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三改同步”推進行政區劃改革試點

“三改同步”推進行政區劃改革試點

一、基本情況

“三改同步”推進行政區劃改革試點

富順縣位於四川盆地南部,沱江下游,幅員面積1342平方公里,户籍總人口107.56萬人,原轄26個鎮鄉、318個行政村、63個社區。全縣人口少於3萬人的鄉鎮有8個,佔鄉鎮總數的30.8%,人口最少的鄉鎮為1.7萬人;幅員面積低於60平方千米的鄉鎮有19個,佔鄉鎮總數的73.07%,面積最小的鄉鎮為25.38平方千米;行政村平均人口2100人,3000人以下的行政村有198個,佔行政村總數的62.3%,總體呈現“鄉鎮數量多、規模小、實力弱”“行政村數量多、村均人口少”等特點。

富順縣按照省委、市委行政區劃調整改革決策部署,結合實際,同步實施鎮改街道、撤鄉並鎮、行政村建制調整。截止9月10日,完成新組建鎮、街道辦事處掛牌和建制調整村黨組織換屆工作,將於9月30日前全面完成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工作。調整後,全縣撤銷鄉鎮建制9個、減幅34.6%,新設立街道辦事處3個;調減行政村建制110個,行政村由318個調整為208個,減幅34.6%;幅員面積60平方公里以下的鄉鎮由19個減少為5個,鄉鎮平均幅員面積由51.62平方公里增加到68.13平方公里;平均户籍人口由4.14萬人增加到5.38萬人。

二、主要舉措

(一)堅持“三個同步”,加快區劃改革進程。一是科學制定方案。釐清撤鄉並鎮、鎮改街道改革和行政村建制調整的法定程序和時間要求,找準工作和時間結合點,科學研究制定改革方案,將“三條支線改革”融為“全縣一項改革”。二是統籌改革推進。堅持法律程序有機融合和無縫銜接,做到“調研論證、徵求意見、風險評估、啟動實施、完成時限”基本統一。三是全面縮短進程。同步推進三項改革,改革時間從程序上壓縮了一半,做到“最大程度減少改革陣痛期、最大空間降低改革成本、最大限度消除工作影響”。

(二)重塑“三大板塊”,建設縣域經濟強縣。一是做強城市區塊。立足於建設“雙五十”中等城市目標,充分考慮城市發展需要,將原縣城所在地富世、東湖2個鎮和臨近縣城的互助鎮優化設置為3個街道辦,城區規劃面積由35平方公里增加到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34.7萬增加到37.3萬,進一步做強城市經濟,增強城市板塊“主幹”引領帶動能力。二是調優中心區塊。立足於打造區域發展極核,做優中心場鎮空間佈局,分別在縣域東、南、西三面,合併8個鎮鄉,組建4個縣域副中心,增強中心鎮帶動力吸附力,形成區域板塊“多支”競相發展局面。三是激活邊遠區塊。立足於防止邊遠鄉鎮邊緣化,將4個邊遠鄉鎮重組合併為2個鎮,合併後的政府駐地設置在區域交界位置,最大程度減少邊遠鄉鎮加劇邊緣化的狀況,穩定邊遠板塊“遠支”經濟發展。

(三)聚力“三項支撐”,夯實鄉村振興基礎。一是做實產業支撐。充分考慮資源稟賦、功能分區、產業佈局、生態環境等因素,合理確定17個鎮鄉和3個街道辦的規模和產業佈局,加快建設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5個20萬畝以上現代農業園區和3個文旅融合景區,提升產業支撐力。二是優化機構支撐。統一設置鄉鎮黨政機構“六辦一所”、事業機構“四個服務中心”,縣政府駐地、人口超6萬人的“三鎮兩街道”和3個百鎮建設試點鎮適當增設行政和事業機構。撤併鄉鎮設置便民服務站6個,撤併村設置便民服務點110個,確保區劃調整後“撤鎮村不撤窗口、減人員不減服務、少數量不少質量”。三是夯實人才支撐。每年縣本級財政投入1000萬元,實施黨羣服務中心“建改提”工程,優化陣地建設。堅持“總體謀劃、縣鄉統籌,大穩定、小調整”的原則,合理利用職數空間、職務與職級並行政策,選優配強班子,35歲以下年輕幹部佔比近30%。推行村支部書記、村主任“一肩挑”,新設鄉村振興和鄉村治理專幹,大力從優秀農民工中選拔村級班子,調整後全縣優秀農民工村支書佔比達2/3以上,村幹部職數由1272個減少到1080個。

(四)強化“三個保障”,確保改革有力有序。一是強化組織保障。成立縣委書記、縣長“雙組長”制的區劃調整改革領導小組,確定1名縣級領導一對一聯繫指導鄉鎮,抽調精幹力量組建7個專班,通過鎮村主要負責人一對一談話、召開鄉賢座談會、羣眾代表大會等形式,多層次多領域進行政策宣傳、思想引導、組織發動,舉全縣之力做好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工作。二是強化經費保障。保持鎮村財力保障仍按原建制不變,新建鄉鎮統籌使用,明年按新建鄉鎮財政體制基數進行統籌調整。從長遠看,區劃調整後,按現行鄉村兩級財政保障標準測算,全縣每年將減少村級財政支出1500萬元、鄉鎮財政支出3300萬元。三是強化紀律保障。嚴控突擊提拔、突擊進人,嚴控突擊花錢、轉移財物,嚴控以權謀私、失職瀆職,嚴控不良輿情、風險隱患,堅決營造風清氣正、高效有序順暢、區劃調整和當前工作“兩不誤、兩促進”的改革氛圍。

三、幾點啟示

堅持黨政主導、把舵定向,這是推進行政區劃調整改革的政治保障。將推進行政區劃調整改革作為全縣最重要的政治任務和發展機遇,組建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總統籌的推進機制,多次召開領導小組會、書記辦公會、縣委常委會、縣委全委會等,專題研究討論行政區劃調整改革調整中的一些重大敏感問題,並及時向上級黨委報告情況;同時,縣委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外出考察學習、下沉基層調研,摸清鄉情民情和幹部思想,為形成共識、統一思想奠定基礎,確保行政區劃改革的政治性、協調性、科學性、合理性。

堅持因勢利導、引領發展,這是推進行政區劃調整改革的核心目標。把推進區劃改革作為實現“建設經濟強縣、教育強縣、中等城市和實現撤縣設市”四大目標的有效載體和基本路徑,堅持從實際出發,牢固樹立和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創新推行“三改同步”, 着眼資源配置優化、開放合作共贏和可持續長遠發展,因地制宜地進行統籌科學規劃,通過區劃改革調整優化生產力佈局、重塑經濟地理板塊、推動資源要素整合、調優調強產業結構,努力做大城區規模、做強中心鄉鎮、激活邊遠鄉鎮,推動“干支”協調發展,為實現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夯實底部基礎。

堅持合理分流、建強隊伍,這是推進行政區劃調整改革的重要抓手。將選優配強班子隊伍、提升基層治理能力作為區劃調整的關鍵內容之一,組建專班進行全面摸排、精準研判,統籌抓好乾部分流。結合地理、人口、文化、經濟實力和發展定位等因素調配幹部,確保新班子結構科學合理、針對性強、整體素質高;充分考慮幹部的工作和生活實際,全覆蓋開展談心談話,用好上級政策穩妥安置幹部,盡最大努力做到“組織滿意、幹部服氣、羣眾認可”,確保改革調整工作順利推進。

堅持民生為本、惠及羣眾,這是推進行政區劃調整改革的根本遵循。將提升服務能力水平、增強羣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作為區劃調整的落腳點和出發點,按照管理與服務並重的原則,充分考慮經濟發展規律和羣眾服務需求,適當增設鄉鎮行政和事業機構、村幹部職數,廣泛徵求基層幹部羣眾意見,科學確定鄉鎮政府駐地、村(社區)辦公地點以及便民服務站點;同時,進一步 改善農村飲水、電力、道路、人居環境等,推動管理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切實維護羣眾利益,確保讓全縣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gongzuojingxuan/q648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