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演講稿 >演講稿精選 >

拒絕野味從我做起演講稿(精品多篇)

拒絕野味從我做起演講稿(精品多篇)

拒絕野味從我做起演講稿(精品多篇)

拒絕野味從我作起演講稿 篇一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叫做:保護瀕危動物。隨着生態環境下斷惡化,很多動物的生存環境受到了威脅,瀕臨滅絕的邊緣。前一段時間經澳大利亞官方證實,珊瑚裸尾鼠已經滅絕;夏威夷金頂樹蝸從世上消失;肯尼亞的最後一隻白犀牛以45歲高齡不幸過世……同學們,平均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也説是説,每個小時就有3個物種被貼上死亡標籤。

全世界有794種動物已滅絕,這絕對是地球不可估量的損失。黑犀牛現存不足三千六百頭;揚子鱷不足一百隻;遠東豹僅有二十隻……一條條觸目驚心的數據告訴了人類:必須好好珍惜動物。每天早晨當我路過臨江早市的時候,我看鴨綠江的大魚小魚都成了人們熱捧的河鮮,魚販子也因此賺個腰包鼓鼓。但是大家想過沒有,為了這點河鮮,有的用網撈,有的用電過,有的用藥毒,凡能獲利,無所不用其及。鴨綠江的拉姑已經不見了蹤影,下一個消失的水族又會是誰?保護動物,離我們不遠。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地球,本是動物的樂園,但人類的活動打破了這一規律:兔吃草,蛇吃兔,鷹吃蛇,一種名為黑頂侏霸鶲的鳥,可輕鬆將鷹擊敗。可在人類出現後不同了——黑頂侏霸鶲已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已不知多少隻鷹成為獵人的'槍下鬼,蛇也已成為國家保護動物。

講到這裏,大家有沒有想到什麼?同是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人類會不會有一天也會遭此命運呢?設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地球上沒有了動物,自然平衡被完全破壞,那麼我們人類還有生存下來的可能嗎?困此我想呼籲大家:請保護動物,保護我們人類的朋友,保護大自然的兒女!謝謝。

拒絕野味從我做起的演講稿 篇二

xxx:

大家好!

我們要保護野生動物,因為我們保護野生動物,野生動物對我們人類也會很友好。

比如説燕子,燕子能幫我們把田裏的害蟲吃掉。如果我們人類殺害捕捉它們,它們會吃掉那些常常來搔擾我們的蚊子,讓我們更好地生活嗎?沒有了燕子,我們的周圍變得很多害蟲,這些害蟲對我們人類有很大的壞處呀!

我還舉個例子。比如説青蛙,青蛙也能幫我們吃田裏的害蟲,可以説是田裏的警察。我們支捕殺他們,一旦沒有了青蛙,田裏的害蟲越來越多,害蟲不斷地吃菜,難道我們會有美好的豐收嗎?

我還舉個例子。比如説啄木鳥,啄木鳥是森林中的醫生,它可以幫我們吃掉樹裏的害蟲,讓樹恢復健康。我們殺害它們,樹木的害蟲會越來越多,樹木會慢慢地減少。地球上沒有樹,會發洪水、地震。

我最後舉個例子。比如説貓頭鷹,貓頭鷹捉田鼠,是對我們人類有好處的,人類卻常常捕獵它們。沒有貓頭鷹,田鼠會增加。田鼠吃的莊稼和菜就更多了,我們人類一樣沒有好的收成。

所以,我們要保護以上的動物。同時,我們還要保護其他的野生動物!

謝謝大家!

拒絕野味從我作起演講稿 篇三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射進來,總有一聲聲清脆的鳥叫聲在我耳邊環繞着,人與小鳥親密無間,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它們。

在森林中,動物與植物的關係也非常密切。有的蟲子要侵害樹木,就有鳥類來吞噬這些蟲子,使整個森林處於生態平衡之中。鬱鬱葱葱的森林,不僅為動物提供了大量的食物,而且還提供棲息之所。反過來,許多動物,特別是鳥類,又保護了綠色的森林。

但好景不長,人類對鳥類的獵殺行為還是屢見不鮮的,如今鳥類已從以前1萬多種減少到現在,只剩下3000多種,人類不僅把射殺一般的鳥類作為獵趣和食物,而且把獵殺大型鳥類的人冠上榮譽稱號。

鳥類是野生動物中的一大類,因為有了鳥,人們才會感受到鳥語花香的美好境界;因為有了鳥,大自然才能真正豐富多彩。

鳥類不僅是森林的保護神,也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一隻貓頭鷹,一個夏天就能為人類從老鼠嘴裏奪回一噸糧食。因此要保護人類,就要保護森林,要保護森林,就要保護鳥類。我們還可以製作許多的木盒子,掛在樹上,為小鳥們提供優越的棲息之處,讓它們生兒育女,更好的生存發展。這樣,既有利於它們的生長繁殖,又能保護森林。

所以,作為大自然中的一員,作為一名中國人民,我們應該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積極參與各種保護環境的活動,為鳥類提供一個舒適的家園,為未來增添生機與活力。

今天,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拒絕野味從我做起演講稿 篇四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也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資源。但它同時也是鼠疫、SARS、冠狀病毒等許多病原體的攜帶者和自然宿主,違法獵捕、獵食野生動物存在各類疫病傳播的安全隱患,為保障公共衞生安全和居民的身心健康,我向全校師生髮出以下倡議:

一、認真學習保護野生動物及防控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相關知識,積極宣傳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意義,樹立正確的保護觀念;

二、摒棄“野味滋補”的偽健康觀念,不以食用野生動物為樂,不以用野生動物招待來客為榮。不參與並自覺抵制亂捕濫獵野生動物行為,共同保護野生動物生存環境;

三、自覺遵守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爭當學法、知法、守法、護法公民,積極配合林草局及森林公安依法打擊非法獵捕、濫殺、出售、販賣、收購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違法行為;

四、發現不明原因受傷、病危、死亡的野生動物及時向林業和草原管理部門報告,禁止徒手抓拿,食用或出售。

市民朋友們,“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共同保護生態,維護人與自然和諧關係,共建生態文明,造福子孫後代!為此,我們向廣大師生髮出倡議:保護、拒食、拒售野生動物,爭做文明公民。

拒絕野味從我做起演講稿 篇五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全國人民的心,在各方全力防控、救治患者的同時,對新型病毒源頭的追查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根據國新辦新聞發佈會的信息,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已被鎖定,罪魁禍首很可能就來自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最終真相還有待進一步調查研究,但這足以引起我們的警惕和反思。

這樣的消息和情境何其熟悉,17年前的SARS病毒就源自野生動物市場上的果子狸體內。時至今日,慘痛的經歷並沒能喚起所有人的重視。在一些地方,食用野生動物仍然被奉為餐桌上的“禮遇”。一些食客或是為了嚐鮮,或是為了所謂滋補,不惜花大價錢購買野生動物食用。然而舌尖的一時“任性”,卻潛藏巨大風險。從SARS病毒到這次新型冠狀病毒,從大家比較熟悉的鼠疫、H7N9禽流感到曾經肆虐一時的埃博拉病毒、MERS病毒,都與動物有關。專家學者早已證實,很多要命的急病、怪病都是人在吃野生動物時傳染到人身上的,許多疑難雜症的元兇就是寄生在野生動物體內的細菌和病毒。面對這些血與淚的教訓,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置若罔聞。倡導科學健康的飲食習慣已經刻不容緩!

飲食習慣以及由此形成的飲食文化,並不簡單是私人的事情,也是關係大眾健康的公共問題。一些地方長期以來形成了食用野生動物的飲食文化,有的人認為吃什麼是自己的事情,別人管不着。但必須看到,在一個快速流動的現代社會中,一旦有一個人或者一小部分人因為食用不安全、不衞生的食物而致病,就可能迅速在人羣中傳播,引起更大範圍的恐慌。近年來,許多傳染病在一個地區爆發後,很短時間就會傳遍整個國家乃至世界,這警示我們必須把區域乃至個人的衞生和健康問題放在更大的範圍內進行審視。從公共利益的角度出發,每個人管住自己的嘴,不僅是對自身健康負責,也是對他人和整個社會負責。我們尊重甚至鼓勵不同地區形成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美食文化,但任何一種文化都應建立在對公共衞生和生命健康權利的保障基礎之上。

拒絕食用野生動物,在更深層次上反映着我們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規律的價值理念和態度。如何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我們一直以來思考和實踐的課題。來自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石正麗研究員及其團隊,曾證實了蝙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同時也發現蝙蝠身上攜帶一系列對人類有害的病毒。即便如此,在研究者看來,一方面這些病毒傳染給人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蝙蝠在生態系統中佔據着極為重要的地位,對生態平衡的維護功不可沒,決不能因為攜帶病毒就消滅它們,否則會帶來更嚴重的生態破壞。因此,研究團隊在研究過程中對蝙蝠進行無侵害採樣:採集樣品以糞便粒和拭子為主,採樣完成後將蝙蝠放歸自然。這樣的例子生動説明,與大自然相處的方式就是順應自然規律。在利用自然資源方面須秉持科學、合理、可持續的態度,不能肆意破壞自然,更不應把野生動物端上餐桌,否則最終受懲罰還是人類自己。

避免野生動物帶來的社會風險,最有效的方式是對活體動物的交易市場進行更加嚴格的規範和管理,對於野生動物的非法交易必須嚴厲打擊、懲處。當年因非典疫情,廣東省宣佈取締野生動物交易,關閉野生動物市場,對於後續疫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三部門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加強隱患排查,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違法違規交易,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相信這樣的舉措會進一步降低潛在的疫病風險。但對市場的規範和管理不能只是打補丁,更重要的是形成長效機制,從源頭上堵住漏洞,才能確保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舌尖的味蕾能夠辨別萬千滋味,但對於“危險”同樣十分敏感。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各種各樣聚餐必然紛至沓來。無論我們是一家人在家中圍坐一桌,還是外出到飯店品嚐珍饈美饌,都切莫忘記做好自己和親友間的疫病防護,更要堅定地拒絕食用野生動物,避免“病從口入”。俗話講新年新氣象,無論你來自哪裏、無論你的家鄉是否有食用野生動物的陋習,何不從今天起、從下一餐開始,共同涵養更加科學的飲食習慣、倡導健康的飲食文明,過個安全、祥和、快樂的新年!

倡議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yanjianggao/yanjiangjingxuan/q7k79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