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關於仁的調查報告新版多篇

關於仁的調查報告新版多篇

關於仁的調查報告新版多篇

關於仁的調查報告篇1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大量向城鎮轉移,與此同時受户籍、經濟、居住等客觀條件的限制,他們的子女大多在家鄉接受教育,或生活在有父母一方撫養的 單親家庭 裏或由祖父母、親戚朋友代為撫養。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縣農村14週歲以下兒童約1.3萬人,留守兒童有1457人,約佔兒童總數的11%,其中留守兒童單親在外務工為898人,雙親在外務工559人。為了進一步瞭解留守兒童的相關情況,改善我縣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發展狀況,20__年4月,縣婦聯對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學習狀態、情感體驗和社會支持四個方面做了一個問卷調查,調查對象主要是昭君鎮、峽口鎮、南陽鎮的部分留守兒童。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現:

留守兒童現狀及分析

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分析

調研結果顯示,在父母雙雙外出務工的情況下,留守兒童大多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佔62%,與其他親戚生活一起的佔13%,在校寄讀佔25%。這些家庭大都為經濟狀況所迫,不得以而出去打工。在對於父母外出打工,大部分留守學生不希望父母出去打工,主要原因集中在想念父母在家時的温暖和關懷。在外打工的父母對子女的關心並未減弱,絕大部分成年人外出務工時都會對子女的生活做比較放心的安排。外出後,他們在經濟上給予充分的支持,調查發現所有留守兒童都有充足的零花錢,其中43.2%的留守兒童表示自己的零花錢較多。

留守兒童的學習狀況分析

據問卷結果顯示,100%留守兒童是喜歡上學的,因為這樣能認識更多的新朋友,而且還能和同學一起玩。但是有75%留守兒童成績在班上是中等或者中等以下,17%留守兒童由於父母不在身邊學習興趣下降了。由於爺爺奶奶作為監護人,普遍文化水平較低,無法幫助孩子學習,當問及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怎麼辦時,有71%是與同學一起探討完成的,有15%的留守兒童是自己獨立解決的,有13%是求助老師,只有1%是求助家人或親屬。在問及監護人是否重視學習時,93%留守孩子表示重視但不能輔導,只有1%表示重視並能輔導,還有6%的表示不重視。

留守兒童的情感體驗分析

調研結果顯示,父母與留守兒童聯繫中,父母談的最多的學習成績及學校情況,其次是詢問身體狀況、飲食、穿衣等情況,再次就是注意安全等問題。當問及身邊的人是否關心自己的問題時,絕大多數留守兒童選擇最關心自己的是在家照顧的人,甚至有13%留守兒童覺得父母很少關心自己。在問及平時是否開心的問題時,43%留守兒童表示多數時間不開心,有35%留守兒童認為比較開心,還有22%留守兒童是説不清。

社會支持情況的分析

調研結果顯示,90%留守兒童知道留守兒童的概念,63%的留守兒童知道愛心媽媽或代理家長,45%的留守兒童表示需要設立 代理媽媽 制度來幫助留守兒童,有40%留守兒童表示需要成立 留守兒童服務中心 來幫助留守兒童。

存在問題

由於長期親情缺失,這些孩子已經產生了一系列學習、心理、道德等方面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學習問題

留守兒童大多是由爺爺奶奶及親戚代理撫養,由於爺爺奶奶及代養親戚的文化水平較低,無法在學習上得到幫助和指導,也沒有時間去關注孩子的學習,隔代扶養還突出表現為過分溺愛孩子,認為父母不在孩子身邊就應該多給孩子一點兒愛。絕大多數父母選擇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家人的生活越來越好,讓孩子能有條件上好學,接受學校好的教育,日後有出息,不再走自己的路。但往往事與願違,通過調查發現,留守兒童成績中等偏下和較差的佔大多數。

心理問題

留守兒童由於親情的缺陷,存在嚴重的 親情飢渴 ,而其他監護人替代不了父母應該要履行的完整的監護職責。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敗、進步、憂鬱、悲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時,沒有自己信賴的長輩可以傾訴和指導,往往只能是 自我消化 。尤其當他們遭遇挫折時,大部分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

道德品行問題

未成年人正處在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父母外出,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上的正確引導和幫助,在行為習慣上容易發生消極變化,一些不良的文化、越軌的行為很容易被缺乏正確判斷的他們接受。養成許多不良行為,如沉迷上網遊戲、好吃懶做、小偷小摸、打架鬥毆等,且難以及時得到糾正,在是非面前表現為含糊不清,有時甚至覺得刺激而觸犯法律的底線。

安全問題

留守兒童雖然有一定的監護人,但父母所委託的監護人如長輩家屬、親戚以及代理家長等,由於年齡、經濟、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無法對孩子進行有效的監管。而且他們往往認為只要讓孩子吃飽穿暖就算盡到了監護責任了,至於其他的事情則是學校的事情。因此在課餘和節假日等老師無法監管的情況下,留守孩子則成了絕對自由的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缺乏必需的安全保證。

產生問題的原因

由於監護的 盲區 。從調查情況看,留守兒童家庭隔代教育,由於祖輩與孫輩年齡相差一般都在50歲左右,且祖輩大都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觀念與孫輩有很大差距,難以與孩子交流溝通,有的還要幹農活維持生活無時間照顧孩子,有的體弱多病無能力監護孩子,加之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往往只滿足孩子物質、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導,甚至嬌生慣養、放任自流。把孩子託付給親戚朋友如叔嬸、姑舅或朋友監管的留守兒童。主要特點:監護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學業成績和物質上的滿足次之,而較少關注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通常親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於對待不盡公平,留守兒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 外來人 而產生自卑心理。有一部分在學校寄宿,年齡較大的孩子屬於自我管理的類型。這種類型,孩子年齡在14歲左右,多為國中學生。主要特點:父母長期在外覺得欠孩子太多,因而在財、物方面儘量滿足孩子的需要,而對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關注較少。這類留守兒童由於處在青春期初始階段,易受外界影響,發生問題較多。

家庭和學校教育存在 誤區 。一是父母由於長期在外,無法照顧孩子而產生負疚感,大多采取 物質(金錢)+放任 的方式來補償,偶爾打電話聯繫大多隻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而對子女的倫理道德、法制教育關注較少,致使子女好逸惡勞、奢侈浪費、擺闊氣,產生 拜金主義 等思想。部分留守兒童厭學,認為讀書無用,自己父母也沒讀什麼書,同樣天南地北掙錢,部分學生開始把人生髮展方向定位為打工掙錢,熱衷於吃喝玩樂,缺乏進取心和刻苦鑽研的精神,不求上進,成績普遍較差。二是由於監護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錯,監護人對其行為一般不過問,因而缺失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導致部分留守兒童紀律散漫,在學校道德品行較差,不遵守規章制度,遲到、曠課、逃學、迷戀 網吧 等,甚至與社會上一些有不良習氣的人混在一起。三是學校教育由於學生多,教學任務重,教師沒有精力,心有餘而力不足,對留守兒童的心理關愛難以顧及。而且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學校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難度真大,有時半年甚至一年難見留守兒童父母一面,很難反映孩子在學校的真實表現和存在的問題,難以實現家庭和學校共同教育的目的。

社會環境存在 雷區 。對於環境適應能力較差、自制力較弱的孩子來説,加強安全防護工作至關重要。由於學校、家庭之間存在安全教育銜接上的 真空 ,學校不可能事無具細,監護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護的意識和能力,導致留守兒童被傷害等安全隱患無處不在。

對策與措施

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構建和諧農村生活。

縣委縣政府要出台各項優惠措施,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動員條件成熟的有志青年返鄉創業,大力開展家庭創業工程、信貸助推婦女創業行動、青年創業小老闆計劃等,同時聯合農業、科技、勞動等部門開展技能培訓,讓年輕農民掌握一技之長,能夠就近就業。各鄉鎮要就地發展經濟建設,作好 原生態 經濟文章,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轉移,千方百計增加農民工就業機會,使部分農民能在本鄉或本縣打工,縮短務工農民回家週期,這樣不僅可以減少留守兒童的數量,還可以增強農村兒童受教育質量。

充分發揮學校在留守兒童教育中的主導作用

教育部門要把留守兒童工作情況作為學校教育考核內容的主要部分,各農村學校幼兒園要成立留守兒童管理專門組織機構,明確專人負責,採取有效措施加強留守兒童管教。一是教師要從生活上和心理上給予留守兒童更多關心和關愛,加強人格教育、性格教育等;二是建立留守兒童成長記錄檔案,將留守兒童成長記錄檔案與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材料結合起來管理;三是通過書信、熱線電話等形式,建立留守兒童家長聯繫熱線。

興辦農村家長學校,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教育、團委、關工委、婦聯、鄉鎮政府等部門要加強對留守兒童父母和臨時監護人的家庭教育指導。通過學校的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觀念,幫助家長全面瞭解孩子的身心特點,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指導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加強情感交融,扭轉留守兒童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勢,努力為他們營造近似完整結構家庭的心理氛圍和教育環境。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觀念,親子溝通方式,促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諧發展。家長學校要適應形勢的發展,開辦臨時監護人培訓班。

主動發揮組織優勢,維護兒童合法公益

一是建立 留守兒童服務中心 。每個鄉鎮可依託學校或村委會,在留守兒童相對集中的地方建立 留守兒童服務中心 ,設置 快樂活動室 親情工作室 愛心閲覽室 等,為留守兒童提供學習園地、交流平台、娛樂場所和健身陣地。藉助慈善協會的平台,建立的 關愛留守兒童 專項資金,廣泛挖掘社會資源,接受社會的資助,從機制上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經費來源。通過聘任志願者的形式,常年開展留守兒童喜聞樂見的集體活動,彌補留守兒童在情感和精神上的缺憾,調動他們生活、學習的積極性。二是建立 愛心媽媽 結對幫扶長效機制。開展 愛心媽媽與留守兒童結對幫扶 活動,採取多種形式向全縣婦女發出宣傳倡議,招募 愛心媽媽 。同時改變以往經濟幫扶為主的方式,鼓勵 愛心媽媽 進家入户為留守兒童檢查指導作業,送課外書,梳理頭髮,修剪指甲,整理房間,使留守兒童感受到母親般的關愛。

提高保障社會救助,切實解決生活困難。

健全特殊困難流動留守兒童的檔案,將符合條件的留守兒童全部納入低保範圍,對其及時進行醫療救助。要抓住全面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有利契機,確保農村留守流動兒童享有應有的基本醫療服務,有效解決困難農村留守兒童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充分發揮各地法律援助服務機構的作用,切實維護留守流動兒童合法權益。

大手牽小手,全家樂悠悠;小手牽大手,齊心填代溝。兒童是家庭的花朵,更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成長是我們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學校,成功在社會。惟有從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為一體來引領好我們的孩子,這才是我們最終的期盼!

關於仁的調查報告篇2

一、前言

當前,國內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使得“食品安全”已成為了一個社會熱點詞彙,是人們談論的重點話題。俗話説“民以食為天”,學校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它不僅直接關係到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直接關係到高校的工作、學習、生活秩序,也直接關係到高校和社會的穩定。因此,我們課題小組展開了這一次關於校園食品安全的調查。希望通過這次調查,可以讓一些潛在的校園食品安全隱患暴露出來,也藉此提高同學們的食品安全意識。

二、課題的展開

本次調查以問卷法為主,實地考察、訪談法為輔。我們對學校的一些飲食場所進行了實地考察,來了解那些廣大師生常去的主要餐飲場所在確保食品質量安全的方面所做的具體措施以及他們對食品安全相關知識的瞭解和態度,並希望藉助我們的問卷調查反饋結果,使他們瞭解到目前師生們對他們的舉措提出的建議和看法,並且在未來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此外,我們還通過問卷調查方式,瞭解同學們對我校食品安全現狀的認識和評價。另外為了保證結果的客觀性與準確性,我們還採用了觀察法與文獻法。觀察法主要是我們結合身邊的實際情況,以及自己的所見所聞,來進行一個情況研究。除此之外,我們還用到文獻法,在瀏覽一些資料,文獻,尤其是網絡資源、報刊等二手資料,甚至直接查找了一些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話題調查活動及論文作為參考。

三、調查的結果及分析

調查問卷總結:

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強化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健全校園食品安全保障體系,推進校園食品安全文化建設,建設和諧校園。四川大學軟件學院20xx級3班的活動小組針對目前校園食品安全現狀及學生的消費特點,製作了關於校園食品安全問題調查表,於10月底11月在全校範圍內進行抽樣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84份,收回84份,有效問卷84份。

根據問卷表所反映的內容,有以下一些情況:

一、有74.6%的學生一般選擇在食堂就餐,22%的學生在學校周邊的小攤點或小餐館就餐。對學校食堂的的食品安全的總體評價滿意的學生佔53.2%,不滿意的佔30.7%。覺得食堂提供的餐具安全性一般的佔80%,不安全的佔10.2%;覺得食堂的就餐環境、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滿意的佔72.9%,不滿意的佔10.3%;覺得食堂的食材一般新鮮的佔65.5%, 不新鮮的佔30.2%。

二、認為學校周邊的小攤點或小餐館衞生狀況一般的學生佔58.7%,認為較差佔27.2%。認為學校周邊有存在不衞生的餐飲攤點的學生佔89.8%。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學生未關注小攤點是否有衞生許可證,看到哪兒有好吃的就坐下吃。許 多學生同時還反映學校周邊攤點存在碗筷較油膩、不衞生、好像沒有消毒等現象;蔬菜沒洗乾淨、有黃葉;工作人員未穿工作服帽、指甲未剪、戴手飾等情況也比較多;基本衞生設施不夠完善、操作不規範、管理不到位、飯菜質量不高。

三、對於購買可存放的食品大多數同學會到比較正規的商店購買,並注意商品的價格、生產日期、廠名、保質期等事項。也有少數學生並不重視商品質量,走到哪裏買到哪裏圖個方便。由於大型超市有着相對比較嚴格的食品質量安全控制體系,所銷售的食品在安全方面有比較好的保障,成為消費者購買食品的首選場所。所以在大超市購物相對比較放心,大部分學生會注意保質期和不去購買“三無”食品,但有部分學生人不知道“三無”是哪三無;對散裝食品的質量問題還是比較疏忽,大多數學生不會注意,説明學生對散裝或裸裝食品仍然缺乏足夠的辨識能力,好在國家已經對散裝或裸裝食品採取措施(國家質監總局、衞生部等部門規定,散裝速凍食品等十類食品必須加貼“質量安全(英文簡稱qs)”標誌才能上市銷售。)。這樣更能保障食品安全。

四、大多數學生認為目前應該採取輿論監督提高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大多數學生很少關注到食品衞生方面的新聞報道,説明輿論的宣傳力度不夠。畢竟廣播電視和家長對學生的宣傳教育還是主要手段,通過這些媒介雖然對學生的食品安全知識和維權意識有提高,但是仍然比較薄弱,畢竟這些知識的來源有限。足以説明有關部門對於食品安全知識和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不大,消費維權觀念有待進一步提高。

實地調查總結:

1. 調查時間:20xx年1月4日

2. 調查地點:拉麪館.超市

3. 調查內容:調查餐館的食材是否新鮮,飯菜製作過程是否衞生,同學對餐館飯菜及就餐環境是否滿意,調查周圍私營餐館的衞生許可證和超市銷售食品的安全安與衞生.

4. 總體情況及分析

總的來説,學校食品安全問題是過關的.

1.食堂篇

一餐食材都是新鮮的,製作環境相對衞生,碗筷都經過消毒處理.就餐時間會有工作人員及時清理餐桌上的剩飯,保持清潔

蘭州拉麪館規模較小,人手不及一餐,所以難免清理餐桌不及時,但總體不錯.

2.商業街篇

私營餐館均有衞生許可證.

在超市抽查的食品均未過期.

三.當前存在的問題

1.食堂工作人員不戴口罩,這樣不衞生.

2. 超市會賣一些製作及其不衞生的廉價麻辣垃圾食品.

關於仁的調查報告篇3

作家約翰卡雷説:從書桌上了望世界是危險的。

當太多太多創業的名人佳績出現在眼前,身處象 牙塔的學子不願在一旁觀望。他們走出書本和課堂,夢想着建造一個商業帝國。而作為社會發展的生力軍,他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創新程度。

雖然成功是難以複製的,財富與經驗也不是唾手可得,但我們必須看到,如果沒有那些新鮮的思維火花,沒有在車庫裏的學生創業者,也就沒有微軟、惠普等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不僅是在被視為創業夢土的美國,在發展中的中國,創業這個詞也在激勵大學校園裏許多熱切追求理想的人們。

“這已經是我的第二次創業了。”

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的馮錫平在xx年拿到博士學位後,並沒有加入熙熙攘攘的就業大潮,從博士研究生一年級開始就着手創業的他,畢業之後很自然地選擇了自主創業。“我們研製出的產品年內就可以問世,並正式投入試用階段。”他的表情裏沒有太多的興奮,只是淡淡的欣慰。

的確,失敗過一次的馮錫平深知平和的心態和創業的激情並不相悖。他甚至可以給記者梳理出中國大學生創業所經歷過的那些充滿躁動的高潮期及其後趨於務實的階段,因為他和他的夥伴們一直在其間經歷着、觀察着。“我的結論是,中國還沒有一個好的適合大學生的創業

環境,”馮錫平的口氣裏充滿了憂慮。

創業究竟有多熱

比爾蓋茨創造了微軟帝國,也創造了學生創業的神話。上世紀90年代末,全球性的學生創業熱潮開始登陸中國。

1998年5月,清華大學舉行首屆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1999年3月,清華大學學生科技創業者舉辦了第二屆創業大賽,這次大賽誕生了“易得方舟”、“視美樂”等學生公司。

在1998到xx年間,許多學生創業者投身到了網絡產業中,並經歷了一次泡沫破滅的洗禮。在那之後,大學生創業進入相對平穩的狀態。

xx年,前程無憂網展開了一項關於大學生創業的調查,調查報告的首題為:“你是否有創業的衝動?”最終調查結果顯示,僅有3.4%的大學生選擇了“沒有”一項。由此可見,創業的概念已在大學生的心裏普及。

在當今中國的教育體制下,自主創業的“熱”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它可以增強大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社會適應能力;而另一方面,不論是在公共話語空間還是在高校內部,“就業難”都是不可迴避的話題,創業成為了解決大學生就業的一個比較現實的選擇。現代大學生創業,已經不僅僅是為了獲取財富,而且融入了更多的作為社會人應承擔的責任。

創業的中美差異

雖然自主創業一次次被中國大眾所關注,卻始終未成氣候。在西方發達國家,大學生自主創業非常普遍,比如美國大學生創業的比重就高達20~23%。而在我國,大學生創業的比重相對偏低,就一些分析數據來看,大學生創業的比重還不到1%。

在一些發達國家,創業計劃大賽往往是優秀學生創業者誕生的搖籃,但在中國卻出現了差異。在三年前的第四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計劃競賽中,廈門大學做了一次大型的問卷調查,有52.8%的人聲明參加競賽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工作經驗和結識工商界精英,這無疑表明,過半的人蔘加計劃競賽並不純粹是為了創業,而是為了給找工作時增加籌碼。

美國是世界上創業投資最發達的國家,有成熟的資本市場,風險投資資金充足,信息服務行業發達,各種諮詢服務機構齊全。而目前,中國的資本市場落後,創業投資處於起步階段,融資相當困難,因而許多優秀的創業計劃難以付諸實踐。

從創業模式來看,西方高校起步早,且崇尚創新和個人價值,大學生的創業計劃多數都具有可行性。而在中國,雖然各高校bbs創業論壇有大量“創業宣言”和尋求創業合作的帖子。但就記者觀察,大多數創業者僅構思了一個大概的方向,對運作模式、盈利點、投入產出、計劃書等一些創業應該考慮的基本問題,無法給出清晰解釋。

就創業領域而言,美國大學生一般選擇高科技領域創業,而中國則有相當大部分是從事家教、開小店、農業養殖等創業活動。

除了受經濟發展、社會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外,高等教育模式的不同也造成了差異。如美國的教育是服務型、開放型的,學生往往具備了較強的獨立意識和競爭性格。而中國的教育是管理型、封閉型的,大部分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不多,普遍缺乏創新精神和冒險精神。加上太過注重學習的過程與形式,而忽略了學習的目的,因而走出校園譜寫創業史的不多。

生存才是硬道理

“企業家成長機制與創業環境”課題組曾對上海某著名工科高校34名創業學生進行了一次追蹤調查。這些創業學生普遍感到創業後第一年、第三年是兩個重要的坎。其中,創業一年後能夠堅持創業的已不到10人,創業企業能夠存活超過三年的僅6家。這些數據初步顯示,大學生創業存在着“一年之痛”和“三年之癢”的情況。

不少大學生對創業抱有“一年觀察期”和“三年承受期”的心態。一旦“創業”,就意味着時間、精力、資金等的

投入,甚至是放棄其他就業選擇,而當他們感覺回報太低或者不確定時,就會選擇更為穩妥的就業機會。

馮錫平告訴記者:“在創業的過程中,常常是要忍受心理煎熬的。因為你不知道努力是否有可能得到回報,究竟什麼時候能盈利。甚至在企業上了一個平台之後,你還會忍不住問自己,明天該怎麼辦,是不是會有新的危機?我的第一次創業堅持了十個月就結束了,但也不是沒有收穫的,至少在第二次的選擇過程中,我為自己降低了門檻,我想我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生存下來。”

如今的創業就像是寬進嚴出的大學門檻,入門容易,畢業很難。但遺憾的是,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有人在大學生中做過一個期望值調查,結果顯示,如果進行創業,有25%的人期望三年內達到年利潤300萬以上,有39%的人期望三年內達到年利潤100萬,只有5%的人期望三年內能夠存活。

對於思維迅速,接受新事物和新概念能力很強的大學生來説,創業像是個一觸即發的彈簧座椅,初速度猛烈,但減速又相當明顯。初速度越快,也許落地的毀壞程度就越大。許多大學生在創業失敗一次後,就再也沒有鬥志了。“失敗並不可怕”,這句話只有在創業者意志堅定、風險意識不斷加強的前提下,才不致淪為一句大話。

會拼才會贏

對於那些身在象 牙塔而心繫創業“江湖”的大學生而言,來自親歷“江湖”的前輩們的忠告應該是最中肯、最有幫助的。

“從以往情況看,大學生走的多是it的路子,現在看來,這個行業留給學生的空間已經很小。因此應先深刻了解市場和自己,切忌眼高手低。實際上,大學生尤其是本科階段的學生,技術研發能力有限,找能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小項目更容易得到風險投資商的青睞。或者説,如果能找到好的切入口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就有很好的市場眼光,設計往往都不是他的,但他能看到新方向,他為此興奮得大喊大叫,也掙得盆滿缽滿。但中國缺少這樣的人。”曾經嘗試在互聯網行業創業的學生小馬告訴記者。

有很多學生時期創業的“過來人”紛紛表示,優勢互補的團隊是自主創業的基礎。大學生創業團隊往往從友誼開始,但在實際操作中,會出現很多利益協調以及發展理念的分歧。一旦成員之間產生嫌隙,就很容易以散夥為終局。因此,只有保證創業團隊形成最大的合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勝。

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創業前一定要做足準備,結合自身條件,充分考慮外在因素,做好創業策劃。而計劃必須建立在現實、有效的市場調查基礎上,不能憑空想像。要根據計劃書的分析,制定出企業目標和詳細的工作步驟。同時,要有周密的資金運作計劃,併為自己營造一個好的創業氛圍。

此外,暨南大學創業經濟研究與實驗中心主任張耀輝教授在接受《環球》雜誌採訪時指出:“客觀地説,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具備創業的素質和潛能,應該對他們進行適當的分流,引導他們去做最適合自己的事。那些在理論和學術上有天賦和造詣的學生就不適宜加入創業的洪流。”

我們需要怎樣的土壤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只有2%~3%,遠低於一般企業的創業成功率。原因何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當前中國的創業環境有待改善。

對於大學生創業,政府的幫扶作用不可小視。近年來,為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國家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全國各地也都推出了相應的政策。頻頻舉行的全國性或地區性大學生創業大賽以及各地的青年創業實習基地等,都為大學生創業大開方便之門。但這些政策的落實情況並不理想,尤其是在經營領域、融資渠道和税收優惠等關鍵問題上,“雷聲大、雨點小”。

北京創業指導中心的車處長對記者坦言:“嚴格地説,目前的創業環境是對大學生不利的。北京現在正在醖釀這方面的政策,但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新的政策出台,而舊的政策只涉及到大學生就業的問題,對創業方面並沒有面向大學生的單獨政策。”

有調查顯示,45.5%的學生因為“缺乏啟動資金”而導致創業夢擱淺。據瞭解,xx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投入幾千萬給學生,然後看其中80%~90%關門,政府值得這麼冒險嗎?”實際上,不管扶持的項目成功還是失敗,給予大學生創業者支持和機會,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綜合性人才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

高校在大學生創業中所起的作用和所能提供的服務則是多方面的,其中,規範、適用、系統的創業教育是重中之重。在一些條件比較成熟的學校開設大學生創業方面的課程,教會大學生熟悉取得經營資格的程序和籌措資金的渠道,瞭解經營方面的經驗和原則,防止違規操作,是一種非常好的教育方式。

張耀輝向記者闡述了他的觀點:“近年來,創業教育逐漸鋪開,這個概念正在得到推廣。而我認為,除此以外,教師們要擔當起責任,帶頭創新,引領學生去突破。我們對創新的理解,是不是隻是創造發明?一個行業的形成,比如方便麪、礦泉水,技術含量非常低,研發投入也少,但從創新的意義上來説,它對人類的改變是非常大的。整

個創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要把思想向商業轉化。創新應該是經濟的概念,不是科技的概念。”

相對於歐美比較成熟的市場環境,中國的創業者肩上的負擔更重,大環境也讓他們更感艱難。只有在全社會的支持和理解下,才可能形成社會市場的良性競爭,並讓真正的人才脱穎而出。

路還很長,充滿了艱難和挑戰,但前途不會黯淡。

關於仁的調查報告篇4

調查的主題:通過進入企業實習,來了解商務英語專業工作的內容和方法 調查的地點:遼寧省鳳輝實業有限公司

調查的時間:20xx年7月-20xx年8月

一、社會實踐調查的目的

作文一名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必不可少的,社會實踐既可以對已學的專業知識進行綜合運用的培訓,加強自己對社會的瞭解,培養和訓練自己認識、觀察社會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也可以學到書本外的知識和能力,開闊視野, 是一扇認識和觀察社會的窗口,可以提高聽説能力,可以培養合作溝通能力,有助於發現自身專業及能力方面的不足,明確以後改進的方向,為以後的就業做鋪墊。

二、社會實踐調查的內容

為了這次社會實踐,我來到了遼寧鳳輝實業集團進行了一個多月的實習,主要工作是與外國技工進行溝通和處理一些對外信函等。這次社會實踐雖然是短短的一個多月,但卻經歷了一個完整的工作歷程。讓我在這次實踐中有很多新的體會和感受。

由於我所在的公司地理位置有些偏僻,而且是一傢俬企,所以我剛開始的工作並不忙,沒有感覺到很累。只是每天都要守在電話和電腦旁等郵件和傳真,很耗時間,第一天就因為坐了一天腰痠背痛的。但是過了幾天就稍有點習慣了,每天向我同一個辦公室的前輩們學習一些辦公知識,讓自己能儘快的適應環境。以前一直以為自己對於處理英語方面的問題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步入工作崗位之後,才發現自己有很多都不懂的,由於我平時比較偏重學習文學方面的和日常英語,好多商務方面的詞彙都不會説,即使翻譯成了漢語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所以在辦公室的時候,有閒的時候就會看一些國際貿易方面的書,雖然自己所學的專業在此時沒有派上什麼用場,但我覺得應該多學點,多掌握一些知識在以後找工作的時候也可以給自己一份選擇,多一份競爭優勢。

在實習的這短期間,雖然時間不是很長,但是我也曾有好幾次想要不幹了。也許我是剛開始工作,有時受不了經理給的“氣”, 自己心裏很不舒服,就想辭職再重新換個工作得了。但靜下心來仔細想想,再換個工作也是的,在別人手底下工作不都是這樣麼?職場新人,就應該踏踏實實的幹好自己的工作,畢竟又沒有工作經驗,能力方面也有欠缺,為人處世方面更需要磨礪。現在有機會了就要從各方面鍛鍊自己,不然現在就放棄的話,以後幹什麼都會幹不好的。不是有這麼句話麼“20歲不努力,30歲當助理”。而且我現在的實習工作,相比其他人來説待遇挺不錯的了,並且和其他人相比,工作任務也不是很難,很容易進入工作狀態。最重要的是在工作的過程中還能學習對人説話、態度及其處事的方法。由於經驗少,我現在這方面還總是出現錯誤。有了實習經驗之後才明白,在學校校做一名學生,是多麼的輕鬆加愉快啊。不過一想到早晚都要工作,早晚都要步入社會,早晚都要面對這些避免不了的枯燥和壓力,我就能靜下心來仔細學習。所以,現在我很珍惜學習的機會,多學一點總比沒有學的好,既然已經選擇實習了,時間在那放着,荒廢了還不如多學學,對以後擇業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在工作中,同事們的體諒和關懷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有時我有事要晚來一點,就要同事一個人在辦公室辦公,他們也會理解,大家相處的很好,沒有什麼

隔合。甚至有幾次要回家裏辦點事,去向經理請幾小時的假,經理也都很體諒,直接就給批假了。這個時候心裏很開心能遇到一個這麼開明的經理。所以,感覺現在的工作還是挺不錯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周圍的同事都很不錯的。心裏上沒有什麼額外的,不必要的壓力,可以好好工作,學習。先就業,後擇業。我現在要好好鍛鍊自己。再好好學習,之後相信自己通過努力一定會找個好工作的。在這一個多月中,我學到了一些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比如以前都明白的事,可是剛開始有時還做不好。現在做事,不僅要持有需心求教的態度,還要懂得取長補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己主動去適應環境而不是讓環境來適應你。我這段實習的時間雖然不久,可是我發現自己真的變了,比以前更加開朗自信了。

三、社會實踐調查的經驗體會

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我既發揮了自己的長處,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溝通使人進步,在鳳輝的這段時間裏,通過與不同人的交流,讓我學到了他們身上的長處,彌補了自己身上的不足,認識到了僅僅掌握專業知識是不夠用的,還需要要有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與人相處的技巧,這樣才能讓自己更有競爭力,我會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更加努力,取長補短,需心求教。相信自己會在以後的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表現更加出色!

關於仁的調查報告篇5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21世紀充滿了挑戰和機遇,大學生作為青少年中的一個重要羣體,是國家發展的希望,是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除了要求具備良好的科學素質外,還需良好的身體素質.但目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逐漸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體育鍛煉作為一種運動休閒的健身手段,不僅能增強學生體質,培養良好的運動興趣和習慣,發展個性,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而且還有助於陶冶情操,緩解學習壓力,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提高學生的抗挫力。體育鍛煉又是高校體育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它將學校素質教育擴展,形成課內與課外的統一。對於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我們查閲的資料,我們知道大學生一般都是靜坐在教室、實驗室、自習室,低頭彎腰學習與工作的,長期處於這種姿勢,又不參加身體鍛鍊,往往會引起各種疾病。如供血不足,神經衰弱,胸腔狹窄,肌肉軟弱無力,心臟疾病便祕等。因此,大學生要經常參加身體鍛鍊,因為身體鍛鍊可以使心臟和胃腸都得到良好的鍛鍊,使大學生精力充沛,同時,身體鍛鍊還是一種積極性休息,腦細胞各有分工,進行身體鍛鍊時,管理肌肉活動的精神細胞處於興奮狀態,而思考問題的神經細胞則處於抑制狀態,得到很好的積極性休息。所以大學生更有必要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但是現實生活中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情況如何呢?為了瞭解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提高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

探究如何根據本校實際,改善並利用現有的資源,來調動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我們小組決定對xxx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進行調查。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我們對遼東學院學生進行調查,共發出問卷80份,收回有效問卷78份,其中男生29份,女生49份。問卷的有效率是97.5%。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

次調查為了保證調查結果的客觀性真實性主要用問卷調查法,採用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我校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的形式是匿名的方式,這樣可以合理的避免被調查者的主觀偏見。同時也有利於運用常規數理統計方法,對所收回問卷的各項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2.文獻檢索法

查閲了相關文獻資料,為問卷結果的分析奠定了基礎。

三、結果分析

本文把調查內容分解為課餘體育鍛煉的參與率、頻率、時間、項目、方式、場所、興趣、價值取向、影響因素以及渡過餘暇的活動方式等幾個方面。在此,結合調研所取得的大量來自大學生的第一手資料,對本校大學生課餘體育鍛煉現狀作一分析。

(一)存在問題

1.體育鍛煉意識薄弱

在此次調查中,很多學生沒有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在調查我校學生是否進行體育鍛煉時,在被調查的學生中,有74%的學生不進行體育鍛煉,尤其是女生,在被調查的49位女生中,有78%的人不進行體育鍛煉,與男生相比要高出九個百分點。

2.體育鍛煉時間和頻率明顯不足

我校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和頻率明顯不足,近一半的學生每週不鍛鍊或者鍛鍊少於一個小時。每週鍛鍊達7小時以上的學生只佔總人數的2.6%,也就是説我校97.4%的學生平均每天鍛鍊不足一小時。這與《全民健身活動條例》中規定每天活動1小時的要求相差甚遠,這説明我校大學生還未養成每天鍛鍊的好習慣,這反映了我校在學生體育鍛煉方面嚴重不足。我校大學生參加課餘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還有待進一步解決。

3.對體育鍛煉的基本知識和技巧掌握甚少

就表現男女生在選擇鍛鍊項目時有着明顯的差異,跑步在我校學生體育鍛煉中佔近半比例。跑步項目之外,男生多以球類項目為主,而乒乓球則是大多數女生的首選。為什麼跑步在我校學生鍛鍊中有如此之高的比例。在涉及我校學生是否掌握一些體育鍛煉的基本知識和技巧這一問題時,三分之一的被調查者坦承幾乎沒有任何體育鍛煉方面的知識與技巧。只有5.1%的同學認為自己掌握了較多的關於體育方面的知識與技巧。從調查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對體育的鍛鍊方法和手段等知識瞭解甚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大程度是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學的體育課作為它用已不足為奇,因此,儘管學生進入大學後自主鍛鍊的意識有所增強,但苦於不知如何鍛鍊而只好作罷。

(二)影響因素

1.學業負擔影響體育鍛煉

有一半的學生認為學業負擔重是影響自己進行體育鍛煉的原因,學生們説大學的課業負擔較重,除了日常的課業學習,還要考一些國家證書,致使他們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

2.學校體育設施缺乏影響體育鍛煉

我校學生是如何看待我校的體育設施的,學校體育設施的實際情況是否限制了他們進行體育鍛煉,通過調差得知,我校學生認為體育設施很好的只有2.6%,認為我校體育設施一般的佔到調查總人數的53.8%,43.6%學生對我校的體育設施不滿意。在這些對學校設施不滿意的同學中,70%的學生認為這限制了他們進行體育鍛煉。認為學校體育設施一般的學生中,也有三分之二的學生認為這降低了他們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我校體育場地和設施限制了學生進行體育鍛,學校體育鍛煉場所的開放時間和開放程度也是影響學生進行利於鍛鍊的一個因素,在調查的學生中,56.4%的學生對我校體育場所的開放程度不滿意。以新建的學生活動中心為例,不僅開放的時間短,而且手續繁瑣,每次都需要帶乾淨的鞋子過去。這降低了很多學生進行鍛鍊的慾望。

3.主觀因素影響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是我們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71%的學生認為進行體育鍛煉是有利於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的,只有百分5%的學生認為體育鍛煉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沒有影響。也只有12.8%的學生對自己的體能感到很滿意,52.6%的學生認為自己現在的體育鍛煉不如以前,綜合來看,我校大學生認識到了進行體育鍛煉的意義,很大一部分人認為自己現在的體育鍛煉程度不如以前,並且有87.2%的學生對自己現在的體能情況不是很滿意。那麼大學生是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進行體育鍛煉的,在這一問題中我們提供了多個選項,我們可以從這裏對我校進行體育鍛煉的學生的心態有進一步的認識。

根據調查結果可得出,我校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最重要原因是緩解壓力,並非是我們所認為的強身健體,強身健體雖然也是我校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重要因素,但與前者相比,要少14個百分點。排在第三位的重要因素是應付考試,娛樂和方便交流分列第四和第五。經過分析,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我校大學生雖然認識到了體育鍛煉的重要意義,也清楚自身體育鍛煉的不足,但是卻並沒有因此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即使在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中,很大一部分也是為了緩解壓力和應付大學體育考試。

4.客觀因素影響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根據調查結果還可以分析出,許多客觀因素也是影響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原因。23.1%的學生認為是沒有自己喜歡的項目,所以不喜歡體育鍛煉。此外,缺少同伴和天氣原因也是影響我校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兩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影響我校學生體育鍛煉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如課餘生活豐富。當今大學生的課餘生活十分豐富,有諸多的選擇如逛街、購物、上網、打遊戲、k歌、泡吧等等,體育鍛煉相對於其它的休閒娛樂活動,顯然不具備太多的優勢和吸引力。

四、建議與對策

(一)加強組織和引導,創設良好的活動氛圍

大學生的體育觀念正在逐步轉變,終身體育思想得到加強,娛樂、休閒體育逐步取代競技體育將成為高校體育的熱點。學校應加強對課餘體育活動的引導工作,運用體育傳媒,推廣、傳播體育知識,創建濃郁的體育氛圍,增強學生對體育的關注程度,形成一個正確的輿論導向和聲勢,使體育鍛煉成為人人享有、人人蔘與、人人有責的社會活動。

(二)完善體育資源配置,適應學生的項目要求

體育資源是學生進行課外體育鍛煉的重要保證。但我校在場地、器材的配置上還不是很完善,學生進行鍛鍊的場地只侷限於操場和學生活動中心,沒有其它場地,這使得很多學生因沒有場地而無法進行鍛鍊。同時,學校體育場所的開放時間也很短,學校的公共器材也未對學生採取開放的形式,這使學生不能夠充分地運用學校的體育資源。對於場地、器材,學校應通過良好的組織管理和精心的設計編排使之能被充分利用,組織起吸引力更強的課餘體育鍛煉。同時,學校也應繼續加大體育的投入,擴大體育場地和器材規模,建設更多的同時適應男、女生運動的場地。充分發揮現有學校體育設施,吸引學生參加課餘體育活動,有組織地免費開放體育場館,為學生參加課餘體育活動提供方便。

(三)體育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運動技能的傳授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應該加強對大學生的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的傳授,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提高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參與意識和鍛鍊身體的良好習慣,使每個學生至少掌握1—2種體育鍛煉的方法,通過長期的鍛鍊增強他們的運動能力和健康水平,以至於終身受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給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把教與學和諧統一起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要建立起良好的感情,從而促進學生樂於投身於體育活動中,逐漸養成堅持課餘體育活動的習慣。

(四)建立獎勵機制,定期獎勵體育活動的先進

集體與個人在全校開展體育活動先進班級和先進個人的評選活動,每年要定期舉行,由校體育運動委員會、體育部、學生會聯合組織評選工作。在此基礎上,每年舉行一次全校的先進班級與個人的表彰大會,除給予精神鼓勵之外,適當給予一些物質獎勵,獎勵一些體育器材,如籃球、排球、足球等,促進大學生基層體育活動的開展。

(五)加大宣傳力度,使學生科學地進行課外體育鍛煉

學生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應當定期開展科學化體育鍛煉的講座,開展各種課外體育鍛煉的諮詢會,創辦各類關於科學化體育鍛煉的板報,使學生能夠真正地從身體、心理多個角度去了解課外體育鍛煉的作用,認識課外體育鍛煉的意義。

生命在於運動,堅持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進健康,愉悦身心,而且可以預防疾病。鑑於體育鍛煉對大學生的重要性,我們此次調查的目的和意義就在於通過調查發現當前我校大學生在體育鍛煉方面的需求和存在的問題,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原因所在,並且結合實際提出提出一些具體化建議,宣傳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有利於學生養成與掌握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和意識,讓學生認識到體育的價值。生活中離不開體育,並且體育會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樂趣。希望新一代的大學生不僅是智慧的,更是健康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pmlqy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