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民情日記 >

蚌扎:生態宜居美麗村莊

蚌扎:生態宜居美麗村莊

宣德村蚌扎自然村位於勐先鎮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13公里,是一個典型的哈尼族村民小組。一進蚌扎,只見整個村莊掩映在青山下,曲折寧靜的棧道圍着村子蜿蜒伸展,碧綠清澈的河水環繞村莊流淌,屹立四周的竜樹林靜靜訴説着過往……這裏的每一處風景都無不彰顯着美麗鄉村的絢麗多彩。

蚌扎:生態宜居美麗村莊

蚌扎是一個具有獨特民族文化的村落,是哈尼族民風民俗保存較完整的寨子。近年來,依託美麗鄉村建設及民族團結試驗示範村寨建設,蚌扎村民小組從環境整治、基礎設施等方面入手,着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動民族文化提升,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弘揚特色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既是保護對象也是發展資源。

“蚌扎民族文化濃郁,生態環境良好,美麗鄉村這個稱號名副其實。”宣德村副主任、蚌扎組村民陳明旺聽到自己所在的村子即將打造哈尼紡織小鎮時高興地合不攏嘴。他告訴我們:“近年來,蚌扎從傳統的農業村莊向“民族文化型”美麗鄉村轉變,蚌紮在美麗鄉村與民族團結示範建設過程中,圍繞蚌扎哈尼族民族文化這一核心,及周圍村寨、自然山水風光為載體,以茶文化、酒文化、民俗文化、風水文化及蚌扎村哈尼族的“蚌扎文化”為特色建設蚌扎,不僅傳承和保護了哈尼文化,也激發了廣大村民建設美麗鄉村的信心和熱情,通過項目建設,村內長期淤塞的溝渠得以疏浚,垃圾亂堆亂放的狀況得以治理,通過村內排水溝的治理、改造,不僅改善了水利設施環境,同時也清除了垃圾,有效治理了村莊內的髒、亂、差環境;村莊的綠化亮化工程,不僅美化了村容村貌,同時也淨化了空氣,提升了村莊的整體形象、村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羣眾的生活質量。”

蚌扎村民小組的哈尼族,當地俗稱布都族,是哈尼族的一個支系,在長期的生產生活積累中,形成的以茶文化和哈尼民俗文化為代表的“蚌扎文化”,是寧洱哈尼族的一個縮影,也是普洱茶文化的典型代表。蚌扎至今仍傳承着民族民間傳統的生產、生活習俗。有自己的語言,飲食習俗,自紡自織自染自繡的服飾,有獨具民族特色的婚嫁喪葬習俗,祭竜神、祭茶神等。

祭祀禮俗。蚌扎至今還保留上原始古樸的民族傳統節日“苦努節”。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這天,哈尼人便穿上節日的盛裝,前往“竜樹林”祭拜竜村及白鷳鳥,哈尼“阿布漠比”念着咒語,請求竜村年年都長出茂密的新葉來,迎接更多的白鷳鳥,給哈尼人帶來吉祥、幸福和豐收。

服飾文化。哈尼人善於織染上布,紡線不用紡車,亦不用專門時間,哈尼婦女自織自染,所織的土布結構緊密,構圖豐富。哈尼婦女心靈手巧,人人能夠刺繡美麗的花邊圖案。哈尼族人穿着用布多為自紡、自織、自染、自縫。男子多穿藏青色或深藍色棉布對襟上衣和大褲襠折腰褲,青布裹頭。女子服飾因自稱和住地不同而異。“豪尼”女子穿青色棉布滿看對襟雙扣上衣,長至膝蓋,下襬左右開口至腰部,後腰間系皺布,胸前上端鑲繡彩色滾邊,滿肩進縫有紅、黃、綠幾種顏色的花紋;富有人家用白銀做鈕釦,左右胸襟飾以銀花紅纓,系筒裙;藍布包頭、布包頭的邊上繡棉線,後端邊上繡有紅、黃、綠色花紋;未婚女子腰繫白腰帶,婚後改系藍腰帶。“碧約”女子身穿長衣和自織自染自做的藏青色棉布筒裙,掛項圈,喜戴流蘇耳墜、銀鐲,腰繫白色和粉紅色的圍腰;未婚女子頭戴青布小帽,已婚者發辯纏於頂,並改青布小帽為青布包頭,小帽和包頭布上均鑲銀泡料珠。“西摩絡”婦女身穿青衣,無鈕釦而釘線排銀泡,腰繫白短裙青布包頭。哈尼族男女從早到晚一般多赤足,節日及做客穿自做的南面布鞋,並用青布包腳。

茶文化。哈尼人有種茶、製茶、喝茶的傳統,茶是哈尼人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飲料,生活中離不開茶,紅百喜事需要茶,喜慶節日要喝茶,“喝門”來了要敬茶,哈尼人熱情好客,都能喝上一杯哈尼人親自制作的茶。

蚌扎哈尼族“三道茶”民俗保留得比較完整。首道茶(薄荷茶),二道茶(綠茶),三道茶(炒茶),哈尼族常説:“一喝薄荷茶,常綠不老,清香四溢;二喝綠茶,喝希望,喝幸福;三喝炒茶,喝豐收喜悦,喝人生百味。”這就是哈尼族喝三道茶之説法。

文物古蹟。蚌扎小組為弘揚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積極爭取項目,完善基礎設施,美化村容村貌,保護與發掘文物古蹟,建設了160平方米的文化室,在農户家收集傳統的生產生活用具,諸如:石磨,彈棉花彈弓,婚嫁服飾,竹編針線籮,飯籮,織布機等,集中到文化室展示古老的哈尼傳統文化,使小小文化室成為文物古蹟的博物館。

下階段,蚌扎小組將圍繞民族團結試驗示範區建設, 強化鄉風文明及民主法治,進一步提升鄉村文化內涵。增加羣眾經濟收入,改善村居環境;將按照生態文明村的建設標準和工作思路,把蚌扎小組建設成為自然環境優美,獨特的哈尼生態旅遊文明村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minqing/8zk7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