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師範類調查報告多篇

師範類調查報告多篇

師範類調查報告多篇

師範類調查報告篇1

一、調查概況

我於2016年9月份,對我實習的一所省重點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六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大學,16%的中學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為,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國中畢業生掙錢多。

師範類調查報告篇2

新課改以來,我校數學課堂教學,認真貫徹“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基本理念,以課堂教學為核心,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認識數學,理解數學,獲取知識,積累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一線視導、各種教學研討會等有效途徑,使我校數學老師的教學觀念有了很大轉變,教學方法有了長足改進,我校的數學教學有了新局面。

一、我校數學課堂教學的特點

課堂教學是課程改革實驗的基本途徑,只有切實改進課堂教學方法,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新的教學行為,課程改革才能取得實效性發展。一年來,我們深入課堂,積極探索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改革,幫助教師形成由主客體關係轉向相互交往關係、由以講為主轉向合作探究為主、由接受學習轉向發現學習、由黑板粉筆的單一手段轉向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等新的教學觀念,把新的教學評價觀貫穿於對老師的課堂教學評價中,引導學校和老師改變評課方法,從而改變教學方法。

1、教學設計體現為學生 “學”而設計,創造了多種形式,體現了個性化。如:設計出了“自我反思式”、“信息下載式”、“單元整體式”等等形式。

2、課堂教學組織形式、課堂結構環節安排靈活多樣,不拘一格。以往的“導入、講授、鞏固、作業、小結”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把學生封閉在教師劃定的圈子裏的五步環節教學組織法,現在更多的取而代之的是更開放的給學生更多的主動思考空間的課堂組織形式。例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師評價---解決問題”的形式,“數學問題情景---獨立探索---合作交流---練習鞏固”的形式,“現實材料----猜測----驗證----修改----應用”的形式,“生活---探求---生活”的形式等等。

3、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在繼承傳統教學方法的優點的基礎上,積極的大膽的實踐課標理念。

(1)新課導入轉向→情景創設。 新課程特別倡導用具體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戰性的素材引導學生投入數學活動,我們的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上注意了數學問題情景的創設,創設情景注意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溝通生活中的數學與教科書上的數學的天然聯繫,使生活與數學融為一體。

(2)被動聽講轉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對於合作學習的提倡也是新一輪數學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特點,“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現在小組合作學習被我校教師廣泛採用,積極嘗試。”

師範類調查報告篇3

我被分到xx學校進行教育實習,實習內容包括xx,一是xx的教育實習,二是班主任的xx。在這期間我積極地奮力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同時,我還在實習期間做了一次深化的調查工作,是針對物理這門課而言的。調查的過程十分辛苦,為了得到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想法,我頗費了一番心思,最終的調查結果還是很讓我滿意的。

為了全面、詳細地獲取材料,我不僅只限於我實習所帶的x個班的調查,而且還跨班級、年級調查,甚至還到其他同學所在的實習學校調查。重要的調查的形式是發放調查問卷。同時,我也積極地找學生談話,同老師交流,以便更好地瞭解情況。

在此,我介紹一下自己的調查的結果,談談對物理教與學的一些意見,其中有些問題可能是已經敍述的或者是老師們常談論到的,但我想這對於我們實習生來説,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體驗和感受,而不僅僅是以前從實際上的認識。希望我的認識能對自己以後的工作有些 效果。

首先,從教師的角度來談一下教學的情況。

我調查發現,現在的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很多物理老師在備課時,準備了很多的問題,以便上課時提問學生,達到和學生交流的目的。調查中有的物理老師對我説現在的學生比較懶,對學習不是很重視,認為奮力與否考試時都不會得太高的分,也不會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學不會有太大的差距,況且奮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績。因而,你讓他們回家預習課文的時候,大多數學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課要多堤問題,這樣才能迫使他們課後去看。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問個“為什麼”,這一方面可以使老師和學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挖掘教材的無關內容。我自己在實習的教學中也採用了此方法,成績果然不錯。

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我發現在的教學中並不是很受歡迎,重要的原因就是採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減少了師生 互動的機會。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為例,上課時學生的眼毬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了。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畫,對圖畫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了圖畫旁邊的文字。這種教學方法還使得老師變得懶惰起來,大部分老師在上多媒體課時很少板書,一些老師一節課下來,根本就沒在黑板上寫一個字,學生也就不作筆記了。

老師們認為一個班裏的學生成績有很大的差別,可以把學生分為己等。一個老師要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把課程學好,己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學生的具體情況,視個人的情況不同而對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對於成績特別差的學生一些老師就採取了放棄的態度,他們認為不能因為某個學生成績差而犧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樣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師們也承認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存有偏見,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有一個(中)大學聯考的指揮棒在無形中束縛着他們。老師不能對等地看待學生,這一點老師們能很坦誠地同我講,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們對教學態度都很認真、仔細。對學生而言學習也不是能夠很準確地把握。在教學課程中,很少有老師採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法,多是以講解為主,這樣更能夠讓學生很好地記憶。

在調查中我還發現有經驗的老師進行教學時,課堂汽氛總是很活躍。他們備課時不限於教參、優秀教案等書,能夠依據自己所教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去發揮,這在我實習期間聽不同的老師講課時感受最深。在教學中及時的瞭解及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情況有直接的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堤到的“備課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實際在我教育實習的調查中得到了驗證。

其次,從學生的角度來談一下xx學的情況。

在調查中,部分學生對我公開表示他們對xx學習不感興趣,不想學xx。

學生對現代化的教學手法一開始還是比較喜歡的,很感興趣,可是等時間一漲也就無所謂了。有的學生告訴我,上課老師用多面體教學時間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時太快,記筆記記不下來,有時太慢,學生聽起來又感覺到無聊。有的學生乾脆告訴我説,還不如在家裏自己上網學習。

師範類調查報告篇4

人生總有許多的第一次,而初為人師,對於師範生的我而言卻是件極具挑戰、頗具誘惑的事情。2016年10月11日,我懷着興奮的心情和隊友來到榆中二中,開始了一個多月的教育實習,實習期間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讓我體驗到太陽底下最光榮事業的崇高和艱辛。在實習學校有關領導和指導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時刻牢記“為人師表,嚴謹治學”的校訓,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在大學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教學相結合,在實踐中學,在學中實踐,認真開展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實習工作,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我付出了很多,但也收穫了很多。在整個實習階段,我從一個只會“紙上談教”的大學生到一個能在課堂上“講課自如”的準老師;從一個沒有經驗的大學生到一個對平行班有一定處理能力的班主任,這一切無不見證着我所付出的每一分耕耘所得到的收穫。下面我從幾個方面對我的實習進行總結。

一、進駐學校,統籌規劃,全面做好前期工作

我們於10月11日上午到達實習學校――xx二中,之前興奮的心情被眼前面臨的情況沖刷得一乾二淨:我們15個男生兩個房間一個房間10個男生另外一個房間5個,設備簡陋,房間內蒼蠅相當多。女生18個人住一個房間,男生相對還好一點。就是擺在我們這些養尊處優的大學生面前的第一個考驗,我們及時清醒的認識到面前的困難,排除沮喪的心情,齊心協力的安置行李,佈置房間,找來生活用品,很快我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安頓下來。剛安頓好,負責實習事宜的老師和學校領導就召集我們開會,在會上校長對我們的實習做了安排,介紹了學校的一些基本的情況,還向我們提出了學校對我們的要求和希望,希望我們這次實習能順利完成,每個實習老師都能學到本領,要求我們嚴格要求自己,為人師表,言必行,行必果,身正為範。這為我們的實習有條不紊的進行提供了保障。晚上我們實習隊進行了一次簡單的會議,落實了隊規隊紀,各項實習工作的安排和實習期間該注意的事項。有了這一切的統籌安排,我的實習才能進行的這麼順利。

二、名師指導,虛心學習,全面提高教學水平

教學實習的開展,我們分為兩個階段:實習的第一週為見習階段,在這個星期裏,我全面熟悉七年級數學教材,認真聽指導老師的每一堂課,做好聽課紀錄,課後與老師探討,虛心求教,深入瞭解課堂教學的要求和過程。學習如何備課、備學生,如何更好地將素質教育的理論與落實考綱考點的要求相結合。第二階段是上課,我的指導老師是具有十多年教學經驗的優秀教師,並且帶的是四個理科班,所以她給我上的課不是很多,而且給我安排的課時間間隔比較長,這就使得我有充分的時間細心琢磨教材、詳細寫教案、做課件,每一樣都是改了又改,直到自己認為能教好的符合班級情況為止,這樣才交給指導老師審批,在指導老師的批改和建議下再做修改,並且在上課前進行試講。

我的每一節課指導老師和另外一個數學都堅持聽課,在課後細心幫我評課,針對我課堂上出現的缺點提出寶貴意見,並且肯定了我的一些可取之處,讓我倍受鼓舞,在課後努力改正,提高教學水平,以確保在下一次的教學中不出現同樣的錯誤,在這樣的努力下,我在教態、語言、板書、提問技巧、與學生互動各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高。老師的讚賞和學生成績的提高是對我的教學水平充分的肯定。認真負責,勤懇踏實,為人師表,積極開展班主任工作。

做班主任是辛苦的,而當普通班的班主任則是更辛苦的,當我第一次到班上帶早讀的時候就更深刻的體驗到這一點。 學生素質普遍較低,個給管理教育帶來了巨大的困難,所以一開始我就暗下決心,一定要加倍努力,要投入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將我的工作做好,輔助班主任將班級帶好。每天有三個主要任務:一是看早讀,每天早上7:00到教室督促他們打掃衞生,檢查儀容儀表,督促他們認真早讀。二是在上課時間進行巡堂,檢查上課情況,如有上課不認真聽講者,下課及時找他談話,提出警告。三是午自習,我要到班上看班,輔導個別學生,給個別學生作思想工作。

我在一開始我就抓緊了解班級情況,管理整理他們的檔案和成長經歷,很快的熟悉了學生的狀況和家庭情況,這給我的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在這過程中,我做到愛崗敬業,任勞任怨,不喊苦不喊累,盡責的做好每一項工作,帶領學生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經過不懈的努力,班級整體情況有了改善,我與學生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得到他們的信任,成為他們訴説心事的對象,我也誠懇地傾聽他們的傾訴並開導他們。在班主任實習工作中,我學會了制定班級的班規紀律,學會了如何調動班幹部,學會了維持班級紀律,學會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學會寫班主任工作計劃,學會怎樣開好主題班會,學會……..,這一切都是我班主任工作實習進步的真實寫照。互相關心,相互學習,團結協作,做好實習隊的工作。

在實習期間,除了教學實習和班主任工作,我在實習隊裏也盡力盡責,與隊友團結合作完成該完成的任務;與隊友相互幫忙,相互聽課,互相借鑑經驗,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批評。這一方面鞏固了我們之間的友誼,另一方面給我的實習工作起了很大的幫助,我從不同的隊友身上學到了很多,如不同的教學風格,班主任工作技巧等等。雖説我們的實習已近尾聲,但我對教學的追求和努力將一如既往,我對學生的關愛也將永不消減,作為準老師的我將在以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不斷努力、不斷成長,爭取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師範類調查報告篇5

一、調查的背景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是每個語文教師所煩惱和思考的一個問題。當前的教育不再是説教模式,而是師生互動的教學活動。互動的過程避免不了教師的提問和學生的回答,但不同的提問卻有截然不同的教學效果。

教師有效提問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核心策略之一。所謂教師有效提問,是指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精心設置問題情境,有計劃地、有針對性地、創造性地激發學生主動參與,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課堂教學提問方式。經調查發現這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佔據語文課堂教學時間的50%-60%。如何確保提問的有效性,是提高課堂質量的關鍵。

教師提問的有效性主要關注:提問是否根據教學目標,是否突出教學重點,能否在教學過程中製造良好的教育氛圍;能否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否提高信息交流,調節課堂氣氛,促進師生有效互動,最終提高教學實效。

二、調查的方法與策略

編制《語文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學生問卷、《語文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觀察表》,對語文教師的隨堂課、教研課進行全方位的調查與觀測,並進行統計分析,研究教師提問在語文課堂上的有效性。

本學期,我們對600多名學生進行了《語文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學生問卷,對16名教師的隨堂課、教研課進行了《語文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的觀察與分析。為最大限度的保持調查的原生態,學生問卷不寫姓名,且問卷前鼓勵學生填寫最真實的感受;課堂觀察前也沒有跟開課老師進行過交流,保證在自然狀態下儘可能完整的記錄每一個提問,然後對記錄進行分類、統計、分析。

三、調查的統計與分析

學生問卷的統計顯示:1.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很感興趣52% ,興趣一般的45% ;2.感覺老師提問次數正好的74%,感覺老師提問太多沒有時間思考的13%;3.希望老師提的問題可以在課文中找到現成答案的26% ,結合課文中的語句思考後才能回答的47%;4.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時,老師加以讚揚20%,讚揚並點評39%,不太讚揚也不點評14%;5.當學生回答出錯時,老師打斷學生髮言,及時糾正錯誤43%,立即請他人回答18%,延長等待時間,期待學生自我修正14%,在你回答後,請他人評價你的回答,並提出修改意見25%;6.語文老師提問面向全班學生的56%,向成績好的同學提問的次數多於向成績查的同學提問的次數36%;7.老師的提問難易適當52%,問題太難,很少有人會8%,問題簡單大家都會30%;8.老師提出問題後,採用個別答51%,齊答14% ,優等生插嘴答29%;9.老師提問後積極組織學生思考並回答 66% ,提問後發現學生總不舉手回答就自己答11%,提問後沒留思考的時間就喊學生回答19%。

教師提問的課堂(隨堂課)觀察顯示:有效問題45%,低效問題34%,無效問題21%;識記型理解型問題佔52%和27%,綜合、應用和評價性問題只佔21%;問題過易的36%,過難的8%,籠統含糊或不了了之的17%;老師提問後立即叫學生回答的24%,組織學生討論後回答的7%,引導學生讀書、思考或適時點撥後回答的36%;教師提問後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回答的19%,會的就舉手回答的56%,優等生回答問題佔79%。

從《語文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學生問卷和《語文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觀察》的統計與分析來看,當前語文課堂教師提問中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有:

1.提問盲目隨意。

教師提問隨意性大,一堂課多則幾十個問題,少則十幾個問題,沒有計劃性、針對性。有的老師甚至想到什麼就問什麼,學生説到什麼就問什麼,腳踩西瓜皮,一路問到底,認為只要自己能問,學生能答就好。這種漫無目的的提問往往與教學目標無關,脱離課堂,不利於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

2.問題頻繁瑣碎。

教師提問的數量多,學生思考的機會少,一個問題剛提出,學生還沒有充分的時間思考,教師就要求學生回答,學生回答稍有受阻,教師就急於公佈答案,一堂課問題一個接一個,最終是該讀的書沒讀透,該掌握的知識沒掌握。

提問重複囉嗦,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強調,生怕學生沒聽到。特別是老師提問題後,下面沒有同學舉手或只有幾個同學舉手時,不到兩秒,老師會加重語氣再重複一遍問題,有時甚至重複多遍。這樣瑣碎頻繁的提問既浪費有限的課堂時間,又讓學生的學習疲於應付,失去自我。

3.問題難易不當。

從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性質和發問的方法來觀察,語文課堂教師的提問基本上是識記型和理解型的,幾乎是低層次問題的重複,“是不是”、“美不美”等低水平問題更是頻頻出現。毫無疑問,這樣的問題是不能夠產生“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它缺乏思考性,不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反之,有的老師提問太深奧。一個問題拋下去,學生目瞪口呆、雲裏霧裏、無從思考,索性放棄,乖乖地等待老師的答案公佈。這樣的提問看起來老師的知識淵博,功底深厚,但是學生根本就沒有參與課堂的機會。這樣的提問,往往使課堂氣氛變得沉悶,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自信,不利於學生參與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4.形式內容單一。

提問形式內容單一。觀察發現:提問形式一般都是老師問,學生回答,沒有給學生留下探究的空間,沒有把課堂真正還給孩子;提問內容一般都是關於課文內容的理解型問題,探究、應用、拓展性問題涉及較少。

提問的對象固定。很多老師都偏愛於優生,因此課上回答問題的都是那幾個學習寵兒,而且是每次都是他們輪流回答,有些“人大代表”一節課回答十幾次,而大部分普通學生一堂一次發言也輪不到,這種現象我們在一些公開課上也可以看到。似乎上課的只有老師和那幾個優生,而其他的同學都成了旁觀者。

5.忽視問題情境。

從課堂觀察來看,不少教師不重視問題情境的創設,重結論輕過程,提問流於形式,缺少置疑和認知衝突的激發,導致課堂上“啟而難發”的局面;或用優生的思維代替全班學生的思維;或以簡單的集體應答取代學生深入的思維活動,形成學生思維的虛假活潑,削弱了提問的有效性。

6.缺乏有效評價。

教師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後,缺乏積極靈活的評價引導,有的教師對學生的回答不置可否;有的一味肯定,無原則的讚美,即使學生回答有錯也沒有指出不足,提出期望;還有的教師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對問題的解決已經有了初步的結論,因此教學中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按照自己的思維體系來要求學生,當學生有了不同的意見時,教師不能根據變化了的情況,很好的引導和啟發,忽視學生在問題解決時的“生成”性。這樣,不但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不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

師範類調查報告篇6

課堂教學的效果問題引起了教育界的關注與研究,有效教學巳成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迫切需要。而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很多,既有人文性因素(教師、學生及情感因素等),又有科學性因素(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過程的優化、教學方法的運用及教學媒體的選擇等),調查瞭解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現狀,對於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我2013年五月開始申報 “在小語閲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策略研究”課題,在 課題醖釀而成之後,着手進行實驗研究,開展學生課堂現狀調查。現將其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目的

新課程教學理論認為:課堂教學的本質是由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有效學習的活動過程。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體,又是自主發展的主體。課題研究者旨在通過充分調查和研究學生,針對學生的實際狀況和個性差異使進行有效的教學。致使語文課堂教學變成學生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和不斷生成發展提升的過程,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收益,達到課堂40分鐘真正有效。

二、調查對象與內容

調查對象:我校國小四到六年級學生,四年級60人,五年級37人,六年級39人。

調查內容:首先是調查和研究班級學生的整體發展水平,使教師的教學具有面上的指導作用;其次是研究班級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我們的教學能夠支持學生的個性發展。要研究每一個學生,就要深入調查學生主動參與度、學習方法、知識現狀等學習水平,調查學生對本學科的瞭解程度和期望值,調查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等。

——調查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去了解和研究學生學習積極性、課堂行為、參與習慣、知識水平等情況,使之教師上課能因材施教,學生在課堂內能獲得最大的收益。

——調查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期望度。作為實驗教師,在瞭解學生對該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要了解學生的期望度,充分利用“最近發展區”原理,根據學生最適應的學習需要,設計出有準確定位的學習方案。運用創新的方法進行有效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調查學生對教師的評價。運用多種方式去調查、瞭解學生對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學方法、教學水平、教學積極性態度等方面的真實的評價,以便更好地調整和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結構,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加強自己的品德修養,使學生因“親其師,而信其道”,致使教師的“導學”,學生的“自學”和諧高效。

三、調查的方法與形式

眾所周知,調查瞭解學生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至關重要,為了便於開展好《在小語閲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策略研究》課題研究,我們遵循分散與集中的原則,嘗試以下方法進行調查瞭解學生。

1.水平測試法。在教學伊始前對實驗班級每一個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進行全面的測試。學期中分階段從不同的方面進行調查式測評,使之教師能準確瞭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2.課堂觀察法。作為老師在課堂上能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善於觀察學生學習語文的表現,如:讀書、思考、討論、聽講、筆記、練習等情況,還要跟蹤觀察學生在課餘的行為舉止。做到通過觀察學生的外顯表現判斷學生內心需求,對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行及時診斷,還輔之以相應的學習方法、策略,驅動學生的興趣激點,由師生一對一引導產生一對多引導的效果,使課堂40分鐘紮實有效。

3.問卷調查法。採用學生問卷的調查方式進行調查,獲取多方面較為客觀的信息。把想要了解的內容分列出若干子項,編製成問卷,發給學生作答,再收集了解調研情況。還對問卷所得的信息要作出好、中、差三類學生的需求分類統計,及詳細的問卷分析,最後形成書面分析報告。以問卷調查形式瞭解學生知識層次、生活經驗、認知水平和情感態度,為調整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實現教學目標的切入點和方法途徑找到合理的依據。

4.個別談話法。巧用個別談話法調查瞭解學生。如在課堂上一發現學生的異樣情況(學習行為特別、學習興趣不高、思維表現有變化等),應選定談話的對象,想好談話的目的,確立談話的框架,設想好談話即興生成的問題,選擇課餘適當的時間,進行個別談話,以朋友的角色與學生交流家庭生活,興趣愛好,最近讀書情況,對孩子感興趣的電視劇或流行歌曲的看法等等,與學生的交流中去捕捉反映他們心理變化或需求的信息。通過心與心的溝通,情與情的交融,真正地瞭解學生,獲得更多有價值,有利於學生深度發展的信息。

5.走訪瞭解法。因學生的生活是立體的,要教育好孩子,教師就要經常去訪問學生的家長或親友,訪問學生家庭所在社區的相關人員,多角度瞭解學生在家庭或社會的情況,做好訪問的記錄,建立校外訪談跟蹤檔案。使社會、家庭、學校三者教育達成一致。

四、對我校語文課堂中的學生學習現狀問卷調查與分析

語文課堂中的學生學習現狀問卷調查

(國小四、六年級部分學生)

請你在下列選擇題的a、b、c、d等選項中作答,可以多選,還可以補充。

1.你認為語文課是:

a、有趣的 b、枯燥的 c、令人興奮的 d、一般,無所謂

2.你語文課堂上最喜歡哪種學習方法?

a、認真聽講 b、合作交流 c、自學探究 d、遊戲互動

3.當你在語文課堂上沒有掌握住所學知識時,你會怎樣做?

a、上網查閲資料 b、問同學

c、問老師 d、問家長

4.你的語文老師提問主要針對:

a、大部分同學 b、部分優等生 c、部分後進生

5.你認為語文老師教學時,哪一種方法你聽課專注些?

a、灌輸式教學法 b、朗讀教學

c、故事教學 d、情境教學

6.你在語文課堂上參與學習的情況?

a、積極主動地學習

c、較少主動答問、提問或參與討論 b、喜歡誦讀

7.語文課堂上,你有注意力不集中或做別的功課的習慣嗎?

a、經常有 b、偶爾有 c、從來沒有

8.你認為現在的語文課堂:

a、和諧互動、活躍而有序 b、書聲琅琅、議論紛紛 c、枯燥無味

9.你對小組合作操練學習這種形式感興趣嗎?

a、感興趣 b、有時感興趣 c、沒有興趣

10.你對語文情境學習這種形式感興趣嗎?

a、感興趣 b、有時感興趣 c、沒有興趣

調查結果統計

1.你認為語文課是:

a、有趣的 54% b、枯燥的 7%

c、令人興奮的25% d、一般,無所謂14%

2.你語文課堂上最喜歡哪種學習方法?

a、認真聽講8% b、合作交流18%

c、自學探究34% d、遊戲互動 40%

3.當你在語文課堂上沒有掌握住所學知識時,你會怎樣做?

a、上網查閲資料38% b、問同學 53%

c、問老師 28% d、問家長 10%

4.你的語文老師提問主要針對:

a、大部分同學 60% b、部分優等生 30%

c、部分後進生 10%

5.你認為語文老師教學時,哪一種方法你聽課專注些?

a、灌輸式教學法 8% b、朗讀教學50%

c、故事教學40% d、情境教學20%

6.你在語文課堂上參與學習的情況?

a、積極主動地學習80%

b、較少主動答問,提問或參與討論 20%

7.語文課堂上,你有注意力不集中或做別的功課的習慣嗎?

a、經常有 0% b、偶爾有 20% c、從來沒有 80%

8.你認為現在的語文課堂:

a、和諧互動、活躍而有序16% b、書聲琅琅、議論紛紛74%

c、枯燥無味10%

9.你對小組合作操練學習這種形式感興趣嗎?

a、感興趣 49% b、有時感興趣 51% c、沒有興趣 0%

10.你對語文情境學習這種形式感興趣嗎?

a、感興趣46% b、有時感興趣 54% c、沒有興趣0

師範類調查報告篇7

近年來,學校和老師補課一事罵聲不絕於耳,各地教育也做了工作,被電視曝光的,被報紙批評的,被處分的老師和學校也大有人在,可補課之風不但屢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且“多樣,內容含蓄”。這究竟是原因的?補課的都有哪些?而補課後的又是如何?帶着問題,近兩週的見習,對中學的學生了的調查。

一、學生為要補課?

教育主管提倡素質教育,倡導減輕學生負擔,三令五申禁止佔用學生課餘給學生補課,可為呈越演越烈之勢呢?

1、教育體制的“產物”。倡導素質教育,但惟“分”論英雄的事實,而整個社會仍在為學校排名次,用升學率的高低來評價一所學辦學質量,我國的招生,入學,就業體系,官民子弟在待遇上的差別,使家長孩子不“享受”在上高中時因差一分而掏6000元錢的“待遇”,或者在將來找到一份好一點的工作,選擇了平時花“小錢”,給孩子補課,打“預防針”。

2、家長的“安慰劑”。激烈的社會競爭,使學生之間的競爭隨之加劇,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正説明應試教育的並未從。家長們不會空喊口號,“考入高中,上了名牌大學”才是硬道理。迫於此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自然就要要求補課,暫且不看結果如何,起碼能從心理上安慰,這是在給孩子“充電”啊!

3、學生的“鎮定劑”。學生一兩次考試成績不理想,或班級排名下降,產生焦慮急躁自卑等心理。於是上課外補習班,或是請家教,結果成績,從而帶來了巨大的心理鎮定。須知,學生在過渡時期成績一時跟不上,自身的努力,學習方法,都可以趕上。

4、老師的“新產業”。老師故意在的學校課堂對講課的內容保留,將精髓留在“私塾”上講,老師甚至故意在補課中向學生樓考試題,迫使學生加入補課的隊伍,顯然,教師是將補課“創收”的“新產業”。老師可以開設補習班,月賺到上萬元,這與每個月xx多元的工資相比,真令“誤人子弟之士”動心啊!

二、補課是以怎樣的?

明令禁止學校雙休日,寒暑假等給學生補課,那麼學生是以怎樣的補課的呢?

1、學校設“新班”。學校能使的補課名正言順,不與政策唱反調,而開設課外班。説是學生自願選擇參加,而所謂的班只是提前講新課。參加的同學到課堂上老師的進度是按班的。沒參加自然就跟不上了。也得“自願”的去參加了。

2、老師開“私塾”。在三令五申的禁止下,公開不可少了。然而老師家裏的“私塾”式的補課卻多了起來。在調查中,100的學生或多或少參加了“私塾”是不可。不可擇在假期、週末或每天放學後,補課地點多是在老師家裏或歷史租借的房間,不可多是畢業班學生。

3、家長請家教。家長工作關係,充足的來照顧孩子。但又不放心孩子能否獨立的作業。於是就請高小的大學生在週六、週日或每天孩子放學後到家裏,為孩子輔導。在調查中,78的孩子都請過家教或正在請家教,且高年級學生佔大多數。以英語、數學為主。

三、補課後的結果如何?

家庭花了的錢,學生花了的來補課,那補課的結果如何呢?

1、學生的依賴強了。不少學生嘗試過請老師或上補課班的“甜”後,容易產生心理,要和家長找老師補課,以自信和上課時的輕鬆感。一名同學在談到不可的好處時説:“可以學到課堂上學的東西。有補課即使上課走神了也不用怕。有時不開心不想聽課,有補課墊底就不聽。”

2、家庭的負擔重了。補課不但了學生是學習負擔,也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在調查中到,各校老師一對一補課,每節課都要100元。幾個學生一起補,起碼要50元一節課。一學期下來也要幾錢元錢。這普通中產階級家庭來説,是有。

3、老師的腰包鼓了。老師補課,經濟收入如股市“熊去牛來,”全線飄紅,買電梯房、開轎車、甚至買上一套價值不菲的商品房當作“補課基地”、“課外產業”從此了良性循環。

四、如何看待當前風行的補課?

學生要求補課,希望更多的知識,更多的信息,學到更多的技能,這似乎是再不過的了。但明白事情都有兩面性,而要衡量其本身的價值,這就要看是利大弊大。

自古有:“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之説,反觀現在的老師的,不免讓人寒心。在的課堂上把該傳授給學生的知識學生,而留一手於課外的“私塾”。可見老師在“傳道授業解惑”,而是在“串道收業截獲”,至此,我想起來了餘秋雨先生所説的一句話:在每年月日人們慶祝教師節之時,老師們又反思誤人子弟又一年。

任何事情都有其發展的規律,一切不切,與規律背道而馳的做法,不科學的,只會落得害人害己害。仔細算一下,現在學生早晨六點半從家走,下午五點半左右到家,有補課,又要上到晚上八九點鐘,回到家後還有學作業和課外補習班的作業需要兩三個小時,而的睡眠六個小時左右。中學生來説,這是違背其發展規律的,,不管是生理心理,,這是的學生自我安排的少了,自主性減弱,而依賴性,有一天讓獨立的走向社會,能否挑起的那一份擔子,承擔起的那一份責任。這很值得去思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mw18v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