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實習報告 >

三農問題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三農問題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目錄

三農問題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第一篇:大學生三農問題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第二篇:關於三農問題的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第三篇: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對縣三農問題的調查報告第四篇: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對##縣三農問題的調查報告第五篇:“情繫‘三農’,關注農民工”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大學生三農問題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大學生應如何服務“三農”實踐報告

【目的】:體察民情,瞭解國情,增長才幹

【形式】:深入農村,與村民攀談,搞調查

【時間】:2014年1月

【地點】:

【摘要】:“三農”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村問題和農業問題的總稱。其實質是我國城鄉產業、城鄉收入、城鄉社會發展差距過大。通過對我國“三農”政策分析,提出統籌城鄉發展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並給出了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思路。本文就大學生應如何為三農問題服務,提出了一些想法。

【關鍵詞】: 三農問題大學生 統籌發展 農村經濟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一個農業大國,但農業工業化發展緩慢,嚴重製約着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國的農村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生產進入蓬勃發展的大好時機,農民生活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但和城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並且差距在不斷的拉大從而促使三農問題的生產。

而我想,作為我們新一代的大學生,也許,不,不是也許,而是肯定有着很大一部分的人還不知道什麼是“三農”,什麼又是“三農問題”。“三農”指農村、農業和農民;而“三農問題”則特指中國大陸的農村問題、農業問題和農民問題從而產生的社會問題,包括貧富懸殊及流動人口等。

“三農”作為一個概念則由經濟學家温鐵軍博士於1996年正式提出,自此漸漸被媒體和官方廣泛引用; 2014年三農問題的提法寫入文件,正式成為大陸理論界和官方決策層引用的術語;中共中央於2014年正式將“三農”問題寫入工作報告。 在家鄉本溪,市領導十分重視城鄉統籌的發展問題。市領導作了題為《加大統籌力度,夯實發展基礎,推動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工作報告。他指出,2014年本溪市農業農村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統籌城鄉發展作為根本要求,把建設現代農業作為重大任務,把加強基礎設施作為重要支撐,突出助農增收惠民生、科學規劃調結構、強基固本增後勁、改革創新促統籌、繁榮農村謀和諧,奮力推動現代農業再上新台階,農村經濟發展再創新局面。2014年,本溪市農業農村工作的主要目標是:本溪市實現項目農業投入總額22億元。其中,龍頭企業確保投入14億元,農業園區確保投入8億元;農業合同利用外資完成1.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5000萬美元;新增高效設施農業面積5萬畝,其中設施栽培面積3萬畝;新增土地流轉5萬畝,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5000人;農業總產值、農業增加值分別增長4%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市長強調,圍繞今年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本溪市上下要重點做好六個方面的工作。即更加註重彰顯特色、落地可行、適度超前,加快落實現代農業發展規劃;更加註重做大規模、延伸產創優品牌,全面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更加註重基礎設施、生態建設、典型示範,不斷改善農民

生產生活條件;更加註重整合資源、發揮優勢、創新模式,加快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更加註重就業創業、改善民生、脱貧幫困,紮實推進農村公共事業建設;更加註重深化改革、創新體制、完善機制,不斷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為何三農問題會變的越來越嚴峻呢?由於政策的偏向使城鎮和鄉村的發展差異使貧富懸殊差距擴大。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亦同時加劇了土地兼併問題,一些失去工作或土地的農民轉化成流動人口到城鎮謀生,從而將問題亦帶到城鎮。在惡性循環下,三農問題不斷擴大成為全國性的社會現象。“三農”問題不解決,長期來看,不利於社會穩定;從短期來看,不利於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解決三農問題實質是要解決農民增收、農業增長、農村穩定。這是一個關係十三億人口大國的,經濟社會國計民生的大問題。

“三農”問題是全社會的問題,農民的利益並未切實保障,農民的困難依舊存在,發展農村,提高農民的水平,仍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需要國家、政府及人民齊心協力共同解決,更是需要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不懈奮鬥。只有“三農”問題得以解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才有可能儘快實現。

作為國家未來主人的當代大學生 ,“三農”問題既是我們的人生機遇,也是我們的歷史使命。

第一:大學生要抓住“三農”問題所提供給你們的人生機遇。毛澤東曾説“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裏是大有可為的。一方面,

農村、農業迫切需要需要有現代知識的青年,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村和農業,提高農村、農業的科技水平,提升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提升農村、農業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大學生就業難長期困擾着國家,其主要原因還是從農村走出的大學生不願再回到那個環境待遇不是太理想但可以讓他們學以致用實現人生價值的農村,絕大部分大學畢業生寧願呆在城市做一些不能讓他們發展潛能而且為別人服務的事情,或者説沒有自己到農村開闢自己事業的意識,大學生就業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他們就業觀念。現代大學生要轉變就業擇業觀念,更要有創新創業觀念。我們要轉變就業觀念---到農村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不論是學習農業還是工業,學習理工還是人文,什麼專業在農村都大有用武之地,這是歷史給我們的發展機遇,不要錯過。

第二:我們大學生要擔當起解決“三農”問題的社會歷史責任。“三農”問題是全黨、全國、全社會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大學生應該從思想上、行動上促進、加快“三農”問題的解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振興”,早日實現現代化的歷史責任。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會有每一個歷史時期的重大社會問題,需要有責任心的年輕人去擔當,現代“三農”問題的歷史責任需要我們現代大學生去擔當。作為國家未來主人的當代大學生也正在積極組織、參與一些相關的學習調研,為解決“三農”問題而不斷努力着。

如今,大部分大學生對三農問題的默然視之,甚至有些人都不知何為三農問題,這是一個嚴峻的問題。我們大學生中可以來説百分

之八十的來自農村。作為農民的後代,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改變三農的現狀。可事實卻是大部分同學卻選擇了拋棄農業、遠離農村、脱離農民,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錯誤的引導,我們從小到達就被灌輸了走出黃土地的思想,因而長大後總想脱離農村。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民以食為天”即農民才是糧食的創造者。我們需要改變這種觀點對人們的束縛。

其次:錯誤的觀念,大部分人總是把體力勞動與農業聯繫在一起,認為搞三農就是賣勞力,其實不然隨着科學的發展農業在很多方面都實現了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就拿發展最快的國家美國來説,很大部分有錢人卻是農民。我們國家現在的目標就是將最新的研究成果應用到農業上。

再次:錯誤的世界觀價值觀,很多人把農村人和城市人劃分了嚴格的界限,甚至在某些人潛意識裏對其貼上了三六九等的標籤,這是中國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思想糟粕,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去努力改變,但改變並非易事,需要我們慢慢去引導去啟發爭取用比較短的時間去實現這種思想質的飛躍。

基於以上三點,我校應引導啟發,培養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作為又一個宗旨,希望通過一些交流討論活動來開闊同學們的視野,通過一些名師講座來改變一些錯誤的觀念,通過下鄉社會實踐深入瞭解三農,從而喚起大學生支援三農的熱情。

第二篇:關於三農問題的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我這次寒假社會實踐的主題是“三農”問題的調查,為了這個社會實踐報告,我特地回到老家進行實地調查。主要調查方式是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在家裏我先查了“三農”問題的一些信息,自己瞭解了“三農”問題是什麼,為什麼要解決這個問題,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然後針對這些內容制定了一份問卷調查表,我一共印了20份,本來想多印一點的,但是當時趕時間,就只印了那麼多。然後我還根據找到的三農問題信息制定了一份三農問題的宣傳資料。準備帶回老家進行宣傳使用。

回到老家後,我首先找到最熟悉的人,給他們每人一份問卷,然後還找到兩個姐姐專門為我發問卷的時候拍照,來增加我社會實踐的真實性,這不是在作秀。雖然最開始的時候我只是帶着一種完成任務的想法來做這件事的,也覺得這是徒勞的浪費時間沒有一點價值可言。可是當我站在他們旁邊看着他們做問卷的時候,我卻突然發現,我自己在做的這件事情是多麼的有意義。因為我發現,在這個不算落後的小鄉村裏面的居民,卻居然大多數連三農問題是什麼都不知道。而且,不少人都不關心三農問題,認為這個問題和他們自己沒有多大的關係,他們認為這種問題應該是政府機關裏面的人關心的問題,與平民老百姓無關。問卷裏面有道題是問三農問題中的三農指什麼,有五個選項,農民,農業,農村,農户,農田。大多數的人都覺得農田要算一個,因為在他們心目中,農田才是最大的依靠,因為農村土地就是農民朋友的命根子啊。可喜的是,我調查的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國家出台的一系列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其中有一項就是農業税被取消了。他們對與這點都是很高興的,因為這減輕了他們很大的負擔。“這個政策好不好?”我問到,“當然好啊,不用交錢了嘛!”雖然説現在的農村條件比以前是好了很多了,但是家庭負擔也還是比較重的,能幫助農民減輕負擔,減一點當然就好一點。“對於國家出台的相關三農問題政策,你支持嗎?”幾乎所有的人都選的大力支持,雖然我不確定他們是否瞭解那些具體的政策究竟是什麼,究竟有沒有落到實處,究竟有沒有給農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究竟那些政策是不是隻是空中閣樓,但是我覺得,農民朋友們都是相信國家政策的,他們相信,國家不是違背農民的,他們相信,國家會對他們好的。裏面有個問題有一個填寫着讓我覺得值得思考,您是怎樣知道有關三農政策的,有個人就説他不知道三農政策,所以沒有選項可以選擇啊,因為四個選項,看電視,聽廣播,別人告訴,政府宣傳。我相信這是位唯一説出實話的人,其他人我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知道這些政策,都什麼都沒説就選,大多數選的政府宣傳,我問政府給你們宣傳什麼政策了,他們説什麼都沒有,其實他們也不知道有哪些政策,“哪有這麼好的政府啊。”有個人感慨。我不禁想到,究竟是什麼讓現在的老百姓不敢説真話了,讓老百姓對政府盲目崇拜,都説要跟着政府走,跟着領導走,可是,政府呢,政府又做了什麼可以讓老百姓心甘情願跟着走的事情啊,都説要讓農民朋友們得到實惠,得到好處,可是,話誰都會説,但是實行了嗎?就算實行了,那也得經過層層審批層層考驗最後實行的時候恐怕都過了不少年了吧。中國現在政策實施得就是如此滯後,政府宣傳的是什麼,宣傳政府的又是什麼,這些宣傳,給農民帶來的是什麼,只是樹立了政府在農民心目中高高在上不可親近的崇高地位,讓大家都怕政府。我在網上查找怎麼樣解決三農問題,我發現政府出台的政策都顯得太空洞太抽象太不具體了。“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大力發展勞務產業”“正確處理城市發展與農村發展的關係”“加快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等等。這些政策都説的好空洞好空洞,你説,你這麼説農民會明白這和他們究竟有什麼關係嗎?中國就搞這些面子工程,表面上弄的好看,可實際上呢,老百姓卻得不到什麼實實在在的好處。也難怪農民朋友們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政策,因為知道了也沒有什麼用啊。日子也根本就不會因為這幾點空洞的政策就得到什麼具體的改變的。其中有一個問題,“農民問題是指什麼的問題?”選項有素質,減負,技術指導。大多數都説是減負問題,少數人説是技術指導問題,只有極少數人説是素質問題。當初我設置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在想農民朋友們認為自己的問題究竟出現在哪裏。當時在網上查到的是素質的問題,可是卻只有極少數人選擇,而大多數人卻認為是減負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樣子,我很想知道。是他們對自己的素質十分自信,還是因為在他們心目中素質問題不算是問題呢?也許是因為他們覺得減負才是真真實實與他們直接相關的可以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的問題。農民更關心的不是你説的天花亂墜的政策,而是實實在在的真實的行動,哪怕只有那微小的行動,哪怕只能帶給農民微小的實惠。“農業問題主要是指什麼的問題”產業化,專業化,技術化。很多人都選擇了技術化。我想,在農民的心目中,也許技術的不成熟才是導致農業的發展緩慢的主要因素。在農民的心中渴求政府能有人對他們進行技術上的指導,而我們親愛的政府呢,又真真正正的做到了什麼呢?都説要去親民,要去下到農村,與農民們交流想法,知道他們需要什麼,缺少什麼,可實際上呢,又真(感謝訪問本站)的有幾個領導經常親民了呢?就算真的有人去了,也只是極少的吧。其實這個問題查到的答案是產業化的問題,只是農民們根本就沒有什麼產業的概念。什麼始終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基礎。許多人都在糧食和土地之間徘徊。他們説糧食和土地是不可分割的關係,沒有土地,哪裏來的糧食呢?可見農民朋友們真的是把土地當成自己的命啊,雖然很多農民現在都不是主要靠農田來維持生活了,但土地畢竟是他們的財富,是祖祖輩輩遺留下來的產業。

這次社會實踐調查,雖然時間很短,調查人數也不是很多,但我真的是收穫很多的。有的時候,我真的想做一個官,然後為農民朋友們,為老百姓們實實在在的做點事,讓他們享受一點實實在在的幸福。

第三篇: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對縣三農問題的調查報告

為積極響應團省委,省青聯的號召,我們雲南警官學院治安系06級的13名青年志願者在兩位隊長的帶領下來到怒江州蘭坪縣開展了為期10天(7月14日—7月23日)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對當地農民的生活狀況及農村經濟發展的情況進行了入户調查,為此,我們採取了與青少年座談、和國小生聯歡、深入農户家同吃同住,親身體會等多種形式。在蘭坪縣,我們學到了好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瞭解了一些制約當地農民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現以新建村為例,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一、基本情況:蘭坪——“三江之門”,地處祖國西南邊境的橫斷山脈縱谷地帶,四周與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劍川縣和雲龍縣、迪慶藏族自治州的維西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以及本州的福貢縣和瀘水縣毗鄰接壤,並通過劍—蘭公路、黃—金公路、維—蘭公路、麗—蘭公路等呈星型與周邊各縣相連,是內地縣和邊境縣的結合部。幅員4325平方公里,轄4鎮4鄉106個村民委員會801個自然村,人口20萬。蘭坪居住着白族、普米族、傈僳族、彝族、怒族、藏族、納西族和獨龍族等14個少數民族,佔全省24個民族的58,各民族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服飾、民居、節日、風情、習俗給景區增加了絢麗的色彩。蘭坪的礦藏資源得天獨厚,早已名揚中外。其中金頂鳳凰山特鉛鋅礦,以儲量大,品位高,成礦集中,易開採等特點,榮居全國之首世界第二,儲量達1429萬金屬噸,潛在價值可達2014多億元。除礦藏資源外,蘭坪的旅遊資源也獨具特色,境內山巒疊嶂,江河縱橫,山川秀麗,景色宜人。蘭坪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的中心地帶,地理和交通呈星型向“三江並流”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周邊各縣輻射,是滇西四地十縣旅遊環線的中心節點和主要入口,自然成為三江並流區旅遊通道的中心驛站,所以“三江之門”作為蘭坪的一個旅遊文化品牌正被世人關注。的確,蘭坪有着多種多樣的豐富資源,蘭坪縣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的振興,其關鍵在於如何加大開發力度,儘快把蘭坪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不光是開採礦藏,而是要學會加工礦藏。二.目前存在的困難:1、交通不便。進村的唯一一條主道尚未修建好,從村上到鎮上的路大部分是土路,交通極為不便,人們出行基本上都是走路。2、經濟收入太低,導致文化教育發展水平不起來。全村都分佈在山上,只有一個村委會辦事處的房子,農民人均年收入600元左右,主要經濟來源就是靠種土豆,養豬。從整個村來看,貧富也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村裏的房子只有少部分為兩層房,靠土墼建成,家裏有電視、vcd、和小型發電機,人均年收入1800元左右。其他的村民住房多是五六十年代建的,用木頭搭建、瓦片堆砌起來的略顯低矮狹窄的房子,一副破落不堪的樣子,家裏幾乎沒有一件象樣的現代傢俱。村裏有8所國小,其中:一師一校6所、兩師一校1所、完小一所,三年級後的孩子們需要走很遠的山路去完小讀完高年級的課程。學校裏的課桌、板凳都很簡陋,幾乎沒有一塊象樣的黑板,校舍更是一棟危房,操場僅是一塊凹凸不平的空地。大部分學生因為家庭貧困,國小還沒念完就不得不輟學回家。長期以來,村裏的文化發展水平處於一個比較落後的狀態,他們之間的交流都是靠傈僳語,有的村民甚至聽不懂漢話。全村有部分青壯年外出打工,打工賺的錢是主要的家庭經濟收入來源;人均的幾畝田地只能保證温飽,解決不了孩子們的上學問題和家庭裏的其他開支;偏遠山區則根本談不上商品經濟發展。我們此行在新建村也只找到了一個賣便宜煙酒糖茶的小賣部。顯然,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很明顯。3、資源開發晚。這屬於一個政策上的原因。新建村本身處偏遠山區,國家對於當地上午政策性投資不夠,沒有很好的開發利用當地的資源,振興經濟。4、地理環境特殊。這裏屬於山區丘陵地帶,交通不便,長期以來與外界的交流很少導致封閉落後。人們的觀念意識也很落後。同時,當地的土壤十分貧瘠,土地多,平地少,根本不適宜種植農作物,農業灌溉條件不方便,山坡上的莊稼基本靠天收。5、缺乏科學的種植養畜知識。由於農民普遍文化素質較低,所以根本談不上科學種田,科學養殖,科學飼養。二、我們的建議:1、加快農村的城市化建設進程。促進農村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地區結構,收入分配結構,城鄉結構)調整,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從而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2、蘭坪縣資源豐富,特別適宜發展畜牧業。應走農業產業化的路子,大力發展農業和畜牧業。3、加強公路交通建設。人們常説“要想富,先修路”,所以蘭坪必須將縣、鄉、村三級公路建設好,這樣蘭坪的東西才能外運,外邊的物資才能運入,招商引資,以促進經濟的發展。4、加強對旅遊資源的開發和宣傳。蘭坪有着旅遊資源,境內山巒疊嶂,江河縱橫,山川秀麗,景色宜人。神奇的冰川雪原、高山湖泊,碧綠的山間草甸、滔滔江水,無不使人心馳神往,留連忘返。加之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是集度假、觀光、旅遊、考察、探險為一體的雲南處女地,故應加強旅遊服務業的基礎設施建設。5、加強對礦藏資源的開發。在國家政策允許的範圍內積極開發,以增加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和地方財政的税收收入。6、牢記“治安也是生產力”,搞好社會治安,讓遊客平平安安來玩,平平安安回家。總之,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怒江州各級黨委和政府在促進農民經濟收入增長的時候,既要進行短期的政策調整,更要着眼於長期的制度建設。必須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採取措施標本兼治、長短結合,才能為今後蘭坪縣“三農問題”的有效解決,縣域經濟的良性發展打下更好的基礎。

第四篇: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對##縣三農問題的調查報告

為積極響應團省委,省青聯的號召,我們雲南警官學院治安系03級的13名青年志願者在兩位隊長的帶領下來到怒江州蘭坪縣開展了為期10天(7月14日—7月23日)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對當地農民的生活狀況及農村經濟發展的情況進行了入户調查,為此,我們採取了與青少年座談、和國小生聯歡、深入農户家同吃同住,親身體會等多種形式。在蘭坪縣,我們學到了好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瞭解了一些制約當地農民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現以新建村為例,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

基本情況:

蘭坪——“三江之門”,地處祖國西南邊境的橫斷山脈縱谷地帶,四周與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劍川縣和雲龍縣、迪慶藏族自治州的維西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以及本州的福貢縣和瀘水縣毗鄰接壤,並通過劍—蘭公路、黃—金公路、維—蘭公路、麗—蘭公路等呈星型與周邊各縣相連,是內地縣和邊境縣的結合部。幅員4325平方公里,轄4鎮4鄉104個村民委員會801個自然村,人口20萬。

蘭坪居住着白族、普米族、傈僳族、彝族、怒族、藏族、納西族和獨龍族等14個少數民族,佔全省24個民族的58%,各民族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服飾、民居、節日、風情、習俗給景區增加了絢麗的色彩。

蘭坪的礦藏資源得天獨厚,早已名揚中外。其中金頂鳳凰山特鉛鋅礦,以儲量大,品位高,成礦集中,易開採等特點,榮居全國之首世界第二,儲量達1429萬金屬噸,潛在價值可達2014多億元。

除礦藏資源外,蘭坪的旅遊資源也獨具特色,境內山巒疊嶂,江河縱橫,山川秀麗,景色宜人。蘭坪地處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的中心地帶,地理和交通呈星型向“三江並流”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周邊各縣輻射,是滇西四地十縣旅遊環線的中心節點和主要入口,自然成為三江並流區旅遊通道的中心驛站,所以“三江之門”作為蘭坪的一個旅遊文化品牌正被世人關注。的確,蘭坪有着多種多樣的豐富資源,蘭坪縣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的振興,其關鍵在於如何加大開發力度,儘快把蘭坪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不光是開採礦藏,而是要學會加工礦藏。

二.

目前存在的困難:

1、交通不便。進村的唯一一條主道尚未修建好,從村上到鎮上的路大部分是土路,交通極為不便,人們出行基本上都是走路。

2、經濟收入太低,導致文化教育發展水平不起來。全村都分佈在山上,只有一個村委會辦事處的房子,農民人均年收入600元左右,主要經濟來源就是靠種土豆,養豬。從整個村來看,貧富也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村裏的房子只有少部分為兩層房,靠土墼建成,家裏有電視、vcd、和小型發電機,人均年收入1800元左右。其他的村民住房多是五六十年代建的,用木頭搭建、瓦片堆砌起來的略顯低矮狹窄的房子,一副破落不堪的樣子,家裏幾乎沒有一件象樣的現代傢俱。村裏有8所國小,其中:一師一校6所、兩師一校1所、完小一所,三年級後的孩子們需要走很遠的山路去完小讀完高年級的課程。學校裏的課桌、板凳都很簡陋,幾乎沒有一塊象樣的黑板,校舍更是一棟危房,操場僅是一塊凹凸不平的空地。大部分學生因為家庭貧困,國小還沒念完就不得不輟學回家。長期以來,村裏的文化發展水平處於一個比較落後的狀態,他們之間的交流都是靠傈僳語,有的村民甚至聽不懂漢話。全村有部分青壯年外出打工,打工賺的錢是主要的家庭經濟收入來源;人均的幾畝田地只能保證温飽,解決不了孩子們的上學問題和家庭

第五篇:“情繫‘三農’,關注農民工”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關注農民工”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中,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社會羣體——農民工。農民工主要指户籍在農村,進城務工和在當地或者異地從事非農產業的勞動者。農民工的出現和發展,是中國國情的產物,將長期存在於現代化事業的進程中。農民工作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為社會創造了財富,為農村增加了收入,為城鄉發展注入了活力,為國家現代化做出了重大貢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依靠力量。

二、調查目的:

掌握本鎮農民工的現狀,瞭解和研究這部分羣體的工作生存環境、社會保障、就業培訓等問題,為家鄉制定小區域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政策提供科學參考依據,為社會特別是我們大學生了解、關注農民工提供一個有效的平台。

三、調查地點、調查對象及其一般情況

調查地點:河北省保定市滿城縣

調查對象:外地來我市縣工經商的和我市外出務工經商的農民工

調查對象的一般情況:這部分人是年齡在16—60週歲,户籍在農村,由外地來我市務

工經商,或者我市在鎮區外或在當地鎮上務工經商的農村居民。

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根據農民工居住情況和工作情況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在本市9

個行政村,313個村民組中,總共調查了150名農民工(其中:外來人員

75户,本地人員75户)。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150份,回收問卷150份,回收率100%。

四、調查時間:2014年2月5日---2014年2月10日

五、調查內容:

(一)我鎮農民工現狀

1.農民工的基本情況

a、我市縣農民工以國中文化的青壯年為主。據調查,在被訪問的農民工中16—20歲的佔17.3%,21—30歲的佔25.3%,31—40歲的佔38%,41—50歲的佔14.7%,51—60歲的佔4.67%;男性佔62%,女性佔38%,國中文化程度的佔64.7%,高中文化程度的佔22%。可以看出,農民工的主體是農村的壯勞力,也是在農村勞動力中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的羣體,他們總體素質已經有所提高,不再侷限於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

b、從事的職業分散。被訪農民工中生產工人有48%,個體户有10.67%,服務員有4.67%,技術工人有9.33%,小攤販有18%,建築工人共佔9.33%。農民工從事的職業正從以前簡單的體力勞動向多種職業延伸,對城市發展所作的貢獻也越來越大。

c、以長期務工經商人員為主。“亦工亦農、亦城亦鄉”,呈季節性的“候鳥式”的這一務工經商方式已被固定式務工經商方式所取代。據調查,有97.33%的人是常年外出務工經商,只有2.67%的人是兼業式的農閒時節打工和臨時性外出。農民外出務工經商仍主

要依託以親緣、地緣關係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社會信息網絡。據調查,76%的農民工靠親友或熟人推薦獲得現有工作,21.33%的人是通過自己應聘找到工作,中介組織介紹的佔

2.67%。靠親友介紹或幫帶依然是農民工務工經商的主要渠道,因為這種就業方式的就業成本低且成功率高,這與農民獲得就業信息的渠道少、對社會職業中介機構誠信的認同感低有關。

d、農民工外出務工經商仍以掙錢改善生活為主。在外出務工經商的4個主要原因中,選擇“出來磨練自己,增長見識、學技術”的有3.33%,選擇“尋找更適合自己發展的地方和職業”的有2.67%,選擇“家鄉收入低,外出掙錢改善生活”的有86.67%,選擇“其他原因”的有7.33%。由此可看出,農民工在經過常年的務工經商磨練後,掙錢餬口觀念仍為主導,也有少數人員開始規劃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關注個人自身的發展。

2、農民工的收入和生活現狀

a、收入水平有所較高,收支相抵有結餘。據調查,16%的人收入在501—1000元,45.3%的人收入在1001—1500元, 22%的人收入在1501—2014元,2014元以上的有16.7%;從農民工月平均支出來看,支出300元以下的佔2%,301—500元的佔10%,501—700元的佔58%,701—1000元的佔24%,1001元以上的佔6%。相同檔次的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基本一致,大部分農民工收支相抵有一定結餘,能夠給家裏一些經濟支持。

b、居住條件較好,家庭為單元的租房户增多。據調查,在75個外來務工經商人員和15個本區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有56.67%的人是一家人租房居住,與他人合租的有14.44%,6.67%的較高收入農民工在購房自住,還有22.22%的人居住在由所在單位提供的宿舍。

c、生病以選擇私人診所為主。由於城市醫院的檢查費和藥費又貴,因此,農民工生病時,由於難以承擔城市醫院高額的醫療費用,使92%的農民工在生病時選擇去私人診所,只有8%的人選擇上醫院。

d、農民工保障制度仍不完備。據調查,有98.67%的人蔘加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有3.33%的人蔘加了農民工社會養老保險,有15.33%的人蔘加了工傷保險。

e、具有一技之長者不多。技術是農民工在城市立足的根本,但大多數都沒有經過正規的技術培訓,一般都是邊幹邊學,沒有過硬的技術,就不可能有穩定的工作和較好的收入。據調查,只有35名在從事現在的工作前接受過技能培訓,佔被訪者的23.33%,在這部分人中,有6人受過半個月的培訓,有29人接受過1個月的培訓。

3、農民工的心願

近幾年來,我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農民工也享受到了一定的成果,他們對未來的期望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多人開始關注自己的健康、家人和子女的教育問題。在打工最大的心願(多選)調查中,有100%的人希望提高工資水平,有62%關注自己的健康問題,有100%的人希望家人平安,有28.67%的人希望保障自身合法權益,有30%的人希望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農民工面臨的問題

1、工資水平和工作環境仍不理想

一是工資水平偏低,欠薪現象依然存在。二是工作環境條件較差,缺乏最基本的勞動保護。許多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沒有配備必需的安全培訓,使農民工成為了職業病和工傷事故的高危羣體。三是超時間、超強度勞動現象普遍存在,休息權利沒有保證。據調查,農民工日工作時間平均在10小時,每月工作時間超過29天。

2、農民工保障體系還不夠健全和完善

由於現行的農村、城鎮社會保障制度的侷限性,以及各級政府財力和企業的認識差距等因素,絕大多數農民工沒享受到基本的社會保障。一是工傷保險參保率低,從調查數據來看,農民工工傷保險參保率僅為15.33%。二是養老保險覆蓋面太小,農民工後顧之憂難以解決。調查表明,被訪農民工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僅為3.33%,

3、農民工維權比較困難

一是維權成本太高。目前,涉及農民工的高發維權案件,主要是工傷和勞資糾紛。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向有關部門投訴,維護自己的權益確實困難,請律師維權成本又太高,因此大多數農民工在遇到侵權時,都放棄了維權。二是農民工面對企業處於弱勢。農民工大多在勞動密集性的私營企業工作,很多就業崗位會隨着產業更替和市場週期而頻繁流動和變化,許多農民工面臨隨時被解聘的風險,因此簽訂勞動合同率很低。

4、政府的關懷不能使農民工滿意

據調查,只有8%的人認為政府關心農民工,有74.67%的人認為政府關心得不夠,有17.33%的人認為不關心,這説明政府和政府部門對農民工的關懷工作只是得到了近1成農民工的肯定。

六、調查建議:

1.大力發展和規範勞動力市場 ,監督和規範用工單位的用工行為。

2.拓展農民工的就業服務和教育培訓,切實加強政府對農民工培訓工作的領導。

3.適時提高工資標準,抓緊解決農民工工資偏低和拖欠問題

4. 健全和完善農民工保障體系,積極穩妥地解決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

5. 進一步改善農民工的居住條件

6. 健全維護農民工權益的保障機制,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7. 切實保障農民工職業安全並提高農民工的職業安全衞生意識。

七、調查總結:

此次對家鄉農民工現狀的社會調查增進了我對家鄉農民工的瞭解與認識,對這一弱勢

羣體有了全新的感受。農民工現象將伴隨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還有很多需要思考、探索、解決的問題,讓我們共同努力,為解決農民工問題以構建和諧社會做出力所能及的奉獻。

“調研熱點,關注民生 ”

廊坊師範學院寒假社會實踐報告

外國語學院

09本英語一班

金迪

09030141005

本網向你推薦更多精彩文章:

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淺析華巖鎮“三農”問題

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淺析華巖鎮“三農”問題

三農問題調查實踐報告

關於三農問題的實踐調查報告

關於三農問題的實踐調查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shixibaogao/jlv6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