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徵文稿 >

家長教育孩子的徵文(精選多篇)

家長教育孩子的徵文(精選多篇)

目錄

家長教育孩子的徵文(精選多篇)
第一篇:家長教育孩子徵文第二篇:國中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第三篇: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第四篇:家長教育孩子心得第五篇:高中生的家長如何教育孩子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家長教育孩子徵文

學生:家長:

孩子的教育

我同孩子一起成長

自古以來,“教育”一直是一個經久不衰,讓眾多的學者、老師、教育家等等不斷討論研究的話題。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明天,他們的教育和成長更是讓所有人為之關注。關於孩子的家庭教育,大家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網絡的發達讓資源共享,眾多的名家教育孩子的方法也是美不勝收,今天就由我拋磚引玉,把教育孩子的一些感受體會同大家分享,不科學之處希望大家能給出你們寶貴的意見,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同她一起學習成長!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父母共同的心願,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而我們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除了接受學校的教育外,父母的影響是最持久、最直接、最有效的,當然也要和學校教育做到密切的配合才能發揮更大更好的效果。那麼作為家長的我是如何教育孩子呢? 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首先,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至關重要。

孩子總體表現還是很不錯,這與老師的諄諄教誨密不可分,也得益於較好的學習習慣。從小就讓她明白學習是首要任務,而且是學無止境,為讓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孩子做作業時,我們從不看電視、上網,而是陪她看書、看報等,當然由於我們工作是自己開餐館,有時她的作業我們顧不上陪着做,就讓她自己找個安靜的環境獨自完成,然後我們給她檢查和輔導她覺得有難度的部分。久而久之,她就養成習慣,每天放學自己回家首先完成作

第 1 頁 共 3 頁

業,我們檢查完簽字,陪她做好課文的複習和預習。

在她的生活習慣上,我注重培養她的獨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完,做到“今日是今天畢”。我就有意識的放手訓練她的動手和自立能力,比如用過的東(來源 本站)西,讀過的書還要放回原處,並與孩子一起感受她勞動後的喜悦,感受整潔帶來的舒暢心情。我們給她買了一個鬧鐘,她每天早上自己調好定時,六點半起牀,自己起牀穿衣洗漱、吃早餐,由於家裏距離學校是公路,車輛較多,為了安全,也是自己順便到餐館,就送她到學校,下午由她自己回家。孩子的潛能總能讓我收穫以外的驚喜,不知道什麼時候,孩子會洗碗了!孩子會用洗衣機了!更讓我悟出:很多事情不是孩子不能做,關鍵是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做。

其次,培養孩子自信心,激發學習熱情。

我對於孩子取得的每一點成績都會及時給予以鼓勵和表揚,當然對她做得不好的事情也幫助她分析問題,找出不足,耐心地説服教育,避免對孩子自尊心的損傷。每次孩子考試拿回考卷,出現成績不理想的時候,我都是先幫她分析考試失利的原因,勉勵今後要加強學習,鼓勵下次取得好成績,最大程度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從而激發她的學習熱情。

再次,尊重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

在我的家裏沒有絕對沒有霸權,也從不把任何意見強加於家人,夫妻間互敬互愛,對孩子也實行民主,有什麼想法提出來,家人共同探討。要講誠信,答應的事情一定要做到,這些都對孩子的成長起着積極的促進作用。傾聽孩子的心聲,我每天都要拿出一定的時間

與孩子進行交流、勾通,及時瞭解孩子在校學習情況,現在在想些什麼,她在學習生活中有什麼疑惑、困難,與哪些同學交往,通過與孩子交流和觀察,及時掌握孩子的思想動向,以便及時解除她的疑慮,並針對孩子目前的狀況適時加以引導。

最後,身體力行,以身作則。

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接觸的時間和機會最多,父母的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孩子,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孩子的性格特點與其説是遺傳父母的,不如説是從父母那裏學來的。生活中,我比較注重“言傳”與“身教”相結合,為了給她做一個好榜樣,我改掉了好多的自己不好的習慣,因為孩子天真的眼睛在觀察父母的一言一行,並加以模仿,她的模仿能力也因此被訓練起來。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教育孩子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更多地需要家庭的配合以及社會的關注,教育孩子的過程任重道遠,作為家長,我會和孩子一起成長!

第二篇:國中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國中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作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一種基本形式,在年輕一代的成長過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裂變效應和市場經濟的競爭,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我們的家庭教育面臨着巨大的挑戰。為了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我認為應採取以下方法: 一、消除家長對孩子造成的恐懼國中階段是孩子們“翻坎”的階段,由於種種原因,學習成績有所下降,家長心情比較着急、浮躁。孩子與家長之間出現了對立的情緒,這時的家長應先冷靜下來,學會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有專家説道:“孩子避免失敗的願望比爭取成功的願望更強烈。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敗,寧願降低努力的水平。”這就是家長造成的恐懼使孩子失去主動進取的重要原因之

一。家長不要一看到成績考差了,就來一頓“審訊”,甚至痛打,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長應對孩子的學習從過程去要求,這樣比從結果去要求更科學,效果更理想。 二、為孩子建立自信心成功源於自信。自信心的建立,來自於周圍人們的賞識。對目前發展比較差的孩子,家長要用放大鏡找他們的閃光點,幫助孩子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當孩子需要幫助時,家長的幫助要掌握一個度,絕不可越佾越皰,要留有餘地。如:孩子問某字怎麼寫,有的家長會隨口報出來,這樣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碰到孩子問某字怎麼寫,倒不如鼓勵孩子“你不是會查字典嗎?先查查看,再來告訴爸爸(媽媽)。”(這樣的引導,孩子會欣然去查字典)。這樣不僅省卻了家長的許多時間,更重要的培養了孩子的自已動手攫取知識的。而這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從而建立起自信心。三、與孩子一起成長,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所要學習的更新的東西越來越多。作為家長,應隨時體現出求知上進的精神,給孩子作出榜樣。“爸爸媽媽同樣在學習,在進步啊!”使孩子明白學習新知,不斷進步是伴隨人終生的。其次要經與孩子溝通,努力縮短與孩子心靈的距離願意聽孩子談知心話,真實地瞭解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健康成長。 在教育孩子時切忌使用“沒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語言,更不要以譏諷語氣,來冷嘲熱諷,這樣會抹殺孩子的自信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阻礙他的成長和進步。 “讓孩子有出息”是家長永恆的需求,教育孩子的方法多種多樣,孩子的個體情況,家庭環境,家長素質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要有效地配合學校教育,達到共同教育好孩子的目的,讓孩子快樂健康成長。

第三篇: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 時流飛逝,轉眼間孩子已經成為了一名國中生,感慨的事情太多太多...有時候看到孩子埋頭苦讀,揹負很多的壓力。也許孩子也想在自由的天國裏遨遊,但是面對現實,今後的路還很長,困難也會有很多。面對困難,我和孩子都不能逃避,直面現實並微笑的去面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只有這樣才能走出精彩的人生。

一、 心理準備:

1、作為家長在物質準備的同時,心理準備更需重視:

(1)給孩子清晰的心理暗示和一定的心理刺激,讓孩子能明確地意識到:我和過去不一樣,我長大了,我是中學生了。要達到這樣的效果,不妨刻意為孩子做一件事:如安排一次旅行、一次聚會或送一件禮物等,賦予孩子一定的儀式感。這樣能激發孩子對新生活的無限向住,對孩子的自我定位和良好發展有積極作用。

(2)及時調整心態,要把對孩子的管理和教育,做到收放自如。在國小升入國中這一時段,大多數家長認為孩子不經事,仍然事事關心,無微不至。其實家長應該明白,這一時段孩子的心理變化會很明顯,覺得自己已經長大,希望家長能給自己成長的空間,許多事可以自己拿主意了。但事實上,這一時段的孩子自控能力還是非常欠缺,對事物的看法和判斷力還不夠成熟。鑑於此,家長的管理和教育應該作適當調整,既要放手讓孩子自行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又要在關鍵處提點孩子。譬如準備讓孩子寄宿的話,家長可以放手讓孩子獨立完成洗滌清理和整理內務等事情。寄宿的頭幾天,家長不要一天幾個電話關心,動不動自己抽空或托熟人到學校探望,或只要孩子一個電話就會大驚小怪趕到學校噓寒問暖。家長要做到“該放手時要放手”。另一方面,家長還需密切關注孩子,尤其要對孩子的日常細節仔細觀察,從小處留意孩子的心理動態,並及時疏導。還是以寄宿為例,如果孩子談及寄宿,不耐煩或故意迴避,家長要認識到這是孩子對寄宿生活的畏懼,應該重視,要認真開導,幫助孩子消除心理上的障礙。

孩子能否快速適應國中的學習生活,家長的作用很重要,家長要做個有心人,大處宏觀掌控,小處仔細入微。

2、孩子在這一時段,應作的心理準備:

首先,要有角色轉變的意識。孩子可以利用課餘時間改變一下自己的學習方法,可以主動閲讀優秀文學作品,嘗試着學會預習一些國中的功課。國中階段的學習強調主動性,要學會善於學習,而不是被動地學。自覺而合理安排時間,培養自控能力。學生如能認識到自己角色的轉變,就能儘早做好思想準備,以適應即將到來的新生活。

其次,要對新的環境懷有憧憬之情。其實就是擁有積極的心態。心態積極,就會主動接受新事物,踏進中學校園,自然會帶着愉悦的心情去熟悉新的環境,這樣不僅會消除因身處陌生環境而產生的孤寂和不自在,還能以友好的態度對待身邊的小夥伴,有利於學生融入新的集體生活,並能讓他們在新的學習環境中感覺輕鬆自如。

總之,孩子應該收拾心情,將過去的成績珍藏,把過去的失敗封存,用自信的微笑面對新的國中生活,一切從頭開始,好的開始等於成功的一半。

二、家庭教育:

1、十二歲,一個小大人樣的孩子本不應該承受很多很多,但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人都無法讓自已置身世外。只有努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才有可能讓自已立於不敗之地,生活過的更好,人生更美。濃烈的興趣和強烈的好奇心是良好的學習基礎和最佳學習手段。能很好的解決問題,興趣廣泛是關鍵,興趣同時也是一個人獲得快樂與真正幸福的源泉。在以後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會更加註重培養孩子的興趣,給孩子更多自由的空間,讓興趣引導他走向正確的方向,走向美好的明天。

2、家庭教育效果好壞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做到,努力給孩子最好的影響,讓他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要求孩子像爸爸媽媽一樣愛清潔、講衞生、愛學習。只要孩子做得好,就讚美他;不好的習慣慢慢改正,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孩子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盧梭曾觸事立言:“真正的教育不在於口訓而在於實行。”教育孩子,如果僅僅靠“口訓”,而自己並不“實行”,那“口訓”即使句句是真理,也不過是正確的廢話。古有“以讀書成材之志責於子”,卻“以市井之心利於身”的人,如今家長尤要防止二重人格。《紅樓夢》裏有個賈政,他説的一套,做的一套,言不由衷,口

是心非。他表面上裝得十分清高,一會兒説“你想做官有什麼趣的呢”,一會兒又説“未免勾起我歸農的意思”,似乎把功名看得透了,可當着他兒子寶玉的面,卻要他“日後混得個功名才好”。這一陰一陽的面孔,在寶玉的面前難怪就有“威”而無“信”了。要求孩子做的,作為家長自已要做的更好,所謂言傳身教就是這個理吧!3、嚴格與慈愛並行。現在的孩子真是幸福,享受了許多現代文明的產物。我們既想辦法為他提供優越的環境,也不忘對孩子進行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教育;我們會給他各式新奇的玩具,我們也會常常給他講紅軍長征過草地吃草根樹皮的故事。我們關心孩子的成長,但絕不僅看分數:當檢查家庭作業發現錯誤時,我們會嚴格地指出來,但絕不會對他喝斥嘲諷;當他與同學發生糾紛時,我們愛他,但絕不袒護他。我們在努力地塑造他,我們希望他自尊自愛、自強自立,做一個堅強、勇敢的生活中的強者。

三、課業學習:

語文:在課餘時間,應該大量的閲讀。至少應該在課本上文章的3倍以上的量; 數學:重在理解,做題適量達到熟練,不能眼高手低;

物理:重在理解,做題適量達到熟練,不能眼高手低;

化學:重在理解,做題適量達到熟練,不能眼高手低;

外語:背,但要喜歡它;

歷史:應背的要背,然後很多就都是男孩子喜歡知道,渴望學習的內容了; 地理:理解記憶為主;

生物:常識,必須也應該好好學習。

以上是這麼多年來,學生時代學習生活的感悟,我會以身作則,引導孩子去好好學習,絕不逼迫。

四、配合老師,作好學校教育工作:

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作為家長應該與老師保持溝通,瞭解自己孩子的情況,積極配合、支持老師的工作。也要抽更多的時間和孩子們一起談心、溝通,瞭解她在學校裏的事情。溝通能更好的促進孩子的發展,讓我們合作,共同做好這項工作。家長和老師對孩子要耐心、熱心更要知心。作為家長尤其更要作好孩子的知心人。

五、總結: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很重要,家長只有與學校與老師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孩子入學以後,雖然我的工作很忙,常是早起晚睡,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不多,但我們經常通過孩子瞭解他在班上和學校的情況,也通過與老師的聯繫,檢查作業,發現孩子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對於學校的各項要求,我們老師對學生的愛與父母對子女的愛一樣深。孩子在無數老師的辛勤培育下茁壯成長。在此,我僅以一個家長的身份對辛勤耕耘的老師們致以最誠摯的感謝!

李長興

2014年09月24日

第四篇:家長教育孩子心得

春天,是一個萬紫千紅,百花爭豔的季節;又是一個躁動不安的季節。

中學生正處在人生的春天。在成長的過程中,常常被錯綜複雜的心理矛盾纏繞着,時而充滿着希望與激情,時而又滿懷着失望與沮喪。心理學家史坦勒豪爾稱這段時期為“狂風暴雨”的時期。中學生對這個世界既感到新鮮、好奇,又感到陌生、不解。為此,我們在促使他們學習的同時,必須先解決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困惑與疑難,每解決一個困難,他們就向成人邁進了一步。

如何教育和培養自己的子女是每個家長想解決的問題,在此我簡單的談談我在教育子女方面的體會。

一、 以身作則,身體力行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説“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對象,是影響孩子行為習慣最重要的信息來源。家庭教育的最大特點便是潛移默化。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覺地在影響着孩子。家長的行為習慣、是非標準、待人處事的態度、道德觀念等諸多方面都時刻在影響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鏡子,要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父母首先應是那樣的人。誠實的家長才能培養出誠實的孩子;出口就説髒話的家長,不可能培養出文明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家長培養不出大公無私的孩子。要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家長自己必須言行一致,表裏如一,為孩子樹立榜樣,只有這樣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髮揮自己獨特的教育作用。

二、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綜合能力

對孩子的教育不光要教他們學習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養能力和素質。在點滴小事中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這其中包括品德、性格、習慣、愛好、心態等方面。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也不可輕視,父母必須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自律意識。

注重培養孩子的耐挫折能力,刺激他對精神壓力的耐受性,促進孩子康復能力的提高,增強孩子承受逆境考驗的能力,當他考試失敗時,應該要採取有效的辦法去安慰他,鼓勵他。讓孩子用良好的心態面對現實,加倍努力學習,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績。

誠實守信,培養孩子對自己的過失行為負責的態度。當一個人知道自己犯錯誤時候,內心都有一種要接受懲罰的準備,為自己愧疚承擔責任,以取得心理平衡。但由於孩子缺乏自己調整的能力,他可能會逃避責任,可這恰恰是給予誠實守信教育的良機,要讓孩子懂得什麼是責任,並學會承擔責任。

孩子也常常也會碰到不愉快的事,這種情況下,作為父母應該給予合理的親情教育,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交流,穩定的情緒,不呵斥,不強求孩子去做他現在不想做的事,給一個時間自我去調節。

三、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理想和目標

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目標,對每位家長來説也十分重要。在市場經濟的今天,科技興國的年代,要常常告誡自己的子女,只有勤奮讀書,掌握更多的知識,才能學到本領。

現在的孩子,高中階段以後,離開父母的時間較長,單獨住校生比較普遍,每週跟父母的接觸只有1~2天左右,而且現在孩子學習的激情普遍不夠自覺,更需要家長的監督與引導。

一個孩子沒有天生的聰明,只有後天的勤奮。孩子德、智、體全面發展,與家長的重視、引導是分不開的,家長要學會正、反兩方面的教育。正面主要是鼓勵與期盼。比如説,幫助孩子確立近期的學習目標和將來的理想和目標;今天的學習是為了將來做準備,將來追求的目標到底是什麼?

逆向教育也該提倡,使學生感到有壓力,如不好好學習,就將一事無成,甚到使孩子感到“掃大街,掏廁所”的低等工作都可能與你擦肩而過,更談不上英雄無用武之地。迫使孩子感到學習責任的重大與緊迫感,人一旦有了壓力,就會有動力,就能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四、加強溝通,做孩子的良師益友??

相互理解,溝通家長與孩子的心靈。只有家長理解孩子,孩子又理解長輩,才能溝通家長與孩子的心靈,才能施以有效的家庭教育。要理解孩子,首先,要進行心靈感化,就是真心實意地從多方面去關心孩子,使他們覺得家長可敬、可親、可愛、可信,願意把自己的心裏話“掏”出來。家長與孩子由於年齡的不同,認識能力的差異,對事物的認識、看法往往不容易一致,這就要求家長,不僅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且還要把孩子看法搞清楚,遇到問題,先不要急於去教訓孩子,而且要設身處地想一想:“假如我是一個孩子,對此心理如何”。這樣既能縮短心理距離,又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利用讚美的力量,縮短家長與孩子的心理距離。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個人保持愉悦的心境和旺盛的工作熱情的需要,讚美能滿足人們的這種需要。而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對讚美的要求更強烈。這就要求家長把注意力放到發現和讚美真、善、美的閃光點上。在讚美的同時,嚴格要求孩子;在肯定睥同時,指出不足。將愛與嚴結合起來,既能發揚孩子的優點克服缺點,又能縮短家長與孩子的心理距離

五、 留給孩子一個自主的空間

營造一個寬鬆的環境,留給孩子一個自主的空間,一次成績或實踐的失敗不代表什麼。對孩子,家長應該多一點鼓勵和關心,少一點責備和埋怨與孩子們一起找出失敗的原因,鼓勵他、教育他,哪裏跌倒哪裏爬起來。只有留給孩子自主的空間,孩子才能更放鬆地學習,到書的海洋中求知才能積累豐富的知識。當然,沒有壓力,孩子可能會缺乏責任,但壓力過重,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和學習。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成就的人,可是當前在整個的社會和家庭教育中還存在很大的弊端,我們應當早日走出家庭教育存在弊端的誤區,真正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第五篇:高中生的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高中生的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我認為,高中階段的家庭教育是一個薄弱環節,有必要加強。現在的高中生大都是住校的寄宿生,實行月假制,也就是每月只放一次兩三天的假。由於學習忙,寒暑假也比國小國中的短。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也就相對較短,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時間短,效果也就會大打折扣。而高中生正處在“心理斷乳期”和性格定型期,家庭教育對他們來説猶為重要。而高中的家長都是三十多歲到四十多歲,正處在事業的高峯期,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時間和精力也相對較少。其實教育孩子也是這個時期家庭的一個重要任務。正如一個家長所説“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教育好我的兒子,讓他成材。”事實上,孩子的成材也是家長成功的一個重要體現。那麼,高中階段的家長怎樣實施家庭教育,更好的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呢?我想,家長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和努力:

一、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愛,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

很多孩子認為家長的付出和愛是理所當然,不存在要感激和回報。沒有對父母的感恩意識,是孩子不聽話的一個重要原因。我認為,很有必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愛,培養他們的感恩意識是很有必要的。

一方面,讓孩子學會理財,養成記錄收支的習慣。前美國首富、美孚石油公司的總裁,洛克菲勒,每個星期給孩子的零花錢只有三十美分,相當於人民幣2.4元。而且他要求他的孩子們每週把自己的每一筆支出都記錄好,下週領零花錢的時候交父親檢查。後來,他的兒女,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而不要依靠億萬富翁的父親。新時代要求我們在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的同時,也應該學會理財。養成記錄收入和支出的習慣,就可以將自己的財富用在“刀刃上”,把自己的生活規劃得井井有條,而不會由於金錢問題而時時捉襟見肘,疲於應付。學會理財,也就是學會規劃人生,會理財將會使你一生受益無窮。一段時間過去後,要讓孩子算算賬,一個學期,一年要用去父母多少錢。

另一個方面也要讓孩子參加一些勞動,嘗試去賺錢,瞭解金錢來之不易,而且必須通過勞動獲得。這樣有利於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有一顆感恩的心,是家庭教育取得理想效果的有力保證。

二、 寬容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嚴是愛,鬆是害”是中國的一句古話。千百年來,家長教育孩子,老師教育學生,説的最多的也是“嚴格要求”。的確,嚴格要求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使孩子按照成人理想的模式發展,少走彎路,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範例。但是對“嚴格要求”的負面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它使孩子習慣接受,不會批判的思考,個性喪失,創新意識淡薄,甚至有的孩子心靈壓抑,性格孤避,過早地失去了童真。中央電視台科學教育頻道,在今年6月末日報道的,13歲考上大學的天才兒童曾永康的悲劇就説明了這一點。所以我認為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嚴格,更應該寬容。嚴格不是苛責,苛求,應該嚴而有度,嚴而有序,嚴而有理,寬容不等於放縱,放任,不等於對孩子的問題視而不見,不等於可以原諒孩子的所有錯誤,寬容更多的是對孩子感情、心靈上的寬容,讓孩子有健康的心態在寬鬆的環境下接受嚴格的教育。

家長要處理好要求的嚴格與環境的寬鬆,過程的嚴格與結果的寬容的關係。寬容是對孩子的信任,使孩子有信心,有勇氣,嚴格要求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有利於培養孩子做事嚴格要

求自己,善始善終良好習慣。

三、 民主平等的交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

進入青春期前後的青少年,顯著的特點是“變”。孩子開始發育了,生理上在變,心理上也有變。家長會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不聽話了,你要東,他偏要西。這種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逆反心理”。這個時期,心理學上稱之為“心理斷乳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最主要表現是獨立活動的願望變得越來越強烈,但由於缺乏生活經驗不能正確理解自尊,只是強烈要求別人把他們看作成人。如果這時家長還把他們當孩子來看待,他們就會厭煩,就會覺得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就會產生反抗的心理,萌發對立的情緒。

這個時期的孩子,儘管自我意識發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還很差,常會無意識地違反紀律。他們喜歡與人爭論,但論據不足;喜歡發表見解,卻又判斷不準;喜歡批評別人,但又容易片面;喜歡懷疑別人,卻又缺乏科學依據。

因此,家長光滿足於表面上瞭解孩子是不夠的,家長必須學習一些心理學的知識,必須瞭解“心理斷乳期”的實質。心理斷乳期,實質上是青少年們隨着身心的成長髮育,逐漸從依賴於父母的心理狀態中獨立出來,自己判斷、自己解決所面臨的新的問題的時期,這是一個人的社會化過程,要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係;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這是一個人從幼稚到成熟的轉折時期。

因此,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要儘可能支持他們,尤其在他們遇到困難、失敗的時候,和他們平等交流,幫助他們分析事物、明辨是非,正確處理。另一方面,家長又不能過於遷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為,以防孩子以後總是用反抗的方式來要挾父母,達到自己的目的。對於比較嚴重的反抗行為,家長可以採取獎賞訓練的方法,強化孩子的順從行為。

四、 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打造孩子的核心競爭力。

新教育理念認為:“人人有材,人無全才,因材施教,個個成材”。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成材,而因材施教,揚長避短,是成材的必由之路。家庭教育的目的也是讓自己的孩子成材,成材的道路千萬條,條條道路通羅馬。我們學校就有獲得了湖南衞視舉辦的2014年超級男聲第二名的佟楠和2014年超級女聲第二的黃雅莉,他們能在數萬名選手裏頭脱穎而出,不能不説是人才,也不能不説是一種成功。這都是他們自己揚長避短,學校和家長因材施教的結果。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哈佛大學教授、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一方面,智力與一定社會和文化環境下人們的價值標準有關,這使得不同社會和文化環境下的人們對智力的理解不盡相同,對智力表現形式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另一方面,智力既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是生產及創造出社會需要的產品的能力。他提出了關於智力及其性質和結構的新理論──多元智力理論。加德納的多元智力框架中相對獨立地存在着七種智力:言語-語言智力、音樂-節奏智力、邏輯-數理智力、視覺-空間智力、身體-動覺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

1.言語—語言智力

這種智力主要是指聽、説、讀、寫的能力,表現為個人能夠順利而高效地利用語言描述事件、表達思想並與人交流的能力。這種智力在記者、編輯、作家、演講家和政治領袖等人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2.音樂—節奏智力

這種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別、記憶、改變和表達音樂的能力,表現為個人對音樂包括節奏、音調、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過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達音樂的能力。這種智力在作曲家、指揮家、歌唱家、演奏家、樂器製造者和樂器調音師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3.邏輯—數理智力

這種智力主要是指運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現為對事物間各種關係如類比、對比、因果和邏輯等關係的敏感以及通過數理運算和邏輯推理等進行思維的能力。這種智力在偵探、律師、工程師、科學家和數學家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4.視覺—空間智力

這種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別、記憶、改變物體的空間關係並藉此表達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現為對線條、形狀、結構、色彩和空間關係的敏感以及通過平面圖形和立體造型將它們表現出來的能力。這種智力在畫家、雕刻家、建築師、航海家、博物學家和軍事戰略家的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5.身體—動覺智力

這種智力主要是指運用四肢和軀幹的能力,表現為能夠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對事件能夠做出恰當的身體反應以及善於利用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這種智力在運動員、舞蹈家、外科醫生、賽車手和發明家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6.自知—自省智力

這種智力主要是指認識、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現為能夠正確地意識和評價自身的情緒、動機、慾望、個性、意志,並在正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這種智力在哲學家、小説家、律師等人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7.交往—交流智力

這種智力主要是指與人相處和交往的能力,表現為覺察、體驗他人情緒、情感和意圖並據此作出適宜反應的能力。這種智力在教師、律師、推銷員、公關人員、談話節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由此可見,我們的孩子並非無材,而是他們的材被國小到高中的模式化教育所扼殺,所

泯滅。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是發現孩子獨特才能的“伯樂”,也應該是孩子成長的策劃大師,發現他們的長處,放大他們的優點,打造他們的核心競爭力,成為一名別人無法替代的人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在某方面取得的成績,往往會成為他重拾自信,努力奮進的動力。

以上是我對高中家長如何教育孩子提出的一些看法,希望對高中的家長們有一些幫助

向你推薦更多範文:

家長教育孩子學習的文章

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家長要反思對孩子的教育

家長教育孩子要形成合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hengwengao/zlko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