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市中小企業調研報告多篇

市中小企業調研報告多篇

市中小企業調研報告多篇

市中小企業調研報告篇1

市委五屆六次全會明確了“綠色、高端、率先、和諧”的發展定位,提出更加突出保護生態環境,更加突出發展實體經濟兩大舉措,全力打造良好生態的新高地、實體經濟的新高地。工業和民營經濟是實體經濟的主體,同樣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民營企業特別是農村中小企業的發展力度決定了農村的工業化程度,而農村的工業化程度決定了農民的富裕程度。在農村地區,一個蓬勃發展的民營企業,往往會帶活一方經濟:農產品附加值提高,農民收入穩定增長,農村面貌發生重大變化。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破解“三農”難題的過程中,農村中小企業可以大有作為。

一、發展農村中小企業對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作用

農村中小企業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動機和源動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農村中小企業是農民增收和就業的重要渠道,對於維繫城鄉社會的穩定,可以發揮獨特作用;(2)農村中小企業是縣域經濟的重要載體,也是地方財政增收的重要來源;(3)農村中小企業是推進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協調城鄉、銜接工農的重要橋樑和紐帶;(4)發展農村中小企業,不僅可以為新農村建設提供重要的產業支撐,還可以對農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轉變產生深刻影響。

二、我市農村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企業規模偏小,經營管理水平偏低

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市工業基礎比較薄弱,企業規模總體偏小,並且農村企業大都實行傳統的家族式生產經營管理模式,沒有建立起真正的現代企業制度,導致了目前我市農村中小企業管理水平偏低、企業競爭力不強。

(二)資源要素緊缺,生產經營成本上升

一是企業融資成本高。受近幾年國家銀根緊縮等因素影響,中小企業銀行借貸利率普遍上漲,使中小企業生產收益用於支付銀行借貸利息的比例加大,壓縮了企業生產經營利潤。由於目前我市許多農村中小企業主仍以個體户的觀念經營企業,造成企業財務不規範、資產不明晰現象普遍,使金融機構對貸款企業的財務狀況及負債能力等難以作出真實的判斷,從而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二是勞動力成本上升。由於農村企業所處地理位置一般遠離城區,受交通不便、休閒娛樂及公共服務設施不成熟等因素影響,農村中小企業普遍面臨招工難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也制約了企業利潤率的上升。

(三)創新基礎薄弱,企業同質化現象嚴重

我市大部分村級企業創新基礎不夠紮實,大多數中小企業層次低、利潤少,研發創新意識不強,而且缺乏具有研發能力的人才,缺乏能夠把握技術創新方向的企業家,有些行業的規模以上企業還存在着“一個產品打天下、一個高工當骨幹”的局面。同時,我市從事製造業的中小企業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區域塊狀經濟。這種塊狀經濟屬於典型的橫向專業一體化,是以眾多生產或經營同類型、同檔次、同環節產品的不同企業在同一個區域聚集所形成的專業化產業區和專業化市場區,競爭主要靠低成本優勢,還處於產品加工向產業創新轉型的階段。

三、進一步促進農村中小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中小企業法制建設,加大農村創業扶持力度

為保證農村中小企業進一步發展,要加快中小企業法律法規建設,針對《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強中小企業法律保障機制建設。要適當降低對於農村中小企業的市場準入限制,徹底清理市場準入障礙,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要建立一個有效的創業激勵機制,促進農村中小企業的創立和壯大。第一,各縣(市、區)要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及競爭優勢,創新工作思路,制定有利於農民創業的優惠政策,在審批、用地、融資、税收等方面給予農村中小企業以優惠。第二,加強創業者培訓教育。要在縣(市、區)、鎮成立創業培訓輔導機構,為創業者提供創業信息、創業策劃、創業輔導、管理諮詢、技術服務等創業培訓服務。第三,建立創業孵化體系。加快農村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為農村中小企業創業者提供廠房、水電、融資,以及原材料獲取和產品銷售等服務。

(二)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優化產業結構

我國“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方式的轉變。第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大對農村中小企業研發的支持力度,通過設立科研開發基金、建立農村中小企業科技服務開發中心等方式,推進農村中小企業進行自主創新,採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傳統產業高新技術化,從國際產業鏈中的下游向中上游發展,不斷提高產品檔次,增加產品附加值。第二,鼓勵有實力的農村中小企業在生物醫藥、生物化工、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先進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尋找新的發展機遇,由模仿競爭向創新競爭轉變,提升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擴大金融與財税支持,拓寬農村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資金是農村中小企業發展的基礎保證。積極推動政、銀、企、保四方合作,推動建立以政策性資金為引導,商業性銀行資金為主體,擔保體系和信用環境為保障,各種股權和債權融資方式充分發育,多元化、多層次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要鼓勵商業銀行擴大對農村中小企業的貸款,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加大對農村中小企業的擔保力度。加強中小企業信用徵集、評價體系建設,切實解決銀企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為商業銀行加大授信額度創造條件。鼓勵商業銀行開展針對農村中小企業的金融品種和服務創新,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設立專門針對農村中小企業的民間創業投資公司,拓寬農村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四)加速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與流動,推進農村中小企業集聚發展

產業集羣為企業發展提供了一種新型產業組織形式,這種組織既可以克服由於單個企業規模擴張而產生的企業內部組織成本過大、對市場反應剛性等規模不經濟,又可降低由於不確定性大、交易頻率小等純市場制度缺陷而引起的市場交易費用。集羣內企業的創新競爭,以及相互學習和借鑑,推動了產業的技術創新與升級。各地政府應依據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基本規律,重點發展一批輻射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小城鎮。立足於小城鎮的特色資源,建立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村中小企業園區,吸引農村中小企業入駐,形成農村中小企業之間的專業化分工協作關係,以更好的集約利用資源、凝聚創新要素,實現規模經濟、範圍經濟和外部經濟,形成工業化與城鎮化協調互動的發展格局。鼓勵大企業將關聯的中小企業納入整體發展體系之中,立足於本地產業優勢,培育和發展一批專業化水平高、配套能力強、產品特色明顯的中小企業,使農村中小企業與周邊城市的大企業形成分工協作關係。

(五)建立和完善農村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打造優良的創業和發展環境

為促進農村中小企業的成長,要加快生產型、技術型、社會型三大服務平台建設。第一,加強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網絡建設。由各縣(市、區)政府搭建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儘快形成覆蓋農村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為農村中小企業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務,為農村中小企業提供企業創建及發展的全方位服務。第二,加快建立健全行業性中小企業協會。發揮行業協會的平台作用,加強服務功能,形成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務企業的機制。第三,加快推進信息服務平台建設。建立電子商務服務平台,通過電子商務網站,進行網上採購、洽談、銷售和提供售後服務。以電子商務支持農村中小企業加速企業轉型和產業升級。建立資源共享、統一協調的農村中小企業信息服務網絡體系。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建立完善中小企業預警監測網,為準確把握企業運行形勢和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市中小企業調研報告篇2

為幫助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全面瞭解我市中小微企業現階段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企業在融資和數字化賦能等方面的需求,在市經信局中小處的指導下,xx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於x月初開展了xx市x月份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分析摘要如下。

一、問卷基本情況

本次問卷調查共計收到有效問卷xxx份。從企業劃型上看,中、小、微型的企業數量比例為xx:xx:xx,小型微型企業佔被調查企業總數的xx%,樣本結構與我市中小微企業結構基本一致。從行業類別上看,xx個被調查行業均有樣本企業數據,其中製造業企業較為集中,其它行業較為分散,製造業樣本企業數xxx家,佔樣本企業總數的xx.x%;從區域分佈上看,樣本企業全面覆蓋我市xx個區及xx開發區。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小微企業復工達產情況有所好轉

截至x月底,xxx家被調查企業中,企業復工率xx%以上者佔比達到xx.x%,相比x月底數據xx.x%有顯著提高。疫情穩定後xx市中小微企業復工水平進一步提高。

達產率方面,企業達產率xx%及以上的佔比為xx.x%,xx%及以上企業佔比為xx.x%,相比x月底數據均有所提升。而達產率xx%及以下的企業佔比為xx.x%,較四月份顯著降低,企業達產情況明顯好轉。

(二)企業用工情況總體平穩,但企業經營仍較困難

此次調查發現xx.x%的企業無裁員情況,包括有x.x%的企業還存在用工缺口,説明就業總體穩定。但是有xx.x%的企業處於虧損狀態,其中x年及以內初創企業處於虧損狀態佔比高達xx.x%。

x月份同比利潤狀況,xx.x%的企業與去年持平,同比利潤下降企業合計佔比高達xx.x%,同比利潤增長僅佔x.x%。可以看出,疫情對企業經營的衝擊較大。從企業運營時間看,運營x年及以內的初創企業x月份同比利潤下降者佔比為xx.x%。

(三)多數企業訂單量環比減少,政府與大企業採購對市場貢獻作用增強

此次問卷調查發現樣本中x月份中小微企業訂單量環比減少的佔比高達xx.x%,訂單量持平佔比xx.x%,訂單量增加佔比合計僅為x.x%,x月份企業達產率相較於x月份有提高,但是大部分調研企業訂單量卻有所下降。

同時,此次調研發現有x.x%的企業在近x個月的疫情期間獲得過政府與大企業的訂單,製造業數據達到xx.x%,説明政府與大企業的訂單對市場恢復做出了一定貢獻。

(四)企業融資渠道有待擴寬

此次問卷調查發現有xx.x%(xxx家)的中小微企業有資金缺口,從企業運營時間看,運營時間在x年及以內的初創企業存在資金缺口占比高達xx.x%,而xx年以上企業資金缺口占比僅為xx.x%。

資金缺口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是銀行信貸(xx.x%)、民間借貸(xx.x%)、內部集資(xx.x%),所希望的主要融資渠道分別是政府支持(xx.x%)、銀行信貸(xx.x%)、股權融資(x.x%)。

按照企業規模類型進行細分,銀行信貸是所有企業獲得融資第一位的主要渠道,而其他渠道方面,小微企業主要是通過民間借貸和內部集資這兩種方式,中型企業主要是通過融資租賃(xx.x%)和不動產抵押(xx.x%)。企業希望的主要融資渠道前兩位都是政府支持和銀行信貸,而排名第三的,中型企業主要為股權融資(xx.x%),小型企業則為提供擔保(x.x%),微型企業為股權融資(xx.x%)。

按照企業運營時間細分,運營x年及以內的初創企業主要融資渠道為內部集資(xx.x%)、銀行信貸(xx.x%)和民間借貸(xx.x%)。其希望的主要融資渠道為政府支持(xx.x%)、銀行信貸(xx.x%)和股權融資(xx.x%)。運營xx年以上企業主要融資渠道為銀行信貸(xx.x%)、民間借貸(xx.x%)和不動產抵押(xx.x%),其希望的主要融資渠道為政府支持(xx.x%)、銀行信貸(xx.x%)與不動產抵押(x.x%)。調查數據表明中型企業、運營時間較長的企業可以通過不動產抵押獲得資金,而小微企業更多是通過民間借貸、內部集資解決資金的燃眉之急。

(五)企業數字化賦能大有可為

xxx家調研企業中,已採用信息化應用與服務的企業xxx家,佔比xx.x%,數字化賦能仍有很大空間。企業採用的主要信息化應用與服務有:網絡運維與安全(xx.x%),企業saas應用(xx.x%),雲計算(xx.x%)。製造業人工智能(x.x%)和工業互聯網(x.x%)等技術應用比例仍然較低。

從信息化應用與服務的用途看,佔比最高的前三位是日常辦公(xx.x%)、財務管理(xx.x%)和人力資源管理(xx.x%),主要集中於企業的日常辦公與管理,而在市場化拓展、產品設計及智能製造等方面應用較少。

從信息化建設的主要方式看,xx.x%的企業有信息化建設的計劃,建設的方式相對比較多元,主要的方式是直接採購成熟的信息化產品(xx.x%)。企業在選擇信息化服務商時主要考慮的是服務與產品的價格(xx.x%),每年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預期在xx萬元以內的企業佔比高達xx.x%。

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希望得到的政府幫助與支持為政策與資金支持(xx.x%)、提供專業信息化服務諮詢與優秀服務提供商推薦(xx.x%)、政府購買服務,提出低成本的服務包和解決方案(xx.x%)。

三、政策建議

根據調查問卷反映出的問題,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一是多措並舉,積極開拓中小微企業商務市場。加快政府項目投資,包括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等,從而帶動產業鏈條相關中小微企業發展。

二是重點支持,金融保障中小微企業復工達產。簡化貸款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提高小微企業的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的比例。發揮好首貸中心、續貸中心作用,降低中小企業融資門檻,積極開拓股權債權融資、融資租賃等多種融資形式,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三是做好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賦能工作。充分發揮產業鏈龍頭企業在數字化賦能過程中的拉動效應,推介一批數字化賦能標杆企業和實踐案例,示範帶動更多中小微企業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市中小企業調研報告篇3

一、工業經濟運行及中小企業發展基本情況

從調研情況看,企業生產經營和市場形勢延續了去年的好轉跡象,企業家搶抓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機遇,轉型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全縣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呈現出生產經營平穩有序、產業層次不斷提升、新舊動能轉換提速推進等特點。

(一)工業經濟主要指標增速回落。

今年以來,受匯宏新材料54萬噸違規產能關停影響,全縣主要工業經濟指標增幅回落明顯。1-7月份,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率累計下降25.2%;實現主營業收入xx0億元、利潤8.4億,增幅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雖然工業經濟低位運行,但工業動能轉換依然呈現出許多亮點。

(二)重點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截止目前,全縣實施過千萬元工業項目54個,計劃總投資57.58億元。其中,已完工項目17個、在建項目9個、新開工項目28個。投資12億元的正信新材料年產60萬噸陽極炭素項目,基礎施工已完成,已完成主要設備招標工作;計劃總投資2.4億元的萬順新材料年產60萬噸冷軋高品質薄板項目基礎施工已完成;投資6.7億元的國創風能年產10萬噸大型海上風電高端裝備智能化改造項目及投資1.2億元的康和藥包藥用中硼硅玻璃管及管制瓶生產項目設備已購進,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工業領域實施新舊動能轉換(技改)項目35個,項目總投資22.17億元;其中13個項目已完工,計劃總投資8925萬元,全部達產後可節約人力300餘人,年節約電力400萬千瓦時,預計新增產值2億元,實現利税1500萬元。

(三)產業層次不斷提升。

從調研情況看,傳統產業受益於產品價格聯動上漲以及去產能成效的逐步顯現,行業發展呈現總體平穩態勢;新興產業則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成為引領全縣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主力軍。

——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運轉正常。匯宏新材料、創源金屬等鋁精深加工企業充分發揮現有運行產能的最大潛力,認真組織生產,有效應對54萬噸電解鋁產能關停的不利影響,努力實現效益最大化。投資12億元的正信新材料年產60萬噸陽極碳素項目基建工程已完成,鋁精深加工產業規模效益持續釋放。建材加工企業致力於科技研發、技術創新等多元化轉型方式,產品逐步向輕質化、個性化方向發展。斯蒙特建材4條生產線全部投產,與行業龍頭上海雅仕合作,產品應用拓展到居民樓、家居裝飾等領域,利潤率水平達到20%左右,今年計劃投資2億元啟動二期項目建設,研究開發二代產品;惠博新材料鍍鋁鋅系列產品國外市場需求持續提升,產品產量同比提高60%左右。投資9.6億元的浩宇重工高端裝備用精密鑄件項目、投資2.4億元的萬順新材料冷軋高品質薄板項目加快推進。

——裝備製造產業持續發力。龍馬重科加工鑄造產能持續釋放,大型海上風電設備生產線的8台進口設備已到達港口,總設備達到200台左右。已成為國內風力發電企業前十位的穩定供貨商,佔行業龍頭金風科技訂單量的40%左右。惠宇機械產品覆蓋寶馬、奔馳、大眾等高端市場,計劃今年新增4條生產線,產能可增長30%左右,投資5億元的大型風電高端鑄件機加工項目已試生產。富瑞工貿努力搶佔國外細分市場份額,產品遠銷美國、日本、西班牙等多個國家,產品供銷兩旺,預計全年產能、產值增幅均在50%左右。

——生物醫藥產業穩步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始終堅持在提升產業規模和科技創新引領上下功夫,產品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康和藥包3號窯爐投入使用,中硼硅玻璃管生產線達到3爐7線,企業產能逐步釋放。同時,積極拓展國外市場,出口訂單已佔到總銷量的80%。蔚藍生物科技始終堅持把科技創新和自主研發放在首位,微生態產品擴大到動物用、植物用等多個領域,產品供不應求,預計全年產值將達到2億元。中惠生物科技公司萬噸紅曲系列產品項目進展順利,年內可新增產值3億元。

——紡織服裝產業運行平穩。今年以來,原料價格和棉紗價格趨於穩定(目前,地產棉均價在16500元/噸左右,40s棉紗價格在25000元/噸左右),紡織企業略有盈利。但隨着人民幣升值,國外市場競爭加劇。新疆棉紗低成本優勢對內地棉紡織下游企業的衝擊,紡織服裝企業依然面臨一定的市場壓力。面對尚未啟穩的發展形勢,較具規模的企業不再盲目追求產能規模的擴張,而是向精準轉調要效益,實施差異化戰略調整產品結構。布魯科紡織持續在設備改造上下功夫、盛潤紡織努力研發高支紗、高密度織物,力求效益最大化。

——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企穩回暖。肉類屠宰企業逐步擺脱前幾年投機經營的影響,庫存量大幅減少,目前毛雞利潤達到1.8元/只,凍品利潤也隨之回升。天禧牧業、中天食品、飛佳食品等屠宰企業經營情況略有好轉,投資3億元的玉瑞農牧禽肉製品生產項目預計5月份投產;黃河糧油、龍鳳麪粉等小麥加工企業通過進口小麥逐步擺脱原料供應的限制;板材加工特別是傢俱生產企業通過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搶佔國際市場份額,產能得到持續發揮。

—— 化纖繩網產業整體向好。從當前情況看,化纖繩網產業經歷市場需求低迷、環保整頓後,行業發展逐步正規,產品價格持續攀升、市場形勢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的良好態勢,尤其是企業在產品性能、成本控制、產品轉型等方面的探索更加深刻,繩網產品由單一型向多種類、多性能、多用途的系列化方向發展。同時,得益於國際市場前景廣闊、需求範圍廣、回款及時的特點,金冠網具、金匯網業等30多家出口企業發展形勢較好,產值年均增長30%左右。結合繩網產品特性,繩網產業電商發展勢頭向好,李莊鎮“泉宏”繩網銷售旗艦店,成為第一家入住“天貓”的繩網類銷售店鋪,通過積極拓展銷售種類,預計20xx年銷售產值同比增長30%。

(四)新舊動能轉換提速推進。

廣大企業深刻領會、準確把握推進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深刻內涵,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堅持在思想認識上下聯動、在轉型發展上持續發力、在創新驅動上激發活力。湧現出一系列傳統產業中催生新動能,聚力轉型中培育新動能,模式優化中孕育新動能的典型經驗。

1.認識提升開闢動能轉換新境界。調研中,企業普遍認為,隨着宏觀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市場與要素的雙重約束愈加嚴重,過去長期依靠拼資源、拼勞動力的粗放式發展方式已經無法為繼。當前,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舉措,是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適應性的必然選擇。對企業來講是機遇更是責任,為企業充分挖掘創新資源,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戰略支點。紛紛表示,要牢牢抓住這一重大機遇,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加快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源,在動能轉換重大歷史變革中,點燃企業轉型發展的“導火索”。

2.產品創新煥發動能轉換新活力。各重點企業在堅守主導產品基礎上,更加註重適應市場需求與體驗,全力做好"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新精特產品創新文章。龍鳳麪粉聘請中國第一批國家認可的制粉工程師進行技術指導,產品質量及行業內競爭力大幅提升,同時,積極開發速凍食品、專用粉,提升市場佔有份額。華冉工貿適應國外市場需求,取得歐盟ce認證,研發生產橄欖網,利潤率逐步提升。斯蒙特建材與山建工、濟南大學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推廣精配式裝修服務,有效提升產品知名度。

3.精細管理增強動能轉換新實力。企業逐步認識到向精細化管理要效益,以精細化管理促轉型的必要性,在降低企業成本上進行了大膽探索。康和藥包組建對外貿易營銷團隊,大大降低營銷成本。蔚藍生物年產5000噸微生態產品智能化車間項目,持續提高生產自動化程度,減少用工。布魯科紡織順應新舊動能轉換趨勢,投資千萬元進行設備改造,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明顯提升。龍豐麪粉、富瑞工貿也由機器手替代人工裝卸工,降低了用工成本。和美集團注重員工培訓,公司建立起分層次的培訓機制,組織高層管理人員參加國內外高端培訓,提升管理能力,邀請專家對一線工人進行內訓技術指導,增強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和技術提升能力。

4.模式優化激發動能轉換新動力。李莊鎮立足繩網產業集羣優勢,積極申報山東省繩網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面提升我縣繩網產業行業內標準制定參與程度。龍馬重科計劃申報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強力提升企業科研管理水平。天禧牧業對標國內最先進的畜牧循環養殖模式,規劃建設“智能化高效養殖園區”,努力打造綠色生態環保的先進養殖模式。

二、當前工業經濟運行及新舊動能轉換推進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剛性政策約束影響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一是企業組織生產不穩定。去年以來,國家實施環保整頓、採暖季錯峯生產、限產等政策要求,企業組織生產波動較大,面對需求面逐步改善的市場,企業為應對生產波動,只能提高備貨量,一定程度上形成資金佔用。

二是缺乏對剛性政策的精準研判,部分企業落實錯峯生產、重污染天氣限產期間,沒有有效調節生產,致使產品生產受限,造成訂單延期。龍馬重科因延遲發貨遭到客户罰息,富瑞工貿盲目增加存貨,相應增加了資金佔用。

三是項目支撐能力不強。項目落地的剛性約束加大影響企業投資熱情,根據我們前期統計情況,20xx年全縣實施的38個過千萬元項目中,續建項目達20個,全縣共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項目35個,佔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量的比例僅為15.5%,反映出企業家整體對進行新舊動能轉換工作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大部分企業進行項目建設實現動能轉換的動力不足、積極性不高。

(二)工業新舊動能轉換後勁不足。

一是轉換能力相對滯後。企業轉型還是停留在設備更新、技術改造等低水平的升級上。缺乏新舊動能轉換政策的研究對接、企業轉換目標、方向、路徑的清晰認識和做大做強的長遠規劃。

二是科技發明申請力度不夠。我縣部分繩網企業產品的科技創新能力有了較大提升,有些已達到行業領先水平,但由於沒有及時申報品牌和專利保護,科技成果無法轉換為經濟效益,恆順網業向設備生產廠家提供改造需求,廠家代為生產,無形當中造成改造成果外移。

三是優勢產業集約度不高。部分繩網企業反映,由於我縣沒有統一規劃的繩網工業園,配套發展程度較低,企業內部管理規範化程度不平衡,整體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能力不強。

(三)企業發展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

一是生產成本持續上升進一步壓縮了企業利潤空間,原材料、勞動力等重點生產要素價格走高已成為常態,特別是部分企業實施“煤改氣”、“煤改電”後,不僅用能成本增長近三倍,能源供給不足與需求擴張的矛盾也更為突出,康和藥包、玉瑞農牧均受制於天然氣供應不足,產能遲遲得不到有效發揮。

二是資金問題沒有得到有效緩解,主要表現為流動資金和技改創新資金不足,前期企業產能擴張、環保設施改造方面投入大量資金,導致在轉型創新方面資金缺口較大,天禧牧業流動資金缺口在5000萬左右,康和藥包也是因為資金緊張,持續實施技術創新的壓力較大。

三是人才支撐依然是“短板”。技術工、熟練工、電商運營、網站管理等專業人才緊缺的現象表現比較明顯,工人流動性加大、盲目要求提高工人工資的現象在繩網行業表現特別突出。

三、下一步推進工業經濟運行及中小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全面振興實體經濟,工業是主力,全面增強縣域經濟核心競爭力,關鍵點和發力點也在工業。省市縣全面開展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是實現我縣工業經濟“破舊立新”的有利時機,更是xx工業以“四新”促“四化”、實現“四提”,打造競爭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選擇。各級各部門要切實主動作為、牢牢抓住省市部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這一重大機遇,思想認識再提升、思路措施再跟進,真正走出一條新舊動能轉換的xx路徑。結合此次調研,提出如下工作建議。

(一)突出向上對接,充分借力政策優勢。

一是要深刻把握省市縣新舊動能轉換實施方案、規劃、意見的科學內涵,認真領悟我縣在產業發展定位、機制措施保障、工作推進機制與省市方案的切合點,真正成為指導全縣新舊動能轉換的頂層設計。二是搶抓政策機遇,強化對接爭取落實力度,建議發改部門抓好上級政策爭取的基礎上,統籌協調全縣各級力量,積極對接省級層面的“1+3”政策體系和細化健全的各類配套政策、《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管理辦法》、《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省級政府出資管理辦法》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激勵辦法》中的扶持政策,同時,立足我縣實際充分挖掘國家賦予的一系列現行先試、試點示範的改革權利,力爭在xx大膽探索並總結推廣,實現借勢發展。

(二)突出向內挖潛,充分激發內生智慧。

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核心就是提升企業自我變革、自我創新能力。我縣工業企業創新能力偏弱一直是影響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關鍵因素。一是企業要牢固樹立“持續創新是生命力”的發展意識,“眼光向內”突破瓶頸制約,依託新舊動能轉換衍生的新型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優化技術要素、謀劃長遠發展規劃,切實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風口浪尖”催生企業長久的生命力和競爭力。二是要強化素養能力的提升,建議各企業主動學習借鑑大企業、大集團重視員工培訓的先進做法,強化企業文化建設,培養出一批腦力勞動的藍領階層,構建完整健康的工業生態。同時,建議縣政府在繼續推進實施企業家課堂式內訓的基礎上,專門研究企業家外出參觀考察學習方案,提高我縣企業外向對接水平,開拓企業家眼界,啟發企業家探尋發展新路徑。

(三)突出對標提升,提升產業集約水平。

籤於調研中繩網企業反映的繩網產業整體集約度不高、企業平台化管理不到位的問題,建議相關部門和鎮辦借鑑先進地區“產城一體化”的發展思路,加快推進產業園區集羣發展規劃與小城鎮發展規劃的有效銜接,實現統一規劃、統籌推進。提升園區服務功能,強化效益導向,提升企業集約化水平。同時,建議李莊鎮、姜樓鎮繩網產業較為集聚的鎮辦,借鑑博興縣興福鎮廚具產業集羣平台化管理,設立企業及工人信譽平台的做法,切實提升企業規範化管理水平和一線員工整體素質。

(四)突出精準指導,有效挖掘生產潛力。

一是針對部分企業反映的因落實錯峯生產、黃色預警天氣限產要求,未能有效調解生產的問題,建議環保部門借鑑天津市提前預警天氣狀況的做法,切實提高科學預測能力並及時告知企業進行生產調解,儘量把不利因素降到最低。

二是針對企業反映用工不穩定的情況,建議人社部門積極進行勞動政策宣講,同時引導企業規範用工程序,保障工人基本權益,切實防範和化解企業用工波動。

市中小企業調研報告篇4

一、企業管理水平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兩年來,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迅猛,截止到20xx年底達3.5萬家,比20xx年增加2.2萬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發展質量還不夠高,特別是企業內部管理水平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通過對部分企業的調研,對於科技型中小企業特別是處於初創期的企業而言,制約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的瓶頸不是資金問題,而是企業內部管理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直接關係到科技型中小企業未來在市場上能夠走多遠。

許多企業沒有明確的戰略目標。戰略目標是企業的導航燈,對於企業發展的作用不言而喻。某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負責人直言,“我們對於外來的資金有着強烈的恐懼心理”,這種恐懼心理的根源就是企業沒有系統化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規劃,有了外部投資以後企業怎麼發展,反而心裏沒底。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辦人大多是科技人員,管理團隊主要是由同學、師生等人員構成,裙帶關係明顯,職業經理人缺位,有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甚至都是清一色的科技人員,這種人員結構在公司文化上具有較高的認同感,但是嚴重製約了企業科學管理水平的提高。

就企業內部管理而言,組織架構設計不合理是其主要問題之一。有的企業部門職能重疊,有的企業崗位職責模糊,有的企業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職能部門,沒有研發部。沒有專門的營銷隊伍,甚至有的企業老總就是公司唯一的銷售人員,公司80%訂單都由總經理獲得。

缺乏有效的的薪酬激勵機制是當前科技型中小企業管理中又一重要問題。科技型中小企業與一般的加工製造企業有所不同,員工大多屬於知識型崗位,必須設計出符合企業特點的員工考核評價機制,才能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才能留住人才,招來高端人才。

二、市場機制有待於進一步完善

通過兩年的建設與發展,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明顯改善,去年市政府下發《關於進一步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津政發[xx]22 號),全方位、多渠道鼓勵、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立與發展,各級政府紛紛加大資金的投入,全市上下已經形成鼓勵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但是,從企業發展的長期來看,市場化機制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

兩年來,通過市區縣財政投入直接為企業融資200餘億元,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投融資保障體系月應該成為今後努力的方向,努力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積極推動全市各商業銀行建立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科技金融專營機構;積極引進各類商業性創業投資基,從根本上探索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新模式,同時也能倒逼科技型中小企業科學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科技人力資源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兩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高校科研院所先後派出千名科技人員到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科技特派員”,對於解決企業實際問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如何建立企業、科技人員及其所在單位三者之間責、權、利的統一,從而充分調動多方面的積極性,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特別是科技人員及其所在單位的積極性,要按照市場的規律,保證科技人員在成果轉化過程中所獲的收益。必須充分實現產學研的結合,加大協同創新的力度,才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殺手鐗”產品,從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行業內居於領導地位。

市中小企業調研報告篇5

為建立健全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充分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按照經委黨委工作部署,9月 日— 日,由 副主任帶隊組成聯合調研組,就我市中小企業服務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後考察了15個鄉(鎮)、辦和20多家企業,分別召開了縣(市)區經貿(發)局、有關鄉(鎮)、辦和企業負責人蔘加的座談會。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現就推進我省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各縣(市)區中小企業管理部門以全新的服務理念為支撐,以促進中小企業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科學把握、準確定位,通過整體推進服務體系建設,促進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的發展。

(一)六大服務體系建設情況1、信用擔保體系初步形成。信用不佳、融資不暢、擔保困難一直制約着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各縣(市)區組建了中小企業信用服務中心,建起了中小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和信用檔案,開展了中小企業信用徵集和信用評價工作。目前徵集建檔企業總數近500家,在全市4000家企業中開展了資信調查、分析和評價,形成了千餘份信用報告和600份信用評價報告。會同市金融辦、市人行共同舉辦了兩屆銀企合作洽談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全市中小企業擔保機構發展到230户,累計為4000多家中小企業提供擔保貸款約80億元,受保企業增加銷售收入約120億元。到目前為止,大部縣(市)區已經建立了擔保機構,初步形成了市縣區三級擔保體系。

2、信息網絡體系逐步完善。完成了“ ** 市中小企業網”和“**鄉鎮企業網”的“兩網合一”工作,建成名稱、標識、域名統一的“中國中小企業**網”,**、**、**等地市分網也在建設中;繼續扶持縣級中小企業基層機構改善工作條件,推動信息化辦公,提高辦事效率。目前,為全市剩餘的**個縣局配置的電腦和打印機的集中採購工作正在進行。

3、人才培訓體系不斷創新。組織完成了“**培訓工程”和“**證書培訓工程”預定任務,20xx年,**工程培訓1200人,**證書培訓70萬人,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全面啟動四項基礎工作:一是人才庫建設。**中小企業培訓中心已將2萬名大中專畢業生的資料錄入計算機,建立人才庫,供企業隨時查詢。二是職稱評定。市局評審通過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兩個系列191人,市、縣評出中級、初級經濟師、工程師、會計師1800餘人。三是職業技能鑑定。已有200餘人通過農產品經紀人、食品檢驗師的培訓和鑑定認可。四是人才引進招聘。協同市人事局在**舉辦了20xx年**人才招聘大會,為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引進、招聘了一批急需人才。

4、創業輔導體系有序推進。一是制定了《20xx—20xx年**省中小企業創業輔導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和試點縣、重點服務機構、創業示範基地三個規範性管理辦法;二是召開了全省創業輔導服務體系建設座談會和全省創業輔導服務工作**現場會,簽訂了試點縣創業輔導工作目標責任制,公佈、確認、扶持了全省11個試點縣、13個重點服務機構;三是編寫了20多萬字的《創辦中小企業實務教程》,省局直接組織近200人的創業師資培訓和20xx人的大學生、復轉軍人創業者培訓,全省各市、縣組織創業者培訓人數2萬多人。四是初步建成了***科技市場等一批中小企業創業基地。中小企業創業輔導這項全新的工作已經打開了局面,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5、法律維權體系不斷擴大。組建成立了省中小企業維權服務中心,推薦、篩選、剛才明確了35家律師事務所為指定服務單位,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法律諮詢、代理等服務工作。組織了***中小企業上市輔導研討會,組織開展了“中小企業法律服務三**行”活動,先後在**、**、**等地開展服務,請院校專家、資深律師為企業家講解法律知識、解答疑難問題,受到了企業家的好評。編印了《中小企業法律法規讀本》、《中小企業法律法規簡本》。**、**、**相繼成立了中小企業法律投訴中心、維權中心,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等縣法律援助機構為本地企業挽回巨大經濟損失,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6、行業協會體系的作用正在顯現。去年以來,***中小企業國際商會、***縣域經濟促進會、***中小企業協會、***民營企業協會、**區民營企業家協會、***民營企業家協會、***起重機械協會、***日用陶瓷協會等協會應運而生,行業協會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鄉鎮企業協會、**民營企業家協會經調整改革,顯現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先後組織了**企業管理創新高峯論壇、20xx風雲**商高峯論壇、**中小企業競爭力講堂等活動,在全省經濟界和企業界產生了較大影響。省鄉鎮企業協會、民營企業家協會、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省中小企業培訓中心發起了全省中小企業“金橋行動”活動,組織高等院校、科研單位、中介機構的專家,為企業進行技術指導、管理諮詢、項目推介、創新指導、企業診斷等服務,受到了企業家的好評。**奶業協會、**民營經濟促進會、**玻璃器皿協會、**鍊鐵協會等一批先進協會都為會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各類協會通過行業自律和行業管理,強化對企業的協調和服務,已成為溝通企業與政府的橋樑,加強企業聯繫的紐帶。

(二)形成和發展類型一是傳統導向型;二是資源導向型;三是產品導向型;四是市場導向型;五是政府導向型。

(三)發展特點

1、成為縣域經濟的有力支撐2、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不斷提高。

3、聚集效應初步顯現。4、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

二、主要問題

1、目前,我市各級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辦公經費短缺,完全靠自籌解決,運作起來比較困難。如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目前需解決人員、電化教學設備、辦公場地、交通工具等缺口資金100多萬元。

2、**地處山區、經濟欠發達,觀念落後,條條框框多。在建立完善、科學、規範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方面,政府很難提供資金支持。

3、在信息網絡建設方面仍處於被動、落後狀態,主要是碰到人才和資金問題,有時還只能靠原始的書信往來、電話聯繫等途徑來開展工作,電子政務開展較少。

4、中小企業的體制還不是很完善,機構也不夠穩定,有些領導對中小企業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只停留在口頭上。

5、由於中心的成立時間不長,在積累工作經驗方面還不夠,在開展工作之時,往往抱着摸索的態度。

6、在全面掌握和貫徹落實各項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政策方面用得不足,服務體系建設方面人員和資金投入未能進一步擴大。

7、整合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工作做得不夠,服務領域和服務對象隨企業改革步伐的加快而收窄,特別是在民營和外資企業領域拓展不夠廣。

8、與各縣(市)區中小企業服務機構溝通合作的不充分。

9、服務方式和服務方法缺乏創新,落後於需求。

三、建議

建立和健全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積極開展對中小企業的服務工作,是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的工作宗旨,加大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的力度,加強與各類中小企業之間的溝通、互動,拓寬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領域,在未來中小企業服務領域尤為重要。

1、制定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方面的相關政策和規定,進一步明確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的職能範圍和工作職責。

2、加強與中小企業的業務溝通、業務互動,努力拓寬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業務領域。

3、研究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研究並提出解決的辦法,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具體的業務諮詢、指導和策劃。

4、中小企業服務機構應與國內外商家建立廣泛的聯繫,促進國內、國際交流,為企業發展牽線搭橋。

5、加大對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的建設力度,主要是依託上級部門對服務機構的專項資金扶持,依靠本地財政的資金支持和服務機構本身收費業務的收入,擴大服務機構的業務領域,提高服務機構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能量。通過加強上述工作的力度,達到為中小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工作目標。

市中小企業調研報告篇6

信用擔保機構是促進市全民創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是引導和融通民間資金的重要載體,是增強中小企業信用、降低融資風險的重要手段,對於現代市場經濟發展條件下緩解市中小企業和個人融資難、擔保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引導、規範、促進擔保機構的發展,筆者最近對市信用擔保體系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查。

一、市信用擔保體系發展情況及意義

近年來,市擔保機構數量快速增長,信用擔保行業發展迅速。據統計目前市共有20家中小企業擔保公司,實收資本141172萬元,累計擔保户數2339户,累計擔保額1102831萬元。其中09年擔保户數676户,累計擔保額509713萬元。信用擔保行業發展迅速對促進市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一)推動經濟增長,增強地方財力。市信用擔保公司主要為中小企業服務,通過扶持中小企業發展,除給地方帶來了税收收入、外匯收入,還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僅20xx年,通過開展擔保業務,受保企業新增銷售額億元,新增利税億元。

(二)擴大就業崗位,緩解社會矛盾。統計調查顯示,市範圍內,社會中企業總數的90%以上是中小企業。與此同時,我市全部勞動力在微型和中小企業中就業的比例在80%左右。由於信用擔保業發展的推動作用,近年來我市新增的就業崗位,中小企業佔75%以上,有力的降低了社會的就業壓力,對緩解社會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通過擔保貸款的發放還可以鼓勵自主創業,緩解政府就業壓力,截止20xx年底通過信用擔保公司發放小額擔保貸款,解決了市上萬人的就業問題。

(三)促進市中小企業的發展。由於信用擔保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有效促進市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緩解,進而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20xx年市工業總產值的60%、銷售收入的70%、利税的40%、就業機會的75%、以及出口的60%均來自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各項指標比上年都有較大的提高,對市國民經濟的發展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市擔保體系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於市擔保業還處於發展的初始階段,擔保運作規則缺乏,擔保公司管理粗放,擔保機構發展中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

(一)業務空置率較高。20xx年末,市已領取工商營業執照的20家擔保公司中,只有接近半數的擔保機構與金融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一些擔保公司未開展信用擔保業務。有少數擔保公司註冊後轉移資本金,涉嫌虛假注資。個別擔保公司將資本金和從社會籌集的擔保資金用於房地產等項目投資。

(二)銀保合作不充分。一是缺乏風險比例分擔機制。大多數銀行把貸款風險全部轉嫁給擔保機構,很多擔保機構承擔了100%的信貸風險,一旦貸款發生風險,銀行一般先從擔保公司存在銀行的擔保基金中扣收貸款本息。二是單筆擔保額度太小。部分金融機構核定了擔保公司擔保的單筆貸款限額,如某農村合作銀行規定擔保公司擔保的貸款單筆不得超過20萬元,限制了規模較大、資本充足的擔保公司的健康發展。

(三)超範圍經營現象嚴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屬《擔保法》規定的保證行為,各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均屬非金融機構,一律不得從事財政信用業務和金融業務。由於市金融機構擔保貸款業務增長不快,擔保業務利潤率較低,部分擔保公司轉而經營利潤率較高的融資業務,進入民間借貸領域,加大了中小企業和社會公眾對擔保公司的誤解。

(四)擔保機構管理粗放。市擔保公司一般規模較小,獲取申保企業和個人信息難度較大,擔保決策依賴性較強,容易出現“行政指令擔保、人情擔保、拍腦袋擔保”現象,加大經營風險。市部分擔保公司擔保費率過高,向客户收取的綜合費率平均在年%左右,最高的達年%,增加了受保企業融資成本,加大了擔保業務風險。部分擔保公司在採取反擔保措施後,向受保企業和個人收取貸款金額鉅額無利息的風險保證金,加重受保企業和個人的負擔,限制擔保業務發展空間。部分擔保公司不向擔保業監管部門披露經營信息,資金流量與流向比較隱蔽,業務透明度較低,甚至有擔保公司以未開辦擔保業務為由,故意隱瞞財務資料,逃避監管。

(五)擔保行業風險較大。一是擔保業務集中度較高。個別擔保公司擔保責任餘額超過其註冊資本金的5倍以上,少數擔保公司對單個受保企業、個人提供的擔保等各項責任金總額超過其註冊資本金的10%,風險未得到有效分散。二是自融自貸容易引發社會問題。擔保公司的信用基礎比較薄弱,一旦無法償還所藉資金,或攜款潛逃,勢必引發其它社會案件。

(六)環境制約擔保業發展。一方面,中小企業亟需通過信用擔保,克服信用等級低、抵押物少對融資的影響。另一方面,企業普遍未建立信用管理制度,整體信用意識淡漠,信用約束機制弱化,信用活動不夠規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信用擔保業的發展。

三、當前影響擔保體系發展的因素分析

近年來,市大量社會資本進入新興的擔保業,擠壓了擔保公司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加劇了擔保市場競爭激烈程度,導致擔保行業風險加大。

(一)設立門檻較低,機構數量驟增。目前市擔保行業還沒有統一的准入標準,僅對註冊資本在1億元以上或跨地區開展擔保業務的擔保公司要求有關部門審批。民營擔保公司的設立,適用《公司法》、《中小企業促進法》,由工商部門核發營業執照。

(二)法律法規滯後,監督管理乏力。一是擔保法律法規不健全。我國1995年頒佈了《擔保法》,但是該法只規範擔保行為,而對擔保機構設立與退出完善的規範。尤其是對民營擔保公司的市場準入和退出還沒有統一適用的標準,對擔保監管的標準和程序沒有具體的規定,對擔保機構從業人員也沒有明確的要求,擔保機構運作規則缺乏。二是對擔保公司監管乏力。目前擔保業監管涉及幾個政府職能部門,對擔保公司的監管處於軟弱無力狀態,擔保公司基本上是誰出資誰管理,自行設計制度,業務透明度低。

(三)經營基礎薄弱,業務運作不規範。一是客户資源質量不高。隨着銀行業務創新力度的日益加大,貸款門檻大幅降低,申請擔保公司擔保的企業和個人信用水平相對較低,擔保公司承擔的信用風險較大。部分擔保公司受利益驅動,往往選擇提高擔保費率、收取風險保證金規避風險;熱衷於大項目和高盈利、高回報的投資項目,逐步轉向利潤率較高的非擔保業務。二是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近年來許多缺乏擔保及相關業務知識和經驗的人員進入擔保行業,擔保工作人員在知識結構、專業結構和業務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導致部分擔保機構業務運作不規範。據調查發現,市擔保業從業人員中,有3年以上從業經驗的人員、本科以上學歷人員比例不高。

四、引導擔保體系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從中小企業和個人對融資的需求看,發展擔保業對增強地方經濟發展後勁、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應從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緩解中小企業擔保難的實際出發,加強擔保體系建設。

(一)審慎規劃擔保體系建設方向。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應以緩解中小企業、個人擔保難為核心,實行市場化運作與政府引導相結合,堅持法制化、市場化、規模化、規範化的發展方向,形成以中小企業、“三農”為主要服務對象,以擔保服務為主業的信用擔保體系。

(二)加強對擔保機構的監督管理。應儘快完善擔保機構法律制度,對擔保機構設立與退出、擔保從業資格、擔保資金來源、擔保資金使用、監管職責、制裁措施等給予具體和明確規定,使各種類型的擔保公司的運作有法可依,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管有章可循。各級政府與擔保行業協會應督促各類擔保機構規範業務經營範圍,完善風險管理制度,嚴禁擔保機構向社會集資、經營或變相經營金融業務,防止部分擔保公司向非法金融組織脱變。健全對擔保機構的信用評級制度,防範擔保風險引發系統性信貸風險,擔保機構信用評級要作為政府政策扶持和監控擔保機構風險的依據。各級政府應督促發生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在履行代償行為時無法足額償付到期債務的擔保機構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清償有關債務,退出擔保市場。

(三)創造良好的擔保體系建設環境。應促使金融機構與擔保機構在平等、自願、公平及等價有償的基礎上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關係,積極為擔保機構提供金融服務。應加快再擔保機構建設,開展再擔保業務分散擔保行業風險,提高擔保公司公信力,擴大整個擔保業的放大倍數。應明確從事擔保的工作人員必須取得擔保從業資格證書。各級政府要開展多層次,多類別的專業培訓和繼續教育,逐步形成政府引導、社會支持和企業自主相結合的擔保從業人員培訓體系。加快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設,使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成為擔保體系建設的重要支撐條件,對重大誠信事件進行定期發佈,用信息化手段對擔保業開展社會監督。大力宣傳、推廣先進的信用管理模式和科學、規範的信用管理制度,制裁企業財務會計信息虛假和逃廢債務行為,幫助企業和個人提高信用水平。

市中小企業調研報告篇7

隨着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xx市中小企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中一支生力軍。作為農村金融主力軍的xx市農村信用社,如何進一步發揮自身的特色與優勢,改善全市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促進縣域經濟繁榮發展,成為當前農村信用社經營過程中必須認真思考並加以解決的問題。下面我談幾點粗淺的看法與大家共同探討,有不妥之處,請各位領導指正。

一、xx市農村信用社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效應。

近年來,全市農村信用社不斷創新服務手段,暢通結算渠道,積極引入了風險擔保機制和信用評級體系,與有實力的正規擔保公司合作,向經營效益良好、發展潛力巨大的中小企業投放足額信貸資金,大大緩解了全市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狀況。截至20xx年7月末,共為5206户中小企業提供貸款551272萬元,佔貸款總額的45.36%,佔到全市註冊登記企業法人單位6279個的82.9%。我們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中:一是探索多方支持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和資金需求渠道,構建了銀、政、企合作的長效機制。近年來,農村信用社轉變經營理念,積極探索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途徑,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服務方式從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為加大對涉農龍頭企業的支持,今年以來,由xx市中小企業協會牽頭,召開了中小企業銀企對接會,在簽約儀式上全市7家信用聯社分別與介休市維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太谷縣開心園食業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10個能夠充分帶動當地農民增收的農產品加工項目,達成了總額合計約4000萬元的合作協議。xx區聯社與區政府聯合組織召開了政銀企座談會,現場向山西神龍能源焦化有限責任公司、xx長興焦化有限公司、xx金利恆物資有限公司等82家中小企業綜合授信3億元。其二,從以自我為中心向以客户為中心轉變。截止7月末全市農村信用社共向673個優質企業提供了融資和金融服務。在為企業信用評級結構升級,創新產品,增收創效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時,為2.3萬農民提供就業崗位,增收611餘元,有效拉動了農民的增收致富。其三,由傳統服務向現代化服務轉變。各聯社在創新服務方式上更加註重支農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從創新產品上,從便民、利民、惠民的角度出發,為農民提供“金融套餐”,推出了惠農通、商流通、展業通三大系列、十八種信貸支農產品,為三農解難事、辦實事,使服務產品更具科學性、便捷性、實惠性,幫助企業有效解決生產經營中存在的資金困難。在支付結算上實現了全轄區通存通兑、大小額支付系統直接與人民銀行對接,解決了中小企業結算難的問題。二是實施“有保有壓”的信貸投放戰略,引導和培植了新型涉農龍頭企業發展,擴大了貸款營銷。在今年宏觀調控政策的指導下,對一些“公司+農户+基地”戰略型、規模型的企業進行了重點扶持,有力地帶動了周邊“三農“的經濟發展。如榆社縣農民專業合作社、昔陽大寨農業開發公司、平遙縣龍海實業公司、介休市山西路鑫煤氣化公司。由於認真貫徹國家“有保有壓”的信貸政策,有效地促進了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但由於體制、機制、管理、人員素質等方面的問題,也影響着中小企業的發展。

二、影響農村信用社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從農村信用社方面看:

一是農村信用社的信貸決策機制不利於中小企業融資。農村信用社雖然具有點多面廣和對中小企業比較熟悉的優勢,但市場定位在服務“三農”,按現行政策規定,原則上70%以上的貸款用於農户貸款,自2007年下半年以來,國家實施了一系列緊縮銀根政策,對某些行業提高了企業自有資本金比例,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融資門檻相應提高。二是農村信用社的資金定價機制不利於中小企業融資。2004年1月1日起,擴大商業銀行貸款利率上浮幅度後,農村信用社普遍提高了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利率上浮幅度,由於利率上浮的影響加投資環境不暢等原因,抑制了中小企業的信貸需求。三是貸款責任人追究機制,影響信貸人員的積極性。目前農村信用社普遍實行的對不良貸款,特別是新增不良貸款第一責任人制度、信貸人員終身責任制、信貸人員薪酬與不良貸款比例掛鈎的制度,使信貸人員陷入“三難一怕”,即收貸難、收息難、資產保全難、怕失去工作的境地。為迴避風險,在信貸決策時刻意突出風險控制目標,力求“萬無一失”,對經營狀況不是很好的中小企業拒貸情況尤為突出。四是現行抵押擔保辦法限制了中小企業貸款需要。《擔保法》出台以後,企業尋找擔保單位比較困難,具有擔保能力的中小企業較少,且現在大多數有擔保能力的企業並不願意對外提供擔保,這就使企業很難提供有效的貸款擔保。同時,由於目前拍賣市場等配套設施不完善,抵押物處理費用大、手續繁多,變現難,有些企業廠址設在鄉(鎮)、村,廠房、設備等抵押物變現價值低,一旦貸款出現問題,農村信用社收回資金就有困難。

(二)從中小企業方面來看:

一是管理模式落後,經營管理水平較差。近些年來,大部分中小企業經過改制與產權重組,經濟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由於沒有真正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在管理上仍帶有濃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缺乏明確的經營目標,經營上存在較強的隨意性,多數經營者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管理水平較差,難以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二是企業規模偏小,產品技術含量偏低,競爭力較弱。中小企業多數處於發展的初期,企業規模小,缺乏充足的資本積累,沒有足夠資金購買先進生產設備。大多是利用本地的自然環境和勞動力資源來進行一些簡單的、低附加值的加工製作,經營粗放,設備和工藝落後,產品結構表現為資源性粗加工產品多、高附加值產品少,趨同產品多、優特產品少,低檔產品多、高科技產品少的“三多三少”,缺少真正有發展潛力的名、優、特產品,發展潛力有限。三是信用意識淡薄,財務狀況不夠透明,銀企信息不對稱。很多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制度不健全,存在多本帳簿、多頭開户現象,報表數據失真,導致中小企業在尋求信貸支持時,銀行會因信息不對稱,難以掌握其真實的經營狀況及不能準確判斷其信用程度,從而逆向做出選擇,使中小企業貸款難度增大。而中小企業為了能得到銀行的支持,往往又千方百計地隱瞞與己不利的各種信息。中小企業與銀行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形成了銀行信貸供給缺乏符合條件的需求者,中小企業貸款需求缺乏供給者,貸款供求錯位,中小企業自然陷入了貸款難的境地。

(三)從社會中介服務方面來看:

一是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體系不健全。我市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體系建設尚處於初級階段。已成立的擔保機構分佈較鬆散,且擔保基金小、擔保能力弱。擔保公司門檻和收費偏高,大大增加了企業融資成本。二是中小企業服務體系不完善。目前,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機構不多,並存在部門壟斷。如企業財產抵押,抵押物評估環節多、手續繁、收費高,有的重複評估登記、重複交費,加重了企業負擔。三是徵信體系建設滯後。人民銀行信貸登記諮詢系統只有借款企業的信貸信息,尚未涉及個人信用及未辦理信貸業務的企業。工商、公安、司法、海關等部門各自掌握了部分企業、個人其他方面的資信情況,且部門間未實現信息共享。農村信用社難以獲得企業的綜合信用情況,難以對企業、個人作出全面的資信評估,對企業前景難以把握,再加上社會信用環境不佳,債權保護制度不完善,政府部門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重大輕小、重管理輕服務監督等問題,這些都制約着信用社向中小企業投資。

三、扶持全市中小企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在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重大原則,從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三各方面全面部署了新形勢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主要任務。

(一)對中小企業實施全方位金融服務,力求實現五個突破。

一是搭建起中小企業貸款運作平台,在信貸運行機制上實現新突破。按照省聯社“分類管理、專業化經營”的信貸管理模式,“以客户為中心”的營銷理念,創新信貸管理模式。在縣聯社成立專門的中小企業客户管理部門,組建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營銷隊伍,聯社營業部作為貸款發放機構,實施專業化管理。二是實行客户經理制,在考核激勵機制上實現新突破。全轄信貸人員實行客户經理制,對客户經理實行包片定客户,建立中小企業貸款薪酬與經營業績相聯繫的激勵機制,全面實行按業務量、業績考核掛鈎,拉開收入分配差距。三是開展信用評級與授信,簡化審批環節,在服務效率上實現新突破。首先從企業信用評級入手,建立“統一授信、差別管理”的信貸模式。通過評級確定企業信用等級後,對不同信用等級的客户給予不同的授信,這裏指的授信不僅指貸款,還包括貿易融資、承兑、信用證、保函、擔保等進行統一的綜合授信。以適應中小企業決策機制靈活、對市場反應靈敏、對方便性要求高、信貸資金需求“短、頻、快”的特點。四是制定科學的貸款定價政策,合理浮動貸款利率,在貸款利率定價機制上實現新突破。實行“陽光定價”。充分發揮利率的槓桿作用,通過對資信等級高的企業,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使守信企業在貸款上優先、利率上優惠,以貸款利率定價來選擇客户,使貸款定價逐步走向市場化。五是規範中小企業信貸運行機制,在信貸產品創新上實現新突破。在保證金資安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積極申請有關部門批准,開發適合中小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開辦融資租賃業務、倉單抵押貸款、動產抵押貸款、林權證抵押貸款等產品,針對企業存貨、應收帳款、知識產權等動產融資需要,按照《物權法》規定的動產質押制度,創新廠商銀三方合作擔保、供應鏈融資等信貸產品,選擇經營管理良好、有發展前景的龍頭企業,推廣“龍頭企業+擔保公司+信用社+農户”的四位一體的金融創新方式,積極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便利。同時建立和健全中小企業貸款違約信息通報機制。定期通報違約企業,實現同其他金融機構違約信息共享,打擊企業逃廢銀行債務的行為,營造守信氛圍,共同構建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

(二)地方政府應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

一是積極採取措施,健全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監督體系。政府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應幫助中小企業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建立和健全中小企業信息共享機制,使企業儘快走上規範化運作的軌道。同時要積極支持農村信用社參與企業改制、資產重組、兼併收購、資金管理等服務,確保企業改制規範動作,最大限度地保全農村信用社的信貸資產。同時,加大對惡意逃廢債務的懲處力度,發揮法律強制作用,大力開展信用環境治理工作,讓失信者付出成倍的代價,形成不願失信、不敢失信的社會風尚。二是加大對中小企業給予資金和政策的扶持。地方政府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和措施,為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政府要進一步發展資本市場,完善資本市場體系,政府扶持資金應重點向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傾斜;財政、税務、工商等部門應對於一些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實行財政貼息、降低税率、減免有關費用等政策,減輕中小企業負擔。三是健全中小企業擔保機制,創新擔保方式。中介服務部門降低門檻,實行市場化運作,為中小企業提供及時、方便的擔保、信息諮詢等全方位的服務,減少擔保風險。同時積極創新擔保方式,9月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xx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意見》,擔保機構可以採取“專業擔保機構保證+林權反擔保貸款”和“龍頭企業承貸+訂單林業或合作造林模式”支持中小企業向信用社貸款以加快發展。

市中小企業調研報告篇8

20xx全球金融海嘯,中小企業一片恐慌;20xx中國成功“保八”,業界談論“後危機時代”。時至20xx年中國的中小企業在期待什麼,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尹中卿近期公開表示:“20xx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力是中小企業,保證20xx年8%的gdp增長也靠中小企業的拉動。”毋庸置疑,佔中國企業總數99.8%,提供75%就業崗位的中小企業是成為支撐經濟、拉動內需的重要動力。解決好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對於維護中國經濟整體的穩定至關重要。而信息化需求狀況往往能前瞻性地反映中小企業的經營現狀和未來走勢,從相關調研數據來看,形勢不容樂觀。

一、轉型調結構,需it系統培養“未來競爭力”

在這次影響全球的金融海嘯中,一部分企業倒下了,一部分企業經受住了考驗,嚴酷的現實向這些挺過來的企業敲響了警鐘,他們更加明白要想讓企業獲得長足發展需要的不僅是國家政策等外部環境的支持,更需要自身實力的加強。新年之初,記者走訪部分中小企業主,發現目前中小企業在增強自身能力方面主要面臨以下困難:

1、市場拓展難,產品的同質性較高,企業不得不將大量資源放在同一營銷平台上,希望提高精準性;

2、融資貸款難,中小企業較於大企業面臨着更大風險,企業信用缺乏和資金不足使資金流舉步維艱;

3、產業協作難,產業間競爭多於協作,社會信用的不足導致正常商業活動付出過高的協作成本;

4、管理提升難,內部管理缺乏對業務流程的全面掌控和優化,無法標準化以參與更大程度的競爭;

5、人才匱乏,整體i素養需提升,缺乏穩定的技術人員,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和管理經驗無法及時應用;6、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科技投入結構不夠合理,往往“重引進輕消化”、“重硬件、輕軟件”。

綜合而言,中國的很多中小企業由於在信息化方面的長期落後和缺失,缺乏將現有技術、資產和商業價值融合起來的綜合能力,更缺乏戰略性的管理優化目標,即構建一個整體框架,通過正確的it策略和執行來長期維持並指引業務發展,獲得面向未來的競爭力。一位小企業老闆表示:“以前總覺得上不上信息化生意照樣做,現在轉向內需後客户數量變大了,國內市場結構也很複雜,不上就無法支撐業務發展。”

二、57.6%的中小企業還停留在手工記賬階段

idc數據顯示,20xx年中小企業it費用增長率由金融危機前的14.3%降到8.5%,而20xx年整體經濟形勢向好,進入後危機時代,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熱情將順市高漲。

我們發現,中小企業希望通過信息化解決四個問題,市場與營銷,企業管理,客户關係管理,產品與研發。其中個體商户對於市場與營銷及企業管理的需求最旺盛,隨着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其營銷渠道及企業管理都已經具備一定水平,需求降低,爭霸市場的主要手段向產品研發及客户關係管理轉移。據悉,中小企業中57.6%的企業停留在手工記賬階段,其中99%為個體工商户。

三、20xx中小企業信息化需求的四大趨勢

綜合來看,20xx年中小企業信息化需求總體上將表現為四個趨勢:

1、對通過信息化助力業務發展的需求進一步顯現,經過了經濟危機中小企業將更加精打細算,它們希望購買到的it產品能對企業業務發展產生直接的促進作用,從而節省額外的開支。也就是説中小企業用户將更加看重超越it硬件設備之外的附加價值。這些附加價值可能是真正滿足企業需求的軟、硬件產品組合,能直接給企業的業務發展帶來價值。因和業務掛鈎,也要求it廠商對用户業務特點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2、中小企業將更加關注產品維護及服務等隱性成本,很多中小企業缺乏專門的it技術人員,it設備後期的維修也就成為了另外一項不得不考慮的開支。因此更多的中小企業將更傾向於選擇能提供便捷、專業的服務,並能有效降低服務成本的廠商。

3、看重品牌,傾向一站式採購。金融危機導致一些中小規模it廠商受到衝擊,面臨着退出市場競爭的危機。而隨着知名廠商產品價格的下調,中小企業市場也出現了“馬太效應”,譬如“南金蝶、北用友”已明顯與其它廠商拉開差距,更多的企業將考慮選購具有品牌優勢的產品。

4、原本處於信息化底端的小企業,特別是個體工商户將更關注修煉內功,通過優化企業管理及尋求更多商機實現可持續發展,信息化意識將增強。

市場調查給了我們更多的業務指引,從企業需求入手將成為任何新技術的唯一出路,信息化是服務產業,也需人性關懷,未來一年信息化將成為中小企業保八增長之關鍵所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9lq67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