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回味作文800字國中

回味作文800字國中

回味作文800字國中

回味 篇一

作者:陳咿潼

一片青綠色的舒爽,一片火紅色的熱情;一絲青澀,一絲芳香。空氣中夾雜着清甜的氣息,縈繞着,成為童年歲月裏不能忘的味道。

我家樓下的那棵鳳凰樹,承載了我太多的童年回憶。

從我有記憶開始,那棵鳳凰樹就在我心裏佔據了一定的位置。在我八九歲的時候,迎來了鋼琴級別考試。考得的證書對我的升中非常有幫助,媽媽便每天逼着我練上兩小時的琴。但我天性活潑,很難坐得住,媽媽也拿我沒辦法,便對我説:“鳳凰樹不開花時,滿樹都是綠葉;開花後,滿樹都只剩紅色的花。你也要像它一樣,要專心。”

在媽媽的“威逼利誘”之下,我在鋼琴前一坐就是兩三小時。我常常練到指尖麻痺,每首曲子每天都練幾十遍,即使在冬天也渾身濕透,甚至累到趴在琴上打呼嚕。我每天回到家,除了吃飯睡覺,不是坐在書桌前,就是坐在琴凳上。考試的日子一天天逼近,我的練琴時間也一天天加長。到後來,我閉着眼睛都能把曲子行雲流水地彈出來。

直到走出考場,我終於如釋重負地歎了口氣。

公佈結果的那一天,我正躺在鳳凰樹下看小説。口袋裏的手機突兀地響起,我漫不經心看了一眼,卻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正值五月天,一抬頭,鳳凰樹在不覺中已不再是往日的青綠色,一大片火紅的鳳凰花,點亮了整個天空。一股風微微地吹過,夾雜着淡淡的芳香,驀然想到鳳凰樹沒開花時的模樣,帶着一絲青澀的回憶,那正是當年那個奮鬥的自己,是當年芳香背後的一片青澀。

現在我們常看到的,通常只是表面的榮耀,卻忽視了背後的艱辛。正如那一棵鳳凰樹,耐心儲蓄,換來歷久彌新的香甜。

樹冠上那一片火紅,是那樣耀眼。在風中舞動着,留下一抹痕跡。一絲青澀,一絲芳香,在空氣中夾雜着、縈繞着。

那是童年的味道,也是奮鬥的味道。

回味 篇二

作者:胡茵楠

回味起兒時的年,總是趨於嚮往,嘴角彷彿又溢上那番豆沙的甜美以及角皮的酥脆,餘味無窮,熱鬧的氣息瀰漫在空氣中,傳到了每個開朗憨厚的笑容裏,是那些年裏最不能忘的味道。

回味,回味,有那鄉的模樣,有那火紅的味道。鄉里街燈上掛上大紅燈籠,貼上紅窗花,響起紅鞭炮,寫上紅春聯,家家户户都被紅火的絲綢緊緊包裹住了,每當憶起,彷彿腦海裏也翻湧起紅滾滾的浪。鄉情,終化在那紅焰中。

回味,回味,最不能少的是那煎堆之味,抓起一個胖煎堆,用小刀切成四小塊,送入口中,還有些燙口,但富有韌性的口感與軟糯的皮、脆芝麻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將我拉入美食的天堂。嘴裏忙碌,手上也不停下忙碌,家裏老老少少也都在為這個年做充分的準備。圍着那張大紅桌,搬上張小紅凳,交談融洽,分工均衡,“哈哈”的歡笑聲温暖了冰涼的屋子。表弟尚幼,抓起一把麪粉,隨風奔跑,少年的背影在空中也留下了花白的痕跡,洋洋灑灑。外婆滋啦幾聲將煎堆扔入滾燙的油鍋,奏起了動聽的交響樂,換上了金黃的新衫,鼻翼間遊走過苞米、白芝麻的濃郁香味。回憶時,不自覺會閃過家中老少一副副歡笑的面孔,空氣中染上團圓的氣息,鄉音縈繞耳邊,那麼靠近心窩。

回味,回味,逃不過豆沙角之味。從前包豆沙角,我向來都是其中的領頭軍。用木棍杆動麪皮,手掌向內彎曲,用勺子掏上滿滿的顆粒狀的豆沙,填在麪皮裏,輕輕一捏,做出漂亮的褶皺,不一會兒便鋪滿整個大鐵盤子。炸好的豆沙角,還冒着熱氣,外婆便叫我提着個大竹籃子,挨家挨户地送。我哼起了歌兒,一蹦一跳地走在泥沙路上,腳每踩地,便發生滋啦的聲音,在播放的,是年的喜悦啊。鄉里鄰里們也毫不客氣,抓起一個豆沙角便往嘴裏放,卻怎地也不肯讓我空手回家,往竹籃子裏偷偷地塞回一些東西,口中還吐出毫不吝嗇的誇讚,我臉上的酒窩不自覺地下陷,臉頰紅得似熟透的紅蘋果。此刻拼湊出來的,是我童年的味道嗎?那麼熟悉,那麼真切。

回味,回味,不變的是那鄉味。那是鄉鄰間互相拜年,終予以最甜最大的水果、最圓的煎堆、最甜的豆沙角、最真摯的祝福、最樸實的笑容。總是不變的温暖、不變的真誠,悄悄刻下了深刻的印痕。

回味,回味,餘味無窮。

那些關於團圓、關於童年、關於鄉情的故事還在繼續…而故鄉在我心中,永遠是那一座最温暖的港灣,停泊之處,都有最美的風景。

回味 篇三

作者:羅子煒

“好東西都是要回味的。”

外公做了一輩子酒樓,總結出回味二字。回,反覆;味,品嚐。食已畢,味猶存,反覆咂磨。

“壞東西經不住反覆品嚐——真金不怕火燒。”外公品嚐一道新菜,這麼説。那道菜用番茄配西蘭花,中有肉餡,兩旁還有幾個雕花。初入口,汁水四溢,香味上頭,過後,卻只有寡淡的印象了。

記得有一小説,大致要表達這個意思,“只有底味,才可以去回味。做菜用的上湯、醬油,才是讓人記得住的底味。因為最後對菜的印象,就是底味,它猶如繞樑之音。做人亦是如此,最後給他人印象最深的,不是過程,而是出發點,本質。

不在乎茶入口的澀,樂道過後的餘香與甘。年紀尚小,怎麼懂得甘?注意的,只有苦。如今懂得甘了,回味的,卻只能是苦,甘從苦中來。

“為何不試一下鹽到底是什麼味的?”外公説了,靜下來,嘗鹽。每種鹽味道都不同,要做菜做得好,也要靜下來,先感受鹽的味道。

回味外公所説的,我得到一個真理:“真理要琢磨才能得到。”可惜這個真理得到了就沒用了,得不到就永遠得不到。

回味是一種思考過程,剝洋葱一般,看透核心。

實際上現代人,尤其年輕人,特別沒有時間去回味,也不想回味。像我們某些人,寧可花一個小時刷題,也不願花十分鐘思考題的本質。外公年輕時,是常常靜坐的,一坐就是半天。他要認真回味菜中的味道、口感……他也時常讓調料在口腔中迴盪、衝擊,以求找到最合適的……

外公身上仍有許多值得我回味的例子、做法。那麼,我們身邊是否也有許多這樣的東西?我們身邊不缺乏美,缺乏的是發現美的眼睛。

不妨靜坐一個下午,品一杯香茗,回味回味……

回味 篇四

作者:吳子曜

一口咬下半塊雪白的年糕,細細咀嚼,品味齒間粘牙的清甜,心間溢滿了甜蜜的滋味。

小時候我和爺爺都愛吃甜食,愛吃年糕,我們爺孫倆兒便成了“好哥們”,常常並排坐在院裏大槐樹的樹蔭下,我分給他一塊米糖,他塞給我半塊年糕。陽光透過樹葉的間隙,灑在我們的笑容上,暖暖的,甜甜的。那些愜意的午後,小小的院落裏,洋溢着温暖甜蜜的回味。

爺爺是村裏頭打年糕的好手,每個人吃了他打的年糕,總要誇一句:“大爺,您打的年糕可真是又甜又軟,叫人吃了還想吃!”每到這時,爺爺總會豪情萬丈地説:“那是,我打年糕,要將年糕翻轉七七四十九遍,打上九九八十一次,使盡渾身力氣,只為那一口甜蜜的回味!”

曾向爺爺學打年糕,他教導我:“打年糕時,必使上渾身力氣,付出辛勞的汗水,如經受重重苦難,待苦盡甘來,便是年糕出爐之時。還有就是要小心,不要砸傷人。”

急躁的我哪裏聽得見爺爺的教誨,掄起木錘對年糕就是一頓猛砸,果不其然,出事了:我砸到爺爺的手了!爺爺的指甲蓋都折斷了!

我登時慌了,扔下手中的木錘,不知所措,眼裏充斥着驚慌、恐懼與愧疚。爺爺臉上卻沒有一丁點兒痛苦的神色,反而衝過來抱住了我,將我的頭埋進他有力的臂彎中,在我耳邊輕聲安慰,順手扯了半塊年糕,塞進我的嘴裏。一剎時,暖暖的甜蜜溢滿了我的口腔,止住了即將噴湧而出的淚水。細細咀嚼,粘人的甜蜜在齒間綻放,稍稍用力,甜蜜滑入喉中,暖到我的心裏,齒尖縈繞着的,是那一口不絕的回味。

爺爺摸摸我的頭,衝我擠出一個慈祥的笑:“孫兒,沒事的,世上哪有不吃苦就能嚐到甜的好事兒呢?要吃得甜中甜,必先嚐盡苦中苦,這點你記住了!”

如今爺爺早已駕鶴西去,細品口中的回味,那些甜蜜而温暖的午後又浮現在我眼前,一切如故,只是回味裏,少了爺爺的味道。

淚,終究還是在甜味裏落了下來。

回味 篇五

作者:劉浩權

月色當空,涼風習習,樓上,點點星光閃爍其間,連成了線,織成了片,在室內,我也能回味,那一抹抹温情。

如今的住所,已不是那種農村的平房,而是那一棵棵水泥“巨樹”,在那一個個狹小的空間裏,也可在星空中,回味温情,仍記……

“哎,小權,去上課呀!”揹着書包的我,出門就看見了鄰居大爺的問候。“嗯,是呢!”我應道。於是,這位大爺跟我親熱地聊了起來,其間,他還給我塞了一壺茶,雖説用保温杯裝着,也還能感受到那一陣陣温暖。“喏,小權,上九年級了,壓力大。唉,給你壺茶喝,我沒喝過的呢!好好努力吧。”想着他留給我的寄語,抿一口熱茶,淡淡的茶香……

回味,那一口熱熱的茶,還有他對我的關心。

夏日炎炎,毒辣的太陽像鋼盔一樣,把人囚在它的“殘酷”之下。花草不堪重負,只有那綠油油的大樹還在堅持保護着人們。“真倒黴,為什麼是我呀。”我這樣暗暗想着,一邊在小區的犄角旮旯處尋找着昆蟲的蹤跡,為做報告,唉!這時,我見小區廣場那好像有一羣人在排隊,我也加進了隊伍中,隊伍行進得很快,輪到我了。原來是小區的熱心義工在放發水呀,接過水,感受到上面傳來的冰涼,亂灌一氣,頓時酷熱消散。

回味,那一口冰涼的清水,還有義工對人們的熱心。

時光飛逝,轉眼就快到期末了,作業一科科的都增加了不少。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我,還得繼續被壓。此時,門鈴響了,開門,原來是樓上李阿姨,她提着一袋雞蛋,對我母親説,小權也挺辛苦的,這還有一袋雞蛋,給他補一補吧!接下來,一大羣熟悉的鄰居也一個個來了,説是來給我加油打氣的,我看在眼裏,淚水在心房早已氾濫。

回味,那一聲聲温馨的鼓勵,還有鄰居對我的愛護。

在冰冷的城市,我看見了温情,成了線,成了布,回味它,就如同一杯糖水,暖我心窩。

回味 篇六

作者:劉禹忻

一碗雞蛋羹,一陣濃香,凝成一段思念,領着我回味過往的時光。

上次回老家,終於嚐到那久違的雞蛋羹,那日傍晚,坐在窗前,雨淅淅瀝瀝地下着,不慌不忙地輕輕敲打着窗子。雨聲清脆,入耳卻是一片雜音。看着堆如小山的作業,心中湧上一陣煩悶,倏忽間,一陣熟悉的濃香迎面撲來,直衝鼻腔,浸潤心靈,柔柔的香氣漸漸撫平內心的煩躁。尋着香味而去,只見桌面上放着一碗雞蛋羹,熱氣騰騰,香氣氤氲。而姥姥正笑着站在桌前,解着圍裙,“知道你很久沒吃了,過來嚐嚐,看變沒變味兒。”縷縷白煙,絲絲濃香,纏繞着燈光,縈繞在空中,坐在桌前,輕舀起一勺,蛋羹是淡黃色的,如果凍般滑滑、軟軟的。在燈光下泛着點點光圈,似羊脂、如美玉,飽含着水珠,四周留着些泡沫狀的乳白。大概是沒有攪勻的蛋清吧,我想,送入口中,輕輕用牙一抵便碎了,餘下雞蛋濃醇的香味,縈繞於脣齒之間,揮之不去。“好吃。”我嘴中塞滿蛋羹,含糊不清地稱讚。“那是自然。”姥姥笑着,臉上的皺紋堆積在一起,眼中如納入星光。“你小時候可最喜歡吃這個了。”

姥姥開始追憶往事,柔和的月光細碎地撒下,傾倒在姥姥眼中,小時候,我不吃飯,姥姥便做雞蛋羹,我最喜歡看姥姥打雞蛋,渾圓的雞蛋在桌邊輕輕一碰,隨着輕微的聲響,蛋出現了一條裂痕,送入碗上方,用力一按,黏稠的液體順着裂口流下,那半透明的蛋清緩緩流入碗中,不一會兒,一個金黃色的小球也隨着蛋清落入碗中,湊到碗前,深深一嗅,卻不滿地撇撇嘴:“怎麼一點兒都不香?怕是個假雞蛋吧。”姥姥笑着拍拍我的腦袋,口中卻唱起了歌謠:“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裏穿行……”我也搖頭晃腦地跟着唱着,回過頭,卻對上那雙盛滿笑意的黑色眸子。

手中正舉着一勺蛋羹,望向對面,姥姥泛着笑意的臉停在乳白的蒸汽中若隱若現,耳畔似又響起那夜姥姥輕輕吟唱的歌謠。雨仍在下,點點雨滴伴着絲絲香氣,落在心間,化作一陣温暖,籠在心頭。

一碗雞蛋羹,帶着一陣濃香,領我回味蛋羹中的美味,回味蛋羹中的温情。

回味 篇七

作者:周恩培

老房子們仍倔強地挺立在高樓之中,固執地守着曾經傾城的時光,只盼人們能停下來,細細回味那温暖的市井味道。

外婆的房子要被拆了。我踱着步子走出客廳,在門口的台階上立住,用力地將目光嵌進房子的一磚一瓦里,只為留住細碎金燦的回憶。

大門兩旁的對聯隨風飄動着,灑落下閃亮的金粉。過年時貼春聯,外公讓我騎在他脖子上撐起一張紅春聯,高高地掛在天地之間,小巷裏飄散了紅火歡樂的年味兒,將每個人的胸腔都填得滿滿的。各家各户相互幫着忙,淳樸的人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比太陽還要燦爛。灑落在鼻尖的金粉隨風飄散去了,可那鄰里的温情、與家人共處的幸福,隨着時間流逝卻無法抹掉了。

伸手撫摸着硃紅的泥磚,指腹摩擦着粗糙的外殼,燃起了有温度的回憶。無論大的小的高的矮的孩子,都奇蹟般地在這外牆旁和諧地遊戲,釋放着歡樂。跑累了扶着厚實的泥磚靠着,吸入幾口夾雜濃郁土腥味的青草氣息,便又抖擻了。這磚縫裏滑溜溜的青苔,總被我們調皮地鏟去,可這可愛的縈繞着歡樂笑聲的泥磚牆是無法從童年中鏟去了。

“吃飯嘍!回來啦!”外婆的呼喊聲傳來,響亮温暖。兒時在外婆家住,常常在外頭玩得滿頭大汗忘記回家,外婆尋我不得,便用粗獷的大嗓門把我喚回家。我留心地聽着,只要辨得是外婆的聲音,瞥見天空下的那縷炊煙,就滿心歡喜地奔回家,衝向廚房尋美味。多美好而動人的時光啊,家的味道,就是人們用炊煙與呼喚深情地繚繞出來的。

外婆很會做菜,她的手藝是甜蜜温暖的,是古今中國老百姓家中母愛的味道,守護着一代代中國人漸漸麻木的味蕾。外婆向兒女子孫們傾注的愛,全藴在這平常卻美味的家常菜中,提醒着我們,記得回家。

我希望在這高樓林立中,這些老房子仍能昂首挺立着,仍能為人所温暖回味。

房子還是被夷為平地了,可我是一直被温暖着的,那鄰里鄉情、童年回憶、家的温暖被珍藏在心底,回味着,回味着。

標籤: 回味 國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ykgy6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