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味作文(推薦45篇)

味作文(推薦45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45篇《味作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味作文》相關的範文。

味作文(推薦45篇)

篇一:年味作文

“瑞雪兆豐年。”在新年即將來臨的時候,下雪了,真開心!正因為這場雪,才有了過年的感覺。雖然這雪阻礙了交通,但絲毫沒有影響人們回家過年的嚮往和決心。我們也一樣,手裏提着年貨,踏上了回家的班車,一路上,行人熙熙攘攘、車水馬龍,提着大包小包,臉上洋溢着喜悦,準備回家過年。

下車了,放眼望去,整個村莊好像被一層白色的銀裝所覆蓋,我穿過銀白色的田野,走過那座難忘的小橋,來到我家門前,屋頂上唯一沒有被雪覆蓋的煙囱,冒着一縷縷炊煙,屋檐下掛着一條條臘肉。大年三十,奶奶在廚房裏蒸饅頭、包粽子。媽媽準備年夜飯。爺爺在門口貼對聯、掛燈籠。大伯伯在清掃門前雪。爸爸在房前屋後種下了石榴樹和柿子樹,嚮往着春天能夠開花結果。我和小夥伴們在雪地裏、麥田裏打雪仗、堆雪人、滾雪球、放鞭炮,開心到了極致!年夜飯前,需要放鞭炮,越響越好,這樣可以趕走“年”獸。然後點蠟燭祭祖,給逝去的先人燒香、叩頭。希望先人能夠保佑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保佑爸爸事業有成。最後吃年夜飯,在吃飯的過程中,爺爺奶奶便會遞給我一個大大的紅包——壓歲錢。

年夜飯後,一家人坐在一起,觀看春節文藝晚會,聊着家常,吃着點心。一直到凌晨,我們走出家門,點燃煙花,望着天空中滿天飛舞的煙花,我想:明年一定是一個豐收年。

篇二:年味作文

什麼是年味?年味就是全家團圓地喜樂氣氛;就是晚輩孝敬長輩圍坐在桌前敬地那一杯酒;就是屋裏美味佳餚飄進鼻內地一股幽香;就是媽媽忙前忙後做地一頓年夜飯中地餃子;就是逛廟會看着舞龍吃着糖瓜兒彷彿又回到童年地一種享受;不管認識不認識,見面都説過年好地那種友好感覺;就是滿大街掛滿了紅燈籠充滿了祝福話語地那種氣氛……這就叫年味。

“新年快樂,紅包拿來”這句話幾乎是在過年時都會説地一句話,拿了紅包很開心,(咳咳,雖然老爸老媽説存着)。當然還有那一桌子地美味佳餚啦,有魚,有蝦,還有螃蟹,反正是有很多好吃地,平常地時候都吃不到啊。該講正事了,我跟大家講講我們家地人在除夕一夜地“任務”。

首先當屬吃飯時最重要地任務—吃,由我們吃貨來完成,坐在椅子,手拿筷子,看着佳餚,如暴風捲地一般橫掃美食。不要説吃貨不好,如果沒有我們吃貨這美好世間又要浪費多少糧食呢;沒有我們吃貨哪會有這麼多餐廳;沒有我們吃貨怎麼會有如此繁榮地美食世界呢?由此要感謝吃貨。

還有任務—做,職業—“廚師”,由我大媽勝任,她雖然沒有一頂潔白地廚師帽和一套潔白地廚師服,但她有着非常高超地技藝,吃過之人無每每不讚歎,雞蝦魚肉,營養搭配,無所不妙。當然有時還會有廚師助理—媽媽、奶奶。

吃飯時,氣氛不能冷,這時候需要一個人來提提氣氛,讓大家都有過年過節地快樂心情。很多地時候,都會有一段祝詞:來來來,在新地一年裏祝大家萬事如意,…工作順利…學習更上一層樓。這一段話裏充滿着屬於一個家、一個國、一個世界地愛。

飯後,最不能接受地任務就是—收拾。誰願意在吃飽喝足時去起身收拾呢?這時候就要一個勤奮地人帶動大家去收拾,我很敬佩這種人,要是我就會“卧枕江山”。其他不幹活地人就開始看電視、玩手機等等。

春風已徐徐吹來,盛開在臘月地梅花已經屹立在雪中,默默地,它便與雪為伴,與風為友。當春風徐來地那一刻,他伸了伸他地腰,抖起了精神……原來它也在期盼春天地來到。這個年多姿多彩,這個年有足了地年味,這個年煙花漫天……

篇三:年味作文

對於孩子,新年是快樂的。新年意味着新衣服,壓歲錢,鞭炮,還有熱鬧的年夜,這些在我小的時候都曾是我期盼的。小時候我能感受到的是一種強烈的年味,身邊的每個人的感覺應該都是如此,而這些,似乎也只是現在能夠用來懷念的對於童年的回憶。

從前的新年固然是沒有如今這麼充滿着現代味道,卻失去了本來的年味的形式。從前那些簡單的、温馨的心情也已經被我們淡忘。再看着晚會,吃着餃子,卻總也不是從前的那種年的氣氛,我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改變了,也許是成長改變了心境,也許只是新年的這些對我已經不足夠有吸引力。

也許對於從前,最值得懷念的是年夜的熱鬧。年夜,我總是習慣早早地睡着,然後在午夜被外面的鞭炮聲叫醒,然後還要堵着耳朵去看外面亮麗的煙火光。這種感覺是很矛盾的快樂,我不喜歡刺耳的鞭炮聲,也許還有些害怕,但是卻喜歡着那種熱鬧的氣氛,那種在火光中感受着來自人們的歡樂。

這種歡樂是多方面的,有對於一個新的開始的期盼,有對於過去一年的美好的懷念。人們吃着一年來最豐盛的一頓晚飯,享受着一年來最團圓的家庭幸福。這種感覺是一種真正的過年,新的一年,帶着美好的憧憬去迎接。孩子們也享受着他們的快樂,拿着長輩給的壓歲錢,盤算着該買些什麼;點着一串鞭炮,聽着那清脆,激昂的聲音,慶祝着自己的成長。

然而到了今天,我突然發現這些都已經失去了。

年夜,家裏仍然是準備着一頓充滿年味的晚飯,一家三口坐在桌前包着餃子,聊着快樂的事情;晚會依舊在那一點鐘開始,帶來歡聲笑語。但似乎年味總還是淡了,我始終不明白究竟是什麼發生了改變。年夜飯,它沒有改變,也許是這一頓飯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變得平常,不再那樣有期待。春節晚會,它是在進步着的,一年比一年更精緻華麗,也許是人們的心態變了,要求高了,對於這樣的晚會已經習以為常。

而我自己,似乎已經不再從心裏覺得這是一個新年,一切只是還有着表面的形式而已。新年,除夕,還意味着什麼?也許僅僅是接受來自朋友親人已經機械化的祝福;吃着餃子,看看已經不富年味的晚會。於是自己也尋找着新的方式,對着電腦,機械地收發新年的祝福。

這種已經形式化的新年還有值得在意的必要嗎?我想沒有人願意讓自己的時間空耗在這樣的一種形式上,於是,很多人開始不看春晚,很多人開始不再慶祝新年。這些恐怕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悲哀,也是傳統文化衰落的一層表現。

最近幾年,人們一直在強調着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甚至有人要改春節名為元旦,以強調中國新年。然而人們忽略了更重要的:心境改變了,生活方式改變了,這些改變讓無論何種停留在表面的強調都不再有一絲效果,人們需要的,是一種發自心底對於新年的追求和渴望。

也許人們該放棄些什麼,珍惜些什麼,還要保留一些自然之情……

注:這個是我們的寒假作業,呵呵……

篇四:年味作文

春節,這對於億萬華人而言最為濃墨重彩的節日終於到來,似乎是讓人們期盼了一年。這樣周而復始,不知過了幾千年。

而年究竟是什麼呢?是那頭傳説中的吃人怪獸,還是穀穗下垂的形象?到了今天,恐怕都不是了。年成了一個代名詞,成為了一種符號,成了我們中國人的一個標記。

然而,年味似乎正在慢慢地、漸漸地消隱,或是消逝!連我自己都感到了可怖。

在記憶裏,依稀還記得年長的姐姐説她不喜歡過年。那時,真的隱隱地刺痛了我的心,只是年少啊!尚未察覺。在回憶裏,我又真的感受到了那種痛,不知為什麼。

而現在呢?人們真的似乎都淡漠了,我甚至還聽到過有的孩子説不喜歡過年。啊!原來不只姐呀!

年究竟是什麼?我無法解釋,但就我個人的理解,我認為年是一種迴歸的象徵。每個人無論到得何地,過年時總要回家的,或者至少都想着回家――那是心靈的一種迴歸的渴望。家,可是一個多麼温暖的詞呀!

現在,姐在北方的一個城市裏工作,據説北方的年味兒很濃,那兒的人們都很樸實、和善,特別重視這樣一個重大的特殊的節日。因而她才可以早早地回來與家人團聚,又不必擔心歸期過急了。還好不在南方,據説有的城市只放三天假,那根本就不可能回家了。

而我們中國人又這麼重視家。家,不僅只是我們住的地方,那更是一份寄託,一份温馨,更是我們心靈的歸宿、靈魂的休憩處。任憑風雨多大,只要有家就不怕。

如果過年了,家人還不能團聚,真的難以想象!

而年味的消逝,在我們這個小城裏卻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

篇五:年味作文

春節到了,我們身邊的年味越來越淡,大家都用上了現代化的過年方式,過年的感覺就跟平時的生活一樣,春節我來到了哈爾濱的雪鄉,感受到了和寧波不一樣的年味。

走進雪鄉,即便是天上下着大雪,我們也感到了絲絲暖意,家家户户的都掛着一對對紅燈籠,貼着窗花和對聯,看這幅對聯:

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步步高,一帆風順年年好,寓意着主人對新年的期盼。

雪鄉木屋的屋頂上都積着至少有六七十釐米厚的積雪,好像只有在童話故事的才能看到這樣的房子,我和爸爸媽媽走進一家小院住下,東北人十分好客,看到我們這麼冷,便馬上燒火炕,邀請我們到炕上暖和暖和,一會兒工夫,殺雞做菜,然後在炕上架上一張桌子,為我們擺上了一桌豐盛的菜餚,我對在炕上吃飯感覺十分新鮮,我先是跪在炕上吃飯,吃了一會兒,感覺跪着挺累的,於是又換了一個姿勢,兩腿伸直離桌子遠遠的,一會兒又覺得不方便,還是盤腿坐着吧,哎呦!還沒十分鐘呢!腳真麻呀!腳一動就像針刺一樣,還是站着吃,我來回折騰着,不過,雪鄉這農家菜的味道可真不錯!

晚飯後,我邁出小院,一股喜慶的氣氛撲面而來,一座座相連的雪屋,一家家炊煙裊裊,一户户張燈結綵,這不是一個城裏孩子經常能看到的景象。

晚上睡覺,更是別有趣味,不是像家裏那樣一人一張牀,而是大家都睡着一個炕上,一人一個炕位,就佔一個被窩的位置,我和媽媽剛好睡着炕邊上,那個炕熱得我睡不着,整個人都睡着被子外,在窄小的位置上翻個身也不容易,炕上雖然鋪着被鋪,可還是很硬,半夜就腰痠背痛的,南方人根本就睡不習慣,凌晨時分,炕漸漸冷卻,一股寒氣鑽進了我的衣服,我連忙鑽進被子蓋好,漸漸地進入夢鄉睡着了。睡火炕的感覺是上半夜熱死,踢被子,下半夜凍死,搶被子,這是在家睡覺體會不到的趣味。

雪鄉,雖然是旅遊景區,卻給我家的温暖。雪鄉,雖然氣温很低,卻使我們的心燒得火熱。

走進雪鄉,我感受到了別樣的年味。

篇六:年味作文

快過年了,通州城的大街兩側,掛滿了紅彤彤的燈籠和彩燈;熙熙攘攘的農貿市場和超市到處是買年貨的人們;幾家賣火車票和機票的小店門前排起了長龍一樣的隊伍;煙花銷售點兒遍佈大街小巷,迎春的爆竹聲時斷時續、此起彼伏;輕軌列車、公共汽車載着人們來來往往;大人們都準備好了給孩子們的紅包兒;電視不斷播放着載歌載舞,歡天喜地的節目。到處已經充滿了大城市特有的節日氣氛。

置身在城市的年裏,卻總感覺還是沒有年味兒,遠遠不如鄉村,不如我眷戀的永年。

童年時期,我在永年縣的姥孃家住了近十年,從記事兒起,每逢過年,都要感受那濃濃的年味兒和厚重的鄉情。

大年三十兒,大舅和表哥他們將早就準備好的春聯兒、橫批分別貼在屋門、院門、灶房門的門框上和上檻上,還把用窗户紙印的彩色的老天爺、財神、門神、磨神、碾神、車神、灶王爺等神仙的畫像貼在屋裏、門、磨、碾子、推車、耬車、鋤頭、灶台上,晚上還要點上高高的紅蠟燭,擺上香爐,上面插着又粗又長的香,供奉諸神,祈求家人平安,來年風調雨順,有個好收成。家裏的影壁牆、水缸、樹、箱子、櫃子上也要貼上“春”字或“福”字。心靈手巧的表嫂和表姐她們早就剪好了用紅紙剪的窗花兒,那些窗花兒有魚蟲、花鳥、牲畜、戲曲人物等等,分別貼在屋裏的玻璃窗上。屋裏土炕的牆上還要貼年畫兒,年畫兒的內容豐富多彩,有古裝戲曲人物、電影劇照、樣板戲劇照、山水風景畫兒等等。每組年畫兒是四張,有的家裏要貼好幾組年畫兒。後來,有了掛曆以後,人們也貼一些風景名勝和影視明星的掛曆。

篇七:中國味作文

百年佳釀出窖必有釅香,數米之內皆得其醇厚,喜酒之人聞之足不能移。百年之沉積尚如此,更何況中華五千年時光浩浩湯湯,風物情長,皆有味道。

中國的味道是西湖煙柳深處綿延的一段蘇堤,是拙政園樓台林立中的一方閒亭,是吳儂軟語詩酒年華的煙雨江南,是長河落日大漠孤煙的駝鈴古道。雖説各國都有山水建築,但是中國的江山景色卻又有不同。就像威尼斯同樣擁有着古城水道,人們搖櫓而行時可以看到水中倒映的城,但是我卻從不會將它與江南弄混。江南總有着一種水墨的風致,色簡卻濃淡適宜,清淡卻意藴悠長,仿若於沸水中緩緩舒展的茶,清雅寂靜,香氣可繞樑。中國的味道就在中國的山水風光裏,像雁蕩山的風潤而輕,五台山的風潮而尖,張家界的山滯而綿,雖同為山卻各有味道,細想之下便能分辨。山猶如此,其他自不必説,而正是它們各自獨特的味道匯聚而成中國的味道。

中國的味道是筆走龍蛇如松濤龍吟的墨跡,是試把金觥浮生一醉休的唱詞,是渭城朝雨淋濕的一株柳,是夜半鐘聲驚醒的一輪月。楚辭漢賦,建安風骨,唐詩宋詞,明清小品,無數中華經典,數不勝數,書法繪畫,亦各著風流。而這些都反映了中國文人的心性,而中國味道同樣寓藏於他們身上。當胡馬侵略金甌不全,有武藝加身者會挺身而出,執劍殺敵,“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有品階官級者會忠心進諫,力挽狂瀾,碧血丹心盡予社稷。哪怕僅餘殘山剩水或是江山輿圖換稿,他們仍舊會堅持義節,不事二主,鐵骨錚錚。鐵骨之外,中國文人們亦有柔情,花橋月夜雲動影來,紅袖添香日暮修竹,都可成為他們吟詠或描繪的對象,靈心善感可見一斑。這是中國文人的心性,而中國的味道正是寓於人而流萬古。

中國的味道是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的儒學,是逍遙自在無為而治的道家,是君子庭中蒼翠勁拔的竹,是隱士屋下悠然寧靜的菊。辜鴻銘在《中國人的精神》中曾説:“真正的中國人具有温和平靜、穩重節制、從容練達的內在品質,而且富有同情心。”誠然,中國的味道應是從容久遠的,擺脱了車馬喧囂,所行之處清風徐來。如同外柔內剛的太極和調和陰陽的中醫,“中庸”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特點,凡事過猶不及,而禍福天數不可強求。因而古人有“用舍行藏”,一如詩佛王維,位居人臣曾至右丞,而又參禪悟道領悟人生大境界,一入世一出世,兩者之間轉換自然,雖經世事浮沉但心卻愈淡靜練達,正是無數先賢追求的人生與境界。中國的味道因中國的哲理思想處世學説而深邃恆久,使人久而聞其香,香亦在骨子裏。

中國的味道在江山風光的別具一格,在筆墨風雅的文人性格,在經世流傳的哲學思想。它經時光之水,行萬里無涯,流傳至今,芳華百代。隨着開放交流,“洋味”進入中國,雖其勢頭正盛,但中國的味道仍以它一貫的姿態緩緩流淌,在新時代裏綻放着新的光芒。願我們都能閉目清心,一嗅中國的味道,並永志在心,守護其流長。

篇八:中國味作文

在江南霪霪的細雨中,撐一把油紙傘,看柳下打馬徐行的過客。在長安精雕的窗櫺旁,引一壺杜康,賞一輪不及故鄉明的玉盤。在漠北僕僕的黃沙中,滿上一張彎弓,聽金戈鐵馬裏隱約的《梅花落》。

中國味總是這樣不經意地展示他傲人的風采,小至一方刻印,大至一方水土,中國味這三個字濃縮了從海島到平原,又從平原到高原的一切,濃郁得口齒留香,意猶未盡。但這美味正被全球化的浪潮一點點稀釋,變成紛繁雜燴裏的一道調味菜,中國味,你還嘗得出嗎?良辰美景都付於,奈何天。一曲《牡丹亭》唱絕了那個且聽且吟的腔調。《遊園驚夢》驚不醒紙醉金迷的人們。多美的中國藝術瑰寶,卻只能從視頻模糊的光影中尋找杜麗娘的倩影。于丹教授曾做過專題節目,一出出摺子戲被解讀被透析,但這些過眼雲煙的一幕幕在閃爍的熒光屏上一晃,留給我更多的卻是對文化的歎息。

你脱下鳳冠霞帔,將油彩擦去,大紅的帷幔結束了這齣戲。崑曲所處的尷尬局面也是許多傳統藝術所正面臨的,希望這大紅的幔布在緩緩閉上之後還能再度拉開。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最具中國味的真情告白,比起直譯的我愛你更有中國人骨子裏的含蓄雋永。小軒窗,正梳粧,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不着一字,盡得風流。這是一格格的方塊字才可能擁有的魅力。而今,充斥着現代味的詩歌,可以輕易地換上字母裝,流傳於世界每個角落,卻再也回不去盛唐時素胚韻腳的中國味了。那些絕版的李白、蘇軾、無名氏,在櫃子的頂格發出灰濛濛的光,照得人心寒。

中國味中又一道美味叫劍。那個血雨腥風的江湖,那個快意恩仇的江湖,那個俠骨柔情的江湖都離不開一把好劍。鑄一支名劍花費多少功夫還有多少人知道?只有深山裏的師徒二人還在緬懷那個熱血飛揚的年頭,而我們,全身的熱血已在逐代的平和中變得循規蹈矩,早忘了祖先們的激情。

中國味還有多少正在溶解,多少已被替代?我們還有多少尚來不及品味就已被一碗雜燴取代?請大聲呼喊:給我來碗中國味!

篇九:中國味作文

循着絲綢之路,氤氲的是駝鈴聲聲載着的古老文明,是黃沙漠漠映着的雍容氣度,是中國的味道。

循着黃河長江,吐納的是浪起雲湧擁着的千年風雲,是滾滾東流蕩着的古老情思,是中國的味道。

是的,在這裏,在這片土地上,在這片山河間,每一寸每一縷的空氣中,滿是中國的味道,每一步每一行的腳印中,滿是中國的味道。

你可曾嗅到?筆墨紙硯間,中國的味道是那悠悠的墨香;是碑林裏楷之正,隸之莊,草之楊;是方塊字碼起來、疊起來、摞起來帶來的厚重與沉穩、靈動與飄逸;是透過每一筆每一劃——就像透過千年前倉頡純淨的眼底——注視到他的內心感觸到的每一縷情思每一份醇厚。舉手投足間,中國的味道是太極拳帶出的沉穩中庸、剛柔並濟;是京劇崑曲的唱唸做打、音容笑貌。“明如鏡、聲如磬,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柔”,中國的味道是青花瓷素胚上勾勒的線條;“軒楹雅素,不事藻繪雕工”,中國的味道是古建的青瓦檐“如斯飛”。這些我們引以為傲的,這些曾顛簸於絲綢之路上的,這些曾顛沛在歷史變更中的,這些被珍藏的、被傳承的、被銘記的是中國的味道。

你可曾嗅到?古籍冊冊中,中國的味道是那歷經千年濯洗,留下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份重託每一種叮嚀每一聲呢喃;是殺青後留下的如鳳凰涅的火的味道。是晉詩的風骨、唐詩的雍容、宋詞的清麗。“非淡泊無以明志”,中國的味道是《誡子書》的萬千叮嚀;“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中國的味道是記載中的豪放與大氣;“苟利國家生死以”,中國的味道是面對強敵暴凌的從容與傲骨。子曰禮尚往來,舉案齊眉至鬢白,吾老人幼皆親愛,掃徑迎客蓬門開,中國的味道就這般藴藉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藴藉在長輩口中的老規矩中,藴藉在古籍經典裏的每一份血汗中。這些深深融入我們腦海裏的、我們骨骼裏的、我們生命裏的,是中國的味道。

你可曾嗅到?山川河流中,中國的味道是那小橋流水人家的清秀婉約,是那漠北沙礫的豪邁風度。“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國的味道是九月九遍插茱萸的思念;“爆竹聲中一歲除”,中國的味道是除夕夜團團圍坐、盤盤餃子放好的騰騰熱氣,是新桃換了舊符的歡喜。你打開月餅盒,中國的味道絕不僅僅是黃澄澄的月、香噴噴的餅,更多的是“但願人長久”的牽掛和團團圓圓的期盼;你仰望中秋月,中國的味道亦不僅僅是桂花香、米酒醇,更多的是月下交疊的人影,桌上把酒言歡的笑意。山川疊嶂萬千氣象,中國的味道是我們腳下這幅員遼闊的國土上的每一寸載着歷史回憶的山河,是土地的烙印;江山錯落、人間星火,中國的味道是家人的每一次團圓每一句祝福,每一個風俗節日吐納着的如許沉重的期盼和千年壯闊。

不曾有一種味道如此,靠生命的延續和血脈的流淌而飄蕩;不曾有一種味道如此,是一個民族的基因血脈和凝聚的符號;不曾有一種味道如此,潤於每個國人的肌膚,浸入每個國人的骨髓,這是中國的味道。

中國的味道從來不曾單薄地印於鬆脆的史頁間,也從來不曾孤立地刻蝕在石刻石碑上。她飄在這山川大河間,她織在這團圓佳節裏,她藏在每一箇中國人的黑髮黃膚上。

中國的味道,我想,或許早已成為一種烙印烙在每位炎黃子孫的生命裏。我們血液中的“中國味道”,也是我們面對古籍經書五星紅旗熱淚盈眶的不二原因,亦是這味道,無論歷經多少年風雲幻變風沙濯洗永不褪色的唯一闡釋。

篇十:中國味作文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啊出門購物的爸爸人還沒進門,歌聲就飄了進來,奶奶和媽媽正在廚房忙碌着,看京戲的爺爺也關了電視機説:買可樂了嗎?給思思做雞翅用明天我就要上中學了,家人們正在張羅一桌像樣的飯菜為我祝賀。

爺爺又坐在電視機前看他的京戲了。爺爺是一位光榮的人民教師,在我呀呀學語時,爺爺就教我人之初,性本善泛愛眾,而親仁,我再大一點兒,爺爺就教我誦唐詩背宋詞: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怒髮衝冠,憑欄處奶聲奶氣地背誦常常引來長輩們的`誇讚。上國小時,爺爺就引領我讀四大名著,黛玉的葬花詞我揹着揹着眼睛就濕潤了,我對不會武功的宋江做水泊梁山的統領總是心生疑問,爺爺告訴我,宋江做人做到了極致,當時我似懂非懂。我多麼感謝我的爺爺,在我的心田裏播下了經典的種子。

透過玻璃看見奶奶正在面板上包餃子,奶奶包的餃子,中間彎、兩頭尖,活脱脱的一個大元寶。奶奶總是笑眯眯地説:這樣的餃子吃了福氣多,財運多。奶奶最大的愛好就是看爺爺和爸爸下象棋,每次他們下棋,奶奶就會煮上一壺茶端上來。一會兒看看爺爺,一會兒看看爸爸,一會兒看看棋盤上的楚河漢界,滿眼滿心的笑意。奶奶愛看棋,其實她不懂棋。

飯菜好豐盛啊,有一種過年的味道。飯後,媽媽照例煮了一鍋洗腳水,爺爺、奶奶開始泡腳,奶奶的腰不好,每次都是媽媽幫着她洗腳。記得小時候我問奶奶,媽媽幫你洗腳,那誰給媽媽洗呢?奶奶指着我的頭説:當然是你這個小不點兒了。然後我就端一盆洗腳水,搖搖晃晃地走來,我用手指撓媽媽的腳趾丫,媽媽咯咯笑,我也咯咯笑,奶奶也咯咯笑今天我給媽媽洗腳卻異常的温柔。

爺爺和爸爸又開始對弈了,我這個候補隊員也躍躍欲試,奶奶又端來一壺茶水。

我們家的中國味,在爺爺的唐詩宋詞裏,在奶奶的餃子裏,在媽媽燒的洗腳水裏,在爸爸的歌聲裏,在北方,在寒冷的冬天裏,透露出濃濃的春意。

篇十一:中國味作文

如果説經濟是物質財富的創造,那麼文化就是精神家園的耕耘。對於每一個民族和國家來説,文化是發展的延續。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人們在追求“文化”,一個抽象的概念。只有當建築師或設計師將其具體化的時候,我們才習慣於把眼光投向城市與場地的久遠歷史——百年、千年,甚至萬年。而創造這些事物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體現腳下的文化:那些作為生活和城市的記憶,那些被遺忘、被湮沒、被鄙夷的文明。

土地與土地那麼不同,大城與小城那麼不同,過去與現在那麼不同,而人間的萬家燈火,小鎮裏的閭檐相望又堆砌了多少不同的絢爛奪目。而今我們最需要找尋的不是牆面的大字報,而是城市中、生活裏最本質的、也是最珍貴的風情。

民以食為天,汪曾祺先生對吃有獨到的研究。這位可愛的食客把吃的感受、吃的氛圍、吃的來歷説得頭頭是道,口腹之慾與高雅文學在其筆下美妙的融合在一起。作為一枚普通的吃貨,我雖不懂“吃”學,不過論及吃法也另有一番見解。

國人對吃飯很講究,一桌飯菜所用的器物各不相同。光是倒酒就有數種杯子裝盛。唐人有詩云“玉碗盛來琥珀光”,可見玉碗玉杯能增酒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葡萄美酒作豔紅之色,盛入夜光杯之後,酒色便與鮮血一般無異,飲酒如飲血,更增豪邁之氣。

再説飯食,與外國主打的西餐不同,國人更偏愛主食,米飯、麪條,比起優雅地在餐廳用銀白刀叉切牛排,更多人偏愛操着筷子,捧着碗飯蹲坐在電腦前追劇。提及筷子,定要好好談論一番其中的奧妙了。筷子一頭方一頭圓,暗合“天圓地方”之意。圓象徵着天,方象徵着地;方形屬坤卦,圓形屬乾卦。用筷時,坤在上而乾在下,這就是“地天泰”卦,和順暢達,代表着吉祥之意。人手在中間,這是天地人和。由於筷子總是成雙成對,所以還被當做重要的嫁粧,古人結婚時會將筷子作為定情之物,兩根筷子寓意白頭到老,十雙筷子寓意十全十美。看似普通的吃飯家伙,也藴藏着鮮為人知的大智慧。

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作為生存的基本,衣服在我們生活中除了禦寒保暖,也有它的價值追求。

現代人潮流,日常穿着偏休閒。年輕人喜歡與眾不同,因而國內被歐美酷炫風、日系、韓流所席捲。雖説文化發展要博採眾長,但傳統文化的魅力也無法阻擋。與日常打扮不同,重大場合之下的裝扮更突顯民族文化的內涵。女人愛美,愛衣更甚吃飯,對於穿上婚紗嫁給心裏的白馬王子更是每一個女子年少時朦朧的情愫。確實每個披上白紗的新娘都是聖潔的、冷然的,像是遙不可即的仙子,不過婚紗過於素淨繁瑣遠不及旗袍來的豔麗簡單,想必這也是新娘選擇在敬酒時換上旗袍的原因吧。

旗袍雅緻,穿着紅色旗袍的女子如同暖陽,如火般熱烈卻不失風雅,帶着幸福的光暈,感染了席間的每一個人。比起西方的精緻美,我更偏愛東方紅的大氣。雖説旗袍的顏色款式很多,但我見得最多也最美的就是紅色,不同於單色系的素雅,紅色濃烈,就像女子的愛情張揚而熱切,採擷了晚霞最絢麗迷人的光芒,凝聚着血液最濃稠活躍的成分,糅進了相思豆最細膩的情感。它凝聚着中國悠久的歷史,彰顯着東方的韻味,即使經過了幾百年,卻仍然以它強大的生命力佔據着一席之地,不僅在國內,也在國外的模特界掀起了一場時尚風潮,向世界展現着中國文化獨有的魅力。

這些一直在我們生活存在的事物,微小到常常被我們忽略,卻承載着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散發着中國的傳統風味,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

篇十二:中國味作文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在一派生機中如約而至,走在回家的路上,才發現,如今的過年,早已今非昔比。

蠟梅花開,回家速度

雪落枝頭,銀裝素裹。蠟梅傲盛,佳節臨近。

高鐵站站台上的人們相互寒暄,各種方言夾雜在一起,透出一股兒濃濃的年味。談笑間,高鐵已駛來,穩穩當當地停在標誌線處。人們陸續上車,將行李安置妥當,尋一處坐下,一會兒就到家了。

以往回家,人們搭乘的是擁擠不堪的大巴或慢速火車,朝發夕至,身心俱疲。如今,你瞧啊,高鐵上行色匆匆的人正滿懷期待,風塵僕僕者正滿心歡喜。高鐵是中國飛速發展的代表之一,它穿過長長的隧道,向着遼闊的大地駛去,駛向心中温暖的港灣。

離家三日,刮目相看

剛到村口,就有一種“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感覺,近些年美麗鄉村的建設很是“給力”。村頭的老年活動中心好不熱鬧,公園裏的健身器材煥然一新。暮色降臨,隨着音樂擺動的廣場舞大媽們,為鄉村增色不少。

新年新氣象,美麗鄉村,好山好水好人家,好風好景好地方,幸福掛在了村民的臉上。

其樂融融,家味濃濃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紅極一時,將全國各地的美食展示了個遍。年年除夕,家長裏短,炊煙裊裊,最重要的是年夜飯。

柔嫩多汁的雞,紅燒獅子頭,鮮嫩肥美的魚……一盤盤令人脣齒生香舌根生津的美味佳餚,迅速被“洗劫一空”,甚至於仍意猶未盡。廚房裏熱氣騰騰,餐桌上人聲鼎沸,那絲絲裊裊的人間煙火映着一張張如花的笑臉,直直吹到我心坎裏,回味無窮。

中國年,感受着濃濃的中國味。過着中國年,享受着中華盛世!

篇十三:中國味作文

家的味道是幸福的,家的味道是快樂的,家的味道是是甜蜜的,家的味道是滿足的,家的味道是……

家是一個孩子難以忘記和割捨的地方,在孩子的心裏,家就是一盞黑夜裏的明燈,照亮心的任何地方。家對於我來講也是這樣的,對我無比重要,只要是想到家,我就會感覺平靜、力量和幸福。

記得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爸爸還在部隊,家裏只有媽媽和我。半夜,我突然發起高燒,雖然臉燒得通紅,但是身上仍然感覺非常非常的冷,不停地説着胡話。媽媽知道我的情況後,二話不説,立即幫我穿戴好衣服,圍好圍脖,準備送我去醫院。當晚天空飄落着鵝毛般的大雪,伴着呼呼的北風,在路燈的照映下,像個精靈在跳舞,顯得格外的有詩境。但是媽媽顧不上了,厚厚的積雪,快要沒過膝蓋,電動車沒有辦法推動,媽媽就在樓梯口把我背上,深一腳淺一腳的向大路上走去,希望在路上碰上一輛出租車,把我們送到附近的醫院。

半夜的大雪天,北風呼呼地颳着,路邊的大樹不堪重負,在北風和大雪的欺侮下,左右的搖擺,不停地發出嗚嗚聲,路上靜悄悄的,一個人也看不到,以往半夜偶爾能見的出租車也毫無蹤影,只餘下一輛輛被大雪掩蓋的汽車停在路邊。媽媽把我往她的背上送了送,彎下腰,拉緊了我的外套下襬和褲腿,堅定的朝着醫院方向走去。

媽媽的喘氣聲傳入我迷糊的腦袋,飄落的雪花很快融化在媽媽面部和前額,在媽媽嘴邊和額頭不時飄起陣陣的熱氣,我的腦袋歪在媽媽頭側,眼睛不禁濕潤起來。經過近一個小時多的艱難跋涉,我們終於來到了第一醫院的急診區。媽媽把我放到椅子上,顧不上拍打身上的殘雪,先摸摸我的額頭,叮囑我不要亂動後就匆匆忙忙的為我掛號去了。掛完號,媽媽送我到急診室值班大夫那裏,大約十分鐘左右,一大堆的藥水、藥片出現在我的身旁,我也在輸液瓶藥水的緩慢滴入中陷入沉睡。

但當我再次甦醒過來,天已經矇矇亮了,3瓶藥水已經進入我的體內,使得我的高燒暫時退下去,一陣舒服的感覺油然而生,我四處打量,發現媽媽就坐在我的腿邊,眼中佈滿血絲,但是仍然温柔地望着我,不時地看看即將滴完的藥水,我心裏感到十分的温馨和感動。

啊,家是温暖的,家是快樂的,家是幸福的,家是和諧的,家是温馨的,家是甜蜜的,家是……我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充滿了温馨、快樂和幸福,如同蜂蜜一樣甜蜜,是我心中的淨土和天堂。我愛我的家。

篇十四:中國味作文

與我們同行的有三位新疆老師。兩位女老師,一個棕色微卷的頭髮,一個是烏黑油亮的長辮子;一位男老師,微微有點胖;他們都是高鼻樑大眼睛,深深的雙眼皮。他們的到來,使課堂氣氛熱烈起來。他們將親自下廚,為我們呈現新疆特色手抓飯!

全場歡呼,我也激動又好奇。手抓飯?從我記事起,飯都是使用筷子或勺子的,用兩隻手抓?還有菜呢,難道只吃乾飯?

在我的疑惑中,老師們笑眯眯地開工了。一邊是淘米加水燜蒸,一邊是把羊肉切成小塊,洋葱切條,胡蘿蔔切絲,他們的手臂快速地上上下下,身體微微晃動,彷彿是舞蹈;噠噠噠噠噠,聲音細密輕快,那是伴奏。

油下鍋,菜翻炒,手臂來回擺動。同學們目不轉睛!一會兒功夫,洋葱羊肉濃烈的香還有米飯的清香,吊足了我們的胃口。

一手抓飯一手抓菜?我的疑惑終於解開了。老師們舀出米飯,攪拌均勻,然後入鍋與菜一起翻炒,再放入調料,火開到了最大,手臂高揚又落下,飯菜融合,滋滋作響,香味撲鼻,同學們手早已洗淨,個個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想抓一把入口啊!

老師們將飯裝盤,然後示範,先用手抓一把,吹幾下,然後揉成一個小團,再張嘴吃。同學中性子急的,早已抓了幾把,桌上臉上滿是飯粒了。手抓飯原來並不是胡亂抓,而是有技巧的啊!洋肉的肥嫩嫩,洋葱的濃香,胡蘿蔔的鮮美,都融在米飯中,化在舌尖上,那滋味美絕!即便都看到了老師的示範,很多同學依然任性而為,有的甚至兩手抓,左手一口右手一口,全然就是搶飯!一盤不夠,兩盤三盤,簡直就是小餓狼!老師們看我們吃得歡喜,也都開心地笑了。當然,桌上灑下的飯粒,我們是好不容易才撿乾淨的。

我只在新疆舞裏認識新疆人的活潑奔放,今天,新疆老師的手抓飯,留給我的不僅是味覺的記憶,還有做飯時的有條不紊和手抓飯時的智慧:吹一下,入口不燙;捏成團,入口不掉,還將好滋味融成一體。

這是一種民族範,更是地道的中國味。

篇十五:中國味作文

藥香微温,纏繞着千百載來自然草木的悠長意韻,積澱了年歲流轉中亙古不變的文化傳承,又裊裊化成氤氲温柔的慈悲情懷,以含蓄沉斂的眉目浸潤着歷久彌新的匠人魂骨。這,便是濃郁厚重的中國味道。

我們所生活着的這片地大物博的錦繡河山,就如同是被自然的纖巧雙手精雕細琢,再過渡上靈性與盎然生機,便有了許許多多令人驚歎的神奇生命。而先人們在探尋與自然相處之道的過程中,跋涉了成百上千的年月,嚐遍百草,只為求一味良藥。最初,又是怎樣驚喜地覺察到一株清香沁人的草木也可以安定浮躁的心神、調節疲乏的筋骨的呢?是怎樣日復一日摸索出醫藥的門道,懸壺濟世,不辭辛苦……如今,隔着時光朦朧的剪影,很多古舊的過往已看不太真切,卻依舊可以明晰地感受到,支撐醫者前行的力量,是他們沉靜篤定、亦慈亦悲的柔腸。

將一株猶沾晨露的鮮活草木採下,以古法細細炮製、研磨,或文火輕煨,或小爐慢熬,每一個舉止都恰如其分,如同眉眼間的氣定神閒,不驕不躁,只靜靜地順應天時,心中明瞭怎樣的時機才算是正好。製藥的匠人們總在神色間銘刻着寵辱不驚的安然,因為他們守候着四時更迭的宛轉年華,守候着心底一方古韻悠然的淨土,願意等待一株靈芝的成熟、一朵紅花的綻露,任由一個又一個朝夕將自己的靈魂雕琢得愈發通透,最終淡了名利與榮辱,難以割捨古舊的技藝,只因那燻蒸研磨的過程皆隨日推月移化作生命中細碎而真切的幸福。或許是傳承古法的責任在身,又或許是與生俱來的宿命感,才使得這沉澱了天長日久的中國味道綿延至今。

珍珠的形成,是需要貝類忍受着細沙的砥礪,方能潤養出光彩熠熠的珍寶;附子唯有歷經熱薰火烤,種種煎熬,方能祛除劇毒,温養滋補;調製一劑膏方,不僅重在手藝的細緻精巧,同樣貴在誠信厚道,將多種藥材熬煮凝縮成一盞意藴深厚的良藥,這其間要過濾多重擇選……一味藥草的熬製要耗費諸多心思,一種文化的堅守又何嘗不是如此?他們不温不火地熬煮着自己的人生,亦會又有彌散開的藥澀滿溢在眉目間,或許是世人的淡漠,或許是獨守的孤涼,又或許是維持生計的多艱,但最終還是咬緊牙關忍了下來,予自己一場沉心靜氣的修行,執著於傳承先人遺風,就總會邂逅不渝的初心,完成與真我的相逢。日日與清靈草木相對,即便眼眸中映出的是簡潔逼仄的陋室,心中自有浩蕩的日月山川。想必,匠人情懷,便是一種流傳了千載的中國味道吧?

多少盛極一時的物事都隨着光陰輾轉,蒙上厚厚的塵埃。而那些匠心獨運的人們,用自身的年華細細拭去層層落灰,再施以妙手,使之重新煥發出温潤光澤。這般篤定的執著令人為之欽佩,或許我們也該如此,將平和的心態與堅定的意志根植在心間,不淡忘那些古樸深厚的傳統,學會從容,學會堅守,學會從一草一木中汲取處變不驚、順應天時的人生哲學。

縷縷藥香中纏繞着些微苦澀,如同一位慈眉善目的長者,有着含蓄深沉的靈魂。我彷彿從水霧升騰中看見了千載年歲的守候與傳承,那是古樸而濃郁的中國味道。

篇十六:中國味作文

那一抹熱情似火,是燃燒在華夏大地的千年風骨,不變情結。

每每年關將至,街頭巷尾的紅,便星子一般漸次亮起,歲末的冷空氣中洋溢着濃郁的年味,温馨、美好。

紅,自古便是節日喜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年的元素。中國人似乎偏愛紅色,一如熱烈的性格,對燦爛生活的嚮往,所以正紅,又名中國紅。

在年節中,紅,無處不在。

家家户户最少不了的便是大紅的春聯。無論是古色古香,潑墨揮毫,自家人親自用毛筆提寫,抑或買來裝飾精美的成品,寫下的都是華夏大地流傳千年的文學精華,短短几個字,獨具詩韻美,貼上的是人們對新一年的憧憬。墨韻飛揚,或豪壯或別緻,襯着大紅底色,更添風情,總是年味。

屋檐下隨風輕搖的,是紅彤彤的燈籠。扁圓的燈籠敦厚,樸實,像一輪初升的太陽,在新春微涼的風中搖曳,流蘇劃出靈動的弧度,看上一眼,心中便湧入温暖,隱隱還有節日的雀躍。燈籠火紅的顏色,抹去冬的蕭條,帶來春日的温和親切。

這樣一盞顯眼的燈似乎為歸來的遊子指明家的方向,是温暖喜悦的氣息。

最有人情味的,卻是中國結。

古時,中國結是翩翩公子的佩飾,現今是年節的主角。鮮豔的紅色長繩,被巧手上下翻飛一陣,結成一個個緊密相聯、密密麻麻挨擠在一方小小的中國結上,織就了年節最華美也最質樸的飾物。

曾聽説那緊密相連的十字結象徵團圓、團結。

原來,那高貴又大方的顏色,亦是對親人的企盼。年關將至,家中父母早已備好熱騰騰的家鄉菜,等待親人歸來的訊息,一家團聚的温馨時刻。

這,是中國年獨有的力量,獨有的親情味。

細細想來海峽兩岸不也正是連結一處的?漂泊多年的遊子,隨時可以回到祖**親的懷抱,正是因為中華文明中血濃於水的情緣。

紅,是中國味,是這片大地亙古不變的樸素與熱烈,血濃於水的情結,更是華夏文明璀璨又温暖的魅力。年味中,滲透出中國味。

篇十七:中國味作文

文言詩詞對於一位現代學生而言也並不陌生,語文書本,考試卷常常露出它們的身影,陌生卻又感到十分親近,似乎猜謎不透,又似乎略知一二,真像位隱居居士。

我喜歡古文文言,喜歡它的韻味,初識文言,懵懂地以為文言真簡便,無需過多的詞彙,甚至認為古人可以在文字上偷懶一把了,隨着內容的深入,我的觀念開始改變,我開始懷疑古人是否能讀清彼此的藴意,會不會有所誤解呢?文言繼承了中國獨有的韻味,不同於外語,它不需與英語文本一樣長篇大論,文言詞句十分精練,將不需要的刪掉,將剩下的再壓縮,壓縮在竹簡上。陶器上。瓷器上。意”精”字”煉”。

文言像不朽的木舟,古色古香,先秦時期的口語奠定了文言的短棹,在浪濤中,文言文開始褪去短棹的木屑,”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古代並無”文言文”一説,文言文一詞是相對新文化運動後的白話文而論的,文言古文包含了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它十分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我對文言傳統充滿好奇與敬意,像《論語》等古代作品,全文竟毫無標點,可以想象,古代科舉所要求的境界。

中國上下五千年,人無法長存,可文言把傳統的中國味傳承了下來。

篇十八:中國味作文

古時,三國紛戰連連,劉備、曹操、孫權各佔天時、地利、人和。而我們家,是一個和平的聯合國,卻有點三國味道。

曹操·老媽

曹操的地盤可是人多地廣,千軍萬馬,而在家裏,只有老媽稱得上“曹操”,我們家最大的經濟來源就是老媽開的商店,當然,“財政部長”的職位也由她擔當,我們口袋裏的一分一角也要上交“國庫”,一旦我們反抗,就會把我們罵個狗血淋頭……

可是,媽媽也不容易。每天晚上十一點,她才拖着疲憊的身子回來;早上六點,當我還在夢裏快活時,媽媽就要上班了。

劉備·老爸

劉備一生勤勤懇懇,為了復興漢室,一生在戰鬥中。老爸也是如此,他是一名中學教師,他為人和藹可親。甚至有一些同學拿他開涮:“老師,你有雞蛋高嗎?”原來,“糕”與“高”同音,當爸爸以為那個同學問他有沒有雞蛋糕時,他果斷地回答:“沒有。”“哈哈哈!老師,原來你沒有雞蛋高啊!”那個同學哈哈大笑起來。爸爸想了半天才想了出來,還大誇那位學生很幽默。

晚上,爸爸總是捧着一大疊作業本回來,草草地吃了飯就去改作業了,他那龐大的身影,好像瘦小了一圈,彎下腰來,就像是一座白色的拱橋……

孫權·在下

當想到整個吳國只有赤壁、猇亭二戰值得一提,我就不禁悲傷起來,在家裏,我是最最最無地位的一人,看來只有吳國這樣“低等”的國家配得上我了。吳國孫權做事嚴謹小心,我也一樣,做一道練習題,都要推算個半天,我才敢確定答案。

家裏,媽媽爸爸正在討論,我也想過去説説,一説,媽媽就立刻轉過頭來看着我,發動自已的絕招“獅吼功”:“去去去,小孩子家,有什麼資格聽我們大人講話!”感受完獅吼功那強大的威力後,我只能退後一步,靜靜地聽着他們那熱烈的討論。

還有一點,我和爸爸經常聯合起來反抗媽媽的“剝削”和“壓迫”,就像古時孫權與劉備結交,一起對抗曹操。

“呼!”終於講完啦,同學們,聽了我這一番介紹,我家是不是有“一點兒”三國的味道呢?

如果你來到我家,我家有甘甜、火辣、酸甜等不同口味等你來選!來到了我家,就請你認真地感受“曹操”內柔外剛的母愛,“劉備”春風撲面般的和藹,還有“孫權”那似火的熱情吧!

哦!我家,三國的味道……

篇十九:中國味作文

火辣辣的豆腐,香噴噴的烤鴨,白嫩嫩的清蒸魚,這些菜集齊了當地百姓的智慧與心血。這是我們中國人的飲食。

我國飲食主要分為八大菜系:川、粵、蘇、湘、閩、徽、浙、魯。這八大菜系聞名中外吸引眾多外國人前來我國品嚐。

上面有八大菜系就讓我來介紹八種之一的川菜,川菜在秦末漢初就初具規模。唐宋時發展迅速,明清已富有名氣。正宗的川菜以四川成都,重慶兩地的菜餚為代表。重視選料,講究規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鮮豔協調。其特點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濃,注重調味,離不開三椒(即辣椒、胡椒及花椒)和鮮姜。烹調方法擅長於燒、烤、幹焗、蒸。以鹹、甜、麻、辣、酸五味基礎上。我來介紹聞名中外“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按名來解首先的就是麻辣然後就是豆腐了。麻婆豆腐是這麼做的。首先選一塊上好的嫩滑豆腐。把豆腐用熱水浸泡過的刀把豆腐切成數塊。同時要用砂鍋煮沸騰水然後倒入油,接着把豆腐入水,倒入耗油和醬油放在豆腐四周,最後蓋上鍋蓋讓味道漸漸入味。幾分鐘後香飄十里,打開鍋蓋看見豆腐在鍋中翩翩起舞,看那紅裏透白的表面就讓人忍不住流口水了。還差一把鹽、三椒、鮮姜。時間如蝸牛一般慢,在那裏爬呀爬呀。鍋裏透出陣陣誘人的麻辣香味,問到者肚子無不抗議的。在飢餓和香味的雙重摺磨下時間終於到了,我關掉火揭開鍋蓋空氣中的麻辣味頓時爆滿到極點,這時鍋裏的豆腐如火精靈一般在巖漿中玩耍。吃一口下去一陣辣感頓時到心裏,接着的是豆腐的絲絲甜味不斷湧出,然後在口中化掉。這樣的豆腐是多麼的誘人,多麼的好吃,多麼的香。

上面是川菜,接下來就是我們的本地菜——粵菜。我們的粵菜最早可追隨的西漢時期,我們粵菜與川菜是完全不同的。我們粵菜講究鮮、嫩、爽、滑,烹調擅長;煎、炸、燉、繪、焗。

我介紹特色菜之一的“鹽火焗雞”。首先準備的是粗鹽和一隻大小合適的雞和一張去油紙。先把鹽鋪滿鍋,再把雞包裹在紙中,往紙裏撒上一把鹽,再把一把鹽撒入雞的內部。一是為了去腥味。二是為了把味道融入骨頭和肉裏。在中間挖個洞吧把裹起的雞放進去。放在爐上焗一個小時方才入味。等待是漫長的……廚房開始出香味了,我知道大功告成了我三七二十一地衝到鍋前。輕輕揭開鍋蓋,只見白皚皚的鹽已變成黃澄澄的一片了,把雞拿出來有這鹽裹着,讓人好不會產生遐想!輕輕把鹽撥開抱出雞,再把紙撕開。看見了裏面誘人的金黃色讓人不禁食慾大開。扯下一隻雞腿咬一口,啊!真好吃,雞肉裏有淡淡的鹽香愛不釋手。咔,不小心咬到了骨頭。嗯?想象中的腥味並沒有出現取之而代的是香味,把骨頭都吃盡了。這樣的雞是多麼好吃!多麼香!多麼美味!

這種美味的食物是我們的美食,它影響了我們身邊的所有人。這菜是我們廣東等地方人們的智慧,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的驕傲!無論我們去到哪裏,都不會忘了我們的家鄉菜,忘了家鄉的味道!

篇二十:中國味作文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室內隱隱地傳出縷縷清香,那是四季不變的一杯菊花茶。

小時父母工作忙,姥姥來到我家照顧我。小區樓下是一片滑梯樂園,每每玩得滿頭大汗跑回家去,室內亙古不變的是菊花茶的香氣。夾雜些微苦的澀,在前方的木桌上裊裊地升騰起,洗滌着躁動的內心,餘下一片安詳、恬淡。當輕輕地叩上門,姥姥就會小步從廚房跑出,紅透的臉上浸着幸福的霞紅。看着我將菊花茶喝下,又邁着小碎步跑進廚房,繼續忙着別的。

姥姥做的菊花茶很精緻。杯是專門的小茶杯,上面還精心地印着一朵橘黃色的菊。喝亦是有講究的。先聞,輕輕地端起茶杯,用手將茶香絲絲扇動過來,要細品,菊花茶香是獨特的,不似玫瑰的濃郁亦不似梅的清淡,它香得收斂,有分寸,不張揚,平淡中有甜亦有澀,像平淡的人生中有喜亦有苦。菊花瓣是極有情態的,瓣是根根細長的,浮在水面上。是漸漸舒展開的,帶動水面,旋轉的波瀾像舞女的裙邊,優雅,大方。待完全舒展開後,有的竟會像磁石般相互吸引,最後密匝匝地挨在一起,漸漸下沉。

每天的黃昏午後,姥姥都會在陽台欄杆旁,尋一地,飲菊花茶。無論日子或閒或忙,無論生活是苦是甜,一杯淡淡的菊花茶,總是經久不變。

疑惑地去問過姥姥為何如此衷愛菊花茶,姥姥告訴我,每天飲一菊花茶,覺得心中滿足,踏實。

心不禁一顫,是花蕊中的一滴露,甜甜的佈滿了心頭。飲一杯菊花茶,又何嘗不是一種滿足。平淡的生活中,不急不忙,不驕不躁,安安穩穩做人,腳踏實地做事。無論外界如何燥吵,始終堅守心中的淨土,保持恬淡。

原來,踏實和沉穩、質樸的恬淡,就像這菊花茶一樣,連同中華民族的那種樸實的滿足,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深入我們的骨髓。這又何嘗不是一種中國味啊!

篇二十一:中國味作文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對於其他人來説,新年最美好的事就是收紅包,放鞭炮;但對我這個吃貨來説,新年最美好的事莫過於大年三十那頓年夜飯了!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年夜飯中可是湧出了不少傳統美食。其中最為著名的那邊是火鍋了。

火鍋的歷史十分悠久,在古代就出現了。古代的火鍋叫做染器,由盤,爐和耳杯組成。耳杯中放鹽和醬等調料,吃的時候把肉放在耳杯中,點火加熱,染上調料後即可食用,當時的皇宮貴族在設宴時一人一套染器,隨吃隨“染”。

火鍋經過歷史的薰陶,種類越來越多:如北京羊肉涮鍋,風味別緻,吊人胃口;重慶麻辣火鍋,麻辣醇香,名揚天下;廣東海鮮打邊爐,味美無窮;廣東鈣骨打邊爐,食而不膩,味美無窮;山東及北方的肥牛火鍋,單人單鍋,時尚精典;香港牛肉打邊爐,名揚天下……火鍋的種類令人匪夷所思。

不僅要選好火鍋的種類,火鍋的配料很重要,它決定火鍋的口味:芝麻醬冷水調成厚糊狀,加入紅油四川辣醬,生抽王,糖,醋,味精,葱薑末,麻油調至細糊狀;蠔油料,鍋內放入植物油,蒜泥炒香,再加入蠔油炒透,在加入料酒,糖,味精,胡椒粉拌勻即可;麻醬料,芝麻或花生醬冷開水調成糊狀,加入糖,鹽,胡椒粉,生抽王,味精,葱白頭,香菜末,麻油拌成;薑汁料,姜去皮切末,加入醋,綿白糖,生抽王,鹽,味精冷開水拌勻;麻醬油料,生抽王加冷開水,糖,味精,麻油拌成即可。這就是一種有名的自制配料,喜歡吃辣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火鍋如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國深厚的傳統文化;火鍋如一塊海綿,擠出了我國生生不息的歷史;火鍋如一扇門,讓我們看到了背後多麼樸實,勤勞的民族。

篇二十二:中國味作文

家,一個人失魂落魄時的避風港,一個漂泊在外遊子最嚮往的地方,一個温暖的代名詞。我不相信有人會不戀家,也不相信一些浪子在外面流浪會不想家,會不思念家人。家或許是一個你想忘也忘不了的地方,家總有那種莫名的吸引力。家總有讓你牽掛的東西,那些東西,是無論用多少錢也換不來的。無論多豪華的飯店,也比不上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家。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過節回家,站在自家的大門前看見母親在廚房中做飯,一縷縷熱騰騰的霧氣溢出窗户,陣陣香味吸引着我的鼻子。一聲輕快的狗叫聲吸引了我的注意,原來是我們家的兩條狗。只見它們搖擺着那蓬鬆而又強壯的尾巴,也許是為了我的到來而感到歡呼吧!母親或許是聽到狗叫,或許是和我心有靈犀知道我回來了,抬頭望着我説:“孩子,大門沒有鎖,進來吧。”我推開大門,穿過院子,走進家中,一種温馨的感覺便瀰漫了開來。温馨的感覺,只有我自己才心領神會,不僅是春風般的温暖,更是一股熟悉之感。父親和哥哥坐在沙發上談笑風生,見到我回來了,站起來給我以愛的擁抱,並詢問我學校過的如何。看見父親和哥哥歡喜的模樣,心中有一些興奮。熟悉的模樣,熟悉的聲音,熟悉的動作兼一切所熟悉的東西,親人還是那樣的親人,可能會因為歲月的流逝,增添滄桑之感,而在我的眼中,他們依然如舊。我回復他們,並向他們敍述我們學校的奇聞趣事,有的時候逗得他們哈哈大笑。

“吃飯啦。”母親的聲音從廚房傳出來,“走,我們去吃飯。”父親拍着我們的肩膀説道。於是我和哥哥一前一後跟隨爸爸進了餐廳。望着媽媽為我專門做的一桌飯菜,一陣暖流從我心房流過,在學校那能吃到那麼好的飯菜啊!我狼吞虎嚥,津津有味的吃着美食,並與父母哥哥繼續訴説校園之事。媽媽一邊聽着我的見聞,一邊不停地替我夾着菜。“媽,你也吃啊。不要光為我夾,你自己也吃啊。”“好好,你多吃一點。”飯後,我們一家人圍着餐桌坐下討論這次全家要上哪裏遊玩。“要不我們去桃花島?聽説那裏又興建了許多建築,平時沒有什麼時間,正好趁這次機會好好放鬆一下。”父親的意見得到我們大家的一致認可,於是決定桃花島一遊。

幾天的時光很快逝去,轉眼又到了分離的時候。父母將我送到車站,叮囑我説:“在那邊自己要好好照顧自己,不要生病了。”我點點頭,隨着人流進入了站裏。坐在飛速行駛的高鐵上,我知道家又離我遠去。

篇二十三:中國味作文

北方的老家,三間小屋和一方小院,錯落有致地卧在山溝裏。

除夕,奶奶在天還矇矇亮時,就忙活開了:生火,揉麪,擀餃子皮。她拿出昨天切好的菜,開始和餡,又拿起昨天準備好的硬幣、蜜棗,夾雜在幾個包好的餃子裏。太陽升起,媽媽和嬸嬸坐在土炕上,一邊準備過年的食物,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

爺爺和爸爸在討論對聯的內容每年的對聯都是爺爺親手寫的,他總瞧不起外面賣的:“那用機器畫出來的,能有我一筆一畫寫出來的好?”每當他寫不出好春聯時,就望向遠處的山説:“這太陽也知道過年了,將光化成春聯,貼在山間。”就這樣嘀咕幾句,靈感就突然來臨,寫出全村也能數到着的對聯。爺爺的福字尤其好看,像一頭肥嘟嘟的小黑豬,招人喜愛。

接下來就是貼對聯、掛燈籠了。貼春聯用的糨糊,在東房爐子上的搪瓷大茶缸裏,正咕嘟咕嘟地冒氣。貼春聯講究默契,一人手拿春聯,一人手拿糨糊,春聯必須在糨糊剛剛刷上去時就貼上,不然糨糊會凍上。掛燈籠,我們都用電燈籠,而爸爸説:“他們小時候,都用紙做的。小時候一盼過年吃肉,二盼糊紙燈籠。”陽光把雪地照得發出橘黃的光,對門掛着兩盞紅燈籠,白雪白燈,格外分明。

我帶着弟弟妹妹,清理院子裏的積雪。掃完雪弟弟就跑去拿一種可以摔的鞭炮——摔炮,使勁一摔,會響。玩的時候,手高高地舉起來,像是在空中甩着鞭炮,一聲聲地吆喝着年。有調皮的,放在地上五六個摔炮,叫你一聲,再一下子跳到上面,“啪”的一聲,驚你一跳。不過這也是被明令禁止的一種玩法。妹妹和我一樣,不敢玩這東西,我就帶她去買冰糖葫蘆坐在門框上吃。她不時一口咬下一整個葫蘆,那又酸又甜的口感激的她一下子眯起了雙眼,像只貓,懶洋洋的。

天色漸晚,寒意愈深,站在小巷口,往小巷深處望去。滿巷都是紅燈籠,就像從天下垂下來的小碗,照亮遊子的歸途。這座小城,因為這些紅燈籠,在寒冬臘月時,依舊暖意融融。

我們家的中國味兒,在奶奶的餃子裏,在爺爺的春聯裏,在北方,在寒冷的冬天裏,透露出濃濃春意。

篇二十四:中國味作文

我們的祖國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我們的傳統節日更是獨一無二,數不勝數:中秋節、重陽節、元宵節……我最喜歡的要數春節了。

雖然2021年的春節已經離開很久了,但我依然記憶猶新。

2021年的春節可熱鬧了!我們一家二十三人,都一起去餐館吃團圓飯。團圓飯可豐盛了:有油光光的炸春捲,有預祝髮財的香甜的發糕,有預祝我們“連年有餘”的清蒸鯉魚……看到這麼多美味佳餚,我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

吃完團圓飯,我們幾個小朋友一刻都沒閒,捧着禮炮,拿着打火機,去草坪上放禮炮了。“嘣——”震耳欲聾的聲音在我耳邊迴盪着。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禮炮送我情”啊!

剛放完禮炮,我又一溜煙兒地跑去觀看舞“板凳龍”了。板凳龍可神奇啦!數百個人都拿着披着“龍鱗”的長板凳,隨着“龍頭”的指揮舞動。百米長的龍在擁堵的馬路上走着,竟然不會亂掉,真是不可思議!

我愛春節,愛帶着濃濃中國味的春節。

篇二十五:有年味作文

在中國的北方,每到深冬時節,看到漫天飛舞的雪花,那就意味着年的腳步悄悄來臨了。

年雪像鵝毛一般,輕盈,美麗,純潔,隨風飄動,像淘氣的小孩一樣,久久不願落下,年雪們也有自己的夢想―迎接新年!

快過年了,大人們,小孩子們都忙着辦自己的年貨,貨物琳琅滿目,購物者人山人海,大人們忙着買各種年貨,而小孩子呢?都忙着挑選新衣服,新玩具呢!不一會兒,孩子跑來拉着媽媽先去幫自己選,媽媽也只好放下手上的東西帶着小孩買東西去,等到孩子心滿意足後,家長又帶着孩子去買家裏沒買完的年貨,這時的小孩就安安靜靜的玩着新買的玩具,也不煩大人了,大人也會開開心心的辦着年貨。

“砰砰,啪!”一陣陣的爆竹聲響起,為過年打下了基礎。一陣陣的煙霧散開來,將我們重重的包圍在這煙霧裏面,好像要吞噬我們一般,耳畔的爆竹聲中夾雜着濃濃的火藥味,也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兒!

人們最喜歡的時刻來了,年夜飯,各種可口美味的飯菜一個接一個的端上桌來,香噴噴的飯菜饞的讓人直流口水。這頓飯往往是一年中最豐盛可口的一頓飯了,裏面包含了太多家鄉的.味道,在外漂泊了一年的人,一回到家,聞到這熟悉的味道,心中充滿別樣的滋味,瞬間把一年中所有不愉快的事情統統拋到腦後。夾上一口家鄉的菜,舉起酒杯相互送上祝福的話語。

我愛這份濃濃的年味兒,因為它充滿了温馨,美滿和快樂!

篇二十六:年味作文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腳步終於近了。

離過年還有半個多月,各家各户便開始緊張的籌劃着怎樣過年了。 爆竹聲驚動了整個村莊。哇,過年了!這麼快,過了年,我已十四歲了,我感覺自己真的長大了。趁過年該好好慶祝一下! 吃年夜飯了,我連忙“瘋”回家。今天的小菜就不一樣。你看:雞、鴨、魚、肉、海鮮……真是應有盡有。吃飯時母親把一個紅包遞給了我(我知道這叫“壓歲錢”),並説:“新年快樂!”我接過紅包,高興地説:“母親、新年快樂!”母親又把另一個紅包給了我弟弟。這時弟弟天真地説:“要是每天都像過年一樣,那該多好啊!” “哈哈哈!” 我們大聲地笑了起來。雖然我也笑了,可是我也有弟弟那天真的想法。我相信,大家也會有這種想法:想吃得更好,穿得更好,壓歲錢多多地拿!

吃完飯,我拿出了煙花與小朋友們一起放。我們先放“芭蕉扇”,我緊緊握住“芭蕉扇”手柄,迅速點燃導火線,等導火線冒出了白煙後,緊接着火星就射向四方。可惜你沒看到,那一幕真是太精彩了;“火星”是五彩繽紛的,尤其裏面還夾着各色的珍珠呢;我們還放了個“太空人”,點燃導火線後,“太空人”就閃出火花,發出綠光,而且會一個勁地衝向太空。

年的熱鬧不用説是大家所期待的。但在我們開心“發瘋”之餘,母親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年的背後寄託着沉重的責任。你又長大了一歲,對於人生應該要多一份思考。”是啊!面對新的一年,我要多一份責任。我決心要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報答父母、老師對我們的期望。

年年過年,年年好過,直到今年才真正品出了年味。

篇二十七:年味作文

年味作文3000字

過年真正的味道,應該是在童年。

我始終以為,在小孩子的心裏,那年才真的是年。就是什麼都不知道呀,一心只知道放假了,過年了,可以開懷地玩,盡情地吃了。至於貼春聯、放鞭炮,備置年夜飯、包紅包,那都是大人們的事情啦,我不管,頂多是湊個熱鬧份子,不過意,再拜倒磕倆響頭兒,壓歲錢到手,再拿買好吃的去。簡簡單單的,這年就風風火火地過了。這才是過,那些過年裏的習俗都是大人在忙活,那隻能叫忙活。可,忙活得那也是個樂。

我印象最深的新年,也莫過於是童年裏。隨着年齡的增長,反倒覺得沒了年味,又或許是背井離鄉,無法悉數感受到家鄉的氣息,才不能嗅出那濃郁的年味來。前面才説,今年父母不想着回家過年了,年年如此,既奔波勞累,又消財損力。後來,他們問弟弟:“你今年過年回家嗎?”弟弟毫不猶豫地來了句:“當然回呀!不回留在這裏幹什麼?”瞧,這就是我們家鄉人骨子裏的年的情結。大多數的概念裏,過年等同於回家,不回家哪裏算是過了年呢。

弟弟説的“這裏”自然指的是異地。江南自然是有江南的綺麗,大城市亦有大城市的繁華,若論過年的氣氛,自己心裏還是眷屬家鄉的。早前,我與父母同處江南時,媽媽就説過,在那個她住了五六年的小城,她也算是瞭解了那邊的人,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對我説:“這裏的人啊,好像都是把錢看得太重,把感情反而放得輕,過年了就像和平時一樣,也沒見有什麼意思”。是啊,在我們家鄉人眼裏,過年了,沒有風風火火過一場,那不叫過年。又或者,是我們沒有見着。

聽説,上海這裏過年的習俗有“送灶”“燒香”“花燈”等“十里珠簾都不卷,看燈人看看燈人”的熱鬧景象,我來這裏兩年了,也從未見過。想必與媽媽對外地平淡如一日的理解相似吧,每逢春節,我們早已趕上年歲的早班車出發,哪裏還看得見城市的月光是否猶如家鄉般的亮潔呢?

外地的習俗,我是不懂。不過家鄉雖是鄉村,不及城市的繁華熙攘,卻別有一番韻味。童年時,覺得過年是熱熱鬧鬧的,那才叫過年,絕不僅僅是閤家吃一頓年夜飯這樣簡單。上國小和國中時,學校就在家附近,每日都是住在家裏,不必寄宿。寒假放得早,除夕前,老早家人就開始購置年貨準備着了,準備什麼呢?吃是最主要的,其次是穿。我記得那時候常常是和奶奶到集市上把該備置的肉類提前買好了,豬、雞、鴨、牛,樣樣齊全。一是要提前醃製好,到年那天才可以享用,二是越接近年食材越貴,早早地備好是家家户户都約定俗成的。

購好年貨,奶奶的身影永遠是忙着了。新鮮的肉撒鹽醃起來,醃製好了掛在陽光下曬,那味兒才正宗,家裏的醃食從來都是奶奶自己做,不在外面買,要説這外面買的是真不如奶奶的手藝。我就負責給奶奶打下手,燒柴填火,洗菜端盤,一邊燒着一邊還要站起來望着鍋裏的東西,時不時還拈一口嚐嚐。印象最深的就是炸圓子,各種大的小的圓子。我就把柴火架上,看着奶奶幾乎把一桶油都倒進鍋裏,待油熱了,把提前拌好的餡兒挪成圓球狀,放入鍋中,滋滋地炸,還有那種小的圓子,集市上有賣,焦酥脆香的,和大的圓子不是同一種餡料,奶奶樣樣都會,再從另一個盆裏把調好的餡兒抓在手裏一擠擠成了小球形,手勢麻利地下進油鍋裏。我就眼睜睜看着各種圓子在油裏雀躍跳動,不一會兒,那些小東西白白的外皮就被薰成了褐色,嚯!噴噴香,待奶奶撈上來一些熟脆的後,我忙不迭地拿起就往嘴裏送。奶奶一般做好一樣都會讓我嚐嚐味道如何,嗬!哪有不好吃的道理,奶奶的手真是巧。

巧還巧在另一樣,就是自己動手製作糖餅。事實上,我對那些臘肉臘腸等的都不甚感興趣,就對那些小吃食有心。不管喜不喜歡,過年的桌子上是得什麼都有。爺爺奶奶一向都是手巧之人,那時候,爺爺自己做糖葫蘆去賣,我經常也去幫忙做最後一步,包裹薄膜袋,往往是親眼見證了製作的全過程。早早地買些山楂回來,爺爺一遍遍地洗乾淨晾曬,然後把壞的挑走,大的串成一根賣一元,小的成串五角,我是多麼懷念童年那個時光。如今,我也偶爾嘴饞去外面買一根來,可那山楂酸不溜兒的還泛着青呢,不甚甜,且價格最便宜的是三元,關鍵是那一層紅糖殼裏面經常有壞的眼兒,無良商家,根本無法與我那純樸的爺爺奶奶相比。還有市場上賣的芝麻糖棍、花生糖等,我奶奶自己會做。不過這是要耗費不少食材和氣力的,那下鍋都要煮好久,鍋里弄得黏兮兮的,還難洗。最後終於成形後,一片一片切好,放在桌上,留自己家人吃。

過年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瓜子花生放桌上,隨手拿來磕着嘮嗑兒,就連平日裏哪家有喜事,最先上桌的一定是這些上口的小食。我們那不種瓜子,花生倒是自給自足。每年花生收穫完,賣得差不多後,總要留一些給自己家吃,就是要等到過年拿出去炒,或者索性自己家動手來炒熟了,就是麻煩,炒花生需要恰當的火候,且須沙鍋才行。這每一樣我都是隨着奶奶看過來的,也都經手幫忙過。還有番薯,我們自家種了來,奶奶還親手熬製過芋頭糖,小的時候,學校大門外有賣的,一毛錢一顆,特別粘牙卻有嚼勁,小夥伴們都愛吃。我一直知道奶奶心靈手巧,好似十八般廚藝樣樣俱全,火力全開都使在了過年裏,這麼多的好吃的,小孩子的新年過得可真夠幸福呀!有這些吃的,那就是小孩子眼中的.幸福了吧。

我們家過年是尤其熱鬧的,那場面每想一次,心就沸騰。奶奶家的大院屬得上是村裏最大的院子了,大院的位置正處村中央,東南西北四面分叉口的中心,如此聚光的場地,每每有什麼事,街坊鄰居都是看在眼裏的,因此就熱鬧非凡。另一個熱鬧是因為我們家人口眾多,奶奶總共有五個孩子,每家有一對兒女,加起來就是十個孩子。過年經常就是親戚們全部回來一起過個喜慶年,需得兩張大桌子才能坐得下,且只是大人坐得下,小孩子全都端着碗去看電視了,一會兒回來夾個菜,大人們就在喝酒暢聊。我是孩子王,老大嘛,也不知帶過幾個弟弟妹妹了,那麼多孩子需要看着,那時候覺得心累啊,現在想想,那可不就是一種幸福嘛!而今弟弟妹妹們都長大了,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了,能夠全部聚起來實屬不易,即便聚了,都不似小時候那樣瘋耍,不多話了。

前段時間,奶奶給我打電話,問及回家的日程,還説要不要再先買肉醃好,等你們回來吃。我説不用了,每年過年準備那麼多東西,實際上真到年了,我們真吃不了多少,沒過幾天,我們又走了,這剩下來的可怎麼辦呢。奶奶在那邊呵呵地笑:“總要準備的吧”,或許在她心裏活了那麼多年的概念就是過年什麼都要有,儘管她其實根本都不吃。此刻,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為何感覺越來越沒了年味呢?現今我們都工作了,再不像學生時代有大把的時間回去吃到奶奶做的東西了,久而久之,奶奶也就沒法做了,做了也沒人吃,那些童年裏的味道不復了,年夜飯也就少了許多滋味。

有一點習俗是不曾變的,大年七年級要吃餃子,接連三天早晨都要吃餃子。我們家人多,在除夕夜前早就聽到了奶奶在砧板上剁肉的聲音,我也去幫忙剁肉、碾粉絲等,這麼多年,我負責趕皮兒,奶奶負責包,一成未變。就我們倆,包了好幾鍋的餃子,深怕不夠吃。那時候,還自家蒸饅頭,我們那的饅頭不是白麪饅頭,而是有餡兒的,有菜餡和糖餡兩種。我最愛吃奶奶蒸的菜餡饅頭了,一次都要吃好幾個,自家蒸的十分鬆軟,實際上只幾口就沒了。後來,奶奶都不再做了,我發覺,自我畢業工作後,再沒許多時間回家了,以前的很多東西,奶奶也都不備置了,也是啊,忙活什麼呢,都不在家。想到這裏,我不禁感傷幾許。

要是能一直和奶奶在一起多好啊!吃着奶奶做的飯才是過年,一家人團聚圍桌吃年夜飯才是過年,新年的禮花響起,我們一家人守着電視看春晚才是過年,親戚們的相聚,我領着孩子們瘋,那才是過年。

童年裏的新年是那麼的鮮活生動,充滿了純純的年味,那也將是我心中永不枯竭的味道。

篇二十八:年味作文

濃濃的年味

時間像飛箭,轉眼間一個學期過去了,冬爺爺送走了秋姑娘,他輕輕呵了一口氣,大地便披上了亮閃閃的銀裝,伴隨着飛舞的雪花,我們已經聞到了濃濃的年味,我們也明白期盼已久的春節快到了。春節是孩子們的幸福時光。

春節能夠舒舒服服的在家睡懶覺。每一天睡到自然醒。平時早就被音樂吵醒了。

盼星星,盼月亮。最後盼到了。

離春節還有6天時間,我們全家人已經開始行動了。媽媽下班回來,連忙寫購物的單子,寫完以後。便開車去超市,我們去超市的路上,看見街真熱鬧。連樹上都已經掛上了彩燈,看來我們還是晚了一步,連政府都比咱們快。到了超市,哇!簡直是人山人海!人羣湧動!笑聲不斷!比往日的超市熱鬧好幾倍。一樓是食品專區,一樣樣令人垂涎三尺的零食、甜點、蔬菜、水產品、水果都擺放在貨架上。我興奮得跑到水果區去拿我最喜歡吃的金燦燦的橙子,它好像在對我笑:“小姐姐,快把我買回家吧!我但是它們當中的'大王。又香又甜。我毫不猶豫地把橙子放進我的購物車。媽媽看地目瞪口呆。哈!我對媽媽眨眨眼,吐吐舌頭,誰叫媽媽這天答應一切由我做主呢。之後我們來到了蔬菜區和肉類區,那裏的白菜又香又嫩,菠菜翠綠欲滴,紅辣椒鮮豔無比,、、、、、、誘人的色彩促使你停下腳步,於是我又毫不留情地把這些蔬菜放進了購物車裏。最後我們來到服裝區,每一個地方的服裝也可謂是姿態萬千。又的英姿颯爽地站着,有的彬彬有禮地,這次我可只顧欣賞沒買呀!因為我的新衣服媽媽已經給我買好了。購物完之後,我和媽媽每人拎着兩大袋戰利品,來到車上,把戰利品放在了車上,興沖沖地回家了。

啊!春節!啊!春節!一年365天,盼個啥?春節唄!為什麼?

首先,春節少不了新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臭美是人的本性。還有春節聯歡晚會!哈哈!

你是否和我一樣盼春節呢?年味這麼濃,你聞到了嗎?

篇二十九:年味作文

年味淡了

由於國外的節日不斷的流入我國,造成了我國人民崇尚了“洋節日”,中國春節過年的年味也淡了。

但是我覺得中國的春節一年比一年更熱鬧。

2月28日,我們家買了許多的菜餚,明白我家要幹嘛嘛——我家呀過年了。這天我們準備吃年夜飯了,但是吃年夜飯之前我們先要祭祖,來總結去年的收穫和需要進步的方面,保佑我們在今年能快快樂樂,學業有成。當新春的爆竹聲響起時的那一剎那,我們從去年邁入了新年第一天,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新年的氣息,正如朱自清所説的“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貌”拜神之後就開始吃年夜飯了:因為這點我反倒覺得春節的年味還未淡,反而我很期盼。我們大家一齊吃年夜飯,要不是春節,我們一家人還很少一齊吃呢,每一天都吃的“散散”的。我們吃好了爺爺奶奶吃。但是這天。一向阻擋着我們的薄膜破了,城牆到了,一家人説説笑笑,其樂融融的樣貌,這一切都是我所期望看見的。

當爺爺把大大的紅包塞給我時,我既開心又興奮,我長大一歲了。

新年不正是因為能夠懂事一點,長大一點才如此熱鬧。當你與你的家人分享着長大的祝福時,你會覺得長大不好?過年不好?

春節年味淡了嗎?讓我告訴你吧,年味沒有淡。

篇三十:年味作文

年味

我懷着興奮的情緒準備度過這另人興奮的寒假。

起初,是八天的學習時間,這八天裏,每一天雖然過的差不多一樣,有些乏味,但之後的春節會讓這一切消失,所謂“黑暗過起初,是八天的學習時間,這八天裏,每一天雖然過的差不多一樣,有些乏味,但之後的春節會讓這一切消失,所謂“黑暗過後便是光明”,但學習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後便是光明”,但學習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八天過去了,大家都沉浸在準備過春節的氣氛中:超市裏,人山人海,擠得水泄不通,貨架上的商品被無數的雙手拿進自己的購物車;人們的吵鬧聲,有的在爭吵唯一一件物品該屬於誰,有的在討論買些什麼好,還有的因為太悶太擠在抱怨,我喜歡這種氣氛,它讓人覺得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很激動。利用傳統習俗期望自己的親人在新的一年裏事業有成,身體健康等,以及鞭炮,大家個性是小朋友買好多來放,使春節裏更添喜慶的生機。日子一天天過去,大約除夕那天,路上冷清清的,回家的到家了,回老家的也到了,人們在一齊安詳吃着團圓飯,桌上的菜比平時多了很多,熱氣騰騰的。一些久別重逢的抱在一齊,訴説經歷,一些原本在一齊的,比平時也親熱了幾分。期盼着元宵節的到來。我喜歡過春節。

篇三十一:年味作文

年,象徵着舊一年的逝去,新一年的開始,它是一個辭舊迎新,承前啟後的起點。年,是人們走親訪,友禮尚往來的寫照,是一個源遠流長歡騰喜慶的節日。年,它寄託了人們對親朋好友的美好祝福,見證着人們闔家團圓歡聚一堂的幸福,它是一個情意濃濃的親情驛站。品一口茶,享受着豐盛的年夜飯,賞一次春節聯歡晚會,和親朋好友們團聚在一起,年味莫過於此。

還記得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和親戚們歡聚一堂,圍繞在餐桌邊,有説有笑。菜陸陸續續的端了上來。熱氣騰騰的菜香裏夾着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令人垂涎欲滴。可半晌,沒有一個人動筷子也沒有一個人拿起碗。我正納悶,只見兩位忙得滿頭大汗的姨媽從廚房裏走出來,見大家都不動筷子,忙説“大家怎麼都不吃啊,別等我們了,菜都涼了”,説完她們擦了擦汗。爺爺講話了:“今天是過年,都要上桌後才開始吃飯”。我忽然明白,年也是團圓。人到齊,圍桌坐好後大家才開始動筷,空氣中早已瀰漫着一股濃厚的年味。

吃飯時,菜要長輩,小孩先夾,其他人都會耐心的等待,大家臉上洋溢着幸福、開心的笑容。過年吃飯,敬酒是必不可少的,隔三差五地會有一個晚輩起身向長輩們敬酒,長輩們也祝福晚輩們,大家便不約而同的站起來,相互敬酒併發自內心、坦誠的送上温馨的祝福。可出乎意料的是竟然輪到了我。開始,我面對大家的眾目睽睽,有些內斂膽怯,但在熱烈整齊的掌聲中不由自主地站起來,勇敢的説出了一連串的祝福語,還參與到了觥籌交錯的敬酒禮節之中。這次敬酒,我不僅收穫了掌聲,更收穫了感動與幸福。吃着、吃着,做飯的姨媽把我最愛吃的牛肉夾到我碗裏,還輕柔和緩地説“我聽説你最愛吃牛肉,小心別燙着了”。其實這只是一塊平凡普通的牛肉,卻讓我回味無窮。我更明白了,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歡樂氣氛,也是晚輩們孝敬長輩,圍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年味,就這樣在親人們的歡笑中四散開來…。

年夜飯吃完了,大家各自回家。家裏雖然冷清了一些,但那股年味卻經久不息,温暖着每一個人。

年味是家人之間相互體貼、關懷的温馨,是一大家人歡聚一堂的熱鬧紅火,是在大家歡聲笑語、互幫互助中的融洽和諧。其實,年味並不只有過年才有,只要我們和睦相處、相互陪伴,年就會是四季常在。

篇三十二:年味作文

在我讀國小的時候,每一年最盼望的事情就是過年回老家。因為那裏不止有許多好吃的雞鴨魚肉,還有一年難得相見的表哥表弟,更有很多快樂有趣的春節活動。

小時候過年差不多到了臘月就開始準備,去集市上面買年貨,買魚,盼望年年有餘,買湯圓,希望着團圓,買雞,寓意着萬事大吉。到了除夕,家家户户開始搞衞生,希望除去一年的晦氣,帶給全家好運。開始寫春聯,貼春聯。小時候看着外公寫着春聯筆走龍蛇,龍飛鳳舞的,感覺很容易便執意也要自己寫一副,果然許多事情都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自己寫的字是東倒西癲,像喝醉了的酒徒在路中間打醉拳。

洗一個澡,穿上新衣服,換上新鞋子。感覺孩子們整個人都變得十分有活力了。整個人都笑開了花。

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餐便是年夜飯了,到了那個點,家家户户炊煙寥寥,隔着十里都可以聞見香氣,在這一餐,我們可以吃到許多平常不容易吃到甚至是根本不可能吃到的食物。讓人大飽口福。

吃過團圓飯,全家男女老少圍在一起看着春節聯歡晚會。有説有笑的。老人們喜歡看京劇,父母們喜歡看小品聽相聲,小孩子們則喜歡看當紅偶像在台上又唱又跳。一家人其樂融融,別談有多開心了。

到了正月,就開始走親訪友了,最開心的就是收到紅包的那一瞬間了,嘴上説着不要,其實心裏美滋滋的。但紅包都會被爸媽以各種奇葩的理由“騙”去,但是那種感覺,就像品一壺老酒,入嘴極短,但足以讓人醉生夢死,回味無窮。

記得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和幾個小屁孩,先找一根比較長的棍子,然後再找到打過了的煙花盒子,就像打冰壺一樣用棍子去打盒子。看誰可以打進對方的門框。雖然現在回憶起來感覺特別幼稚,但還是感覺有點懷念,並不是懷念着“打棍球”只是懷念着玩耍時候的感覺,無憂無慮,開心自在,多好啊。

這可能就是我認為最美好的年味吧。

現在過年大人無非就是刷微信,聊朋友圈,要不就是三五成羣聚在一起打牌喝酒,小孩則沉迷於網絡遊戲無法自拔。交流,溝通越來越少。這種過年,根本就不是喜氣洋洋,閤家歡喜。明明就是死氣沉沉,平淡無奇。

我還是挺懷念以前那濃濃的年味。

篇三十三:年味作文

科技越來越高速發展,但如今年輕人蔘加傳統節日的興趣和積極性越來越淡。而春節作為中國最古老、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卻也避免不了“被冷落”的趨勢,簡單來説,就是年味越來越淡。

猶記得,我小時候過年就是從期末就開始期待放假、期待過年,然後一放假,就迫不及待的如同脱韁野馬一般,也不顧書包裏或好或壞的成績和成堆的作業,天天跟着父母親四處買年貨和買新衣服。我媽老説我那時候皮得跟個兒猴兒似的。年前還得買春聯紙,我來寫;買窗花,打掃衞生等等等等。除夕要守歲,要在奶奶家一起吃團圓飯(奶奶生的多,自然子孫就多,一到過年過節就有好幾桌,熱鬧極了)。年後七年級至初六,我就會和父母親一起去向各家親戚拜年,孩子們向長輩們送上祝福語,長輩們就會給孩子們壓歲錢表示祝願。過年還可以吃很多好吃的,看花燈,放爆竹,還有每年都有的春節聯歡晚會。實在熱鬧。

而如今,每年必看的春節聯歡晚會好像也沒什麼意思,放煙花又因為年齡見長而對這種“小孩子”玩的遊戲不感興趣,更不用説還有“保護環境,嚴禁煙火”的規定了,衣服又只要擁有了無敵的校服就已經足夠。這也有可能是年紀越大,心理就越“平靜”吧。

或許是以前的物質缺乏,春節才顯得那麼重要,過春節,過新年,吃好多平時吃不到的美味,穿美麗的新衣服。快樂樂的吃着年夜飯,放鞭炮,和家團圓在一起有着説不完的話。不管年味如何,春節還是一年一年的一定要過的。而現在物質豐富了,春節好像沒有了那種味道。

但它到底是春節,春節的快樂總是其他時候不能相比擬的.。就算我現在是一個高二的學生,即使是放假,每天都有很多作業,但我還是覺得這個春節過得挺開心的。年前每天早上十點多起來,滿足了我一個學期早起上課的懶惰之心。而且每天吃得都很豐盛,餐餐大魚大肉,直接導致我胖了好幾斤。七大姑八大姨都來拜年,不認得的親戚直接喊“伯伯或伯母”。即使我媽天天催我寫作業,天天催我搞學習,但樂觀的我對此一點都不在意。我覺得吧,春節就是一個徹底放鬆的好機會,那麼長的假期,總有那麼幾天能讓我們無憂無慮的玩個痛快。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即使現在年味越來越淡,但春節就是春節它一直都是最重要的。

篇三十四:年味作文

很多人都説現在的年味已經沒那麼濃烈了,大家總是會與自己記憶中的年味比較,但他們也忘記了過年真正的意義,如今的生活更加美好了,對於以前的人來説也許這樣的物質需求,難道我們不是每天都在過年嗎?

每個春節都是迎接新的一年,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所謂“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大家都祝願新的一年紅紅火火、萬事如意,許下美好的願望。

我的狗年春節當然年味是很足的,雖然沒有比以前更多新奇的方式,但是家的味道與幸福的味道仍在,在除夕味道是最濃烈的。

除夕夜晚,推開爺爺奶奶家那支支吾吾的大門,就被一股刺鼻的辣味嗆着了,“煊回來了!”‘唉,是的’奶奶在廚房裏包着餃子與爺爺一起,客廳則鬧翻了天,小孩在追趕,大人們一邊看電視,一邊聊着家常,好不熱鬧呀!趁着吃飯前,我便吆喝着小孩們一起到樓下放煙花,沒有一點顏色、聲音,春節怎麼會熱鬧呢?看着五顏六色的煙花點滿星空,心裏是美滋滋的。家庭的團圓宴,家人們團聚在一起親情的味道便都流露了出來,對彼此的祝願,在這馬上要到來的農曆新年的最後一天是多麼的珍貴,大家雖然沒表達內心的感情,但是大家每個人臉上的笑臉都流淌着幸福,大家都知道。吃完飯大家就坐在一起,不鬧了,都圍在一起看起春晚來,享受着歌舞、小品的薰陶。在這有着黝黑天空的除夕夜晚,多了煙花點綴天空,家人團聚的歡笑聲,來自五湖四海人們的聲音、舞姿。這樣年味也就出來了。

“三、二、一!”轉眼又是新的一年了。全中國都在歡呼!煙花撒滿了天空,點亮了每個人的心靈,在這一時刻沒有什麼比家人在一起更重要了。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如今雖然以有更加現代化的過年方式,但也不能忘記中華傳統習俗,比如掃塵、貼春聯、貼窗花和倒貼“福”字、畫年畫、守歲、放鞭炮、包餃子。“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文天祥除夕一人獨守囚牢,只有孤燈相伴,連飲屠蘇酒的夢也不再做了。與家人在一起是才是最重要的。

一道道煙花劃過天空,一聲聲爆竹響徹天地,一句句祝福口耳相傳,一個個家庭團聚在一起。這就是年味。

篇三十五:年味作文

晚風漸暖,年味淡。

又是一年除夕,家家户户都貼起了對聯,準備好了鞭炮,迎接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懸掛的橫幅上刻着祝福的話語,墨色鉛字嬉鬧着説恭喜,可是,輕啟朱脣,千言萬語哽咽在心底,再也無法流露出暖心的問候。回到家,手機熒幕泛着微光,短暫的旋律突兀響起,苦笑着用指腹滑過,向來我所珍愛的文字此時卻冰冷如雪,毫無温度。我在想,如果把這千篇 一律的字形化成縈繞耳邊的熟悉嗓音,是不是就不會像現在這樣,連祝福都索然無味。

奶奶早已準備好了年夜飯,諾大的餐桌上各色大魚大肉都很齊全。歡聲笑語縈繞了整個餐桌,望着奶奶臉上的笑容我終於感受到,這,才是過年的感覺。往常的餐桌上總是會呈現一大羣人低着頭玩手機的畫面,或許只在這個時候每個人才能放下手機,有説有笑的吃完一頓團圓飯。匆匆的年夜飯了了而終,習慣性地打開電視,本想邀家人共享春晚盛典,可結果卻讓我訝異。電視機前只剩我和兩個姐姐,大人們早已湊在一起打起了牌,什麼時候春晚已經變成了孩子們固定看而大人們固定不看的節目。總是記得之前的每一次過年大家一齊坐着看着春晚有説有笑,時不時的幾句吐槽總能把奶奶逗樂。現在,牌桌上的歡聲笑語和春晚前寂靜的低頭族,只剩奶奶獨自在一旁,沉默不語的看着春晚。不知不覺,零點已至。響徹雲霄的鞭炮聲此起彼伏,我站在窗邊,看天邊剎那間的流光溢彩,縱使美輪美奐,卻短暫得若過眼雲煙,片刻之後即是沉寂與感歎。就像我們早已明白,年獸是個古老的傳説,驅趕一年的愁苦辛酸。我們只是擅長把所有希望抑或憧憬寄託在美好的事物裏,麻痺自己,然後繼續奔波。

歲月的年輪周而復始地旋,我們在錯愕時間易逝的同時,失去了太多彌足珍貴的東西。更為我不解的是,我們沒有絲毫感傷,反而樂於接受一切改變,漸漸地,生活開始浮躁,我們所向往的追求的,都敵不過時間,都在變。什麼時候才能一家人真正的拋開手機拋開大人們之間的玩樂,在這個團圓之時,陪在家人身邊,陪在奶奶身邊。一家人齊聚着看春晚,真的是一副很美好的畫面……

雖説年味變淡了,但這個春節還是收穫了許多歡聲笑語,還是看到了奶奶久違的微笑,親情永遠也不會改變。

篇三十六:年味作文

“爺爺,這個花生糖一點也不好吃,怪黏牙的。”我吧嗒吧嗒嘴,用手摳摳那黏在門牙上怎麼也舔不開的花生糖果。再看看爺爺,過了一年,他臉上彷彿又多了一條皺紋,是呀,過年對孩子來説是長了一歲,可對老人來説是少了一歲啊!爺爺的牙不好,年輕時便已鬆動,現在爺爺鑲了一排假牙,卻仍偏愛這花生糖。

爺爺和小爺爺(爺爺的弟弟)是阿太失去五個孩子後好不容易養活的孩子,所以阿太對他們極其疼愛。阿太親暱地喚他們小六和小七。但就算是極其疼愛這倆孩子,在那年頭,平常日子裏頭啊也是餓一頓飽一頓的。到了年末,爺爺才有些“零食”吃,爺爺稱之為“溜溜糖”,“溜溜”在餘杭土話的意思裏頭是少的,光滑的意思,這糖晶瑩剔透,爺爺説吃了舌頭還會變顏色哩。這玩意不到過年可不敢吃。一個字,貴,兩個字昂貴,三個字不實惠。但是,爺爺最愛的呢還屬花生糖。爺爺説那時候,出門串親戚要坐船,去外婆家的那天,天矇矇亮,阿太便拿一扁擔挑了倆籮筐,兄弟倆左右一個,帶上太婆回孃家。太婆也不再像平日那樣小氣,也拿出自己的胭脂水粉,往臉上一氣亂抹。還別説,這水粉還真有魔力,配上凍得紅紅的臉和亮晶晶的眼神,那分明是掩藏不住的回孃家的喜悦神色啊。

花生糖是外婆的拿手點心。聽説閨女、女婿和乖孫孫們來拜年,外婆早吩咐舅舅舅媽在岸口等着了。那時的水乾淨,人們早上洗恭桶,中午淘米飯,農村人家,如此自在!來來往往的船隻上盡皆走親戚的人家。不管男女老少,個個一副紅裝打扮。上了岸,大人們寒暄幾句,小孩們早已忍不住,跑上岸去,找外婆的花生糖去了,外婆的花生糖真是一絕,不像現在般粘嘴,雪白雪白中間裹着“白胖子”花生,一口下去,奶油香味和花生香味在嘴裏融合,爆炸,那是爺爺的最愛。聽見乖外孫來了,外婆呀,總放下手裏的活計,忙不迭端來花生糖,嘴裏唸叨着“給我的乖孫孫們甜甜嘴”。

家家户户的大紅燈籠掛起來了,瘋耍一天的小六小七乖乖呆在爸爸的籮筐裏,伴着紅彤彤的光回家,那一夜啊,夢也是外婆的花生糖味。

篇三十七:年味作文

鞭炮依舊是那麼的響亮,然後震耳欲聾;煙花依舊是那麼的絢爛,眼花繚亂。孩子還是那麼盼望着過年,大人們還是那麼忙碌,然後而我走在煙花燦爛的夜空下,然後卻感覺年味這東西一點點的隨年齡而去。

從前,我們都不富,但過年卻是那麼的有味。我們放了寒假就開始盼望着過年,然後每一天都會翻着日曆,數着日子。似乎那是個神聖的日子,所有的孩子都能夠開開心心的玩,都能夠開開心心的拿紅包,然後雖然紅包裏的錢並不多,但那種感覺卻是無比的好。我時常在想是否越貧窮的地方的年味越濃,是否該逃往哪個小村落去感受那裏濃濃氣氛的春節。

從前,還沒有此刻那麼琳琅滿目的糖果讓你選取,也沒有那麼豐盛的飯菜讓你挑剔,但大家一齊圍在一桌吃得總是那麼得有味,也許這飯菜,糖果的味道也會隨着年齡慢慢的消失。此刻,生活好了,要吃什麼全年都有,也不用天天撥着手指數日子等待過年。然後少了一種期盼,然後人也會懶惰很多吧。

從前,孩子到了年關,都喜歡聚在一齊玩鞭炮。五毛錢一包,大家玩得不亦樂乎。而此刻,個個大年七年級都睡懶覺,還得用手機反覆的叫。吃飯的時候還拿着個手機玩qq,往嘴裏塞幾口飯就走人了,又不知躲在哪看起了手機小説。也不能説這是手機帶來的害處,但這畢竟影響了此刻人們的生活,老人們還未好好和孩子們説會兒話,孩子的qq就滴滴滴的叫個不停,或是電話不斷。老人們總是唉的歎氣,也許這是時代的進步,必然吧。

從前,沒有電腦,沒有這個那個的網絡遊戲,孩子們沒處去,然後聚在一齊下下象棋,大人們旁邊指導,一片歡聲笑語。而此刻如何,整天泡在電腦前,各種遊戲圖標填充着桌面,隔着四五百度的鏡片,緊緊盯着屏幕,一刻不離。許多孩子的年大概就是這麼過的吧!

從前,大年三十,一家子聚在一齊邊嗑着瓜子邊看着春晚,一大家子和睦融融。此刻,我們的生活中多了許多的選取,大家思想也開放了許多。三十晚有泡網吧的,然後有k歌的,有街上閒逛的。也許是過去的技術過於落後,只能帶給給大家那十幾寸的黑白春晚,但為什麼換了彩色的,換了更大的,卻少了那麼多的年味。

篇三十八:年味作文

年味作文1000字

這是獨屬於中國的餘響。説實在的,城市的年比不上老家的年。可老家的年,也已抵不上記憶中的年。那一份風風紅紅的喧騰,貨真價實的喧騰,被鞭炮聲充盈和覆蓋的喧騰,正走在消逝的路途上。我不知道,那些攆着煙塵奔回老家的人們,有多少是因為捨不得這份喧騰,念想這份喧騰。——《餘響》

一直以來,我都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會回老家,而回老家總會待一兩個星期,而這兩個星期,卻是一年之中最最熱鬧的一段時間。會見到許多平時根本就沒見過的人,也因此總是叫不出一個名字,往往有些尷尬。

大概是六年前吧,一家人吃完晚飯,就開始聊天,之後就開始打牌。擺出幾張桌子,下面還分別放着一盆燒的正旺的火。我爸和一個哥哥在加上兩個伯伯組了一桌打牌,我也是饒有興致的在旁邊看着,大概是八點開始,耳邊環繞的就是從兩邊來的,或是十分開心得笑着説:“我贏了”,或是看了一眼自己的牌後輕敲一下桌子,説一聲過,再或者是根本沒有打算打牌,在旁邊聊天、烤火的兩三個人在那裏聊天聊到哈哈大笑,或嗑瓜子的聲音。外面十分安靜,夜很黑,除了三三兩兩的人家家裏照出來的.光之外,全是黑漆漆的一片,出去還要帶上手電。我看了兩個小時就困了,躺在旁邊的長椅上睡着了,再一覺醒來時原本客廳滿滿都是,只剩下四個人了,到處都是垃圾,原本燒得正旺的火也只是發着弱弱的紅光,剩下的人是我爸那一桌打牌的和我阿姨在等散場清理。看到我醒了,我阿姨跟我説,你爸爸原本還輸了錢,現在還贏了好多錢,把你小哥哥的錢給贏光了。我也不知道什麼情況,就問了問時間,才知道已經兩點了,就上樓睡覺去了。還想着,竟然連鞭炮聲都沒有聽到,沒有守歲。

這次過年,其實感覺跟平時的日子並沒有什麼區別。從農曆二十五回家,就一直是下午一個人在樓上寫作業,晚上就下去吃個飯就上去玩手機。除夕夜,我阿姨老早就把我喊了下來,説:“今天是除夕,一大家子團聚的日子,你今天不可以提前上去。”吃飯的時候那叫一個難受啊,為了不要乾坐着太尷尬我還特意吃的比較慢,不過,全程也沒有怎麼聊天,因為大家都沒有怎麼説話,吃完飯也就各自回去了,吃完飯因為阿姨説不要急的上去,我還是在那裏乾坐着。最後實在熬不住了,問了一問,就上去了。

現在過年確確實實沒有當初當初的那種熱鬧的感覺了,最多最多,也就是各自待在自己的家裏面在微信羣裏放紅包搶紅包啥的。

記憶中的那份喧騰,隨着時代的前進,越行,越遠,我們是否應該放慢我們的腳步,感受一下,屬於我們自己的年與快樂。

篇三十九:年味作文

年味作文

年味

放寒假了,CCTV少兒頻道《快樂體驗》欄目資中小記者站的小記者充分利用假日進行快樂體驗。我的快樂體驗是學習攝影。“點子奶奶”給了我一個建議:以“年味”為主題,進行拍攝體驗。

我約了朱林和甘欣璐一起舉行攝影的快樂體驗。

2月9日,我們幾個拿起數碼相機,準備開始體驗了。這時,我們才發現“點子奶奶”給我們出了一道難題:“年味”是什麼呀?我們幾個爭執了好久,終於統一了認識:“年味”,就是過年的一種氛圍。認識統一了,從哪兒拍起呢?這時路邊一個賣風箏的小攤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於是,我們對着賣風箏的小攤一陣猛拍,自以為效果還不錯,就懷着一種拍攝成功的快樂心情,迫不及待去找我們小記者站的攝像指導劉爺爺,請他給我們點評一下體驗作品。

來到劉爺爺家,劉爺爺看了我們的體驗作品後,對着照片,一張張的進行了點評。啊!學習攝影,原來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學問大着呢?什麼構圖啊,用光啊,對我們來説,還是新的知識呢!這一次,劉爺爺主要給我們講了怎麼按照黃金分割點進行構圖。

第二天,我們仍然以賣風箏的小攤為對象,按照劉爺爺指導的構圖要求進行拍攝體驗。再去找劉爺爺點評時,劉爺爺誇我們拍攝的照片構圖有了進步。正當我們心裏暗自高興時,劉爺爺給我們指出了新的問題:構圖的環境不好。隨着劉爺爺的指出,我們也發現了問題:賣風箏的小攤在照片中,顯露出許多“牛皮癬”,一是影響了畫面的視覺美,二是影響了環境的和諧美。我們第二次攝影體驗的主要收穫是:拍攝照片還要注意選擇環境。

我們決定進行第三次攝影體驗時,“點子奶奶”給我們帶來了好消息:她要帶着的外孫卓卓出去練習攝影,叫我們一起去體驗。有了“點子奶奶”和我們在一起,收穫一定會不小。我們和“點子奶奶”在預約的地點會合了。這時我們才發現,“點子奶奶”為什麼要選在這兒集合:這兒的“年味”濃啊!這是一家文具批發店,眼下的店鋪裏掛滿了充滿“年味”的喜氣用品:各式大紅燈籠、春聯、中國結、爆竹掛件和許許多多造型優美的掛件……人們在店鋪裏挑選自己喜愛的物品。

這時,兩個小孩挑選燈籠的場面吸引了我們。“點子奶奶”用眼神示意我們抓拍。“咔嚓”“咔嚓”,一幅充滿“年味”的作品誕生了。隨後,我們來到了濱江公園。哇!這裏的“年味”更濃,而且“年味”中透着“和諧”,真是個拍攝體驗的好地方。我們幾個在“點子奶奶”如此這般的指點後,分頭尋找拍攝目標。

我首先被幾個下棋的老人吸引,舉起照相機取好景,按下了快門,一幅“下棋”的休閒作品完成。濱江公園正在舉行書畫展,這是我們“資中之春”內容之一,是“年味”的一部分,也是我拍攝體驗作品之一。我還抓拍了“母子情深”、“給瓷娃娃上色”“放風箏”的照片。當我的鏡頭對準一個賣“棉花糖”的小販時,心裏正在想:如果有一個來買“棉花糖”的人就好了。天助我也!“點子奶奶”的外孫卓卓跑過來,伸着脖子探究“棉花糖”是怎樣做的,我趕快按下快門。後來,劉爺爺評價這張照片是我照得最成功的一張。

“年味”越來越濃,我的快樂體驗也越來越快樂。等着吧!我一定會有更多的作品奉獻給大家分享,也把我的快樂帶給大家。

年味

一過臘八,家家户户都淘糯米,包豆包,做年糕。鄉里人還會殺豬,做豆腐,讓人們聞到了年味。

過了小年,人們便爭着購買年貨,一些人會到集市上購買鞭炮煙花,挑選春聯;一些人會到市場上購買一些水果蔬菜,留着過年時招待客人;另一些人會到商店中挑選衣服,送給親朋好友。年味愈加濃厚。

春節一大早,人們便起來貼春聯,掛紅燈,孩子們穿着棉大衣在樓下興高采烈地放鞭炮。各大單位的門前掛上了大紅燈籠,有的單位還在樓體邊緣掛上了色彩斑斕的霓虹燈。街道中央隔離帶中四季常青的松樹也被纏繞上五顏六色的小彩燈,遠看像一件色彩繽紛的紗衣。街道兩旁的路燈也被人們用繩子連了起來,上面掛滿了一個個紅燈籠,美麗極了。春節讓人們充分品嚐年味。

除夕夜裏,家家户户都圍坐在電視機前,收看中央電視台主辦的春節聯歡晚會。晚會從內容到形式,每年都有很大的變化,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讓全世界的華人華僑盡情享受這頓豐盛的文化大餐。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交通的便利,一些人不再呆在家中過年,而是利用過年這段時間外出旅遊,欣賞祖國的名山大川。一些白領由於工作忙,便會同全家人到飯店吃年夜飯,真是別有一番風趣。年味在悄悄變化着。

雖然年味在不斷地變化着,但是永不改變的是親情。

感受“年味”

感受“年味”

南京市江寧區湯山國小樑文燦

穿新衣,蒸饅頭、貼對聯、拜年------這些記錄了我們祖先文明的一個個符號,不僅是我們民族的文化胎記,更是每一個人記憶中的“年味”。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牛年春節,感受一下那賦予了現代情感、充滿了書香情調的新“年味”------

購書狂

也許受爸爸愛看書的影響,我這個“小書蟲”有先天愛看書的遺傳,每年大部分壓歲錢都被我用來買書了,這不,大年初四,我已準備選購新學期的教鋪資料了。

我來到南京新街口書城,店裏紅紅的中國結和大燈籠襯托出濃濃的“年味”。書城內人來人往,很是熱鬧,為讀者準備的座位已座無虛席,找不到位置的我只好站在書架前看書。一些“小書蟲”乾脆就席地而坐,地面雖然很冷,但絲毫沒有影響他們看書的熱情。

聽旁邊的工作人員説,今年春節每天來書城的人都很多,早晨書城還沒開門,就有不少孩子等着進場了,不少像我這樣的“小書蟲”在書城一呆就是半天。等我精心挑選了幾本自己喜歡的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繁星春水》、《魯賓遜漂流記》,結賬的隊伍已經排成了一條長龍。我驚喜地發現其中不少孩子是爸媽陪同來購書的,手裏拿的是沉甸甸的新書。

新春的“年味”裏融入了書城暖暖情調的書香味!

出遊樂

大年初五,我和老爸、老媽一起出遊,首選景點秦淮河。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秦淮八豔、烏衣巷、王謝故居、六朝煙雨------舊時的秦淮曾讓那些文人墨客留念不已。

在石頭城公園外秦淮河遊船碼頭上,已經是人山人海,聚集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人們。碼頭上停靠8艘張燈結綵的畫舫,聚光燈巨大的光束遊移在水面上、遊船上、岸上、燈影槳上一片輝煌。我迫不及待地用數碼相機攝下一個個美麗的瞬間,處處是景、移步換景,最後連自己也融入了這個美麗的畫卷中。

忘不了秦淮河上的萬盞荷花燈競豔的美妙夜景,忘不了精美的仿古“秦淮畫舫”集體亮相的美麗瞬間,忘不了大人們喜笑顏開、小孩們歡欣鼓舞的激動場面-------

“嘭、嘭、嘭”天空中不時綻放出五彩繽紛的煙花,火樹銀花不夜天,更是增加了春節的喜慶氛圍,就連空氣中瀰漫的火藥味似乎都融入了“年味”!

新春的“年味”裏融入了夜遊秦淮、火樹銀花不夜天的火藥味!

當春節的腳步離我們漸行漸遠的時候,我們依然深深的保留對親人對朋友的祝福。新的一年,讓我們在遐想的時候,感受春節的快樂;新的一年,讓我們走向希望,感受春節美麗的夢幻;新的一年,讓我們走向成功,更多的感受春節文化帶給我們的新“年味”。

年味

小時候的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春節,最愛看的節目就是春節聯歡晚會。對於我來説,沒有什麼比這過年七天更樂呵的了:貼春聯,掛福字,包餃子,放鞭炮,一個個忙得不亦悦乎。

然而,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漸漸對春節失去了興趣,人們都在忙,親戚們根本沒有時間聚在一起。春聯依舊貼,紅燈照樣掛,鞭炮仍然放,可是總覺得春節不是這麼回事,總覺得春節真的是越來越沒有意思,越來越沒有年味。

我經常想:“如果這樣下去,那麼再過幾年,人們也許就要忘記春節這千年節日的習俗了?忘記了春節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真正的味道了?”

不過,今年的除夕夜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今天大年三十,我一大早就和父母去姥姥家,我的.親人都聚到了那裏。大家一起貼春聯,掛福字,忙碌中隱隱透着一股年味。

中午,大家都聚到一起吃飯,大家暢談這一年裏的趣事和收穫。共同暢想美好的未來。大家一個個敞開心胸,開懷大笑,所有的矛盾都在笑聲中化解了。這時還有人在樓下放了一串象徵辟邪的鞭炮。我從飯的香味中感到了一股濃濃的年味。

下午,大家高興地架起麻將桌,玩起了麻將。輸錢贏錢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情。大家一邊玩着麻將,一邊談論。我們小孩打開電視,所有的節目都和過年有關,越發讓我感到了濃重的年味。

晚上,我們全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時不時響起一陣陣笑聲,大家笑的前仰後合。趁着過年的鐘聲還沒有到來,我們下樓去放鞭炮,樓下也有人在放鞭炮,我們的和別人的鞭炮在空中交繪出一幅美麗的圖畫。從鞭炮的火藥味中我嗅出一股濃厚的年味。

最令人激動的時刻來了!離新年的鐘聲只有10秒了!9-8-7-6-5-4-3-2-1!大家互相拜年,給親友發短信,打電話祝福,一家老小其樂融融。

我很高興,因為由此可以看出,人們並沒有摒棄千年的傳統,依然可以感覺到過年的“年味”,那就是一家老小的團團圓圓。

濃濃的年味

濃濃的年味

本溪市聯豐國小二年六班王耀萱

前天,我寫完作業,與爸爸和奶奶一起貼年畫。

別看我很小但我作用很大。我是負責撕透明膠和指揮的,往左一點往右一點,真好玩,貼在牆上的年畫真漂亮,新的福氣又來了。貼好了年畫我們掛大魚,紅紅的大魚掛在我的家裏,預示着我們家年年有餘紅紅火火。

昨天,我和爸爸媽媽買爆竹、禮花。買爆竹和禮花和人可真多呀,大家都在忙着買東西。今年的禮花可真有意思,有的模樣是公主的,有的模樣是小和尚的,有的模樣是天線寶寶的。我們還買了一錠大金元寶,我們發財了。你看年味多濃呀。

濃濃的年味

濃濃的年味

本溪市聯豐國小二年六班王耀萱

前天,我寫完作業,與爸爸和奶奶一起貼年畫。

別看我很小但我作用很大。我是負責撕透明膠和指揮的,往左一點往右一點,真好玩,貼在牆上的年畫真漂亮,新的福氣又來了。貼好了年畫我們掛大魚,紅紅的大魚掛在我的家裏,預示着我們家年年有餘紅紅火火。

昨天,我和爸爸媽媽買爆竹、禮花。買爆竹和禮花和人可真多呀,大家都在忙着買東西。今年的禮花可真有意思,有的模樣是公主的,有的模樣是小和尚的,有的模樣是天線寶寶的。我們還買了一錠大金元寶,我們發財了。你看年味多濃呀。

街頭品年味

街頭品年味

內蒙包頭昆區鋼三小三年級韓笑然

馬上就要過年嘍!還剩9天,這幾天我一直掰着指頭數着。

今天外面吹着微微的小風。爸爸帶我來到了街上。天哪!令我吃驚的是賣開了這麼多的炮。前幾天市場上還很冷清。

“嘀嘀嘀!啦啦啦!”我開心地哼出小曲兒!大街上簡直是炮的天堂,對聯的世界。“爸爸,我喜歡這個炮。”“好的,我付錢。”説着,爸爸付了錢。

我們剛走到小公園。年畫、對聯、燈籠、炮、熱鬧的人們,就可以看出快過年了。一路上,爸爸給我買了一些炮,我非常高興!

我們看見了一個燈籠,上面寫着:年年有魚。爸爸告訴我,年年有餘是以前窮,希望能每年都有節餘。

我選了一張年畫,爸爸買了。我們看見了各個小區都有“福”字燈籠,年味真濃呀!

我與爸爸回到家,我高興地講述了濃濃的年味!

暢想未來

嘿!大家好,我是3008年的記者:錢婷婷,我現在身處“31世紀步行街“的中心廣場。下面我就來給你們介紹一下我們3008年的衣食住行吧!

“衣”3008年的衣服外表上和2008年的沒什麼兩樣,但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它的右口袋是有一塊連線的塑料塊,上面有3個按鈕,分別是“紅、黃、藍”色的。這三個按鈕用處非常大,分別是“加厚”、“裝飾”、和“減薄”的假如説你在皚皚白雪滿天飄揚時隻身着一件襯衫,渾身冷得不得了,沒關係!你只要按十次紅色按鈕,襯衫馬上就會變成一件皮夾克沒有帽子,厚實耐寒,令你穿上後頓感舒適,萬一夾克沒有帽子,你的頭又開始冷了,沒關係!你只要按一下黃色鍵,它就會跑出許多種帽子供你挑選!而藍鍵和紅色則效果相反。這是不是聽起來很有趣呢?

“食”3008處的食物。3008年的人可是越來越懶了,因為時代在快速發展着,大家誰也不想再做飯了,於是全都擁到本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霍銀”家去。什麼?是去掃蕩?當然不是,而是去讓他發明一種壓縮食品。因為在大家的苦苦哀求之下,霍銀終於閉門在家整整三年,發明了一種叫百味球“的壓縮食品。它的樣子極像棉花糖,可是餡卻不一樣,有牛奶味,蘋果味,拉麪味,餃子味,漢堡味,肉絲味,涼皮味等一百多種,所以才取名為百昧球。它一天只需早、中、晚各一粒,非常方便、美味,極受人們的歡迎。聽了我的介紹,你是否垂涎三尺了?

“住”3008年的房子。3008年的房子非常的高。。。。。。不沒等我説完,你早已不屑地來了一句:“哎!不就上小高層麼?我們2008年也有!”可不是!3008年高層可不是一般的高,而是直衝雲霄,要比現有的不知高出多少倍,而且樓頂平而寬,便於人們俯瞰高空下的美景。十分愜意而有趣。

“行”3008年的車。3008年的車可不叫“車”了,而是叫“行動儀”,因為那時的“車”不僅能遨遊在碧藍的天空中,我身為一名記者,職責就是為“新時代日報”寫稿子。糟了!我還差了篇重要的稿子沒寫完呢!編輯部的人已經向我催稿子了。今天就到這裏吧!2008年代的朋友們,再見嘍!

篇四十:年味作文

年味作文

年味600字

“一眨眼又是一年”,除夕上午在家門口撕下舊對聯,貼上新對聯的時候像往年每一年這個時候一樣發出了這樣的感歎,對於多愁善感的我來説,每到辭舊迎新,歲月替換的時候我都會感覺時光匆匆,都會有一種感歎中又帶有幾分欣喜的感覺。

想想我是一個多麼幸運的人啊,從小到大一家人都沒有背井離鄉,沒有隻有過年才能回故鄉相聚團圓的苦楚;又想想我又有幾分不幸,一年到頭都生活在一個地方,家人不曾少見,親戚經常往來,倒沒了團圓的興奮,而且最美家鄉往往是景色秀麗,我又沒了像有農村老家的人可寫的最美家鄉。可再細細思量,這在身邊的家鄉,這從未離開的家鄉,這有幾分市井的生活倒也耐人尋味,閒情逸致,我這土生土長的南寧市區人也應該驕傲驕傲,珍惜身邊的最美。

這家鄉的年味,我覺得最美好的日子還是以前小時候在人民西路的家,過起年那才是真真兒的年味。很清楚地記得,每年除夕前一天,天沒亮的時候,奶奶媽媽和幾個親戚就在客廳裏開始包粽子,備下年貨,我特別懷念那時什麼吃的東西都自家制作。而且那時我家靠近水街,常聞熱鬧,到了年關,水街更是熱鬧非凡,讓我懷念除了熱鬧,還有南寧的特色,譬如那街上縈繞耳旁的都是白話,又譬如賣的大多是南寧的特色食品,那五顏六色的粉利,那綠油油的粽葉,還有那晶瑩剔透的粉餃和白白的粉蟲和腸粉;還有我最喜歡吃的馬蹄糕。

重要的不僅僅是美食,還有寄託在這些特色上的感情。

如今雖然已拆遷,以前的水街也面目全非,但現在住的小區也不缺乏年味;特別是現在的過年時的炮聲和煙花。過年那幾天斷斷續續或震耳或清脆的炮聲不絕於耳,除夕的下午,雖然街上已冷冷清清,人們都團圓於家中,可卻洋溢着喜慶的炮聲,那時便是第一輪放炮的高潮,伴着黃昏,伴着團圓飯。到了快12點的時候,那才是放炮的大高潮,炮聲、煙花色、寒暄聲不絕於耳,人們都在以新年第一炮來祈求一年財源廣進,身體健康。樓道里,樓道下,近處,遠處,炮聲一浪高過一浪,一聲響過一聲,炮聲由遠到近,重重疊疊;嫌惡這炮聲的人,譬如我媽媽便稱之為轟炸聲,而我每到新年的這個時候都會在陽台浸身於這“轟炸聲”中,眼裏閃爍着天空上的煙花,耳中獨聽着轟鳴的炮聲。

關於過年的作文:年味兒淡了600字

關於過年的作文:年味兒淡了

恐怕是許多人過年時的感覺。不必説有着傳統過年記憶的老人們,連才上國小的小表弟,都一臉無聊地説,過年就剩了兩件事有意思,放鞭炮和壓歲錢。看來,年味兒還真是淡了。

有人説,過年最大的主題是團圓,這話沒錯。春節期間,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喝杯團圓酒,談談工作的事情,聊聊生活的煩惱,體會着家的温馨,親情的温暖,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但春節畢竟是春節,如果僅此而已的話,和一般的節假日也就沒啥區別了。過年,要過出年味兒來才好。

年是一種民俗,一種文化,它是幾千年民族文化傳統的積澱。爺爺説,以前過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習俗,一進臘月,各家就開始忙活起來,初八吃臘八粥,二十三過小年,準備果品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二十四掃塵日,全家大掃除,還要在牀腳點燈,驅鬼辟邪。年三十,講究就更多了,貼門神,貼年畫,貼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神靈,一直到正月十五過完元宵節,鬧完花燈,年才算過完。

眼下的生活,那些傳統習俗似乎已經成了遙遠的回憶,帶點年味兒的活動似乎只剩下了貼個春聯,放放鞭炮,看看春晚,真正的年味兒好像只有跟着旅遊團到遙遠封閉的鄉村才能看得到。

過年是一種文化,年味兒需要載體。當以前只有在過年才能吃到的年貨現在每天在超市裏都堆積如山的時候,我們更需要文化層面的年、民俗意義的年。迎來送往、喝酒聚會的間隙,可以去聽聽家鄉戲,看看大秧歌;興之所至,也可以拿出毛筆來試着寫幾副春聯,跟老人們學學剪紙,或者什麼都不做,只是坐在火爐旁聽爺爺講“過去的故事”,你也可以感覺到年味兒正一點點地從老人臉上的皺紋裏,從噼啪作響的灶火中滲透出來,洋溢在你的周圍――那就是過年的感覺。

專題推薦:

2013年麗水會考滿分作文:少年不識愁滋味600字

2013麗水會考作文要求:

請以‘少年不知愁滋味’為題寫一篇文章。

①文化自選

②文章不少於500字(詩歌不少於16行)

③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13年麗水會考滿分作文:少年不識愁滋味

小時候,不知天有多大,只知道一直在天空下奔跑,無論走了多遠,都能聽到媽媽的呼喚。小時候,不知地有多廣,只知道可以永遠在大地上跳,無論跳得多高,都有父親寬闊的臂膀。小時候,不知人要隱藏自己的感情,只知道大聲説出我們的愛;小時候,不知成人的煩惱,只知道天天快樂的成長。

是的,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是本子,有歪歪斜斜的字體,童年是字體,工工整整用筆來書寫,童年是筆,寫錯可以用橡皮來擦,童年是橡皮,擦不掉昔日美好的.,戰爭的年代裏,童年是奢望,繁榮的年代裏,童年是不可缺少。

現在的我們也真是苦,雖説生活環境,生活條件比父母當時不知好多少倍,可我們小小年紀就多愁善感,承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有來自學習上的壓力,有來自於父母或孩子間有形的、無形的成績攀比的壓力,有來自我們間父母給予孩子各種陪優的壓力,哪個父母甘心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點上呢?

想想當時父母的童年是那麼輕鬆、自在、快樂,從不過問學習的好壞,一起讀書、玩的同學學習都一般般,複試班教學,一個班老師教兩個年級,根本沒有什麼壓力。上、下學可以在路上摘摘野果,采采野花,到農民地裏去摘黃瓜,樹林裏打毛慄,竹林裏拔綿竹筍,山上採野橄欖花做花餅吃,河裏游泳、捉小魚小蝦,還可以在河岸上小樹林摘來大把大把的烏生子、野葡萄邊去上學邊吃,屆時一嘴、一口牙齒、一手、一口袋全黑乎乎的,更奇特的是有種烏生子還是白的。但是我們的童年……

少年不知愁滋味,但現在的少年卻充滿了憂愁,要在乎成績,在家又要幹家務事,有時動不動就説:‘你們現在的小孩真幸福,不用幹家務事,我們像你們這麼大時候晚上8:00還在田裏種田,還在……

2013會考滿分作文大全北京河南山東福建海南廣西黑龍江江蘇湖南湖北浙江

更多會考作文信息資源請訪問:

2013年浙江省麗水會考作文:少年不識愁滋味

2013年浙江省麗水市會考語文

作文題目:《少年不識愁滋味》

2013年會考優秀作文素材:無味生活變百味

2013年會考優秀作文素材:無味生活變百味

兩年前,一個朋友問我:“你認為生活是什麼味道?”她是因為讀了一篇文章有感而發,才來問我的。我歪着頭想了一回兒,可是我對味道並沒有太多的理解,只是在吃飯時,舌頭對食物感覺好,便大口嚥下。我回答説:“生活的滋味就是食物的味道,你能得到好滋味的食物便得到好滋味的生活。”可現在想來,這種認識似乎很膚淺,有時對生活味道的感知與生活水平並不成正比。如:身殘志堅的張海迪笑對人生,她的生活是甜還是苦?為民族利益西奔東走的魯迅,他的生活是香還是澀?………。

生活究竟是什麼味道?對這個問題,我思之至深,仍無頭緒。也許因為我的年齡太小,閲歷太少;也許因為我還沒有認真品味過生活;也許……於是我便妄下結論:生活無味。

當我面對着浩瀚的蒼穹和壁立的冰川時,自己渺小的只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螻蟻之輩;當我面對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和知識無限的社會時,自己無知得只不過像一個茹毛飲血的原始人罷了。

的確,當我們從母親的“温牀”中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誰會明瞭你的生活到底會是什麼味道,在孩時那一段沒有給將來留下任何絲毫記憶的日子裏,你的生活是什麼味道,就連自己也覺得那段日子無味。但後來,時光老人一次又一次來探訪我,他教給了我許多。我心中對於生活的滋味有了新的體會,他不再是無味,而是多了成功後的甜,失敗後的酸,悵惘時的苦,高興時的香,痛苦時的澀……我終於明白了,生活本沒有滋味,但生活需要你給他調製滋味,於是你變成了生活大餐的烹調師,為生活烹調出百種的滋味。

再後來我對生活的滋味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同的人對不同的事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人對同一件的事有不同的態度;同一個人對不同的一件事有不同的意見,這便構成了整個社會大生活的百種滋味。凡事都具有兩面性,其實並不只有兩面,而是多面性,從不同角度來發掘問題,找到的答案當然不同。套用於生活,便是“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從不同的角度對待生活,生活回報給你的味道也會不相類的。

百味的生活需要自己去掌握,百味生活的主旋律需要自己去調製。我有一個同學,大家都説他很有個性,他長得文質彬彬的,又架一副眼鏡,讓人一看便感覺他一定是一個好學又上進的乖學生。但是沒人會想到,他對人生百態與常人往往有不同的見解,他總是看上去很靜,一語不發,但出口的語言都會有令人驚歎的“答案”。然而想一下他對事物的態度,便覺得他是個有個性的、了不起的烹調師,因為他喜歡怪異的味道。然而很少有人會像我那位同學一樣對生活味道的理解是那樣獨特的。往往人總是在小時被家長灌輸生活的味道,或在今後的求學路上接受老師對生活味道的諄諄教導,或在步入社會後各跟隨社會大潮隨波逐流,這種遺失自我的現象會讓你的生活失色不少,你也不會感知到自己需要的生活到底是什麼味道,更不會體會到百味生活的美妙之處。

那麼,就請你成為一位畫家,在空白的紙上,自由描繪出色彩豔麗的圖畫;成為一位音樂家,在空白的五線譜上,暢快譜寫出華麗的樂章;成為一位烹調師,在無味的生活中,依自己的個性調製百味的生活。

簡評:“生活本無味,只有生活中的人自己來調配。”小作者結合自己的切身體驗,得出這一結論,並且希望每個人都能把握自己的生活,調配百種滋味。

2013年會考優秀作文素材:無味生活變百味

2013年會考優秀作文素材:無味生活變百味

兩年前,一個朋友問我:“你認為生活是什麼味道?”她是因為讀了一篇文章有感而發,才來問我的。我歪着頭想了一回兒,可是我對味道並沒有太多的理解,只是在吃飯時,舌頭對食物感覺好,便大口嚥下。我回答説:“生活的滋味就是食物的味道,你能得到好滋味的食物便得到好滋味的生活。”可現在想來,這種認識似乎很膚淺,有時對生活味道的感知與生活水平並不成正比。如:身殘志堅的張海迪笑對人生,她的生活是甜還是苦?為民族利益西奔東走的魯迅,他的生活是香還是澀?………。

生活究竟是什麼味道?對這個問題,我思之至深,仍無頭緒。也許因為我的年齡太小,閲歷太少;也許因為我還沒有認真品味過生活;也許……於是我便妄下結論:生活無味。

當我面對着浩瀚的蒼穹和壁立的冰川時,自己渺小的只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螻蟻之輩;當我面對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和知識無限的社會時,自己無知得只不過像一個茹毛飲血的原始人罷了。

的確,當我們從母親的“温牀”中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誰會明瞭你的生活到底會是什麼味道,在孩時那一段沒有給將來留下任何絲毫記憶的日子裏,你的生活是什麼味道,就連自己也覺得那段日子無味。但後來,時光老人一次又一次來探訪我,他教給了我許多。我心中對於生活的滋味有了新的體會,他不再是無味,而是多了成功後的甜,失敗後的酸,悵惘時的苦,高興時的香,痛苦時的澀……我終於明白了,生活本沒有滋味,但生活需要你給他調製滋味,於是你變成了生活大餐的烹調師,為生活烹調出百種的滋味。

再後來我對生活的滋味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同的人對不同的事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人對同一件的事有不同的態度;同一個人對不同的一件事有不同的意見,這便構成了整個社會大生活的百種滋味。凡事都具有兩面性,其實並不只有兩面,而是多面性,從不同角度來發掘問題,找到的答案當然不同。套用於生活,便是“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從不同的角度對待生活,生活回報給你的味道也會不相類的。

百味的生活需要自己去掌握,百味生活的主旋律需要自己去調製。我有一個同學,大家都説他很有個性,他長得文質彬彬的,又架一副眼鏡,讓人一看便感覺他一定是一個好學又上進的乖學生。但是沒人會想到,他對人生百態與常人往往有不同的見解,他總是看上去很靜,一語不發,但出口的語言都會有令人驚歎的“答案”。然而想一下他對事物的態度,便覺得他是個有個性的、了不起的烹調師,因為他喜歡怪異的味道。然而很少有人會像我那位同學一樣對生活味道的理解是那樣獨特的。往往人總是在小時被家長灌輸生活的味道,或在今後的求學路上接受老師對生活味道的諄諄教導,或在步入社會後各跟隨社會大潮隨波逐流,這種遺失自我的現象會讓你的生活失色不少,你也不會感知到自己需要的生活到底是什麼味道,更不會體會到百味生活的美妙之處。

那麼,就請你成為一位畫家,在空白的紙上,自由描繪出色彩豔麗的圖畫;成為一位音樂家,在空白的五線譜上,暢快譜寫出華麗的樂章;成為一位烹調師,在無味的生活中,依自己的個性調製百味的生活。

簡評:“生活本無味,只有生活中的人自己來調配。”小作者結合自己的切身體驗,得出這一結論,並且希望每個人都能把握自己的生活,調配百種滋味。

幸福的年味450字

幸福的年味

年三十這天我早早地起了牀,這節對誰來説都特殊,對我來説也不例外,因為今天不光能讓我只饞貓吃盡“山珍海味”,還是我一年一度“發財”的好日子呢。

前兩天走在大街小巷裏,總能看到行人們拎着沉甸甸的年貨,大包小包的齊上陣,臉上掛着幾分笑意,走起路來也特別有勁。馬路邊的樹上、路燈上張燈結綵,掛滿了一盞盞帶着喜氣紅燈籠。家家户户窗口也掛滿了臘肉,香腸,魚乾……。這就是過年的節奏吧。

今天我也坐上裝滿年貨的小車向奶奶家進軍。一路上成千上萬的車和我們一樣飛奔在回家的路上,翻山越嶺總算趕進吃年夜飯的點了。剛下車一股菜香味鑽進了我的鼻子,口水馬上在我嘴裏打轉起來,“哇,滿漢全席呀!”就在這時一陣陣鞭炮聲響起來,有趣的是它們都在18點不約而同地炸響,整個城鎮沸騰了。此時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前的年夜飯也開始了,我也迫不及待地抓起雞腿啃起來,也不顧上淑女樣了。嘴裏的雞腿沒下肚,我那雙“雷達式”大眼睛老早在掃描下一樣美食了,美味一次次溢滿在我嘴裏。豐盛的菜把胃撐得鼓鼓的,好像一下子把我從排骨精變成了豬八戒。更讓我偷偷樂呵的是,大人們的紅包在紛紛向我“招手”,每年大人們用這特有的方式祝願自己孩子歲歲平安,我手拿着一份份紅包,心裏不光有“富翁”的感覺,更有了一份幸福的味兒――年味。

尋找年味350字

龍年新春的腳步越來越近,喜慶的燈籠、春聯掛滿宿城,大街小巷到處是提着禮品行色匆匆的市民,家家户户進入春節“倒計時”:大人們忙着置辦過年的食物;孩子們幫家裏打掃衞生;歸鄉的遊子帶着一年的辛苦和收穫,急切地回家探望久別的親人。春節在人們的眼中是神聖的,更是温馨的。但是,在走親訪友時,總會聽到一些聲音:生活越來越好了,年味卻越來越淡了,過年越來越沒啥意思了。如今物質豐富了,人們想吃什麼,超市、市場裏多的是;想穿新衣服、玩好玩的,再也不用等到過年。天天都在過年,真正要過年了,哪兒還有年的味道呢?然而,“過大年”遠不是吃吃喝喝那麼簡單,吃喝本身並不是過年的重要內容,人們感覺“年味”少了,是因為吃喝以外的“文化”傳統少了、淡了。吃喝追求健康、綠色,為什麼非要大魚大肉?親友們多在一起嘮嘮“知心話”,不一定非要摻雜那麼多的物質?在風俗上多來點講究,日子才會增添生機。如果每個家庭都如此,過大年就能紅紅火火,中國人就能感受到越來越濃烈的“年味”。其實,“年味”就在我們身邊,在熱鬧的商家,也在繽紛的網上,讓我們一起尋找“年味”,迎接新春的到來。

家鄉的年味650字

“5,4,3,2,1!過年啦!”全家人齊聲歡呼,窗外的禮花和鞭炮齊刷刷地響了起來,更增添了許多熱鬧的氣氛。第一次在北方過年,我的心情非常激動,更有着大大的好奇:北方是怎樣過年的呢?

“奕雯,快來,過來磕頭!”我正想着,哥哥就用清亮的嗓音叫我過去。“哥哥,為什麼要磕頭?給誰磕頭?磕幾個?”我邊走邊問。“奕雯小同學,又開始變成‘十萬個為什麼’了?”哥哥一邊説着一邊哈哈大笑。“磕頭呀,是北方過年的一大習俗。每逢過年,我們同姓氏的小一輩要給祖先磕頭,還要給老輩磕頭,感謝他們給予了我們生命。而磕幾個則是最重要、最講究的。一般在祭奠祖先時,我們要磕三個頭;在給老輩磕頭時,每人只需磕一個。”“噢,”我像明白了什麼大道理似的,用力點了點頭,“原來是這樣啊!”

磕完了頭,已是一點多,大家都有點困了。在放完了除夕夜的鞭炮後,都回家美滋滋的睡上了一覺。

“呼――”我伸了個懶腰,一看鐘,才7點,再睡會吧!我又準備繼續呼呼大睡。奶奶看看我,笑着説:“奕雯,別睡了,你看,大家都到齊了――”奶奶指了指門口。哇,這陣勢可真大,我們五大家子都到齊了,一共有21人之多。我利索地穿好了衣服,跳下牀和親戚們熱情地擁抱。大年七年級,真熱鬧!“奕雯,快,你看奶奶在做花饃呢!”大姑説。“花饃?”這次,我憋住了一連串的問題,好奇地過去看奶奶做花饃。呀,原來是個大饅頭!這個大饅頭和盤子一般大小。奶奶在饅頭頂上用面捏了一隻美麗的花鳳凰,那鳳凰高貴優雅,栩栩如生,欲展翅高飛,彷彿在祝福我們。奶奶真不愧是做花饃的高手。奶奶告訴我,花饃是用來祭奠祖先的,每逢過年,家家户户都會做一個大大的花饃。

你看,我家鄉的年味是不是很重呢?磕頭,祭祀,做花饃……樣樣都無比新鮮。這次過年,可滿足了我這個“好奇寶寶”了。

濃濃的年味450字

很快的,過年了。我住的平靜小區一瞬間染上了濃濃的快樂。

一大早就聽到了弟妹的笑聲和爆竹的脆響。急急地跑到院子裏,濃濃的香味迫不及待的竄進我的鼻子,哇!雞、鴨、魚、肉樣樣全啊!

吃飯了,乳白色的青煙裏有若隱若現的紅爆竹屑,快樂,隨着爆竹炸開。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掛着幸福的笑容;快樂,隨着口裏的飯菜湧進肚裏,竄進心裏;幸福,伴着我們的笑聲在屋裏縈繞。

緊接着,快樂用紅包裹住,送到我們手裏,快樂又變成糖果化在口裏,甜的我們笑得合不攏嘴。年味又從我們口裏飄出來。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爸爸、奶奶、二叔、爺爺圍在一起打麻將,年味在麻將的碰撞聲、爸爸的笑罵聲裏盪出來;哥哥、姐姐、姑姑、二嬸孃圍在一起玩紙牌,年味又從哥哥興高采烈的笑聲:“耶!我贏了!哈哈哈哈哈!”中飄出來;叔叔、姑父坐在一起下棋,年味又從姑父的讚揚聲中跳出來;媽媽和嬸孃一起看電視劇,年味又從媽媽、嬸孃的笑聲裏蹦出來;我和弟妹們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嚼糖葫蘆,年味呀,又從我們被染紅的嘴裏溢出來。

屋裏,笑聲、歌聲混在一起編織出濃濃的年味,編織出濃濃的快樂。

12點到了!黑色的天空裏綻放出朵朵絢麗的煙花,金黃色的、綠色的、亮紅色的、深紫色的......交織在夜空中,地下,“噼噼啪啪”響在一片,五顏六色的各種小爆竹一個接一個炸開。新年到了!

爆竹聲中,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新的一年。

實在的年味600字

新春佳節,是我們中國最熱鬧的一天,也是我們中國人最期待的一天。這天,小孩們要穿上新衣,走親串友還要給長輩們拜年,大人和長輩們總會笑呵呵的給他們壓歲錢,這時小朋友的心頓時美滋滋的,因為這是自己用汗水換來的呀!晚上,一家人要吃餃子,吃晚飯還要看煙花和春節聯歡晚會,這象徵着新的一年吉吉祥祥,闔家歡樂。而這一年,是我有史以來,過的最有趣的年,這一年的年味還在我的嘴裏含着餘香,這真是令我回味無窮啊!現在就讓我來給你講一講吧。

春節這天,風和日麗,晴空萬里,我在家裏早早的起來穿着帥氣的新衣,和朋友們一同去拜年了!你看我們個個精神煥發,活蹦亂跳。我們先走到哥哥家裏,他們正在吃飯呢,我想給哥哥一個驚喜,就等哥哥吃完飯,我一下蹦到他身邊説:“哥哥給您拜年了,祝您在新的一年裏快快樂樂,學業有成。”哥哥笑得合不攏嘴了,説完我和小夥伴到他家的廳堂拜年,大人們急忙到我們的手裏塞錢,我們高興極了。哥哥也加入我們的行列了,一起去拜年了。這一天啊我們忙的不亦樂乎,一眨眼,黃昏了,殘陽如血,映照到我們的臉上,個個滿面金光。拜後,我們高高興興的回家,媽媽急忙問我賺了多少錢,我説伍佰元,媽媽説:“呵呵,這年不沒收你的錢了。”我高興地蹦了起來。一會兒,媽媽就做好了飯。哇,好豐盛啊,你看有紅燒肉,紅燒魚,糖醋排骨,最最重要的是有藴含年味的餃子啊!我咬了一口,好香,我速速的吃完了餃子。就急忙打開電視看聯歡晚會,可真好看,花樣真多,應有盡有,讓我目不暇接。看完聯歡晚會,已經是三更半夜了。我看着皎潔的月亮不禁讚歎:“春節你真美。”

這年我過得很好,你呢?也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裏事業又進,團團圓圓,闔家歡樂,萬事如意。

來源:週記600字

轉載分享本站內容,請保留文章來源信息和原文鏈接!

篇四十一:年味作文

年味作文

年味

離過年還有些日子,我就想迫不及待的回老家過年了,離放假的日子近了,我心情異常激動,不知道是為了回老家還是快要過年。

終於要回老家了,當我走在家鄉的大路上,陣陣鞭炮聲聲入耳,一陣陣歡聲笑語,家家門上都貼着大紅紙掛着心對聯,一片歡樂氣氛,我提着小皮箱走進家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想着過年真好。

終於到了30號晚上我強忍着睡意撐到了12點,走到樓下跟爸爸媽媽一起搬出我家買的鞭炮點燃,一陣震耳欲聾的響聲過後只見那鞭炮飛上天,我趴在窗子上抬頭仰望天空看着一朵朵禮花在天空散開,我開心極了!!“叮叮鐺,叮叮鐺!鈴兒響叮噹~~”只聽見一陣鈴聲傳進我的耳朵裏,我接起電話,那邊傳來我同學的祝福,我也祝福她,一起笑了。

第二天就是大年七年級了,我們走親訪友,呼朋喚友,一起慶祝着這個節日,大家一起吃飯聊天聊過去一年的收穫和成就或講對今年的奮鬥決心。個個面帶笑容。年味十足。作文

定海第五中學九年級:王緣本文系(. )用户原創文章,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幸福年味

過年啦!

一幅幅對聯貼上牆壁;一件件新衣奔離衣櫃;一聲聲爆竹響徹大地;一片片彩霞空中飛舞;一陣陣歡呼請出紅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傳。

新年好!

整個神州大地在歡騰,全中華的兒女們歡度春節,迎接新的一年。放眼望去,處處都是一片耀眼的大紅,充滿了歡樂和喜慶!一對對春聯喜氣十足,趣味橫生;一個個“福”字遁勁有力,金光燦燦。作文

年味濃,最濃的是子夜,也就是人們常説的大年三十。一家人圍坐在飯桌旁吃一年一頓的特殊大餐年夜飯。一家人開懷暢飲,共敍親情。既有了口福,又填飽了肚子,還温暖了心坎。紅燈籠發出火紅柔和的光,是那樣的美麗!在這個美好的團圓之夜裏,家家户户都在院裏或門口燃放煙花爆竹,那萬家的燈火,會是多麼燦爛的景象啊!此時,你隨時都會聽到“砰”“砰”的爆炸聲,天空中飛舞着各色各樣的禮花,爭相鬥豔。客廳裏早就擺好了乾果、水果、糖果,電視機裏的主持人也都穿上了節日紅裝,説着喜慶吉祥的話語,一些往日嚴肅、冷冰的節目也變成了人們喜愛的春節奇聞趣事,逗得眾人樂開花。但是,只要八點一到,千家萬户的視聽會變成同一個節目,那面容也會變成同一種模樣“春節聯歡晚會”

年味淡了?

由於國外的節日不斷的流入我國,造成了我國人民崇尚了“洋節日”,中國春節過年的年味也淡了。

但是我覺得中國的春節一年比一年更熱鬧。

2月28日,我們家買了許多的菜餚,知道我家要幹嘛嘛――我家呀過年了。今天我們準備吃年夜飯了,但是吃年夜飯之前我們先要祭祖,來總結去年的收穫和需要進步的方面,保佑我們在今年能快快樂樂,學業有成。當新春的爆竹聲響起時的那一剎那,我們從去年邁入了新年第一天,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新年的氣息,正如朱自清所説的“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拜神之後就開始吃年夜飯了:因為這點我反倒覺得春節的年味還未淡,反而我很期待。我們大家一起吃年夜飯,要不是春節,我們一家人還很少一起吃呢,每天都吃的“散散”的。我們吃好了爺爺奶奶吃。但是今天。一直阻擋着我們的薄膜破了,城牆到了,一家人説説笑笑,其樂融融的樣子,這一切都是我所希望看見的。

當爺爺把大大的紅包塞給我時,我既開心又興奮,我長大一歲了。作文

新年不正是因為能夠懂事一點,長大一點才如此熱鬧。當你與你的家人分享着長大的祝福時,你會覺得長大不好?過年不好?

春節年味淡了嗎?讓我告訴你吧,年味沒有淡。作文

海寧斜橋中學八年級:111508

年味

新的一年到咯,穿着大紅衣服,戴着大紅帽子迎接這個喜慶的日子--春節。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伴隨着爆竹炸開了大年七年級的禮花。

按照家鄉的習俗,大年七年級要吃圓子,是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的寓意。我和姐姐自告奮勇,非要捏圓子,奶奶拗不過我們,只好放手讓我們去幹。我和姐姐對視,壞笑了幾聲。把圓子拿到廚房,把早已準備好了的辣椒醬包在圓子裏,又拿了幾個一元硬幣包在圓子裏,由於硬幣太大,包出來的圓子也很臃腫。忙活了大半天,才包出了一盆圓子。大大小小,什麼形態都有。

我負責燒火,而姐姐則負責攪和圓子。剛開始,有點困難,那火老是點不着,點着了又有火星跑出來,嚇得又把火熄滅,弄了半天,才把鍋燒熱,姐姐慢慢把圓子放到鍋裏,我加大火力,便使勁對着灶台的通風口吹了好幾下,結果嗆得我直掉眼淚,不過還好了,我沒有白白犧牲,只聽鍋裏“咕嘟咕嘟”作響,圓子就燒好了。

我和姐姐把圓子一起搬到桌子上,各自讓自己的爸爸嚐嚐。爸爸不知道我們葫蘆裏裝的什麼藥,一口咬下去,結果辣椒醬濺得滿嘴都是,辣的他臉通紅通紅的。我和姐姐哈哈大笑,“爸爸上當嘍,爸爸上當嘍”“叔叔上當嘍”爸爸不好意思的撓撓頭苦笑了幾聲。而大伯則好運一點,一吃就吃到了為數不多的包着硬幣的圓子。樂得大伯直扭屁股,我和姐姐又被逗得哈哈大笑。作文

大伯説:“你們倆小丫頭,真玩的出來,不過這麼多的圓子被糟蹋了,不吃又浪費了,不如我們玩個遊戲好不好。”我倆一聽是遊戲,開心得直拍手。“我們每個人説句關於過年的古詩,輪到誰是誰,説不出來,就得吃五個圓子。”我和姐姐幾乎異口同聲地説:“好啊!”我心想,我就是學古詩的,圓子你們吃定了。

我先起了個頭,説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姐姐不屑的説:“這有什麼難的,看我的,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爸爸聽後,搶説道:“田家佔氣候,共説此年豐。”“好好好,老爸,好樣的。”我激動的跳起來。大伯説:“別高興的太早,看我這句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姐姐向我吐吐舌頭,向我示威。我向她做了個鬼臉,表示反抗。平時一貫安靜的老媽竟然也起勁了,吟誦道:“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大媽沒等媽媽説完就説了一句:“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爺爺見我們都這麼熱鬧,也説了一句:“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爺爺説完,我們都拍手叫好。可現在又輪到我了,我哪知道那麼多啊,怎麼也想不起來。隨口就説:“年年大豐收……”大家撲哧一聲笑出聲來,那是我還真想找個縫鑽起來。沒辦法,只好願賭服輸,吃了五個圓子,也不知我是點背怎麼的,吃到的都是辣椒醬的,辣的我直灌水喝。姐姐在心裏早就醖釀好了一個:“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接着是爸爸,只見他抓耳撓腮,好半天才憋出來:“蕭疏白髮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可這回大伯肚子裏的墨水空了,他倒也爽快,抓起圓子就往嘴裏送,竟然又吃到了一個硬幣。我心裏那個不服氣喲。媽媽沉思了會兒,説:“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我為老媽歡呼,她簡直就是我的偶像。大媽不慌不亂,説道:“共慶新年笑語譁,紅巖士女贈梅花。”姐姐激動地狠狠地親了一下大媽。輪到爺爺了,這次爺爺可沒什麼風度了,在門口有踱來踱去,一進來竟説:“我不會。”我們全部“暈倒”爽快的吃掉了5個圓子。作文

這過年的圓子讓我吃出了年的滋味,吃出了幸福的滋味……

無錫市旺莊中學八年級(1)班:邱雨晴本文系(. )用户原創文章,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書中品年味

在寒假裏,我看了一本關於“春節過年”的書,使我受益非淺,懂得了許多知識。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關於春節來歷的傳説有多種。那就讓我們來聽聽吧!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聲辭舊迎新。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樂和吉利……..其實外國人也過新年。在印度,從每年10月31日起為新年,共5天,第4天為元旦。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在新加坡,農曆除夕時,孩子有守歲的習慣,直到午時,城市裏有社團組成的舞龍,舞獅隊沿街表演,男女老少在他們的除夕是個狂歡之夜,人們湧向街頭,燃放爆竹和煙火,甚至鳴放真槍實彈.男男女女翩翩起舞,午夜時家家户户將屋子裏一些可打碎的東西,摔個粉碎。這是他們辭舊歲迎新年的傳統方式。

原來通過書中,可以知道許多有關喜迎新年的趣聞,不止是中國,還有外國呢!其實以前我都有這麼的知識,所以從今天開始要好好讀書,爭取做一個能為社會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漸漸長在的我,才發現“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透着年味的中國結

最喜歡過年的味道,快到新年時,那些熱熱鬧鬧的景象無處不在,中國風悄悄颳了起來。於是,和家人逛街時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商店裏不止掛上了燈籠,貼上了福字貼,還都掛着各式各樣的中國結,一片熱鬧的紅色。

年三十那天,媽媽帶着我去小店買中國結。小店的生意真是紅火,那個熱鬧勁兒,滿是在買、在挑、在砍價的人。小店不止從裏到外都掛滿了,連門外 的路邊也攤滿了象徵着福、壽、喜、財、安、康的中國結。我和媽媽像撿到寶貝一樣,那高興勁。我拿一個,媽媽挑一個,有紅紅火火的紅辣椒,有年年有餘的魚結,有財源滾滾的鈕釦銅錢,還有雙喜臨門,福壽雙全……

媽媽告訴我:中國結從頭到尾用一根絲綿線編結而成,每個基本結又根據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結飾結合在一起,或用其他有吉祥圖案的事物搭配組合,就成了造型獨特、絢麗多彩、內涵豐富的傳統吉祥飾物。中國結由於年代久遠,其歷史貫穿於人類史始終,漫長的文化沉澱,使得中國結滲透着中華民族特有的、純粹的`文化精髓,富含豐富的文化底藴。

我和媽媽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拿剪刀、膠帶,找地方掛中國結。大廳裏、電視機兩旁、門的兩邊、書房的牆上、書架上……都掛滿了我和媽媽的傑作。連我家的狗狗,媽媽都給它買了件訂着盤扣的唐裝,穿着那透着喜氣的可愛勁兒,越發的惹人喜愛。作文

散發着傳統芳香的中國結,處處體現着中國人民的智慧。而被染紅了的大街,更是年味兒十足。

年味兒

過了臘八,年味兒就重起來了。

家家户户都開始置辦起了年貨:新衣服,爆竹,對聯……大夥兒都忙得不亦樂乎。小孩子最盼着過年了,不僅能穿上新衣服,拿上紅包,更讓他們感到興奮的是,在新年裏,無論怎麼皮,怎麼鬧,爸媽都不會責怪,都能捱到年後一併盤算。

還沒到年三十兒,大街上就充滿了年味兒大紅燈籠掛滿了街市,店門上貼着喜氣的春聯與倒福,走進一家,裏面還掛着充滿年味兒的中國結和紅辣椒,就連孩子的手上也提着小小的紅燈籠。

傳説,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而這“年”最怕爆竹與紅色,於是,每到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燭火通明,守更待歲,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作文

而如今,春節聯歡晚會也成了年三十晚上人們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吃着年夜飯,互相寒暄,還邊看着春晚,真是其樂融融,年味十足。

過了年三十,就到了大年七年級。這一天的清晨,人們都會燃放煙花爆竹,預祝這一年的日子和和美美。小孩子總是最興奮的,在一旁點起了小鞭炮,不時拍起手來歡呼。無論是大人小孩,臉上都洋溢着燦爛的笑容。作文

燃完爆竹,梳洗梳洗,人們就開始走街串巷,拜訪親朋好友。大家手裏都帶着年貨,嘴裏都説着祝福的話。小孩子則是邊拜年邊伸手要紅包,你若是沒有準備,必會十分尷尬。

年味兒會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到了那一天,人們都會吃湯圓,猜燈謎,逛燈會。過了這一天,年就要結束了。

回味這濃濃的年味兒……

寄2108年的一封信

未來的炎黃子孫們:

你們好!

也許你們已經過上了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但不要忘記,在一百年前華夏民族正在為此奮鬥着,並度過了那個難忘的2008

承載新的夢想,孕育新的希望,2008年在喜氣洋洋的爆竹聲中來臨了。當我們還沉浸在馥郁的年味中時,百年難遇的大雪災襲擊了我們。雖然救援立即開始,但我無法想象那些從未見過雪花的南方同胞們,怎樣才能熬過那個冰天雪地、寒冷而又漫長的冬季。而華夏民族經受住了命運嚴峻的考驗,用所有人的愛,融化了那片冷酷的冰雪世界。作文

然而,命運不給我們喘息的機會,再一次將魔爪伸向了我們。

四川在地殼的震動中山崩地裂,變成了一座廢墟,那些與命運搏鬥的垂死掙扎的同胞們,或者頑強反抗,等待救援;或者就此放棄,奄奄一息。生命的奇蹟就在前者中誕生了!在那慘不忍睹的廢墟下面,燃起了一個個希望,那是華夏民族的精神,那是我們眾志成城、團結一心、臨危不懼、愈挫愈勇的民族魂贏得了世界人民的支持和最終的勝利!作文

華夏民族在經歷了暴風驟雨的洗禮後,終於迎來了世界體育的盛典。

8月8日晚上8時,就在炎黃子孫們熱淚盈眶,注視着那熊熊燃燒的奧運聖火時,我驚訝的發現華夏民族在災難中成熟了,炎黃的血脈在我們強健的身軀中流淌的更歡烈了,而這種感受又是浸透了多少奮鬥的淚泉、灑遍了多少犧牲的血雨才換來的。我幸福的享受着那一刻。

9月25日-28日,神州七號飛上太空,並第一次出艙進行太空漫步。消息一經傳出,全世界都沸騰了,華夏民族終於如願以償,豪邁地立於世界航空大國之列,這是中國人的驕傲。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祖國大門向世界敞開,讓中國領航世界的一年。在那個嶄新的時代裏,一座新的里程碑上刻畫着我們為祖國的飛黃騰達貢獻的力量。

希望你們未來的炎黃子孫們,在乘坐宇宙飛船遨遊太空時不要忘記你們的祖先,曾經在中國航天史中寫下光輝的一頁。

Best wishes, to you!

炎黃子孫

2009-2-10

轉載分享本站內容,請保留文章來源信息和原文鏈接!

篇四十二:年味作文

“轟轟轟轟轟”我們在放爆竹,由於新的一年開始了,要以舊換新。

過年時候的氣氛,真可以用“千門萬户??尤眨?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句詩句來形容!每家每户在過年的時候,門口總是貼着對聯,家裏不僅貼着“福”,還貼着窗花我知道,“福”在家裏貼是要反貼的,由於這表示“福到了”,在外面貼福要正着貼。我們家裏貼福的時候可能意思了,那是在我的姥爺家,我姥爺已經七十多歲了,白髮蒼蒼,姥爺拿出雙面膠,先貼後揭,可是在揭到的時候把粘住的那一部分也揭掉了,怪不得貼不上去,讓我們都哈哈大笑。

紅色代表革命,也代表快樂,每次過年的時候,大街兩邊的路燈上,都掛着紅燈籠。過年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説:從前有一個吃人怪獸,它的名字叫年,每到過年的時候就會來吃人,為了趕走年獸,人們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辦法,年獸怕火光、怕響,於是就用煙花把年趕走。所以每當年獸來臨的時候,人們就會放煙花爆竹,來驅散邪氣。

每當過年的時候,在遠方的新人就會趕過來和家人團聚,我們家裏過年的時侯可有意思了。我們從新年禮物中得到了一隻帝皇蟹,大鉗上長滿了尖鋭的刺,在拿出來的時候,舅舅不小心被刺了一下,然後媽媽又是第二個犧牲者。到了發拜年紅包的時候,外公外婆先發,舅舅舅媽第二,爸爸媽媽最後,接拜年紅包的時候,我雙手接過,再説一聲:“謝謝!”就轉身離去。開始放煙花了,爸爸去點:“轟轟轟――轟轟――轟……”煙花的亮和響不得不讓我們眯着眼、捂着耳朵。媽媽説看着煙花可以許願望,我聽着媽媽的話,默默地許下了願望!

關於過年的事,真是豐富多彩,説也説不盡!

篇四十三:年味作文

雪花紛紛揚揚,落地寂靜又無聲,枯枝頑強地冒出藏青色,卻也被雪覆蓋。原來,又是一季隆冬臘月。年,又藏在哪兒呢?

裊裊炊煙升起,盤踞在人家煙囱的天空上方。人們似乎又開始忙碌起來了,年復一年的,每每在這個時候,心裏有了盼頭。而年,也就來了。

這一整條街上,就屬我們家做酥鍋最晚。以至於,我就快要將這道美味遺忘在味蕾裏了。它也許會遲到,但從不缺席。母親做的又絲毫不會遜色於街上任何一户人家的。光是青一色的海帶,就要反覆淘洗五六遍,豆腐也煎的黃燦燦的,直噴香。還有中通外直的藕瓜,雖談不上出淤泥而不染,那呈銀白色的肉卻細嫩光滑,嚼在嘴裏還有隱隱約約的`甜味兒。母親做起酥鍋來從不會含糊,總是比別人家的多放些東西,花生、料酒還有姥姥醃的酸白菜,尤其是那大白菜幫子,放在嘴裏?炅?炅鐗模?姥姥説過,那叫不上名的酸味,人吃了是會上癮的。

我想,年味就藏在母親的砂鍋裏。

老人總是愛吃鹹的東西,姥姥便是。但我又惦記着她那幾個寶貝罈子,稱得上是老古董了,有着和姥姥一樣大的年紀,也有着拙劣的花紋圖案,卻又莫名覺得充盈着親切感。大概是跟姥姥呆久了的緣故吧,連這幾個罈子也活在人心裏頭了。小罈子裏裝的是她獨特的手藝,黴豆腐和鹹鴨蛋,黴豆腐裏混着豆味、辣味還有一種花椒油的清香,而鹹鴨蛋更是紅心流油,有着上好的成色。大罈子裏是她用山上摘的野果泡的酒,是隻有過年才肯拿出來喝的,父親和舅舅都最愛那一口,每年都要坐下來碰杯,細細品嚐,那股子酒的醇香縈繞在齒間,永遠都是那般耐人尋味,暖人心頭。

我想,年味就躲在姥姥的罈子裏。

那給予我濃濃年味兒的,從來都不止母親的酥鍋和姥姥的醃菜,也不止是那一碗凝聚了愛的臘八粥,一根裹了童真的冰糖葫蘆,一份傾灑着光芒的炒年糕。

還有許多許多。

原來,年,並沒有藏起來啊,它一直都在,從未離開。

篇四十四:失去年味作文

失去年味作文

年味是什麼?那是孩子們用五顏六色的燈籠一家連一家串聯起來的熱鬧紅火,那是鞭炮炸響時孩子們銀鈴般歡快的笑聲,那是除夕夜一家人團聚在年夜飯桌前的其樂融融,那是晚輩們跪磕老人時的美好祝福,那是七年級乃至正月末這段時間裏人們百説不厭的新年問候,那是村裏人舞着綵綢扭着秧歌營造的喜慶吉祥……下面我們來聊聊年味吧。

失去年味作文範文一:

這是我18歲過後過得第一個年,記憶力的張燈結綵都還殘存了那麼點。親情的温暖或許在慢慢減淡。出於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的理由,整個重慶市在2016年歡慶之際。沒有同往日的張燈結綵和熱鬧喧騰。整個大街上儘管是大年三十也少了一絲紅色。今年的信念姑娘或許結了婚,羞得不敢再出來見人,我無比希望她不會永遠躲藏,能有從來見我們的一日,那日必定熱鬧非凡,光暈和彩色充斥佔滿整日重慶,大街小巷上必定全都是歡慶着新一年的人兒,為了一年的忙碌生活,為了展望新一年的歡慶景象。我們都將會在大年三十里站在空地上,在夜市裏(估計大年三十也不會有什麼夜市出來,畢竟是人團圓的日子)。我們會把自己雙眼閉着,共同期許我們未來美好幸福的明天。共同為自己昨日而感恩祝願。許下新一年的願望。我想,一定是充滿愛與光亮。

但我覺得年味消逝不僅如此,許多天前看過一篇文章。説中國的幸福感隨着城市的發達而減少。的確,我們如今的生活在平日裏也能得到以前不易得到的一切。原來過年才有的渴望,包括六零年代的大米飯,八零年代的小布衣,九零年後的甜蜜糖果,在平日裏,我們都能遇見都能動用我們如今很豐裕的現在去實現我們以前的渴望。金錢的富裕卻降低了我們的幸福度這不得不説是一種時代的退步。但把這歸結給進步這個東西,實在有些不大合理。進步是一件好事情,究根結底,是我們越來越浮躁的心,我們想要什麼呢,想要的很多,只是我們以前那麼渴望的東西變成常日裏隨處可見,只是由於自己缺失了一個對平凡的渴望。有人在評論裏寫了這樣一段話。平時吃鮑魚,過年也吃鮑魚。把過年的味道和風俗糟蹋的到底。過年是什麼。是隔了很多月沒見的親戚朋友相互寒暄,互相關心。但是如今都變成了互相敷衍,網上的段子很搞笑。也很現實。做了一段過年時候親戚的問答。當時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覺得心裏還是有些寒心的,為什麼如今的過年和人們的心變得如此。把別人的關心當做了負擔,我也承認有時候他們過於關心的.話語確實挺讓我們無奈。讓人感到特別沒趣。

但是逃離別人的關心,在我們歡聚在一堂的時候,我還是覺得有些不忍心,年味還是該有,親戚的親切的問話還是該回,這不是關不關你事的問題,是我們對你有的最基礎的人文關懷和一種愛護而已,想了解你的最近狀況,想知道你的近期打算 想為你操操心,儘管他們確實不能改變什麼。

用心去感受過年吧,讓我們真誠的去過這麼些年。讓消逝的年味活起來。

失去年味作文範文二:

記得小時候,最期盼的莫過於過年了。而現在,感覺到過年越來越趨於形式化,不似以前的那般熱鬧。

小時候,還沒有搬進樓房,住在平房裏,幾乎所有認識的人都在一條巷子裏住,家家户户張燈結綵,大紅的燈籠掛在門楣上,一到年三十的那個晚上,燈就亮了起來,每户門前都被照得亮亮堂堂的,一條巷子被照亮了,幾十條巷子被照亮了,幾百條巷子被照亮了……這時,城市就變成了一個不夜之城,在紅彤彤的燈光照應之下,和姐姐們一起玩耍、遊戲……

而現在,幾乎都搬進了樓房,似乎沒有人在門楣上掛上大紅的燈籠了,也沒有了那種紅光的映照,同時那個不夜城也隨之消失了,也不知如今是否還有那火紅的燈籠。

小時候,大年七年級早上,總是期盼着能穿上新衣裳,早早的起來,去給老人拜年,那時候,我祈求的並不是一張張的百元大鈔,而是一粒粒的乾果和一顆顆甜甜的糖果,只是這些,就覺得很歡喜了。

而現在,平常的衣裳也不差,衣服也不少,就對新年的衣裳不在那麼期待了,也不磕頭拜年了,就能拿到裝着百元大鈔的紅包了,不再充滿期待,更多隻是無聊而已。

小時候,沒有五顏六色的煙花,只有一個個簡單的雷子,但是,那一個個的響聲,寄託着我們對未來最為美好的期待。

而現在,禮花的樣式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漂亮,但是,總是找不回小時候的那種感覺,那種寄託,那種對未來的期盼。

現在,交通便利了,人們的感情卻疏遠了;通訊便利了,問候卻少了;時代更新了,年味卻淡了,樓下那一朵朵綻放的煙花,這靚麗的顏色怎麼能感染到人們的心呢……

失去年味作文範文三:

年味是什麼?

年味是大家歡歡喜喜地貼對聯,貼倒福,迎接新年的到來。

年味是去超市買年貨,大包小包的拎回家。

年味是大大小小的車在馬路上擁擁擠擠,趕着回家和家人團聚。

年味是一家人團聚一桌,快快樂樂地吃年夜飯,長輩給我發大大的紅包,心裏特別的高興。

年味是聽着鞭炮聲,看着美麗的煙花,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一起搶紅包,不亦樂乎!

年味是沿着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去奶奶家,陪奶奶過年,給爺爺上墳。希望爺爺在他的世界裏健健康康,萬事如意。

年味是跟着爸爸挨家挨户給長輩拜年,享受長輩的祝福。

年味是和媽媽一起包餃子、包粽子,品嚐湯瓶的美味。

年味是和好久不見的雨霏姐姐、蛋蛋弟弟一起爬山、挖筍、在河邊玩耍、在門口追逐打鬧,我們的歡笑聲飄蕩在房前屋後。

原來這就是年味,我希望每天都充滿着年味,那該有多美!

篇四十五:失去年味作文

失去年味作文

這是我18歲過後過得第一個年,記憶力的張燈結綵都還殘存了那麼點。親情的温暖或許在慢慢減淡。出於環境保護和節約資源的理由,整個重慶市在20xx年歡慶之際。沒有同往日的張燈結綵和熱鬧喧騰。整個大街上儘管是大年三十也少了一絲紅色。今年的信念姑娘或許結了婚,羞得不敢再出來見人,我無比希望她不會永遠躲藏,能有從來見我們的一日,那日必定熱鬧非凡,光暈和彩色充斥佔滿整日重慶,大街小巷上必定全都是歡慶着新一年的人兒,為了一年的忙碌生活,為了展望新一年的歡慶景象。我們都將會在大年三十里站在空地上,在夜市裏(估計大年三十也不會有什麼夜市出來,畢竟是人團圓的日子)。我們會把自己雙眼閉着,共同期許我們未來美好幸福的明天。共同為自己昨日而感恩祝願。許下新一年的願望。我想,一定是充滿愛與光亮。

但我覺得年味消逝不僅如此,許多天前看過一篇文章。説中國的幸福感隨着城市的發達而減少。的確,我們如今的'生活在平日裏也能得到以前不易得到的一切。原來過年才有的渴望,包括六零年代的大米飯,八零年代的小布衣,九零年後的甜蜜糖果,在平日裏,我們都能遇見都能動用我們如今很豐裕的現在去實現我們以前的渴望。金錢的富裕卻降低了我們的幸福度這不得不説是一種時代的退步。但把這歸結給進步這個東西,實在有些不大合理。進步是一件好事情,究根結底,是我們越來越浮躁的心,我們想要什麼呢,想要的很多,只是我們以前那麼渴望的東西變成常日裏隨處可見,只是由於自己缺失了一個對平凡的渴望。有人在評論裏寫了這樣一段話。平時吃鮑魚,過年也吃鮑魚。把過年的味道和風俗糟蹋的到底。過年是什麼。是隔了很多月沒見的親戚朋友相互寒暄,互相關心。但是如今都變成了互相敷衍,網上的段子很搞笑。也很現實。做了一段過年時候親戚的問答。當時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覺得心裏還是有些寒心的,為什麼如今的過年和人們的心變得如此。把別人的關心當做了負擔,我也承認有時候他們過於關心的話語確實挺讓我們無奈。讓人感到特別沒趣。

但是逃離別人的關心,在我們歡聚在一堂的時候,我還是覺得有些不忍心,年味還是該有,親戚的親切的問話還是該回,這不是關不關你事的問題,是我們對你有的最基礎的人文關懷和一種愛護而已,想了解你的最近狀況,想知道你的近期打算想為你操操心,儘管他們確實不能改變什麼。

用心去感受過年吧,讓我們真誠的去過這麼些年。讓消逝的年味活起來。

標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dv57n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