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調研報告 篇一

根據寧波波智慧城市建設的總體戰略目標,利用寧波本地的優勢,不斷推動物聯網和新興技術的發展,企業的電子商務的運用和發展是其重要的一部分。而當今社會下互聯網的深入和滲透,可謂是中國經濟又一強勁推動力。截止到2010年6月我國的網民數達到4.2億,而且伴隨着網上交易的改革,可以預見電子商務正以低成本、高效率、覆蓋廣、協調性強等一系列明顯的交易優勢席捲經濟的各個層面。

調查目的:

此次我們實地走訪,進行參觀訪問,瞭解了寧波地區一些中小電子商務企業。主要是想發現在世界電子商務發展的洪流下,先今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及相關的優劣、對策。希望我們的調研能給予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的發展一些建議。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實地訪問、採訪調查等

調查過程及結果:

一、我國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現狀與問題

在走訪的幾家中小企業中我們發現電子商務在中小企業的發展中還處於不被重視的階段。雖然只是幾台電腦和幾個工作人員的問題,但是大家對它的期望總是那樣的小,完全的低估了電子商務在企業發展中應有的地位。或者有些中小企業覺得在電子商務這個虛擬平台投入的資金好像要比正常的投資要虛幻、沒保障的多。他們更願意將更多的錢投在實體經濟中,認為這樣的努力和付出在實體經濟中也是可以得到相等的回饋的,也就無需涉足一個陌生的領域了。大多數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面對電於商務尚在持觀望態度,還沒有從傳統的經營觀念向現代化觀念轉變。相比之下,美國有60%的小企業、80%的中型企業。90%以上的大企業已藉助互聯網開展商務活動。

(一)中小企業對開展電子商務認識不足

當前我國大部分國有和集體企業正在進行體制改革,處於陣痛階段,沒有精力和財力開展電子商務;一些經濟效益較好的私營企業則認為電子商務距離他們很遙遠;多數中小企業尚未認識到電子商務能給他們帶來比大企業更為有利的機遇。部分企業擁有計算機主要應用於文字處理和財務管理,信息加工和處理手段落後,不增長動態信息的跟蹤和獲取。

(二)企業間開展電子商務的有用信息不足

有些企業沒有利用互聯網開展商務活動,主要是認為互聯網能直接為其帶來經濟效益的信息太少,一般性的信息太多,再加上查找信息比較困難,費用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上網的積極性。另有一部分企業雖然建了站點,但能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信息很少,信息更新週期漫長,缺少固定訪問者。

(三)開展電子商務的環境條件尚未成熟

我國開展電子商務所需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基礎設施建設、網絡安全、信用支付等環境和條件還不完善,與電子商務監管相關的金融監管制度和工商、税收、海關、商檢等管理法規尚未正式出台,這使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活動缺乏安全感。此外,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還面臨着資金、技術、人才匱乏等問題。雖然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制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企業的管理者對互聯網的運作機制缺乏真正的理解,沒有把電子商務作為未來企業的生存之道來對待。

二、我國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市場的潛力

中國電子商務的短短几年,但是成就斐然。十二年裏B2B電子商務企業有5320家。電子商務經過12年的發展,在國內已經形成了龐大的用户規模。各中小企業紛紛進行網上貿易進行開拓市場,而電子商務成未來中小企業進行網上開拓市場的必然選擇。

(一)電子商務用户規模

根據中國B2B研究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截止到2009年6月份,國內使用第三電子商務平台的中小企業的用户規模已經突破1000萬,中國網購用户的規模已經突破了一億。

而隨着這類羣體的發展和壯大,傳統商業規則和商業秩序正在被重新解構,新的基於互聯網的電子商務商業規則和商業秩序正在構建,基於虛擬平台的社會經濟體儼然初具雛形。這類觀念靠前、危機意識強烈、創新創業、渠道多樣化的生意人羣體,正成為引領我國當前經濟轉型與升級的“弄潮兒”。

(二)電子商務交易規模

隨着電子商務產業的茁壯成長,電子商務的交易規模也屢創新高。據中國B2B研究中心調查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到3.15萬億元;其中,B2B交易額達到3萬億元,B2C與C2C網購交易額達到了1500億元。無疑,今天電子商務這一網絡經濟的主力軍,正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三)第三方電子支付規模

調查顯示,國內電子支付市場近兩年增速明顯放緩,但行業發展速度依然較高。這一方面因為隨着中國經濟形勢回暖,消費活躍,網上支付交易額成長空間巨大;另一方面因為網上支付滲透率依然較低,商務電子化、支付在線化大有潛力可挖。

所以,面對這樣欣欣向榮的中國電子商務的市場環境,我們中小企業必然會早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分的一杯羹的。

三、電子商務模式在中小企業的優勢和對策

面對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原本中小企業資本和實力就不足,難以匹敵大企業。況且現今的全球化趨勢使得以資源優勢取勝的經濟策略已經很難獲利。挺進電子商務這個新領域是時代不可阻擋的趨勢。電子商務能夠有效地彌補中小企業的先天不足在工業經濟時代,中小企業和大企業相比,明顯存在着先天不足。電子商務促使中小企業的運營成本大幅下降。由於網絡信息技術的使用,生產企業對於客户的訂單的接收,可以直接通過網絡進行。還有,電子商務降低了生產企業的採購成本。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生產企業完全可以運用網絡信息技術,來實現信息的獲取和快速傳遞,降低了採購過程中,由於信息必須通過書面形式傳遞而發生的費用。電子商務降低了生產企業的營銷成本。可見電子商務對中小企業來説可是一個改變命運的好的模式呢。

(一)轉變觀念,積極投身電子商務發展大潮

據有關報告統計發現,到2004年底全球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已經達到了2.7萬億美元,而由於亞太地區的經濟高速增長,以及政府對電子商務市場的重視,全球的經濟環境的好轉,全球電子商務市場將迎來高速發展的局面,有關報告預計到2007年全球電子商務總額將會達到8.8萬億美元。

面對如此巨大的商機,面對如此好的機遇,我國的中小企業,要儘快拋棄電子商務可有可無,無關緊要,發展電子商務的時機還不成熟等錯誤認識。立即轉變觀念,提高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加快電子商務的發展步伐,儘早在國際市場贏得新的競爭優勢。

(二)打造電子商務環境

真正的電子商務絕對不僅僅是企業前台的商務電子化,更加重要的是包括後台在內的整體運作體系的全面信息化、建立電子商務高效運作所必須的、高效率的、信息化的管理體系,這有大量的前期工程要做,包括組織體系、業務流程、工作制度、協作環境等等的重組優化,經營理念的根本轉變和網絡文化建設等。

(三)着力塑造網絡品牌

在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品牌的作用已顯得十分突出,品牌知名度的高低和影響力的大小,直接影響進出口商品的檔次與售價。網絡品牌的作用是直接指引客户進入企業的網站,是吸引訪問者注意力的重要武器。因為因特網上的各種商務信息是“海量”的,無論是商家選擇貿易伙伴還是消費者選擇滿意的商品,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網絡品牌來進行選擇的。因此,着力塑造有影響力的網絡品牌是進出口企業成功實施電子商務戰略的關鍵。

(四)重視客户關係管理,及時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務

客户關係管理在國際貿易活動中佔據重要地位,因為進出口企業的每一筆業務,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客户關係基礎之上的。好的客户關係管理能幫助進出口企業把握市場機會,不僅有助於現有產品的貿易,而且還能夠根據客户特定的需求為他們量身定做,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户的需要,從而贏得客户的忠誠。

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調研報告 篇二

據浙江省商務廳公佈的數據,20xx年温州市共實現網絡零售額660.46億元,同比增長69.01%;全市居民實現網上消費438.42億元,同比增長37.69%;網絡零售順差達222.04億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已經使得這一商業模式成為温州振興實體經濟、拉動消費需求、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一、温州市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20xx年,温州市電商發展態勢強勁,成效顯著,亮點紛呈,增速居全市各行業之首(保持在69%以上),總量居全市各行業前五,已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具體來看,温州市電子商務發展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電商發展環境逐步優化。市本級和11個縣(市、區)、市經開區先後成立網絡經濟工作領導小組、組建網絡經濟局,先後組建了温州市網絡經濟研究院、温州市網絡經濟專家諮詢委員會、温州市網絡經濟企業聯合會。編制出台《温州市網絡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xx-20xx)》和《温州市網絡經濟發展規劃(20xx-20xx)》,制定出台“電商換市”一攬子扶持政策,20xx年全市共安排財政扶持資金1.42億元。

2、創新示範試點項目紮實推進。20xx年獲批第二批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試點創新亮點紛呈,淘寶特色中國·温州館和甌海、蒼南、樂清產業帶分別建成運營,分別入駐企業1539家、12400家、4197家、20xx家。甌海、瑞安、樂清分別列入全省“電商進萬村”試點工程,網點總數佔全省同期網點總數的11.7%。同時,温州市還編制了《20xx年度温州市網絡經濟重點項目計劃》。甌江口菜鳥網絡智能骨幹網關鍵核心節點項目、甌江口新區蘇寧物流基地項目等電商重點項目建設紮實推進;温州大象城國際商貿中心、鹿城中國鞋都鞋革城、甌海“心農場”農業電商產業園等電商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甌海菜鳥網絡智能骨幹網(一期)城市配送中心項目、總部設在甌海的順豐嘿客等項目正在加速洽談。

3、電子商務普及應用不斷深入。温州市天貓店達3348家,佔全省11.4%,比年初新增962家。全市約50%工業、商業企業參與電商應用,普及應用率比去年底上升10%。自建網絡交易重點平台52家,涉足電商主體建檔達4.5萬多户,經營性網站網絡建檔達7萬多個,在鞋革、服裝、眼鏡及特色農業等重點行業領域應用得到普及,中國開關網、中國泵閥網等先後入選中國行業電商網站百強,綠森數碼入選商務部電商示範企業,奧康鞋業、聯欣科技等8家電商企業入選浙江省電商百強企業。以線下線上融合發展的O2O模式成為傳統企業應用發展電商的特色。

4、產業集聚發展成效明顯。目前,温州高新區電商集聚區初具規模,中國鞋都電商集聚區已完成總體規劃論證。金州電商園、國智電商園入選浙江省十大電商基地。同時,篩選並公佈《20xx年度温州市網絡經濟重點企業、重點產業園區(樓宇)名單》,進一步加大服務、引導、扶持力度,温州聚商盟、温州韻達電商園等一批縣(市、區)重點產業園區(基地),以及瑞安馬嶼農產品電商孵化基地、永嘉橋下西嶴淘寶村等特色農村電商集聚區,發展態勢良好。12月23日阿里巴巴發佈的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中,永嘉橋下鎮被命名為中國淘寶鎮(全國19個,全省6個),温州市有9個村被命名為中國淘寶村稱號,永嘉縣榮獲7箇中國淘寶村稱號,列全省縣級區域首位。

5、電商應用支撐和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專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全面開展,出台《温州市網絡經濟人才培訓工作方案》,20xx年共完成16.2萬人次電商普及培訓。加強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在服裝、鞋革、不鏽鋼、閥門、汽摩配等領域建立了B2B、B2C等行業電商聯盟平台、跨境電商貿易平台和專業市場平台,為企業提供入駐及綜合配套服務。物流服務能力持續提高,20xx年全市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17億件,同比增長58.4%,居全國地級城市以上第13位;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4.79億元,同比增長26.4%,居全國第15位。

二、温州市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問題

當前,温州市電子商務正處在從起步到快速發展的階段,在電商產業發展和工作機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具體表現如下:一是傳統制造業電商應用比例和水平不高;二是產業集聚度及創新發展能力有待提高;三是缺乏電商領軍企業,引領示範帶動作用還不夠強;四是電商專業人才匱乏,人才培養引進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五是金融、物流、文創設計等電商發展支撐體系有待提升;六是各地均組建了網絡經濟局,但科室設置、人員配備仍需加大力度,部門工作合力有待加強,互聯網金融、農林漁旅遊業電商等配套扶持政策力度仍需加大。

三、温州市電子商務發展思路

温州市將圍繞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打造電子商務強市的總體目標,不斷完善新常態下電子商務發展思路。

1、始終堅持網絡經濟“一號新產業”不動搖。以温州的鞋革、服裝、眼鏡、煙具等時尚消費產品為核心,積極構建服務於時尚產品和時尚消費的電子商務的大品牌和大平台;以電器、汽摩配、泵閥、新材料等工業產品為核心,積極構建服務於工業品生產自動化、供應智能化和銷售電子化的系統和平台;以智慧交通和智慧商貿為核心,積極構建服務於智能產品研發和生產的產業體系和平台系統。

2、切實抓好平台、主體、集聚、配套、創新等核心發展要素建設和發展。加快“電商換市”步伐,爭取20xx年實現網絡零售額增長保持50%以上,居民網絡消費額增長保持30%以上,努力把温州打造成集產品時尚和消費時尚於一體的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集生產和分銷於一體的海西經濟區網絡經濟強市、集智能產品生產和智慧應用普及於一體的長三角地區網絡經濟重要城市。

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調研報告 篇三

調研組一行先後前往等公司近家單位開展實地調研。並就我縣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前景目標、存在的困難以及下一步發展思路等有關問題召開產業發展專題座談會。參加座談。

一、杭州電商的發展現狀

1、綜試區建設注重創新,先行先試成效顯著。2015年3月,杭州成為首個國家戰略層面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經過不斷探索,初步建成“六大體系”,以及線上“單一窗口”和線下“綜合園區”兩大平台。推出創新政策55項,首創的跨境零售出口“清單核放、彙總申報”模式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標準通關模式。杭州經驗被國務院作為試點範本向第二批綜試區加以推廣。截至2016年12月,綜試區建成13個線下園區。全年實現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34.6億美元,其中出口22.7億美元,企業間跨境出口成為新的突破領域。在海關備案的試點企業由306家增長到2225家。

2、產業規模迅速擴大,標杆企業不斷湧現。2015年,杭州市實現網絡零售額2679.8億元,佔全國的6.9%,“十二五”期間增長了約9倍。形成了網絡零售平台、企業間電子商務平台、金融服務平台、電商服務企業、網商等為主要代表的產業體系。阿里巴巴集團繼續引領發展,2016財年,阿里巴巴集團實現網絡零售額超過3萬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平台,旗下支付寶、阿里巴巴國際站、1688等平台也引領全球發展。同時,91

58、網易考拉、卷瓜科技、網盛科技、浙江盤石等成為國內電子商務的領軍企業,杭州互聯網上市公司達到7家。

3、電商服務全面領先,電商生態日趨成熟。電子商務服務業發展領先。根據2015年阿里研究院發佈的報告,杭州市電子商務服務指數為29.9,排名全國第一。2015年,杭州電子商務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1262.4億元,“十二五”期間增長11.5倍。湧現出支付寶、華數、熙浪等代表性企業,涵蓋了產業服務全鏈條。生態環境加快完善,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等重量級平台載體加快打造,扶持政策不斷優化,阿里資本、經緯中國等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日益活躍,36氪杭州站等科技媒體作用日趨強化,高端人才不斷集聚。

4、平台載體日漸完善,創新創業氛圍濃郁。到2015年年底,杭州市共有電子商務產業園70餘個,入園企業約8000家,其中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3個,定位於大中型網商集聚、電子商務創業、物流供應鏈、跨境電子商務等不同領域。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加速推進,孵化器、加速器建設全面鋪開,14家眾創空間納入國家科技孵化器體系管理,創業企業大量湧現,中高端人才不斷集聚,知名投融資機構本地化運營快速推進,杭州成為與北京、深圳等城市比肩的創新創業高地。

5、政府支持全面有力,特色領域引領發展。杭州市委市政府強化戰略引領,2014年出台《關於加快發展信息經濟的若干意見》(市委〔2014〕6號),將打造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納入市委市政府“一號工程”內容,以制度創新、財政扶持、服務完善為着力點,出台多項扶持政策,推動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發展形成雲計算大數據、互聯網金融、農村電子商務三大特色領域,雲棲小鎮、杭州雲谷等創新平台加快構建,阿里雲、華數媒體雲、螞蟻金服、挖財等代表性企業日益湧現,農村電商縣級區域服務中心、村級服務點網絡體系不斷完善。

1、電子商務發展動力持續增強,應用領域不斷拓展

二、我縣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交易體量少,網絡零售滲透率低

與國內電子商務發達城市相比,我縣2016年網絡零售額億60億元電子商務總量規模仍相對較小,雖然在全省排名前列,但與排名第一的杭州相比不及其1/40,差距較大。我縣網絡零售總額佔全國比重為%,網絡零售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貢獻還較小;我縣電子商務交易額佔全縣社消總額的比重僅為%,網絡零售滲透率偏低,電子商務對商品銷售的拉動作用較弱。

(二)缺乏本地成長龍頭企業

我縣電子商務企業多為招商引資企業,本地龍頭電商企業和電子商務服務型企業欠缺,且規模均較小。以有限公司為例,雖然在本地發展較好、規模較大,在國內業務佈局也開展較好,但相較廣東傢俱企業而言,其實力和影響力仍然較弱。據瞭解,我縣電商企業粗略估計有近300家,網店數量近6000餘家,但均表現為規模小、可持續盈利能力仍然較弱。我縣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大對本地中小型電子商務企業和電子商務平台企業的培育、孵化力度。

(三)未形成聚集發展的產業電商產業鏈

雖然我縣在高鐵新區範圍內已着重規劃建設了電子商務專業園區和企業自建的電商運營樓宇,但在推動電子商務企業向園區、樓宇聚集上缺乏統籌力,目前為止,只有政府建設區塊的企業入駐率達到近95%,但自建企業的樓宇空置率還較高,入駐率僅為40%左右。同時,全縣電子商務專業園區內的電商企業大多僅為產業鏈某一環節上的聚集,而非電子商務全產業鏈上企業的鏈式、生態聚集。目前電商企業產業鏈式的聚集發展態勢仍未顯現。

(四)配套服務設施仍不完善

由於電子商務行業的特殊性,倉儲、交通、物流、商務等配套條件是影響電商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縣在倉儲、物流、商務等方面的配套還十分的不完善,要實現全縣電子商務產業的合理佈局,必須要有清晰的定位與明確的發展重點,根據不同服務對象的現實需求,前瞻性的規劃建設相應的倉儲物流配送設施、技術服務等配套服務,形成與電子商務可持續發展相匹配的支撐服務體系。

通過調研,我們發現近年來電子商務發展已經取得顯著成效,但由於發展時間短,市場主體較弱、服務配套不完善、政策有效性不足等一系列問題依然存在,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不再是技術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電子商務,尤其需要政府擔當起引導與扶持、管理與監督的重任,及時解決電子商務發展中面臨的困難與問題,實現電子商務突破式發展。

三、推進電子商務突破發展的幾點建議

尊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以快速彌補電子商務發展中的短板為目標,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引導、扶持、規範電子商務的發展。

(一)培育壯大電商市場主體

積極扶持壯大電商企業。繼續做大做強傢俱、文體、日用品、動漫、互聯網安全認證等產業電商,支持擁有一定品牌影響的企業以自身現有業務為核心,吸納不同環節的服務商入駐,形成基本完善的電商服務體系。鼓勵扶持有條件的電商企業承接跨省、跨境業務,拓展業務空間。引導具備條件的綜合性和行業性信息服務平台向集信息服務、交易和支付一體化的電子商務平台轉型。同時要扶持培育中小型電商。圍繞傢俱、農業、餐飲業、旅遊業、教育培訓、專業市場、跨境電商等特色領域培育專業性電子商務平台,帶動全縣中小企業電商應用。積極培育發展代運營、網絡推廣、數據分析和售後等服務,提升網絡市場的拓展能力。在技術、倉儲、代運營等各領域分別選擇一批優秀服務企業,推動其與第三方電商平台及上游應用企業的業務銜接,在全縣努力形成一批電商服務骨幹企業。

(二)發展專一性電商樓宇

一是要創新園區服務模式。針對量大面廣的網商,優化倉儲管理服務,積極向統一採購、配送、售後以及研發設計等服務發展,在營銷渠道建設、倉儲物流、在線金融、網銷培訓等領域為廣大網商提供一站式服務,提升電商服務專業化水平。二是要提升樓宇的'專業化指向。為有效促進電子商務網商、軟件商、運營服務商等市場主體在樓宇的集聚發展,加強部門與部門間的政務合作,共同促進園區、樓宇管理運營和專業招商。建議根據企業入駐率分檔給予獎勵,對入駐運營的企業在辦公和倉儲用房上給予一定比例的租金補助等。三是要加快推進專業園區項目建設。結合園區環境,優化物流佈局,打造總部基地,建議在項目用地、建設問題協調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對倉儲、物流等配套設施建設按一定比例給予補助等。

(三)強化產業發展和培訓力度

一是進一步優化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體系。結合高鐵新區控制性規劃合理佈局物流設施,鼓勵建設現代化、集約型的物流配送基地。二是加強專業人才培養。鼓勵和扶持企業根據自身實際邀請國內知名專家為企業授課,與高校、研究機構聯合開展應用型人才培訓和入職培訓,鼓勵企業和相關人員參加行業協會和其它相關社會培訓機構舉辦的各類交流和培訓活動。整合高等院校以及淘寶大學等專業培訓機構的師資資源,建立“電子商務專家資源庫”,為本地電商提供便捷的專家諮詢服務。三是進一步完善統計調查體系。根據我縣電子商務發展特點,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統計方法制度和統計監測體系,積極會同工商、税務、統計等部門,對全縣的電商企業數量、服務內容及經營情況等定期進行統計,及時全面反映全縣電子商務在各產業部門的發展規模、結構變化、發展水平和趨勢等

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調研報告 篇四

在“互聯網+”戰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動下,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據商務部統計,2015年網絡零售額達到4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一;國家郵政局統計快遞業務量完成206億件,同比增長48%。消費成為經濟增長首要動力,同時引發了新的投資熱潮,開闢了就業增收新渠道,為創新創業提供了新舞台,成為經濟發展新的新引擎、新動力。

一、我國電子商務產業蓬勃發展

2015年5月7日,國務院發佈了《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國發〔2015〕24號),被業界稱為“新二號文”。這是2005年以來,國家層面出台的又一部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綱領性政策文件,旨在消除束縛電子商務發展的機制體制障礙,進一步發揮電子商務在培育經濟新動力,打造“雙引擎”、實現“雙目標”。

在“互聯網+”戰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動下,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不僅創造了新的消費需求,引發了新的投資熱潮,開闢了就業增收新渠道,為創新創業提供了新舞台,而且電子商務正呈現與製造業、實體經濟深度、廣泛融合,實現高效、低成本的生產要素的流動與配置,推動服務業轉型升級,催生新興業態,成為經濟發展新的新引擎、新動力。

(一)網絡零售佔比持續擴大

2015年1-11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34526億元,同比增長34.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8869億元,增長33.0%;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5657億元,增長42.9%,線上消費是線下消費增速的3倍,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0.6%。

從增速來看,我國電子商務增速依然強勁,是GDP增速的近4倍。從市場結構來看,B2B仍然占主導地位,網絡零售佔比持續擴大,B2B服務商不斷尋求盈利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從單純信息撮合向在線交易不斷演進。網絡零售市場持續升温,行業進入兼併整合期,巨頭企業通過收購、兼併等資本投資方式,迅速對新市場、新業務領域的滲透,同時不斷拓展新的業務線。

(二)創造千萬就業機會

根據中國就業促進會2015年8月《網絡創業就業統計和大學生網絡創業就業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底全國電子商務網絡創業帶動直接就業人數達到1003萬,這一數字還不包括網購帶來的物流快遞、營銷運營、培訓諮詢等服務業的間接就業人數,為緩解我國經濟下行面臨的就業難另闢蹊徑。

據國家郵政局公佈數據,2015年全國郵政業完成業務總量5070億元,同比增長37%;業務收入4020億元(不含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5%。其中,快遞業務量完成206億件,同比增長48%,穩居世界第一;快遞業務收入完成2760億元,同比增長35%。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電商物流從業人員已經超過200萬。

二、行業熱點向縱深發展

(一)服務電商化

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意見》,極大地推動了線上線下的協同發展。根據國家商務部統計,2015年上半年,我國O2O市場規模達3049.4億元,同比增長高達80%。隨着移動互聯網寬帶的普及,中國移動寬帶(3G/4G)用户累總數約7億户,同時各類APP在手機終端的廣泛安裝、二維碼掃碼應用的普及,讓O2O端口、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便捷,極大推進了吃、住、行及旅遊、娛樂等生活服務在線化。在送餐、家政、汽車服務、社區電商、房地產中介等領域成長起來如百度外賣、餓了麼、e代駕、e袋洗、愛鮮蜂、愛屋吉屋等一批企業。但同時,我們也觀察到,今年以來房屋網、愛拼車、雲洗車、咚咚健身等眾多初創型O2O項目的夭折,其原因主要是本身業務前景和計劃的可行性不足,沒有形成自我造血的存活能力。

(二)電商國際化

2015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規模約2.5萬億元,增速30%,與中國對外貿易的低迷形成鮮明對比。跨境電子商務中,國際貿易主體的買賣雙方都可以公開、透明地獲取信息,同時貿易、通關、結匯、物流的便利化,優化了供應鏈,減少了交易環節和中間商,將中間商利潤讓利給消費者,實現“普惠外貿”,有助於全球價值鏈、貿易規則的重構。

今年3月,國務院批覆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發佈了《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方案》,上線了“單一窗口”平台。上半年,杭州跨境電商,進出口單量、貨值,均實現超100倍增長,起到示範引領作用。5月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提出大力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積極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抓緊研究制訂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同時,國家出台了一系列跨境電商政策,包括允許保税備貨為核心供應鏈基礎的備貨模式;“清單核放、彙總申報”方式辦理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報關手續等,實現跨境電子商務從規模到質量發展,海淘“灰關”到陽光化的轉型,跨境試點城市多點開花。

(三)電商農村化

2015年上半年,農村網購用户增速超40%,全年交易規模有望突破4000億元。2015年7月,商務部、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2015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的通知》,全國範圍遴選200個示範縣進行綜合試點。每個縣獲得中央財政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主要定向用於建設完善縣、鄉、村級物流體系,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的建設改造,以及品牌和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和電商培訓等。

以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為代表的電商企業,紛紛啟動了電商下鄉的步伐。2014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推出了以“千縣萬村”計劃為主體的農村戰略。在阿里巴巴的帶動下,包括京東、蘇寧等電商平台也推出了各自的農村電子商務計劃,“電商巨頭下鄉”已成潮流。截至2015年12月底,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已累計覆蓋全國28省,超250個縣佈局,建成村級農村淘寶服務站點超12000個。阿里巴巴集團推出的“農村淘寶合夥人、淘幫手(村淘合夥人的幫手)”、京東推出的“鄉村代理員”和順豐速運推出的內部創業計劃,未來將推動數十萬計的農村居民加入電子商務創業和就業大軍。

三、電子商務企業多元化發展

(一)B2B市場增速現負增長

上半年受宏觀經濟下行影響,B2B電商服務商營收市場整體增速出現負增長。各主要服務商中,除阿里巴巴外,環球資源、焦點科技、慧聰網等在營收和淨利潤兩大指標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負增長。B2B企業相繼推出貸款融資、信用保障等措施以促進在線交易及增值服務的發展,但總體還處於探索期。阿里巴巴旗下一達通,提供外貿綜合服務,包括通關、結匯、退税等基礎服務(政務服務)和物流、金融等增值服務(商務服務);同時,還提供信用保障服務。前者強調“服務”,通過規模化創造服務紅利;後者強調“信用”,通過大數據構建信用體系,逐步建立起大額外貿的跨境電商B2B平台。

(二)網絡零售市場轉型升級

2015年上半年中國B2C網絡零售市場,天貓排名第一、京東名列第二、蘇寧易購位於第三。位於4-10名的電商依次為:唯品會、國美在線、1號店、噹噹網、亞馬遜中國、聚美優品、易迅網。各電商紛紛開拓新業務如跨境電商、農村電商、消費金融、電商物流、智能硬件等,不斷最終加固自身“地盤”。網絡零售市場正在從“增量”增長向“提質”增長轉型升級。

(三)農產品電商寡頭競爭

農產品電商形成了“兩超—多強—小眾”的寡頭競爭格局。“兩超”是兩個超級網站,如阿里系網站、京東系網站,加起來佔市場份額的80%以上;“多強”是順豐優選、沱沱工社、我買網、本來生活等許多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網站;“小眾”是指具有特色的網站,如社區001、天天果園、鮮碼頭、愛鮮峯、新疆“維吉達尼”、淘常州、芒果網等。目前,國內的冷鏈物流問題,仍然是制約農產品電商快速發展的瓶頸。

四、企業競爭點面結合

(一)促銷常態化

2015年,電商促銷活動風雲迭起,“三·八”婦女節、4·18、6·18、8·18等促銷不斷。而6·18是上半年的“大促銷”,京東、天貓、蘇寧易購、國美在線等提早開啟6·18年中大促電商們拉長戰線在一定程度上彙集人氣,吸引用户的眼球,在短期內形成“聚力”,打響自己品牌的同時,增強用户黏性,為年終衝刺準備。同時,9月國家工商總局出台了《網絡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活動管理暫行規定》,對電商平台進行集中促銷包括促銷期限、方式和規則等進行了規定。

(二)併購整合活躍

網絡零售市場持續升温,行業進入兼併整合期,巨頭企業通過收購、兼併等資本投資方式,迅速對新市場、新業務領域的滲透。8月,阿里巴巴283億元投資蘇寧,獲得蘇寧19.9%的股份,同時蘇寧將以140億元認購不超過2780萬股阿里巴巴的新發行股票,這個合作開闢了互聯網企業與傳統零售公司聯姻的先河。8月,京東也以43億元入股永輝超市,擁有永輝超市10%的股份,通過聯合採購來強化供應鏈管理水平。10月,大眾點評網與美團網宣佈達成戰略合作,雙方溝通成立一家新公司,加強優勢互補和戰略協同。

五、消費習慣繼續加速改變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數據,截至2015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68億,互聯網普及率48.8%,其中,網絡購物用户規模達到3.74億人,較2014年底增加1249萬人,半年度增長率為3.5%,整體網購用户增速已經放緩。

(一)購物行為從PC向移動端遷移

隨着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普及,4G網絡環境的日漸優化,電商巨頭移動端的佈局,用户移動購物習慣逐漸成熟。截至2015年6月底,中國移動網購交易規模達到8421億元,在總體網購規模中佔比超50%。與整體市場不同,我國手機網絡購物用户規模增長迅速,達到2.70億,半年度增長率為14.5%,手機購物市場用户規模增速是整體網絡購物市場的4.1倍,手機網絡購物的使用比例為45.6%。

(二)人均年度網上消費近萬元

2015年上半年,平均每個網購用户在網上消費4302元,預計全年人均網購消費有望達到9000元,較2014年網購消費多支出增加近16%。

服裝鞋帽仍是用户網購的主要品類,其在線消費者佔整體網民的比例超75%。由於毛利高,重複購買率高,服裝品類一直是網絡零售主要利潤來源,吸引眾多電商積極投入拓展服裝品類市場。目前,服裝網絡零售市場正由拼價格,向品質化、個性化轉型。

(三)服務類網上消費呈加速趨勢

機票/酒店在線預訂由於其便捷的用户體驗,以及企業的大力推廣贏得用户青睞。電影/演出票由於其在移動端即時購買、現場自助取票的便捷性和電影市場消費需求的釋放成為當前在線預訂的熱門品類。

(四)“雙11”彰顯巨大消費潛力

2015年天貓“雙11”當天交易額達912億元,同比增長59.7%,是2014年美國“黑色星期五”全美傳統商場交易額91億美元的1.57倍,並再次刷新世界最大購物日成交記錄。當天,網民同時在線峯值達4500萬人,無線端佔68.7%,產生快遞包裹4.67億件。天貓有4萬多商家、3萬多品牌和600萬種商品參與,參與商家較2014年增長近50%。當天,網民同時在線峯值達4500萬人,無線端佔68.7%,產生快遞包裹4.67億件。蘇寧、銀泰、北汽、首旅等千餘商家,超330個城市18萬家商場或門店,通過全渠道打通、用户管理、商品管理和服務、物流等方式共同參與“雙11”狂歡。推出實體店試穿,掃碼購買;家電最近門店配貨;大家電當日送、裝一體服務,實現了線上與線下共同發展。

六、電子商務發展機遇與挑戰

(一)加快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

農業農村方面,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促進農業“小生產”與電商“大市場”的有效對接,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增收和農村就業創業。

製造業方面,依託電子商務,推進網絡化製造和經營管理,加速研發設計、生產製造、業務重組等向全球體系演進,促進產業創新模式向高效共享和協同轉變,推動工業從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

商貿流通方面,支持傳統商貿流通企業與電子商務企業優勢互補、資源整合,通過移動互聯網、地理位置服務、大數據、O2O等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將逐步提升傳統商貿流通企業服務能力,加速“互聯網+流通”的轉型升級。

(二)電子商務激活新興服務業態

傳統企業加大利用電子商務優化採購、分銷體系,拓寬能源、化工、鋼鐵、藥品、林業等行業電子商務應用領域,提升企業經營效率。大力支持網絡租車、網上問診、社區服務等生活服務類電子商務,不斷創新服務民生方式。進一步完善政策,清障搭台,充分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要素價格、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帶動新興產業和新興業態發展。

(三)從國內市場走向全球市場

積極發起或參與國際電子商務交流合作,簡化境內電子商務企業海外上市審批流程和境外直接投資外匯登記手續,鼓勵電子商務領域的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積極發展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電子商務合作,建立政府、企業、專家等各個層面的對話機制,推動我國電子商務走出去。

經過整個行業和電商企業的不懈努力,中國電子商務得到迅猛發展,成為互聯網經濟的重要力量之一。在“互聯網+”時代,電子商務行業新應用、新業態將繼續蓬勃興起,產品形態和服務模式將進一步融合創新,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方向,同時成為推動經濟前行的重要力量。

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調研報告 篇五

按照xx縣人大常委會xx年工作要點安排,10月下旬,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永樂帶領財經工委、預算審查室組成人員對全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彙報如下:

一、全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工作開展情況

自xx年xx縣入選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以來,縣政府及有關部門認真落實縣委關於電商產業發展的決策部署,通過加強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壓實責任、明確目標任務,形成了政府推動,部門聯動、社會多方積極參與的良好格局,推動了全縣農村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目前,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創客裝飾工程、xx郵政農村物流體系、農產品營銷體系正在加快建設中,同時,本地農產品蘆筍茶、三成麪條等實現交易額370萬元,村淘服務站為91位村民提供養殖業貸款(旺農貸)458萬元創業資金,培養出2名農村淘寶明星村小二講師;孵化出2家電子商務公司,承擔村級電子培訓及本縣特色產品線上代運營工作,村服務站月均收入達3120元。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重視程度不夠。對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沒有深刻認識到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制度層面缺乏完整的實施方案。

二是發展質量不高。進展緩慢,電商服務中心及農村淘寶網點利用率偏低,電商技術培訓成效不明顯,經濟效益不高,農民增收有限。

三是創新能力不足。在村電商人才匱乏,創新意識不強,服務手段單一。

三、意見和建議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發展責任。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高度重視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圍繞省市下達我縣目標任務,認真解決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要明確各牽頭責任單位工作任務,建立月調度、季督查、年終考核工作機制,落實發展責任,切實把農村電商全覆蓋作為造福農民羣眾、服務“三農”發展的重要民生工程抓好落實。

(二)積極構建現代農業發展格局。要高度重視現代農村農業發展,把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作為推進我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並完善現代農業發展體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制定完整的具有前瞻性的現代農業農村發展規劃,堅持以規劃為引領,優化農業產業佈局,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提升農村居民生活水平。

(三)發展培育特色產業。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綠色發展,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培育發掘特色產業和產品,積極打造品牌效應,提高產品的經濟效益。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深入推進農村紅色遊、生態遊、農家樂等旅遊開發,激發鎮村經濟發展活力。要重視和支持本土企業發展,做好本地特色產業和產品的包裝與推介,扶持壯大一批本地企業,挖掘培育一批特色產品。

(四)激活農村電商發展動力。要積極對接專業的電商平台,建立農產品銷售渠道,吸納培養電商人才,推介優勢產品,助跑我縣電子商務發展。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道路交通、倉儲物流、信息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深化環境綜合整治,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營造美麗宜居的發展環境。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做好產業規劃和人才規劃頂層設計,制定科學的人才評價機制,助力我縣電子商務產業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597vw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