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2020年創建學習型城市工作總結

2020年創建學習型城市工作總結

結合當前工作形勢,本站的會員“tb001”為你整理了這篇2020年創建學習型城市工作總結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2020年創建學習型城市工作總結

2020年創建學習型城市工作總結

一、基本情況

衢江區為浙江省衢州市轄區,位於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素有“衢通四省”之稱,是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衞生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椪柑之鄉、中國竹炭之鄉、全國商品糧基地、全國瘦肉豬生產基地、中國高檔特種紙產業基地、中國礦山裝備製造業基地和中國碳酸鈣產業基地。

2010年衢江區通過“浙江省教育強區”複評,2014年順利創建“國家級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2018年創建“浙江省教育技術裝備規範管理示範區”,衢江區用實際行動積極響應國家、省市建設學習型城市創建號召,積極投入學習型城市創建工作。

為貫徹落實《關於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浙教職成〔2016〕117號)精神,加快我區省級學習型城市建設,衢江以“三個三”理念為引領,落實教育“四個一”,實施教育“五大工程”,高位研究部署,區人大、區政協每年安排教育專題視察調研,黨委、政府建立專題議教制度、落實定期調研製度、完善工作考核制度。專門成立由區委宣傳部部長任組長、宣傳部副部長、教育局長為副組長的學習型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抽調精兵強將,建立創建工作作戰室,倒排時間、掛圖作戰,每月召開專題會議,解決發展中的難題。先後召開動員大會、推進會、攻堅會,並出台一系列教育提升計劃、意見和方案。全區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城鄉成人繼續教育、各類學習型組織創建等指標均達到浙江省創建學習型城市相應要求。

據統計,2019年衢江區義務教育入學率100%,鞏固率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8.25%,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9.5%,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3.9年。學前教育入園率97.63%,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參與率82.5%,衢江區社區教育進農村文化禮堂覆蓋率100%。老年教育方面,街鎮老年學校有21個,居村委學習點達512個,遠程教育收視點21個,老年學員人數23000人,老年學校入學率達32%。衢江區近五年來不斷優化公共服務設施佈局,大力推進教育、文化、體育、衞生等公共設施重點項目建設,建成了文化館、圖書館等公共學習場地,學習型社會氛圍初步構建。在“活力新衢州,美麗大花園”戰略引領下,衢江正在建設一所“讓市民充滿幸福感”的康養城市。

二、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強化組織保障

一是高度重視,壓實責任。衢江區就推進學習型城市創建工作先後於2010年和2014年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2014年專門成立由區委宣傳部部長任組長、宣傳部副部長、教育局長為副組長、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衢江區建設學習型城市工作指導委員會,委員會辦公室設在教育局,教育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建立創建工作作戰室,深入學校、鄉鎮、文化禮堂等學習陣地,深入摸排創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走訪調研、問卷調查、選取羣眾代表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向廣大羣眾瞭解當前我區學習型城市創建中存在的補足,並定期召開學習型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協調解決創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二是完善制度,健全體系。為保障創建工作順利推進,先後制定印發了衢江區委〔2010〕31號《關於建設學習型黨組織深化學習型城區建設的實施意見》、衢宣〔2014〕71號《關於推進學習型城市的意見》、衢宣發〔2020〕14號《衢江區創省級學習型城市實施方案》、衢宣通〔2017〕17號《關於組織開展衢江區“2017?全民讀書周”系列活動的通知》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為構建完整工作體系提供政策保障。三是部門聯動,齊抓共管。每年區學習型城市創建工作指導委員會都要以區委名義印發“鄉村振興講堂”學習計劃,組織“全名參與,知識互動”,開展“全民讀書日”“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等活動,推動各部門每年召開“專題讀書會”,開展“學習型機關”“學習型社區”“學習型黨組織”等創建活動,推進學習型城市的創建工作。各成員單位按照分工各司其職,加強協調,密切配合,為全面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

(二)緊扣目標,打造學習陣地

一是強化龍頭引領,打造理論學習標杆。以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為龍頭,把提升發展作為理論學習的主題,從衢江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出發,設置專題潛心學習、深入研討;在專家選擇上,堅持講課對象以高層次、各領域的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主,如近幾年分別邀請了浙江省智能製造專家委員會主任、浙江省原副省長毛光烈,浙江賽伯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陳斌等一大批專家學者作專題講座。在組織形式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心組的學習預告、中心發言、學習通報等制度,深化“課題+產業(項目)”學習模式,以課題來提高學習自覺、檢驗學習效果、轉化學習成果。二是依託區委黨校,促進幹部隊伍提升。區委黨校緊扣區委“兩提高一降低” 活動要求,以“素質增效、作風提效、節支促效”為契機,大力實施鐵軍“領導幹部素質提升班”,積極構建“學習型”“服務型”“節約型”衢江模式。三是借力週末課堂,彌補幹部培訓短板。推行集中培訓學習和觀摩,圍繞“重點項目”、“黨建治理大花園建設”“城市建設”“醫療衞生改革”“模塊化運行改革”等主題,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四是用好鄉村振興講堂,打造幹部羣眾學習交流新陣地。開設“全民參與,知識互動——線上答題”,構築一個高層次、多視角、寬領域的接受知識信息的學習近平台和交流場所。“教育大講壇”“工業大會”“鄉村振興講壇”,全區累計開展200多場講座,參與人次達到5萬多人,推動全區上下形成良好學習氛圍。四是“衢江區文化館”建設,常設演出、展覽、培訓、講座、遊藝、體育,以及免費為羣眾業餘文藝團隊提供活動場所等免費服務項目,是全區文化藝術中心、輔導中心、指導中心、活動中心、調研中心,豐富羣眾精神文化生活,開展羣眾文藝創作活動,文化活動輔導等。五是依仗“兩校一中心”,實現居民學習不出社區。依仗“市民學校”“社區家長學校”“未成年人活動中心”,圍繞羣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組織廣大居民學習形勢政策、環境保護、交通出行、安全防範、就業培訓、家庭教育、生活理財、飲食保健、心理健康等與市民生活緊密相關的知識。全區各社區市民學校(成人學校)年度開課在300餘場以上,聽課人次達到10萬餘人。

(三)創新平台,營造濃厚氛圍

一是依託文化鄉愁博物館,弘揚傳統文化。衢江區通過網上鄉愁博物館,在手機上過鄉節、品鄉味、學鄉藝、聽鄉音、尋鄉根、憶鄉情,線下采用“1+8+X”總分館模式,“1”指樟潭歷史文化古街區設總館,“8”指廿裏鎮鍼灸文化鄉愁博物館、全旺鎮金石書畫鄉愁博物館、峽川鎮柿鄉古道鄉愁博物館、湖南鎮移民文化鄉愁博物館、黃壇口鄉文化創意鄉愁博物館、舉村鄉畲族文化鄉愁博物館、灰坪鄉紅色文化鄉愁博物館等8個試點分館,“X”指的是其他後續創建的分館。讓民俗文化得到了傳承和發揚。二是創新成校建設,實現共建共享。整合成校與鄉村文化禮堂的學習資源,實現標準成校全覆蓋。根據市委鄉村振興“3752”頂層設計和當地居民的需求,為農民量身定做設置各類培訓和文化娛樂活動。因地制宜地設立了實踐基地,打造了一批創業創新示範點。如霓虹街道的“社區家長學校和未成年人活動中心”、蓮花鎮“衢江區農民豐收節”、“兩學一做”實踐教育活動等,都吸引了大量居民參加培訓和實踐。三是開展全民閲讀,打造“書香衢江”。區委區政府出台了《關於組織開展衢江區“2017?全民讀書周”系列活動的通知》的通知,提出了到2020年,力爭衢江區居民綜合閲讀率達到90%以上,全民閲讀水平進入全市前列和全省第一方陣的目標。開展“書香校園”“書香家庭”“書香機關”主題徵文、“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等活動,積極培養城鄉居民閲讀習慣, 培育全民閲讀品牌,形成以讀書為樂、讀書為榮的濃厚氛圍。四是引進人工智能,連線網絡文化。為體驗人工智能,培養下一代對人工智能的認知,2018年5月,“衢江區第一國小人工智能體驗館”掛牌,“智伴”機器人現場答疑解惑,積累知識,幫助下一代加強高科技創新意識。把人工智能從工廠和企業請入校園,與專業課程高度銜接,培養職教師生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用於創新的高科技精神。

(四)優化服務,完善基礎設施

一是最美圖書館建起來。衢江區已建7家自助圖書館“南孔書屋”分為服務區、閲讀區、少兒區和多功能區等區塊,推動全民閲讀,打造服務品牌,加快現代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有着積極的推動作用,也必將提升區域文化品位、促進文化強區建設,形成愛讀書的良好社會風尚,為“一座最有禮的城市”提供孵化器。其中衢江區圖書館是全市首家採用RFID智能管理設備、虛擬化模式以及首家專設繪本區的公共圖書館,館藏圖書10萬冊,徵訂雜誌100餘種,報刊60餘種,通過“掌上浙圖,享閲無界”推廣活動提高了一定的使用力度,感受網上服務體系的便利,還需不斷優化衢江區圖書館服務體系,加強衢江區圖書館使用力度,促進羣眾文化事業的發展,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權益,提高公民文化素質,豐富公民精神文化生活。二是最優農家書屋搭起來。衢江區完成了272個農家書屋建設工作,截止2015年至今已經投入460餘萬元,為全區每個行政村農家書屋補充1500多冊圖書,碟片100張,捐贈各類書刊2萬餘冊,配備了電腦、打印機、空調、書桌、書架等基礎設施;2019年開展為“農家書屋”捐書活動。認真做好農家書屋的開放工作,切實發揮農家書屋提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豐富農村羣眾文化生活的作用,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用書活動。三是最廣鄉鎮標準化成校築起來。衢江作為經濟欠發達區,成校辦公和教學場地難以獨立,各鄉鎮因地制宜,充分整合鄉鎮(街道)教育資源,將鄉鎮成校與文化站、文化禮堂建設、鄉鎮學校建設相結合,實現共建共享。鄉鎮成校積極參與文化禮堂開展的文化活動,把文化禮堂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宣傳、法律講座、技能培訓納入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的教學範疇,做到互補共進協同發展。如舉村鄉成校依託中心學校良好的辦學環境進一步完善教學設施,獲得了總面積1200平方米的場地,擁有3個辦公室、1個大型多媒體培訓教室、1個圖書閲覽室、微機教室1個,實用科技圖書5000多冊。聯繫中草藥種植基地1處,現代農業生產基地1處,總面積1000畝。並積極與鄉文化站、鄉農機站、鄉科技推廣站協調,共享圖書、儀器、標本等資源,盤活閒置資源,服務於教學。良好的硬件基礎建設和較好的軟件設施,為全鄉農民學文化、學科技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各類現代化教學設施齊全,解決了成校教育教學的迫切需要,吸引眾多農民加入培訓。四是最強成教隊伍組起來。隨着羣眾教育需求日益增加,成校師資隊伍跟不上羣眾培訓需要。統籌各鄉鎮分管教育的領導、教育專幹、文化員和鄉鎮國小分管副校長、成幼教專幹組成成校管理隊伍,負責鄉鎮成校及文化活動宣傳指導工作。聘請區域內的能工巧匠、專家學者組成兼職教師隊伍。在培訓課程上統籌規劃。鄉鎮成校依託鄉鎮黨委、政府,充分整合部門資源,將各線各口的培訓統籌到成校, 通過學校教師開展羣眾教育需求調研,編制培訓課程表,提前發放到羣眾手中。真正實現農、科、教、企、勞、團、婦、文等相結合,形成教育合力,豐富成校課程,實現培訓設施、場所和經費的效益最大化。

(五)加大投入,提升教育水平

一是最大力度辦教育。衢江區始終堅持把教育事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旗幟鮮明地把教育作為“一號工程”,以“三個三”理念為引領,聚焦“優先發展、立德樹人、促進公平、質量提升、改革創新”,大力實施教育綜合改革,激活動能、破解難題、提升質量,形成全區上下“願學、樂學、共學”、堅決打贏教育翻身仗的良好局面。如通過佈局調整優化工程,新建育才中學、東港國小、實驗幼兒園、浮石中心幼兒園、峽川幼兒園,撤併7所農村國中,帶動了全區整體教育佈局的優化,全面提升了全區學校的辦學水平;通過薄弱學校改造工程,加快推進了省標準化學校提升建設的步伐;通過學前教育提升工程,完善了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近三年,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不斷加大,財政性教育經費佔比不斷攀升,為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夯實了基礎。?

二是成校經費有保障。近幾年來,衢江走出了一條成人教育經費保障新路。區域財政統籌全區各地的情況,按照“以獎代補”“差別補助”等形式,確保每個鄉鎮成人教育經費達到標準。2019年我區成人繼續教育經費人均已達到7.28元。各項培訓經費落實到位。企業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2.35%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事業單位、機關等在職培訓經費得到保障。三是遠程站點全覆蓋。近年來共投資400餘萬元全區以電信模式建立 526個遠程教育站點、配備站點管理員720名、技術服務人員44名、教學人員23名,做到鄉鎮街道、行政村全覆蓋。以“三服務”活動為載體,大力發揮遠程教育的宣傳教育、輿論導向和市場信息等功能,服務企業上注重一個“精”字,如“聯企結對,共促發展”活動;服務園區上強調一個“廣”字,如“創新創業”講座和就業技能培訓等活動;服務民生上務求一個“實”字,如發佈企業招聘信息解決就業問題,“大學聯考志願填報輔導”直播課堂等活動。

(六)完善機制,強化督查激勵

一是優化創建評估機制。區委、區政府將學習型城市創建工作納入鄉鎮(街道)、機關部門年度爭先創優工作考核,制定並印發了《衢江區建設學習型黨組織考評辦法》,每年對各鄉鎮(街道)、機關部門的學習型黨組織創建情況開展考評,並對學習型黨組織創建先進單位、讀書周活動先進集體和個人、書香家庭等進行表彰。二是優化目標考核機制。將社區成人教育目標任務納入區教育局對學校的年度目標考核,對完成任務的學校予以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的給予扣分和批評。三是優化分類驗收機制。按照學習型組織的分類,分別制定評估標準,由區委宣傳部牽頭,統籌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機關、學習型企事業單位、學習型社區、學習型鄉鎮、學習型家庭等工作,各部門按照分工,定期開展考核評估,以評促建,努力在全區形成“人人學習、終身學習”的高度共識與自覺追求。

三、建設成效

1.服務鄉村振興戰略體現了大作用。衢江區委區政府按照市委鄉村振興“3752”頂層設計和區委“1136”發展戰略,統一部署,完善對各鄉鎮、部門、村幹部各項考核,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落實戰略規劃,完成各項目標任務,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突破,衢江區獲評2019年“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優秀單位”。衢江,1748平方公里秀美山川,從抽水蓄能電站、杭衢麗南北大通道、多式聯運中心港的“大手筆”到“鈣都”上方、航空物流小鎮的“工筆畫”,一幅“衢江版”的“富春山居圖”正徐徐展開……姜家塢村村民主動融入新田鋪田園康養綜合體項目,大力發展花茶、繡球花等特色產業,實現了家門口賺錢;荷鷺牧場;專項大整治行動;最多跑一次”改革已向鄉村延伸等一系列的變化都歸功於此次鄉村振興戰略。

2.“三級學習網絡”構建了大平台。在區級層面,區社區學院在全區農民培訓中起到了引領作用,社區學院統籌了全區社區教育活動,區人力社保和區總工會確保了全區職工教育的全方位開展,區老年大學和老齡辦為老年人繼續教育搭建了舞台;區青少年宮和各地的鄉村少年宮為青少年校外活動的廣泛開展提供了條件。在鄉鎮層面,每個鄉鎮通過資源整合建設了省標準化成校。在村和社區層面,每個社區都有“市民學校”,每個村都有鄉鎮成校的學習點。可以説,在衢江區,“人人可學”“處處可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狀態已經全面形成。

3.教育綜合改革提振了大信心。衢江區委區政府大力實施“把教育工程作為一號工程、教育文件作為一號文件、召開好一個教育大會、舉辦好一個教育大講壇”“四個一”重大舉措,大力推進教育綜合改革,引進杭州育才教育集團來衢江區辦學,推進衢江學校人事和分配改革,推進全區學校“縣管校聘”等等,一系列舉措的有力推行,使衢江教育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老百姓對衢江教育信心倍增,留在本地就學人數大幅度回升。濃厚了整個社會“崇尚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學習型社會氛圍。

4.學分銀行優化取得了大成效。衢江區開展將各級各類社會培訓成果存入學分銀行工作。區教育局負責全區學分銀名單和學分銀行各受理點機構名單,同時將社會培訓成果錄入學分銀行,工作列入年度教育工作業績考核。委託衢州市廣播電視大學作為學分銀行的分中心,負責組織實施受理點業務指導培訓。2018年度學分銀行錄入成果數3.95萬,錄入培訓成果數佔比常住人口百分比達11.24%。2019年錄入成果數7.29萬,錄入培訓成果數佔比常住人口百分比達20.72%。

5.陶藝創作輻射打響了大品牌。“徐瑞鴻陶藝工作室”建立在衢江區社區學院,基地建立在全旺鎮成人文化學校。在全旺國小設陶藝吧,自建立以來,先後投入近50萬元購置設備和器材,形成成型、拉坯、上釉、燒製等一條龍建設,積極開展成人青壯年培訓和本校學生拓展課培訓,作品成果喜人。2018年,學校編寫的精品課程《我行我塑——旺仔陶藝課程》喜獲區精品課程評比二等獎,並被推薦市級參評。

衢江區以深厚的文化底藴,完善的學習培訓體系,健全的規章制度,政府的全力保障,各項學習型城市創建指標均已達到要求。衢江,正在為實現打造“衢州有禮?康養衢江”的目標,行走在學習型城市的路上。

標籤: 學習型 城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gongzuojingxuan/qlp9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