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演講稿 >演講稿精選 >

百年校慶的演講稿

百年校慶的演講稿

第一篇:百年校慶的演講稿

百年校慶的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中午好。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歷史的烙印粒粒再現,百年的鳳師迎來了今天——一個讓數千學子眺首以待的節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這百年校慶的隆重集會上,我首先代表鳳師的全體學生對各位老師、各位長途跋涉返校的校友們,致以最誠摯的問候!對各位在工作崗位上取得顯赫成績的教師,表示最熱烈的祝賀。

中國的十月是一個最具歷史滄桑的月份,它讓我們想起舊中國的血淚史、解放初的艱辛史、新中國的跋涉史,而鳳翔師範——這顆矗立在寶雞市內璀璨的明珠,也是在這個月份誕生的。

19xx年鳳翔師範的前身——鳳師學堂在革命先輩的鮮血和智慧中建成了。這個地方曾經是數千位講師雲集的地方、曾經是英雄模範人物頻繁出現的地方、也曾經是風靡市內師資力量最雄厚的一所學校。從這裏走出過教授、專家、工程師;走出過渾厚高亢的交響樂;也走出過聞名世界的繪畫家。今天我要自豪的説:“我們鳳師是富有的,我們鳳師的學子是富有創造性的”。

百年的歷史、百年的滄桑、百年的奮鬥、百年的期待,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裏一同展現在我們眼前。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等待我們前去勝任,這是我們鳳師學子的共同心願。人生本來就是靠理想生活的,沒有理想就會失去生活的力量:飢餓裏盼的是豐收;戰爭裏盼的是和平;災難裏盼的是幸福;黑暗裏盼的是黎明。正是對未來報着理想,我們的同學才會對前途充滿信心,在這個令人振奮的日子裏,在這個碩果累累的季節中,我們99級的學子即將踏上三尺講台,讓我們共同為他們祝福:用一顆人類智慧的心,去哺育苗圃裏的花木茁壯成長。

我們是未來中國教育界的建設者,我們中的有些人可能還會成為鳳師的驕傲。但不論怎樣,xx年10月的今天,將是我們心靈為之震撼的一天,它是我們所有鳳師人永難忘懷的一天。

老師、同學們,讓我們今天歡聚一堂,共同喜慶這個莊嚴的日子。讓我們載歌載舞、讓我們盡情書畫、也讓我們暢所欲言吧!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迎接鳳師的明天。

謝謝大家!

第二篇:國小百年校慶演講稿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叫陳曉倩,是一年(1)班的同學。我今天講的題目是“我愛我們的家鄉,我愛我們的學校。”

聽老師説,我們學校有一百歲了。一百歲?應該是白鬍子老爺爺了。我的爺爺今年還不到70歲呢,頭髮都白了。一百歲的老爺爺,頭髮可就更白了。看我們的學校,可不像一百歲的老爺爺。房子都是高高的,嶄新嶄新的;我們的教室明亮明亮的。校園裏有綠色的草,有紅色的花,還有綠色的水池,可漂亮了。在這樣美麗的環境裏學習,我們可真幸福啊。

小時候,我的爸爸告訴我,我們的家鄉叫金鄉鎮。過去是一座小城,已經有六百多年曆史了。我的爸爸還告訴我,我們的家鄉出過許多許多名人:有文學家,有數學家,有科學家,還有許多許多企業家。他們給我們的國家做了許多許多貢獻。我們學校在一百年裏,為我們家鄉培養了許多許多人才。他們給我們的學校增光,他們也給我們家鄉增光,他們還給我們祖國增光。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聽我的媽媽説,我的爺爺、我的爸爸我的媽媽都在我們學校學習過。我有一個信心,要好好學習,努力超過我的爸爸我的媽媽,還有我的爺爺我的奶奶呢。

我愛我們的家鄉,我更愛我們的學校。

謝謝大家。

第三篇:百年校慶演講稿

知識分子最大的痛苦就是內心的痛苦,是思想的痛苦。知識分子的本能就是求真。叫一個知識分子不説真話,逼他説假話,這是知識分子最痛苦的事情。為什麼文革當中會有那麼多知識分子自殺,除了被打、被關、身體被折磨受不了以外,更重要的還是他精神的痛苦,靈魂的痛苦。他覺得他喪失了一個知識分子應有的良知,他在撒謊。這是不可饒恕的罪過,有很多知識分子就是這麼自殺的。

到了90年代,意識形態的色彩開始淡漠了。中國轉入消費時代,慾望時代,所以知識分了又面臨着另外一種選擇,説俗了,就是一個“權”,一個“錢”的選擇。於是就像魯迅講的,有人退隱,有人消沉,有人流亡,有人當官,有人發財,但也有人堅守。

可悲的是堅守的人越來越少。90年代是知識分子大分化的年代。知識分子應該具有的責任、良心、道義、勇氣、執著、誠實、規範、準則都被恥笑,説什麼年代了,你還堅守這樣一些破爛,所以很多像我這樣的人又不適應了。我也有過彷徨、有過困惑,也有過笑話。我舉個例子,也許説明不了什麼問題,也許可以從中透露出一些什麼。

1999年吧、也許是xx年,我對數字總是記憶不清。法國有個有名的酒,叫銘鋭吧?這個酒拿破崙喝過,説拿破崙打仗,必須到這個酒廠去喝他一瓶。一喝每戰必勝。這個廠有幾百年的歷史了,發展到現在成了法國一個專門製造高檔奢侈品的一家大的公司,比如毛皮衣啊,鑽石啊,高檔的酒啊……

1999年吧,這家法國大公司把19xx年到1999年不同年份的酒混合到一起,釀造了300瓶“雞尾酒”,其中100瓶不出售,只送給世界各國在某個領域的著名人物。香港送給了蕭芳芳,還送給了一些什麼國家的政要,反正都是名人。中國就送給了張藝謀。當時張藝謀在德國領獎,是《我的父親母親》獲獎吧。他特地到上海來,到法國駐上海的領事館來接受這瓶酒。這要舉行一個儀式,在那個公司的總裁把這瓶酒送給張藝謀之前,要找個當地文化界的名人來介紹張藝謀出場。於是就找到我,我説好呀,這是一次文化活動嘛,是中國的光榮嘛!他們問:“沙先生,你有什麼要求嗎?”我説:“沒有什麼要求。”然後又問:“真的沒什麼要求嗎?”(笑聲)我心想能什麼要求呢?總不能讓張藝謀拍部電影讓我演男主角吧。我實在是沒想到其他地方去,就説:“一點要求也沒有。”對方説:“那好,那好。”

這一次,我確實是把它當作一次純粹的文化活動。我平時發言、演講,都不寫講稿,信口開河,那次我特地寫了講稿,做了準備。張藝謀嘛,要鄭重對待。我想這是發獎大會,發言不要搞得太一本正經。發獎本來就是開心的事,你看奧斯卡頒獎多開心。所以我想盡量講的輕鬆一點,風趣一點。我的發言開頭説:“張藝謀是不用介紹的,天下誰人不識君。張藝謀也不希望別人去誇獎他,一誇獎張藝謀就成了‘誇張’了(笑聲)。”

這個開頭就贏得大家掌聲,我也很得意(笑聲)。我説:“張藝謀是中國電影界的‘大紅燈籠’,是得獎專業户。他以前得獎是‘一個和八個’,現在他是‘一個都不能少’。”(笑聲)。中間説的也不錯吧?是不是?你想呀,他得過表演獎,得過導演獎,還得過攝影獎。不是“一個也不能少”嗎?那次我講了10分鐘,很受歡迎,我也認為我是參加了一次有意義的文化活動。第二天早上,我請張藝謀喝早茶,還請了黃蜀芹、奚美娟等上海電影界人士。

其實人家法國公司是有利可圖的,他們是用文化來包裝商業目的。所以他才問你:“你有什麼要求?”説白了,你要多少錢嘛。可我就是聽不懂嘛(笑聲)。這是兩種符號,兩種語言。他送給名人的100瓶酒不賣,但其他200瓶酒是要賣的,也可能賣的很貴嘛。他這100瓶送的酒是廣告嘛,是為了推銷那200瓶酒的廣告嘛。我也在無形中做了一次廣告,一分錢沒拿(笑聲)。

但不開也不行,作協章程上規定了的呀,幾年……大概四年就要開一次吧?開了又要高度警惕,嚴加防範。我看每次開會,最緊張的是領導,就怕出事。防範大家交流思想,交流意見,串通一氣,形成輿論,或是決定,給上面造成壓力,打亂上面的戰略部署,無法和上面保持一致,無法維持那“壓倒一切”的穩定局面。所以這樣的所謂大會,總是在開幕之前先要召開黨員預備會議,統一思想,保持一致。很少聽説另外一種局面,就是要黨員帶頭各抒己見、言無不盡,或者要黨員鼓動大家打消顧慮、暢所欲言。如果有過這樣的局面,那是在1957年,那是為了“陽謀”,為了“釣魚”,為了打你個“右派”。

你説這樣的會又有什麼意思?會議、會議,就是要“議”嘛;不“議”,光讓大家到北京來“會”一下,有什麼意思?當然也不能説沒“議”;也“議”了,問題是“議”了什麼。按我的理解,全國作家代表大會應該議一議在上一屆會議之後的幾年裏全國的創作情況,有什麼經驗和問題等等,總之主要應該議的是創作和與之相關的問題。可是我們的代表大會呢?主要的議題是學習中央領導的講話或學習文件,談體會,談心得,領會精神,提高認識,然後表示決心,堅決貫徹。你這樣“議”也行,反正也聽慣了,可是你不要議得肉麻呀。怎麼個肉麻?聽我慢慢説。

先説開幕式我為啥不去呢?説實話,我怕拍照片。這雖然是“無尚的榮光”,可我怕等,怕排隊。文聯的代表,作協的代表,數千人,排隊要一個小時。排好之後又要等一個小時(笑聲)。在這個一個小時之內,你最好別動。像我這樣多動症的人肯定受不了(笑聲)。我怕受這個罪。那不是聽不到領導的報告了嗎?聽開幕式的報告好幾次了,不聽也罷,我估計不會有什麼新意。所以我就沒參加開幕式。報告沒聽,怎麼討論呀?報紙上有呀,絕對是頭版頭條,不可能登在中縫,連找都不用找,翻也不用翻,拿到手上一眼就能看到。況且我還不一定參加小組討論。但也不能做得太絕,第三天吧,我就到了小組會上去了。

説來真巧,那天下午全國作協的一位領導親臨會場,來聽我們上海代表團的討論,聽聽大家學習領導在開幕式上的講話。這位領導原來在上海工作,是部長。我覺得他這個人不錯,沒聽説他整。。。。。

第四篇:温總理北大百年校慶演講稿

温總理北大百年校慶演講稿

學了物理學,我們知道,能量越低越穩定,結構越規則越穩定。所以北大的同學們,請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嚴謹吧。

學了相對論,我們知道,速度越快,時間越慢,也許這就是日出而作,日落不息的北大人永葆青春的奧祕吧。

學了化學,我們知道,北大是個大化工廠,用知識之料、實踐之火,將我們百鍊成鋼。而其中核心的催化劑,也就是北大精神,正是北大這最高學府的商業機密。

學了統計學,我們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北大的一個樣本,別人往往就通過我們來認識北大。所以我們要時刻牢記:"我就代表北大!"

兩隻眼或許彼此看不到對方的存在,但必將比一隻眼睛看得清楚。北大的兩隻眼都是明亮的,就更具有敏鋭的目光。正是用這兩隻眼,我們首先看到了"德先生"和"賽先生",首先看到了馬克思主義,首先看到了人口問題,首先看到了股份制---但是文理科不僅僅是北大的兩隻眼睛,還是北大的兩隻耳朵、兩隻手、兩半大腦---而讓這兩隻眼永遠明亮、兩隻耳永遠敏鋭、兩隻手永遠靈巧、兩半大腦永遠清醒的,是一顆永遠跳動的共同的北大心,是一種永遠傳承的不變的北大魂。這北大精神到底是什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也許它只是一個元素的眾多同位素,一種單質的同素異形體,一個晶體在陽光下燦爛的色彩,而那元素的名稱,那單質的分子式,那晶體的真正結構,永遠沒有人能夠説得清。也許有人要問了:那你今天來這兒幹嘛?我的意思是:我們來到北大,就像一張張軟盤,到北大這台計算機上來拷走了知識,也拷走了精神。四年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是我們面對的卻是全國最大的硬盤。我們應該把探尋北大精神的工作留給象在座的各位評委這樣的專家和除我而外的選手這樣的未來專家去做,我們該作的是抓緊時間拷走我們該帶走的,然後用一生的時間去慢慢解壓縮。但是要注意,千萬不要傳染上自由散漫、眼高手低的北大病毒?在拷走的同時,我們還要問問自己,我給北大留下了什麼?

從紅樓到燕園,百年北大,譜寫了壯麗的一頁,在歷史的座標系上畫下一道光輝的軌跡,這條北大函數線是處處連續的,縱然有起有伏,卻終於保持了向上的趨勢。我希望,在下一個百年,這條線能長有正的斜率,換句話説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第五篇:百年華誕校慶演講稿

承傳綠色 沃野中原

——致河南農業大學100週年

翻開歷史泛黃的扉頁,一道濃重而深沉的氣息撲面而來。100年前,在滔滔的黃河岸邊,在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璀璨的古城開封,誕生了我們敬愛的母校--河南農業大學。

中原這片沃野既有共性的文化內涵,又因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自然資源的獨特性,進而造就了這方厚土上獨具特色的文化個性,形成了人文內涵深厚的文化優勢。而農大做為一個百年的老校,其中所藴含的綠色文化則是中原文化中最為燦爛的一筆。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黃河文化、古都文明、中原風情的融會貫通,無疑加重了這一方熱土的含金量。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歷史永遠是不朽的教科書,文化是傳承歷史的紐帶,是最富有人文價值的情感載體,而學校則是文化和歷史最有力的傳播者和記載者。河南農業大學所傳承的綠色文化,播撒於中原沃野,根植於黃河岸邊,最終澆灌出了今天的累累碩果。

願為大地添新綠,誓讓山河換新顏。農大的綠色文化是農大人創造活動的結晶,是時間沉澱和積累下來的精神財富,它以其獨立存在的形態和特有的作用豐富着農大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着農大人的綜合素質,改善着農大人的生活質

量;農大的綠色文化又作為一種產業形態,表現為一種經濟的發展力量,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農大綠色文化還作為一種與經濟和政治相互滲透、相互交融的社會要素,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起着凝聚人心的作用,增強民族生命力、創造力的作用和引領社會發展前進的作用。

歷史模糊的字跡演繹着一曲曲離歌,久遠的故事深藏着一幅幅催人淚下的悲情畫卷。一百一十年間你歷經多少次的風風雨雨、多少次的易名遷校,但是這些絲毫都不能影響您對綠色文化的傳誦,永遠也無法改變您“誓把祖國變樂園”的偉大情懷!

櫛風沐雨百餘載,春華秋實一世情。時代在變遷,歷史在更迭,您在其中上下求索,卻又孜孜不倦。百年之滄桑、百年之傳承、百年之興學、百年之樹人。一本百年校史,無不彰顯創辦者的有識之舉,傳承者的耕耘之勞;無不彰顯“明德自強,求是力行”校訓的精華之所在;無不彰顯“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農大三育人理念;無不彰顯歷任校長的苦心經營和眾多園丁們的辛勤耕耘。同時也藴含着農大人的心血和貢獻,奠定了無數學者百折不撓、胸懷博大的英雄氣概。

莽莽中原沃野,有我們不解的情緣。 我作為一位土生土長的農大人,作為百年文化傳承的新任火炬手,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為其嘔心瀝血、蠟炬燃盡理應作為我義不容辭而又

倍感光榮的責任,我必將不辱使命,把這支文化的火炬傳承下去,並將其發揚光大。我們為這塊土地上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積澱而感到驕傲,也為農大人的勤勞樸實和前赴後繼、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科教興國為己任,振興中華擔在肩。如今,在您寬厚的臂彎中,龍騰虎躍,羣英薈萃,他們擔當着振興中國農業經濟的重擔,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衷心希望農大人在黨的領導下,在構建和諧社會和小康社會中,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打好綠色農業、金色豐收、紅色歷史三張王牌,把農大建設得更加美好;農大人熱愛綠色,甘願為農業奉獻。我們也應當好農大教育的排頭兵,堅持以服務“三農”為己任,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展望未來,一代代農大人正豪情滿懷,為新的歷史使命鋭意進取,永不止息。

標籤: 演講稿 校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yanjianggao/yanjiangjingxuan/1eqn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