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2020長春市“我家的中國味”會考作文多篇

2020長春市“我家的中國味”會考作文多篇

2020長春市“我家的中國味”會考作文多篇為本站的會員“jjb9o”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2020長春市“我家的中國味”會考作文多篇

“我家的中國味”會考作文有哪些?中國的味道是我們腳下這幅員遼闊的國土上的每一寸載着歷史回憶的山河,共同閲讀2020長春市“我家的中國味”會考作文5篇精選,請您閲讀!

“我家的中國味”會考作文1

新年裏,我們搶紅包,貼春聯,吃年夜飯,看春晚……濃濃的年味彌散在空氣中,盪漾在人們的笑臉上,也融化在每個人的心裏。

早晨,我在鞭炮聲中醒來,睜開眼,發現爸爸媽媽正舒舒服服地靠着牀背,捧着手機,眼睛緊緊盯着屏幕,手飛快地點,“嗒嗒”地搶紅包。他們時而露出失望的神情,時而又眉飛色舞,激動地耳語着什麼。他們見我醒了,連忙靠過來,向我展示着自己的“成果”。爸爸媽媽臉上不僅有興奮,更洋溢着點點幸福,因為紅包雖小,可它代表着同事朋友們的一份關心,一份祝福。我家的年味,藏在小小的紅包裏。

下午,我們一家人在門外貼外公親手寫的春聯,撕,剪,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組成了一副美麗的畫卷。在全家人的努力下,春聯貼好了。我讀着春聯:萬象更新春光好,一年鉅變喜事多。猴年吉祥!我讀着讀着,心中有説不出的喜悦。我家的年味,藏在我們貼的春聯裏。

晚上,外公外婆召集了他們所有的兄弟姐妹,擺了兩大桌豐盛的菜,一大家子互相敬茶,敬酒,祝願大家新的一年平安幸福。我在這快樂的氛圍中細嚼慢嚥,享受着過年的幸福,品嚐着藏在兩桌豐盛年夜飯中的年味。

夜裏,屋外鞭炮聲聲,打破了夜的寧靜。星星點點的煙花向四周飛去,似一朵朵蓮花,在空中綻放柔美的花瓣。屋內,我們圍坐在電視前,嗑着瓜子,看着春晚,陣陣笑聲在屋裏迴盪。我家的年味,藏在屋裏的春晚與屋外的煙花中。

我家的年味,藏在小小的紅包裏,藏在我們貼的春聯裏,藏在兩桌豐盛的年夜飯裏,藏在春晚與煙花裏,更藏在每個人的心裏。

“我家的中國味”會考作文2

百年佳釀出窖必有釅香,數米之內皆得其醇厚,喜酒之人聞之足不能移。百年之沉積尚如此,更何況中華五千年時光浩浩湯湯,風物情長,皆有味道。

中國的味道是西湖煙柳深處綿延的一段蘇堤,是拙政園樓台林立中的.一方閒亭,是吳儂軟語詩酒年華的煙雨江南,是長河落日大漠孤煙的駝鈴古道。雖説各國都有山水建築,但是中國的江山景色卻又有不同。就像威尼斯同樣擁有着古城水道,人們搖櫓而行時可以看到水中倒映的城,但是我卻從不會將它與江南弄混。江南總有着一種水墨的風致,色簡卻濃淡適宜,清淡卻意藴悠長,仿若於沸水中緩緩舒展的茶,清雅寂靜,香氣可繞樑。中國的味道就在中國的山水風光裏,像雁蕩山的風潤而輕,五台山的風潮而尖,張家界的山滯而綿,雖同為山卻各有味道,細想之下便能分辨。山猶如此,其他自不必説,而正是它們各自獨特的味道匯聚而成中國的味道。

中國的味道是筆走龍蛇如松濤龍吟的墨跡,是試把金觥浮生一醉休的唱詞,是渭城朝雨淋濕的一株柳,是夜半鐘聲驚醒的一輪月。楚辭漢賦,建安風骨,唐詩宋詞,明清小品,無數中華經典,數不勝數,書法繪畫,亦各著風流。而這些都反映了中國文人的心性,而中國味道同樣寓藏於他們身上。當胡馬侵略金甌不全,有武藝加身者會挺身而出,執劍殺敵,“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有品階官級者會忠心進諫,力挽狂瀾,碧血丹心盡予社稷。哪怕僅餘殘山剩水或是江山輿圖換稿,他們仍舊會堅持義節,不事二主,鐵骨錚錚。鐵骨之外,中國文人們亦有柔情,花橋月夜雲動影來,紅袖添香日暮修竹,都可成為他們吟詠或描繪的對象,靈心善感可見一斑。這是中國文人的心性,而中國的味道正是寓於人而流萬古。

中國的味道是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的儒學,是逍遙自在無為而治的道家,是君子庭中蒼翠勁拔的竹,是隱士屋下悠然寧靜的菊。辜鴻銘在《中國人的精神》中曾説:“真正的中國人具有温和平靜、穩重節制、從容練達的內在品質,而且富有同情心。”誠然,中國的味道應是從容久遠的,擺脱了車馬喧囂,所行之處清風徐來。如同外柔內剛的太極和調和陰陽的中醫,“中庸”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特點,凡事過猶不及,而禍福天數不可強求。因而古人有“用舍行藏”,一如詩佛王維,位居人臣曾至右丞,而又參禪悟道領悟人生大境界,一入世一出世,兩者之間轉換自然,雖經世事浮沉但心卻愈淡靜練達,正是無數先賢追求的人生與境界。中國的味道因中國的哲理思想處世學説而深邃恆久,使人久而聞其香,香亦在骨子裏。

中國的味道在江山風光的別具一格,在筆墨風雅的文人性格,在經世流傳的哲學思想。它經時光之水,行萬里無涯,流傳至今,芳華百代。隨着開放交流,“洋味”進入中國,雖其勢頭正盛,但中國的味道仍以它一貫的姿態緩緩流淌,在新時代裏綻放着新的光芒。願我們都能閉目清心,一嗅中國的味道,並永志在心,守護其流長。

“我家的中國味”會考作文3

篔簹書院,古拙的琴音隱約傳出,悠遠、清靜。學它卻不易,要真正懂它,要先懂國學。

“國學是生活的一部分,它離我們並不遙遠。”廣東省古琴協會副會長謝東笑老師如是説。不要認為,國學是門高深的、藝術的學問。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像經營,中國從古流傳下來的商業制度延續至今;像教育,孔夫子從兩千多年前開辦私塾傳授文化,如今,我們依然沿用孔子的思想,把私塾演變成國小、中學、大學……我們的國學文化順應着時代的變化,在每一個時代變革時進行無聲又巧妙地轉身。

我國傳統文化從古至今每天都在置新,適應所在時期的變動。否則,擁有幾千年歷史的國學經歷了戰火紛爭、滄海桑田,為何仍然受人推崇?國學所具有的延續性,正是適用於每個人的、古琴的精髓所在——養人、養心、養性、養志。

現在,國學大師越來越少,但國學離我們越來越近。它不再陽春白雪,不再被束之高閣,等着人們去解剖它。國小生不再單純地揹着“人之初,性本善”,他們慢慢開始理解《三字經》裏講的故事;演奏家們要舉辦古琴演奏會毋需大費周章地宣傳,也會有三千多人冒雨聆聽;我們通過各種渠道不斷豐富國學的內涵……

國學正在復甦,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國學,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國學變得不再浮躁,變得心平氣和。國學激發了我們與生俱來的中國味。

“我家的中國味”會考作文4

我的爺爺是北方人,在爺爺的老家,每當過節家家户户都會圍在一起包餃子吃。爺爺説,早在古代人們就有包餃子的習俗,新春佳節大家吃餃子,是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意思。每次過年我最喜歡最盼望的也是與爺爺一起包餃子。包餃子要準備好麪粉、肉、蔬菜等等好多種材料,所以今天我早早的起牀,與媽媽一起去菜場把這些材料搬回家,準備大顯身手。

全家人動手,一會兒功夫各種材料準備就緒,可以開始包餃子啦。爸爸先把肉、姜葱剁碎後混合在一起,再放一點鹽與醬油,攪拌均勻做成了餃子餡兒;另一邊,爺爺正在和麪。和麪可有大學問,爺爺在麪粉裏放了幾個雞蛋,把温水慢慢倒進麪粉盆裏,筷子不停的攪動,所有的乾麪粉都粘在一起像麪疙瘩的時候,又開始用手揉,直到面的表面光光的像橡皮泥,就説明與好了。接下來是擀皮,把麪糰揉啊揉,揉成像一條長長的小蛇,然後用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再用擀麪杖擀成餃子皮。爺爺説餃子皮要中間厚邊上薄,中間厚能防止餃子漏餡兒,邊上薄吃起來口感好。我與哥哥姐姐們用手指沾一點點水在餃子皮邊上抹一圈,把做好的肉餡放進擀好的餃子皮中,再把餃子皮合攏、捏緊,這樣一個餃子就包好了。全家人齊心協力,一眨眼的功夫餃子已經整整齊齊站了一桌。

餃子包完了,現在該幹什麼呢?對啦,該把餃子下鍋了,一個個白白胖胖的餃子在鍋裏翻滾着,等他們都浮上來,加涼水繼續煮。十五分鐘過去了,餃子們可以出鍋啦…聞一聞,啊,真香!我迫不及待的用手抓起一個餃子就想往嘴裏放,“呀!真燙!”餃子沒吃到,燙得我不停地吹着手指…奶奶笑着説:“別急別急慢慢吃……”餃子吃在嘴裏,味道真美味,好吃極啦!全家人一邊大口吃着餃子,一邊誇我包的餃子好吃,我嘴裏與心裏都美極了……

“我家的中國味”會考作文5

循着絲綢之路,氤氲的是駝鈴聲聲載着的古老文明,是黃沙漠漠映着的雍容氣度,是中國的味道。

循着黃河長江,吐納的是浪起雲湧擁着的千年風雲,是滾滾東流蕩着的古老情思,是中國的味道。

是的,在這裏,在這片土地上,在這片山河間,每一寸每一縷的空氣中,滿是中國的味道,每一步每一行的腳印中,滿是中國的味道。

你可曾嗅到?筆墨紙硯間,中國的味道是那悠悠的墨香;是碑林裏楷之正,隸之莊,草之楊;是方塊字碼起來、疊起來、摞起來帶來的厚重與沉穩、靈動與飄逸;是透過每一筆每一劃——就像透過千年前倉頡純淨的眼底——注視到他的內心感觸到的每一縷情思每一份醇厚。舉手投足間,中國的味道是太極拳帶出的沉穩中庸、剛柔並濟;是京劇崑曲的唱唸做打、音容笑貌。“明如鏡、聲如磬,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柔”,中國的味道是青花瓷素胚上勾勒的線條;“軒楹雅素,不事藻繪雕工”,中國的味道是古建的青瓦檐“如斯飛”。這些我們引以為傲的,這些曾顛簸於絲綢之路上的,這些曾顛沛在歷史變更中的,這些被珍藏的、被傳承的、被銘記的是中國的味道。

你可曾嗅到?古籍冊冊中,中國的味道是那歷經千年濯洗,留下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份重託每一種叮嚀每一聲呢喃;是殺青後留下的如鳳凰涅的火的味道。是晉詩的風骨、唐詩的雍容、宋詞的清麗。“非淡泊無以明志”,中國的味道是《誡子書》的萬千叮嚀;“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中國的味道是記載中的豪放與大氣;“苟利國家生死以”,中國的味道是面對強敵暴凌的從容與傲骨。子曰禮尚往來,舉案齊眉至鬢白,吾老人幼皆親愛,掃徑迎客蓬門開,中國的味道就這般藴藉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藴藉在長輩口中的老規矩中,藴藉在古籍經典裏的每一份血汗中。這些深深融入我們腦海裏的、我們骨骼裏的、我們生命裏的,是中國的味道。

你可曾嗅到?山川河流中,中國的味道是那小橋流水人家的清秀婉約,是那漠北沙礫的豪邁風度。“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國的味道是九月九遍插茱萸的思念;“爆竹聲中一歲除”,中國的味道是除夕夜團團圍坐、盤盤餃子放好的騰騰熱氣,是新桃換了舊符的歡喜。你打開月餅盒,中國的味道絕不僅僅是黃澄澄的月、香噴噴的餅,更多的是“但願人長久”的牽掛和團團圓圓的期盼;你仰望中秋月,中國的味道亦不僅僅是桂花香、米酒醇,更多的是月下交疊的人影,桌上把酒言歡的笑意。山川疊嶂萬千氣象,中國的味道是我們腳下這幅員遼闊的國土上的每一寸載着歷史回憶的山河,是土地的烙印;江山錯落、人間星火,中國的味道是家人的每一次團圓每一句祝福,每一個風俗節日吐納着的如許沉重的期盼和千年壯闊。

不曾有一種味道如此,靠生命的延續和血脈的流淌而飄蕩;不曾有一種味道如此,是一個民族的基因血脈和凝聚的符號;不曾有一種味道如此,潤於每個國人的肌膚,浸入每個國人的骨髓,這是中國的味道。

中國的味道從來不曾單薄地印於鬆脆的史頁間,也從來不曾孤立地刻蝕在石刻石碑上。她飄在這山川大河間,她織在這團圓佳節裏,她藏在每一箇中國人的黑髮黃膚上。

中國的味道,我想,或許早已成為一種烙印烙在每位炎黃子孫的生命裏。我們血液中的“中國味道”,也是我們面對古籍經書五星紅旗熱淚盈眶的不二原因,亦是這味道,無論歷經多少年風雲幻變風沙濯洗永不褪色的唯一闡釋。

2020長春市“我家的中國味”會考作文5篇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97mr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