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演講稿 >演講稿精選 >

國小生孝心演講稿多篇

國小生孝心演講稿多篇

國小生孝心演講稿多篇

國小生孝心演講稿1

十二月二十九日,我的曾祖母與世長辭。這位和藹可親的老人,從此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前些日子,曾祖母摔壞了雙腿,從那時起,她就一直卧牀不起,直到有一天她走了。曾祖母病時,幾次昏過去。爺爺奶奶盡了最大的努力,用孝心一次次挽留了曾祖母。每天一大早,他們就早早起牀,為曾祖母準備早飯,幫她穿衣服,為她整理牀鋪。為了更好地照顧曾祖母,他們時刻都守在曾祖母的屋子裏。即使是臨近春節,家中事情繁雜,我的爺爺奶奶依然如此。

但是,人終歸是要離去的。儘管爺爺奶奶盡心地侍奉,儘管曾祖母一次次地挺了過來,但是,曾祖母最終還是走了。

下葬那天,我的奶奶泣不成聲,我的爺爺強掩淚水,這又使我想起了曾祖母病危時他們所付出的一切。

“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孝心是發自內心的,是流露於行動中的,是無私的,是純潔的,是可貴的。爺爺奶奶用他們的行動,告訴我這樣的道理。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顆孝心,去孝敬長輩,去構建一個和諧的情感世界。

國小生孝心演講稿2

這屹立在東方五千年的泱泱華夏,在上古時代就有了忠孝之説。在那個禪讓制的時代,唐堯選擇了虞舜做他的接班人,虞舜不僅日夜照顧他雙目失明的老父親,對待三番五次想要害他的弟弟和繼母也極其和善。當娥皇和女英嫁入他家,他亦要求妻子孝敬公婆,並不因為身份高貴而遷就她們。當唐堯命其掌管行政事務,他十分注意選拔人才。後來成了受人尊敬和愛戴的君主。

可見,在那時的中國,人們就將“孝”作為“忠”的前提,正所謂是:“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在我看來,當一個人將對父母的孝順之情同時給予一個國家,一位君主時,孝,便是忠;而當一個人為百姓祈福,為蒼生立命,為萬世開太平,他便又最大限度的做到了忠。當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難道其父母還要受窮苦不成?故這便又是孝。就是這樣,“忠孝”一詞就被流傳下來。有人言:“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其實,當忠孝一詞流傳開來的時候,我們就已説不清什麼是純粹的“忠”,純粹的“孝”。

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孔子便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大同”的社會,人們“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如此説來“孝”不僅僅是對自己的父母,而是要對全天下的父母。這時,“孝”便成了一種責任,全天下都尊敬老人的責任。唯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進步。所以,“孝敬老人”便成了人們生活中極其重要的一條道德準則。

古往今來,中國的統治者都注重以孝治國。故忠孝之人往往被委以重用,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原本就受人尊敬的忠孝之人,若能再為國為民做一番大事,那便贏得了生前身後名,成為萬世歌頌之英雄。

如今,“孝”是我們這個時代人人所稱頌的愛。2007年,全國共選出了11位“孝老愛親模範人物”,當讀完他們那些催人淚下的故事,我感謝所有做到至忠至孝的人,是他們用忠孝,詮釋着生活的真諦,是他們用忠孝告訴我世上有着這種超越平凡的勇氣。

無論天荒地老,無論滄海桑田,是忠孝之人的赤子之心,見證了中華文明五千年血脈相隨的道義,而我們也會將它這樣傳承下去,因為我們都是炎黃子孫。

國小生孝心演講稿3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片孝心動天下。

我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對母女去滑雪時,突然遇到了雪崩,她們只好原地不動,等待救援部隊的援助。她那困在雪地裏的女兒因飢餓和勞累而昏迷不醒。由於她們穿的都是淺色的衣服,救援部隊幾次經過,都沒有發現她們。當她醒來的時候,才知道母親為了救她,毅然用刀割開了左手的動脈,在雪地裏爬行了幾十米遠,在母親生命終絕的那一刻還在爬行,一條長長的血路使救援部隊發現了她們。

她過去一直認為作為清潔工的媽媽是卑微的,現在才知道。是平時言語不多的母親用鮮血把自己救了,母親那平凡又嬌小的身軀裏,卻藴含着那麼偉大,無私,一絲不苟的愛。

同學們,我跟你們説這些只是想讓你們都能好好的去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份母愛,都能夠趁自己父母還健在的時候,好好孝敬他們,讓他們快樂無憂的過日子。不要因為他們不滿足你的希望而説:“廢物”不要因為他們的叮嚀教誨不停時而説:“煩死人”;也不要在他們需要我們的時候而不聞不問,有意躲開。更不要揮起你的拳頭去對待他們,虐待他們,即使父母做得不對,有時説得過火,我們做兒女的都要體諒他們,尊敬他們,如果你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話,能指望你去孝敬誰呢?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我們做兒女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辛辛苦苦掙來的,衣服上的每一根絲線,都滲透着父母的汗,父母的血,都寄託着父母的殷殷祝福和企盼。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我們在學校讀書,又使父母多了一份牽掛。父母把愛無私地奉獻給我們。而他們得到的卻是額頭上條條皺紋,頭上縷縷銀絲,多麼高尚的愛啊!

同學們,你們又怎樣回報父母呢?我們應該用心,用行動去償還我們得到的一切,因此我們要努力學習,做個好學生,讓父母在家少一份擔心,多一份放心,要在生活經費上儘量減輕父母的負擔,要從生活上不同角度上去關心父母,不要忘記在父母生日或節日獻上一份禮物,這些都是孝心的體現啊!領到獎學金黃色時,如果你能拿出一點,買一份小小的禮物給你們的父母,同樣會給他們帶來莫大的欣慰。

國小生孝心演講稿4

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百善孝為先。孝,是做人的標準,是做人的本分,是一個成功的人必備的品德。

孟子曾説過:“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古今中外人人皆知的《二十四孝》中的一篇《湧泉躍鯉》通過寫孝敬婆婆,來表達孝的宗旨,感人心脾。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裏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託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在當今生活中,孝,成了我們共同學習的高尚品德。《禮記》中記載:“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是天經地義的,可又有誰真正去實現孝了呢?在這個世界上最疼愛我們的只有我們的父母。如果我們是一條小魚,父母就是河水;如果我們是是一隻小鳥,父母就是一片藍天;如果我們是一棵小草,父母就是一片土地。”父母就是生命的源泉,父母的愛也是我們成長中不可缺少的。

那麼,孝又是什麼呢?孝的含義在漢傳統裏以“敬”為前提,對內心的“敬”,最好的表達是“順”,就是趨向同一個方向,即“孝順”,“孝敬”。所以本質是“順從”《弟子規》裏講“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悦復諫。號泣隨,撻無怨。也就是説,父母有錯要指出,但是要照顧父母的心情,和顏悦色地指出。

有人説:兒女學習成績優秀就是給父母最好的回報。其實,孝,還包括德。一個人如果不孝,他就不會有德。就算學歷再高,地位再高,又會有誰會把祖**親交給他呢?一個不懂德,不會孝的人,用什麼去回報祖國,怎麼擔起建設祖國的重任,怎麼成為祖國的接班人,不是應該成孝兩全嗎?

就算我們不能把孝演繹的無比精彩,我們也要盡力把它演繹,讓先輩們知道,炎黃子孫絕不是隻會“成”不會“孝”的。

國小生孝心演講稿5

楓葉正紅時,又是重陽節。再過幾天就到重陽佳節了。可能還有同學不知道重陽節的來歷吧?重陽節就是農曆九月初九,為什麼會是九月初九呢?古老的《易經》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九九重陽,因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為最大數,故有長久、長壽之意,故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其寓意就深遠了。1989年起,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被國家定為敬老節,成為人們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盡孝道表孝心、弘揚傳統美德的節日。

老師們、同學們!普天之下的每一位慈母嚴父,都值得尊敬,值得愛戴。當歲月的痕跡悄悄爬上那嬌美的容顏,當山一樣偉岸挺拔的腰身漸漸佝僂,當曾經火紅的青春悄然離他們遠去,他們卻沒有絲毫遺憾,沒有任何抱怨。他們用那無私的奉獻和深沉的愛心,撫育着我們成長,包容着我們的錯誤。我們的平安,我們的健康,我們的成功,我們的幸福……我們在人生之路上取得的點點滴滴的成績,都包含着慈母嚴父那沉甸甸的愛!可是,我們又給與了父母什麼?我們的父母一生都在毫無保留地付出,卻從沒想過要得到任何回報!在這個重陽節,難道我們不應該為父母做些什麼嗎?來吧,用最樸素的方式獻給父母一份孝心;拿起你手中的筆,寫幾句感恩的話語;舉起你的手,為父母捶兩下背、揉幾下腰、洗一下腳;拿起你的相機,給父母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只要我們真心的做了,你就能得到一筆珍貴的財富!

老師們、同學們!快行動起來吧!關愛老人,始於足下;孝敬父母,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心做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yanjianggao/yanjiangjingxuan/mjlv4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