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關於貫徹落實地區現場會精神及當前社會穩定情況的調研報告

關於貫徹落實地區現場會精神及當前社會穩定情況的調研報告

目錄

關於貫徹落實地區現場會精神及當前社會穩定情況的調研報告
第一篇:關於貫徹落實地區現場會精神及當前社會穩定情況的調研報告第二篇:地區少數民族社會事業基本情況調研的報告第三篇:地區少數民族社會事業基本情況調研的報告第四篇:地區少數民族社會事業基本情況調研的報告第五篇:地區少數民族社會事業基本情況調研的報告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關於貫徹落實地區現場會精神及當前社會穩定情況的調研報告

為了解掌握全市貫徹落實地區人民調解規範化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經驗交流現場會精神情況及當前社會穩定形勢,進一步加大對基層工作的指導,確保有針對性的召開好月日我市穩定工作會議。月日日,市委政法委牽頭,抽調公安、法院、司法、組織和市委辦等部門的工作人員組成聯合調查組,由市委副書記陳太明和市委常委顧松山同志帶隊,分城區和農村兩個檢查調研組,深入五個街道辦事處和八個鄉鎮場開展了檢查調研。在為期天的調研中,我們緊扣貫徹落實地區人民調解規範化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經驗交流現場會精神及當前社會穩定形勢等主題,以聽彙報、查資料、看試點、開座談等多種方式,重點對各鄉鎮場、街道辦事處貫徹落實地區現場會精神和當前社會穩定工作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彙報如下。

一、當前社會穩定狀況

從總體上來看,我市穩定工作形勢比較好。今年以來,各鄉鎮場、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和政府高度重視維穩工作,加大了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力度,認真貫徹地、市“三幹會”及“政法工作會議”精神,始終把“維穩”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基礎,以“嚴打”和集中整治為重點,不斷強化領導,明確責任,形成了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一級向一級負責,層層抓落實的維穩工作機制。各級黨政對穩定工作是逢會必講、逢檢必查,領導幹部帶頭對羣眾進行“一手抓遵紀守法、一手抓勤勞致富”的“兩手抓”教育,得到了廣大羣眾的普遍稱讚。由於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措施到位、宣傳教育到位,廣大人民羣眾的參與意識不增強,維護社會穩定的羣眾基礎進一步加強。目前,我市社會穩定,全市各族人民團結向上,廣大人民羣眾人心思富,全市上下呈現出政治安定、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民族團結、人民安居樂業的大好局面。

經調研分析總結,今年以來,各鄉鎮場、街道辦事處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面主要呈顯出以下幾面的特點:

一是領導機構進一步健全。各鄉鎮場、街道辦事處都很重視綜治機構建設,按照領導變動、機構責任不變的要求,強化了機構,配強了領導,切實加強了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領導。目前,全市共成立綜治辦個,治保會個,調委會個,幫教小組個,羣防羣治隊伍網絡初步形成,並建立工作責任制,形成了目標明確、責任到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喀拉塔勒鎮成立了個宗教事務管理領導小組,對重點宗教人士實行分灶管理、動態管理;託普魯克鄉對個別不服從鄉黨委管理的村綜治副書記和宗教人士進行了調整;拜什吐格曼鄉對“十户聯防”實行領導分片包乾,層層簽訂責任狀。

二是法制宣傳教育進一步加強。各鄉鎮場、街道辦事處結合綜合治理宣傳月、民族團結教育月、“四五”普法宣傳月、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宣傳等活動,以辦培訓班、開法制講座、設立法律諮詢點、出動宣傳車等方式,在全市範圍內大力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加強了對人民羣眾的法制宣傳教育;利用村村通大喇叭工程、廣播電視等媒介和掛橫幅、辦板報、張貼標語、發放宣傳材料等多種形式,大力加強了對廣大羣眾的經常性宣傳教育,在社會上營造了濃厚的輿論宣傳氛圍,佔牢了宣傳輿論陣地,牢牢的把握住了思想教育宣傳的主動權,有效的衝擊了分裂主義思想的滲透。城區五個街道辦事處則從加強居民自身防範教育入手,大力開展創建“安全文明小區”宣傳教育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宣傳教育工作的進一步深化。

三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進一步強化。各鄉鎮場、街道辦事處進一步加強了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領導,強化了責任,將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人頭,簽訂責任狀,狠各項措施落實。充分組織調動民兵應急分隊、治安聯防隊在維護社會治安穩定中的作用,認真做好日常防範工作。紅橋街道辦事處認真落實六項制度,實行“一區一特”,有針對性的加強了社區綜合治理,強化了基層維穩工作基礎;南城街道在強化羣防羣治網絡建設方面不斷創新,他們加大了對居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人人有責”的宣傳教育,充分調動羣眾參與社會治安治理的積極性,組建義務聯防隊、“夕陽紅”老年義務巡邏隊,加強了對居民區的治安巡邏,使轄區內治安明顯好轉。

四是“嚴打”鬥爭和集中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堅持不懈地加大了對“×××”和境內外各種敵對勢力的滲透、分裂、破壞活動的鬥爭力度,堅決打擊“×××”邪教組織。同時,堅持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切實落實“兩項”制度,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發展相適應。結合全市實際,採取集中打擊、專項鬥爭和經常性“嚴打”等多種手段,堅持“穩、準、狠”的嚴打方針,先後組織實施了百日破案、“·”專案偵破等專項鬥爭。月份共立刑事案件起,破起,破案率為,至月份我市開展百日破案活動以來,刑事案件破案率增加個百分點,達到,有效遏止了犯罪上升的勢頭,狠狠地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五是矛盾糾紛排查紮實深入。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單位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羣眾,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和掌握本地區、本部門的治安狀況和治安隱患,積極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防線”作用,妥善處理矛盾糾紛,切實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效預防和處理各類社會矛盾。南城辦事處進一步規範調解程序,實行“一事一宗”,完整的保存了矛盾糾紛調解原始檔案;英巴扎辦事處不斷加大人民調解工作,使矛盾糾紛調解成效明顯。截至目前,共調解民間糾份起,調解成功起,成功率達。

二、貫徹落實地區現場會精神情況

經調研瞭解掌握,目前各鄉鎮場、街道辦事處貫徹落實地區現場會精神工作已全面鋪開,並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能夠

按照市委、政府安排部署,有條不絮地開展工作。

一是認真傳達會議精神。地區現場會結束後,市委、市政府對高度重視,及時組織各鄉鎮場、街道辦事處和政法機關各部門召開了專題會議,原文傳達學習了地委副書記楊德海同志在現場上的講話精神和庫車、沙雅兩縣的經驗做法,並就如何貫徹好兩個現場會精神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各鄉鎮場、街道辦事處立即行動,層層召開動員會,認真傳達了現場會議精神,並按照市委、政府的安排要求,對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制定了相應的措施和方案,把貫徹落實地區現場會精神放到了當前維穩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實加強了領導,落實了責任,狠抓各項措施的落實,有力地推動了維穩工作。

二是積極開展調查摸底工作。按市委、政府貫徹落實地區現場會精神的安排要求,各鄉鎮場、街道辦事處組成專門工作組,由一名分管領導帶隊,從月日日利用天的時間,對本轄區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人民調解工作進行一次全面認真的摸底調查。重點調查了近年來開展人民調解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組織機構運作狀況、人員到位情況,以及好的做法和存在的問題,充分了解掌握第一手資料,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為推進各項工作深入開展奠定了基礎。

三是積極組織開展試點工作。各鄉鎮場、街道辦事處在調查摸底、分類整理的基礎上,對農村和城區人民調解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硬件建設和軟件標準進行了統一和規範,各鄉鎮場按照村以上組建個試點村,個村以下組建個試點村的標準,各街道辦事處按照個社區居委會以上組建個社區試點,個以下社區居委會組建個社區試點的標準,確定了個試點村(社區),其中農村個,城區個。在此次檢查調研的基礎上,經過綜合評定,確定了個市級試點單位,即:南城街道辦事處和依幹其鄉、喀拉塔勒鎮,以及南城街道辦事處託萬克巴扎巴格社區和新城街道辦事處健康社區、依幹其鄉阿蘇克村和喀拉塔勒鎮喬納克村,市級試點單位由市委政法委負責抓好示範建設。

四是積極組建城區夜間巡邏隊。為進一步加大社會治安防範,各街道辦事處在學習沙雅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經驗的基礎上,組建了夜間巡邏隊。市財政每年出支近萬元,用於夜間巡邏補助。在夜間巡邏隊組建前,各鄉鎮場、街道辦事處按照市委、政府的要求,對村(居)民做了大量宣傳教育工作,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羣眾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積極性,積極徵求羣眾意見,在自願的基礎上招募巡邏隊員,街道辦事處、社區層層對招收的巡邏隊員進行嚴格把關,並建立巡邏隊員檔案,加強對其管理。夜間巡邏工作由市委政委主管,市人武部、市公安局協管,由各街道辦事處主辦,各社區分頭實施,抓落實。巡邏小分隊人員統一着裝(含標示牌),統一任務和要求,統一起止時間。

根據調研情況來看,廣大居民參與巡邏的積極性很高,如新城辦事處個別社區巡邏隊員達到人,超過規定人的標準,但有個別街道辦事處由宣傳工作到位,羣眾對參與巡邏,維護治安的認識不高,巡邏人員的積極性還沒有充分調動起來,羣眾參與社會治安的積極性還不高,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工作。

三、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

(一)存在的問題:

⒈政治鬥爭形勢依然相當複雜,各類犯罪案件出現新的情況,社會矛盾仍然存在。×××等邪教組織、敵對勢力的滲透搗亂破壞活動始終沒有停止,藉助基督教發展“門徙會”邪教組織,影響較大,延伸較快;刑事案件呈下降趨勢,但以流動人員打架鬥歐為主的治安案件呈上升勢頭,主要在城效結合部表現比較突出。另外,一些企業改制、老城改造拆遷等遺留問題還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存在隱患,易引發羣體性事件。

⒉領導幹部對維護社會穩定工作重視程度還不夠,沒有完全按照“一崗三責”的要求履行職責,部分基層幹部對社會穩定工作重要性是説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不能很好地處理農業生產與社會穩定關係,穩定工作常抓不懈意識淡薄;各項規章制度還需進一步完善,鄉村(社區)十户長一級抓一級的網絡還未形成。

⒊在貫徹落實地區現場會精神上重視不夠,認識不深。個別單位對現場會主要精神沒有完全吃透,在貫徹中力度不夠大,措施不得力。基層派出所、司法所、武裝部、統戰、民宗等部門未共同參與,還沒有形成合力,對試點村(社區)指導幫助不夠。各鄉鎮場、街道辦事處開展試點工作還不平衡。一些單位在摸底調查中問題找得準,試點村(社區)有計劃、有措施、有落實,但個別單位無計劃、無措施,工作力度不到位。

⒋個別單位領導對人民調解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一些單位領導重打擊輕防範,重訴訟輕調解思想還不同程度存在;協調溝通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大調解”的工作機制還沒有形成。一些人民調解工作還停留在傳統的鄰里、家庭糾紛的調處上,地區、部門、行業之間的調解工作還缺乏有效配合。

⒌人民調解隊伍整體素質不強,戰鬥力較弱,還不能很好的適應當前人民調解工作。人民調解員文化水平不高,法律知識欠缺,政策水平較低,工作方式方法陳舊,有些調解工作不是依據法律而是依據一些陳規陋習等;調解隊伍年齡和體能狀況不能適應當前的調解工作,如一批多年從事村(居)委會調解工作的同志對本轄區內的人員情況較熟悉,但大部分年齡偏高、體弱多病,對於一些要求快速反應、及時處理和反覆做工作的調解,顯得力不從心。

(二)應對措施:

⒈切實加強領導,深入普法宣傳。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督促指

導各部門落實各項措施,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和“一票否決”制度。二是加強“四五”普法宣傳,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把“嚴打”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納入“四五”普法規劃,推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向縱深發展;廣泛動員人民羣眾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建立起同違法犯罪分子作鬥爭的激勵機制和社會保障機制。三是加強文化娛樂場所的管理,堅決打擊利用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加大掃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的力度,努力剷除腐蝕人們精神世界、危害社會主義事業的腐朽文化,保護和促進先進文化的前進和發展。

⒉注重矛盾排查,調處矛盾糾紛。密切掌握社會動向,充分估計出現矛盾的複雜性和工作的艱鉅性,依法調節各種社會關係,及時解決因拆遷、改制等利益調整所產生的新矛盾和新問題,快速反應,冷靜處置,做好教育疏導工作,有效化解和鈍化矛盾;進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機制,重點排查調處可能引發羣體性事件和可能轉化成刑事案件的矛盾糾紛;加大社會保障工作力度,認真分析人民內部矛盾糾紛,積極依法調處和疏導,把糾紛和矛盾解決在當地,消除在萌芽狀態,努力維護社會弱勢羣體和人員的利益。

⒊實行長效管理,保持“嚴打”態勢。一是以重點整治為突破口,着力解決重點區域和發案頻繁時段的治安問題,對嚴重刑事犯罪活動露頭就打,對頂風作案分子,狠剎其囂張氣焰,從重、從快打擊,決不讓其形成氣候。二是進一步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加大打擊“兩盜”、“兩搶”的力度。繼續把打擊“三股勢力”和嚴重刑事犯罪作為“嚴打”整治鬥爭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剷除其生存空間。三是實行“人性化”管理,寓監督於服務之中,對外來經營或務工人員的管理多服務、少罰款,減少或取消超額多收的費用或特定的收費項目,減輕外來人員的經濟負擔,減少社會治安的壓力,確保我區社會治安的穩定。

⒋強化治安防範,完善防控體系。在市委、政府的直接領導下,由市委政法委、綜治辦統一協調,建立以公安為骨幹,以羣防羣治力量為依託,以社會面、居民區和單位內部的防範為基礎,以案件多發的人羣、區域、行業、時段為重點,以街道、社區為單位,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專業防範與羣眾防範相結合的治安防控體系,增強全社會預防和控制犯罪的能力;大力推進公安警務制度改革,優化警力資源配置,加強社區警務工作,建立健全快速反應機制;將社區治安防範與社區建設同規劃、同部署,落實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進一步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服務工作,提高進城務工人員的法律意識和綜合素質;採取有效措施,嚴密防範“×××”、“門徙會”等邪教組織的搗亂破壞活動。

⒌加強基礎建設,堅持羣防羣治。進一步加強對社區治保、聯防隊伍,調解、幫教隊伍,外來人口協管員以及兼職法制副校長等基層綜治工作隊伍的管理和教育。堅持專門機關工作和羣眾路線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動和依靠羣眾,調動羣眾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積極性,建立健全羣眾性自防自治的治安保衞組織,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治安防範活動;充分發揮社區居委會維護社會治安的積極作用,確保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得到全面有效落實;不斷完善軍警民聯防制度和義務治安防範工作,真正形成有效的治安防範工作網絡;切實加強對羣眾性治安保衞組織的指導和監督,建立完善的工作和保障機制,確保羣防羣治隊伍工作的順利進行。

⒍進一步提高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對於化解民間糾紛、防止矛盾激化、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做好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加強人民調解隊伍建設,努力改善隊伍結構,把一批具有較高政治、業務素質和文化水平,年富力強、熱心人民調解工作的人員充實到人民調解隊伍中來;同時加強對人民調解員的培訓,不斷提高人民調解員的政治素質、法律素質和業務素質。

⒎進一步完善調解機制,規範調解程序,健全各項工作制度。司法行政部門和街道、鄉鎮司法所,進一步加強對人民調解委員會的管理、指導和服務,拓寬調解工作新領域,建立以積極預防、及時發現、有效控制、妥善調解各類矛盾糾紛為主要內容的社會穩定機制。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依法調解各類社會矛盾,克服調解的隨意性,弄清事實,依法説服疏導,消除糾紛雙方對立情緒,化解矛盾;充分發揮道德在調解中的感召作用,依靠道德的教化力量,説服糾紛當事人互諒互讓,使矛盾糾紛妥善化解。堅持寓教育於人民調解之中,把調解作為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過程,以真正達到“調解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在實踐中不斷研究人民調解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探索新的調解方法,推動人民調解工作向縱深發展。

第二篇:地區少數民族社會事業基本情況調研的報告

根據省民委文件要求,我局組織人員深入基層開展調研,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教育調研情況

近年來,大興安嶺地區各級黨委、政府對少數民族地區科學、教育、文化事業十分重視。兩縣政府切實加強對民族教育工作的領導,把民族教育列入政府工作重要日程,認真貫徹執行《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及省、地政府制訂的相關條例,普及九年義務教

育,全面落實省、地民族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使民族教育質量不斷得到提高,確保了民族教育的優先發展。(一)基本情況

呼瑪縣白銀納鄂倫春族鄉,2014年新建並投入使用2800平方米的綜合教學樓;目前,鄉中心校共有在校學生347人,其中,國小生227人,國中120人,少數民族學生共有55人,佔總學生數的16。白銀納鄂倫春族鄉中心校,通了省“普九”驗收和2014年“普九”複檢,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學質量逐步提高,現已被確定為地級合格學校。全校共有教職工31人,其中任課教師27人,有7人為中專學歷,12人為大專學歷,3人為大學本科學歷。專任教師學歷全部達標,合格率為100。教師月工資足額發放。呼瑪縣白銀納鄂倫春族鄉兒童入學率為100,中國小生畢業率為100,中學升學率為75。中心校配備有41台微機,擁有圖書3000冊。平均9人擁有一台微機,每個學生擁有9冊圖書。2014年中心校開辦了雙語班,抽調會講本民族語言的教師開展語言會話課,為加快民族教育的發展,呼瑪縣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利用省、地、縣投入大量的資金改善了辦學條件,增添了新的教學用具,安裝了現代化的網絡管理系統,教學環境的不斷改善,為控制學生流失,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塔河縣十八站鄂倫春族鄉2014年建起了2964平方米的新教學樓,目前,在校學生653人,其中,國小387人,高中266人,少數民族學生86人,佔總學生數的13。十八站鄂倫春族鄉中心校1997年通過國家“普九”驗收,2014年又通過省政府複檢,辦學條件逐年改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現已被確定為地級合格學校。全校教職工65人,共中任課教師55人,10人為中專學歷,36人為大專學歷,9人為大學本科學歷,專任教師學歷全部達標,達標率為100。教師月工資足額發放。塔河縣十八站鄂倫春族鄉兒童入學率100,中國小生畢業率100,中學升學率為80。中心校配備有47台微機,擁有圖書10646冊,平均14人擁有一台微機,每個學生擁有16冊圖書。2014年,中心校成立了雙語班,抽調能用鄂倫春族語會話的鄂倫春族教師對鄂倫春族學生開展本民族語言會話課。為了改善民族教育的辦學環境,省、地、縣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大了對民族教育的投入,並實施新課實驗,取得較好的成績,不斷地改善辦學條件,控制學生流失。

十八站鄉中心校鄂倫春族寄宿班創建於**年,學校配備了一名領導主管寄宿班,做到寄宿班的各項工作有人管,現在寄宿班人數為45名,佔全校鄂倫春族學生人數的50,從**年起,每年縣財政為鄂倫春寄宿班投入13萬元,用以保證鄂倫春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支出。

(二)發展民族教育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績

呼瑪縣白銀納鄂倫春族鄉經過不斷的努力,學校根據有關文件的規定,對鄂倫春族等幾個少數民族學生實行免收學雜費政策,同時還將鄂倫春族學生的助學金分別提高到每年國小生120元,中學生160元,對孤兒採取免費入學,併發放生活費、衣物和學習用品並且在冬季免收取暖費。鄉黨委、政府為鼓勵鄂倫春族學生早日成材,規定並實施了鄂倫春族學生考取本科一次性獎勵3000元,考取大專一次性獎勵2014元,考取中專和重點高中獎勵1000元,並且報銷學生假期往返學校的交通費。2014年,大興安嶺地委做出決定(大發[2014]12號)普通高中招生,鄂倫春族學生全部錄取,重點高中招生降50分錄取。

近三年來,初步統計,共向上級學校輸送大學生、大、中專、高中畢業生29名,其中鄂倫春族學生11名。

塔河縣十八站鄂倫春族鄉始終把民族教育事業當作大事來抓,鄉黨委、政府依據相關法規對鄂倫春族等幾個少數民族學生實行免收學雜費,並相繼調整了六個人口較少民族學生助學金,將鄂倫春族助學金提高到,中學生每年290元,國小生每年210元;塔河縣政府每年還拿出6萬元作為教育助學專項資金,對考取大學本科的鄂倫春族學生一次性獎勵3000元,考取大、中專的鄂倫春族學生一次性獎勵2014元,孤兒考取的大中專的學生每人每年解決5000元的生活費和學雜費。並且塔河縣普通高中招生對鄂倫春族學生實行免費上高中。

(三)民族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建議

1、教師隊伍專業性不強,教師業務水平不十分過硬。現在急需業務精、專業性強的新生力量來充實兩鄉教師隊伍,更需要對現有教師進行知識結構、教育理念的更新。

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建議,應首先對現有教師進行業務知識培訓,調動教師的積極

第三篇:地區少數民族社會事業基本情況調研的報告

根據省民委文件要求,我局組織人員深入基層開展調研,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一、教育調研情況近年來,大興安嶺地區各級黨委、政府對少數民族地區科學、教育、文化事業十分重視。兩縣政府切實加強對民族教育工作的領導,把民族教育列入政府工作重要日程,認真貫徹執行《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及省、地政府制訂的相關條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全面落實省、地民族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使民族教育質量不斷得到提高,確保了民族教育的優先發展。(一)基本情況呼瑪縣白銀納鄂倫春族鄉,2014年新建並投入使用2800平方米的綜合教學樓;目前,鄉中心校共有在校學生347人,其中,國小生227人,國中120人,少數民族學生共有55人,佔總學生數的16%。白銀納鄂倫春族鄉中心校,通了省“普九”驗收和2014年“普九”複檢,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學質量逐步提高,現已被確定為地級合格學校。全校共有教職工31人,其中任課教師27人,有7人為中專學歷,12人為大專學歷,3人為大學本科學歷。專任教師學歷全部達標,合格率為100%。教師月工資足額發放。呼瑪縣白銀納鄂倫春族鄉兒童入學率為100%,中國小生畢業率為100%,中學升學率為75%。中心校配備有41台微機,擁有圖書3000冊。平均9人擁有一台微機,每個學生擁有9冊圖書。2014年中心校開辦了雙語班,抽調會講本民族語言的教師開展語言會話課,為加快民族教育的發展,呼瑪縣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利用省、地、縣投入大量的資金改善了辦學條件,增添了新的教學用具,安裝了現代化的網絡管理系統,教學環境的不斷改善,為控制學生流失,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塔河縣十八站鄂倫春族鄉2014年建起了2964平方米的新教學樓,目前,在校學生653人,其中,國小387人,高中266人,少數民族學生86人,佔總學生數的13%。十八站鄂倫春族鄉中心校1997年通過國家“普九”驗收,2014年又通過省政府複檢,辦學條件逐年改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現已被確定為地級合格學校。全校教職工65人,共中任課教師55人,10人為中專學歷,36人為大專學歷,9人為大學本科學歷,專任教師學歷全部達標,達標率為100%。教師月工資足額發放。塔河縣十八站鄂倫春族鄉兒童入學率100%,中國小生畢業率100%,中學升學率為80%。中心校配備有47台微機,擁有圖書10646冊,平均14人擁有一台微機,每個學生擁有16冊圖書。2014年,中心校成立了雙語班,抽調能用鄂倫春族語會話的鄂倫春族教師對鄂倫春族學生開展本民族語言會話課。為了改善民族教育的辦學環境,省、地、縣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大了對民族教育的投入,並實施新課實驗,取得較好的成績,不斷地改善辦學條件,控制學生流失。十八站鄉中心校鄂倫春族寄宿班創建於**年,學校配備了一名領導主管寄宿班,做到寄宿班的各項工作有人管,現在寄宿班人數為45名,佔全校鄂倫春族學生人數的50%,從**年起,每年縣財政為鄂倫春寄宿班投入13萬元,用以保證鄂倫春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支出。(二)發展民族教育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績呼瑪縣白銀納鄂倫春族鄉經過不斷的努力,學校根據有關文件的規定,對鄂倫春族等幾個少數民族學生實行免收學雜費政策,同時還將鄂倫春族學生的助學金分別提高到每年國小生120元,中學生160元,對孤兒採取免費入學,併發放生活費、衣物和學習用品並且在冬季免收取暖費。鄉黨委、政府為鼓勵鄂倫春族學生早日成材,規定並實施了鄂倫春族學生考取本科一次性獎勵3000元,考取大專一次性獎勵2014元,考取中專和重點高中獎勵1000元,並且報銷學生假期往返學校的交通費。2014年,大興安嶺地委做出決定(大發[2014]12號)普通高中招生,鄂倫春族學生全部錄取,重點高中招生降50分錄取。近三年來,初步統計,共向上級學校輸送大學生、大、中專、高中畢業生29名,其中鄂倫春族學生11名。塔河縣十八站鄂倫春族鄉始終把民族教育事業當作大事來抓,鄉黨委、政府依據相關法規對鄂倫春族等幾個少數民族學生實行免收學雜費,並相繼調整了六個人口較少民族學生助學金,將鄂倫春族助學金提高到,中學生每年290元,國小生每年210元;塔河縣政府每年還拿出6萬元作為教育助學專項資金,對考取大學本科的鄂倫春族學生一次性獎勵3000元,考取大、中專的鄂倫春族學生一次性獎勵2014元,孤兒考取的大中專的學生每人每年解決5000元的生活費和學雜費。並且塔河縣普通高中招生對鄂倫春族學生實行免費上高中。(三)民族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建議1、教師隊伍專業性不強,教師業務水平不十分過硬。現在急需業務精、專業性強的新生力量來充實兩鄉教師隊伍,更需要對現有教師進行知識結構、教育理念的更新。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建議,應首先對現有教師進行業務知識培訓,調動教師的積極性進行新教法、新思路的學習。主動與外校建立聯合,進行教師交流,送我們的教師走出去學習、觀摩、實踐,引進外地優秀教師或是高等學府的大學生志願者,為我們進行新知識、新思想的交流,使我們教師的知識和思想與時代同步,使新鮮血液充實到我們的教師隊伍中。2、由於鄂倫春族鄉村經濟比較落後,一些鄂倫春族學生家庭貧困,考取高等學府後難以承受高額的學雜費,造成輟學。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建議:建立民族教育發展基金,為貧困的鄂倫春族學生提供獎學金、助學貸款或是借鑑國家建立“西藏班”、“新疆班”的辦法,建立“鄂倫春班”,為幫助鄂倫春族貧困學生、孤兒等弱勢鄂倫春族學生或其它較少民族貧困學生,應採取這樣的形式為他們提供完成學業的保證。3、兩鄉的鄂倫春雙語班的教師,語言發音夠不規範,授課比較困難。教師的發音帶有較重的個人習慣,不能達到授課的標準,對學生學習規範的語言發音造成困難。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建議:儘快對雙語教學的教師進行培訓,學習國際標準音標,並建議撥付培訓專款,以滿足雙語教學培訓的需要,

同時設立民族教育專項資金,用於支持民族雙語教學的發展。二、文化調研情況大興安嶺地區對民族鄉的文化發展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為促進民族文化事業蓬勃發展,提供了經濟上的保證。(一)基本情況呼瑪縣白銀納鄂倫春族鄉文化站,佔地600平方米,設有一個鄂倫春族陳列室,展廳面積100平方米,館藏文物有58件,均以鄂倫春族傳統生產生活用具為主。設有一個劇場,面積為380平方米,排練廳面積為80平方米,辦公室面積40平方米,白銀納鄉文化站業餘藝術團在職人員1人,演員50人,其中,少數民族45人,編劇人員8人,服裝50套,年演場次達到15場,活動經費全部由政府撥付。曾多次參加文藝演出,都獲了不錯的成績。塔河縣十八站鄂倫春族鄉文化站佔地400平方米,在職人員4人,鄉文化站沒有建立展覽館和文藝隊,文化活動主要靠組織羣眾進行廣場文藝演出,活動經費全部由財政撥付。這些由業餘演員參加的大型文藝演出活動,都取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二)文化事業中取得的成績呼瑪縣白銀納鄂倫春族鄉文化站積極參加省、地、縣組織的各種文藝匯演、民族節日慶典等演出。白銀納鄉成功舉辦了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週年、建國50週年大型文體慶祝活動、多次組團參加呼瑪縣舉辦的“呼瑪藝術節”、廣場文化周等大型文藝匯演和呼瑪縣運動會,參加全省少數民族運動會和大興安嶺開發建設40週年文藝匯演,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白銀納鄉先後被評為“省先進文化鄉”、“全省少數民族體育運動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孟豔華、孟佳等在省、地級文藝匯演中均獲得較好的名次,關金芳、關俊蘭等編創人員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節日的篝火》(舞蹈)獲首屆少數民族匯演最佳創作獎,《擁抱烈士》、《巴力》、《鄂倫春的生活充滿陽光》獲創作一等獎,《港微》(樺皮工藝)獲金獎,《希望的田野上》、《中國年》編舞獲最佳編創獎。塔河縣十八站鄂倫春族鄉文化站充分挖掘鄂倫春民族勤勞純樸,能歌善舞的民族特長,老一輩鄂倫春人長期在遊獵生活中積累了自編自唱、出口成歌的經驗。新一代鄂倫春人秉承了這一優秀文化傳統,在塔河縣組織的建黨80週年歌唱祖國大型廣場演唱活動中,獲一等獎;在鄂倫春族定居50週年大慶活動中獲舞蹈二等獎,通俗歌曲三等獎。王寶貴、謝遠臣等在省級匯演中獲得很好的名次,《樺林隨想》獲羣星器樂大賽金獎,《西階依瑪》、《鄂鄉人民歌唱黨》獲藝術創作一等獎,《科技興農靠小康》獲省農民科技節二等獎,《鄂鄉晨曲》獲塔河縣文藝匯演二等獎,教育藝術節二等獎。經過少數民族工作者的不斷努力,民族文化藝術得到廣泛傳播,使更多的人瞭解鄂倫春族,為鄂倫春族的發展獻計獻策。(三)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1、雖然鄂倫春族一直擁有自己的獨特的文化、信仰,但是由於缺少資金,沒有將民族文化發展成為當地的經濟支柱型產業。現在我區兩個民族鄉均被列入省級“興邊富民行動”重點縣,希望上級主管部門予以更多的關心和支持,使鄂倫春生態風情旅遊成為鄂倫春族鄉旅遊經濟的主幹。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建議:首先由地、縣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使鄂倫春族文化旅遊業初具規模,儘早列入國家和省級建設計劃,進而完善建設,打造民族品牌,以特色佔領市場份額,促進鄂倫春族文化市場的形成,以文化產業拉動經濟增長。2、鄂倫春族文化遺產、語言、生活習俗流失太快,現在許多鄂倫春族人已經聽不懂或不會説本民族的語言,獨有的薩滿文化也流失殆盡。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建議:應及時搶救保護文化遺產。結合中國文聯、中國民協關於“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計劃”的契機,把鄂倫春民間文化,樺樹皮文化,薩滿文化,語言、歌曲等方面進行項目立項,力爭得到各級政府支持,並爭取將“鄂倫春薩滿文化展基地”、“鄂倫春樺樹皮之鄉”列入民間文藝之鄉的行列。三、民族衞生調研情況(一)基本情況呼瑪縣白銀納鄂倫春族鄉衞生院,2014年10月新門診樓竣工交付使用,面積360平方米,設有門診、藥局、手術室、x光室、處置室、母嬰室。全院職工14人,其中,醫護人員11人。各醫療科室設置較為齊全,能開展普通的外科手術,備有心電和b超,基本能滿足周邊羣眾就醫要求。鄂倫春族結核病患病率比較高,患者經過鄉衞生院的長期治療,使原有患者病情得到好轉。該鄉共有學齡前兒童146人,全部接種乙肝疫苗;育齡婦女共有514人,待產婦女共有24人,產婦100%住院分娩,產婦死亡率為0,新生兒死亡率為0;現在年就診人數約為3600人。塔河縣十八站鄂倫春族鄉衞生院(塔河第二醫院),面積4084平方米,醫療辦公用樓1600平方米,結核病房680平方米,為改善民族鄉醫院衞生工作環境,2014年新建成了一幢1600平方米的門診樓,已於2014年8月交付使用,極大地改善了醫療就診環境。全院現有職工59人,其中,醫護人員50人。衞生院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物理診斷室、手術室等16個科室。塔河縣外事辦向日本爭取10萬元小額無償援助的醫療器械,還配備雙牀程500max光機,黑白b超、腦地形圖儀等設備。使一部分原有的陳舊醫療設備得到更新,極大地提高了診斷的準確率。針對鄂倫春族結核病為高發病,十八站鄉衞生院專門開設了結核病房,經過醫護人員的細心治療,已有部分患者由排菌性結核病人轉為不排菌性結核病人。學齡前兒童250名,全部接種了乙肝疫苗;育齡婦女共947人,待產婦女有36人,產婦100%住院分娩,產婦死亡率為0,新生兒死亡率為0;現在每年就診人數約為17316人。(二)民族衞生事業取得的成績呼瑪縣白銀納鄉是呼瑪縣第一個進行衞生院改革的鄉;鄉衞生院承擔了農村公共衞生工作、負責轄區的醫療救治、結核病防治、流行性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愛國衞生運動等工作。2014年,針對鄂倫春族鄉羣眾的醫療及結核病防治的實際,縣政府將鄂倫春族羣眾的核銷醫藥費從每年撥付5.5萬元,增加到了每年撥付15.5萬元。2014年9月,塔河縣十八站鄉衞生院完成了醫療體制改革;十八站鄉衞生院承擔農村公共衞生工作、負責轄區的醫療救治、預防保健、地方病、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愛國

衞生運動等工作。縣政府在每年為十八站鄉衞生院撥付139萬元經費的基礎上,每年增加5萬元,今年撥款增加到149萬元。鄂倫春族農民醫藥費實行全額核銷政策,為此,縣政府每年撥付鄂倫春族醫藥費34萬元,十八站鄉為保證專項資金得到有效使用,成立了醫藥費監管組織。該組織由縣衞生局、鄉政府有關人員組成,制定了每人每年核銷的額度,並設有大病醫藥費統籌管理方案,對轉院、住院的鄂倫春族患者制定了核銷細則,從而更合理有效的使用鄂倫春族醫藥經費。(三)民族衞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1、衞生技術力量薄弱和鄂倫春族醫藥研究開發經費不足。兩鄉衞生院現有醫護人員技術水平較低,缺少專業技術人員培訓費,專業隊伍素質提高緩慢。鄂倫春族醫藥開發研究經費短缺,制約了鄂倫春族醫藥研究工作的進程。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建議:省、地、縣應對醫護人員培訓工作高度重視,加大在培訓經費上的投入,解決培訓經費問題,對現有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從外地聘請優秀醫療人才,到民族鄉開展醫護工作,建立鄂倫春族醫藥研究獎勵機制,促進鄂倫春族醫藥開發的科學研究。2、結核病是鄂倫春族高發病。2014年,鄂倫春族結核病患病率為3.19%,高於國家結核病患病率標準(國家標準2%)。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建議:加強對結核病的防治力度。3、兩鄉的醫療硬件設施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十八站鄉600平方米的結核病房已屬於危房,低矮潮濕,不利於結核病人休息;白銀納鄉還沒有專設結核病房,設立專門的傳染病房是控制結核病等傳染病出現新發的關鍵;鄂倫春族鄉醫療設施還不齊全,應為兩鄉衞生院購置必備的醫療設備如:彩超、細胞計數儀、尿分析儀、生化分析儀,血磁療機、血流變儀等設備,以提高醫療確診率,更好地為各族羣眾服務。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建議:省、地、縣加大對衞生院硬件建設投資力度。可採取省支付50%,地支付30%,縣鄉自籌20%的方法籌集資金,幫助兩個民族鄉新建結核病房,使結核病人與其他病人隔離,購置必要的設備,有利於提高鄉醫院初診的準確率。我們相信,在上級各有關部門的關懷和支持下,在地委、行署的正確領導下,通過我們的辛勤努力,鄂倫春族鄉的各項社會事業一定會得到更快的發展。大興安嶺地區行署民族宗教局 郭紅二oo四年十月二十六日

地區少數民族社會事業基本情況調研的報告(第3頁)一文由蒐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第四篇:地區少數民族社會事業基本情況調研的報告

根據省民委文件要求,我局組織人員深入基層開展調研,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一、教育調研情況近年來,大興安嶺地區各級黨委、政府對少數民族地區科學、教育、文化事業十分重視。兩縣政府切實加強對民族教育工作的領導,把民族教育列入政府工作重要日程,認真貫徹執行《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及省、地政府制訂的相關條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全面落實省、地民族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使民族教育質量不斷得到提高,確保了民族教育的優先發展。(一)基本情況呼瑪縣白銀納鄂倫春族鄉,2014年新建並投入使用2800平方米的綜合教學樓;目前,鄉中心校共有在校學生347人,其中,國小生227人,國中120人,少數民族學生共有55人,佔總學生數的16%。白銀納鄂倫春族鄉中心校,通了省“普九”驗收和2014年“普九”複檢,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學質量逐步提高,現已被確定為地級合格學校。全校共有教職工31人,其中任課教師27人,有7人為中專學歷,12人為大專學歷,3人為大學本科學歷。專任教師學歷全部達標,合格率為100%。教師月工資足額發放。呼瑪縣白銀納鄂倫春族鄉兒童入學率為100%,中國小生畢業率為100%,中學升學率為75%。中心校配備有41台微機,擁有圖書3000冊。平均9人擁有一台微機,每個學生擁有9冊圖書。2014年中心校開辦了雙語班,抽調會講本民族語言的教師開展語言會話課,為加快民族教育的發展,呼瑪縣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利用省、地、縣投入大量的資金改善了辦學條件,增添了新的教學用具,安裝了現代化的網絡管理系統,教學環境的不斷改善,為控制學生流失,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塔河縣十八站鄂倫春族鄉2014年建起了2964平方米的新教學樓,目前,在校學生653人,其中,國小387人,高中266人,少數民族學生86人,佔總學生數的13%。十八站鄂倫春族鄉中心校1997年通過國家“普九”驗收,2014年又通過省政府複檢,辦學條件逐年改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現已被確定為地級合格學校。全校教職工65人,共中任課教師55人,10人為中專學歷,36人為大專學歷,9人為大學本科學歷,專任教師學歷全部達標,達標率為100%。教師月工資足額發放。塔河縣十八站鄂倫春族鄉兒童入學率100%,中國小生畢業率100%,中學升學率為80%。中心校配備有47台微機,擁有圖書10646冊,平均14人擁有一台微機,每個學生擁有16冊圖書。2014年,中心校成立了雙語班,抽調能用鄂倫春族語會話的鄂倫春族教師對鄂倫春族學生開展本民族語言會話課。為了改善民族教育的辦學環境,省、地、縣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大了對民族教育的投入,並實施新課實驗,取得較好的成績,不斷地改善辦學條件,控制學生流失。十八站鄉中心校鄂倫春族寄宿班創建於**年,學校配備了一名領導主管寄宿班,做到寄宿班的各項工作有人管,現在寄宿班人數為45名,佔全校鄂倫春族學生人數的50%,從**年起,每年縣財政為鄂倫春寄宿班投入13萬元,用以保證鄂倫春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支出。(二)發展民族教育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績呼瑪縣白銀納鄂倫春族鄉經過不斷的努力,學校根據有關文件的規定,對鄂倫春族等幾個少數民族學生實行免收學雜費政策,同時還將鄂倫春族學生的助學金分別提高到每年國小生120元,中學生160元,對孤兒採取免費入學,併發放生活費、衣物和學習用品並且在冬季免收取暖費。鄉黨委、政府為鼓勵鄂倫春族學生早日成材,規定並實施了鄂倫春族學生考取本科一次性獎勵3000元,考取大專一次性獎勵2014元,考取中專和重點高中獎勵1000元,並且報銷學生假期往返學校的交通費。2014年,大興安嶺地委做出決定(大發[2014]12號)普通高中招生,鄂倫春族學生全部錄取,重點高中招生降50分錄取。近三年來,初步統計,共向上級學校輸送大學生、大、中專、高中畢業生29名,其中鄂倫春族學生11名。塔河縣十八站鄂倫春族鄉始終把民族教育事業當作大事來抓,鄉黨委、政府依據相關法規對鄂倫春族等幾個少數民族學生實行免收學雜費,並相繼調整了六個人口較少民族學生助學金,將鄂倫春族助學金提高到,中學生每年290元,國小生每年210元;塔河縣政府每年還拿出6萬元作為教育助學專項資金,對考取大學本科的鄂倫春族學生一次性獎勵3000元,考取大、中專的鄂倫春族學生一次性獎勵2014元,孤兒考取的大中專的學生每人每年解決5000元的生活費和學雜費。並且塔河縣普通高中招生對鄂倫春族學生實行免費上高中。(三)民族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建議1、教師隊伍專業性不強,教師業務水平不十分過硬。現在急需業務精、專業性強的新生力量來充實兩鄉教師隊伍,更需要對現有教師進行知識結構、教育理念的更新。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建議,應首先對現有教師進行業務知識培訓,調動教師的積極性進行新教法、新思路的學習。主動與外校建立聯合,進行教師交流,送我們的教師走出去學習、觀摩、實踐,引進外地優秀教師或是高等學府的大學生志願者,為我們進行新知識、新思想的交流,使我們教師的知識和思想與時代同步,使新鮮血液充實到我們的教師隊伍中。2、由於鄂倫春族鄉村經濟比較落後,一些鄂倫春族學生家庭貧困,考取高等學府後難以承受高額的學雜費,造成輟學。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建議:建立民族教育發展基金,為貧困的鄂倫春族學生提供獎學金、助學貸款或是借鑑國家建立“~班”、“新疆班”的辦法,建立“鄂倫春班”,為幫助鄂倫春族貧困學生、孤兒等弱勢鄂倫春族學生或其它較少民族貧困學生,應採取這樣的形式為他們提供完成學業的保證。3、兩鄉的鄂倫春雙語班的教師,語言發音夠不規範,授課比較困難。教師的發音帶有較重的個人習慣,不能達到授課的標準,對學生學習規範的語言發音造成困難。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建議:儘快對雙語教學的教師進行培訓,學習國際標準音標,並建議撥付培訓專款,以滿足雙語教學培訓的需要,同時設立民族教育專項資金,用於支持民族雙語教學的發展。二、文化調研情況大興安嶺地區對民族鄉的文化發展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為促進民族文化事業蓬勃發展,提供了經濟上的保證。(一)基本情況呼瑪縣白銀納鄂倫春族鄉文化站,佔地600平方米,設有一個鄂倫春族陳列室,展廳面積100平方米,館藏文物有58件,均以鄂倫春族傳統生產生活用具為主。設有

有醫護人員技術水平較低,缺少專業技術人員培訓費,專業隊伍素質提高緩慢。鄂倫春族醫藥開發研究經費短缺,制約了鄂倫春族醫藥研究工作的進程。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建議:省、地(版權歸本站:)、縣應對醫護人員培訓工作高度重視,加大在培訓經費上的投入,解決培訓經費問題,對現有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從外地聘請優秀醫療人才,到民族鄉開展醫護工作,建立鄂倫春族醫藥研究獎勵機制,促進鄂倫春族醫藥開發的科學研究。2、結核病是鄂倫春族高發病。2014年,鄂倫春族結核病患病率為3.19%,高於國家結核病患病率標準(國家標準2%)。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建議:加強對結核病的防治力度。3、兩鄉的醫療硬件設施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十八站鄉600平方米的結核病房已屬於危房,低矮潮濕,不利於結核病人休息;白銀納鄉還沒有專設結核病房,設立專門的傳染病房是控制結核病等傳染病出現新發的關鍵;鄂倫春族鄉醫療設施還不齊全,應為兩鄉衞生院購置必備的醫療設備如:彩超、細胞計數儀、尿分析儀、生化分析儀,血磁療機、血流變儀等設備,以提高醫療確診率,更好地為各族羣眾服務。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建議:省、地、縣加大對衞生院硬件建設投資力度。可採取省支付50%,地支付30%,縣鄉自籌20%的方法籌集資金,幫助兩個民族鄉新建結核病房,使結核病人與其他病人隔離,購置必要的設備,有利於提高鄉醫院初診的準確率。我們相信,在上級各有關部門的關懷和支持下,在地委、行署的正確領導下,通過我們的辛勤努力,鄂倫春族鄉的各項社會事業一定會得到更快的發展。大興安嶺地區行署民族宗教局 郭紅二oo四年十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地區少數民族社會事業基本情況調研的報告

根據省民委文件要求,我局組織人員深入基層開展調研,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教育調研情況

近年來,大興安嶺地區各級黨委、政府對少數民族地區科學、教育、文化事業十分重視。兩縣政府切實加強對民族教育工作的領導,把民族教育列入政府工作重要日程,認真貫徹執行《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及省、地政府制訂的相關條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全面落實省、地民族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使民族教育質量不斷得到提高,確保了民族教育的優先發展。

(一)基本情況

呼瑪縣白銀納鄂倫春族鄉,2014年新建並投入使用2800平方米的綜合教學樓;目前,鄉中心校共有在校學生347人,其中,國小生227人,國中120人,少數民族學生共有55人,佔總學生數的16%。白銀納鄂倫春族鄉中心校,通了省“普九”驗收和2014年“普九”複檢,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學質量逐步提高,現已被確定為地級合格學校。全校共有教職工31人,其中任課教師27人,有7人為中專學歷,12人為大專學歷,3人為大學本科學歷。專任教師學歷全部達標,合格率為100%。教師月工資足額發放。呼瑪縣白銀納鄂倫春族鄉兒童入學率為100%,中國小生畢業率為100%,中學升學率為75%。中心校配備有41台微機,擁有圖書3000冊。平均9人擁有一台微機,每個學生擁有9冊圖書。2014年中心校開辦了雙語班,抽調會講本民族語言的教師開展語言會話課,為加快民族教育的發展,呼瑪縣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利用省、地、縣投入大量的資金改善了辦學條件,增添了新的教學用具,安裝了現代化的網絡管理系統,教學環境的不斷改善,為控制學生流失,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塔河縣十八站鄂倫春族鄉2014年建起了2964平方米的新教學樓,目前,在校學生653人,其中,國小387人,高中266人,少數民族學生86人,佔總學生數的13%。十八站鄂倫春族鄉中心校1997年通過國家“普九”驗收,2014年又通過省政府複檢,辦學條件逐年改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現已被確定為地級合格學校。全校教職工65人,共中任課教師55人,10人為中專學歷,36人為大專學歷,9人為大學本科學歷,專任教師學歷全部達標,達標率為100%。教師月工資足額發放。塔河縣十八站鄂倫春族鄉兒童入學率100%,中國小生畢業率100%,中學升學率為80%。中心校配備有47台微機,擁有圖書10646冊,平均14人擁有一台微機,每個學生擁有16冊圖書。2014年,中心校成立了雙語班,抽調能用鄂倫春族語會話的鄂倫春族教師對鄂倫春族學生開展本民族語言會話課。為了改善民族教育的辦學環境,省、地、縣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大了對民族教育的投入,並實施新課實驗,取得較好的成績,不斷地改善辦學條件,控制學生流失。十八站鄉中心校鄂倫春族寄宿班創建於**年,學校配備了一名領導主管寄宿班,做到寄宿班的各項工作有人管,現在寄宿班人數為45名,佔全校鄂倫春族學生人數的50%,從**年起,每年縣財政為鄂倫春寄宿班投入13萬元,用以保證鄂倫春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支出。

(二)發展民族教育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績

呼瑪縣白銀納鄂倫春族鄉經過不斷的努力,學校根據有關文件的規定,對鄂倫春族等幾個少數民族學生實行免收學雜費政策,同時還將鄂倫春族學生的助學金分別提高到每年國小生120元,中學生160元,對孤兒採取免費入學,併發放生活費、衣物和學習用品並且在冬季免收取暖費。鄉黨委、政府為鼓勵鄂倫春族學生早日成材,規定並實施了鄂倫春族學生考取本科一次性獎勵3000元,考取大專一次性獎勵2014元,考取中專和重點高中獎勵1000元,並且報銷學生假期往返學校的交通費。2014年,大興安嶺地委做出決定(大發[2014]12號)普通高中招生,鄂倫春族學生全部錄取,重點高中招生降50分錄取。近三年來,初步統計,共向上級學校輸送大學生、大、中專、高中畢業生29名,其中鄂倫春族學生11名。塔河縣十八站鄂倫春族鄉始終把民族教育事業當作大事來抓,鄉黨委、政府依據相關法規對鄂倫春族等幾個少數民族學生實行免收學雜費,並相繼調整了六個人口較少民族學生助學金,將鄂倫春族助學金提高到,中學生每年290元,國小生每年210元;塔河縣政府每年還拿出6

推薦其他精彩範文:

街道辦事處關於維護社會穩定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關於華山街道社會信訪穩定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關於維護社會穩定的調研報告

影響社會穩定調研報告

關於貫徹全縣穩定工作會議精神情況的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54j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