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學習方法總結(精品多篇)

學習方法總結(精品多篇)

學習方法總結(精品多篇)

學習方法總結 篇一

一、轉換思維,確立英語在各學科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老師必須幫助學生確立這樣的觀點:英語是主課,不是豆芽課。在國小階段,不論是老師,學生,還是家長,可能都看重語文,數學的學習。在國小的英語教學中,老師主要是以遊戲為主,關鍵是學校和教育部門對英語的評估不如語文數學那樣重視。所以學生普遍認為語文,數學很重要,英語是豆芽課,學英語就跟玩似的。到了中學,仍然主攻語數、理化,依然把英語當副科。一個學生親口跟我説:我一直都以為國中英語跟國小一樣,是豆芽課。我心痛不已。在入學之初,班主任和英語老師都應反覆強調英語這一學科的重要性,讓學生引起重視,才能為以後認真學習作好心理準備。

其次要糾正的一個觀點是英語無用的觀點。我們的老一輩是喊着:“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是中國人,不必學外文”的口號完成學業的。時至二十一世紀,雖然中國已改革開放多年,學英語之風已吹遍大江南北,但在我們這樣的小地方,那些口號遺留下來的觀點仍然存在。學生們仍然死抱數理化,對英語極其忽略。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將來用不上英語的,既進不了外企,又成不了CEO,就更別説出國了。所以英語在畢業之後是基本無用的。殊不知,正是這一觀點制約了他們的發展,如果他們學好了英語,其餘各科也很優秀的話,他們是可以很好發展的,他們一定能走出小城,走向外面的大世界,實現他們更高的社會價值。所以老師應該講道理,擺事實讓學生明白學好英語的重要性。

二、背單詞從科學方法入手,避免走彎路

很多七年級新生按字母順序背單詞,有些老師也確實這麼教的,比如自行車,bike,老師就領着學生念:B-I-K-E,bike。學生自然就學會了這樣背單詞,即使後來老師介紹了更科學的方法,學生卻難改已經養成的習慣,這種方法就一直用到九年級,乃至更高的年級。

七年級單詞量不算很多,本身課程比較輕鬆,有足夠的時間,還能應付。到了高年級,單詞量增加,課業加重。學生再也顧不上單詞了,即使花了很多時間,單詞還是記不住,這就影響了聽説,閲讀。成績下降,興趣降低,學習跟不上了,最終只好放棄學習英語。

老師應在學生開始學英語時就教學生科學背單詞的方法,避免學生走彎路。我在瞭解了馬承老師字母,音素,音標的三位一體教學法後,就教學生根據音標背單詞。當對字母,音標熟悉到一定程度,只要會説那個單詞,就基本上會拼寫這個單詞。看着生詞也能準確的讀出來,學生不必花大量時間在單詞上。

老師還可以利用學生國小語文課上學的拼音,把漢語拼音和字母,音標建立適當的聯繫,有利於學生快速記住英語音標的讀法和寫法,能更快入門。

另外,有些學生一背單詞,就翻到書後面的單詞表,逐個記憶。其實這種單純記憶單詞是很容易遺忘的。我們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多讀課文,在課文中背單詞。這樣記下來的單詞才能活用,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

三、明確中英文化差異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和思維方式以及語言的構成方式。西方人的思維、習慣是有別於咱們中國人的,英語語言也是有別於漢語的。英語老師都明白這一點。但老師卻沒重視這種差異給學生學習帶來的困惑。沒有及時告訴學生這些差異,這就容易導致學生用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去理解英語中的一些現象,而且百思不得其解。

我認為七年級新生一入學就該明白這一點,學會接納認同其他民族的文化,瞭解他們的思維方式,樹立文化差異意識,避免用漢語套英語,用漢語的順序説英語句子,用中國人的習慣去衡量西方人,造成很多考試中的失誤和麪對西方人時的尷尬。

因此,英語老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文化的問題,在語言中教文化,在文化中教語言,使二者互相促進。文化的學習既是外語學習的目的,也是外語學習的手段。如果英語教學一旦提升到文化的高度,就會富有情趣。比如:西方人不喜歡“13”這個數字;在中國人眼裏,紅色是喜慶的,而在西方人眼裏則是危險的標誌。比如東西方人對讚美的回答,比如中國人和英國人在閒聊方面的話題選擇等等都與文化有關。

四、養成大聲閲讀的習慣,杜絕啞巴英語

很多學生進校時精力充沛,興趣濃厚,讀英語很賣力,日子一長,興趣沒了,聲音小了,到了二,三年級,就成默讀了。有老師抱怨:早讀課比晚自習還安靜!

習慣成自然。老師讓學生一開始就養成大聲閲讀的習慣,並隨時觀察,發現學生有讀不出的時候要想辦法。我曾在班上給學生講李陽老師拿着喇叭帶領一羣人在長城上喊英語的故事,我也帶領學生在早上喊讀英語,經過幾次練習,也頗有成效。

同時我在課堂上也要求學生大聲説英語。一個有趣的活動是讓教室裏相隔甚遠的兩個同學隨意問答,這也可以改變學生因害羞,害怕而不大聲説英語的狀況。

還有就是避免學文盲英語,有的小孩子讀書,嘴裏喊得響亮,眼睛沒看到書上,即使知道怎麼説,卻寫不出來,或者寫別字,這種學法是必須要糾正的。

五、學會做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國小老師總告訴孩子們,把這記在這裏,把那記在那裏。中學老師不會這樣告訴學生,這就要學生知道怎樣做筆記。而且英語知識點相對零散,課堂上很容易理解和記住,卻由於不是系統的,所以極容易遺忘,學生必須時時記筆記,經常複習。有些學生開始沒養成記筆記的習慣,後來明明知道那是該寫的東西,卻懶得動手。考試時到處找別人的筆記來背,其效果當然不理想。

所以學英語之初,就要學生準備筆記本,要求他們作筆記,老師還可以不定期檢查,以督促學生記筆記。

在初學英語時,老師應指導學生怎麼做筆記並形成習慣,比如:課文裏的短語,重要句子,就直接在短語,句子下劃線。一些詞,句的轉換,就直接把替代的詞句寫在該詞句旁邊,這樣可以在課堂上節約時間。而一些詞語辨析,重點句型及例句,大塊的語法,比如時態等就得寫在筆記本上,省得在書上見縫插針,複習時不好找。另外,學生應在筆記本上寫明單元,課題等,以方便查找。

學生要有一套自己的做筆記的符號,老師也可以介紹一些。比如:短語就劃直橫線,重點句型劃波浪線,重點介詞,連詞等就把該詞劃圈。這樣學生在讀課文時就可以重點注意這些有符號的詞句,在讀書的同時,也可以把這些知識點順便過一遍,比單獨複習省時省力多了。

我有一個學生,她的筆記本上每頁都在右邊留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空白,每次大考小考複習相關單元時,老師補充的東西就記在這些空白處,真是聰明之至!

六、注重聽説讀寫四項基本技能,培養英語思維習慣

英語不僅是一個學科,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門語言,是人們藉以交流的工具,會聽,會説,會讀,會寫才算掌握了英語。因此老師首先要培養學生聽説讀寫的意識和技能,讓學生意識到光靠做題是學不好英語的。通過做題可以得高分,但最終將影響英語能力的提高。

課堂上,老師首先教會學生基本的課堂用語,問候語。課後老師可以主動用簡單的英語和學生打招呼。老師把目標語言呈現後要少講解,多操練。操練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兩人對話,可以小組對話,還可以實行男女生之間的對話。老師可以自己編一些簡單有趣的句子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讀。也可以設置情景,讓學生編對話。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聽説讀寫的能力,也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老師一開始教新生時就要避免學生“心譯”。七年級課本上的單詞多半是實物和表示實際動作行為的詞,老師教單詞時出示實物或用簡筆畫,不用或少用漢字,並且應要求學生學記單詞時頭腦中出現實物本身的形狀,而不是漢字。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

當然英語老師要首先用英語教,課堂上儘量避免使用漢語,必要時可以輔以手勢等身體語言。然後要求學生堅持在課堂上認真聽英語,用英語想,用英語説,去掉“心譯”的過程,形成英語思維的習慣。養成了英語思維習慣,將大大提高學生學英語的速度和進程。

七、預習和複習是學好英語的保障

初學英語,字母和音標符號對於孩子們來説是無意義的音節和符號,很難理解記憶,要靠死記硬背,是極容易遺忘的。所以複習就顯得尤為必要,老師必須強調複習預習,安排時間,教授方法,這樣才可以保證自己的教學順利進行下去。而且養成了這樣的好習慣,也有利於今後的學習。

一般來説,老師應在下課之前留兩分鐘讓學生複習,指導學生回憶當堂課的主要內容,在學完之後一小時內複習,效果相當好,可以記住內容的百分之九十左右。在下節課開始的時侯再用三四分鐘檢查學生記憶情況,掌握學生學習狀況,及時對所教知識進行復習鞏固,會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老師要讓學生有意識地對所學東西分階段複習。把一天的內容複習一次,在週末把一週的內容進行一下梳理總結,在學月考試時再詳細複習。如此反覆,學生頭腦中的知識是相當牢固的,所學知識就從短時記憶轉換成了長時記憶,就不易遺忘了。用所學單詞、短語、句型來描述自己身邊的人、事是很好的複習單詞、句子的方法,對課文可以採取複述的方式,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對於預習來説,教師指導學生用框架式預習比較好,容易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易於梳理。比如説,在第一節課,老師應讓學生瀏覽全書,瞭解大概的知識結構,有些什麼版塊,便於學生以後把學到的具體的知識放進相應的知識板塊中。也讓學生心理上有所準備。在下課或一週結束時要告訴學生,將要學習什麼內容,以便學生有目的的去預習。

單詞的預習就是提前去拼讀,課文的預習就是先試着去閲讀,理解課文中的詞句,課文大意。深難句和不明白的地方要做記號,以便上課時認真仔細聽講。

八、激發學生興趣,隨時關注學生需要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效果的因素之一是學習者的情感控制。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老師要善於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保持學生學英語的積極性。及時的鼓勵,課堂上有趣的小遊戲,舉辦書寫,朗誦比賽,都可以提高他們學習興趣,英語角也是練習口語,鍛鍊膽量的好地方,可以在班上搞,也可以年級內進行。有時可以放一些簡單的英語動畫片給學生看,既娛樂又練聽力,口語。學生真的能從中學到他們喜歡的語言。

學生其實是學校和老師的服務對象,當我們的服務對象有什麼正確合理的需要時,我們要千方百計地滿足他們。學生的需要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需要,還包括鼓勵,被認可,成就感,幫助,鞭笞等的需要。學生的勞動需要得到認可,要讓學生有成就感。當我們發現學生的哪怕一個小小的進步,我們要及時給予鼓勵,當我們發現學生學習存在問題時,我們也有責任及時給予指出並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這樣,可以更長久地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避免過早地出現兩極分化,放棄學習英語的情況的產生。

九、克服困難,樹立理想

七年級英語儘管簡單,對於學生們來説,還是存在相當的困難。遺忘,枯燥是的問題。老師要讓學生明白:困難肯定是存在的,但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每次都努力翻越一個一個的坎,過了一坎,就前進了一步。同時老師要讓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為理想而學習英語,不輕言放棄,才會有恆久的動力。

老師要多觀察學生,分析學生的作業情況。當學生有困難時,老師要及時發現並給予幫助。在出現較大困難時,老師要和學生討論,談心,幫助學生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和學生一起制訂一份可行性計劃,並督促學生按時完成。學生只有看見了自己的進步,才更有信心學好英語。

對於學生來説,知識的缺漏容易補救,科學方法和習慣的養成比較難。老師光介紹方法是不行的,還要給予學生必要的,經常的,一定時間的訓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十、學會使用詞典,培養自學能力

大科學家達爾文説:關於方法的知識是最有用的知識。當今的學生在學校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以便可以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保證終身的學習和提高。所以老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教了字母,音標之後,應該鼓勵學生自己拼讀,預習單詞和課文,不知道意思的單詞自己去查詞典。國中階段建議學生使用雙語詞典,要讓學生有意識地去看英文註解。

培養學生自己總結知識的能力,自己總結已經學過的句型,短語。鼓勵學生造出自己的句子,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

現在學英語的渠道很多,學生可以自己選擇簡單有趣的讀物,磁帶,光碟,或在網上下載簡單的聽力,還可以通過網絡結交到筆友,在英語網站上學英語。只要正確選擇使用這些東西,都可以提高英語,並且會讓學英語變得越來越輕鬆。

學習方法的總結 篇二

抓住課堂,配合好教師的教學

應做到課前做好各種準備並利用課前兩分鐘的預習時間想一想前一節課的內容;上課時專心致志,積極思考,儘量使自己的思路與教師的思路過程合拍,做到耳目並用,手腦結合,提高聽課的效率;課後及時複習,使知識再現,形成永久性記憶;最好能將老師所講的內容與課本作一比較,從中獲得更多知識;作業僅限於課堂練習是遠遠不夠的,要利用課外資料拓寬知識領域,補充課內不足,更重要的是促進課內學習。

善於歸納總結知識間的聯繫

學習數學並非我做題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績,而是要將精力花在歸納總結上。特別對課本或課堂上出現的例題,只要善於總結,就可以瞭解這一小節數學內容有哪幾種題型,每種題目的一般解法和思路是什麼,從而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題的能力。同時,每學完一個單元,要建立本單元的知識框架,將本章的主要思路、推理方法及運用技巧等轉變成自己的實際技能。

學會發現問題,並重視質疑在學習中常看到成績好看同學,總是有很多問題問老師,而成績差的同學卻提不出什麼問題。提出疑問不僅是發現真知的起點,而且是發明創造的開端。提高學習成績的過程就是發現,提出並解決疑問的過程。大膽向老師質疑,不是笨的反映,而是在追求真知、積極進取的表現。在聽課中,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樣疑問也就在不斷產生,再加以分析思考使問題得以解決,學習也就得到了長進。

要重視自學能力的培養

學生在校學習時有着許多自習的時間,如能堅持自學,學起來就速度快、印象深、質量高。自學並不僅限於課內,還包括閲覽課外書籍,使課內外知識互補。只有具有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才能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跟上時代的節拍。

學習方法總結 篇三

轉眼間,升入國中已經一學期了,在這一學期的時間裏,我養成了一些好習慣,也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具體如下:

一,課堂與課後的習慣

1、上國中後,每堂課的課容量較大,國中每堂課知識點比較多,教師講的都是重點,因此上課都要認真聽講,充分利用好上課的每一分鐘,爭取一分鐘也不走神。

2、上國中後,不能僅限於教師佈置的基本作業,還要複習當天教師所講過的內容,認真翻看一遍筆記,併為第二天學習做好準備,提前預習第二天的學習內容,這樣才能更透徹的理解教師講授的知識。

3、按照教師上課的要求認真做好筆記,教師板書的內容大多是重中之重。其他教師沒寫的卻反覆強調的也應在筆記本上記下來,其次記筆記也需注意速度,不能因為一個重點而耽誤下面一個重點,我們可以用自己能看懂的方式,用簡要的方式記下來,下課再補充,還是以聽講為重。

二,語數英學習方法

1,數學

數學學習其實並不注重額外做了多少題,而是把課本上的題徹徹底底搞明白才是重點,這就要養成在寫作業之前先翻一遍課本再瀏覽一遍所學內容的習慣,看完書之後再認認真真的寫作業,養成這個習慣或許比做大量的題要管用許多。

2、語文

語文學習一定要養成的習慣就是要紮實掌握好字詞及古詩文背誦,不能讓這些最最基礎的知識成為絆腳石。國中階段再為這些一字一詞的錯誤浪費時間是不值得的。只有基礎知識暢通無阻,我們才有時間去廣泛閲讀,拓寬視野。

3、英語:通過上學期的學習,我發現英語學習的一個不可忽視的習慣就是充分利用好一週只有兩天的早讀時間,這兩個早晨是至關重要的。利用早晨的大好時光大聲朗讀,對單詞的記憶是很有好處的,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史地生的學習方法

上學期的歷史地理生物,我沒有重視。只在考試之前的幾天臨時突擊了一下,成績不太理想。所以,我認為這種方法不可取。平時上課時,只要做到認真聽講,不走神,就算課下複習時間不多,也會比考前突擊有效。課下,我們只需要掌握好新課堂上的題,養成學一課做一課的好習慣,就能學好小三科。

最後,祝同學們新學期學習進步,天天開心!

七年級學習方法總結二

七年級就這樣結束了。

時光飛逝,斗轉星移。轉眼成為新開山中學的一員已一年了。回首這一年的點點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頓生了許多感觸。這一年中經歷的每一日,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記,因為這些印記見證我這樣一個新生的成長。在過去的一年裏,通過不斷地學習,我收穫了很多。回想自己國小生的那段日子,顯得是那麼的遙遠。我在憧憬中懂得了來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瞭解了醖釀已久的真理;在收穫後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覺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許多事情,但是仔細琢磨後又不盡然……

我最大的問題就是:

1上課思想不能集中,容易走神、我總會想其他的事情,

2上課不願回答問題、更不喜歡提問,只有教師點到才會回答幾句,

所以比別人少學了很多,成績也因此落了下來。雖然在下半個學期中我取得了班裏第七名的成績單,但我並不滿足。我必須取得更好的成績這樣才對得起我自己。因為這個學期我不得不承認我並沒有好好去學,我知道這是我的學習態度出了問題。新的一學期將要開始學習新的課程,我一開始很苦惱!怕七年級基礎沒打好,又加上新的課程,會不會成績差距會更大,但在爸爸的指導下,我將在新的一年,付出努力!

我決定新的學期做到以下幾點:

1上課認真聽講、不與同學交頭接耳、不做小動作,自覺遵守課堂紀律;

2對教師佈置的課堂作業能夠當堂完成;

3對不懂的問題主動找同學討教或者向教師請教。

4為了改進學習方法,我給自己訂了一個學習計劃:

(1)做好課前預習。也就是要擠出時間,把教師還沒有講過的內容先看一遍。尤其是數學課。

(2)上課要積極發言。對於沒有聽懂的問題,要敢於舉手提問。

(3)每日的家庭作業,做完後自已檢查一遍,把做錯了的和不會做的,例出來再找同學尋問,

(4)把以前做錯了的題目,經常拿出來看一看,複習複習。

(5)要多讀一些課外書:每日晚上做完作業,只要有時間,再看幾篇作文。

(6)課外學習不放鬆。利用星期天和節假日,去參加一些補習班來是自己更加充實。

最後,希望在新的學期通過教師們的諄諄教導與自己的努力達到目標成績,並與全班同學團結互助,共同成長!

學習方法的總結 篇四

有網友戲稱,70後是最迷茫的一代;80後是最有人情味兒的一代;90後是在鎂光燈照耀下長大的一代;00後是拿着手機天天自拍的一代。

隨着時代的發展,孩子的個性越來越強,而且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很多老師都感歎道,現在的孩子是越來越不好管了,師生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也越來越多了。別擔心!小編告訴您15招,教您輕鬆處理師生矛盾和衝突,讓學生更好地成長,讓您更幸福地工作。

1、樹立起正確的學生觀,就會改變自己的心態 一個老師的學生觀,就是如何看待學生。學生是有思想、有觀念的鮮活個體。他們有着自己對周圍世界的探索、瞭解、認識和看法,由於心智的不夠成熟和社會閲歷的不足,他們對周圍人、事、環境的看法和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

作為老師,我們要允許學生出現“成長性”的不足或者“幼稚”,甚至是“不可理喻”。只有我們接納了學生,我們才可能瞭解學生的想法、看法和困惑,更好地引導學生從“抗爭”的狀態中走出來,以更加理性、積極和有效的方式應對自己遇到的問題。

我們批評學生要留有餘地,不能把學生的錯誤與學生的人品人格混為一談,老師要盡力善待學生的缺點和錯誤,改變對學生的看法。同時,一個知錯敢認、知錯能改的老師,可以成為受學生尊敬和歡迎的人。

2、用肯定、認可和引導代替指責、訓斥

如今學生的自我觀念和獨立意識越來越強,他們希望能被周圍的人尤其是師長認可、肯定,加上青少年時期是情緒與行動極易衝動的時期,指責、訓斥或者一些過激的行為可能不僅達不到我們原有的目的,而且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導致衝突。 在發生師生衝突的時候,老師要願意花時間去聆聽學生的真實感受,衷心接納學生的意見與感受,並進一步幫學生找出問題的癥結、解決問題,而不是急於表達自己的看法,急於告訴學生應該怎麼去做。

3、讓學生把話説完 在教育教學中,聽話的學生常常討老師的喜歡,愛“頂嘴”的學生卻往往遭到老師的訓斥。在出現問題尤其是發生衝突時,這些“經常被批評、訓斥”的學生往往會被有意無意地被剝奪瞭解釋的權利。其實,學生犯了錯誤試圖找出理由,是為了求得老師對自己的諒解,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老師武斷地阻止學生申辯,學生會認為老師不相信自己。同時,對老師這種蠻橫的做法,學生雖不敢言,但內心不服,以後學生即使被誤解也不會再申辯了。

4、保持冷靜,切不可大發雷霆

在發生師生衝突尤其是突發性事件時,一般老師習慣迅速處理。但此時可能我們和學生都處在生氣、壓抑、不滿等負性情緒之中,此時急於處理問題難免説出過激的話,做出過激的事。

此時,面對師生衝突,作為老師首先要保持冷靜,切不可跟着感覺走,大發脾氣或者一走了之。而是要先試着處理自己內心的情緒,短暫地停頓、深呼吸,或藉着寫板書的機會讓自己內心的情緒得以平復。切忌用過激的言語和行為激化矛盾,當然也不能用體罰的方式解決衝突,而應迅速考慮引起衝突的原因,採取適當的方式加以應對。

5、多方攜手形成教育合力,但更多要靠自己解決問題

有些老師在遇到學生的頂撞、不服從管理等不當行為時,習慣找領導給學生處分或者喊家長來教訓孩子。這種做法有時看來是“有效”的,好像學生“順服了”,但在學生心裏卻可能會認為老師無計可施。他反而會有“得勝”的感覺,瞧不起老師,使師生矛盾無法真正解決。所以,如果可能,老師還是努力把問題化解在自己那裏,而不是直接交給上級,那樣可能表面上解決了問題,省了心,實際上卻可能造成師生間的隔閡,或者引起學生的不滿,為以後的管理埋下禍根。

當然,對於一些重大矛盾需要學校、領導、家長配合也是必要的,攜手努力,形成教育的合力。這種合力的形成和作用的發揮更多地應在日常教育過程中,而不是在發生衝突產生或者學生出現問題之後。如果是一種後續的教育手段,要注意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讓他意識到大家希望他能有一個更好的發展,而不是聯合起來“整治”他。

6、快刀斬亂麻,但不能一斬了之

有時,一些突發的事件或衝突需要立即加以控制和處理,否則就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此時,需要老師“快刀斬亂麻”,先通過提高聲音、大聲呵斥、強行控制等手段穩住局勢。控制住了局面,可能學生的一些行為舉止也停止了,但事情並沒有解決。

老師要在雙方平靜的狀態下,與學生深入的溝通和交談,讓學生明白問題出在了哪裏?該如何解決?老師又為何要採取那種方式?從而在交流和溝通中讓問題得以真正的化解。

中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逆反心理很強,“硬”的批評後,還需“軟”的教育。讓學生通過老師持續的教育和自身的反省,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反思所處理問題的方法和分寸是否恰當,如不恰當,就要採取各種措施進行補救。

7、講究説話的藝術

俗話説,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也適應於師生矛盾衝突的解決。特定情況下,老師理智地讓一步,不但不會損失老師的尊嚴,反而會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因為當時大家都處在情緒之中,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問題。

同時,要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我們在管理中要對事不對人,切忌用諷刺、挖苦等方式去批評、指責學生,或者因為一件事或出了幾次問題就給學生下結論、貼標籤,什麼沒出息、沒臉沒皮等話不要説。

8、以老師的威信影響學生

這沒有強迫學生的意思。權威的形成源於學生對老師的尊重,是學生對老師的報答。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的老師為了樹立威信,採用“高壓”的手段,動輒恐嚇、斥責、挖苦或體罰學生,結果適得其反。學生敢怒而不敢言,就會形成反感情緒,這種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導致心理危機或者爆發出師生矛盾。

9、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增進理解 老師可利用各種正式或非正式的機會與學生閒聊,詢問是否有學習或生活上的困難。老師真心誠意去幫助學生,必會讓學生感受到温馨、親切,自然會想多親近老師。

10、與家長保持順暢的溝通 在學生的成長中,教師和家長的責任雖然不同,但在學生管理和教育中的方向和目標是一致的,在管理中我們要在和家長的溝通中形成家校合力。所以,教師要多跟家長溝通,互通信息,而不是等到學生出了問題再去找家長。沒有哪個家長喜歡聽別人説自己孩子不好,等到出了問題再去找家長也會影響師生關係。

在與家長的溝通中,遇到問題時我們要如實地説明問題,説出自己的看法、分析和意見;此外,我們更要説明學生好的變化和和進步,讓家長了解學生的狀況、變化並對他們進行肯定和表揚。

11、用幽默化解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gongzuojingxuan/1pr14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