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總結 >學生工作總結 >

2023年11月中學生養成教育工作總結(多篇)

2023年11月中學生養成教育工作總結(多篇)

2023年11月中學生養成教育工作總結(多篇)

【第1篇】2023年11月中學生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學校形成了“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辦學思想和“規範管理、開放教育”的管理模式。在辦學實踐中秉承這一思想,重視德育工作,重視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志向高遠、道德高尚、體魄健美、心理健康、熱愛勞動、熱愛生活、基礎紮實、特長突出”的優秀中學生。在常抓不懈的德育實踐中,育人為核心,以養成教育為主線,以校園生活課程為載體,以貫徹《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校規校紀為抓手,抓基礎,抓常規,對學生的養成教育堅持從理論上進行指導、從思想上進行啟迪、從情感上進行交流、從行為上進行訓練,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文明的行為習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完善制度建設,強化育人意識

葉聖陶先生曾經説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個人有了好的習慣,必然會產生好的結果。學校是培養人的地方,養成教育是育人的基礎工程,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對學生的養成教育,不是某個人或是某些人的工作,而是一個系統的、長期的,需要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參與的工程。為此,確立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育人理念,要求全體教職員工都要以嚴謹的行為和良好的表率成為養成教育的實施者,教師要做到教書育人,職員要做到管理育人,工人要做到服務育人,讓學生在每天的學習生活中時時刻刻都能受到教育。為此,學校在管理制度方面,制定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以“勤政、奉獻、開拓、高效”為宗旨制定了學校領導崗位職責;以“立志、尚學、求實、創新”為宗旨制定了學生行為規範;以“愛校、愛生、愛事業、講奉獻”為宗旨制定了教師崗位職責。學校還制定了《教師十要十不要》、《教師文明用語與文明忌語》、《禁煙規定》、《職能部門崗位職責》、《教職工工作考評制度》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並通過全校大會,以及其他各種教育形式,貫徹到幹部教師的工作中,使全體幹部、師生的行為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這些規章制度也督促教職員工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為學生做好表率,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和諧有序的工作學習氛圍,保證了養成教育的健康發展。

二、構建德育網絡,狠抓隊伍建設

為了有效地挖掘和整合學校德育工作力量,形成全員育人的“大德育”體系,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組員包括副校長、各職能部門主任、團委書記、年級主任,並明確領導小組成員分工,將學校德育工作細化為每個人的職責,形成“校長―政教處―年級―班主任”的管理網絡和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參與實施德育的格局。在注重德育領導機構力量配備的同時,學校十分重視德育隊伍的建設。重點加強了“二支隊伍”建設:即教師隊伍和班主任隊伍。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説:“教師本人是學校裏最重要的師表,是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範,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塑造良好的師德形象,是學校加強學生養成教育的必要前提,也是關鍵,正所謂“正人先正己,教人先自教”。教師的行為表率是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養成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師的模範行為是推進學生進行道德實踐和行為仿效的榜樣。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和興趣愛好,他們必然在教師中尋找自己的榜樣。各學科教師的羣體形象及教師平時的一言一行,本身就是養成教育豐富的資源和最形象、最生動、最富有感召力的教育。因此,學校在狠抓學生道德行為習慣養成的同時,重點強調了師德建設,大力提倡“愛學生、愛學校、愛事業”的三愛教育,力求以優良的師德師風去感染、教育學生。在師德教育中,做到治本為先,抓起點、抓風氣,對教師高要求、嚴要求,大力倡導“學校無小事,教師無小節”的育人觀念,從教師的自我養成,自我完善着手。特別是在儀容儀表、言談舉止、遵紀守法、愛護學生等方面,教師要做到彬彬有禮,温文爾雅,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行為習慣。

【第2篇】2023年11月中學生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一、課題提出:

家長們忙於做生意,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因此,學生的養成教育不夠理想。部分孩子缺少勤奮讀書的思想。在行為習慣上表現為貪玩、學習不刻苦,特別喜歡看電視、玩電腦,甚至不完成作業也無所謂……沒有較好的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國小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中國教育鼻祖孔子對從小養成習慣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應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國小生是養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

二、研究目標及內容

(一)研究目標:

1、教師通過課題的研究,掌握多元的評價手段和方法,初步構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務育人的行為習慣培養體系。逐漸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培養科研型教育工作者。

2、探索促進國小低段兒童行為習慣養成的一些具體操作方法、原則、標準、內容、方式等。

3、通過實驗,讓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二)研究內容:

1、國小低段兒童行為習慣的特點及培養策略。

2、促進國小低段兒童行為習慣養成的目標、原則、標準、內容、方式等。

3、研究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正確樹立現代教育的評價思想的促進作用。

三、主要研究方法及評價原則:

(一)本課題在研究中將主要採用以下方法:

個案研究法:採取自我教育的形式,在學生中開展自主性教育。即:實踐中注意發現典型人物,及時跟蹤訪談,樹立典型,並進行個案研究。

行動研究法:積極組織教師根據研究方案的要求開展實驗,總結反思評價標準、評價策略的科學性、可行性及實效性,同時考察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運用,及時通過評價來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

觀察法:教師隨時觀察學生,發現學生的行為習慣的變化情況,並發動學生家長積極參與學校的課題研究工作,把學生在家裏的表現及時反饋給學校,以達到學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經驗總結法:重視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摸索其評價的有效途徑與方法,認真總結這方面的經驗和規律,不斷地提高、創新。

(二)評價原則。

(1)方向性原則。

以《公民道德綱要》、《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國小學守則》為指導,把養成教育與愛黨、愛社會主義、愛祖國的教育結合起來,加強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的教育,以適應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社會環境。

(2)科學性原則。

以少年兒童的教育學、心理學、教育理論為基本理論依據,以探索適應國小階段養成教育的內容、方法、途徑為目的,使評價服從教育規律,符合少年兒童的認識規律和身心發展的規律。

(3)發展性原則。

根據各年段學生年齡和心理髮展的不同特點,教育內容、方法、要求及評價都不能一刀切,要從國小生的實際出發,針對不同特點,注意層次性、連續性、堅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

(4)差異性原則。

承認和重視個別差異,既注意一般性特點,又重視個別差異,因材施教,這是兒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個性差異,以及行為習慣養成等具體情況,選擇靈活有效的教育方法,發現教育的突破口,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5)反覆性原則

習慣的培養需要多次重複才可能鞏固下來,這就需要我們對學生的行為方式,要不斷反覆練習,反覆鞏固,直至成為他們的自覺行為,成為習慣永久保留下來。所以,在培養過程中,要不斷循環往復,要有信心,有耐心,並盡力為學生營造一個有利益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環境氛圍。

四、實驗的設計

(一)實驗週期:兩年,即XX.9~XX.6。

分三大階段實施:

1、準備階段(XX.9—XX.10)

主要工作包括:

(1)確定研究人員。

(2)進行課題論證,制定研究方案。

(3)建立課題研究組織和領導機構。

(4)蒐集與課題相關的資料和信息,並編製成課題內部學習資料供參研人員閲讀。

(5)對實驗學生行為習慣現狀作調查分析。

(6)課題組作實驗開題報告。

2、研究實施階段(XX.11—XX.4)

(1)在學校和家庭,開展學生在三方面的主要習慣(學習、做人和做事)的調查研究。

(2)進行理論總結,形成理論特色,提出支撐課題研究的理論觀點,並進行理論改造和創新。

(3)突出實踐特色,實施運用介質性評價促進國小低段兒童行為習慣養成的方案。

(4)加強實驗的規範管理和研究,進一步深化實驗研究。

3、成果總結階段(XX.5—XX.6)

(1) 完善實驗,並進行數據、材料的整理和分析。

(2) 根據實驗情況,完善理論研究,突出主導理論和典型案例。

(3)進行理論研究和實驗成果的彙總。

(4)集結課題成果,進一步推廣課題成果。

五、實驗途徑:

加強學習,轉變教師觀念。組織實驗教師學習相關理論,幫助教師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建立“發展性評價”觀念,做好實施的思想與理論準備。領會新課程學生評價改革的思想,即關注評價的教育功能,發展和發現學生身上多方面的潛能,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等等。明確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培養目標、途徑和方法,樹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理念,確立全面、科學、客觀、公正的素質教育評價觀念。

(一)努力創設一個良好的校園教育環境。

1、探索的“成長記錄袋”評價方法

學生通過自己的全程參與,學會了反思和判斷自己的進步與努力。因為學生有權決定成長記錄袋的內容,特別是在作品展示或過程記錄中,由學生自己負責判斷提交作品或資料的質量和價值,從而擁有了判斷自己學習質量和進步、努力情況的機會。其次,成長記錄袋為教師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關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重要信息,既有助於教師形成對學生的準確預期,方便教師檢查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更是將評價與教育、教學融合在一起,與課程和學生的發展保持一致,提高了評價的效度。

2、嘗試一種新的“爭章奪星”評價模式。

“爭章奪星”活動的主要目標就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關懷,讓每一個孩子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讓每一個孩子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得到和諧發展。該校根據兒童認知規律與身心發展特點,強調過程評價,把評價的獎項分為基礎獎、發展獎、特長獎和綜合獎四類。基礎獎、發展獎、特長獎屬單項獎,其評價以“章”為載體;當學生所獲“章”達到一定數量時,可評綜合獎,其評價以“星”為載體,分為金星、銀星、銅星三個級別。三類章與三類星構成倒t型目標結構,具有較強的科學性與系統性,孩子完全可以自主選擇、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爭章奪星,不斷獲得成功的愉悦,又不斷追求新的目標。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和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國小生的評價基本沿用了終結評價模式,忽視了學生髮展的個體差異,主體性和主動性。忽視了價值觀念日趨多元化的現代社會傳統的好壞評價標準也在發生變化,前期研究成果啟發我們開始嘗試建立小低段學生行為習慣的評價機制的研究。時代要求我們,現狀迫使我們,着重研究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國小生行為習慣的評價的內容體系問題,探索如何發揮評價對學生的主體作用問題,使國小生的行為習慣的評價充分體現時代的特點,體現現代教育的理念,符合兒童的共性與個性。為此,根據我校低段學生班額大的特點,開展“運用介質性評價促進國小低段兒童行為習慣養成的實驗研究”,其價值在:課題既有時代性和前瞻性,又有現實性和針對性,它是一種對於傳統教育實踐的改革和創新。美觀、實用有趣、看得見、摸得着的介質——“獎票、小紅花、小獎品”,對於國小低段的兒童來説,覺得非常新奇,很感興趣。

3、組織學生觀看對行為習慣養成有益的教育片。

教育片直觀、生動活潑,對孩子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教育片《籃球女孩》讓孩子們珍惜現在的學習環境,發奮學習。又如:觀看東莞市朝天國小大課間的廣播操錄像,讓孩子們出操、列隊快、靜、齊。還有《少女穆然》等教育片。這些教育片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以英雄的事蹟激勵人,使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能學習到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抓住課堂這一主陣地,面向全體學生設計多種形式的訓練方法。

在班會、思想品德、隊會等課堂上,我們面向全體學生設計多種形式的訓練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1、大力宣傳 營造氛圍

常言説“思想是行為的先導”,統一認識就是規範學生行為準則,可以由此內化為行動。在班會、思想品德、隊會等課堂上,我們針對年級特徵經常給學生講《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等內容。

2、強化訓練 形成習慣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行為習慣的培養不能只停留在內容上、宣傳上,更重要的是落實到行動上。“百説不如一練”,學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離不開訓練。要讓學生真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反覆進行行為訓練。班主任應從頭抓起,從小事抓起。根據學生的實際,充分利用班會加強對學生行為的訓練,如:行隊禮的訓練,整理書包的訓練,讀寫姿勢的訓練……又如:培養在樓道里靠右行走,右行禮讓的習慣,首先讓學生知道樓道那裏是右,在行走中遇到同學和老師怎樣禮讓。再利用班會時間,多次領着隊伍到樓梯練習上樓、下樓,並抓住不守規則的典型講清危害,這樣一來,孩子們的上下樓梯就形成了好習慣。

3、討論交流 他律變自律。

在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時,一方面以課堂為主,講、練、談多方面結合。另一方面當學生行為出現偏差或者不良影響時,也要選取到課堂上來,及時進行教育,幫助學生明白道理,認清問題,將不良行為習慣消滅在萌芽階段。

如二年級開學初,我在班上要求每人負責自己的座位周圍環境衞生,大部分孩子能做到。可是,我也常常發現有那麼二、三個孩子的座位上明明有垃圾卻沒有清潔,一詢問,這些孩子還理直氣壯地説:“這是別人掉在我這裏的!”針對這個問題,我組織孩子們討論交流,在小夥伴的幫助下,這些孩子認識了自己的錯誤,紅着臉把垃圾撿到垃圾桶。然後,我們開展“我是衞生小天使”的保潔活動,結果,孩子們漸漸養成了講衞生的好習慣。

如:三年級開始,有的孩子開始迷戀網絡遊戲,星期六、日整日去遊戲機室打遊戲,甚至作業也不完成。針對這種苗頭,我們各班迅速展開活動。有的組織辯論會:“網絡遊戲,好?不好?”有的開主題班會:“遠離網絡遊戲,珍惜少年時光。”還有的觀看學校的專題小品《呼喚》。通過學生們的辯論、交流,孩子們對網絡遊戲有所抵制,變他律為自律。

(三)、個別談話,因材施教。

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過程中,學生的實際情況是存在差距的。對於習慣較差的學生,可以採用個別談話的方法,瞭解學生的思想實際,瞭解學生的困難,幫助學生儘快形成好習慣。

如:小聰對做作業要“認真、及時、正確完成作業”這個要求總是達不到,他告訴我,很難做到。我根據具體情況,把這個目標化為三級具體的小目標,第一階段為認真完成作業,等他達到後,我請他認真、按時完成作業,到第三階段為認真、及時、正確完成作業。這樣一來,呈階梯式上升,小聰踏着這一個個階梯,不斷進步。

(四)、家校聯繫,達成一致。

習慣的養成具有一致性的特點,因此,要取得實效,還要爭取家長的支持配合。教師精心策劃、準備家長會。在家長會上,各班的教師把學校對孩子們行為習慣的要求一一告知,並講明為什麼提出這樣的習慣;講明怎樣遵守這些習慣……以取得家長的配合。有時,孩子的不良習慣是由於家庭教育方式不當造成的。教師要認真分析,並幫助家長運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

(五)、必要懲罰,糾正不良行為。

著名學者孫雲曉教授説過:“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對個別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恰如其分的懲罰行為,也是一種行為訓練的方式。比如“做作業要工整的習慣”,有個別的學生通過教育仍然作業馬虎,字跡潦草。這時就要在進一步教育、講道理的基礎上,進行行為懲罰。如讓學生重做作業一次,甚至兩次,通過行為懲罰,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六)、翹起大拇指,賞識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中國家庭教育第一品牌——賞識教育揭示和證明了一條極其重要的教育規律: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

周弘老師創立的賞識教育給我很大的啟發。我在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時也十分重視運用賞識的方法去激勵學生。如:當看見學生放學後在班級圖書角靜靜地看書時,我往往會用十分興奮的語氣對他們説:“你真是愛學習的好孩子!”“你愛看書的習慣會讓你越來越聰明!”“老師真喜歡看你看書時的樣子!”又如:根據班級實際情況,把行為習慣的教育內容分解成幾個方面,分別進行評比。採用等級記分,星級評比。……

經常翹起自己的大拇指,賞識學生好的行為。特別是很多學生都做不好的時候,更是以賞識為主去激發、鞏固學生好的行為習慣。

六、教學效果

通過一年的實踐研究,我校低年段學生的行為習慣有了較大提高,低年段的教師也取得可喜進步。做人、做事、學習三大方面的行為習慣有了較大進步。

(1)在做人方面,突出愛心的評價。主要包括:有真愛,負責任,明理誠信,樂觀豁達。如:謙讓和睦,互助友愛,尊老愛幼,尊重他人,關心集體,誠實守信,文明禮貌,學會傾聽……

(2)在做事方面,側重規則意識的評價。主要包括遵守規則,做事有計劃,善於合作,毅力頑強,求新求異,追求效益。如:遵守課堂紀律,遵守學校制度,遵守公共秩序,講究社會公德,團結協作,做事認真,不怕困難,注意安全,講究衞生,學會自理,主動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按時作息,遵守規則,敢於創新,追求卓越……

(3)在學習方面,注重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評價。主要包括基礎紮實,掌握信息,學用結合,善於思考,科學用腦。如:按時作業,書寫工整,思維活躍,大膽創新,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合作交流……

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只要教師做個有心人,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德育教育,孩子們的行為習慣就會朝好的方面養成!

【第3篇】2023年11月中學生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自開展養成教育工作以來,我校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注重實效”的育人觀念,以《雞西市國小養成教育管理實施細則》、《國小生守則》《國小生行為規範》為依託,以文明班級評比為載體,強化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着力推進校風校紀建設,努力構建更加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育人氛圍,在學生中開展良好習慣養成教育,取得一定成效。我們具體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1.完善的機制、措施的落實是增強實效性的關鍵。

要想切實抓好養成教育,學校領導必須深入剖析學生思想行為現況,充分認識良好習慣養成教育在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先導性、基礎性作用,切實把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擺在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重要位置。因此建立了以校長為組長,教學點負責人、少先隊輔導員、值周教師、班主任骨幹為成員的領導小組。以健全的組織、完善的德育網絡、具體的措施、針對性強的工作方案,充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及年齡思想特點,積極開展良好規範養成教育活動,切實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和文明修養,着力推進校風校紀建設,努力創建“文明規範”的育人環境。

2.依託校園文化,潛移默化育人。

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具有較強的情境性,能啟迪學生的思想,激發情感。我校建設了一系列校園環境文化。學校以建設校園文化為重點,充分利用走廊、教室顯著的位置上書寫、張貼讀書名言、兒童讀物簡介,開闢文化長廊,班級成立圖書角,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優化的閲讀環境。每一處富有文化氣息的景點,都承載着學校營造書香校園的良好願望。每個班級門上的教師寄語給了孩子無盡的力量,老師的一句話語打開了孩子們求知的心門。走廊的文化與“書香校園”創建活動相結合,經典的文學著作簡介,勾起了每一個孩子的讀書慾望。讓每一面牆壁都會説話。讓每一顆小草都有語言。形成富有柳毛中心校特色的走廊文化、班級文化、牆壁文化,體現了“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每一個孩子的成功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

3. 制度規範,以激勵機制為保障,強化爭先創優意識。

規範常規制度,強化學生遵紀守規意識,是養成教育的前提保障。

學校制定了《養成教育評估細則》,每個月由考核小組成員深入各教學點對班級各個習慣逐一檢查,檢查後認真總結,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改進。此外,各教學點用完善的制度嚴格要求學生,力求讓學生時時、處處、事事遵章守紀。為加強制度的落實,學校成立了以值周教師及值周學生為主的檢查小組,對每班學生的好人好事,行為習慣進行監督和常規管理評分,對違反《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的學生進行疏導和教育。學校堅持每日檢查評分公示制度,值周小組針對各班級評分考核情況進行公開通報,反饋好人好事,具體指出各班學生行為規範存在問題、扣分情況,讓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有針對性,引起重視,加強正面引導,改正不良行為習慣。對“屢教不改”“情節較重”的學生,加強幫扶的力度,重點加強教育與疏導工作,使學生克服不良習慣、爭做文明表率。進行“每週流動紅旗”每學期“優秀班級”“好習慣小模範”的評比,以公平、公正、合理的評比手段,樹立先進典型,增強先進班級,文明學生的輻射導向的功能,以點帶面,見賢思齊,有效促進了良好校風、班風的形成。

4.開展書香校園創建活動。

為了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形成一定的閲讀能力,在校園內營造一種“書聲琅琅,書香滿校園”的良好氛圍,使閲讀真正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和生活需要。學校規定晨誦、午讀、雙休日大閲讀,提倡並鼓勵學生每天在家自覺讀書不少於半小時。同時引導家庭文化,利用一切機會將書香氣息帶給家庭。通過致家長一封信、召開家長會等形式,利用一切與家長接觸的機會,將學校營造書香校園的信息帶給家庭,讓家長感受學校的書香文化,倡導“讓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舉行了學校首屆讀書節活動,評選了“讀書明星”、優秀讀書教師、書香家庭等,為廣大師生的讀書習慣的養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5.充分發揮班會和少先隊主陣地作用,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習慣養成教育活動。

在一年多的時間裏,我校先後舉行了誦讀中華作品競賽,陽光女孩秀、少先隊入隊儀式、少先隊大隊幹部競選、寫字比賽、數學邏輯思維競賽、閲讀成果展等系列活動,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鍊,得到了展示,此外,還以班級為單位,評選計算小能手、漂亮字獎、閲讀大王等活動。使學生在寓教於樂的氛圍下,增強道德認識與情感體驗,通過具體的的實踐活動,充分認識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自覺遵守行為規範,真正做到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

班級學生好習慣養成教育總結範文

【第4篇】2023年11月中學生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好總結範文網最近發表了名為《大學生養成教育總結》的範文,感覺很有用處,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穫。

國小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北沙城國小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我校養成教育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國小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堅持教育與管理、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的準則,建立富有生機和活力的教育與管理機制,以教育為先導,以制度為保證,以檢查督促為抓手,以行為訓練為基礎,以習慣的內化與養成為目標,從基礎小事抓起,注意點滴積累,切實提高我校學生的基礎文明水平。

首先,我校領導高度重視德育工作,把貫徹實施《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擺在首要位置,建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以政教處為橋樑,班主任為骨幹,全體教師為紐帶的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網絡,在縣教科局《 》的指示下,深入細緻地開展習慣養成教育工作。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以身立教,師德垂範。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在開展養成教育的過程中我們首先注重教師隊伍建設,着力抓好師德教育,強調教師示範作用。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靈魂,要確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事事、處處都育人的管理理念。“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是學生的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因此,教師首先行為要規範。好總結範文網我校在教師行為規範方面制定了“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師德建設規範。具體做到:

、課前規範

1、課前到位。堅持上課前一分鐘到位,教師到達教室門口時應面向學生站立,目視學生上課情緒,檢查學生課前學具準備情況,及時表揚、肯定或指出不足,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2、課前組織。正式上課鈴響後,教師立即進入課堂走上講台,示意班長喊“起立”,老師迅速檢查學生起立情況,要求學生向教師行注目禮,待全體學生起立規範後方可師生間問候、行禮。行禮過程中,氣氛應莊重,感情要親切。

3、功能室上課。在各個功能室授課時,科任教師必須帶領學生排隊整齊、安靜進入教室,並教育學生愛護各功能室內的儀器設備,認真指導學生掌握操作要領,切實搞好組織工作。

4、教師儀表。教師上課穿着要樸素大方,不允許穿奇裝異服,不允許穿拖鞋進教室。男教師不允許留長髮,範文寫作不允許穿背心進課堂,女教師不宜化濃粧。

【第5篇】2023年11月中學生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XX----XX學年國小生行為規範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習慣決定命運”已成為人們普遍的共識。而習慣是人們經過反覆練習而形成的較為穩定的行為特徵,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就會變成人生道路上前進的巨大力量,終生受益;反之,從小忽略良好習慣的培養,而讓不良習慣發展成惡習,將貽誤終身。

實踐表明,習慣養成教育抓得越早越好,我們的教育不能等孩子上了大學,走向社會,再回過頭來強調“節約糧食、尊敬師長”之類的要求,那是違背教育規律的。因此,這學期我們二年組非常重視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積極開展行為規範活動,下面就我在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方面的工作情況作一總結。

首先,確定指導思想:

1、良好行為規範的養成,關鍵是養成教育,須遵循“從他律到自律”這一規則。

2、良好行為規範的養成,應落到實處,細微處入手,可以通過訓練養成,加強訓練,指導與主體意識相結合。

3、良好行為規範的養成,要持之以恆,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實踐中體驗,在活動中感受。

一、考查內容

(一)行為習慣方面

1、養成了良好的珍惜文具,愛護桌凳;遵守校規,安全第一;講究衞生,不亂人垃圾;參加活動,鍛鍊身體的良好習慣。

2、嚴格到校、休息時間。

(二)學習習慣

讀寫規範,書寫認真;課前預習,課後複習;課堂表現,主動積極;小組合作,善於交流;喜歡閲讀,注重積累。

(三)文明習慣

舉止文明,待人禮貌;嚴格訓練,及時反饋。行為規範養成教育,必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

二,考查方式

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家長評價,教師評價。

三、考查結果

通過這次考查,全年級優秀率95%,部分同學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不到位。

同時,也認識到,養成教育不是校長、政教處、少先隊或某個老師的事,應是全校師生共同的事情。明確要抓學生成績,抓教學質量,必須從抓學生的行為習慣入手。樹立“行為規範教育我有一份”的觀念,形成“人人關心養成教育,從抓養成教育”的氛圍。

良好的行為規範養不是靠幾次教育,幾個活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老師和學生持之以恆來完成。

四、取得的成效與努力方向。

在各個學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每人都能根據訓練目標完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學生都能夠在思想上形成共識,清楚在知道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對學生今後的自身發展非常重要。

雖然取得的成績也是可圈可點的,但並不表示沒有問題。行為規範訓練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貴在堅持,持之以恆。今後,在這方面的工作更需要注意積累,不斷提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斷學習,吸收別人的經驗,把學生的養成教育做得更好。

【第6篇】2023年11月中學生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研究階段總結範文

一、課題提出:

家長們忙於做生意,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因此,學生的養成教育不夠理想。部分孩子缺少勤奮讀書的思想。在行為習慣上表現為貪玩、學習不刻苦,特別喜歡看電視、玩電腦,甚至不完成作業也無所謂……沒有較好的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國小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中國教育鼻祖孔子對從小養成習慣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應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國小生是養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

二、研究目標及內容

(一)研究目標:

1、教師通過課題的研究,掌握多元的評價手段和方法,初步構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務育人的行為習慣培養體系。逐漸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培養科研型教育工作者。

2、探索促進國小低段兒童行為習慣養成的一些具體操作方法、原則、標準、內容、方式等。

3、通過實驗,讓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二)研究內容:

1、國小低段兒童行為習慣的特點及培養策略。

2、促進國小低段兒童行為習慣養成的目標、原則、標準、內容、方式等。

3、研究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正確樹立現代教育的評價思想的促進作用。

三、主要研究方法及評價原則:

(一)本課題在研究中將主要採用以下方法:

個案研究法:採取自我教育的形式,在學生中開展自主性教育。即:實踐中注意發現典型人物,及時跟蹤訪談,樹立典型,並進行個案研究。

行動研究法:積極組織教師根據研究方案的要求開展實驗,總結反思評價標準、評價策略的科學性、可行性及實效性,同時考察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運用,及時通過評價來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

觀察法:教師隨時觀察學生,發現學生的行為習慣的變化情況,並發動學生家長積極參與學校的課題研究工作,把學生在家裏的表現及時反饋給學校,以達到學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經驗總結法:重視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摸索其評價的有效途徑與方法,認真總結這方面的經驗和規律,不斷地提高、創新。

(二)評價原則。

(1)方向性原則。

以《公民道德綱要》、《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國小學守則》為指導,把養成教育與愛黨、愛社會主義、愛祖國的教育結合起來,加強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的教育,以適應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社會環境。

(2)科學性原則。

以少年兒童的教育學、心理學、教育理論為基本理論依據,以探索適應國小階段養成教育的內容、方法、途徑為目的,使評價服從教育規律,符合少年兒童的認識規律和身心發展的規律。

(3)發展性原則。

根據各年段學生年齡和心理髮展的不同特點,教育內容、方法、要求及評價都不能一刀切,要從國小生的實際出發,針對不同特點,注意層次性、連續性、堅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

(4)差異性原則。

承認和重視個別差異,既注意一般性特點,又重視個別差異,因材施教,這是兒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個性差異,以及行為習慣養成等具體情況,選擇靈活有效的教育方法,發現教育的突破口,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5)反覆性原則

習慣的培養需要多次重複才可能鞏固下來,這就需要我們對學生的行為方式,要不斷反覆練習,反覆鞏固,直至成為他們的自覺行為,成為習慣永久保留下來。所以,在培養過程中,要不斷循環往復,要有信心,有耐心,並盡力為學生營造一個有利益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環境氛圍。

四、實驗的設計

(一)實驗週期:兩年,即20xx.9~20xx.6。

分三大階段實施:

1、準備階段(20xx.9—20xx.10)

主要工作包括:

(1)確定研究人員。

(2)進行課題論證,制定研究方案。

(3)建立課題研究組織和領導機構。

(4)蒐集與課題相關的資料和信息,並編製成課題內部學習資料供參研人員閲讀。

(5)對實驗學生行為習慣現狀作調查分析。

(6)課題組作實驗開題報告。

2、研究實施階段(20xx.11—20xx.4)

(1)在學校和家庭,開展學生在三方面的主要習慣(學習、做人和做事)的調查研究。

(2)進行理論總結,形成理論特色,提出支撐課題研究的理論觀點,並進行理論改造和創新。

(3)突出實踐特色,實施運用介質性評價促進國小低段兒童行為習慣養成的方案。

(4)加強實驗的規範管理和研究,進一步深化實驗研究。

3、成果總結階段(20xx.5—20xx.6)

(1) 完善實驗,並進行數據、材料的整理和分析。

(2) 根據實驗情況,完善理論研究,突出主導理論和典型案例。

(3)進行理論研究和實驗成果的彙總。

(4)集結課題成果,進一步推廣課題成果。

五、實驗途徑:

加強學習,轉變教師觀念。組織實驗教師學習相關理論,幫助教師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建立“發展性評價”觀念,做好實施的思想與理論準備。領會新課程學生評價改革的思想,即關注評價的教育功能,發展和發現學生身上多方面的潛能,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等等。明確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培養目標、途徑和方法,樹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理念,確立全面、科學、客觀、公正的素質教育評價觀念。

(一)努力創設一個良好的校園教育環境。

1、探索的“成長記錄袋”評價方法

學生通過自己的全程參與,學會了反思和判斷自己的進步與努力。因為學生有權決定成長記錄袋的內容,特別是在作品展示或過程記錄中,由學生自己負責判斷提交作品或資料的質量和價值,從而擁有了判斷自己學習質量和進步、努力情況的機會。其次,成長記錄袋為教師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關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重要信息,既有助於教師形成對學生的準確預期,方便教師檢查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更是將評價與教育、教學融合在一起,與課程和學生的發展保持一致,提高了評價的效度。

2、嘗試一種新的“爭章奪星”評價模式。

“爭章奪星”活動的主要目標就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關懷,讓每一個孩子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讓每一個孩子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得到和諧發展。該校根據兒童認知規律與身心發展特點,強調過程評價,把評價的獎項分為基礎獎、發展獎、特長獎和綜合獎四類。基礎獎、發展獎、特長獎屬單項獎,其評價以“章”為載體;當學生所獲“章”達到一定數量時,可評綜合獎,其評價以“星”為載體,分為金星、銀星、銅星三個級別。三類章與三類星構成倒t型目標結構,具有較強的科學性與系統性,孩子完全可以自主選擇、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爭章奪星,不斷獲得成功的愉悦,又不斷追求新的目標。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和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國小生的評價基本沿用了終結評價模式,忽視了學生髮展的個體差異,主體性和主動性。忽視了價值觀念日趨多元化的現代社會傳統的好壞評價標準也在發生變化,前期研究成果啟發我們開始嘗試建立小低段學生行為習慣的評價機制的研究。時代要求我們,現狀迫使我們,着重研究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國小生行為習慣的評價的內容體系問題,探索如何發揮評價對學生的主體作用問題,使國小生的行為習慣的評價充分體現時代的特點,體現現代教育的理念,符合兒童的共性與個性。為此,根據我校低段學生班額大的特點,開展“運用介質性評價促進國小低段兒童行為習慣養成的實驗研究”,其價值在:課題既有時代性和前瞻性,又有現實性和針對性,它是一種對於傳統教育實踐的改革和創新。美觀、實用有趣、看得見、摸得着的介質——“獎票、小紅花、小獎品”,對於國小低段的兒童來説,覺得非常新奇,很感興趣。

3、組織學生觀看對行為習慣養成有益的'教育片。

教育片直觀、生動活潑,對孩子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教育片《籃球女孩》讓孩子們珍惜現在的學習環境,發奮學習。又如:觀看東莞市朝天國小大課間的廣播操錄像,讓孩子們出操、列隊快、靜、齊。還有《少女穆然》等教育片。這些教育片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以英雄的事蹟激勵人,使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能學習到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抓住課堂這一主陣地,面向全體學生設計多種形式的訓練方法。

在班會、思想品德、隊會等課堂上,我們面向全體學生設計多種形式的訓練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1、大力宣傳 營造氛圍

常言説“思想是行為的先導”,統一認識就是規範學生行為準則,可以由此內化為行動。在班會、思想品德、隊會等課堂上,我們針對年級特徵經常給學生講《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等內容。

2、強化訓練 形成習慣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行為習慣的培養不能只停留在內容上、宣傳上,更重要的是落實到行動上。“百説不如一練”,學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離不開訓練。要讓學生真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反覆進行行為訓練。班主任應從頭抓起,從小事抓起。根據學生的實際,充分利用班會加強對學生行為的訓練,如:行隊禮的訓練,整理書包的訓練,讀寫姿勢的訓練……又如:培養在樓道里靠右行走,右行禮讓的習慣,首先讓學生知道樓道那裏是右,在行走中遇到同學和老師怎樣禮讓。再利用班會時間,多次領着隊伍到樓梯練習上樓、下樓,並抓住不守規則的典型講清危害,這樣一來,孩子們的上下樓梯就形成了好習慣。

3、討論交流 他律變自律。

在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時,一方面以課堂為主,講、練、談多方面結合。另一方面當學生行為出現偏差或者不良影響時,也要選取到課堂上來,及時進行教育,幫助學生明白道理,認清問題,將不良行為習慣消滅在萌芽階段。

如二年級開學初,我在班上要求每人負責自己的座位周圍環境衞生,大部分孩子能做到。可是,我也常常發現有那麼二、三個孩子的座位上明明有垃圾卻沒有清潔,一詢問,這些孩子還理直氣壯地説:“這是別人掉在我這裏的!”針對這個問題,我組織孩子們討論交流,在小夥伴的幫助下,這些孩子認識了自己的錯誤,紅着臉把垃圾撿到垃圾桶。然後,我們開展“我是衞生小天使”的保潔活動,結果,孩子們漸漸養成了講衞生的好習慣。

如:三年級開始,有的孩子開始迷戀網絡遊戲,星期六、日整日去遊戲機室打遊戲,甚至作業也不完成。針對這種苗頭,我們各班迅速展開活動。有的組織辯論會:“網絡遊戲,好?不好?”有的開主題班會:“遠離網絡遊戲,珍惜少年時光。”還有的觀看學校的專題小品《呼喚》。通過學生們的辯論、交流,孩子們對網絡遊戲有所抵制,變他律為自律。

(三)、個別談話,因材施教。

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過程中,學生的實際情況是存在差距的。對於習慣較差的學生,可以採用個別談話的方法,瞭解學生的思想實際,瞭解學生的困難,幫助學生儘快形成好習慣。

如:小聰對做作業要“認真、及時、正確完成作業”這個要求總是達不到,他告訴我,很難做到。我根據具體情況,把這個目標化為三級具體的小目標,第一階段為認真完成作業,等他達到後,我請他認真、按時完成作業,到第三階段為認真、及時、正確完成作業。這樣一來,呈階梯式上升,小聰踏着這一個個階梯,不斷進步。

(四)、家校聯繫,達成一致。

習慣的養成具有一致性的特點,因此,要取得實效,還要爭取家長的支持配合。教師精心策劃、準備家長會。在家長會上,各班的教師把學校對孩子們行為習慣的要求一一告知,並講明為什麼提出這樣的習慣;講明怎樣遵守這些習慣……以取得家長的配合。有時,孩子的不良習慣是由於家庭教育方式不當造成的。教師要認真分析,並幫助家長運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

(五)、必要懲罰,糾正不良行為。

著名學者孫雲曉教授説過:“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對個別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恰如其分的懲罰行為,也是一種行為訓練的方式。比如“做作業要工整的習慣”,有個別的學生通過教育仍然作業馬虎,字跡潦草。這時就要在進一步教育、講道理的基礎上,進行行為懲罰。如讓學生重做作業一次,甚至兩次,通過行為懲罰,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六)、翹起大拇指,賞識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中國家庭教育第一品牌——賞識教育揭示和證明了一條極其重要的教育規律: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

周弘老師創立的賞識教育給我很大的啟發。我在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時也十分重視運用賞識的方法去激勵學生。如:當看見學生放學後在班級圖書角靜靜地看書時,我往往會用十分興奮的語氣對他們説:“你真是愛學習的好孩子!”“你愛看書的習慣會讓你越來越聰明!”“老師真喜歡看你看書時的樣子!”又如:根據班級實際情況,把行為習慣的教育內容分解成幾個方面,分別進行評比。採用等級記分,星級評比。……

經常翹起自己的大拇指,賞識學生好的行為。特別是很多學生都做不好的時候,更是以賞識為主去激發、鞏固學生好的行為習慣。

六、教學效果

通過一年的實踐研究,我校低年段學生的行為習慣有了較大提高,低年段的教師也取得可喜進步。做人、做事、學習三大方面的行為習慣有了較大進步。

(1)在做人方面,突出愛心的評價。主要包括:有真愛,負責任,明理誠信,樂觀豁達。如:謙讓和睦,互助友愛,尊老愛幼,尊重他人,關心集體,誠實守信,文明禮貌,學會傾聽……

(2)在做事方面,側重規則意識的評價。主要包括遵守規則,做事有計劃,善於合作,毅力頑強,求新求異,追求效益。如:遵守課堂紀律,遵守學校制度,遵守公共秩序,講究社會公德,團結協作,做事認真,不怕困難,注意安全,講究衞生,學會自理,主動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按時作息,遵守規則,敢於創新,追求卓越……

(3)在學習方面,注重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評價。主要包括基礎紮實,掌握信息,學用結合,善於思考,科學用腦。如:按時作業,書寫工整,思維活躍,大膽創新,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合作交流……

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只要教師做個有心人,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德育教育,孩子們的行為習慣就會朝好的方面養成!

【第7篇】2023年11月中學生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尊敬的老師、各位家長:

大家好

我是xxx的家長,很高興在這和大家交流孩子的習慣養成問題,沒什麼經驗,大家共同探討。xxx身上有很多缺點,但最大的優點是做事注意力很專注,作為家

長我們平時做了些引導。

首先是閲讀,我們在他很小的時候工作忙,晚上我和他爸看書,沒人管他,只給他書,他就也讀,沒有人打擾他,他就真正地讀進去了。週末有空就領他去書

店,讓他隨便看書,但很少給他買快餐書如:迷宮、恐龍之類的書,這樣的快餐書籍只是在書店看,每次買回家的應該是百科知識全書,這樣的書要回家細讀

、甚至反覆閲讀。他的牀邊有很多書,還不斷的變化,樣式很多,甚至有點雜。有三國演義小人書、《一千零一夜》、《論語》、《國小生文學常識大全》、

《國小生獲獎作文》、《喜洋洋漫畫》等,他讀書我們不干涉,只是引導什麼書知識含量多些。他現在也能區分出來,什麼書是消遣,什麼書長知識。

其次我們培養他看電視的好習慣。我們家從週一到週五不打電視的,週末看電視,也只重視三個台,除了小孩都愛看的少兒節目外,我們引導他看中央十科教

頻道,他現在特別愛看記錄片,講述、人物、探索與發現、動物世界等。甚至在網上下載《百家講壇》,他看得都痴迷。看網上的電影也經常是外國的大片,

中文字幕既提升了他文字的閲讀速度也創設了一個純英文的視聽環境。我們從不看連續劇,牽腸掛肚還沒完沒了。

再次就是我們經常會進行文字遊戲。在坐公交車或走路時,進行成語接龍、猜字謎、詞語顛倒、古詩背誦等小遊戲,我們互相考,但他是主角,他出題較多,

大多是即興之作,如:“一走了之”打一字,是“遼”等。

最後可能就是我們對他放手的很多逐漸養成了他自立的習慣。書包必須自己整理,如果因為忘記帶書造成的後果要自己負責,早晨因為自己磨蹭而遲到也是自

己負責,如果是大人的原因,我們會真誠的道歉。不會的字或我們遇到叫不準的字都是他。平時我們忙很少去管他,所以作業全是自己完成,但我一定

會檢查,會關注他的學習態度。

我們也沒什麼經驗,就是覺得讓孩子做到幾個詞很重要:靜心、閲讀、思考、表達。宏觀上引導,細節上很少干預很少嘮叨,給孩子一個寬鬆的環境,關注的他的成長。

xxx很調皮,也有點任性,要不是遇到xxx老師這樣業務能力強、責任心強、要求嚴格的班主任,可能表現就很平平了。作為家長,我感到十分的幸運。xxx能

在一班這個優秀的大集體中生活學習,覺得很快樂,他的成長是與老師的細心觀察和指導,小夥伴的合作與競爭分不開的。最後,真誠的感謝xxx老師並祝願

王老師身體健康,也祝福每個孩子都快樂成長!

【第8篇】2023年11月中學生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學生養成教育總結

本學期,學校德育工作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以抓好養成教育為突破口,以各種活動為載體,紮實開展德育工作,效果良好。現總結如下:

一、以身立教,師德垂範。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在貫徹落實“規範”中我們首先注重教師隊伍建設,發揮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着力抓好師德教育,強調教師示範作用,通過政治學習,理論學習,提高認識水平,增強教書育人的光榮感和責任感;通過羣體組合,優勢互補,形成“規範”教育的整體力量,使校園內正氣上升,團結向上,進取奉獻的氣氛更濃。

二、把學生良好行為規範“養成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主陣地

(一)、構建得力的領導機構,加強教師規範引領作用。

1、領導小組成員經常深入各年級組,同時加強自身建設,加強學習,真正成為學校德育工作帶頭人。領導小組成員以自己的能力、人格,高尚的品德,帶好班主任隊伍和加強學校骨幹隊伍建設。形成“全員參與、全程實施、提升觀念、注重實效”的德育工作作風。

2、強化師德建設。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靈魂,要確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事事、處處都育人的管理理念。“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是學生的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因此,教師首先行為要規範。教師每天自己打掃辦公室,升旗儀式時排在學生隊伍後面,與學生一起高唱國歌,按時值勤,護導護送按時到崗,半年來,我校教師從課堂到課間,從學校到社會,總能給學生以良好的行為示範。

(二)、我校組織的各類傳統活動、主題活動,始終把對學生的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作為教育的主線。

三、做好典型事例的表揚與批評活動

1、在開展一日常規訓練活動,少先隊總部充分發揮晨會、廣播、宣傳窗、手抄報等宣傳陣地作用,倡導學生從身邊事、日常事、小事做起,從學會做人開始,樹立以什麼為榮,什麼為辱的意識。開展“四不、五節約”實踐活動,倡導文明禮貌、摒棄違法亂紀;倡導勤儉節約、摒棄鋪張浪費。對於在活動中出現的好人好事,嚴重違紀行為等典型事例要及時地開展表揚與批評。

2、注重養成教育,強化行規訓練力度

國小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靠平時日積月累的知、行轉化中逐步養成的。因此,我們利用各種渠道,各種途徑,加強對學生的學習習慣、文明禮貌習慣、體鍛衞生習慣等方面進行訓練和教育。

3、訓練目標細化、具體化

各班則由班主任與學生一起根據本年級本班的實際,對照《學校行為規範教育分層目標》制定班級目標及每週教育重點,有計劃、分階段地落實行規教育內容。這樣使目標更細化,使內容更具體,要求更明確,這樣的訓練,操作性強,學生更易接受。如:對學生進行“課間午間文明休息”的教育。我們按低、中、高年級細化成具體要求,如,低年級做到:不罵人、不尖叫,不打架、不追逐,不在地上打滾,不進入大花壇,不玩教具、媒體,準備好下節課的學習用品,迅速做好生活上的事情(喝水、上廁所等)。根據這些要求制定一張表格,午會課上教師對這幾條反覆抓、反覆講,同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行為對照評價,自我衡量,認識到哪些做到了,哪些還需努力。我們發現通過一個階段的訓練,學生的文明休息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學校、家庭、社會配合開展行為規範養成教育

學校是教育主要的實施機構,但只有學校、家庭、社會三位合一體,緊密配合,才能形成教育工作的合力,實踐證明,學校德育工作由單一化向社會化轉變,是學校實施德育的一條極其有效的途徑。我校通過成立家長委員會、辦好家長學校,大力加強宣傳工作,把行為規範的內容和要求,通過家長學校或家長會、致家長信等形式向家長宣傳,請家長竭力配合、耐心指導、正確評價學生行為。家長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學生在校外受到的不良影響就會大大減少,校內教育就更加有效了。

五、養成教育系統化、經常化

學生行為規範是一個反覆抓,抓反覆的過程。我們努力發揮午會課的陣地作用,經常性,有針對性地開展行為規範教育訓練。一方面,學校分層次細化行為規範教育要點,分為低、中、高三個年級段。劃分為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自然“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庭中做個好孩子,在社會做個好公民”,從學習習慣、文明禮儀、體鍛衞生和勞動習慣三方面,確立了具體內容。每個課目低、中、高年級有不同要求,循序漸進,形成了分層要求的系統目標。另一方面,根據實際情況,針對整體行為規範薄弱環節,確定階段要點加以強化。這樣有針對性的教育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六、多渠道、全方位地開展學校德育工作

(一)“禮儀教育”正行為

我們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為了讓這種優良的傳統美德在學生中繼續發揚下去,學校以“禮儀教育”為先導,引導學生學習文明禮儀,學會以禮待人。多年來,我們一直開展各種文明禮貌教育活動,努力提高學生禮貌意識,積極促進學生文明禮貌習慣的養成。

1。文明習慣養成教育

學校歷來堅持多形式、多渠道的正面教育,引導學生人人懂文明,人人爭做文明學生。一是每學期開學初,,組織學生學習《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國小生守則》、《汾水道國小學生一日常規》,讓學生明白做文明學生的準則;二是在校園內設立文明、禮儀標語牌:如“請使用文明語言”“請講普通話”“輕聲、慢步、禮讓、右行”,等,讓環境感化人;四是利用班會時間,讓學生自由發言、討論,對校內外事件發表評論。五是設立每週一為學校文明日,強化學生文明習慣。

2。設立禮儀崗、監督崗

學校在校門口設立禮儀崗,全校各班輪流值周,進行禮儀示範,與學校老師、來賓鞠躬問候,讓大家一進校便有一種親切、温馨之感;在校園內主要位置設立監督崗,志願者輪流值崗,對個別學生的亂扔、亂丟等不良行為進行監督,制止一些不文明行為的發生。

七、與德育制度建設相結合,落實學生習慣養成教育

繼續制定、完善《少先隊評比、隊幹部監督制度》、《行政巡視制度》、《班主任三到崗》和《班主任課間管理制度》,落實《路隊進出校》、《升國旗制度》。使德育制度管理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

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促進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

以少先隊為載體,開展弘揚民族精神、“我與祖國共成長”“好習慣伴我成長、手抄報比賽、推薦參加讀書徵文比賽、演講比賽,開展日新月異新天津攝影比賽,召開主題班會,總結活動收穫,交流教育體會。

(1) 開展班級良好行為習慣積分儲蓄活動

為使習慣養成教育更具有針對性,我們在教育中把教育和接受教育的權利還給學生,建立積分儲蓄卡和成長記錄冊,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並譜寫自己的成長之路。我們緊密結合《德育規程》和《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內容分學段幫助學生制定自我約束、評價目標。內容包括學習、生活、體育、衞生幾部分,每週班級以小組形式小結每位學生習慣養成教育落實情況,以公開、公正為原則,以紅星、黃星為形式量化在班級展示牌中。為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班主任老師精心設計班級展示牌的內容,一、二年級採用登山、賽跑、比一比誰最棒的活動形式,中高年級學生採用摘星等形式,豐富活動內容,每月學校開展“文明飄香校園”評比活動,爭做行為習慣小標兵活動在校園中蔚然成風。學生在自我評價過程中,不斷反思、不斷總結自己有那些進步、有哪些不足,不斷設計新的目標,在學生自我管理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2)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精髓,薰陶感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習慣

我們開展了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精髓,學習誦讀《弟子規》《三字經》活動。學校統一印發教材,設立晨讀時間,落實誦讀,採用學校集中學習和班級自學兩種學習形式,每天有內容,每月有檢查,班級紛紛在路隊行進中整齊誦讀,展示班級學習成果,每天清晨,學生們踏者整齊的步伐、校園內外詩聲朗朗,形成一道亮麗的校園風景線。古詩文誦讀活動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學生們在誦讀中感悟,逐步內化為良好行為習慣。

(3)開展讀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開展校園讀書活動,搭建教師、學生讀書的平台,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以校園圖書館為陣地,為師生閲讀交流提供便利。班級建立圖書角,營造讀書氛圍,鼓勵學生開展讀好書交流活動,培養學生熱愛書籍,熱愛閲讀的良好習慣。指導他們從書中獲取信息。探索求知,使書籍成為師生的生活需要,使閲讀成為師生的重要生活方式,使書香溢滿校園。

【第9篇】2023年11月中學生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為了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現就我班學生開展行為習慣養成活動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注重從禮儀、學習、生活和節儉四方面規範學生行為習慣。

1、禮儀習慣

尊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接受長輩物品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讚揚時説“謝謝”;

上學或外出回家見到父母、長輩有禮貌地問候,外出時向父母道別,説明去向;

吃飯不獨佔獨吃,先讓長輩就座,吃完飯要對同桌吃飯的長輩或客人説“請慢用”;

關心父母等長輩的身體,父母生病要問候,端水送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有客人來訪,接待熱情、周到,要使用“歡迎光臨”、“再見”、“下次再來”等禮貌用語;

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早上問早、中午問好,放學見到老師説“再見”,進出校門、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

上課回答問題先舉手,跟老師説話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報告”;

同學要互助,不以強欺弱,不叫同學綽號;

參加升降國旗,要嚴肅、莊重、衣着整潔。

2、學習習慣

課前要預習,中年級預習有記錄,學會帶着問題聽課;

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上課座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手握筆的地方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書一尺,身體離桌一拳;

上課專心聽講,不亂説亂動,勇於提問,積極回答,抓重點,積極思考;

作業要字體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不邊做邊玩;

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緻;

學會先複習後完成作業,先審題再解答的習慣;

考試答題要細心、準確、書寫規範。

3、生活習慣

早睡早起,不睡懶覺--做勤快人;

起牀、穿衣、洗涮、整理房間、整理書包、吃飯行動快速--當利索人;

吃飽飯、吃好飯、不挑食--做健康人;

不過早到校,上學不遲到,放學及時回家,不繞路,不貪玩,不在路上打鬧--做守時人;

早晚涮牙,天天洗腳,經常洗澡,經常剪指甲,穿戴整潔--講衞生;

出入教室,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打鬧。有秩序上(下)操,站隊不擠、不搶、不拖、聽口令,動作快--守紀律;

積極主動打掃教室,不帶零食入校,校園不亂扔碎紙,不亂塗亂畫,不隨地大小便--講公德;

星期天、節假日有活動時間表,學習、休息、玩樂有條不紊--講條理;

看電視按照家長和老師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講理智;

在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愛勞動;

二、實施措施得當:

(一)發揮課堂教學優勢,進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學生道德認識,使他們懂得“是、非、善、惡、美、醜”。

1、健全班級管理網絡,發揮小主人自主管理功能,加強學生常規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隊、思品、晨會等課程,加強學生文明禮貌、安全衞生等常規教育宣傳,引導學生做到“三別”、“四帶”、“五無”。“三別”即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四帶”即把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長輩,把謙讓帶向社會;“五無”即地面無痰跡,室內無紙屑,桌凳無刻畫,牆壁無腳印,出言無髒話。

3、把行為規範教育貫穿在品德課教學始終,滲透在文化課教學之中,做到全員參與德育管理。

(二)組織各種班隊活動,落實“行”的要求。積極開展有益的班隊活動,健全廣闊的少先隊活動陣地,教育學生從現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掛起鈎來,從我做起,把理論和實踐掛起鈞來;從小事做起,把平凡和偉大掛起鈎來。

(三)開闢社會教育途徑,突出“情”的培養。通過正面的家庭、社會教育,使學生自覺接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教育,使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得到培養和強化。

1、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等多種形式,使家長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學習和表現,並配合學校進行教育。

2、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有益的義務勞動,提高隊員的社會服務意識與實踐能力。

(四)平時加強檢查督促,強化“意”的訓練。制訂各項制度對學生加以約束,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建立健全監督網,強化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學生堅定的道德意志。每個月,根據學生日常的表現,通過自評、小組評、班級互評等方式評選出“班級之星”。

通過具體的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充分認識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自覺遵守行為規範,真正做到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

我班自開展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至今,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漸漸少了,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已經逐步形成。

【第10篇】2023年11月中學生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尊敬的老師、各位家長

大家好

我是xxx的家長,很高興在這和大家交流孩子的習慣養成問題,沒什麼經驗,大家共同探討。xxx身上有很多缺點,但最大的優點是做事注意力很專注,作為家

長我們平時做了些引導。

首先是閲讀,我們在他很小的時候工作忙,晚上我和他爸看書,沒人管他,只給他書,他就也讀,沒有人打擾他,他就真正地讀進去了。週末有空就領他去書

店,讓他隨便看書,但很少給他買快餐書如:迷宮、恐龍之類的書,這樣的快餐書籍只是在書店看,每次買回家的應該是百科知識全書,這樣的書要回家細讀

、甚至反覆閲讀。他的牀邊有很多書,還不斷的變化,樣式很多,甚至有點雜。有三國演義小人書、《一千零一夜》、《論語》、《國小生文學常識大全》、

《國小生獲獎作文》、《喜洋洋漫畫》等,他讀書我們不干涉,只是引導什麼書知識含量多些。他現在也能區分出來,什麼書是消遣,什麼書長知識。

其次我們培養他看電視的好習慣。我們家從週一到週五不打電視的,週末看電視,也只重視三個台,除了小孩都愛看的少兒節目外,我們引導他看中央十科教

頻道,他現在特別愛看記錄片,講述、人物、探索與發現、動物世界等。甚至在網上下載《百家講壇》,他看得都痴迷。看網上的電影也經常是外國的大片,

中文字幕既提升了他文字的閲讀速度也創設了一個純英文的視聽環境。我們從不看連續劇,牽腸掛肚還沒完沒了。

再次就是我們經常會進行文字遊戲。在坐公交車或走路時,進行成語接龍、猜字謎、詞語顛倒、古詩背誦等小遊戲,我們互相考,但他是主角,他出題較多,

大多是即興之作,如:“一走了之”打一字,是“遼”等。

最後可能就是我們對他放手的很多逐漸養成了他自立的習慣。書包必須自己整理,如果因為忘記帶書造成的後果要自己負責,早晨因為自己磨蹭而遲到也是自

己負責,如果是大人的原因,我們會真誠的道歉。不會的字或我們遇到叫不準的字都是他查字典。平時我們忙很少去管他,所以作業全是自己完成,但我一定

會檢查,會關注他的學習態度。

我們也沒什麼經驗,就是覺得讓孩子做到幾個詞很重要:靜心、閲讀、思考、表達。宏觀上引導,細節上很少干預很少嘮叨,給孩子一個寬鬆的環境,關注的他的成長。

xxx很調皮,也有點任性,要不是遇到xxx老師這樣業務能力強、責任心強、要求嚴格的班主任,可能表現就很平平了。作為家長,我感到十分的幸運。xxx能

在一班這個優秀的大集體中生活學習,覺得很快樂,他的成長是與老師的細心觀察和指導,小夥伴的合作與競爭分不開的。最後,真誠的感謝xxx老師並祝願

王老師身體健康,也祝福每個孩子都快樂成長!

【第11篇】2023年11月中學生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我校堅持從學生實際和學校實際及社區實際出發,按照細、活、實、新的管理思路,在“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月”活動中,堅持全面貫徹實施新《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大力開展學生養成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重學習指導,以學促練講規範。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請別忽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與否,關係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的成敗。”葉聖陶也曾經説過,教育的真諦就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由此可見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教會學生做人。通過有效的培養和訓練,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克服不良行為,這就是養成教育的基本內涵和主要任務。

從每學年一開始,我校以學習新頒佈的《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重點,不斷規範學生的行為習慣,以樹立良好的形象。認真組織學生學習《守則》、《規範》,要求做到熟記於心。

二、用制度約束,以評促練上規範。

規範常規制度,強化學生法紀意識,是養成教育的前提保障。學校制定了各項制度,依據新頒佈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學生守則》,重新調整和修改了校規、校紀,班規、班紀,力爭做到時時、處處、事事都有規範要求。為加強制度落實,學校對每班學生的好人好事,行為習慣進行監督記載查評和常規管理評分,並把各班每天的情況及時反饋給各班主任,以利各班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同時學校堅持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和《亞父中心學校中學學生一日常規》作為“校紀”、“校規”,以《文明班級評比條例》及《文明學生評比條例》的量分作為手段,進行“文明班級”和“文明學生”評比。尤其是對於違反《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的同學,及時進行幫助分析、跟蹤監督、定時檢查;對於“情節比較嚴重”的學生,或經教育暫時還難改的學生,學校領導將密切配合班主任老師進行重點教育與疏導,必要時請心理老師進行心理輔導。另外,學校堅持每日值日通報制度:即每天的值日教師對值日和巡視情況在學校學習櫥窗向全校進行公開通報,既反饋好人好事,也具體指出各班學生在行為習慣上存在的問題,不僅在各班主任老師在對學生的教育上有針對性,在思想上引起重視,而且對全校學生也起到了教育和警示作用。這一制度的實行,效果尤為顯著。

三、靠環境薰陶,以小見大守規範。

高雅的環境可以薰陶人、特定的環境可以教化人。在精心打造高雅校園環境的同時,針對學生個別現象,我校採取佈置特定環境的辦法,利用學校學習櫥窗張貼全校學習標兵、及好人好事,巧妙地感染和引領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我校在上下樓梯及走廊牆壁上粘掛右側通行的“請靠右慢行”教育宣傳標語,並在樓梯及走廊標明靠右行分界線,有效地控制了學生行走不規範的現象,基本養成了靠右走的習慣。針對有的學生隨意丟棄廢物的不良習慣,學校要求全體教師不要光靠制度來約束,還要以身作則來引領。老師,發現同學喜愛吃零食,經常隨意丟棄果皮紙屑,他總是就不厭其煩地在學生面前把廢物撿起,後來這些同學也就不好意思再隨意吃零食了而亂扔東西了。這樣的事例在我們的學校很多,我們説,老師的良苦用心感動了學生,在我們的校園裏漸漸地學生往地上亂扔廢物的現象基本沒有了。

四、抓實踐體驗,以情促行求內化。

我校在全體學生中組織開展了以道德實踐體驗活動。例如,我校在今年組織了七年級學生開展了“校園環境清理死角”活動,參與活動的學生熱情很高,他們清理淤泥、撿垃圾、拾塑料袋,不怕髒、不怕累,活動完畢後,學生看着自己的勞動成果,也十分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經常組織開展幫困活動,對貧困學生進行慰問和資助。3月18號團支部組織學生到亞父街道敬老院進行慰問並幫助老人掃地、疊被子,通過學生自己行動,讓學生不僅感受到做父母的養育之恩,更感受到了父母的勞累辛勤,從而激發了學生對長輩的敬愛之情,並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利用學生共青團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主題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積極營造一種互相關心、互相愛護、自我教育、關心集體、愛護公物、自覺遵守紀律和各種規章制度的良好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基礎文明、道德、紀律等問題的監督與管理,在參與中受到教育,杜絕一些不道德行為而培養一種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範。校園精神文化由校園的學風、教風和校風加以體現,是師生共享價值觀、道德規範、行為規範、文化傳統、集體輿論及各種認同的文化意識。優良的校園精神文化能使學生養成優良的道德修養和學習習慣,促進他們的基礎文明教育和養成教育 ,通過這些工作,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有了明顯轉變。

【第12篇】2023年11月中學生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xx----xx學年國小生行為規範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習慣決定命運”已成為人們普遍的共識。而習慣是人們經過反覆練習而形成的較為穩定的行為特徵,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就會變成人生道路上前進的巨大力量,終生受益;反之,從小忽略良好習慣的培養,而讓不良習慣發展成惡習,將貽誤終身。

實踐表明,習慣養成教育抓得越早越好,我們的教育不能等孩子上了大學,走向社會,再回過頭來強調“節約糧食、尊敬師長”之類的要求,那是違背教育規律的。因此,這學期我們二年組非常重視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積極開展行為規範活動,下面就我在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方面的工作情況作一總結。

首先,確定指導思想:

1、良好行為規範的養成,關鍵是養成教育,須遵循“從他律到自律”這一規則。

2、良好行為規範的養成,應落到實處,細微處入手,可以通過訓練養成,加強訓練,指導與主體意識相結合。

3、良好行為規範的養成,要持之以恆,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實踐中體驗,在活動中感受。

一、考查內容

(一)行為習慣方面養成了良好的珍惜文具,愛護桌凳;遵守校規,安全第一;講究衞生,不亂人垃圾;參加活動,鍛鍊身體的良好習慣。

2、嚴格到校、休息時間。

(二)學習習慣

讀寫規範,書寫認真;課前預習,課後複習;課堂表現,主動積極;小組合作,善於交流;喜歡閲讀,注重積累。

(三)文明習慣

舉止文明,待人禮貌;嚴格訓練,及時反饋。行為規範養成教育,必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

二,考查方式

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家長評價,教師評價。

三、考查結果

通過這次考查,全年級優秀率95%,部分同學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不到位。

同時,也認識到,養成教育不是校長、政教處、少先隊或某個老師的事,應是全校師生共同的事情。明確要抓學生成績,抓教學質量,必須從抓學生的行為習慣入手。樹立“行為規範教育我有一份”的觀念,形成“人人關心養成教育,從抓養成教育”的氛圍。

良好的行為規範養不是靠幾次教育,幾個活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老師和學生持之以恆來完成。

四、取得的成效與努力方向。

在各個學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每人都能根據訓練目標完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學生都能夠在思想上形成共識,清楚在知道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對學生今後的自身發展非常重要。

雖然取得的成績也是可圈可點的,但並不表示沒有問題。行為規範訓練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貴在堅持,持之以恆。今後,在這方面的工作更需要注意積累,不斷提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斷學習,吸收別人的經驗,把學生的養成教育做得更好。

【第13篇】2023年11月中學生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一、課題提出

家長們忙於做生意,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因此,學生的養成教育不夠理想。部分孩子缺少勤奮讀書的思想。在行為習慣上表現為貪玩、學習不刻苦,特別喜歡看電視、玩電腦,甚至不完成作業也無所謂……沒有較好的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國小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中國教育鼻祖孔子對從小養成習慣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應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國小生是養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

二、研究目標及內容

(一)研究目標

1、教師通過課題的研究,掌握多元的評價手段和方法,初步構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務育人的行為習慣培養體系。逐漸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培養科研型教育工作者。

2、探索促進國小低段兒童行為習慣養成的一些具體操作方法、原則、標準、內容、方式等。

3、通過實驗,讓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二)研究內容:

1、國小低段兒童行為習慣的特點及培養策略。

2、促進國小低段兒童行為習慣養成的目標、原則、標準、內容、方式等。

3、研究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正確樹立現代教育的評價思想的促進作用。

三、主要研究方法及評價原則

(一)本課題在研究中將主要採用以下方法

個案研究法:採取自我教育的形式,在學生中開展自主性教育。即:實踐中注意發現典型人物,及時跟蹤訪談,樹立典型,並進行個案研究。

行動研究法:積極組織教師根據研究方案的要求開展實驗,總結反思評價標準、評價策略的科學性、可行性及實效性,同時考察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運用,及時通過評價來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

觀察法:教師隨時觀察學生,發現學生的行為習慣的變化情況,並發動學生家長積極參與學校的課題研究工作,把學生在家裏的表現及時反饋給學校,以達到學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經驗總結法:重視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摸索其評價的有效途徑與方法,認真總結這方面的經驗和規律,不斷地提高、創新。

(二)評價原則。

(1)方向性原則。

以《公民道德綱要》、《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國小學守則》為指導,把養成教育與愛黨、愛社會主義、愛祖國的教育結合起來,加強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的教育,以適應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社會環境。

(2)科學性原則。

以少年兒童的教育學、心理學、教育理論為基本理論依據,以探索適應國小階段養成教育的內容、方法、途徑為目的,使評價服從教育規律,符合少年兒童的認識規律和身心發展的規律。

(3)發展性原則。

根據各年段學生年齡和心理髮展的不同特點,教育內容、方法、要求及評價都不能一刀切,要從國小生的實際出發,針對不同特點,注意層次性、連續性、堅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

(4)差異性原則。

承認和重視個別差異,既注意一般性特點,又重視個別差異,因材施教,這是兒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個性差異,以及行為習慣養成等具體情況,選擇靈活有效的教育方法,發現教育的突破口,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5)反覆性原則

習慣的培養需要多次重複才可能鞏固下來,這就需要我們對學生的行為方式,要不斷反覆練習,反覆鞏固,直至成為他們的自覺行為,成為習慣永久保留下來。所以,在培養過程中,要不斷循環往復,要有信心,有耐心,並盡力為學生營造一個有利益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環境氛圍。

四、實驗的設計

(一)實驗週期:兩年,即xx.9~xx.6。

分三大階段實施

1、準備階段(xx.9—xx.10)

主要工作包括:

(1)確定研究人員。

(2)進行課題論證,制定研究方案。

(3)建立課題研究組織和領導機構。

(4)蒐集與課題相關的資料和信息,並編製成課題內部學習資料供參研人員閲讀。

(5)對實驗學生行為習慣現狀作調查分析。

(6)課題組作實驗開題報告。

2、研究實施階段(xx.11—xx.4)

(1)在學校和家庭,開展學生在三方面的主要習慣(學習、做人和做事)的調查研究。

(2)進行理論總結,形成理論特色,提出支撐課題研究的理論觀點,並進行理論改造和創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zongjie/xueshengzongjie/8o93m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