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到國小調研報告多篇

到國小調研報告多篇

到國小調研報告多篇

到國小調研報告篇1

“十一五”期間,我省中等職業教育開始進入與普通高中教育規模大體相當的新的發展階段,注重中等職業教育內涵發展、提升全省中等職業教育質量逐漸成為現實需要,也成為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工作重點。質量提升離不開科研支撐,內涵發展需要科研先導,為了解我省中等職業教育科研現狀,推動我省職業教育科研事業進一步發展,“山東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科研現狀調查研究”課題組對我省中等職業教育科研現狀做了一個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現狀調查

科研事業的推動需要若干因素髮揮作用,需要設置科研機構行使管理職能,需要科研載體進行運作展示,需要科研人員具體的科研實踐,需要選擇科研範圍、確定科研領域。中等職業教育科研也是一樣。為此,我們從四個方面進行了現狀調查,一是中等職業教育科研機構,二是中等職業教育科研載體,三是中等職業教育目前研究的主要內容與成果,四是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科研能力。

(一)中等職業教育科研機構調查

建國以後,我國逐漸形成了教育行政部門管理教育事業、人力資源(原“勞動”,下同。)行政部門管理技工教育與培訓,各產業部門、行業企業舉辦中等職業學校的管理體制機制。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以後,大多數中等職業學校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舉辦和管理,技工學校和職業培訓由人力資源行政部門歸口管理,但是,部分行業類中等職業學校仍與所在行業主管部門保持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這是歷史使然,也是職業教育的特性使然,中等職業教育科研也受其影響,在機構設置上以教育系統、人力資源系統為主,其他部門相關機構也有所涉及。為集中精力,我們此次調查主要以教育、人力資源兩系統為主。

1. 行政管理部門直屬的中等職業教育科研機構

(1)省級行政管理部門直屬的中等職業教育科研機構

我省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為山東省教育廳,下設三個教育科研部門: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山東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山東省教學研究室,皆是省教育廳直屬單位。其中,山東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是專門負責全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科研的機構,重點是中等職業教育科研。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要負責基礎教育科研,兼及高等教育;山東省教學研究室主要負責中國小教學研究,兼及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研究。

我省省級人力資源行政部門為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該廳下設山東省職業技能鑑定中心(又名“山東省職業技術培訓研究室”),為其直屬單位。該中心主要職責有:具體組織實施全省職業技能鑑定工作;負責考評員的資格培訓;開展職業技能鑑定的技術研究和諮詢服務;依據國家職業分類體系、技術等級標準和考評條件,建立試題庫;推動技能競賽活動等。

(2)市級行政管理部門直屬的職業教育科研機構與職能

表一:教育系統各市中等職業教育科研機構一覽表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在山東省17市中,濟南市、青島市、煙台市、濰坊市、濱州市、菏澤市、日照市、泰安市、聊城市、棗莊市10市設有獨立的中等職業教育科研機構;臨沂市、威海市、濟寧市3市在普通教育教研室內設職業教育教研部門;淄博市職業教育科研與職工教育合為一體,由一個部門管理;德州市、東營市、萊蕪市沒有教科研機構,職業教育科研工作由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中的有關科室兼管。

從目前各市賦予職業教育科研部門的職責來看,其主要工作是職業教育教學研究,只有濟南市既在普通教育教研室設職成教教學研究部門,又另設立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進行職業教育綜合研究、宏觀研究。

從各市機構設置看,青島市、濟寧市、濱州市設有專門的職業技術培訓教研機構;淄博市、煙台市、濰坊市、臨沂市、棗莊市、德州市、東營市、菏澤市職業技術培訓教研工作由該市職業技能鑑定中心管理,濟南市、泰安市、日照市、聊城市、萊蕪市教研工作由局職業能力建設科(處)或相關科室管兼管,威海市設“威海市勞動就業培訓中心”,管理全市技工教育和職業培訓的科研教研工作。

從各市對技工教育與職業培訓科研機構職能的表述看,這些機構的科研工作側重於技工教育和職業培訓的教學研究。

2.其他部門設立的中等職業教育科研機構

除了上述兩個行政管理部門設立中等職業教育科研機構之外,其他行政管理部門、學校、社會團體中也有一些機構的職能會以不同方式延申到中等職業教育科研領域。

省市縣各級共青團組織、殘聯組織、關心下一代委員會組織等,會因為關注中等職業教育的對象——女性、殘疾人、青少年而從不同角度研究中等職業教育。

(二)中等職業教育科研載體調查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xx年6月第5版)這樣解釋“載體”一詞:①科學技術上指某些能傳遞能量或運載其他物質的物質。②泛指能夠承載其他事物的事物。科學研究是人類的一種精神活動,看不見摸不着聽不到,需要藉助語言文字作媒介來表達,也需要一定的載體來呈現,隨着媒體技術的發展和人類科學研究經驗的積累,科學研究的載體主要分成了三類:平面媒體,網絡媒體、項目課題,前二者藉助大眾傳媒,項目課題為科學研究所獨有。我省目前中等職業教育科研的載體也有這樣三類,試分而述之。

1.平面媒體——山東省中等職業教育科研載體之?

通過單一的視覺、單一的維度傳遞信息,以紙張為載體發佈新聞或者資訊的媒體,稱作平面媒體,包括傳統媒體如報紙、期刊、圖書等,它們也是目前我省中等職業教育科研的重要載體。

(1)報紙

?山東教育報》(綜合版)

山東省教育廳主管、山東教育社主辦,綜合類教育專業報紙,內設職成教專版,有“新聞報道”“教育教學”“人物風采”欄目,職成教科研涉及較少,僅有部分國家和全省職成教科研新聞及最新理論成果的報道。

(2)期刊

期刊是呈現科研成果的有效載體,既有時效性,覆蓋面又較廣,且方便保存和閲讀。全省中等職業教育成果在國家級、省市級多種期刊均有發表。我省省級中等職業教育期刊多種,有代表性的主要是《現代教育》《現代企業教育》《學習與創業》《職業培訓與技能鑑定》。

?現代教育》

國家正式連續出版物。由山東省教育廳主管,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山東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聯合主辦,半月刊,上半月為“招生與考試”版,下半月為“教育與教學”版。《現代教育》(教育與教學版)為全省唯一面向職業教育領域的刊物,配合省教育廳中等職業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傳播先進經驗,探討理論與實踐的難點、熱點、焦點問題,宣傳職業教育的名學校、名校長、名教師,刊發了大量有較高水平的職業教育研究論文和新聞報道。設“東嶽論壇”“專題”“職教風采錄”“管理縱橫”“教育天地”“教學研究”“學科課堂”“教壇集萃”等常規欄目,年刊發稿件500篇左右。是“山東省優秀期刊”“第四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學習與創業》

山東省內部出版物。山東省教育廳主管,山東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主辦,主要面向山東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設“特別話題”“學會學習”“專業點評”“考試直通車”“創業論壇”“金手指路”“青青校園”等欄目,刊發中等職業學校學法指導、德育教育敍事、就業指導、創業教育類研究論文和文學類作品。

?現代企業教育》

國家正式連續出版物。山東省職工教育辦公室主辦,半月刊 ,是中國企業教育研究會培訓權威指導性刊物,中國成人教育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庫收錄期刊。《現代企業教育》主要研究、宣傳企業教育培訓工作,設“職教平台”“科技探討”“經營管理”“現代教育”“企業文化”“企業培訓”“工程論壇”等欄目,刊發經濟、文化、科技、教育、農業、物流、管理、建築工程等多類型論文,是一本由經濟部門主辦的教育類期刊,有部分論文屬中等職業教育科研成果範圍。

?職業培訓與技能鑑定》

山東省內部出版物。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培訓就業處、山東省職業技能鑑定中心、山東省技能人才開發協會聯合主辦,季刊。主要面向全省技工學校、職業技術學院、企業和社會培訓鑑定機構宣傳有關法規政策,推廣和交流工作經驗,探討教學方法,研究鑑定考核模式,傳遞信息,報道全省企業、各類教育培訓與鑑定機構的工作情況及先進單位和個人,介紹國內外先進的教育培訓鑑定方法和管理經驗等。開設的欄目主要有:“教育培訓視窗”“企業培訓經緯”“技校園地”“鑑定考核在線”“網絡時代”“探索與實踐”“職業廣場”“技能沙龍”“學海教海探航”“特色學校專欄”“異域熱線傳真”“齊魯之星採風”等。《職業培訓與技能鑑定》是人力資源部門主辦的期刊,刊發的教育教學論文反映了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領域——技工教育和職業培訓科研的成果。

到國小調研報告篇2

根據區局工作安排,於20xx年12月9日到下港下里國小進行了第二次督查,督查內容有:社會滿意度提升工作,冬季安全管理工作、取暖工作、教學工作等項目。

一、具體情況如下:

(一)深入開展大走訪活動,加強了家校聯繫,提升羣眾滿意度。學校認真開展了暑假大走訪活動,切實動員全體教師,深入學生及羣眾家庭,瞭解家長意願,宣傳我區教育政策及學校變化,及時和家長彙報學校的辦學思想和辦學方向,讓家長和羣眾對學校充滿期待。收集整理了家長意見和建議,並按時彙總上報。對有問題反映的家長,及時進行了精準走訪,座談溝通獲取了羣眾的理解。在此基礎上,組織20位社會監督員走訪入户,每位監督員入10户家庭,共計走訪200户家庭。大大宣傳了學校的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時,學校還通過召開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家長義工等形式,邀請家長到學校,聽課和孩子做遊戲、打掃衞生等活動,拉近了距離,溝通了思想,促進了工作。

(二)常規教學

下里國小始終以課堂教學為重點,以教師素質為基本,以質量監控為手段,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抓好教學常規,提高教學質量。學校對教學常規常抓不懈,繼續根據檢查標準,採周檢查、月彙總的形式對教師的常規進行及時評價。沒有間斷並且真實有效。

(2)抓好聽評課,向課堂要質量。堅持聽評課研討不停歇。

(3)以過程監控為抓手,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學校除了抓好單元達標

以外,堅持雙週清,及時對一單元的知識進行診斷補救,效果良好。

(4)抓好教師論壇,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學校堅持每週一利用中午時間舉行教師論壇,每次有一位教師抓住教學的某一主題發言,發言完畢其餘教師展開討論。有力的提高教師綜合水平。(三)安全管理

學校按規定配備2名保安人員、配備安保器械、監控系統。落實了大門值班制度,外來人員、車輛進出校園一律進行了登記。學校無“三無”車輛接送學生。學校和家長學生都分別簽訂了安全目標責任書。並根據不同季節的需要,對學生進行了安全教育和緊急疏散演練。

(四)取暖工作

下里國小面臨着新教學樓的建設,又是平房,學校目前採用取暖爐取暖。由教師早來點着,下午放學前熄滅。取暖效果很好。

二、工作建議

1、多方爭取,加快教學樓建設審批進度。

2、進一步凝聚集體智慧,提煉學校文化,突出辦學主體思想,打造學校文化,提升辦學品位。

總之,我將繼續深入學校,和學校教師學生家長進行溝通,把督學工作做好做實,使學校各項工作取得長足的進步

到國小調研報告篇3

一、調查人員:

xxx

二、調查的時間和對象

20xx年xx月xx日上午,陽光明媚,天氣不錯。我對小區旁的草坪、垃圾箱實地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增長了不少見識,同時也發現了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 調查的發現:

在調查的過程中,我收穫了許多,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

(一)、由於人們環保意識薄弱,經常是垃圾到處亂扔。所以草坪上垃圾箱周圍各種生活垃圾隨處可見。在草坪上,你可以看見被丟棄的快餐盒、塑料袋、酒瓶、泡沫……甚至是一些家禽家畜的屍體也能看見,原先美麗整潔的草坪變得慘不忍睹,垃圾的臭味越來越大。人們在清潔了自身的同時,卻把所有的污垢留給了草坪,這是多麼不道德啊!我們彷彿聽見了它在悲哀地哭泣。

(二)、草坪上的垃圾越來越多,影響小草的生長,原本生氣勃勃的小草變得奄奄一息。同時,垃圾散發的難聞氣味把我們那平靜的生活被攪得不得安寧,人們不再在它周圍乘涼,而是避而遠之;蜻蜓、蝴蝶很難再看到它們的影子了。這嚴重破壞了小區的生態環境。更糟糕的是,在小區範圍內,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我們少先隊員怎能眼睜睜地看着草坪逐漸被垃圾吞噬?我們是不是該拿出實際學行習動網呢?

四、調查後的建議:

通過調查,我發現了許多的問題,我想提出以下的幾個建議:

有關部門可以通過分發傳單到各户、牆報宣傳、環保知識講座等方法來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教育大家不要再往草坪中亂扔垃圾,傾倒廢水、廢渣等,垃圾一定要扔在指定地點,儘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污染。並自覺維護小區的衞生。多學習和宣傳有關環保的法律,積極向環保部門舉報破壞環境的行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重新回到原來的美麗。我們真的希望能在再次看見清潔的草坪,看見蝴蝶、蜻蜓在飛舞,看見我們的笑臉。

相信通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家園會變得越來越美好。讓我們以**市爭創國家環保模範城市這一活動為新的起點,為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家園而行動起來吧!

通過這次自我組織活動,我深入瞭解了環保知識,增長了社會見識,鍛鍊了社會實踐的能力。

我相信,只要大家以身作則,都來爭做環保小公民,就一定能使我們小區草坪重新找回清潔,找回美麗。

到國小調研報告篇4

一、國小生學習動機的形成

國小生學習動機的形成過程受主觀、客觀兩方面因素的影響。

1、國小生學習動機的客觀因素

首先是家庭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父母態度。學生的個性特點在學習動機的形成中也有一定的影響。

家庭教育對國小生學習動機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初入學的兒童其學習動機基本上是家長要求的反應。如低年級兒童説:“是爸爸、媽媽叫我來上學的、將來長大了像爸爸那樣有本事、作業完成時會對父母説我給你做完了”等等。家長對國小生的學習要求以及家長以什麼樣的形象來作為國小生的學習榜樣,不僅影響了學習動機的特質,也影響了學習動機的強度。

社會環境對國小生學習動機的形成其影響是相當廣泛的。一方面家庭和學校教育反映了社會的要求;另一方面社會還通過一定的輿論、制度來影響國小生的意向、願望。報紙、廣播、電視、書刊等傳播媒體、媒介也隨時隨地的影響國小生學習動機的形成。

學習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對學生施加影響的過程。在一般情況下,學校教育對國小生學習動機的形成起着主導作用,而學習教育又是通過教師進行的。一方面,教師以自身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對教育事業的獻身精神,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另一方面,教師又根據社會、學校的要求以及國小生學習動機形成的規律,培養和激發學生正確而穩定的學習動機。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家庭、社會的要求與學校教育不一致時,則會抵消或破壞學校教育的作用。特別是社會不正之風、同伴中小集團成員的壞習氣也常常阻礙國小生正確學習動機的形成。因此,必須注意採取預防或消除不良影響的積極措施,防患於未然。當然,這方面的工作需要家庭、社會、學校的密切配合,否則將收效甚微。相反,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影響一致的情況下,對國小生學習動機的效果最佳。

2、國小習動機形成的主觀因素

國小生學習動機形成的主觀因素包括生長成熟與年齡特徵、興趣愛好、意志品質、志向水平、智力發展水平、思想品德等。

生長成熟與年齡特徵是影響國小生學習動機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學生在不同年齡階段其主導性學習動機是不斷髮展變化的,總的趨向是隨着年齡和知識經驗的增長、世界觀的逐步形成,也與社會要求相應的學習動機就愈來愈佔有支配地位,並逐步成為學習的主導性動機。國小生的學習動機多制約與一些與學習結果直接相關的具體人和事。如有些國小生之所以努力學習,就是為了獲得父母或親友的讚揚或獎勵好吃的、好玩的,有些國小生則是因為喜歡教他(她)們這門課的老師,也就是愛屋及烏。一般來説,在國小生的學習動機中,直接的近景性學習動機起主導作用。

國小生的興趣愛好與意志品質是影響其學習動機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對學習有強烈興趣的國小生,往往會廢寢忘食的去學習各門功課;意志堅強的國小生在正確學習動機和錯誤學習動機之間發生衝突時,能以理智和客觀標準決定取捨。

學習動機還與志向水平有着密切聯繫。另外,國小生智力發展水平、思想品德等因素,都會對其學習動機的形成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動機和學習

動機在國小生學習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具有正確動機的學生其學習態度是端正積極的,他(她)們會對學習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精力充沛、全神貫注、善於觀察和思考問題,有強烈的自信心、好勝心、進取心,能夠正確對待表揚和批評、成功與失敗。在動機的推動下,他(她)們會頑強拼搏、勤奮學習,在學習上取得成績,同時在智力上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開發。經實例證明,經過動機培養的國小生其學習成效要好於沒有經過動機培養的國小生。

正確的動機可以增強學習效果。通常情況下,教師只注意動機對學習的促進作用,認為動機是學習的先決條件,卻忽視了動機和學習之間的辯證關係,即學習好也可以增強動機。奧蘇貝爾曾明確指出: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係是典型的相輔相成的關係,絕非一種單向性的關係。也就是説:動機固然促進學習,而學習效果反過來也能增強學習動機。國小生在學習過程中,當求知慾得到滿足,產生積極情緒體驗時,其原有學習動機也可以得到進一步加強。

在一定意義上説: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是一致的。動機正確且強度適中,學習效果則很好;動機錯誤或學習強度較高,學習效果則較差。

當然,兩者之間不一致的現象也是存在的,表現在有的學生學習動機正確,短時間內學習較差,而有些國小生學習動機不正確,但當前成績卻很好。這種現象並不能否定兩者之間的一致性,因為影響學習效果的不僅僅是學習動機,還有其他因素,如基礎知識、智力發展水平、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以及身體狀況、一時的物質獎勵刺激等等。那些真正具有正確學習動機的國小生通過努力學習,在知識、技能等方面的欠缺會逐漸得到彌補,其成績也將會不斷得到提高,趕上並超過沒有正確學習動機的學生。

三、國小生學習動機的特點

根據國小生的生長成熟和年齡特徵,其學習動機具有以下特點:

1、交往動機強於成就動機

交往動機是一種基本的社會性動機,是指一種需要與人親近的內在動力,它起源於兒童與他人的接觸,表現出羣集感、相熟感、友誼感、親屬感、歸屬感等。成就動機是一種較高的社會動機,是指個人對自己認為重要或有價值的工作,不但願意去做,而且能夠達到完美地步的一種內在推動力量。

在國小階段,交往動機明顯強於成就動機。比如:國小生多願意為他所喜歡的老師學習,而拒絕為不喜歡的教師努力學習(友誼感);為了獲得父母、教師、親友、同學的讚揚而認真學習(親屬感),當其自尊心或自信心因受責備、奚落而挫傷後學習會受到影響。因此,受這種交往動機支配的國小生能堅持學習,他不僅希望處於優越地位,而且希望得到父母、教師的喜歡和同伴的尊重。成就感在國小階段還處於朦朧狀態中,需要教師加以引導和培養,使之學習能更有成效。

2、近景動機為主,遠景動機為輔

直接的近景性動機是與學習活動本身直接聯繫,由對學習的直接興趣、對學習活動的直接結果的追求所引起的動機。間接的遠景性動機與人們對活動的社會意義的認識相聯繫,他是人們的理想、世界觀等學習活動中的體現。在國小階段,近景性學習動機占主導地位,而遠景性學習動機起輔助作用。這是由於國小生的學習情緒不夠穩定,容易受偶然因素的影響,長隨情境的改變而變化。如有一個國小生在數學課上受到表揚,而由此喜歡上了數學課,後來換了數學老師,他這種由對數學老師的興趣所引起的動機也就消失了。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直接的近景性動機比較具體,作用也較強,故仍不失為引發國小生學習的直接動力。

總而言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一名國小教師不僅要上好課,而且要研究國小生學習的規律和心理活動,特別是要重視並充分發揮學習動機在學習中的作用,最終促進全體國小生主動和諧地發展、學習。

到國小調研報告篇5

為了更好推進國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本學期學校開展以“在課改新背景下,加強課堂教學有效性”為主題的課堂教學調研活動。我本着務實求真的精神隨同老師們結合區“閲讀、體驗、互動、鞏固課堂教學及導學案教學實踐活動,公開課、聯片教研活動展開“課堂教學有效性”專項調研活動。

在這次專項調研活動中,我們瞭解到新課程改革幾年來,我們數學課堂教學發生很大變化,課程標準提出新理念。教師在努力改變着自己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改善着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通過生動有效學習活動認識數學,理解數學,獲取知識,掌握技能,學會學習。課堂教學質量有了明顯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注有效情境創設

目前“創設情境”成為國小數學課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一些公開課,研討課中,老師們能夠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學內容創設一些有效新穎,且富有思考價值,具有挑戰性的課堂學習情境令我們眼界大開。如,本學校,石守琴老師上《圓的周長》這節課,在導入部分創設小猴和小兔賽跑的情境。小猴沿着正方形的路線跑,小兔沿着圓形路線跑,同學們,你們説的比賽公平嗎?為什麼?通過這個情境的創設,學生從正方形周長類推遷移到圓的周長,使學生思維落到圓的周長上,要想知道他們不公平的比賽學習圓的周長後就知道了。

二、重視有效操作實踐活動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教學,教師十分重視學生的操作實踐活動來理解新知,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把抽象知識轉化為可感知內容。如我校,郭香果老師上的六年級《軸對稱圖形》這節課,郭老師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等活動來認識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的概念,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讓學生學會欣賞美和創造美。

三、注重有效學習方式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努力改變以往學生單一,被動學習方式,採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來解決問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如科學韓繼明老師教學《推和拉》一課時,為了實驗驗證推和拉是兩種方向相反的力,讓學生在小組中推手掌,拉手腕,並在小組中統計,記錄彙報,引導學生髮現實驗結果。隨着學生在活動,探究,思考中,經歷知識形成過程,體驗情感,獲得知識。

四、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特別是一些示範課、公開課、研討課,教師都努力去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學習方式。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把課堂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機整合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實驗國小王建老師上四年級《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節課,利用直尺、三角板驗證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時,王老師能有效引導學生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讓學生在電腦上動手操作,讓三角板緊靠直尺,然後在移動三角板驗證,然後互相交流結果。最後得出結論: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看到以這些課堂可喜變化同時,也不可否認是,目前國小數學常態下課堂教學中相當一部分教師對課改新理念把握不到位,注重形式,忽視本質。以致課堂教學出現形式化,低效甚至無效的現象, 這不得不引起我們冷靜思考,理性客觀地反思過去,實事求是面對今天,以平和心態面對課堂中出現的問題。

存在問題:

1、個別課堂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形式單一,教學設計重教法、輕學法。以少數學生的思維代替多數學生的思維,課堂上缺乏質疑討論,學生主體意識沒有得到很好發揮,沒有充分給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一些學生而是在被動地接受所學知識。

2、教師鑽研教材不夠,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編寫意圖,充分利用好教材資源。

3、小組合作學習有形式都無實質。在部分教師課堂上,學生分組學習流於形式缺乏實質性合作。主要表現在:合作學習內容沒有探討價值,小組合作前缺乏讓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學生參與度不均衡,學生間的合作不夠主動,教師不能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

4、課堂練習設計單一,缺乏層次性和趣味性。對知識的內在聯繫挖掘不到位,知識的提升拓展不夠。

5、情境創設,牽強附會。有的課堂過於追求教學情境化,一些數學內容被機械地套上情境,牽強附會地聯繫實際,過多地強調生活來源,其結果既浪費了寶貴時間,又妨礙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真正理解。

6、教學過於追求手段現代化。現在的觀摩課,似乎不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就是觀念不先進。為此,有的教師不惜花費很多時間精心製作課件,可結果並不理想。有的課件只不過是課本搬家,有的教師因為有了多媒體,乾脆不再寫板書了,以課件代替板書。

7、個別教師面對課堂上生成的新問題缺乏教育機智,教學語言不夠準確,不夠生動、豐富。

建議:

1、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解新理念。認真鑽研教材研究教法,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編寫意圖,科學合理創造性使用教材,設計好每節課的預案。

2、探討和研究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3、準確把握教材,全面瞭解學生,有效開發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充滿活力的數學教學內容。

4、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學習能力培養。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

5、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科學、合理、有效使用好教具、學具,以及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輔助教學。

6、教師要能夠精心設計練習題,層次清楚,形式多樣,富有趣味性,思考性。

7、注重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要讓每個人都動起來,真正達到合作交流,資源共享,圓滿解決問題。

8、不斷學習、實踐、反思來提升自己課堂教學機智和教育智慧,促進專業成長。

總之,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改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生命。探索和建立符合時代要求的有效課堂教學之路,成為新課程改革實踐的需要,教師的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才能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到國小調研報告篇6

一、調查目的與意義

減輕國小生學習負擔一直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但我國國小生的“減負”成效卻不明顯。“減負”問題歷來都是教育教學改革中的熱點與難點,其現狀和發展關乎着國小生羣體的切身利益。

二、調查方法與對象

(一)調查方法:觀察法、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

1.深入到一學年,調研零起點教學情況。主要是通過聽課、看教案、看進度、看學生作業,檢查老師是否尊重學生髮展規律,零起點教學。

2.每學年抽取一個班檢查學生作業,調研各班作業量、難易程度和老師批改情況。

3.召開學生和家長座談會,瞭解學生課外興趣班、課內作業情況。

4.隨機聽課,瞭解課堂改革情況。

5.發放調查問卷,瞭解減負情況。

(二)調查對象:學生、老師、家長

三、調查結果

(一)作業方面

1.由於各種原因,國小低年級仍佈置有課外書面作業。

2.學生的作業均以書面作業為主,少有實踐性的作業。

3.部分教師和學生對教輔資料和作業比較依賴,但作業又缺少針對性和層次性。

(二)評價問題。

對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考試成績佔了較大的比重。

對學生的評價,課堂教師語言不夠豐富,針對性不強。

(三)觀念問題。

家長的觀念。就減負工作而言,家長、老師、學校之間都存在較大差異,特別是家長的觀念急需轉變。

教師的觀念。有的老師既是老師也是家長,由於攀比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依然存在有應試方面的陳舊觀念。

課改問題。

落實問題。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改是否落實決定着素質教育的成敗。我們的課程改革,大多停留在表面,在落實的問題上還需要努力。

信心問題。我們也在嘗試着落實課程改革,但由於較多老師對課改沒有信心,擔心課改影響學生成績,對課改投入的精力遠遠不及抓學生的考試分數。

四、對策與建議

1.建立課業負擔控制制度。

建立學生課業負擔控制制度。根據“十項規定”要求,從課程計劃、在校時間、違規補課、佈置作業、課外活動、考試、教輔、競賽、評價等方面制定學生課業負擔控制制度。

建立學生課業負擔公示制度。在學校顯著位置公示課程安排、作息時間、學生作業量、課外活動時間、教輔資料的使用等,接受社會監督。同時,向家長髮放《學生減負提質告家長書》。

2.改革學生學業評價制度。

語數學科的評價。一至六年級只組織期末考試,由學校組織命題和實施。

非語數學科評價。根據學科性質,由任教學科組或年級組組織考查,考查可以安排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之中,也可以在學期本進行,主要考查學生實踐能力。

學生特長的評價。學校建立學生特長展示和評價方案,通過提供展示的平台,如組織比賽活動、學生風采展示等將學生特長評價融入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之中。

習慣養成的評價。由紅領巾監督崗和學生校長助理,根據學生一日常規要求進行量化,結合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家長評價等,來給學生習慣養成評定等級。

3.改革教師考核制度。

改革班主任評價制度。針對現行評價制度存在的問題,加大學生習慣養成方面的評價力度。

增設學生家長滿意獎。每學期至少了解各班50%以上的學生家長對學科教師、班主任等方面工作的滿意度,並納入考核。

增設家校聯繫獎。通過建立制度,要求班主任或語數教師每學期至少和學生家長聯繫一次或家訪一次。以此瞭解學生課業負擔等方面的情況,做好與家長的交流與溝通工作,以打造家校共同體,形成減負的共識和合力。

減少考試分數在教師評價中的比重。

4.建立減負提質督導制度。

學校層面的督導。學校建立減負提質和師德師風方面的督導制度,特別應建立年級組教師間的互相監督機制。國小生減負調研報告—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網友投稿分享,屬於調查報告,共有4335個字。下載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寫稿任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41q1n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