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耦合許可信息共享、實施“先照後證”最後一公里的思考

耦合許可信息共享、實施“先照後證”最後一公里的思考

為進一步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繼續強化落實“先照後證”、“雙告知一承諾”,個人建議打破不同部門間的“信息孤島”和“信息煙囱”,用各行政許可事項相關部門“先照”“後證”業務系統的聯動耦合來作為提升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環,將註冊登記工作與對企業事中事後監管“串聯”起來,做到放活不放任,防止截留改革紅利。

耦合許可信息共享、實施“先照後證”最後一公里的思考

一、“先照後證”、“雙告知一承諾”實施後效果顯著

從2014年先照後證開始實施後效果顯著實施,具體表現以百安壩工商所近3年個體市場主體發展為例,百安壩工商所市場主體發展,2011年新發展360户、2012年415户、2013年436户、2014年先照後證後市場主體成噴井式發展,2014年新發展1205户、2015年1380户、2016年1518户。不但提高辦事效率,而且減少辦照環節,真正的激發創業熱情,推動市場主體增量。二是推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破解前置審批不清、證照相互前置的循環困局,簡政放權,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准入環節審批效率大幅提高。三是助推市場監管體制改革,理清部門職責,不會再相互推諉。

二、“先照後證”、“雙告知一承諾”實施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任有缺陷。

一是通道有限。2014年開始實施後,用最初函件的方式通過黨政信息網將“先照後證”涉及後置許可的項目推送到其他部門,在2015年5月後,以萬州區行政審批中心為依託,建立起相關部門的工作QQ羣,建立行政許可台賬,以QQ郵件的方式定期向其他相關部門推送和反饋行政許可事項。雖然相對的化繁為簡,在部門間打開了一條便捷“通道”但推進了“照”與“證”的銜接,仍舊困難重重,反饋數量極少,嚴重暴露出部門間信息交換缺乏制度化、程序化的溝通渠道。

二是耗時較長。“先照後證”行政許可由基層層層上報到上級部門,上級部門再定期批量報送,加之各相關許可事項部門的反饋時間,這一來一回,耗時較長。

三是容易遺漏。商事登記制度改革釋放便民紅利,極大激發大眾創業熱情,登記主體量以成倍增長。在繁重的工作量之餘,“先照後證”行政許可台賬從工商所到上級部門,層層人工抄告,本身基層註冊登記窗口量大人少,繁瑣細緻,在“手動”操作中一定會出遺漏,使部分市場主體“遊離”在監管之外。

三、“先照”與“後證”間存“死角”,後續追蹤單循環,不利於事中事後監管。

“先照”與“後證”間存“死角”,存在“無證經營”的情況。一是“先照”與“後證”間存在時間差。我們在後續清點排除過程中發現,有的企業主體甚至在營業執照領取一年後都未辦理過“後證”。二是在抄送過程中存在遺漏,也讓“先照”與“後證”間存在“漏網之魚”。三是存在個別部門推諉現象,對監管主體責任認識不夠。四是市場主體對“先照後證”有誤解。在實行“先照後證”後,有部分經營者誤認為,只要辦理了營業執照就能經營,不必去辦理項目許可,存在“無證經營”的情況。從源頭上滋生監管“真空”,不利於事中事後監管。加之“並聯”單循環的信息推送方式,不利於市場主體的後續追蹤。

究其原因,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先照”與“後證”各相關部門各信息系統數據獨立存儲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和“信息煙囱”,使得各業務系統之間很難事項數據共享,嚴重製約“先照”與“後證”業務系統間的協作及工作效率的提升。

四、個人參考建議

(一)建立統一的數據交換平台,耦合許可信息交換系統,實現“先照”與“後證”部門間業務“異構數據庫”之間的數據集成、交換與共享。

當前市場已經有很多實現數據交換的平台產品,形成了先進的信息交換和共享服務技術體系。比如:新構建的數據共享交換平台可以遵循標準的、面向服務構架(SOA)的方式,基於先進的企業服務總線ESB技術,遵循先進技術標準和規範,能為跨地域、跨部門、跨平台不同應用系統、不同數據庫之間的互連互通提供包含提取、轉換、傳輸和加密等操作的數據交換服務。且貴州省已經率先運行“雲上貴州”共享平台,已實現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將工商、税務、食藥監、公安、質檢、文化委、林業局等相關部門進行信息銜接。

(二)在國務院、市委市府的統一領導下,部門間“橫縱聯繫”“上下協作”,為實現分工明確、溝通順暢、齊抓共管的監管格局創造信息前提。

一成立統一的信息平台推進小組,聘請專業網絡平台構建公司。“先照”與“後證”的許可信息交換系統耦合,建立統一的數據交換平台,實現部門間業務數據的集成、交換與共享。

二是部門間“橫縱聯繫”“上下協作”,摒棄部門間的“本部門主義”思想。

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先照”與“後證”各相關部門加強協作,實現資源共享。從“先照”到“後證”信息的無縫湧流能為實現分工明確、溝通順暢、齊抓共管的監管格局提供登記信息前提,讓市場監管不留“死角”。

(三)分步進行,穩步推進,設定修錯期限,實現“先照”與“後證”信息的即時抓取、反饋。

根據和其它部門證照銜接頻繁程度,將信息交換平台建設分佈進行。按涉及行政許可的部門按數量排序,也可按證照銜接頻繁程度排序,將較頻繁的“後證”部門先一步“耦合”。涉及行政許可的企業主體數據分批與各相關行政許可部門辦證系統通過新增信息交換橋接接入交換信息平台,實現“先照”與“後證”信息數據的自動抓取、即時交換。設定修錯期限,為實際工作錄入錯誤或修改提供緩衝期。

在實現擴展性良好的“鬆耦合”結構的應用和數據集成,達到數據共享交換平台的前提下,可以有效解決各節點之間數據的及時、高效地上傳下達,也能安全、方便、快捷、順暢的進行信息交換,在人員操作和量大的情況下,難免會出現數據錄入錯誤的情況,建議在數據即時傳送的基礎上設定一定修錯期限,為錄入錯誤或經營者要求立馬變更提供緩衝。

(四)升級企業登記系統,增設與其他部門信息交換的耦合端口,進一步規範對經營範圍的描述。

通過在登記過程中增加許可信息推送端口進行點擊送達或通過各“後證”部門系統通過信息交換平台對經營範圍進行自動篩選、自動提取、自動反饋的方式進行。

在耦合許可信息交換系統,建立統一的數據交換平台,達到數據共享。需要相關部門大力協作,各司其職,讓“先照後證”最後一公里的改革紅利真正的落實到辦事羣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7oz6y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