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書裏書外作文(多篇)

書裏書外作文(多篇)

書裏書外作文(多篇)

書裏書外作文 篇一

一條窄窄的青石路兩旁,一溜粉牆黛瓦,竹絲台門。魯迅故居,三味書屋,百草園穿插其間,一條小河從魯迅故居門前流過,烏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天空灰濛濛的,偶爾飄來幾片雲朵,如同天使雪白的翅膀。在這樣的天氣,我來到了浙江紹興“魯迅故里”。

隨着人流,穿過一條幽深的長廊,便是古樸典雅的魯迅故居。魯迅故居坐北朝南,磚木結構,房屋大大小小的。抬頭望向窗外,院子裏那一抹抹綠便呈現在我的面前,顯得充滿生機,讓古樸的房屋不再沉悶。

跨過門檻,便是後院,那兒便是魯迅兒時讀過的私塾一一三味書屋。魯迅在著名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寫到:“出門向東,不過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門進去,第三間便是書房。中間掛着一塊匾到:三味書屋……”跟隨導遊,我擠進人流的最前面,趴在烏黑的門窗上,一副寫着“三味書屋”四個大字的扁懸在屋子的正中上方。這房間並不大,比我們的教室小多了,裏面整整齊地擺放着五、六組桌椅,有幾組在中間,其餘的在窗下……導遊説魯迅先生的位置在靠牆的角落裏。我一眼就看到,書桌上的“早”字,被玻璃板嚴嚴地壓着……曾在書本中讀過有關“早”字的故事,今天見到真實模樣,心裏一陣激動,我多想上去摸一摸,可惜有堅實地護欄隔着!導遊説,魯迅先生因一次遲到,在那舊書桌上刻下了“早”字,也把一個堅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裏。從此以後,魯迅時時早,事事早……成就了他偉大的一生。這時,我不禁一陣臉紅,因為我想到自己上學期有幾次因貪睡而遲到的事。

走出了三味書屋,我們便坐上了烏蓬船。烏蓬船兩頭尖,像彎彎的新月。船伕不緊不慢的搖着船,涼風迎面吹來,拂過我的臉頰。一隻只烏篷船穿梭着接送來來往往的人。船一搖一晃,很快我們就抵達到岸邊。

穿過蜿蜒曲折的長弄堂,便是美麗的花園,那是魯迅兒時的樂園一一百草園。魯迅先生説:“不必説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其實,百草園也沒有魯迅先生講的那麼美麗,很普通,跟我奶奶家後院的菜園差不多。皂莢樹和桑葚依然挺立,石井欄成為遊客拍照的打卡點,但已經沒有井水……中間菜畦長着茂盛的南瓜枝葉,努力地向四周生長,也是碧綠碧綠的……左邊的小矮牆上爬滿了藤蔓,這裏有何首烏嗎?很多遊客也都是這樣問問就走開了。

站着百草園裏,我眼前彷彿出現了魯迅在這兒奔跑的身影,耳畔似乎響起了魯迅兒時的歡笑聲。……這時我也更能體會到魯迅先生在《少年閨土》中寫到: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一朋友所不知的,他們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站在百草園裏,我彷彿在自己身上看到當年少年魯迅的影子。週一到週五都是沒日沒夜的學習。好不容易到了週末,還要對付那做也做不完的“作業山”,暑假裏補習班排得滿滿的。我是多麼渴望也擁有一個“百草園”啊!也許,這次旅遊也就是我們的“百草園”了。

游完了魯迅故里,我們千迴百轉又到了景區門口。只見左邊一面大牆上“民族脊樑”四個紅色的大字赫然在目。我問媽媽:“民族脊樑”是什麼意思?媽媽神祕地説,等你讀完魯迅先生所有的作品,你自然就明白了。我似懂非懂點了點頭。這時,突然天空飄起了細雨。在微涼的秋雨中我們結束了這次“魯迅故里”之旅。

書裏書外 篇二

原野蒼蒼,百物競生,書裏有記載;星辰日月,璀璨光華,書裏有描繪;奔騰江河,曲折綿延,書裏繪其形;風花雪月,才子佳人,書裏錄其影;金戈鐵馬,氣吞如虎,書裏摹其狀。

書裏與書外,原本就是隔着一幕牆,那牆名字叫生活。書裏的世界都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此高頗有深意。我理解為:書是一面鏡子,走進書裏的世界,大有乾坤。

看《史記》,高祖劉邦白手套空狼,雖成就帝王霸業,仍掩蓋不了身上的無賴之相。喜歡賒酒的亭長,得到富户呂員外的青眼,成了家,兜兜轉轉就開啟了創業之旅。劉亭長的人生並不是開掛的人生,計謀與鐵血,唯獨沒有柔情。起起落落,浮浮沉沉的開疆闢土,命懸一線時的絕處逢生,帶有幾份天選之子的圈定套路。

沛縣野道邊,車輪轆轆。飛揚的塵土,在大風歌中一路飄揚,每一粒高高揚起的塵土中,都留下車轍駛過的印跡,一路奔到長安。從略帶詭異的劍斬白蛇開始,劉大叔招兵買馬,挖別人牆角毫不手軟,到最後一步步除掉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但德高望重的權臣們,無不體現了一位謀略家的鐵腕與無情。

當他落魄時,韓信來投奔,並且毫無保留地獻出了自己的一切來幫助他,可以説,漢朝的江山大多數是在韓信的幫助下打下的。可惜了韓信,這位智商富餘情商不足的二愣子,不知不覺,無心無意中得罪了最高統治者而渾不自知,只等來了被誅滅九族。曾經的幫助與雪中送炭都一切歸零,有的只是後人輕輕的一聲歎息。

環顧我們的生活,芸芸眾生,百面莫辨,百心莫辨。書中的一幕幕就是生活中的一幕幕,你細看,你細品,就會明白“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氏後人靠着董仲舒先生用儒家思想來馭民,儒學立了起來,掌握着話語權,反觀高祖劉三,其發家史就是一位野心家從底層摸打逆襲上位的過程,與儒家的“仁”與“愛”也僅僅是沾了一點親,帶了一點故而已。

項羽為世人所贊,除卻有霸王別姬的鐵漢柔情,大抵上也脱不開烏江之刎的堅毅,人們常常想不通勢如破竹,天下無敵的西楚霸王怎麼會一夕間兵敗如山倒呢?當寒光閃閃的利劍出鞘,貼上靜脈賁張的頸部,沒有人知道項大王心中想些什麼,後人只是在猜測他會想些什麼。烏江低咽的江水啊,江畔白頭的蘆葦啊,都目睹着,喃喃道:一切隨風而散吧,生活就是這個樣子的!書裏與書外,滿分作文網都是一樣的!

曹阿瞞若是讀《三國演義》,定會拉着羅貫中先生大加理論一番的,甚至會有一場官司要打。《三國》中擠擠挨挨、密密匝匝的一大截子人,烏泱泱地聚在一本書中,唯獨曹操常常惹來罵名:曹賊,曹狗。忠君之士好像誰都能來踩其一腳,唾其一面。究其原因是因為他“挾天子以令諸侯”,自己當了垂簾的皇帝嗎?事實上,天下大亂,總得有人要出來收拾爛攤子呀!得了,棒打出頭鳥。難道其他人就沒有這麼一顆野心了嗎?劉皇叔背地裏暗戳戳地笑道:“孟德,誰讓你姓曹,而我姓劉呢?”

官渡一戰成名薄,赤壁大火惹人笑。在《三國》之中,曹孟德先生從未得到過堂堂正正,敞敞亮亮的讚譽。《三國演義》一出,此後多年一頂“奸雄”大帽扣在孟德頭上,好在時間終究會還原生活的本相,《三國》書裏,曹孟德為絕世大奸,走出書外,曹操又是一代梟雄,曠世大才。難怪孟子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聖人之言,果然就是真知灼見。

《詩經·蒹葭》中,有“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曾經讀背到此句時,眼前浮現出一幅優美的圖畫:小河參差,水面波光粼粼,葳蕤的蒹葭在風輕拂下“刷刷”作響,那是它們在低吟淺唱,柔和的陽光鋪滿水面。老家宅子後面流淌的一彎小河,兩岸潑潑辣辣地生長着一簇簇的蘆葦。你瞧,走出《詩經》,蒹葭,便成了毫不起眼的蘆葦。如果《詩經》中的蒹葭,是一位大家閨秀,那眼前的蘆葦,就是村姑。那一瞬間,優雅的朦朧瞬間煙消雲散,讀起來很美的蒹葭,我怎麼也無法與眼前搖擺的蘆葦畫上等號。如今,我離家去了外地上學,在艱難的適應中,每當想家時,我就會在頭腦中蹦出“蒹葭蒼蒼”,就會想起老家水邊的蘆葦,進而有一股温暖的力量注入我的心靈深處,驅走我的憊怠,催我奮進,我終於理解了卑微的草們為何在《詩經》中會高傲地生長。

沃野上的一切生靈,只有毫不起眼,不具備殺傷力的植物,會對先民們釋放友善,任由他們予取予求。生活的真相有時很殘酷,帶上十級美顏濾鏡去看生活,寫生活,那就是詩意盎然,能陶醉你我與古今。

書裏與書外,只是隔了一堵牆,牆內牆外都是生活。走進去,我們要帶着一雙慧眼;走出來,我們要帶着清醒的大腦。書裏書外都是一個世界,唯有心境澄明,才能玩轉生活,笑傲江湖,獲得真諦!

書裏書外的 篇三

波駭雲屬。翻湧的雲層內一條赤金色的身影隱約閃現,它的呼嘯使各類飛禽走獸都為之驚顫,後背載着的是它的兒女,緊緊抓住它的鱗片,哪怕承受砭骨的颶風也依然面不改色,向更灼目的光芒之處騰飛。

馬良有一支筆,畫物成真,除惡濟貧,畫來了窮人的吃穿用度,畫走了貪婪無厭。

魯迅有一支筆,那是他的武器。白紙為戰場,黑字為兵戎,抨擊黑暗勢力,將更多的人拉向希望的黎明。

我緊攥住一支筆。

紙和筆是最美好的理想。

字未識得幾個便依葫蘆畫瓢地複述下醜小鴨的故事,搖頭晃腦地捧着一本童話津津有味地讀起,墨黑的天只剩一輪皎潔的月依然愛不釋手,慾望充斥着內心終於提起了筆橫七扭八地寫下第一部稚嫩的小説。

最幸福的是坐在木椅上,或藉着細沙般的細碎陽光,或憑着暖橘色的燈光,手指摩挲着書頁,油墨香氣縈繞身旁,愜意地品讀着密密麻麻的方塊字,心神鑽到了書頁中去。

不是白紙黑字,而是穿梭於知識的洋流中的精靈。

我曾這樣與它相識相知,以心換心,薄薄的一張紙無法再成為我們的隔閡,書裏書外,清晰地聽見那方的心跳聲,摩挲書頁融融的温度。彼此是最好的知己。

漸漸地不再滿足於僅僅遇見他們,渴望要創造自己的精靈。看他們的一顰一笑,看他們的嬌羞咆勃,看他們的觳觫赧赧,看他們的躊躇怭怭。牽引着心。不僅是律動的精靈,更是有血有肉的鮮明的孩子。

阿廖沙是俄羅斯下層苦難卻不泯希望的人民的孩子。

祥子是中國自食其力懷揣夢想的普通百姓的孩子。

或者是做一個報社記者,或敲擊或填寫出一個個橫平豎直的文字,白紙黑字是揭露的真實亦是扣人心絃的時事。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哪怕輕如鴻毛,哪怕渺小如螻蟻,都想盡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揮動自己的武器,眾人拾柴火焰高為自己的國家添一塊木材的力量。

攥緊手中的筆,“中國”二字有一筆我來書寫。

龍依然穿梭於雲層中,摘下一捧豔陽的驕人光輝。它不再滿足於此,它將載着它的兒女克服重重阻力,向更高的光芒飛去。

背上的孩子,手中握着一支毛筆。飽蘸濃墨,揮毫書下:

“龍”。

書裏書外的 篇四

回望歲月的長河,滴滴雨露落入心湖,泛起陣陣漣漪。——題記

小時候,雨露是父母的慈愛,伴着暖暖的陽光照進心底。記得母親餵我吃飯的小勺,父親抱我出門的雙臂。口口香甜,時時温暖。有時雨露會悄無聲息地流入心田,有時則是如同泉水,彎彎曲曲流過脈絡。

長大後,雨露是老師的教導,伴着燦燦的陽光照進心底。是老師,給我打開了通往知識的大門;是老師,領我進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他們總是有足夠的耐心,面對不停冒出古玲精怪問題的我,他們總能給我一個美麗的回答,讓我內心多了幾分美好。他們教書,更育人!記得日記本上寫下的小評語,辦公室中説過的大道理。字字淳樸,聲聲鏗鏘。有時雨露會從眼前流過,有時則像是溪流,條條道道匯成江河。

後來呵,雨露是知己的知心,伴着淺淺的陽光照進心底。從此,我的途中不再只是煢煢徘徊,而是有了並肩的陪伴。有時嬉笑,在風中雨中留下串串歡聲;有時嚴謹,在書裏書外留下細緻的思索;有時不語,在空中水中留下 滴滴心靈的對話;有時難過,有時憤憤。記得那簡單的問候,記得那刻刻的關心。聲聲甜恬,時時幸福。有時雨露會淡淡流走,無痕無跡;有時則同春雨,滴滴飛入心田。

而現在,雨露是自己的奉獻,伴着柔柔的陽光照進心底。我也領悟了雨露的真諦,不僅是收穫,還有奉獻。我開始用平和的心態來看待萬物,用自己的綿薄之力為生活添光彩。記得隨手撿起的垃圾,記得移步扶過的老伯。那是播撒的雨露,那也是內心雨露的收穫。用自己的雨露澆灌萬物,用自己的奉獻服務社會。

雨露,是我人生旅途的恆久來客,從小時候的慈愛,長大後的教導,後來的知心到如今的奉獻,它時刻都在,時刻都在。像我的一位好友,領我走下去,走過去,走出去,讓我人生美好而充實。

書裏書外作文 篇五

指尖流走的,不只是書頁,還有光陰;眼中留下的,不只是文字,還有歷史;手中翻閲的,不只是書籍,還有人生。

書中的人生,似曾相識,寫書的人把書外的人生寫進了書裏。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就是那個曾經迷失的自己;夏洛蒂的《簡愛》昇華了自己奮鬥的一生;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多夫》表現內心痛苦的掙扎與回憶;巴金的《家。春。秋》正是他年青時代叛逆精神與守舊意識相互鬥爭的縮影。

一本精彩的書,正如人生百態。書裏的一切,終究是書外事物的寫照和縮影,它所折射出的內涵,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反覆思量。翻開《哈姆雷特》,折射出人世的矛盾和複雜;閲畢《紅與黑》,體味到世事的多變與險惡;讀過《邊城》,感受人性的淳樸與善良;品完《美國的悲劇》,才知金錢的虛無與罪惡。

而一段戲劇的人生,也正如書中五味,書外的所有,其實都如書裏曾經寫過的故事,也許換了一種方式呈現,但其中的過程同樣驚心動魄。無奈人生終非書本,書裏書外畢竟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書籍可以來回翻閲,人生卻只有向前,不可返回;書籍可以修改,人生卻無法改變過去。看來書外的世界遠比書裏的要殘酷得多,真實得多。

當我們順着她——伍爾夫的指引《到燈塔去》的時候,她卻把自己潛進黑暗的河流,給生命以最終的最純粹的洗禮;當我們在《雪國》裏永恆的憂傷着的時候,他——川端康成卻消融成一泓純潔而冰冷的水,浸潤着堅硬的泥土,也浸潤着我們對上蒼的詰問;在我們面朝大海,看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無法知道在那枕木的裂縫之間,疼痛的孤獨怎樣與死亡交心。他們在書裏給了我們搏擊大海的勇氣和力量,卻在書外的世界裏用冰冷的子彈告別了世界,把自己推進了黑暗的深淵。

我們行走在生命的路上,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翻閲着自己的人生之書。這是一本不知長短的書,一本不明悲喜的書,一本不論深淺的書。你永遠也無法猜透——書的結尾是什麼,一切都將由自己來書寫——直到生命終止的瞬間。

行走於人生的書裏書外,走過春秋冬夏,走過風雨彩虹。我們把自己寫進書裏,但終有人會在書外評價我們的一生。

書裏書外作文 篇六

我今年10歲了,在我今年生日那天,媽媽對我説我已經是“奔二”的人了,要增長一些生存的本事才行。於是,她提議今後每年教我做一種菜餚,待到我18歲那年我就可以成為一名“小廚”了。於是,我精心選擇了我將要學習的第一道菜――煎雞蛋。媽媽説她當老師要與眾不同。首先她讓我自己先看着書做一遍,看看會是什麼結果。説着便拿出一本《大眾菜譜》給我看。

我打開書,翻倒煎雞蛋那一頁一看。哈,要準備的調料還挺多呢。有:鮮雞蛋若干個、花生油250克(實耗很少)、精鹽一湯匙、味精少許。我好不容易把這幾樣物品找到時媽媽已經開始催我了。因為操作之前,他要教我怎樣使用液化氣。並詳細向我説明了注意事項。

物品全都找齊了,就等着做了。我首先按照書中所説的將雞蛋打入碗內,用筷子打散,加入料酒、精鹽並打勻。然後取出一個鍋,加熱後倒入花生油,待油熱後將雞蛋液慢慢倒入鍋內,並用筷子輕輕撥動油中的雞蛋,為了防止燙傷,我離鍋較遠。見雞蛋在油中漂起趕忙再煎反面。雞蛋熟了我就關好煤氣,大功告成了!可望着我做的雞蛋,我不禁大失所望。一是因為我做的雞蛋支離破碎,根本不成形狀,更不要談色香味俱全了。二是因為雞蛋大部分就粘在了鍋上,怎麼拿也拿不下來。

這時媽媽笑了笑,讓我再看她做一遍。首先媽媽選擇了不粘鍋,然後把鍋加熱,再把雞蛋打入碗中後,順一個方向攪打。煎蛋時,媽媽在雞蛋的旁邊及雞蛋上滴了幾滴水,並對我説:“孩子,只有這樣才能使雞蛋變的完整。”媽媽把雞蛋做完後,我不禁大吃一驚,媽媽做得跟我做得簡直就是天壤之別。我便問媽媽:“可我是按書中的方法做得呀,難道書上也錯了?”媽媽説:“從這樣的小事中,我們就能明白一個道理:書上雖然是對的,但如果我們光靠書上,而不與實際相結合,那終究也是不完美的。下個週末請張大廚再為我們做個煎雞蛋。直到成績合格,方可畢業。”我不禁感歎道:“哎,書裏書外!”

書裏書外作文 篇七

在書裏我是一個自由的徒步旅行者。光着腳丫走過千山萬水;輕踮腳尖雲遊仙屋瓊閣;穩踏小帆越過驚濤駭浪;靜躺小舟享受靜影沉碧……

在書裏我是一個拿着小扇優哉遊哉的旁觀者。輕撫小扇,細品清茶,體味小故事大智慧的深遠;手持小扇,笑看小幽默大道理的'深刻意義;用扇遮鋒芒,觀看小視角大意境的心靈昇華……

在書裏我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主人翁。為自己的悲慘遭遇而淚流滿面;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驚喜萬分;為自己的幸福生活而滿足微笑……

書外我的生活

書可是對我不離不棄的,無聊時,書陪我談天説地,幫我解悶;生氣時,書幫我扇風降火,猶如一泓清泉灌心而過;不滿時,書告訴我退一步海闊天空,寬容是一種心靈的昇華……

書是我的良師益友。當我取得成功正自滿之時,書就像一位忠實的朋友,在一旁時刻提醒着我“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退步”當我遇到不懂的題時,書就像一位晦人不倦的老師,幫我指點迷津。

書裏我心靈的歸處,書是我行為的導師。

書裏書外作文 篇八

我的人生好似一本書,外表有些缺損,但內容卻十分精彩。

書皮中的故事

小時侯,我很討厭讀書。上課經常走神,心不在焉。老師把我的情況反映給媽媽聽,媽媽並沒有因此而慌張,因為她有辦法讓我愛上書。從那時起,媽媽在我臨睡前都會拿着本《格林童話》給我講故事。我立刻被故事中的情節吸引住了,聽得津津有味。但媽媽那時經常賣關子,每次到了故事最要緊的關頭,她就合上書。接着像是個説書人似的説:“要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從小就有好奇心的我哪受得了這套,心想:你不講給我聽,我就不會自己看嗎!可事實證明我想錯了,我真得不會看,我才發現我有好多都不認識。當即,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讀書。讀書就可以識字,識字就可以讀懂很多故事。就這樣,書這個字在我心底紮下了根。書使我從一個不識字的,厭學的到肯去查字典,肯去問問題的人。不知不覺中,我和書的關係竟是如此親密,形影不離。

書中的精彩

隨着成長的時光,我漸漸懂得去利用書,體會書。我學會體會書中故事情節的喜怒哀樂。我學會收集書中許多諺語、名句、成語。在寫作時我就會把它們用上。一來能為自己的作文添加許多語言美,顯得語言功底好,自然會拿高分。看到自己家中書櫃裏的書多得塞不下,裏面全是經過挑選的好書:《城南舊事》、《冰心作品精編》。它們讓我有滿足感和成功感。從書中我明白了許多道理,讓我知道不學無術的要害,書中的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使我不再侷限於童話書裏,不再是那個只會聽別人講故事的女孩。

最後的結尾

越讀到我越看清楚了自己,原來我不是一個不愛讀書的人,只是一開始沒有找對方向。好在還有時間可以補救,我會去利用好書創造自己的未來,好好珍惜這個差點被我丟掉的好友。雖然現在科技發達,人們找資料都在網上查找,很少有人會想起“書”這東西,可無論科技再怎麼發達、便利,我還是喜歡用書,因為它有種古色古香的味道,很有真實感,還因為畢竟是它改變了我,教會了我人生的道理。

書裏書外,竟迥乎不同,但都是圍繞着“書”,它才是故事中的主角,是我與知識結緣的“大媒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86y39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