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徵文稿 >

紅色記憶徵文【精品多篇】

紅色記憶徵文【精品多篇】

紅色記憶徵文【精品多篇】

紅色記憶徵文 篇一

“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側耳聽。晴天響雷敲金鼓,大海揚波作和聲。人民戰士驅虎豹,捨生忘死保和平”。《英雄讚歌》的旋律響起,是激昂慷慨的時代強音,是熱血湧動的磅礴力量。《英雄讚歌》鐫刻的音符文字,是永不磨滅的時光印記,是愈加閃亮的精神光芒。

“名將以身殉國家,願拼熱血衞吾華”。走過一百年風雨征程,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和帶領之下,湧現了一批批極具先進性和鬥爭性的革命隊伍,用一股股奔湧向前的力量,助推着“中國號”巨輪一路劈波斬浪、傲立潮頭。廣大黨員幹部作為強國一代的“接棒人”,當用心唱響“英雄讚歌”,看齊先進、爭當模範,立穩精神座標、砥礪奮進力量,用情獻禮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譜就“百折終不悔”的奮鬥強音,傳承“不畏困且艱”的勇氣決心。“地陷進去獨身擋,天塌下來隻手擎。兩腳熊熊趟烈火,渾身閃閃披彩虹”。1921年,一艘“小小紅船”從浙江嘉興南湖的煙雨中啟航,百年來,經歷了保家衞國的革命時期、熱火朝天的建設階段和壯闊宏大的改革征程,無數時代英雄用身軀挺起捍衞祖國的脊樑、用奮鬥點燃傳遞夢想的火炬。“危難非所顧,威力非所畏。”廣大黨員幹部當用心譜就“百折終不悔”的奮鬥強音,接棒續跑革命先烈、先鋒標兵的奮進征程,以不畏艱險的勇氣和更高一程的決心,成為新時代的奔湧後浪,積極投身祖國偉業。

奏響“身死報國恩”的鏗鏘旋律,涵養“石壓草不死”的頑強底藴。“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剛剛過去的2020年,我們致敬逆風出征的醫護人員和抗洪士兵,我們點贊科研領域的創新先鋒和大國工匠,我們看齊脱貧攻堅的基層幹部和“最美公務員”,我們為了不起的中國人而驕傲,我們為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廣大黨員幹部身負人民和黨的深切期盼,當用情奏響“身死報國恩”的鏗鏘旋律,傳遞出鼓舞人心的正能量,迸發出凝聚人心的精氣神,用頑強意志挑起責任重擔,用無悔初心詮釋光榮使命。

飛揚“志氣存高遠”的希望歌聲,激昂“惜時尚如金”的進取勢頭。“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走過千山萬水,目光所盼處是恢弘壯闊之遠景,心懷所寄處是偉大復興之歸夢,這一路的風雨征程,是中國共產黨的領航掌舵,是頂層設計的科學統籌,是心手相連的接力落地。“白首壯心馴大海,青春浩氣走千山”。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如今,我們已經走進了新時代,廣大黨員幹部當用力唱響“志氣存高遠”的希望之聲,激昂“不負韶華,只爭朝夕”的進取勢頭,從偉大民族精神中汲取磅礴力量,從豐富歷史經驗中啟迪智慧思想,從豪邁英雄情懷中堅定初心信仰,把立志報國作為一生的目標追求、把勤政愛民作為源源不斷的思想動力,幹出真政績、攀登新高峯,為我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祝賀。

紅色記憶徵文 篇二

“夜半三更喲盼天明,寒冬臘月喲盼春風。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傅老一首《映山紅》,深深影響了幾代人。每次響起這首歌的旋律,腦海的思緒便飛往了那個艱辛艱苦卻又充滿信念力量的時代。在這建黨百年之際,新時代的黨員和幹部,更加需要汲取這歌聲裏來自那個年代的精神,作為繼續建設祖國的養分。

唱響“映山紅”,學習那個時代的擔當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繼承他們的精神,就是做好接力手,繼續發展老一輩們一生奮鬥的偉大事業。從井岡山時期的起義革命、到延安時期的抗日戰爭、再到祖國解放和改革開放,時代的步伐終於走到了建設富強民主自由和諧美麗新中國的新徵程上。在那些一窮二白的年代,先輩們憑着一腔熱血擔起了實現民族獨立、改變國家地位、爭取國民自由的責任,拋頭顱灑熱血,粉身碎骨終不悔。而在建黨百年的今天,年輕一輩的我們,就更應該學習這種擔當、保留那份血性,才能在新時代中完美地完成先人交下來的、屬於這個時代的黨員幹部的任務。

唱響“映山紅”,學習那個時代的奉獻精神。打小在課本中就知道鄭培民、焦裕祿、孔繁森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故事,當時只覺得感動,卻不懂什麼是奉獻。多年後,當我也以一名建設者的身份進入組織,為新中國的偉大事業而奮鬥時,也終於懂得老一輩革命家為後人所留下的,是多麼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的奉獻精神也正如今天的張富清、王繼才、黃文秀等一批批先進黨員所具備的,是奉獻了青春、奮鬥於新時代的精神。牢記那個時代,就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把國家、人民和集體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覺悟時刻放在心間。

唱響“映山紅”,學習那個時代的鬥爭精神。鬥爭精神是經歷了時間檢驗的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人贏得革命勝利的重要法寶和實踐原則。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信仰是靠鬥爭來堅持的。進入新時代以來,國際形勢複雜嚴峻,面臨的風險考驗越來越多,更加要求黨員、幹部重拾鬥爭精神,提高自身素質,善於用鬥爭精神解決問題,以適應複雜多變的環境。只有堅定鬥爭意志、牢記鬥爭精神,才能真正做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百年建黨,砥礪奮進,老一輩革命家為我們唱響了一首感天動地的“映山紅”。作為新時代的接棒者,要繼承發揚老一輩黨員的革命精神,守初心、擔使命,在傳承中發展、在傳承中壯大,從延續歷史精神財富的血脈中不斷前行,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奮勇前進,真正做到“我將無我,不負人民”。下個百年,中共黨員還將繼續唱響新徵程裏的“映山紅”。

紅色記憶徵文 篇三

範興義,小疃村人,父親早亡,母親拉扯弟兄二人,生計維艱,常年衣不蔽體,冬夏赤腳,腳生厚繭,踏蒺藜窩如履平地。孤兒寡母無依靠,少管教,曾被鄉人戲侮:你就是拖着打狗棍戳狗牙的料。心中不平,負氣背井離鄉,在臨沂參加武工隊,整編成高炮團,任團長。在各種戰役中多次負傷,赴朝回國後,授予大校軍銜,享受副師級待遇。

一、母親

抗美援朝的前夕,一天,去小疃村的鄉路上走着三個軍人,其中有一個女軍人懷裏抱着一個熟睡的男嬰。

來到村口,兩個警衞員在樹下等候,女軍人抱着孩子疾步向一户破舊的院落走去。

屋裏迎出一個農婦,見到親人喜出望外,忙招呼到屋裏。女軍人面色凝重地説:大嫂,我和老範又要出征打仗去了,孩子就託付給你了。淚珠隨着話音撲嗒撲嗒落下來。嫂子不由地歎了一口氣:孩子才六個月呀,正是需要孃的時候,你倆咋這麼狠心啊!看了看熟睡的孩子,女軍人説:大嫂,別説了,國家更需要我們。她覺得這樣走會更好,孩子哭了她怎麼拔得動腿,就狠狠心,把孩子放到大嫂的懷裏,然後毅然決然地向門外走去。

剛走到衚衕盡頭,恍惚間耳畔傳來孩子聲嘶力竭的哭鬧聲,有個聲音抓撓着她的心喊着“媽媽,媽?媽”她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腳步,稍一遲疑,轉身向院子裏跑去。

孩子的確醒了,茫然地感到異樣的氣氛,但他的小鼻子靈異地聞到了母親漸漸飄近的奶香,那種偎依的感覺還在,於是像往常一樣,醒來獻給母親一張甜甜的笑臉。女軍人忙不迭地又把孩子奶在懷裏。一邊握着孩子粉嫩透明的小手一邊自言自語:孩子,好好吃吧!吃飽了就不想媽了,媽媽這一走,一聲槍響過後還不知有沒有你這個媽呢?愈説愈忍不住哽咽了,低低地啜泣起來。嫂子在一旁也陪着擦眼抹淚,安慰着:他嬸子,你就放心吧!有一口吃的我也不會餓着孩子,你們都是國家的人,家裏攔不住你,你就放心孩子吧!女軍人含淚點點頭,看了看孩子最後一眼,似乎要把孩子完完全全印在心間。當孩子從母親的懷抱脱離開來,攬進另一個温暖的懷抱,他還是察覺到氣息的異樣,陌生地放聲嚎啕起來,似乎他也預感到此時此刻與母親的生死訣別。他不會像母親那樣懂得壓抑,一任自己哭得洶湧澎湃。

孩子一直大聲哭喊着,每一聲都哭向母親,似乎每一聲涼透心底的憂傷和絕望裏都撕心裂肺地喊着:媽媽,別走!媽媽,你快回來!女軍人淋着疾風驟雨般的啼哭,向村外走去。

集結的號聲在中原大地迴盪。

戰火紛飛的朝鮮戰場,敵人的飛機像老鷹似的向地面俯衝,到處一片火海恣肆。

女軍人從一處起火的房子裏,隱隱聽到嬰兒的哭聲,做過母親的人對孩子的哭聲都特別敏感。那聲音像無線電波似的,無論多麼細微,都會被母親的心接收。她冒着呼嘯的槍炮聲向傾塌的房子裏衝去,竟真的抱着一個嬰兒跑了出來。但子彈是不長眼睛的,一顆罪惡的子彈還是打中了她的腿。她從未感到一絲兒的後悔,更是緊緊地守護好那個孩子。她覺得這就是自己的孩子,老家的兒子在託付這個異國的孩子來看望他的母親。這個孩子也是她的戰友的孩子——剛剛犧牲的楊政委夫婦留在臨沂老家的遺孤。她活着就要好好收養,保護這些可愛的孩子,讓戰爭的陰影遠離孩子的童年。當母親的受多大的罪,就是為了孩子們不再吃同樣的苦。她們兩對夫婦曾經説好了,無論誰倒在了戰場上,活着的就把對方的孩子收養,當自己的孩子撫養成對國家有用的人。

這不是電影畫面,也不是小説裏的情節,女軍人就是範興義的妻子,從八一南昌起義,作為一名女子中學的學生就開始追隨革命,一直在教導營做教官,歷經各種戰役,出生入死,這是赴朝參戰時的情景。

二、記事本

範興義沒有文化,妻子小他八九歲,在那個紅色年代,很多不同層次的人為革命信仰走到一起,信仰產生激情,家庭也是組織的一部分。兩個不同文化修養的人如何相處,並相敬如賓,很多生活的細節筆者不得而知,也許與石鐘山寫的《激情燃燒的歲月》有某些相似之處,局外人儘可以想象,筆者只想贅述幾點不同。

赴朝回來,範老自覺沒有文化,便主動請纓到地方工作,在長春一個兵工廠管人事安排。

五個孩子相繼來到身邊,這樣一個大家庭,教育的責任基本落在妻子的身上。文化人自有文化人的智慧,她借鑑部隊每週開班務會的作風,規定每週開一次家務會議,充分發揚民主,互相提批評意見,而會議的依據就是一本普通的記事本,妻子負責記錄。

在本子上,記錄着每個家庭成員平時不好的言行。比如老範某天幾點幾分罵了孩子們一句話,妻子也不多言,抽空便詳細記下這句出格話的來龍去脈。到了週末,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桌面上放上這本記事本,人人都有自危的感覺。即便最有威嚴的一家之主老範在事實面前,也要向大家真誠地道歉,在父母以身作則的垂範之下,孩子們更是深受教育,時時處處自覺培養一種慎獨的精神。

其實,人的境界之高下與文化修養並無太大的聯繫。範興義常對子女説:人有多大的手就端多大的碗。我光着腳參加革命,黨給了我一切,我的一言一行都在替黨説話辦事。你們趕上和平年代,有機會學知識,有這麼好的條件,與其靠天靠地靠父母,都不如靠自己,所以,我不會給任何人開口子,搞特殊。

什麼是真正的。傳家寶,不是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也不是錦衣玉食的物質財富,而是授兒女以自強不息的獨立之精神。五個孩子都很爭氣,紛紛響應國家號召,該下鄉的下鄉,該支邊的支邊。後來恢復大學聯考,又憑自己的能力考取大學,走向國家建設的不同重要崗位。

説真的,他們也有自己心痛的地方。二女兒十幾歲到黑龍江支邊,那裏自古是酷寒之地,冬季多在零下四十多度。女兒感冒發燒,咳嗽不止,高熱一個多月不退。地方醫院條件有限,也查不出真正的病因,因為高熱,已伴隨出現間歇性的抽搐症狀。妻子看到女兒命在旦夕,才不得已請求老範,讓孩子回來檢查,治療。一查竟是三星結核,後來雖治癒,也做下癲癇的病根。考學無望,就業也不行,大半生只能在一個街道小制鎖廠做臨時工。因病頻發,走在了父母前面。

白髮人送黑髮人,妻子沉痛之時也不無抱怨地説:是我們毀了孩子,做父母的沒做好啊!二女兒也是老範最乖順,疼愛的女兒,他欣慰的是女兒從來沒怨言過他這個父親,也許女兒更多地傳承了他的精神氣質,而深深地理解了他吧!

他們夫婦經常去臨沂看望另一個女兒——楊政委夫婦的女兒,並交待當地政府好好照顧烈士遺孤,勝過己出。

三、傳承

範老晚年一直有寫回憶錄的打算,由於文化水平所限,沒能成行。但小疃村的親人和鄉親的記憶裏自有一篇篇回憶錄,追懷着一個兩袖清風,一身正氣的真正共產黨人的一言一行。

有人説,他衣着樸素,形同鄉民,每次回村都是從車站走着來的,縣裏的吉普車想來接送,他大手一揮:我就是一個普通人,不麻煩任何人。

回家呆了三天,頭天挨家挨户拜訪鄉鄰,噓寒問暖,敍敍鄉情。第二天,特意去看村裏的學校,教室裏上課的孩子。走到辦公室裏,握着老師們的手語重心長地説:沒有文化是可怕的,拜託你們好好教育咱這些孩子,把他們教成對國家有用的人。

嫂子見他大老遠回家了,日子雖窮,還是想做點改樣的飯,他説你們吃啥我就吃啥,做別的我也不吃。拿起鍋裏的地瓜吃的津津有味,邊吃邊説還是家裏的飯好吃。回去時,侄兒念他歲數大了,路途遙遠,就買了卧鋪票,他馬上叫退掉,換成了普通座位。

在村裏,筆者有幸見到了範興義的親侄兒,一位鄉村醫生,他談起叔叔有些激動,更是一往情深。

他曾在保定當兵四年,叔叔一次也沒有去看過他。自己跑到叔叔家裏,想請老人能向軍區首長(叔叔的老戰友)説句話,希望得以提拔和重用。叔叔不言自威的臉更嚴肅了:不用説,你好好幹就是了。侄兒碰了一鼻子灰回去了,這個在饑饉年月就想收養自己的叔父和現在一比真是判若兩人嗎?

復員回家後,工作無着落,除非在家修地球,便又跑到長春,想讓叔叔給安排個工作。軟磨硬泡就是兩個月,嬸子都有些心軟了,叔叔只撂下一句話:我希望你們都好,但各人的路個人走,農村有那麼多人,人家一樣能工作,你為什麼就不能?問的他瞠目結舌,一看再待下去也沒戲,就央求叔叔跟着一道回家。老人卻有言在先:我可以一起回去,順便看看老家的情況,但我回去任何話也不會替你講的。

叔侄二人前腳到了家,縣裏的領導踩着腳後跟就跟來了。忙不迭地問老首長家裏有什麼困難麼,侄兒正眼巴巴地等着叔叔發話呢,他老人家倒好,大手一揮:沒困難,看到家裏過的跟大家夥兒都一樣,我就放心了。一句話把侄兒的出路都堵上了,也徹底掐滅了侄兒一心仰仗叔父的念想了。

聽到這裏我不禁脱口而出:你抱怨過叔叔嗎?他平靜地説:不會抱怨的,其實叔叔也是我們的恩人。父親早故,母親一人拉扯我們兄弟姊妹幾個,在那個全國上下都窮的日子裏,換季時節,叔叔都會寄來幾十元錢接濟我們。我們這一代都受了叔父做人的影響,我也是一名黨員,我們家族的人也一直把叔叔的信仰當作自己人生的`標杆。

他又向我談起範老的三女兒,八十年代的留美博士。叔父已故,他就問堂姐:你為什麼不回國?他覺得自己是替叔叔詰問的。堂姐正色道:什麼時候你都不用懷疑,我們這個家族的子孫永遠是愛國的。不要以為只有在中國的土地上出力流汗才是愛國,我們的科技還不發達,我是代表國家在與美國搞衞星遙控的協作,每一天,我一睜眼都會在衞星雲圖上關注着祖國時時刻刻的動向。

我深深地相信,某種信仰的傳承如同遺傳基因一樣,的的確確在他們的血脈裏流淌着,成為做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影隨形,無時不在心頭烙下真善美的感覺。

向我講故事的人説,這樣的紅色記憶在那個年代俯拾皆是,人性的光輝像陽光一樣到處流淌,還有許許多多範興義式的人物,從不以新中國的功臣自居,雖然身在民間,卻心繫國家,以端端正正做人書寫着自己高尚的墓誌銘。

聽着這些跟美好有關的一切,像一種暗香穿越時光的塵埃,它撲面而來,卻讓人莫名地心疼,黯然神傷。陽光在院子裏依舊盛開,滿眼輝煌,所不同的是那些人性的光輝漸漸頹敗下來,變得昂貴起來,貴與賤的終極理解,精神與物質,在美學上已悄然置換了場地。

這個時代變化太快,無法減速和剎車的經濟狂潮正剷除一切舊物,舊的禮儀,舊的風氣,舊的表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人們對精神信仰的恆定要求,是否已驅逐出時代的中心,即使還能從那些紅色記憶裏探測到一些正能量的氣息,也顯得那麼不合時宜。

這些流傳紅色記憶的人,從他們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句欲言又止的話裏,我已心領神會他們是有刺的,像仙人掌一樣在時代的沙漠裏頑強地擎起星點的綠意,裝點着沙子的信仰,以滿身的刺,固執地向外面的世界直戳着,帶着警告,帶着挑剔,也帶着夢想,直指一個時代信仰的缺失,精神的空洞。

紅色是一個多麼火熱的詞,依附着它,散落四方的沙子重新放射出光芒,喚醒我們沉睡的信仰和道德激情,那種精神的護膚和清理才真正讓我們聚成擲地有聲的磚石,築起新中國夢的長城,凝成我們民族圖騰的偉大有生力量。

我想對那些仙人掌説:做一粒有信仰的沙子,真好!

紅色記憶徵文 篇四

家家户户其樂融融,大家在家中,處處都能聽到歡聲笑語。大家可曾知道,在100年前,當中國受進恥辱時,是誰幫助我們奔向“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句響亮的歌詞常常在我們耳邊響起。是呀,在共產黨成立以後,他們,幫助中國人民抵抗侵略者,為中國人民做出貢獻,如果沒有共產黨,那麼新中國會成立嗎?不,不會。

曾經,我爺爺奶奶住在山溝溝裏,那裏到處都是樹、山,路是泥泥窪窪的,一下雨,走上去鞋底下到處都是泥。離山上很遠的地方,才有一座縣城,城裏的房子又低又矮又破,路上都是灰塵,垃圾在水面上飄浮得都是。在山上,爺爺奶奶就更是生活得不好,只有三四户人家。而現在,經歷了100個春秋,生活漸漸好起來了,城裏,繁華熱鬧,街上買肉買菜……許許多多的好東西,不計其數。房子們改頭換面,不再那麼破了,水中垃圾沒了,一些船飄在水上,漁夫們正在打着肥嫩的魚呢!這真令人開心!

我現在五年級了,知道了我有一個偉大繁榮的祖國,而且在這祖國的背後,還有更偉大的共產黨。以前的清政府是多麼的腐敗無能,為了自己的利益,答應了別的國家許多不合理的條件,讓百姓們過的痛苦而又絕望。雖然有這樣懦弱的清政府,但中國也有偉大人物,是他們在幫助人們!

人人皆知,我們中國以前總是被外國人瞧不起。一次太平洋區域科學會議,竟無理規定中國氣象科學家只能作為列席代表參加,不準宣讀和發表論文。在中國香港召開的遠東各國氣象會議,竟兩次無理的把中國排在最後一位。咱中國人遭蔑視哪!這可真是令人氣憤,這些外國人竟這樣無理,能不憤怒嗎?

從原本那樣貧窮,最不起眼的中國到現在繁榮昌盛的中國,這都是共產黨在為我們打拼呀!讓我們記住這句歌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相信黨永遠在我們心中。

紅色記憶徵文 篇五

“我唱一支歌向黨抒情懷,黨啊請接受我的愛……”透過這一曲《黨啊請接受我的愛》悦耳動聽的旋律,是對黨與人民一起苦幹實幹,實現一個又一個人類歷史上“不可能”,創造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蹟”的自豪。2021年,我們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把赤誠之心奉獻給黨!

征途漫漫,惟有奮鬥。黨啊,作為中華兒女,獻禮“百年華誕”,我們頌歌獻給親愛的你,為你放歌,那是勢不可擋。黨啊,請接受我的愛,愛在百年,不管何時何地“初心”不減、“黨味”愈濃,我們將在“黨味”裏一路高歌猛進,為創造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而接續奮鬥!

“黨味”裏有一種誓言叫“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願用“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的執著,秉承“永遠的紅船”的精神源泉。堅守孤島三十二年、臨終時無怨無悔的王繼才,將扶貧當作自己“心中的長征”、倒在脱貧攻堅路上的黃文秀,為大山的女孩求學謀出路、創辦女子中學的張桂梅……是“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的一朝入黨、終身為黨,“我志願”就是對黨最美的告白,生動地詮釋着黨員的義務,黨員應有的精神、姿態。始發於南湖煙雨樓前的“1921號”紅船已停靠在歷史深處,但《永遠的紅船》裏催人奮進的旋律依然縈繞在耳畔,聽“我們萬眾一心,為勝利推波助瀾,浪花裏灑下,灑下了一路的奉獻”歌聲,與融入我們血液裏的“紅船精神”心心相印,在民族復興又一個新的起點上鳴笛起錨,以“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錚錚誓言,擔負起新時代重任的首創精神、奮鬥精神和奉獻精神,讓紅船帶領我們一路駛向未來,再鑄就中華兒女心中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

“黨味”裏有一種情懷叫“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我”,願用“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尋,夯實“永遠跟黨走”的道路自信。“爺爺奶奶跟黨走,赤膽為國憂”“爸爸媽媽跟黨走,重擔挑肩頭”“我們從小跟黨走,前程披錦繡”……《永遠跟黨走》飽含深情地唱出了對黨的一往情深。這是幾代人用畢生心血織就盛世繁華,是把個人夢融入中國夢,是把勝利果實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棵常青樹上的波瀾壯闊奮鬥史。“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時刻要用“我是誰、依靠誰、為了誰”來叩問自己,以堅定不移的道路自信,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從井岡烽火到天安門前,繪就出共和國壯麗圖景;從延安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西遷精神”,到新時代愛國奮鬥精神等,無不彰顯着當代中國人愛黨愛國、堅定跟黨走的專情告白,堅定了所有中華兒女的強國夢想,信念堅毅篤實,在平凡中匯聚點滴中國力量,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黨味”裏有一種行動叫“踐初心擔使命”,願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歡唱“社會主義好”的時代強音。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踐行着初心和使命,給人民帶來了希望,“心中裝着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焦裕祿,“把自己當泥土,讓眾人踩成路”的孔繁森,“只要生命不結束,服務人民不停止”的楊善洲,“我是一名共產黨員,要為黨和國家分憂,不能跟黨講價錢”的張富清……一心為黨的莊嚴承諾、一生許國的錚錚誓言,是對黨踐諾的行動告白。一批又一批優秀共產黨員以忘我的情懷,以個人的“微光”立起了共產黨人的樣子,刻畫出“大國”模樣。而今,我們不待揚鞭自奮蹄,正沿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道闊步前進,因為共產黨人生命不息、責任不卸、使命不滅,宛如《社會主義好》裏一句“堅決跟着共產黨,要把偉大祖國建設好,建設好”,唱出了全國人民堅決跟着共產黨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強決心,也讓我們唱響了新時代“擔當之歌”,奏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中國共產黨好的時代強音。

人間正道是滄桑。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我們始終不忘初心,以永不懈怠、永不停歇的勁頭,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勢不可擋,這個盛世,我們不負韶華不負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hengwengao/y31d9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