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學校工作總結 >

學校勞動實踐總結多篇

學校勞動實踐總結多篇

學校勞動實踐總結多篇

學校勞動實踐總結篇1

為了從小培養少年兒童在生活上自治自理的能力,進而養成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習慣,本學期學校開展了“自己的事學着自己做”主題活動,這樣的活動是為了更好的鍛鍊和培養隊員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學會動手、動腦,通過活動使隊員們知道從國小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時,培養隊員們團結一致的思想品質。為了把一份温馨,一些愛心和一份人人服務於社會的理念、精神帶給人們,帶到社會,也使隊員們在社會中實踐中體驗生活,健康成長。

針對一年級的孩子的特點,我設計了列舉實例、講小故事、比賽繫鞋帶、戴紅領巾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瞭解一年級的小朋友已經可以自己做一些事了,而不是仍然像幼兒園時一樣,什麼事情都要爸爸媽媽、老師來幫忙。

本次少先隊活動通過列舉實例、聆聽小故事、整理書包比賽等活動讓小朋友活動起來,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積極參與到其中,説出了自己的感受和意見,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孩子們受到了自己的事情學着自己做的思想教育,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人的事情幫着做,不會的事情學着做,集體的事情大家做。學生在交流中溝通和感悟,瞭解了別人會做的事情,也激勵了孩子自己也去努力。本次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希望在本次的活動以後孩子能夠切實做到自己的事情學着自己做。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是一個國家的希望,所以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我們還要不斷要求學生自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和動手能力。

學校勞動實踐總結篇2

勞動教育是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根據教育部等部門近日印發的《關於加強中國小勞動教育的意見》文件精神,在市教體局和辦事處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把勞動課程納入校本科研和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以“小農夫”田園課程為載體,認真實施勞動教育,現總結如下:

一、成立“小農夫”田園課程開發小組

由郭昱校長任組長,餘彩霞、常靜、王任、郭春潔、韓峯任成員,制定管理制度、實施方案和課程評價細則,明確課程開始和完成的時間節點,並在課程結束後總結課程得失,為進一步推廣課程做好準備。

二、做好課程規劃

立足本校實際,圍繞本校“讓鄉村兒童成為最好的自己”的辦學理念,充分利用學校的現有自然資源和師資資源,做好“小農夫”田園課程規劃。首先組建“小農夫”田園課程開發領導小組,明確課程目標和開發依據,確定參與田園課程教材編寫和課程實施的教師隊伍。其次根據學校實際情況,設計“三園一道一室”田園課程實踐基地。最後制定詳細的課程開發和評價方案,以及相應的管理制度和所需經費支持,確保課程按計劃實施,形成成果,把勞動教育落實到實處。

三、確定課程目標

“小農夫”田園課程的目標聚焦三個維度:一是塑造勞動觀念,讓學生理解幸福生活是由勞動創造的;二是掌握勞動知識和技能,讓學生了解當地常見農作物和花草樹木的種植技巧、節氣研學、以及田園有關的詩詞、藝術作品等;三是養成勞動習慣與品質,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學會熱愛勞動,養成習慣和勞動品質。

四、利用學校現有資源,建成“三園一道一室”田園教育勞動實踐基地,為“小農夫”田園課程提供實踐場所。

“百草園”是“小農夫”田園課程的實踐基地,在前期校園規劃中,學校將操場西邊綠化地改造成400平方米的耕地,供師生種植農作蔬果。分田到班,責任到組,採用輪作方式種植,讓學生在勞動實踐中體會春種、夏收、秋耕、冬藏的勞動智慧。

“百果園”原為校園教學樓前的綠化帶,所種植被也較為普通。借植樹節之東風,由學生自發捐獻果木進行栽種。園內桃、李、杏爭春而開;柿、梨迎秋飄香;更有櫻桃、石榴、紅棗等點綴滿園綠色。該園還供學生剪枝、除蟲、採摘之用,勞動教育的載體功能彰顯。

“百花園”原為學校附屬幼兒園的花園,後改為種植紙鳶花,春季開學後的三個星期左右,紙鳶花競相開放。紫色的花朵引來蜜蜂蝴蝶飛舞,滿園飄香。學生利用百花園學習花草種植,學習花草詩詞,把勞動教育融合與花草種植之中。

“星光大道”美在道路兩邊的欒樹,春天欒樹發芽,翠綠細長;夏天綠蔭滿地,引來鳥語花香;秋天落花滿地,紅色的燈籠樣的果實掛滿枝頭;冬天玉樹瓊枝,粉粧玉砌。秋天學生用欒樹的樹葉製作樹葉畫,一幅幅精美的美術作品展現出學生的勞動智慧。欒樹是鳥的家,每天晚上斑鳩、喜鵲等很多鳥兒在樹上過夜,清晨來的早的學生可以聽見動聽的鳥叫聲。為了培養學生愛護鳥類的思想,學校發動學生自制鳥巢放在欒樹上,給來學校過夜的鳥安個新家。樹葉畫和鳥巢製作是兩門學生非常喜歡的勞動課程,讓學生明白勞動可以讓自然更美麗。

“勞動教室”,勞動教室同時也是學校的美術教室,室內有剪刀、卡片紙、膠水等勞動課常用的工具。學生在勞動教室裏可以製作樹葉畫、插畫設計、製作鳥巢、葫蘆畫等,也可以存放學生的勞動成果和作品,是勞動教育成果的創作與展示的主陣地。

“三園一道一室”實踐基地,涵蓋蔬菜種植、花草培育、果樹栽培、美術創作、物品設計製作等不同勞動場景,緊密佈局在教學樓、綜合樓、操場等建築旁邊,成為學校田園文化的重要構成,營造了勞動生產和生活的大情境,自然應運派生出勞動教育的新樣態。

五、開發“小農夫”田園課程,打造勞動教育新樣態

“小農夫”田園課程立足本校實際,既能體現學校的辦學宗旨、學生的特別需要和學校的資源優勢,又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緊密結合,是勞動課程的一種新樣態。課程的框架主要由以下五個部分構成:《常見農作物的種植》、《常見果樹栽培》、《常見花草培育》、《豐收節》、《節氣研學》、《田園詩詞》。通過此課程讓學生了解家鄉氣候特點和農作物種植情況、建立熱愛家鄉情節;培養學生的研究意識,觀察探究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終身發展、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在勞動教育中培養學生的體會糧食來之不易,珍惜糧食,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

六、把“小農夫”田園課程的勞動教育滲入到各門學科中

學校制定了以“田園教育”為核心理念的發展規劃,“田園課程”將勞動教育滲入到各門學科中,結合語文、數學、美術、科學等學科教學,學生在此勞動、觀察、學習、測量、寫生、賞析。如在語文課程中佈置與田園課程相關的觀察與寫作;在數學學科中讓學生到百草園中去丈量菜地,在拍賣會上運用數學知識拍賣;在美術課上手工製作樹葉畫等。學科融合是田園特色課程的主要特徵,它將所有的學科都聚焦在這裏。

七、建立“小農夫”田園勞動課程的評價機制

“小農夫”田園勞動課程將採用對學生和教師兩種評價的方式進行評價,課程成果評價融合在教師評價之中。學生以星級評定為主要形式的評價,教師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活動方案、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的組織管理、活動記錄以及活動總結、活動成果等。要求每位教師在期末完成一個完整的案例,參與彙編《小農夫》校本教材,並進行課例展示,對於優秀的田園課程推薦市級校本課程或者綜合實踐活動評選。

八、打造田園校園文化

隨着“小農夫”田園課程的實施,具有田園風格的校園文化逐漸形成。除了田園校本課程的軟文化外,在硬件設施上也設計了田園風格。教學樓完成了以“田園”為主題的樓層文化建設,讓每一處景觀充滿田園氣息。學校圍牆上由“春耕秋收園”“實踐展示欄”“豐收廊”“科普園”“田園書畫廊”等幾大板塊構成,展示的是學生在種植過程中的點滴記錄及豐收成果。“田園詩篇”“田園風光”則佈置在教學樓的牆壁上。“幸福笑臉”,“田園作品”、“誠信書架”分佈樓道通道。整個校園綠化面積達到50%,綠樹成蔭、四季有花、蔬菜瓜果種類繁多,呈現一種田園氣息。

九、課程成效

“小農夫”田園課程全域彰顯勞動教育的全過程,構建“田園課程”的勞動新樣態,打造有格調的勞動場域,形成宏大敍事的勞動情境,弘揚勞動精神,培育堅定的勞動意志和信念,起到了“勞動”育人的效果。“小農夫”田園課程探討的終極話題是價值向度的,看重的是勞動之於人生、社會、世界的價值意義。學生在開荒耕種中體會到了勞動人民的辛苦和糧食的來之不易;在義賣農產品後,孩子們將“人生第一桶金”用於感恩敬老院的老人;在母親節,“校園鮮花開,我為母親摘”,用自己種的鮮花表達對母親的感恩之情;畢業時採摘百草園裏的鮮花,學習插花技藝,用一捧捧精心搭配的絢爛花束表達感恩師長之情。

勞動教育有了反哺情、感恩意才能燭照學生的一生。《小農夫》田園課程為勞動教育在學校的落地生根帶來了一種新模式,它帶給學生的是伴隨一生的鄉土情結和淳樸的勞動品質,同時也帶給學生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原始能力。這種勞動品格和原始能力是落實國家核心素養的根基,是有根的教育,是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完美詮釋,展現了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多樣態走向。

學校勞動實踐總結篇3

在“五一”假期中,我校政教處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社會綜合實踐活動,一方面圍繞本月開展養成“懂得感恩的良好習慣”主題活動,幫助父母、家人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例如給父母做一次家務、做一次飯、洗一次衣服等活動,體會父輩的艱辛,加強與父母的聯繫與交流,懂得為父母分擔家庭的負擔,在思想意識上增強個人的責任感,從而轉化為學習的動力,促進自己學業的進步;另一方面節約意識,珍惜糧食,愛惜成果,廣泛開展“勤儉節約人人行”主題實踐活動,積極倡導文明就餐,開展不留剩菜的“光盤行動”,增強“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意識,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行為習慣。要教育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共上交__份作品,通過評選共有六年級__班和四年級__班等8個優秀班組織集體,評選__、__等48名同學為“五一”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獎稱號,希望其他同學積極向獲獎同學學習,積極參與我校組織的各項活動。

“五一”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豐富學生假期文化生活,而且豐富校園文化活動,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真正實行“理實”一體教學,增強學生了解社會、關注家鄉發展的意識,提高社會責任感,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學校勞動實踐總結篇4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早一夕就能形成的 在學校的的教學教育過程中,根據一年級的孩子的年齡、心理特點,組織好勞動課的實踐活動,是我做班主任在教學中的一項重要課題,根據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和心理特徵,我繼續重抓、強化孩子們的習慣養成教育,並在上學期的基礎上要求更嚴。

具體做法與上學相同,但要求一定是更高,目的是希望在一年級就會有個好習慣的養成。

首先讓孩子們懂得為何要勞動?其次是充分創造勞動的機會。 養成教育活動分四個步驟:

一、先考察——想

經過了一學期的鍛鍊。現在的我會做什麼?老師把班級要做的事都羅列出來公示並講解甚至示範怎樣做,如:1、班級衞生掃教室要求每天都有8人打掃;2、保潔區每天都要由2人撿垃圾;3、教室走廊每天要有2人維持紀律和衞生;4、教室公共設施每天要專人負責(擦黑板、整理講台、關風扇、關燈、撿地面垃圾、關門、倒垃圾)

二、申請

向班上衞生班長申請我要做什麼?要求力所能及,找準自己的位置。

三、承擔責任

開始上崗,嚴格按衞生班長指定的要求完成,不會做的時候可以向老師或同學請求幫助或支援。

四、設施獎勵制度

凡事為班級做貢獻的同學都可得到紅花獎勵,每週還評選一次奉獻獎,當然會有更大的獎品————紅旗一面。

讓學生在實踐中懂得勞動是創造意識最基本的要素。懂得勞動是光榮的,勞動能創造財富,懂得班級的任何事業的成功都離不開勞動。孩子雖然小可是也只有自發地、具體地參與各種實際活動,大膽並努力在實踐獲中得真實的體驗,才能提高勞動的能力。

一學年下來收效不錯,最基本的做到了人人都有事做,個個都有責任,最有趣的是我們班48人全部都喜歡勞動了,最大的收穫是:每天有很多孩子們都爭着要主動打掃衞生,要是沒有選上還不高興呢!

學校勞動實踐總結篇5

三中在開展勞動教育活動上,領導重視,定位明確,組織管理到位,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王校長和班子成員集體研究辦學方向,改革教學環節,重視特長生的培養,重視學生熱愛勞動的教育和培養,以培養健全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宗旨;以培養嚴格的'組織紀律性,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目標。以多層次、多渠道和多種形式在學生中開展勞動教育活動,激發學生的勞動熱情,增強學生的勞動光榮的觀念,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能。同時使學生的思想作風、意志品質、組織紀律、行為習慣都有了很大改觀,為社會輸送大量品學兼優、身體強壯的合格人才

一、定位明確

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使我們看到,現在的年輕一代,從小嬌生慣養、不善勞作,自理和自立能力較差,同時缺乏組織紀律性、集體觀念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困難面前往往表現為意志不夠堅定、信心和勇氣不足。因此,勞動教育效果的高低,關係到學生能否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優良的思想作風,規範的行為習慣和敢於勝利的勇氣迎接高中學習生活。將勞動教育納入教育,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集體觀念,培養了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和不怕困難、敢於勝利的作風。

二、領導重視

為了切實搞好學生勞動教育,學校每年定期由主管校長劉校長牽頭,學校政教處、教務處、總務處、團委、體育組、年級組負責人及全體班主任參加的勞動教育專題會議。研究制定教育計劃、方法、途徑,分析近期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確定教育的重點,並將勞動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取得了顯著效果。

三、組織嚴密,管理嚴格

我們在勞動實踐之前都要召開專門的準備會議,對一些具體問題進行研究和部署,合理安排學生的勞動內容,老師們帶領學生到學校各處打掃衞生,每到一處老師都耐心細緻地為學生講勞動光榮知識並親自做示範,自始至終與學生在一起。夏初的太陽雖稱不上驕陽似火,卻也已有些酷熱難當,但在老師的帶領下,大家幹得仍是熱火朝天,在勞動的大課堂,正是老師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給學生上了既生動而又非常有意義的一課,讓學生們在勞動的苦與樂中鍛鍊了身體,提高了勞動技能;培養了吃苦耐勞的品質;磨練了堅韌不拔意志。親身勞動的體驗,讓同學們不僅更多地接觸自然,感受自然的氣息,而且意識到學習生活的寶貴。再次回到校園,他們會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更加刻苦的精神,投入到學習中去,分秒必爭,努力向上,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嚴密的組織和嚴格的管理,勞動教育能夠落實的保證。

三中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每年清明節,五四青年節,勞動節都要到陵園、社區進行義務清掃,開學後開展校園除草勞動教育,動天進行剷雪勞動教育等。三中青年志願者服務隊隊員換了一茬又一茬,可“團結、友愛、奉獻、進步”的宗旨始終沒變。

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1、將勞動教育納入課表:

我校近來一直將每週一上午的最後一節課定為主題班會課或勞動教育課,班主任組織和帶領學生在校內開展衞生清整、整理寢室等力所能及的勞動項目,每一次,同學們都非常認真,效果很好,受到各方面的肯定。

2、學生負責教室和教學樓的衞生:

我們始終堅持讓學生負責教室、教學樓的衞生清整,做到一日二清,衞生督導組檢查評比、班級承包制、個人責任制等。學校對各班教室、衞生區進行檢查和學生互查相結合,成績記入班級量化綜合評定。

3、開展青年志願者活動:

我校青年志願者活動,由校團委、政教處審批才能成為青年志願者服務隊隊員。青年志願者幫助困難同學,救助病殘者,幫助軍烈屬孤老户。工廠、幼兒園、社區居委會留下了百中青年志願者的活躍身影;老人們笑得更開心;在“清明節”和“五一勞動節”開展“我勞動、我光榮”為主題勞動教育——撿拾垃圾——清理口香糖活動……

通過這些活動進一步推動了校園文明建設,提高了青年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質,增強了青年人的責任感和奉獻意識以及愛家鄉、建家鄉、強家鄉的思想感情。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三中學生的勞動教育取得了明顯成效,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思想素質、意志品質、集體觀念、勞動技能,為我校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貢獻。

今後,我們要進一步總結經驗,拓展活動領域,使學生勞動教育工作再上一個新台階,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做出應有的貢獻,使三中真正成為人才輩出的搖籃。

學校勞動實踐總結篇6

在全校師生的參與下,經過近一年的努力,我校的勞動實踐活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現將一年的情況作個小結。

一、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最終讓學生熱愛勞動,感受勞動的快樂。”是我校課外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我們認為學生的素質不僅是基礎文化素質,而且還應包括各種體力、能力和知識面,包括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的樹立,只有全面地進行教育教學行為,才會讓學生形成堅韌不拔、吃苦耐勞、樂觀向上、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風貌,才會形成客觀看世界主觀去努力的良好人格。新課程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之間相互溝聯,缺一不可。知識與技能是骨架表皮,方法與過程是血脈筋絡,情感態度價值觀是靈魂思想,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除了認真學習書面教材以外,更需要課外的社會資源的大量補充,才能有機地結合社會理解課文,理解社會,形成能力,造就人才。

二、組織管理及實施。

為了更好地領導開展學校勞動實踐活動,開發課程資源,讓學生有全面發展的機會,學校組織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勞動實踐基地領導小組。制定了詳實可行的計劃,並選派王海、王文山、劉小軍等幾位老師擔任勞動實踐指導老師。老師學生一起幹,全員參與,分工合作,老師教學生,學生教學生,互幫互學,教學相長,營造勞動實踐氛圍,讓大家在勞動中快樂,在快樂中成長。

三、收穫和成果。

辛勤的汗水澆灌出豐收的喜悦。我們通過勞動在物質有了收穫。物質上的收穫固然可喜,更主要的是在精神上有了豐碩的成果。勞動實踐活動,消除了學生勞動可恥觀念,感受到了幹活中的偉大,勞動中的成果,辛勤的汗水可以換取豐收的喜悦,有利於學生今後一生旅途中迎難而上、刻苦耐勞精神的發揮;勞動實踐活動,讓學生懂得勞動雖然辛苦,但是勞動的過程卻是愉悦的,特別是看着勞動成果茁壯成長,使他們有了“學習如禾如苗,懶惰如蒿如草”的人生感悟,更加珍惜勞動成果,更覺生活快樂;勞動實踐活動,為新型的人才打下思想基礎。現代化需要知識,更需要有創新思想的人才,通過繼續的勞動實踐活動,會將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發揮地更加瀟灑自如。

勞動實踐活動在我校剛剛起步,但我們堅信,在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開出更絢麗的花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xuexiao/n3evn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