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研報告 >

村工作調研報告多篇

村工作調研報告多篇

村工作調研報告多篇

村工作調研報告篇1

以人為本,創造一個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確保師生生命及財產的安全,保障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意義所在。近年來,我校高度重視安全工作,並做了大量的紮實有效地工作。現就我校的安全管理的薄弱環節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學校的基本狀況分析

我校現有學生近600人,有365名學生屬於留守兒童,校內外住宿學生200人。學校地處城鄉結合部,位於316國道和襄渝鐵路線之間,南臨漢江河。周邊羣眾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支持學校發展的動力不足。

二、安全工作的狀況

(一)、機構健全,職責明確

學校對安全工作非常重視,將安全工作提到學校的議事日程。成立了安全領導小組,由校長親任組長,負責全面;分管副校長為副組長,督查安全工作的落實情況;整個學校安全工作形成領導與教師齊抓共管的局面。學校和上級主管部門以及學校內部人員都層層簽訂了安全工作責任書,明確職責。學校加強門禁管理,嚴把入口關;成立了護校隊隊,各班都有信息員,為學校的安全防範工作提供了組織保證。

(二)、安全制度基本完善

結合學校實際,制訂了《校舍安全管理制度》、《樓道安全管理制度安》、《門衞管理制度》、《女生安全管理制度》、《環境、衞生管理制度》、《傳染病防控制度》及《食物中毒應急預案》、《防踩踏應急預案》,《突發意外事件應急預案>,《火災應急預案》、《傳染病應急預案》等一系列預案。這些制度和預案都印發到每位教職工手上,並且每學期開學初都要集中學習,讓人人皆知,明確自己的責任。

(三)、安全設施基本配備

重點部位都安裝了監控設備、滅火器和應急燈,一樓的教室和樓梯間都裝了防盜門。

(四)、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工作成為必修課

安全教育是提高師生員工綜合素質的基本內容。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師生員工安全意識,掌握安全常識,是提高學校安全工作水平的治本之策。形式多樣、內容全面的宣傳教育活動已經是常態化工作。

1、每學期定期召開法制、安全報告。學校聘請關廟派出所副所長陳小紅擔任法制副校長。每學期向全校師生作一次法制知識講座,增強師生的法制觀念,使他們懂法、學會、用法。

2、根據季節變化和學生思想動態,針對性地召開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辦安全教育的黑板報,對學生進行珍愛生命、抗拒不良誘惑等方面的教育,交給學生自救自護的能力。

例如,學校每年都把防溺水教育作為重點工作。通過告家長書、告社會一封信、與學生及家長簽訂《夏季安全。防溺水責任書》、與教師簽訂安全責任書的,聘請校外安全監督員等形式,層層夯實責任,防患於未然。

3、加強交通安全的宣傳教育。

每學期都請漢濱交接隊、安康鐵路公安所幹警到校進行宣傳教育。教育廣大師生員工學會走路,向不文明的交通行為告別。

4、每學期召開三次全體女生會,進行青春期的衞生教育和女生的安全防範教育,教育女生自尊自愛。

5、學校集中組織學生傳授防火滅火、疏散與逃生自救常識、消防裝備常識並進行緊急疏散和逃生自救實戰演練。提高了師生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消防法制觀念,提高了自防自救能力,確保在發生火災時能及時安全疏散並能處理初期火災,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6、飲食安全和傳染病預防工作紮實有效。

學校對食堂管理有嚴格的制度、專人負責,責任追究。每學期都請關廟衞生院醫生來校做健康知識講座。學校有健康專欄,班級有健康板報,學生健康知曉率90/100以上。

三、存在問題

1、交通安全。

一是學校緊靠公路,學生騎電動車、自行車等。二是部分學生居住邊遠地區,乘車問題。學校經常開展交通安全教育,但少數學生和家長依然心存僥倖。

2、學生早戀現象。教師正確引導,但家長不重視。一旦發生矛盾,學生不願告訴家長,更不願告知老師,而是私下解決,很容易引發打架事件。

3、校外租住學生的監管,這是學校管理的重點也是難點。一是學校無權管理房屋出租户,二是家長支持租房,便於家人寄宿。三是學校不能強求學生必須住校內。學校只能反覆排查,正面引導,將隱患報告關廟派出所及關廟鎮政府、告知家長及出租户。

4,個別學生的特異體質存在隱患。家長和學生都隱瞞實情,造成管理的盲區。

5、少數教師對安全工作的重視不夠,心存僥倖。個別班主任思想認識有偏差,工作缺乏主動性,出現問題後,只找客觀原因。

村工作調研報告篇2

基層羣眾性自治組織是基層政權的細胞,自治組織選舉工作是加強自治組織建設的基礎,是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關鍵。今年我市第六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已全面鋪開,全市1825個村(原為1827個村)都要進行換屆選舉,整個換屆選舉工作計劃從9月中旬開始,至11月底結束,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從上屆村委會換屆選舉的情況看,換屆工作難度較大,而同為基層羣眾性自治組織的社區居委會選舉則相對容易。在此,我們試着從比較分析的角度,結合上屆換屆選舉的工作實踐,對村委會選舉和社區居委會選舉的異同進行分析,以更好地把握換屆選舉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達到研究問題、推動工作的目的。

村委會換屆選舉,是村民自治的基礎,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在農村最廣泛的實踐形式,我市依法在農村實行了村委會換屆選舉制度,迄今為止,全市已進行了五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從歷屆選舉的情況看,我市的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實現了“三個一”:即一屆比一屆徹底(不留死角),一屆比一屆規範,一屆比一屆羣眾滿意度高。在xx年進行的第五屆村委會換屆選舉中,我市僅僅用了3個多月的時間率先在全省完成了換屆選舉工作任務,全市1827個村的選舉成功率達到100%,換屆選舉工作做到了一個不剩、不留死角,全市共選舉產生村委會成員6466人,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的村有697個,佔38.1%,村委會成員年齡明顯下降,文化層次明顯提高,結構趨於合理。沁陽市還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唯一的試點縣,為全省的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創造了經驗。

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是城市居民自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市四城區先後於xx年和xx年選舉產生了我市第一屆社區居民委員會,並於xx年3月至4月進行了第二屆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這次換屆選舉是我市創新社區管理體制後第一次在全市範圍內統一進行的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解放、山陽、中站、馬村四個城區的85個社區居委會全部納入換屆範圍。這次換屆選舉呈現了四個突出特點:一是建立了換屆選舉工作領導責任制,明確四城區黨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是直接責任人,以確保按期完成換屆選舉工作任務;二是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同步進行,先進行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再進行社區黨組織換屆選舉,提倡交叉任職,換屆後,有43個社區實現了“一肩挑”,佔四城區社區總數的50.6%,交叉任職人數也達到了125人;三是社區民警積極參加社區居委會競選,以加強社區治安管理,確保一方平安。換屆後,民警當選社區居委會副主任的社區有48個,佔56.5%;四是換屆選舉工作進展迅速,運行平穩,僅僅用了48天時間,全市85個社區就全部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社區居委會領導班子,共選舉產生社區居委會成員528人,平均年齡為37.9歲。換屆選舉工作實現了“三滿意”,即各級領導滿意、當選人個人滿意、社區居民滿意。

總體來看,我市第五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和第二屆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做到了組織有力、進展迅速、程序規範、效果良好,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換屆選舉工作任務。但是在換屆選舉中,我們也遇到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既有坦途、也有曲折,既創造了可供分享的經驗、也有應當汲取的教訓,二者相比,村委會換屆選舉歷時更長、難度更大、競爭更為激烈,我們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更多,從以下三組數字中可以略見一斑:一是在村委會換屆選舉期間,全市各級共派換屆選舉工作指導組1952個,工作人員達到6200餘人;二是在全市最後一個換屆的村,温縣趙堡鎮北平皋村換屆選舉時,縣領導親自坐鎮指揮,同時從各鄉鎮抽調主管換屆工作的副書記、組織委員、民政所長等200餘人,分成27個工作組,駐村幫助做好工作,縣公安局抽調專人組成應急小分隊,負責維護村中秩序;三是在村委會換屆選舉期間,市換屆辦共接待上訪案件151件,涉及36個鄉鎮96個村。信訪工作存在有“兩多兩大”現象,兩多就是上訪人數多、纏訪次數多,羣眾上訪少則一兩個人,多則幾十個人,有的村甚至十幾次上訪;兩大就是範圍大、影響大,有的羣眾不僅到市裏上訪,還到省裏上訪,甚至到北京上訪。而社區居委會換屆則相對比較順利,運行比較平穩,整個換屆期間,全市未發生一起越級或集體上訪事件。

村工作調研報告篇3

社會保險基金是社會保險事業的“穩壓器”,是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牽繫着人民生活和社會穩定。xxxx年7月,我縣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實行“地税徵收、財政監管、社保支付”,職責明確而又相互協作、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在規範籌資機制、保證按時足額發放、安全監管等方面嚴格執行省市關於社會保險基金徵繳、支付和管理的有關規定,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強化監督,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工作現狀

(一)加強組織領導,是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工作的有力保證。近年來,我縣始終把加強社保基金監督管理工作作為社會保險事業發展穩定的一件大事來抓。一是成立了以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為組長,人社、財政、地税、各商業銀行為成員的社會保險基金協調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部門聯繫會制度,每季度進行一次例會,共商社會保險發展大計。二是成立了以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由人社部門牽頭,財政、審計、税務、銀行、工會、新聞媒體等部門成立的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委員會,並公佈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舉報電話,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二)健全管理制度,是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工作的堅實基礎。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結合我縣實際情況,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會保險基金使用與審批管理制度》、《社會保險基金預警制度》、《離退休人員生存狀況跟蹤服務制度》、《住院病人查房制度》、《定點醫院定點藥店費用審核制度》等相關制度,使我縣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工作制度更細化、操作更具體、監督更嚴密。

(三)規範業務運作,是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為保證各項社會保險工作的健康運行,我縣從基金管理的源頭抓起。一是以金保系統為抓手,嚴格參保單位和個人申報繳費的管理,完善“五險一單”的徵繳機制,統一基數,統一人數,提高基金徵繳率,實現依法徵收。

二是以落實省市各項政策規定為基礎,加強社會保險基金待遇支出的管理。嚴把企業職工退休退職審批關,實行提前退休公示制度。醫療保險基金支付實行明察暗訪與實地調查相結合的工作方式,失業保險待遇採取定期與不定期到單位、街道居委會調查的方式,有效控制了社會保險基金的流失,保證了社會保險基金的安全運行,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

三是以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制度為約束,保證社會保險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結餘。截止xx年底,全縣參加社會保險人數達13.59萬人次,基金總收入18786萬元,基金總支出17922萬元,基金收繳率98%,做到了當期收支平衡、略有結餘,有力地保障了職工合法權益和離退休人員基本生活,基金未出現被擠佔、挪用等現象,基金監管水平不斷提高,基金運轉良好。

二、存在問題

(一)基金收支矛盾突出。隨着我縣原國有集體企業破產改制結束,擴面空間和潛力非常有限,加上我縣老齡人口數量的不斷上漲,享受養老金的人數又不斷增加,收支矛盾日趨凸顯。xx年,全縣參加養老保險人數20560人,其中退休6576人,當年新增退休692人,當年基金收入10979萬元,基金支出11759萬元,當期結餘-781萬元,累計結存11319萬元。

xx年,全縣參加養老保險人數19558人,其中退休6938人,當年新增退休429人,當年基金收入11515萬元,基金支出13248萬元,當期結餘-1733萬元,累計結存9586萬元。xx年,全縣參加養老保險人數20179人,其中退休7273人,當年新增退休459人,當年基金收入13964萬元,基金支出13516萬元,當期結餘447萬元,累計結存1033萬元。通過近三年情況分析,我縣退休人員除政策因素外,正常退休人員增長率為7%,供養比例為1.8:1,就目前基金結存情況,支撐能力僅為9.6個月。

(二)監管力量有待加強。目前,我縣雖然設立了基金監管機構,配備了基金監管人員,但由於監管工作人員大多不具備專業的監管知識和業務能力,加上工作量大、涉及部門廣,監督工作往往流於形式。

(三)信息化建設水平有待提高。社會保險基金監管離不開工商、税務、公安等部門的信息支持,我縣目前未建立相關部門社會保險信息共享機制,影響了社會保險擴面徵繳和基金監管工作的推進。

三、對策與思考

(一)全力推進社會保險擴面徵繳工作。一是加大宣傳工作力度。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多渠道大力宣傳社會保險相關政策,提高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參保意識。二是加強相關部門協調配合。要加強社會保險部門與税務、工商、財政、審計部門的協調配合,各司其職,整體作戰,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尤其要加強與税務、工商、審計部門的數據共享機制建設,提高徵繳率,減少徵繳成本。三是加大執法監察力度。利用勞動管理、勞動監察、稽核職能,定期、不定期的稽查用人單位的用工情況,申報的繳費基數及員工工資發放情況等,使用人單位養成據實參保足額繳費的自覺性,確保應保盡保、應收盡收。

(二)不斷充實社會保險基金監管力量。針對我縣目前社會保險基金監管人員少,業務知識不專的情況,相應配備專業的基金監管人員,並加強對監管人員多渠道的培訓,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專業知識水平,實現社會保險基金監管的科學化和規範化。

(三)着力完善社會保障信息體系建設。以“金保工程”系統軟件為平台,逐步建立社保信息管理系統和監管信息庫,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險基金信息化管理水平,利用互聯網實現各地各部門監管信息的共享,使信息及時交換和溝通,充分發揮社會保險基金監管作用。

村工作調研報告篇4

建立專業代表小組提高代表活動質量

代表小組活動流於形式,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代表個人履職積極性不高的'原因,也與各級人大組織劃分代表小組的方式有關。本文作者在仔細分析代表小組活動現狀後提出了建立專業代表小組,提高代表小組活動質量的意見,並對其作用及其劃分等進行了闡述。

為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各地人大紛紛對代表小組活動開展探索創新,有的側重於人員構成,有的是側重於行政區劃,有的側重於監督內容和監督對象。這些有益的探索與嘗試,有力的推動了代表履職,促進人大工作開展均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從社會反響和監督工作的實效性來看,建立專業代表小組在當前更為迫切和必要。

當前代表小組活動的現狀

目前,不少代表小組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是流於形式,有的甚至根本就沒有開展活動。一些常規式的視察、調研和走訪,表面上濃濃烈烈、場面壯觀,實則蜻蜓點水、隔靴搔癢,活動質量不高,影響代表參加活動的積極性。部分代表對人大工作認識不夠,忙於個人事務,對參加代表活動不熱心、不主動,僅僅滿足於獲得人大代表的政治身份,樂於當“榮譽代表”,不願意參加代表活動。同時,關於人大常委會對人大代表履職行為的監督問題,理論界也是爭論不小,認為人大常委會是由代表選舉產生,無權強制代表辭職或對代表履職情況進行監督的聲音還是比較突出,導致在人大實際工作中出現兩種狀況:理論上有權對人大代表進行監督的人民羣眾,實際上無法監督;實際工作上易於監督人大代表履職好壞的人大常委會,在理論上又缺乏有力支撐,從而形成代表履職工作的“吃大鍋飯”,參不參加活動一個樣,提不提出建議一個樣,履職好壞一個樣。因此,建立一種既方便組織、協調,又能提高活動質量、增強工作實效的代表活動小組,成為當前代表工作的重要內容。

代表專業小組的作用

建立代表小組能提高監督質量。人大監督的內容十分廣泛,且都是本行政區域內具有根本性和長遠性的重大事項。要實現代表對各項監督內容面面精通,對每部法律知曉熟悉,在目前沒有實現代表專職化以前很難做到。建立代表專業小組,可以讓人大代表集中精力和時間,對監督事項進行認真調查,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全面、深入分析,從而提出更具針對性、更有操作性的意見、建議,這樣既能充分發揮代表一技之長或對某項工作熟悉的優勢,又能提高人大監督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能增強監督力度。組建專業代表小組後,代表根據自身情況、愛好特長參加代表小組活動,便於集中本小組、本行業代表的智慧和力量,無論是調查研究、專題視察,還是執法檢查、詢問質詢都更有力度,人大“算説了”現象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觀。

能激發參與熱情。人大代表説與不説一個樣、多説少説一個樣,使得部分人大代表履職積極性不高。組建代表專業小組,代表對監督事項的瞭解更充分、發言更有針對性,加上監督對象整改措施的及時跟上,他們對參加代表活動的積極性也會逐步增強,社會各界對人大監督的成果瞭解也更深入,更加信任人大代表。

能落實監督考核。建立代表專業小組後,由於小組內代表的同一性增多,履職情況、活動影響和實際效果確定相對比較容易,履職好壞的評比在操作上來講明顯增強,監督制約效果更直接。

如何劃分代表專業小組

以專業為基礎劃分。根據專業相對統一、便於組織和開展活動的原則,科學合理設置專業代表小組。代表人數過多,活動組織困難,意見也難以統一;代表人數過少,活動開展較為單調,參與性大大削弱。每個專業代表人數以10至30人為宜,確保每個代表均能真正融入其中,而不是超然事外的觀摩。

以專(工)委為依託組建。當前,為便於活動開展,同時也便於加強對專業小組活動的指導,可根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職權與機構設置,設立法制工作專業小組、財經工作專業小組、教科文衞工作專業小組、民族宗教僑務專業小組、農業與農村工作專業小組、城建環保工作專業小組等,分別由人大及其常委會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牽頭組建。如果人數過多,專業人員充足,也可根據實際進一步細分,比如財經委可組建預算工作專業小組、經濟工作專業小組,城建環資工委可組建城鄉規劃建設工作專業小組、環境資源保護工作專業小組等。

以專題活動提升實效。代表專業小組要將活動與本區域工作大局緊緊相扣,與人民羣眾呼聲息息相應,選定特色專題,以集體活動的方式開展工作。專題活動要把握大局,注重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大局開展,加強對“十二五”規劃實施、計劃預算執行、重大項目建設、基礎設施完善、產業集羣發展、擴大招商合作等情況的監督和調查研究,督促和支持政府進一步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切實增強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經濟增長內生動力,發展壯大創新型經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要圍繞羣眾切身利益和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開展工作,切實加強對教育發展、醫療衞生、社會保障、勞動就業、水電供應、社會治安、食品藥品安全、水利工程建設等民生工作的監督。代表小組活動可採取集中視察與代表持證視察相結合、明察與暗訪相結合、聽取彙報與深入走訪相結合,也可將學習、交流、座談、檢查等形式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增強代表小組活動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此調動代表參加活動、履行職責的積極性。

以專門經費強化保障。要把代表專業小組活動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安排,落實到位。以專項機制開展考評,出台專業小組活動考評細則,激發代表的履職熱情和創先爭優意識。

村工作調研報告篇5

為了進一步推進我市城鎮醫療保險工作的深入開展,更好地保障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幸福,根據市政協20xx年工作安排,7月上旬,市政協科教文衞體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由徐月鳳副主席帶隊,對我市城鎮醫療保險工作進行了調研。張建華主席聽取了市人社局的彙報座談。調研組深入臨渭區和澄城縣,通過聽取彙報、查閲資料、走訪座談及到醫院、藥店、社區、企業實地察看等方式,對我市城鎮醫療保險工作情況進行了比較全面深入的瞭解。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通過調研,大家一致認為,我市城鎮醫保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已建立起以城鎮職工、城鎮居民為主的城鎮醫療保障體系,城鎮基本醫保覆蓋面迅速擴大,籌資水平不斷提高,管理工作逐步規範,基層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體系逐步健全,就醫環境逐漸改善,人民羣眾得到實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城鎮醫保覆蓋面穩步擴大,醫保體系逐步健全

近年來,市政府高度重視城鎮醫療保險工作,把城鎮醫保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市政府常務會議多次專題研究、安排、部署城鎮醫保工作,及時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並相繼出台多項相關政策,將國有困難企業職工、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在校大學生及職業院校學生、農民工及失地農民等納入城鎮醫保範圍,城鎮醫保體系逐步健全,醫保覆蓋面穩步擴大,目前已基本覆蓋到城鎮所有從業人員和居民。職工參保人數20xx年為17萬人,20xx年底達到47.3萬人,參保率94.4%。居民醫保20xx年啟動時登記參保25.4萬人,20xx年底達到60萬人,其中參保繳費37.7萬人。全市城鎮醫保定點機構133家,定點零售藥店246家,基本滿足了參保人員看病購藥的需要。

二、醫保基金運行整體良好,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20xx年實行城鎮醫療保險基金市級統籌後,醫保基金規模迅速擴大,醫保基金支付比例穩步提高,職工醫保政策範圍內平均支付比例提高到76%,居民醫保提高到60%。醫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不斷提高,職工醫保從原來的10萬元左右提高到20萬元(其中基本醫療封頂線10萬元,大病互助基金10萬元)。起付線逐步降低,其中職工起付線平均降低了30%,居民起付線平均降低了40%。門診急診搶救和職工15種門診特殊慢性病也納入統籌基金支付範圍。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擴大到2196種。20xx年全市享受醫保待遇的城鎮職工35178人次,由基金支付醫療費用40328萬元,居民16747人次,由基金支付4409萬元。目前,全市城鎮職工醫保基金累計結餘3.2億元(含個人賬户1.5億元),居民醫保基金結餘1.2億元(含中省市今年預撥財政配套資金6129萬元)。

三、醫保管理逐步規範,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市人社部門先後制定並完善了《渭南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辦法》、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管理辦法》、《報銷程序》等10多項制度性規定,使城鎮醫保管理和經辦流程不斷完善,醫療保險管理和經辦工作基本實現了制度化、規範化、標準化。加強和完善了對定點單位的管理,建立了對定點單位的培訓、巡查、考核、獎懲機制。加強了醫保基金管理,不斷完善監督機制和內部審計制度,沒有發現基金流失問題。建立了信息網絡平台,經辦機構、定點醫療單位和零售藥店初步實現了信息化管理。

加強了經辦隊伍建設,規範了經辦人員服務行為,有效提高了管理水平。報銷程序不斷簡化,實行了住院報銷“直通車”。全面推行便民服務,醫保“一廳式”辦公受到參保羣眾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

四、衞生服務網絡逐步健全,羣眾就醫環境明顯改善

與醫保制度的建立健全相適應,我市衞生基礎設施建設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全面加強了各級醫療衞生設施建設。特別是大力發展城市社區衞生服務,已初步形成了以社區為平台,以社區衞生服務站為基礎,以居民為中心的社區衞生服務網絡,初步形成了“小病進社區,大病到醫院”的居民就醫新模式,為城鎮居民提供了較為價廉、便捷的醫療服務。同時,積極在韓城市、大荔縣試點公立醫院改革,縣級醫院與鄉鎮醫院實行一體化管理,基本實現了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品分開、營利與非營利分開的目標定位,羣眾就醫更加方便,就醫環境逐步改善。

存在問題

我市城鎮醫保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城鎮醫保水平也有了一定提高,但是,與醫療衞生體制改革的目標相比,與人民羣眾的期望相比還有差距,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

一是實現全員參保難度較大。城鎮醫保制度要求全覆蓋,但目前我市全員參保還有空擋。困難企業無力繳納醫保基金使職工不能參保,下崗職工無收入無力參保,靈活就業人員有病參保、無病斷保,致使少數職工未能參保。城鎮居民醫保啟動僅兩年多時間,由於居民對醫保政策瞭解較少,認識不足,致使參保率偏低。加之鄉鎮所在地的農業居民與城鎮居民有重複登記現象,致使登記人數多,實際繳費人數少,這些都影響了城鎮醫保的全覆蓋。

二是管理服務水平有待提高。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後,一些縣級醫保經辦機構責任管理意識淡化,審核把關不嚴,增加了基金的運行風險。城鎮醫保計算機管理系統還不完善,且縣際、區域之間參差不齊,個別縣住院報銷還停留在手工結算階段,對參保對象數據的錄入也依賴手工操作完成,與定點醫院、藥店不能實現信息共享,給參保人員辦理醫保業務帶來諸多不便。經辦機構基層一線專業型工作人員不足,醫管專業人才缺乏,經辦隊伍整體業務能力有待提高。基金使用管理仍需加強,基金支付比例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患者實際承擔的醫療費用仍然偏高,存在普通人家因一人患病住院而使全家生活窘緊甚至因病致貧的現象。

三是就醫成本虛高。公立醫院改革緩慢,以藥養醫問題沒有根本改變,過度醫療問題依然突出。醫療擴張性消費狀況比較嚴重,一些大型設備、貴重醫用材料的使用率偏高,大處方、濫檢查等現象依然存在。部分醫療機構的過渡醫療和醫療衞生服務行為的不規範,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也增加了醫保的成本。

四是社區衞生服務水平較低。大多數社區門診存在着服務功能不全、人員素質不齊、設備配套不足、技術力量薄弱等狀況,不少軟、硬件建設達不到上級規定的標準,患者首診、康復沒有有效分散在三級以下醫院,還不能完全滿足參保居民“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的基本要求。

村工作調研報告篇6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普工作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結合點,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助推器,其根本目的就在於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實行富民強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市的科普工作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在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科普網絡基本形成,科普基地逐步建立,科技知識廣泛傳播,科學意識不斷增強,科技教育逐步普及,科技與生產的結合日益緊密,有效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和全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但也由於歷史和客觀的原因,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制約因素。如何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和加強農村科普工作,最近我們進行了認真調研。總體來看,發展勢頭還是比較好的,農民的科技意識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部份科普網絡和科普機制已初步建立起來。

一、我市農村科普工作的現狀和特點

1、科普工作逐步走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經調研,我們認為:農村科普工作的基礎設施、機構、手段等,都有較大改善的提高。形成了一支開展科普工作的基層骨幹隊伍。鎮、行政村均安排有專(兼)職的科普人員。同時還設有一定的科普經費,為科普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障。部份還配有用於科普宣傳的畫廊、櫥窗、黑板報、活動室、“三農”服務網等基礎設施。

2、科普宣傳因地制宜。

各地都能圍繞熱點難點問題,因地制宜開展相應的科學知識、科學技術普及活動。如:八步區蓮塘鎮、賀街鎮,根據本地特色產業優勢,成立了蔬菜、養豬等專業協會,引導農民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生產時銷對路的農產品投放廣東市場。富川縣蓮山鎮,利用本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臍橙種植,與此同時,廣泛開展形式各樣的技術培訓,標準化種植技術培訓和豬-氣-果生態循環發展模式培訓。市直各專業局結合地方特點,每年都開展“科技、文化、衞生”三下鄉特色活動,深受廣大農民歡迎。

3、“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促進了農業生產。

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的推廣應用,提高了廣大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加快了農業的產業化進程,並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收益。昭平縣是我市茶葉生產的主產區,也是當地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縣涉農部門大力宣傳和引導農民向茶葉產業化發展。先後引進了“福雲六號”等一批新品種及相關種植技術,建立了有機茶種植試點示範基地,逐步引導茶農向有機茶生產發展,提高茶葉檔次和質量。目前茶葉生產已發展壯大成規模產業。

二、我市農村科普工作的不足和問題

隨着農村城市化進程的逐步加快,農村產業結構的加速調整,農村現代化建設的加緊進行,農村科普工作也逐漸顯現出了一些不盡人意之處,與城區發展差距正在逐步擴大。

1、科普工作發展不平衡。

一是科普工作開展不夠平衡。我市部份農村基礎設施較為落後,科普宣傳欄、圖書室等一些基本宣傳設施不完善,不健全。給科普工作的正常開展帶來了一定難度。二是部分行政村對開展科普工作不夠重視,使得這項工作處於可有可無狀態。三是科普工作對象也不平衡。我市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留守的就剩下老人和兒童,文化層次與年齡結構不平衡,往往不太重視對他們的科普宣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2、科普宣傳內容形式比較單一。

在宣傳內容上,普及實用技術方面的宣傳較多,而在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等方面的宣傳較為薄弱,致使農村封建迷信思想、賭博等不文明生活方式還偶有存在。在科普宣傳方式上,各村一般是以出黑板報、宣傳畫廊、掛圖、拉橫幅等傳統的宣傳方法向農民普及科學知識,缺少新穎有效、生動活潑的宣傳手段。

3、科普教育基地建設相對薄弱。

調查中我們發現各村對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設不夠重視,對身邊各類農加工企業和種植、養殖場所的典型示範、宣傳教育作用挖掘不夠,尚未形成各方力量齊抓共管、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三、建議和設想

針對上述情況,我們建議今後一個時期我市農村科普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實踐科學發展觀,圍繞經濟建設中心,貫徹科教興農戰略,立足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目標。加強組織領導,動員各方參與。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硬件設施。強化科普宣傳,營造科普氛圍。整合區域資源,延伸工作網絡。立足自身優勢,打造工作亮點。抓好科普下鄉活動,實行鎮村連動。夯實基礎工作,提升工作水平,促進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的同步推進。

具體建議如下:

1、加強領導,科學規劃,配合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

建議鎮、村要加強對農村科普工作的領導和支持,把科普工作納入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做到與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和產業結構調整同步規劃,同步實施。

2、建立健全農村科普協會,延伸輻射科普組織網絡

一是抓好組織網絡建設。健全縣、鎮、村三級科普網絡。

二是加強科技工作者之家(專家大院)建設。及時為農業生產提供技術支撐。

三是壯大科普工作者隊伍。以人為本,極大地調動和發揮科技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四是提升科技工作者素質。對農村基層科普工作者進行繼續教育和再培訓,更新知識,進一步提高技能水平,逐步掌握應用現代科技手段和方法開展農村科普工作。

3、加大投入,整合資源。

一是多方籌措科普經費。做到財政有科普專項經費預算,同時要建立鎮、村為主、社會捐助、單位自籌等多元化投入機制,廣泛吸收社會資金捐助,鼓勵社會團體和其它企事業單位投資科普事業,為科普工作提供財力保障。

二是抓好硬件設施建設。建設一批農村常設性的科普宣傳教育設施,如科普圖書室、科普畫廊、科普櫥窗等。添置一些現代化的科普宣傳教育設備,形成一批因地制宜、形式多樣、圖文並茂、定期更新的科普宣傳陣地。

三是抓好科普示範基地建設。在現有科普示範基地的基礎上,力爭建立一批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力強,示範效果明顯,集試驗、示範、推廣、服務於一體的科普宣傳教育示範基地,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

村工作調研報告篇7

為積極應對日益增長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提高老齡人口健康服務能力,滿足“老有所醫、老有所養”的基本需求,近年來,我區積極探索“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工作進展及成效

(一)探索醫養結合體系建設,推動資源優勢互補。

按照國務院及省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醫養結合的指示精神,區政府制定了《關於推進醫療衞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實施方案(試行)》,待政府常務會研究通過。按照方案,大力推進衞生和養老服務資源整合:一是支持有條件的醫療機構開設老年病區、老年護理牀位;二是推動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舉辦醫養結合聯合體;三是鼓勵轄區內部分醫院轉型為養老護理院;四是推進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有機結合;五是支持養老機構按相關規定申請設立醫務室或護理站,提高養老機構提供基本醫療、護理服務的能力。

截至目前,區民政部門管理養老機構11個,設養老牀位1186張(其中批准新民醫院開設老年護理牀位300張)。區衞生部門核批了樂年長者之家等3家社區養老機構內設醫務室、護理站,區民政部門牽頭組織我區6家養老機構與市一院建立了醫養結合聯合體,初步實現養老機構基本醫療衞生服務全覆蓋。

(二)創新醫養結合服務模式,構築居家養老服務基礎。

依託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基層優勢,建立以家庭醫生為主的“點對點”健康服務體系。家庭醫生服務團隊主動深入社區和家庭,通過實施“積分制”、“健康儲蓄銀行”、“粉絲簽約”和老年人健康俱樂部等形式,對社區老年人實施分級分類健康管理。截至今年5月底,全區組建57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簽約服務3.8萬餘户7.8萬餘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4.3萬餘人。

建立以“醫聯體”為專業技術支撐的“個性化”健康服務體系。各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分別與市一院、省鍼灸醫院建立“醫聯體”,把綜合醫療專家和中醫康復專家納入到家庭醫生服務團隊,開展“個性化”簽約服務。今年4月,雙崗中心創新組建 “2+2”家庭醫生專業服務團隊,成立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病、糖尿病和腦卒中康復4個專業服務小組,已與56位居家老人簽訂了有償簽約服務包,以滿足多元服務需求。

(三)豐富醫養結合服務內涵,建立機構養老服務機制。

為強化養老機構中集居老人的健康保障,從今年6月起,區屬各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與轄區養老機構建立固定服務關係:一是每季度主動上門對養老機構開展1次健康教育講座,對老年人進行常規健康體檢,並指導康復治療。二是與養老機構建立24小時服務熱線,對常見病、多發病隨時進行上門診療。三是接收老人住院治療和康復,根據康復情況及時轉回養老機構。四是老人享受慢病選擇性藥物免費治療等衞生惠民政策。2012年以來,我區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免費發藥人次分別達8.9萬人次、4.3萬人次,免費金額達310餘萬元,其中老年人發藥比例佔98%以上。

二、存在困難和問題

隨着人口老齡化持續發展,老年人的健康和養老是當今社會發展面臨的一大問題,而解決健康和養老問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醫養結合。從全國範圍看,醫養結合是一個新興課題,都處於積極探索中。實際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困難和問題:

(一)醫養結合服務需求與承載力不對稱。據統計,2015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16.1%,而且每年處於上升趨勢;預計2024年超過20%,2041年超過30%,並於2050年達到近34%的水平。我區2015年60歲以上老年人8.4萬人,達到全區户籍人口的17%,老齡化趨勢與全國同步。而我區在養老機構養老的不足800人,基本上是一些患病、失能、失智等需要長期醫療、護理、康復和生活照料的老年人,絕大多數老人包括“失獨”、“獨殘”等計生特殊羣體選擇居家養老。龐大的養老和老年人醫療服務需求,給現行養老和健康體系帶來嚴重挑戰,已成為全社會不可迴避的問題。

(二)醫養結合行業管理體制不完善。目前養老機構由民政部門設置審批和管理,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服務由街居負責,醫療服務由衞計部門主管,醫保支付政策由人社部門制定。由於制度、行政職能和資金分割等因素,各相關部門在實施醫養結合時存在行業壁壘、職責交叉、業務交織等情況,其分而治之的格局勢必造成醫療和養老資源相互阻隔,難以做到目標一致,優勢互補,協調統一和橫向整合,老人的醫養統一問題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醫養結合機構定性定位不明確。從實際服務看,完整功能的醫養結合機構既不能完全替代養老機構,也不能替代醫療機構,應該有其鮮明的特點和需求羣體,在設置審批上也必須進一步明確標準體系和審批部門。按現行政策,完整的醫養結合機構審批權歸屬不明確,即使同一投資主體在設置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時分別由衞生和民政部門審批,運行機制相對獨立,沒有解決醫養結合到底姓“醫”還是姓“養”的問題。

(四)醫養結合醫保支付政策仍然保守。以疾病醫療為中心的現行醫保支付政策,對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疾病預防、早期診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家庭病房等醫療健康服務項目均未出台相關支付標準。即便是最新出台的醫養結合病牀醫保支付辦法,對老年人的患病病種有明確規定,且病種數較少。可以説,當前醫保支付政策不同程度地遏制了醫養結合服務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放開。

三、對策和建議

針對當前人口發展現狀、老齡化發展趨勢及存在的問題,發展醫養結合將會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當前,在積極實踐和探索的基礎上,政府的主要任務是:基本建立醫養結合體制機制,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法規體系,多元化、多途徑形成醫養結合服務網絡,為老年人提供生命過程中各個時期所需的可負擔的公共服務。為此提出如下意見和建議:

村工作調研報告篇8

在區黨工委、管委會的重視支持,市總工會的指導推動下,高新區的基層工會組織網絡不斷完善、工作機制不斷健全、工作成效也日益明顯,尤其是於xx年底成立的鄉鎮(街道)總工會,在落實上級決策部署、指導服務基層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已成為新區工會組織體系中承上啟下、不可缺少的重要層級。前一階段,我們抽調專人,對全區鄉鎮(街道)總工會一年來的運行情況、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了專門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新區現有四個鄉鎮、兩個街道辦事處,已全部建立了總工會,主席由同級副職擔任,設專職副主席6人,專(兼)職工作人員7人,均有獨立的辦公室和現代化的辦公設備。截止目前,累計建立基層工會247家,會員達43368人,其中農民工34394人,佔會員總數的79.3%。

二、工作現狀

新區鄉鎮(街道)總工會成立以來,在健全基層工會組織網絡,維護職工羣眾的合法權益,加強自身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基層組織建設創新發展。隨着國有、集體企業改制的完成,非公有制經濟體制佔據了主導地位,基層工會組建和職工入會工作也迎來了新的挑戰。為確保基層組建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建立了鄉鎮(街道)總工會基層組織建設領導小組,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支持、工會運作、多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同時與黨建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做到“三個同時”(同佈置、同檢查、同考核),有力地推動了基層工會組建工作的開展。目前,四鎮兩辦下設的39個行政村、6個社區,已全部建立了工會委員會。二是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針對鄉鎮(街道)總工會轄區內企業和職工的特點,積極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會維權網絡,在全區的企業中大力推行區域性、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共簽訂工資集體協商141份,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5份。

三、鄉鎮(街道)總工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由於受到思想認識、組織體制、工作機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當前鄉鎮(街道)總工會還沒有完全適應工作職責的要求,存在着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領導重視不夠。個別企業少、職工少、工會工作基礎薄弱的鎮街領導對工會的性質和職能、地位和作用的認識不到位,對工會工作開展重視支持不夠。二是工會幹部專職不“專”。有的鄉鎮(街道)總工會出現了專職工會幹部以兼職為主,主業為輔的現象,造成工會幹部專職不專,使工會成為擺設,工作流於形式,難以有效開展各項工作。三是工會職能不清。現在四鎮兩辦雖然都成立了總工會,但對總工會的職能認識不到位,仍然以工會委員會的角度看待問題,工作缺乏主動性。四是人員隨意變動。工作人員隨意變動較為嚴重,流動性較大,有的工作人員走了,工作沒人接收,導致工作“沒人管”,出現空崗現象。

四、加強鄉鎮(街道)工會建設的對策建議

加強鄉鎮(街道)總工會建設,是貫徹落實“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擴大工會組織覆蓋面,增強工會組織凝聚力的重要舉措。當前,針對新區鄉鎮(街道)總工會的現狀和存在的突出問題,以深入開展創建“六好鄉鎮(街道)總工會”活動為載體,進一步推進鄉鎮(街道)總工會的規範化建設,不斷提高鄉鎮(街道)總工會的工作水平。一要進一步提高加強鄉鎮(街道)總工會建設的重要性的認識。破解當前鄉鎮(街道)總工會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只有從提高思想認識入手,不斷健全鎮街一級工會組織網絡體系,才能把更多的非公有制經濟體制和職工羣眾組織到工會中來,置於黨的領導下,團結在黨的周圍,更好地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二要為鄉鎮(街道)總工會開展工作創建良好的輿論氛圍。首先,要加強《工會法》、《中國工會章程》的'宣傳,大力宣傳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歷史地位和突出貢獻,推動全社會認識工會、瞭解工會、接受工會、歡迎工會。其次,要加強工會基本知識的宣傳,積極培養黨政領導和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對工會組織和工會工作的正確認識,使他們充分了解工會在促發展、維護穩定中的積極作用。再次,要加強工會重點工作和重大活動的宣傳,使工會工作婦孺皆知、深入人心,為工會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最後,要大力宣傳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典型案例,樹立工會“職工合法權益代言人”的良好形象。三要進一步規範鄉鎮(街道)總工會的工作職責。要着眼於鄉鎮(街道)總工會工作的長遠發展,圍繞解決鄉鎮(街道)總工會“幹什麼”的問題,從五個方面確立鄉鎮(街道)總工會的主要職責:一是抓好轄區內基層工會組建和職工入會工作,切實做好農民工入會工作。二是加強鄉鎮(街道)工會維權機制建設,做好職工維權和農民工的雙向維權工作。三是結合實際做好引導和服務職工工作,積極開展扶貧濟困和送温暖等活動,努力為職工羣眾多辦好事實事。四是組織開展羣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和創爭活動,團結和動員職工為推動鄉鎮(街道)經濟社會發展建功立業。五是指導和幫助基層工會開展工作,代行基層工會難以履行的 工作職責,及時解決基層工會工作中的問題,維護基層工會幹部的合法權益。四要加強鄉鎮(街道)總工會的幹部隊伍建設。通過以會代訓、短期培訓、鼓勵自學等多種形式,抓好工會幹部任前培訓和崗位培訓,幫助鄉鎮(街道)總工會幹部提高從事工會工作的本領和能力。同時建立相應的考核評價和激勵約束機制,對做出突出成績的鄉鎮(街道)總工會幹部予以表彰,充分調動鄉鎮(街道)總工會幹部的工作積極性。五要指導鄉鎮(街道)總工會充分發揮作用。主動加強與黨政領導溝通,積極爭取領導支持,為工作開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保障。同時,要認真總結開展創建“六好鄉鎮(街道)總工會”活動中的經驗,結合新的形勢健全完善創建活動的工作規劃、目標任務和考核標準,不斷推動創建活動的深入發展,促進鄉鎮(街道)總工會切實發揮作用,肩負起總工會應有的職能。

工作也迎來了新的挑戰。為確保基層組建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建立了鄉鎮(街道)總工會基層組織建設領導小組,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支持、工會運作、多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同時與黨建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做到“三個同時”(同佈置、同檢查、同考核),有力地推動了基層工會組建工作的開展。目前,四鎮兩辦下設的39個行政村、6個社區,已全部建立了工會委員會。二是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針對鄉鎮(街道)總工會轄區內企業和職工的特點,積極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會維權網絡,在全區的企業中大力推行區域性、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共簽訂工資集體協商141份,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5份。

標籤: 多篇 調研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yan/vkdo6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