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鄉鎮棉花產業發展工作總結

鄉鎮棉花產業發展工作總結

目錄

鄉鎮棉花產業發展工作總結
第一篇:鄉鎮棉花產業發展工作總結第二篇:xx縣棉花產業發展規劃第三篇:xx縣棉花產業發展規劃第四篇:縣棉花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第五篇:產業發展工作總結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鄉鎮棉花產業發展工作總結

鄉鎮棉花產業發展工作總結

立足資源優勢做優做強棉產業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步伐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提出“一白一黑加一綠”的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對產業結構進行合理調整,按照南棉北糧的格局發展壯大第一大產業。鎮黨委、政府緊緊按照縣委的安排部署,以提高農民收入為目的,立足資源優勢,加大棉花種植規模,引進優良品種,加強對

棉間的管理,建立棉花加工收購點,已經形成了一條產、供、銷一條龍的服務網絡,為我縣成為棉花基地提供了保證,也加快推進了我鎮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一、基本情況

**鎮地處縣城以南,與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接壤,氣候乾燥,四季少雨,適宜棉花的生長。全鎮土地總面積為912平方公里,適宜耕種面積達18.5萬畝。截止到2014年未,棉花種植面積14.5萬畝,其中畝產皮棉在130公斤以上的種植面積達13.5萬畝,棉花總產量達45萬擔,比2014年增加3萬餘擔。

二、發展棉花產業的優勢

1、領導重視,形成合力

棉花產業是我鎮的支柱產業,是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鎮黨委堅持把發展棉花產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真正抓到手上,堅持“改良品種,優化佈局,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思路,形成科學合理的棉花生產區域佈局,堅決退出低產低效棉田,向高產高效棉田集中。加快棉花向優質產業化發展的步伐,以提高單產,增加收入為重點,調整棉花產業內部結構,把棉花種植引向優質高產,增強市場競爭力。不斷鞏固其主導產業地位,在確保糧食安全前提下,穩定棉花種植面積,防止棉農盲目種植及低效種植。

鎮黨委高度重視在有關會議上,多次研究解決棉花種業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堅持實行一把手負責制,黨政領導和分管領導經常深入現場,進行實地調研。領導分片包乾,與村(場)幹部密切協調,以棉花相關環節實施量化管理與年終評先評優掛鈎,引起村幹部重視,形成有機的管理局面,為全鎮棉花豐產提供了保障,把握了方向。

2、重視技術

技術服務指導與培訓始終是棉花產業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我鎮2014年選送部分村幹部及種植能手共28名到縣黨校學習種植技術。廣泛開展村(場)內“種植能手”“致富能手”經驗交流,大大提高了棉農民的操作技能。以及利用“科技之冬”、“科技下鄉”等活動,組織廣大棉農進行先進管理技術的培訓,共舉辦培訓班40餘場次,提高了棉農的專業素質和全鎮棉花管理總體水平,為先進種植技術的推廣奠定了基礎。全鎮14.5萬畝棉田全部採用寬膜高密度栽培技術,並實現集中連片種植模式。

3、因地制宜,選用良種。

良種是棉花增產增效最有效、最直接的技術途徑。我們選用株型緊湊、豐產性好、品質優良、抗病性強的中棉所35號、長絨棉(新海21號、14號)為主栽品種。從中優化了種植模式,使生產趨向優質、高產、高效區域發展

4、優化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根據我鎮土壤養分含量和棉花目標產量要求,進一步優化配方施肥,及時補充所需微肥,在盛蕾期、盛花期實施兩次葉面噴施鋅、硼等微量元素,同時認真實施氟樂靈化措施,防止草荒,提高肥料利用率。

5、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維護農民利益,提高農民人均收入。

鎮黨委、政府認真分析當前棉花市場形勢,結合**縣經濟發展戰略,依託棉花產業優勢,立足提高農民收入,在降低棉花收購成本上下功夫,牢牢的把握“久玖棉業”對全縣經濟的拉動作用,通過“招商引資”這一有效途徑,引進了一批“龍頭項目”,帶動了全鎮棉花產業的發展。2014年、2014年兩年先後與疆內大型企業縱橫集團、香港百隆集團久玖棉業等達成協議,引進資金近2014萬元在“塔南片區”建成了棉花收購站3處,有效地解決了多年以來塔南棉農售棉難的問題,實現銷售旺季日均收購量達300噸以上的良好景象。此外,還引進資金1000萬元在鎮中心區域修建了日收購量達到200噸以上的“富麗”棉花收購站。通過收購點片的合理佈局,有效的降低了售棉成本,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同時,一批大型企業的引進,也帶動了全鎮經濟的快速發展,拉動了二產、三產的增長比例,為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又增添了新的渠道,農民增收也進一步提高。

6、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服務水平。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想羣眾所想,急羣眾所急,切實將職能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春季為廣大棉農提供棉種、地膜等農業物資信息,而且有效杜絕了假冒偽劣農資的銷售渠道,也保證了農資質量,有效降低了棉花的投入成本,僅此一項就為全鎮棉農節約投入成本上百萬元。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2014年我鎮棉花生產將沿着“面積求穩定,產量求突破,效益上水平,套種上檔次”的發展方向。以優質、高產、高效、創新為發展目標,確保棉花生產的穩中求增。同時,在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的前提下,保持主導產業地位堅

第二篇:xx縣棉花產業發展規劃

xx縣農業綜合開發扶持棉花產業發展規劃

(2014—2014年)

一、發展現狀及市場前景分析

我縣是省棉花主產區之一,全縣棉花種植面積近12萬畝,棉花年加工能力5萬噸。2014年全縣棉花產量7200噸。我縣植棉歷史悠久,土壤、氣候適宜種棉,適宜種植面積近20萬畝。植棉比價效應高,2014年我縣糧棉比價達到

1∶10.5。棉花流通體制改革以來,棉花收購市場主體多元化,棉花銷售順暢。

我縣棉花產銷還存在生產、加工規模小,品質結構不合理;組織化程度低,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帶動力不強;棉花產業投入不足等問題。必須加大力度,推進我縣棉花產業化發展。

二、目標和建設內容

(一)總體目標:到2014年,全縣棉花種植面積達15萬畝,總產9490噸,其中發展優質專用棉生產基地12萬畝,單產70公斤以上;培育加工產值或銷售額5000萬元以上的棉花加工和經營型龍頭企業2户,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1户;帶動農户由5.5萬户增加到7萬户。

(二)優質棉基地建設。選擇區域土地平坦、灌溉條件較好、日照充足、光熱資源適中的中東部棉花優勢區域十字、石沛、襄河鎮、草菴、二郎口、六鎮、馬廠、大墅、復興等九個鄉鎮。發展優質專用棉12萬畝,產量8000噸,霜前花率達80以上,建立以適紡40支紗為主的原料生產基地,提高棉花品質的一致性。加強棉田基礎建設,改造中低產棉田,擴大植棉規模,推廣促早栽措施,提高棉花單產、纖維成熟度和品質一致性。

(三)龍頭企業建設。採取外引內聯、重組、兼併、收購、股份合作等形式,培育一些大規模、高起點、外向型、具有較強牽動力的龍頭企業。形成以改制後的棉麻企業為支柱,以省、市級龍頭企業為主體,以中小龍頭企業為依託,力爭在3—5年內,形成加工產值或銷售額上5000萬元的棉花加工和經營型龍頭企業2户,其中產值或銷售額億元以上的1户。

(四)市場體系建設。依託安徽佳能棉業的資金優勢和加工優勢,以及在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安徽工作站的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的加工設備和資源優勢,廣泛吸納省內外大型棉花經營企業、紡織企業和其它經濟組織成為交易市場股東。力爭到2014年,建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皖東棉花交易市場。

(五)良種繁育體系建設。重點抓好良種繁育體系、優質棉生產體系、信息技術與推廣體系和棉花科技支撐體系。

1、建設棉花原種場。選擇條件較好的縣棉花原種總場,建設3個原種生產基地,原種生產基地規模3000—5000畝,雜交制種規模1000畝以上,主要任務是原種生產,為良繁基地提供原種,開展雜交制種,培育2—3個適合我縣土壤、氣候特點的優質棉種。

2、建設良種繁育基地。根據我縣棉花播種量,按照全縣植棉面積15萬畝計算,需要精加工棉種20萬公斤,外銷雜交棉種30萬公斤,需要建設良種繁育基地5000畝左右。

3、完善良種棉加工廠。重點扶持縣棉花原種總場所屬的棉花良種加工廠。主要是廠房、倉儲設施建設改造,精加工棉種生產設備的添置、更新,種子檢測儀器、設備的購置等。

4、建立優質高產示範區。選擇一批植棉面積在萬畝以上的鄉鎮,建設高標準棉田示範區,通過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的展示與示範,帶動本地的棉花生產。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抓好落實。由縣農委牽頭,負責全縣棉花產業化規劃實施中的指導、協調、信息發佈、標準制定和項目論證、龍頭企業申報初審等工作。堅持從實際出發,統籌規劃,精心組織,切實把棉花產業化發展規劃落到實處。

(二)依靠科技,實現優質高產高效。在全縣棉區圍繞兩熟栽培,重點解決機械化機械化制缽、鋪膜,工廠化育苗移栽及抗旱、排漬問題。實施棉花精準栽培工程,精量、半精量播種。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建設病蟲草害監測系統,實行綜合防治,實現優質高產高效。

(三)加強品牌整合,實施棉花品牌戰略。加大對棉花加工機械設備技術改造力度,提高棉花加工質量。實施品牌戰略,生產加工國際國內市場叫得響的品牌棉花、免檢棉花、“無三絲”棉花,以滿足國內外棉花消費需求。

(四)發揮我縣棉花行業協會作用,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行業管理,進一步強化棉花行業協會聯繫政府與企業的橋樑和紐帶作用,積極貫徹落實政府對棉花產業的扶持政策,參與審核產業化項目和龍頭企業及資金的安排,檢查督促資金、項目的落實和實施。同時,要大力發展農村各類流通、服務中介組織,培育農村經紀人隊伍,努力提高組織化程度,拓寬流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

(五)加強政策扶持,多渠道增加投入。要充分利用wto規則內的國內支持空間,“綠箱”政策措施,在棉花生產、科研、良種繁育推廣、棉田基本建設及技術培訓等方面,縣財政給予資金支持。制定優惠政策,鼓勵農民特別是種棉大户發展棉花生產。

(六)規範棉花市場秩序,嚴格質(轉載請註明來源:)量監督管理。工

第三篇:xx縣棉花產業發展規劃

xx縣農業綜合開發扶持棉花產業發展規劃

(2014—2014年)

一、發展現狀及市場前景分析

我縣是省棉花主產區之一,全縣棉花種植面積近12萬畝,棉花年加工能力5萬噸。2014年全縣棉花產量7200噸。我縣植棉歷史悠久,土壤、氣候適宜種棉,適宜種植面積近20萬畝。植棉比價效應高,2014年我縣糧棉比價達到1∶10.5。棉花流通體制改革以來,棉花收購市場主體多元化,棉花銷售順暢。

我縣棉花產銷還存在生產、加工規模小,品質結構不合理;組織化程度低,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帶動力不強;棉花產業投入不足等問題。必須加大力度,推進我縣棉花產業化發展。

二、目標和建設內容

(一)總體目標:到2014年,全縣棉花種植面積達15萬畝,總產9490噸,其中發展優質專用棉生產基地12萬畝,單產70公斤以上;培育加工產值或銷售額5000萬元以上的棉花加工和經營型龍頭企業2户,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1户;帶動農户由5.5萬户增加到7萬户。

(二)優質棉基地建設。選擇區域土地平坦、灌溉條件較好、日照充足、光熱資源適中的中東部棉花優勢區域十字、石沛、襄河鎮、草菴、二郎口、六鎮、馬廠、大墅、復興等九個鄉鎮。發展優質專用棉12萬畝,產量8000噸,霜前花率達80%以上,建立以適紡40支紗為主的原料生產基地,提高棉花品質的一致性。加強棉田基礎建設,改造中低產棉田,擴大植棉規模,推廣促早栽措施,提高棉花單產、纖維成熟度和品質一致性。

(三)龍頭企業建設。採取外引內聯、重組、兼併、收購、股份合作等形式,培育一些大規模、高起點、外向型、具有較強牽動力的龍頭企業。形成以改制後的棉麻企業為支柱,以省、市級龍頭企業為主體,以中小龍頭企業為依託,力爭在3—5年內,形成加工產值或銷售額上5000萬元的棉花加工和經營型龍頭企業2户,其中產值或銷售額億元以上的1户。

(四)市場體系建設。依託安徽佳能棉業的資金優勢和加工優勢,以及在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安徽工作站的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的加工設備和資源優勢,廣泛吸納省內外大型棉花經營企業、紡織企業和其它經濟組織成為交易市場股東。力爭到2014年,建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皖東棉花交易市場。

(五)良種繁育體系建設。重點抓好良種繁育體系、優質棉生產體系、信息技術與推廣體系和棉花科技支撐體系。

1、建設棉花原種場。選擇條件較好的縣棉花原種總場,建設3個原種生產基地,原種生產基地規模3000—5000畝,雜交制種規模1000畝以上,主要任務是原種生產,為良繁基地提供原種,開展雜交制種,培育2—3個適合我縣土壤、氣候特點的優質棉種。

2、建設良種繁育基地。根據我縣棉花播種量,按照全縣植棉面積15萬畝計算,需要精加工棉種20萬公斤,外銷雜交棉種30萬公斤,需要建設良種繁育基地5000畝左右。

3、完善良種棉加工廠。重點扶持縣棉花原種總場所屬的棉花良種加工廠。主要是廠房、倉儲設施建設改造,精加工棉種生產設備的添置、更新,種子檢測儀器、設備的購置等。

4、建立優質高產示範區。選擇一批植棉面積在萬畝以上的鄉鎮,建設高標準棉田示範區,通過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的展示與示範,帶動本地的棉花生產。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抓好落實。由縣農委牽頭,負責全縣棉花產業化規劃實施中的指導、協調、信息發佈、標準制定和項目論證、龍頭企業申報初審等工作。堅持從實際出發,統籌規劃,精心組織,切實把棉花產業化發展規劃落到實處。

(二)依靠科技,實現優質高產高效。在全縣棉區圍繞兩熟栽培,重點解決機械化機械化制缽、鋪膜,工廠化育苗移栽及抗旱、排漬問題。實施棉花精準栽培工程,精量、半精量播種。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建設病蟲草害監測系統,實行綜合防治,實現優質高產高效。

(三)加強品牌整合,實施棉花品牌戰略。加大對棉花加工機械設備技術改造力度,提高棉花加工質量。實施品牌戰略,生產加工國際國內市場叫得響的品牌棉花、免檢棉花、“無三絲”棉花,以滿足國內外棉花消費需求。

(四)發揮我縣棉花行業協會作用,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強行業管理,進一步強化棉花行業協會聯繫政府與企業的橋樑和紐帶作用,積極貫徹落實政府對棉花產業的扶持政策,參與審核產業化項目和龍頭企業及資金的安排,檢查督促資金、項目的落實和實施。同時,要大力發展農村各類流通、服務中介組織,培育農村經紀人隊伍,努力提高組織化程度,拓寬流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

(五)加強政策扶持,多渠道增加投入。要充分利用wto規則內的國內支持空間,“綠箱”政策措施,在棉花生產、科研、良種繁育推廣、棉田基本建設及技術培訓等方面,縣財政給予資金支持。制定優惠政策,鼓勵農民特別是種棉大户發展棉花生產。

(六)規範棉花市場秩序,嚴格質量監督管理。工商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對未取得經營資格而擅自收購、加工的企業及擅自設立的棉花現貨交易市場,要堅決取締。加強對棉花質量的監督執法,嚴厲打擊摻雜使假、以次充好、混等混級等違法行為,

嚴禁生產、銷售和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軋花機和土打包機,一經發現,堅決封存銷燬。

第四篇:縣棉花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

棉花產業在我縣農業生產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增加農民收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重要支撐力量,[找文章到☆好範文 ()一站在手,寫作無

憂!]加快棉花產業發展對維護廣大農民利益,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速實現我縣農村小康社會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一、我縣棉花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縣棉花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14年我縣共有棉花加工企業45家,其中棉紡企業6家,預計年產值近4億元,棉花生產、營銷和加工已成為我縣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渠道。我縣棉花產業發展現狀是:

——面積逐年擴大,農民增收明顯。棉花是我縣種植業中經濟效益較高的大宗作物,2014年種植面積10.8萬畝,佔農田種植總面積的32,是2014年4.2萬畝的2.57倍。其中銅閘、運漕兩地種植面積達7.5萬畝,佔全縣種植總面積的70。據瞭解,棉花是我縣農民收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今年,我縣棉田平均畝產籽棉230公斤左右,按目前棉花收購價2.55元/斤計算,畝產值1170元,每畝純收入比水稻增收近500元。經測算,在運漕、銅閘等鎮,農民從棉田獲得的收入佔家庭總收入的40以上。

——經紀人隊伍不斷壯大,棉花市場蓬勃發展。目前,我縣45家加工企業年加工籽棉10萬噸,年產值4億元,棉花經紀人4000多人,他們的足跡到了新疆、山東、河南等多個省市,年採購籽棉5萬噸。每到棉花收購季節,從外地調進的棉花車輛絡繹不絕,交易市場火爆。隨着棉花市場的蓬勃發展,棉花企業税收已成為地方税收的重要組成部分,僅2014年,運漕鎮棉花加工企業就實現税收200多萬元,棉花產業實現“農民增收、經銷賺錢、企業發展、政府增税”的“四贏”局面。

——龍頭企業不斷壯大,產業鏈初具雛形。從1995年___創辦首家棉花企業(裕豐軋花廠)以來,經過10年發展,棉花企業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2014年已發展到53家,其中還新上了6家棉紡企業,實現了從軋花到棉紡的跨越。振華棉業於2014年投資1200萬元新上了氣流紡生產線,佳誠紡織投資2014萬元建成環綻紡生產線,實現了從軋花到紡織的產業升級。振華棉業2014年、2014年分別實現產值3200萬元、4200萬元,今年有望達到5000萬元,並躋身於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行列;裕豐棉業、佳誠紡織也都躋身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行列。這批骨幹企業的生產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經營趨於理性,如振華棉業在今年開秤收購價格較高的情況下推遲收購,待價格跌至2.6元/斤再行收購,較好地控制了生產成本,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該企業目前的管理技術骨幹都為市內本行業內的精英。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過多年來的發展,我縣棉花產業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是,我們在調研中也發現,一些長期存在並且日趨加重的問題不容忽視,需要認真研究。

從棉花種植情況來看,規模小、棉種雜、質量低。我縣棉花種植都是由小農生產為主,一家一户只有幾畝地,生產規模小,種植零散,形不成規模。同時,棉種市場混亂、棉花品質不高。目前我縣棉種市場品種繁雜,棉種價格每斤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造成質量差異很大。加之我縣眾多棉花企業在收購季節紛紛搶購,忽視對收購棉花的質量要求,甚至出現混裝、混級、優劣參半,造成收購的棉花品質不高,也很難生產出上等級的皮棉。

從棉花加工情況來看,企業多、規模小、管理水平低。據統計,目前我縣共有棉花加工企業39家,年加工皮棉可達150萬擔,可實際只能加工40—50萬擔,僅佔加工能力的30。由於僧多粥少,各企業為搶購棉花,相互競爭,價格混亂。同時,大部分棉花加工企業規模都很小,多數是三五個人合夥創辦的小軋花企業,收購證和加工證兩證齊全的僅8家,無證照經營問題非常普遍,有不少是“家庭作坊”和“路邊棉站”。據統計,全縣擁有200噸打包機的棉花企業只有11家,其它都是60—80噸的小企業,無一家企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的400噸打包機的標準。同時,這些無證企業大部分設備不符合棉花加工標準,許多還在使用土打包機和小軋花機加工棉花,棉花質量不高,資源浪費也嚴重。另外,許多企業經營者文化程度不高,企業做大做強顯得辦法不多,大多數企業還是家庭式管理,管理水平低。所謂的股份制,也就是幾個人各拿幾萬元湊在一起合辦的企業,憑感情和關係維繫企業,管理鬆散,難以發展壯大。

從外部環境來看,融資難制約企業發展。由於棉花交易的季節性、集中性的特點,特別是棉花價格高的時候,銀行放貸風險加大,不敢輕易放貸,棉紡企業收購資金嚴重不足。調研時,所有棉花加工企業都反映在流

動資金上存在困難,銀行貸款“門檻”太高,要求憑土地證等不動產作抵押,而我縣新建的棉花加工企業用地都無法辦理土地證。許多企業在沒有領到土地證的情況下,提出用機器設備、廠房等作抵押,銀行也不認可。棉花加工企業只能將解決流動資金的出路放在利率較高的民間借貸上。來源沒有保障不説,而且成本也高,融資難使軋花企業無力庫存籽棉加工,紡織企業無力

庫存皮棉生產,企業只能生產半年、停產半年,開工不足極為普遍。

三、推進棉花產業化的若干思考

當前,國際國內的棉花市場為棉花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主要表現在:

一是國內紡織工業快速發展為棉花生產提供了難得的市場空間。二是美國等發達國家已承諾2014年至2014年全部取消棉花出口補貼,國內與國際棉花價差將縮小,我國棉花生產發展的國際環境有所改善。三是國內棉花產不足需矛盾有加劇趨勢。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預測,“十一五”期間紡織業仍將保持較強增長勢頭,供不應求趨勢將長期存在。面對機遇,我們要在提高棉農組織化程度的基礎上,逐步推進棉花生產規模化、棉花加工集約化和棉花流通網絡化。

(一)以基地建設為依託,促進棉花向規模化、優質化方向發展。當前要着力從農業標準化方面着手,推廣優質棉品種,擴大間作套種,推進規模化生產、推動標準化管理,不斷提高種棉綜合效益和示範作用。要選育並推廣適合本地生產種植的高產、優質、抗病蟲品種,正確引導棉農發展優質棉,杜絕棉花新品種亂引、亂種行為,從根本上消除棉花品種“多、亂、雜”;要開展標準化生產,努力提高棉花品質,增加棉花產量;要積極推行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

(二)以培育大企業集團為目標,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提高棉花產業整體水平。隨着國家棉花產業政策的調整,中小企業在市場和國家宏觀政策調控的雙重擠壓下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退出市場是不爭的事實。如2014年,全縣共有53家棉花加工企業,由於當年棉花企業普遍虧損(虧損面達80),今年已有8家企業停產或倒閉,未來5年,這種小的棉花企業退出市場的趨勢還將繼續。當前,應結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立足現有棉花產業資源進行整合,採取外引內聯、重組、兼併等多種形式,加快企業的改組改造步伐,培育出一批規模大、起點高、外向型、具有較強牽動力的龍頭企業,對一些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小軋企業,在目前加工能力過剩的情況下,不僅不能鼓勵發展,還且還要控制發展,以避免造成資源浪費,從而實現我縣棉花企業從量變到質變的轉換。

(三)以技術革新為核心,培育精細加工項目,延伸產業鏈。專家測算,棉花加工成棉紗可增值50-300,織成布又可增值50-100,印染加工製成成衣可增值100-300,再進入流通領域銷售,還有10-50的增值空間。我們要利用紡織品出口形勢較好的有利時機,引導企業提升科技含量,促進傳統粗放加工向中、深度加工升級,提高棉花產業的加工增值水平。同時,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利用現有棉花企業基礎,新上紡織、印染、服裝等棉花深加工項目,實現由生產皮棉等初級產品向紡紗、織布、服裝等方向邁進,改變棉花加工企業半年生產半年閒的浪費狀況,實現棉花產業的最大收益。

(四)以發展棉花行業協會為主要形式,提高棉農的組織化程度,增強棉花產業基礎。發展合作經濟組織,對於提高棉農的組織化程度、促進農民致富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針對我縣農民一家一户分散生產、棉花加工企業規模過小的小農經濟模式,應積極創辦棉花專業合作社,組建棉花行業協會,通過合作社、專業協會把棉農組織起來,實行統一供種、統一耕作技術、同步管理,並逐步形成集中連片種植,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棉花質量,為推進棉花規模化生產提供必要條件,逐步改變棉花生產的落後狀態。

第五篇:產業發展工作總結

嶽麓區住建局2014年度服務

產業發展工作總結

2014年來,區住建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

服務經濟發展大局,強化房地產業和建築行業管理,充分發揮協調和服務職能,為嶽麓區產業發展項目順利推進做了大量工作,現將2014年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主動協調服務,推進房地產項目建設

今年,嶽麓區委、區政府為確保全區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進一步突出房地產作為支柱產業優先發展的戰略,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多次深入各街道、鄉(鎮)和房地產企業調度,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徵地拆遷、規劃報建、路網配套等問題,使建設環境進一步優化。我局作為房地產行業的業務主管部門,根據區政府安排,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搞好協調,推進房地產項目建設

一是定期調查摸底。我局行業管理科具體負責房地產項目的

協調服務,年初召開了各街道鄉鎮分管房地產項目副職的會議,要求各街道鄉鎮及時掌握轄區範圍內房地產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並按季度上報區住建局。今年全區計劃啟動房地產項目91個,實際啟動67個,已完工項目4個,尚有24個項目因各種原因未啟動。

二是定期調度。根據各街鄉鎮上報的情況,我局集中組織,

由區政府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參加,專題調度房地產重點項目,研究解決問題,推進項目建設。

三是協調解決工程款及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我局安排專人

負責清欠工作,逢節假日及特殊時期,積極開展工程款及農民工工資拖欠摸底調查,及時引導企業將矛盾和問題解決在萌芽階段,儘量避免爆發上訪事件。

二、積極引導,推動建築行業新發展

我區現有總承包企業32家(其中一級資質企業13 家,二級企業14家,三級企業5家),專業承包企業26家,勞務分包企業

26家。總承包企業以房屋建築為主項的達31家,佔總承包企業的97%;資質覆蓋面達25個,佔60個專業的42%,上半年坪塘建設集團填補了我區鐵路專業資質空白。建築業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產值持續攀升,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不斷增強。預計全年完成建安總產值140億元,同比增長25%;上繳税收4.5億元,同比增長25%,建築企業發展態勢良好。

1、開拓創新,展示建築行業新特色

一是着力推進行業協會成立。為順應當今形勢發展需要,維護建築市場秩序,促進建築行業健康發展,行業科積極籌備,着力推動嶽麓區建築行業協會成立。嶽麓區建築行業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在時代帝景多功能廳順利召開。協會的成立,對加強行業自律,促進溝通與合作,提高建築行業整體素質,加快我區建築行業發展都將起到重要作用。

二是積極組織成立建築行業工會聯合會。在區總工會的悉心指導下,行業科積極準備行業工會成立前期各項工作,長沙市嶽麓區建築行業工會聯合會正式成立,這也是全省首家建築行業工會聯合會,為維護建築工人合法權益搭建平台,標誌着嶽麓區萬名建築工人從此有了一個共同的家。11月29日省總民管部領導專程來調研,充分肯定了我區建築行業工會工作,對嶽麓區建築行業率先實行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準備在全省各行業推廣我區建築行業工會先進做法。

2、深化服務,塑造建築行業新形象

一是做好行業誠信建設服務。積極組織、深入指導企業參加

全市信用等級評定及評優評先工作,湘華、西城、桐木、坪塘、嶽麓山、金湘、清水、鹹嘉8家企業被評為“aaa”企業;獵鷹、新望被評為“aa”企業;西城被授予“2014-2014年度長沙市建築企業施工總承包十強”稱號;西城、湘華、金湘、坪塘、桐木、嶽麓山6家企業被評為“施工總承包先進企業”;坪塘、西城被授予“質量優勝企業”;坪塘、東方紅、西城被評為“安全生產好企業”。企業誠信意識明顯增強,行為更加規範。

二是全力支持企業打造精品工程。為提升建築單位創優意識和積極性,年初確定創魯班獎計劃,並在局長的帶領下對創優工程企業進行了專程走訪,制定重點扶持措施,加強跟蹤指導。在各

級部門和施工企業的共同努力下,由我區湖南省長沙湘華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湖南省西城建設有限公司參建的湖南省腫瘤醫院門診、醫技、住院大樓工程項目喜獲2014—2014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捧回了我區第一個建築工程質量最高榮譽。

嶽麓區住建局

2014年11月19日

推薦其他精彩範文:

鄉鎮第三產業年終工作總結

鄉鎮2014年產業開發工作總結

中國棉花產業發展趨勢及其應對策略

2014半年棉花銷售工作總結

2014年度的棉花公證檢驗工作總結

標籤: 鄉鎮 棉花 產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gongzuojingxuan/k9dk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