

總結一下:融合性技術創新將驅動數據中心高端化,綠色化發展

從規模建設看: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向高密度、超大規模化方向演進

從建設模式看:數據中心硬件和系統功能封裝在獨立模塊中,實現動態可調整、彈性可擴展

從運維模式看:AI解決方案正逐步介入數據中心的設備管理、環 境控制、現場運維、安全 保障等全生命週期管理

從能效指標看:數據中心低能耗、低PUE要求逐步提高

1.具有靈活顆粒度的模塊化。未來的數據中心需要從規劃設計階段開始確立模塊化的顆粒度,以及對應顆粒度的科學模型,這個科學模型指根據業務需求從設計等級、市電容量、冷負荷、機櫃功率密度各維度去定義的變壓器、柴油機、不間斷電源、末端配電、製冷、機櫃的數量和規格,這個模型在經濟性和可靠性之間磨合到一個最佳配比,利於在項目建設時靈活搭配,快速建設。

2.匹配應用場景的預製化。預製化以模塊化為基礎,將設計和部分製造前置,不僅可以節省項目建設時間,還能有效的減少現場安裝難度,減少施工差錯帶來的質量風險。預製化需要根據應用場景進行匹配:對於多層樓房舊改,可以採用設備層面的提前預製;對於已有倉儲大廠房,可以採用系統層面的小型集裝箱、撬塊方式提前預製;對於室外場景,可以採用建築層面將建築與設備結合的預製化方式交付,如多層堆疊集裝箱。

3.與可靠性平衡的節能化。對極致節能的手段需要與可靠性之間尋求一種平衡,不能盲目的提升運行的極限工況,而是多注重創新技術的應用。如暖通方面隨着對自然冷源的重視以及空氣質量風險的控制,間接蒸發冷卻已經逐漸在行業內形成一種共識,後續隨着功率密度增加,還會有直接液冷和間接液冷等多種創新技術在未來幾年裏會結合數據中心規模化應用的需求逐步成熟。

4.貫穿整個生命週期的智能化。以往數據中心智能化更多的指運維階段,我們認為未來的數據中心智能化需要貫穿數據中心整個生命週期,從初期的規劃設計及建造需要採用BIM等手段進行精細化可視化管理、設備製造階段需要考慮自身的智能化管理需求、運維階段需要加強AI技術及機器人巡檢等自動化智能化運維工具的使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yanjianggao/jiuzhi/y3o5r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