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講話致辭 >代表發言 >

讀書交流會發言稿(推薦38篇)

讀書交流會發言稿(推薦38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38篇《讀書交流會發言稿》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讀書交流會發言稿》相關的範文。

讀書交流會發言稿(推薦38篇)

篇1: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今天,我很高興站在這裏和大家分享我孩子的閲讀。作為家長,我始終贊同劉老師的觀點:一個8歲的孩子,真正讀懂《嶽》並不難。然後如何讓孩子喜歡讀書,我簡單説一下我的觀點。

選書很重要。孩子只會讀書是因為喜歡,所以我總是買一些經典童話。經典童話流傳千古,具有永恆魅力。然而,有些經典太長,孩子們無法一口氣讀完。我會選擇篇幅較短,人物情節變化不大的來讀。孩子們喜歡他們,可以寫下許多故事。

交流是閲讀的關鍵。我們成年人經常用工作忙,下班累,孩子沒多少耐心的藉口。當孩子們在閲讀時,我們傾聽他們的聲音並與他們交流。你會發現進步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更多。在兒童閲讀中,我和我的孩子會根據情節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僅加深孩子的記憶,還會增加家庭紐帶。為什麼不可以?

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日復一日的閲讀,孩子會知道更多的單詞。讓孩子每天睡前讀幾個小故事,就成了習慣。隨着詞彙量的增加,讓孩子寫一些小故事,玩一些小故事,既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又增加了求知慾。

以上是我的拙見。請批評指正。

篇2: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發言的題目是《我愛讀書》。我愛讀書,從小就愛。我記得從我很小的時夜晚,媽媽都會打開故事書,給我講裏面一個個美麗神奇的故事,聽着聽着我慢慢的不知不覺地進入了甜美的夢鄉——在藍色的夜空中,我彷彿成了童話故事中地美麗天使,在宇宙中自由自在的翱翔,我夢想自己變成了故事中的小鹿斑比,勇敢的多蘿西,可愛、美麗、善良的貝兒公主……

自從上學後,隨着識字量的增加,我閲讀了更多的書籍。我非常喜歡讀書,因為通過讀書我懂得了很多的知識和道理,比如:《木偶奇遇記》讓我們知道了知錯就改的好習慣;《綠野仙蹤》讓我懂得了要用勇氣去克服困難;《皮特。潘》讓我們懂得了智慧就像一盞燈,燈光亮一些讓身邊的黑暗少一些,我們要用這盞燈克服困難,所以我非常喜歡讀書。

書是我的好朋友,她伴隨我在知識的海洋裏乘風破浪,勇往直前。我愛讀書,因為我認為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篇3: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幸福,其實很簡單

在校長推薦閲讀的《年度班主任育人方略及帶班藝術》這本書中,我認識了一位樸素、簡單卻非常幸福的班主任——宮述娟。在她的文章中,我感受到的是一個個富有温度的詞語,陪伴、懂了、相處、等待、寬容……在文章的最後一頁有一張“陪你走過畢業門”的照片,深深感動着我。宮老師手捧鮮花,一個男孩子緊握宮老師的手大步向前走着,身後有更多的學生和老師一起走在紅毯之上。畫面温馨感人,愛在彼此間流淌,如果沒有老師曾經真心的付出,何來這幸福、成功的瞬間。

等待,這是一筆感情賬單

讀着宮老師“等待”一文,讓我想到曾讀過的一個小故事:一隻蝴蝶在蠶中苦苦掙扎,一個人出於好意找來剪刀,替蝴蝶剪開了蠶子。結果,蝴蝶輕而易舉地出來了,可是,卻身軀臃腫,翅膀乾癟,根本飛不起來。故事雖短小,卻意味深長。為消除慢慢的等待而急於求成,卻毀了那隻蝴蝶美麗、快樂的一生。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説,愛需要等待,有了等待,才有希望,我們才可以欣賞到破繭化蝶後的絢麗多彩……作為班主任,一定要有一顆等待之心、等待之智。就像宮老師所言:一個正確的教育行為,一遍十遍不能起作用,耐心等下去,可能就會收穫奇蹟!所以,面對調皮搗蛋的學生,我們不怕苦口婆心;對待接受能力慢的孩子,我們放慢腳步,多一點堅持。靜待花開,必然會芳香四溢!

懂了,就會心有靈犀

宮老師因為懂學生,所以才讓自己的教育得心應手。因為愛是相知,懂是相依,懂得了,才可能更愛。愷是我們班的一名特殊學生,熟悉他的老師都知道他身上的各種毛病,用筆畫同學的衣服,用水弄濕別人的桌套,甚至還用剪刀去修理前面女同學的頭髮……這些事情發生在他身上習以為常。剛與他接觸,我就領教了他的本事。第一次的同學告狀是他用木棍把前面同學桌面上的學習用品掀在地上,把他叫道跟前,他還挺委屈地説,自己想和前面的健説話,但健卻沒有搭理他,所以才有這樣的舉動。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孩子挺可憐的,只是想用這樣的方式引起同學的注意,也想和同學一起玩耍。當我把想法説出來時,我突然發現他眼中閃爍的淚光,這時我知道,我説到他內心深處了。我沒有責罰他,沒有大聲訓斥他,而是心平氣和和他溝通一番。和愷相處的日子,我發現他並不是我想象中的樣子,他愛勞動,拿大桶水、擦黑板他都搶着幹,孩子本質不壞,只是不會與同學相處。和愷交流,成為我每星期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他在我面前變得乖了,同學在我面前告他的狀越來越少,每天的作業按時完成……雖然愷現在依然存在一些小動作,但我非常滿足,因為這一年我看到了他的成長。我不敢説自己非常懂愷,但起碼我瞭解他。

宮老師曾説:做班主任其實沒有那麼複雜,最需要的不是技巧和戰術,而是能走進孩子的內心,得到她們的認可,只要建立了和諧良好的關係,一切都將變得簡單。這就是宮老師的幸福密碼。讓我們一路撒播,一路採擷,找尋自己的幸福密碼!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篇4: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曹文軒老師説過:“讀書的人和不讀書的人在兩個世界裏,一邊是生機盎然、繁花似錦;另一邊卻是一望無際的荒涼!”是啊,讀書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麗、充實。書,讓我的夢想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記得有一次,我和小夥伴玩“成語接龍”的遊戲:“成千上萬”、“萬事如意”、“意味深長”……一個個成語從他們的嘴裏脱口而出,輪到我了,我的心不由得咯噔一跳:“哎呀,有什麼‘長’開頭的成語呀?”我一邊抓着頭皮一邊想,好半天也沒憋出一個成語來,“嗯……啊……嗯……”漸漸地,兩盞“大紅燈籠”悄悄地掛上了我的臉頰。我像蔫了的黃花菜一樣垂下頭,轉身飛快地跑走了。回到家,我和媽媽説了事情的經過,媽媽對我説:“你只要多看書,自然而然就會積累很多的成語和句子。”於是,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多看書,多積累好詞好句。

媽媽給我推薦的第一本書是《窗邊的小豆豆》。天真活潑、調皮可愛的小豆豆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在書裏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從那時起,我和書就像是兩塊磁鐵,牢牢地吸在了一起:淘氣機靈的馬小跳、歷經苦難的福官、忠心耿耿的大蟒蛇、憨厚可愛的小豬稀哩呼嚕都是我心中的好朋友,楊紅櫻、毛蘆蘆、沈石溪、孫幼軍……他們都是我崇拜的偶像,他們的作品是多麼美麗,多麼動人,多麼有趣啊!

書中有許多做人的道理,它教會了我怎樣和小夥伴相處;書中有許多美麗的風景,它可以帶我免費遊覽整個世界;書中隱藏着無窮無盡的奧祕,等待我們去發現、去探索……

高爾基曾經説過:“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書,是我學習知識的老師;書,是我健康成長的階梯;書,是我實現夢想的鑰匙;書,是我騰飛的翅膀!

篇5: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大家好!

今天,是我校讀書月活動啟動的日子,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想首先和大家分享一組有關國民,人年均閲讀量的數據對比:日本40本、韓國11本、法國20本、以色列60本、中國4.5本。

還有來自聯合國對世界500強企業家讀書情況進行調查統計的數據:日本企業家一年讀書50本,中國企業家一年讀書0.5本,相差100倍。其中,中國人讀的書中,還有一部分是教輔書、工具書和養生書,人文類書籍更是少的可憐。一名印度人寫的《令人憂慮,不閲讀的中國人》紅遍網絡。他在文中為我們感到憂慮:如果就此疏遠了靈魂,未來的中國可能會為此付出代價。

記得有一位學者説過: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應該是一個人的閲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閲讀水平;一個社會到底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就看閲讀能植根多深,一個國家誰在看書,看哪些書,就決定了這個國家的未來。讀書不僅僅影響到個人,還影響到整個民族,整個社會。要知道: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為此我們向同學們發出如下倡議:

1.制定讀書計劃,認真選擇閲讀經典名著,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2.積極參加班級的新書推介會、讀書報告會,與好書交朋友,讓好書伴我們成長。

3.週末的時候多光顧新華書店,瀏覽各種書籍,擴大自己的視野,並做到在家與父母共讀好書,營造書香家庭。

4.認真寫好讀書筆記,並及時將自己的讀書筆記推薦給老師,發到班級的網上,以方便與老師、同學交流。

同學們,莎士比亞説: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

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今天,學校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閲讀氛圍,我們不要辜負了學校、老師對我們的期望,讓我們捧起書本,與書為友,與經典為友,讓我們靈動的心自由地翱翔於“學海”與“書山”之間,讓讀書成為習慣,讓學習成為樂趣!讓我們在這個充滿書香的校園裏茁壯成長吧!

謝謝大家!

篇6: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大家好!我是來自二年2班的劉佳可人,站在這裏的我此時心中感到無比的激動與自信,首先我要感謝領導和老師給我這次彙報的機會,其次我還要感謝我的一位好朋友那就是――書!我從書那裏獲取了很多的精神食糧,吸取了更多的智慧營養。今天我彙報的題目是《書――你是我一生的朋友》。

其實,以前我是個不愛看書的孩子,可爸爸媽媽經常鼓勵我多讀書,説讀書可以開拓眼界,增長知識、懂得做人的道理等等,但我就是不感興趣。記得在一年級下學期,媽媽和老師讓我們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那時我覺得無從下筆不知如何去寫,就想起了媽媽常跟我説的一句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於是我就讓媽媽帶我到書店買了兩本《手把手教你日記起步》,回到家裏我如獲珍寶似的認真看了起來,沒事時我就看,看完後我就模仿着寫了幾回,慢慢地我掌握了寫日記的方法,也能把我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想寫出來了。就這樣我對書漸漸有了好感,覺得書對我幫助很大,從此我認定書是我一生的朋友,因此,我書架上的書也漸漸的多起來。像《愛的教育》、《母親》、《十萬個為什麼》、《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這些都是我愛看的書。

在家裏每個房間都有我讀書的身影,讀書確實能讓我收穫頗多。瞧!從《愛的教育》中,我找到了愛的源泉;從《母親》中,我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從《四庫全書》中,我瞭解了古今中外的歷史;我知道白雪公主因為善良多次上了皇后的當,也因為善良得到了小矮人的呵護並最終獲得了王子的愛情,過上幸福的生活。我不僅為灰姑娘着迷,為醜小鴨喝彩,更為我存在的這個世界而驚歎!書,她就好像我的老師,傳授了我課本中無法知道的真諦,所以我對書的感情與日俱增,閒暇、無聊時我就與書為伴。我很喜歡過每週的星期三,也就是我校的讀書日,最後兩節課是我與書相約的時候,我可以暢遊在書的海洋裏。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同學們,願你們和我一起與書做一生的朋友吧,相信你也會從中得到很多的幫助,使你受益終生!最後我要對書説――書,你是我一生的朋友,有你相伴,我將無悔人生!

謝謝大家,我的彙報完畢。

篇7: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大家好!

今天我的發言的主題是“論物盡其用”,每個物體都是有價值的,但價值的大小不在於物體本身,而取決於用它的人,今天不談“物盡其用”的大道理,只談如何物盡其用。那就從如何用好這一棵樹開始談起吧。

有人説樹是個好東西,我可以砍了變現,留着等升值,我還可以拿它來造房子造傢俱,一棵樹的多個部位我都用上了,這就是物盡其用。

但恕我直言,這樣的用法是“膚淺”的,因為你只用了它的外在而沒去用它的內在,看見樹就是木頭傢俱,看到石頭就是牆屋,這不是物盡其用。

外在用了“膚淺”,那我用內在不就“高深”了嗎?有人又會説,我看到樹,看到的是它美麗的配色,看的是它優美的曲線,看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看的是威武堅挺,是“欲與天公試比高”。

但我不太認同,的確我很喜歡物品的文學價值,它的詩意,可是如此“高深”過了頭,只見內在卻不去管其用處。如果世界上大多是這種人,那我恐怕會餓死在路邊上。我較為認同的是學者們的做法。

這是一棵樹,學者可以分析它的組成結構,從而得到知識規律,這是樹上的蘋果,它落了下來,變成了一個定律,進而推導出來了無數的公式。這是外在上的物盡其用。

古人説飛流直下三千尺,我問為何不是上九重天?古人説一行白鷺上青天,我問為何是一行白鷺卻不是兩行白鷺?為何這天是青天卻不是黃天?為什麼它能上天?

看,這就是對內在的物盡其用。

學者既能用其內在,又能用其外在,可這就是物盡其用了麼?不對,用其外不如木商,用其內不如畫家,簡而言之,用得不夠。

這是個多元的世界,這個世界上總有木商,總有畫家,總有學者。當我是個木商,我會請畫家為我設計木工品的花紋;當我是個畫家,我會請學者把這樹放到家裏來好好觀賞;當我是個學者,我會請木商把我設計的發明雕刻出來。

什麼叫物盡其用?這才叫物盡其用,物品在一類人手中是無法盡其用的。

當然這只是顆樹,既然樹能如此盡其用,世界萬物也可以如此物盡其用。

篇8: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大家下午好!

先哲説:“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讀過《教師人文讀本》,我感受最深的是愛一對教育、對學生貫穿始終的愛。當母親把孩子送到學校,遠離自己的懷抱和視線,她只能在心底默默地祝福孩子在成長的每一個瞬間,都能得到真誠的關愛。

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了家長對孩子成長的擔憂以及對教育的期望,期望孩子在學校受到良好的教育,每一個新的生命,都如同一張白紙,讀書、識字,當他們求知若渴地注視着這個世界時,老師應給他們營造更多快樂的氛圍,讓他們感受到在學校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情。

教師應該具有良好的教育素養,而且還要有足夠的教師魅力。教育素養的基本構成是對所教的學科有深刻的認識,這樣才能抓住教育的本質和教學的內涵。

第一、精通本學科。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教材總有挖掘不完的課題,而每發現一個新的想法和教學思路把它傳遞給學生無疑會讓自己感到快樂,同時也會感覺教材不是在重複。

第二、激情。教師應該是個有情趣的人,要通過語調、姿勢、表情以及邏輯性的語言來吸引學生對課堂內容的關注。

第三、嚴格要求。要努力成為是一名在學問上嚴厲的教師,我一直堅信嚴師出高徒的道理,通過嚴格的教育能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習憤,以使他們今後受用終生。

第四、設計課堂。高效的教學要具有條理性,如果表達不清楚,即使你是該學科的權成人土也沒有用。當然教學可以採取一些變化的形式,如有可能,不妨讓理論、概念及經驗性的發現形象化以吸引學生,從而對他們的學習過程產生積極影響。

第五、責任心。優秀教師對教學質量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這需要一個教師的責任心來實現它。

回顧自己的教師經歷和參與新課改的路程,我由衷的感到,教育原來可以這樣富有激情和富有詩意。教師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它首先意味着一個精神世界,甚至可以説,教師的精神狀態是教師能否獲得專業發展的核心要素。一個缺少精神追求的人,他的知識再豐富,他的能力再強,他仍然不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教師。要先做人,再做教師。一個真正的人,正是以其豐富的精神行走於天地之間。

篇9: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我叫xx,來自四年級一班。

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閲讀則是解人生和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能成就人的`一生。

讀書如此重要,我們班在開學之初,就制定讀書計劃,積極發動學生參與到“讓書香浸潤童年,為幸福人生導航”的活動中來。還動員學生向班級捐獻自己平時愛看的各種圖書,我們班的喬心語同學一次就帶來30多本書,加上學校圖書館借來的書,我們班的圖書角的藏書量達到150多本。我們的閒暇時間基本上都放在閲讀上,讀書活動的開展,引領着每一位學生在書的海洋中暢遊,以書為友。

我們的老師為更好的培養我們愛讀書的好習慣,經常在週六週日時給我們佈置讀書的作業。不但要求我們在週末每天課外閲讀的時間不能少於30分鐘,而且還讓我們隨時記錄下自己在讀書中的收穫,摘抄好詞好句,寫一寫自己的讀書感悟。我們班每一個同學都有一個讀書筆記本,讀書筆記中記載着我們在讀書中的點滴積累。儘管最初同學都不太理解,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慢慢地喜歡上這種在陽光中靜靜的捧一本好書細細的品味的感覺。

我們班裏有四名圖書管理員,分別是喬恩賜、閻雅琪、喬心語和我。每個人手中都有一本少兒閲讀存摺。我們班裏的任何同學只要讀完一本書,就可以到圖書管理員那兒做好登記,然後就可以在閲讀存摺中加上5枚少兒閲讀幣,每天中午午飯後,同學們都喜歡在教室裏靜靜地捧上一本心愛的書,默默地讀着。每天中午的這段時光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我們少兒閲讀存摺中的閲讀幣也越來越多。

我們班裏開展的讀書活動還有繪製手抄報,一幅幅美麗的手抄報將我們對圖書的熱愛表現得淋漓盡致。讀書交流會上,大家的表現精彩極。每位同學都迫不及待的要將自己讀過的好書介紹給大家。

怎麼樣,我們班的讀書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吧。在讀書中我們有收穫,在成長,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們會更加熱愛讀書,讓自己的童年浸潤書的芳香,讓自己的幸福人生健康起航。

謝謝大家!

篇10: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尊敬的領導和老師:

大家好。

今天想和大家交流的是:作家冰心的一句話“好好讀,好好讀,好好讀”。

古人云:“讀書斷,寫字如神。”的確,讀書可以開闊視野,獲得豐富的知識;閲讀可以引導我們理解和學會如何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閲讀也可以提高我們的閲讀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説:“不重視讀書的家庭是平庸的家庭;不注重閲讀的學校是枯燥的學校;不重視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作為教育者,他們肩負着教書育人的重任,離不開書本的滋養,就像花離不開陽光的呵護,草離不開雨露的滋養。愛讀書的老師能有效的教書,愛讀書的老師能更好的教育人。俗話説“肚子裏的詩詞書法可以誇中國,最重要的是書能長久”。

讀書能使人獲得知識和智慧,因為“書有其金屋,書有其顏如玉。”沒錯,書中有知識,是一個聰明勤奮的祖先,在時間的長河中探索打撈閃亮的珍珠;書中有情感,是真摯深情的人,活生生的生命力量的凝結;書中有一種精神,就是勇敢頑強的人們,在不斷的追求中,把自己的理想提升到行動成長起來的生活的中國;書中有思想,是長期思考和無畏批判的永恆果實,種下了一切精神力量;書中有智慧,是靈魂之光,結合了生命的啟蒙和理性的追問。

讀書是一種快樂,一種享受,一種完美。一本好書,一杯香茶,可以送走一個蒼白的早晨,也可以送走一個飄雪的夜晚。朱自清大師説:“細嚼慢嚥,口中會流出一股濃濃的味道。”這種濃濃的味道就是書和讀書的味道。整件事就是:“大量暴露書香增添書香,書香勝飯香。”生活的樂趣在於讀書,有書為伴是甜蜜的。讀一本好書,可以知道生活的艱難,可以領略天地的大小,可以孤獨而不孤獨,可以吃苦而不悲傷,可以吃苦而不灰心,可以天之驕子而不驚,如雲中野鶴,可以保持一種優雅、儒雅、瀟灑、達觀的狀態。

生活中沒有書,就像沒有陽光;沒有書的生活就像沒有翅膀的鳥。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書籍是一個人的精神朋友,是這個世界能給予的最好最好的禮物。

我們都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遠;以書為墊腳石,我們可以爬得更高。“九年級夜五鼓不識字,怕得重感冒。”讓我們用審視的眼光看書,以書為友,向書學習,讓一縷書香陪伴你我!

謝謝大家!

篇11: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要與大家交流的是:作家冰心語“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有感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確, 讀書,可以拓寬我們的眼界,獲得豐富的知識;讀書,能引導我們明理,學會如何做個有修養的人;讀書,還能提高我們的閲讀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説過:“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學校,是一個乏味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閲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

作為教育工作者,肩負着教書育人的重任,離不開書的滋養,就像花朵離不開陽光的呵護,草兒離不開雨露的滋潤。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有效地教書,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更好的育人,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久遠”。

讀書能使人收穫知識和智慧,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是啊,書中有知識,那是聰慧而勤奮的先人們,在漫長的'時間之流中,探尋和打撈出來的閃光的珍珠;書中有情感,那是真誠與多情的人們,活生生的生命力量的凝結;書中有精神,那是勇敢而堅韌的人們,在不斷的追求中,將理想上升為行動生長而成的生命之華;書中有思想,那是長久的思考與無畏的批判者,以全部的精神力量種植的永恆之果;書中有智慧,那是用生命的證悟與理性的考問,融會而成的靈魂之光……

讀書是一種快樂,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極致。一本好書,一杯香茗,便可送走一個蒼白的早晨或風雪黃昏。朱自清大師説:“緩緩地咀嚼一番,便會有濃密的滋味從口角流出。”這濃濃的滋味就是書味,讀書之味。真個是:“博覽羣書添雅趣,縷縷書香勝飯香。”人生樂趣在讀書,有書為伴心甘甜。讀好書,能知曉人生之難,體味天地之大,寂寞而不孤,受苦而不悲,受創而不餒,受寵而不驚,如閒雲野鶴,保持着一種雍容雅怡,瀟灑達觀的境界。

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人生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上,書是一個人精神上的朋友,是這個世界能饋贈的最好、最優秀的禮物。

我們都知道,站在巨人的肩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遠;以書作墊腳石,我們可以攀得更高。“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讓我們以審視的目光閲讀書籍,與書為友,以書為鑑,讓一縷書香伴你我同行!

謝謝大家!

篇12: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個自信的人。只要是我認定的事,我都有足夠的信心去做好它。追究我自信的原因,我想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總結:從小生活在鼓勵之中,讓我學會了自信。但熟不知,為了這可貴的自信,其實我付出了十分“沉重的代價”。(開個玩笑)

小時候,媽媽不允許我們看課外書,兩個姐姐總是偷偷摸摸地看一些,總會被發現,他們會因此挨吵,甚至捱打。我並不是個十分聽話的孩子,可是媽媽制定下的規矩,我還不敢不服從,於是我總拿着語文課本坐在平房上讀,因此贏得了不少的“誇獎”,長此下去,我那看課外書的念頭便在媽媽片面的導向中漸漸消失了。

沒在小時侯養成讀書的習慣,讓我長大以後的再學習變得很被動。別人是為興趣而讀書,而我卻是為提高自己而讀書。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沒有和我“同病相憐”的,但我知道,這樣讀書會比別人少了很多樂趣。

每天下班,大家都會看着我掂着鼓囊囊的書兜往家趕。我那提兜裏裝的有教案,備課資料,還有些其他的教育類的書籍。我每天不辭辛苦地把他們掂到家裏,其實也並沒看多少。吃過飯後,我寧願在洗碗,拖地板上耗費體力,也不怎麼喜歡拿着書躺在沙發上翻上幾頁。況且那樣的坐姿會影響我的看書效果。我總要坐在書桌前,開着枱燈,正兒八經地坐着跟辦公室裏一樣的椅子,才能集中精力去學習。你光聽聽就知道,這是多麼“艱難”的讀書。可因為我的好學,我的認真,使我這樣一個讀書習慣不好的人也從那眾多的教育書籍中獲得了不少的靈感與頓悟,使我在自己的語文課堂上能夠得心應手。我想,如果我的讀書興趣再濃一些,習慣再好一些,能力再強一些,我肯定會從書中獲得更多的東西,我也會比現在更優秀得多。

不怕大家笑話,前一陣子,我又從閲覽室借走了大家可能都看煩了,翻爛了的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放在我的牀頭,每天臨睡前翻上幾頁。我想的是,自己文學功底不深,作為語文教師,它需求的不僅僅是掌握好的教法,更多的是自己用自己高深的文學素養打動學生。

今天在“好書大家讀”推薦會上,我跟大家交流了我的讀書歷程。雖然這是一段並不讓我引以自豪的過去,但我還是抱着一顆真誠的心給大家交流了出來。願大家能從我的例子上得到啟示。希望有孩子的同事能夠鼓勵孩子多看書,千萬不可澆滅他們那高漲的讀書熱情,不要在書的內容做過多的限制,只要思想健康,只要他們喜歡,就放心讓他們讀吧!同時,也希望和我有類似經歷老師們能夠早早醒悟,趁着學校創建書香校園,學習型校園的大好時機,能夠管住自己,行動起來,多讀書,讀好書吧!

篇13: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食品102班的xxx,今天很高興能在這裏和大家交流我的讀書心得,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啟迪與感悟。讓我將從作者、創作背景、內容簡介、人物簡介、精彩語句這五個方面將它介紹給你們。

首先,讓我們走進路遙,瞭解路遙。“平凡的世界,輝煌的人生”,這句刻在路遙墓碑上的話,正是他一生最真實的寫照。路遙出生於陝北一個世代農民家庭,因家庭貧困,從小被過繼給他的伯父。所以他的寫作素材基本來自農村生活,他認為“只有在無比沉重的勞動中,人才活得更為充實”,而《平凡的世界》中處處有他早年心酸生活的影子。

接下來,大家看到的是《平凡的世界》的創作背景。這部百萬字的鉅著可以説是路遙的嘔心瀝血之作,歷時六年完成。創作過程中,路遙一度沉浸在書中無法回到現實世界,正如ppt上所寫的,路遙在作品完成後甚至連過馬路也要弟弟攙扶,而這部作品也給路遙帶來了至高的榮譽——“茅盾文學獎”,這是對作品的肯定,更是對路遙的肯定。

《平凡的世界》到底是一部怎樣的書呢?下面讓我們看看它的內容簡介。這部書時間跨度從1975年到1985年,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國近10年間城鄉社會生活的巨大歷史性變遷。全書成功地塑造了孫少安和孫少平這些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難的人們,在這裏人性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苦難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着。那麼書中主人公的身上發生了哪些故事呢?讓我們接着往下看。

孫少安——負重前行的跋涉者。孫少安天資聰穎,但由於家境貧寒,他早早地退學幫助扶持全家生計。而對於青梅竹馬的田潤葉,他只能遠遠避之,最後娶了不收彩禮的賀秀蓮。儘管只有高小文化,孫少安憑藉生活的歷練和聰慧的天資,使他對社會有着超出一般農民境界的獨到理解。

孫少平——平凡世界的精神鬥士。孫少平的一生體現了平凡人生的輝煌意義,他從一名高中畢業生成為一名煤礦工人,其間經歷了波瀾壯闊的人生歷程。在本書中孫少平是最令我牽掛的。在閲讀過程中,我一度為他的苦難而落淚,為他與田曉霞情感的波折而揪心。全書最後失去愛人又毀容的他,選擇回到煤礦做一名普通的礦工,讓我憐惜萬分。

最後來説説田曉霞吧,她既是孫少平的女友,也是他精神的導師,正是她,使孫少平這塊未經雕琢的璞玉綻放奪目光芒。在書中,雖然無情的洪水奪去了她的生命,但她將連同那個永遠不會兑現的“兩年之約”永遠活在孫少平的心中,更活在萬千讀者心中。

這就是我要介紹的三位主人公,他們雖來自書中,但他們鮮明的形象激勵了無數掙扎在社會底層的人。下面讓我們共同欣賞《平凡的世界》中的精彩的語句。(讀ppt上面的句子)

《平凡的世界》,激勵着我們,感動着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遠;以書做墊腳石,我們可以攀的更高。在這平凡的世界裏,在面對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種種困境和磨難時,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如書中的主人公那般勇敢的面對。《平凡的世界》教會了我面對生活與困境的態度,現在,我把它推薦給你們,希望也能感動你們,給你們以啟迪。這就是我交流的全部內容,心靈碰撞,品味成長,再次感謝大家的傾聽,謝謝。

篇14: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近日讀了《劉可欽與主體教育》一書,我受到了啟發。我認為最本質的問題還是師德。對教師來説,熱愛不熱愛教育事業,愛不愛自己的學生,是首要的、核心的。劉可欽不僅具有優秀教師的高尚品格,而且對工作充滿了熱情,她熱愛她的事業,愛她的學生。她覺得這樣就是她人生的幸福境界。

在這本書中有這樣的一段話:“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不可重複的,無法替代的個體,這種差異和獨特是每個人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應該正視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選擇。“天生我才必有用”。讓每個學生感到他在這個班裏同樣是重要的,讓我們的視野中沒有教育的盲區,把博大的師愛遍撒每一個孩子。”

這段話對我的受益匪淺。在課堂上,我過多的關注優秀的學生,幾乎沒有聆聽中下孩子的想法,沒讓每個孩子都説出自己的想法。

在課堂上可以看出,教師對每個學生充滿着愛心和信心,學生們則不僅積極主動地參與,生動活潑地學習,而且和教師配合默契,表現出對教師充滿着敬愛的感情。教學達到這種程度,可以説到了較高的教育境界。這不是一名簡單的教學能手所能達到的。我們的身邊就有許多教學能手,他們能把書本知識很好地傳授給學生,能使學生考出好成績,考上好學校,但並非就是最優秀的教師,至少在我的眼裏是這樣。劉老師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不僅課講得好,而且給人一種高雅、親和的感覺。欲求教書好,先做讀書人。作為教師,我們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滿足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要求;才能以淵博的知識贏得學生的尊重。讀書既可以拓展知識面,又可以改變我們單調的生活狀態;既可以增長教師的職業智慧,又可以陶冶教師高尚情操。

老師們,你們想享受幸福嗎?那麼,就跟我來吧,與書共舞,體驗教育幸福!老師們,讓我們從讀書開始,讓你的八小時之外溢滿書香,給自己充電,

豐富自己的學識,鍛鍊自己的能力,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靜品書香,為心靈尋一份踏實!捧着書,打開心。慢慢釋放出自己,填滿快樂的因素!願我們“讀永恆的書,做博雅的人”!

篇15: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同學們,老師們,早上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讀書伴我行》。

人生如清泉,我們如激流,不要岸。我們年輕,沒有經驗,意氣風發,充滿夢想,渴望在風浪中航行。也許我們會迷失方向,也許我們會陷入腐敗,也許我們會被礁石撞得遍體鱗傷。依靠堅強的精神是沒有用的。我們需要一個指南針指引我們前進,那就是“書”。

如果你仍然對未來感到困惑,那麼你可以讀一本書,這是一張生活地圖,將帶領你環遊世界。“感受大海無盡的壯闊,體驗沙漠的起伏,在夕陽下探索尼羅河畔金字塔的神祕,追尋迷霧喜馬拉雅山峯頂的聖潔”。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行動,那麼你可以看書。書籍是迷霧中的`燈塔,指引你嘗試無限的可能性,塑造你的人格和品格,在閲讀的過程中塑造你的成長、理想、勇氣、智慧、力量和自信。這些都會是讀書帶來的禮物。

不管一個人有多偉大,如果他把生活分成每一天,他會發現大部分的日子都是平淡瑣碎的,但是如果一個人愛上了讀書,並且能夠堅持下去,平淡瑣碎就可以凝聚成一個成長的加油站,促使你走向成功的彼岸。我們不能讓生活靜止,但閲讀會讓生活更有活力。太多的東西沉在時間裏,夾在書頁之間就成了永恆。同學們,讓我們少一些魯莽和抱怨,多一些想法和行動,在閲讀中發現自己,綻放自己。

篇16: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每個瞭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自信的人。只要是我相信的,我就有足夠的信心做好。調查我自信的原因,我覺得可以用下面這句話來總結:從小生活在鼓勵中,教會了我自信。但我不知道,為了這份珍貴的自信,我其實付出了非常“沉重”的代價。(開玩笑)

我小的時候,我媽不允許我們看課外書。我兩個姐姐總是偷偷看一些書,總是被發現。他們會變得吵鬧,甚至捱打。我不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但還是不敢不遵守媽媽定的規矩,所以總是拿着語文課本坐在平房上看,從而贏得了很多“讚美”。如果這樣下去,我看課外書的想法會在我媽一邊倒的指導下逐漸消失。

小時候沒有養成讀書的習慣,長大後變得很被動。別人讀書是為了興趣,我讀書是為了自我提升。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人和我是一條船上的,但我知道讀書會比別人少很多樂趣。

每天下班,大家都會看着我掂着鼓鼓囊囊的書口袋開車回家。我的口袋裏有教案、備課材料和其他教育書籍。我每天都不厭其煩地稱它們,但我並沒有看到太多。吃完飯我更喜歡洗碗拖地,不喜歡拿着書躺在沙發上翻幾頁。另外,那樣坐着會影響我的閲讀效果。我總是要坐在書桌前,開着枱燈,坐在和辦公室一樣的椅子上,這樣才能專心學習。光聽就知道學習有多難。但是由於我的求知慾和認真,一個閲讀習慣不好的人從無數的教育書籍中獲得了很多啟發和洞察力,這讓我在自己的語文課上得心應手。我想,如果我有更強的閲讀興趣,更好的習慣,更強的能力,我一定會從書裏得到更多的東西,我會比現在好很多。

我不怕大家的笑話。前陣子從閲覽室借的。大家可能都厭倦了。爛四大古典小説之一《紅樓夢》,放在我牀頭,每天睡前翻幾頁。我想的是我的文學背景不深。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僅需要掌握好的教學方法,還需要用他深厚的文學素養打動學生。

今天在“全民好書”推介會上,我和大家分享了我的讀書心得。雖然這是一段我並不引以為豪的過去,但我還是以一顆真誠的心與你交流。希望大家能從我的例子中得到啟發。希望有孩子的同事能鼓勵孩子多讀書,永遠不要熄滅孩子高漲的讀書熱情,不要對書的內容做太多限制。只要他們心理健康,只要他們喜歡,就讓他們放心讀書!同時也希望和我有類似經歷的老師能早點醒來,利用創造書香校園和學習校園的大好機會,控制自己,行動起來,多讀書,讀好書!

篇17: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讀書伴我行》。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大門,是人類文明的果實,是儲存知識的寶庫,是浩瀚的海洋,是成就偉大事業的力量源泉。

我從小就愛看書。現在,閲讀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一本好書,一杯綠茶,無數個安靜的早晨,美麗的夜晚,温暖的夜晚,與書中的偉人交流思想,穿越時空的隧道,與名家分享讀書的樂趣。耶!不管一個人在哪裏,不管多窮多冷,不管多難,只要他有一顆火熱的心,熱愛生活,生活就等於你。閲讀可以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快樂。在閲讀中,我不斷地發現自己,檢查自己,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文章的中心伴隨着書籍,我一天天變得充實;伴隨着書籍,我生命的真諦一天天移動;在書的陪伴下,我作為一名優秀的國小語文老師一天天長大。

有一本書叫《愛的教育》,是意大利國小四年級學生在一個學年的十個月裏寫的日記。書中有100篇文章,無論哪一章哪一節,愛情都被深刻表達的淋漓盡致。孩子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真愛是夜裏的花香,是黑暗中的寶石,是醫生聽到的第一聲心跳,是平時的奇蹟,是夜空中散落的星星織成的柔軟的白雲。正是因為這份真誠,這份愛。

篇18: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女士們先生們,你們有沒有和哈利波特一起在掃帚上游泳的經歷?你和馬小跳打回花賊了嗎?你和泰迪熊一起吃過蜂蜜嗎?嘿嘿,説實話,我都試過了!在哪裏?嘿,當然在書裏!我也知道“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忠於報國的岳飛。是媽媽從小培養了我愛讀書的好習慣。記得小時候經常看媽媽的英語教課書,經常翻來覆去看。我媽見我這麼愛看書,就給我訂了《聰明娃娃》、《東方寶寶》之類的書,我再也沒拿過。晚上我讓媽媽給我讀《東方寶寶》書裏的故事,慢慢的我會把書裏的故事講給別的小朋友聽。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的閲讀水平和閲讀方法也在提高。從《東方寶寶》雜誌到四大古典小説,從《格林童話》到高爾基的《童年》,都在我腦子裏。多讀書讓我受益匪淺。公主童話教會了我善良;閲讀訓練營教會了我如何閲讀。

我記得,我五歲的時候,去外婆家過除夕。我和弟弟妹妹爭着坐在桌子上。然後,我們拿起筷子開始吃好吃的,有説有笑,而我爺爺奶奶則站在一旁等着他們的阿姨爸爸媽媽。由於我們的無知,他們被成年人視為不禮貌的孩子。自從看了《弟子規》這本書,我就明白了“老人站起來,年輕人站起來。”而且,我現在在家裏是一個有禮貌的男孩子,在學校是一個有禮貌的模範,在社會上是一個有禮貌的小市民。

我小時候很愛惡作劇。有一次,我爸爸睡覺的時候,我給他做了個豬尾巴。後來爸爸給我買了《好習慣影響學生的一生》讓我看。看的時候覺得很慚愧,意識到自己之前做錯了什麼。之後,我改掉了惡作劇的壞習慣。父親看在眼裏,心裏樂在其中!

像神一樣讀書寫字沒問題。以前我最討厭寫作文。每次寫的時候都頭疼。我媽看完給我買了《獲獎作文》。我每天都讀,記住了一些好的單詞和句子。漸漸的,我愛上了作文。寫小作品,經常被老師表揚。

多讀書,讓我的生活充滿快樂!多讀書,讓我的寫作進步!多讀書,讓我知道做人的道理!多讀書讓我的知識越來越豐富!讀書有那麼多好處,所以,同學們,我們一起看書吧。

篇19: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我要跟大家交流的書目是《名師備課經驗(語文卷)》。這本書中詳細地為我們介紹了以下17位語文名師的備課經驗,(出示17位名師的名字:於永正、張化萬、趙景瑞、竇桂梅、王崧舟、孫雙金、盛新鳳、閆學、周益民、吉春婭、曹曉紅、俞國娣、鄧彤、吳樂琴、殷光黎、羅樹庚、陳道佩)相信每一位語文老師都會很熟悉這些響噹噹的人物,他們都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領軍人。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很好地借鑑名師們的“備課智慧”,尋覓“有效備課”的路徑。

細讀名師們的備課經驗,他們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側重點也不盡相同,但卻始終洋溢着一種情懷,那就是用心、用情、用力。他們在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全身心地備課。他們在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時,都不約而同地談到了一點:“要真正做到課堂師生生命活力的張揚,課前的準備至關重要。只有備課預約的精彩,才有課堂教學的精彩。”

品味名師們的備課經驗,他們的每一份設計無不閃動着他們的教學思想,流動着他們生命的活力。即使是一篇已經可以熟讀成誦、執教很多次的課文,再次執教時,這些名師們仍舊會花大量的精力去反覆思考,重新整合教材,研究學生,設計教法。這種孜孜以求、追求完美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下面,我僅推薦特級教師趙景瑞老師的寶貴經驗:《語文教學“全程備課”的三部曲》與大家共享。

第一部曲:課前的預設備課――前奏曲。

(一)看重教材。教材是新課標精神的體現,是語文教學任務的依據,是教學內容的載體,也是教學過程的支架。所以,必須看重教材。

(二)看透教材。我們應當做教材的真正主人。“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作為例子,目的是為了學生。學生不是為教材服務,而是教材為學生服務。語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數不是為學生寫的,而是選來借用的,用來培育學生的語文素養,看透這一點,就會跳出教材思考。語文教材猶如“煤塊”,可以再利用,看透這一點,就會在深刻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創造性開發、駕馭教材。學習課文要着眼於過程與方法,變學會為會學,形成閲讀能力及習慣。要在語境中學語文,不能離開語境孤立地學詞法、句法、章法,要聯繫生活,要聯繫上下文。理解教材,在形成共識的前提下,應鼓勵學生共創。看清這一點,對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將大有裨益。

(三)鑽透教材。

1、鑽“面”。

要整體把握課文,不僅要理解每段具體內容,而且要抓住全文的主要內容。

2、鑽“線”。

縱向地整體把握課文,是深層地整體把握,猶如穿糖葫蘆,要抓住糖葫蘆的那根竹籤。一般要鑽好結構線、主旨線、情感線。

3、鑽“體”。

就是以文本為依託,瞭解文本背後的內容,瞭解寫作背景,補充有關資料。

4、鑽“點”。

應善於抓住牽一髮動全身的“牛鼻子”,以一滴水去透視太陽,鑽研反映整體的字、詞、句、段……

(四)用足教材。要讓教材為學而用,就要善於用足教材。可從以下幾點去備課:

1、品點。

要品味語言的音、形、意、道、境、情、採;

2、擴點。

教材給教師和學生留出了再創造的空間,每篇課文都有簡略處、省略處、概括處、延伸處,這正是給學生練語的空間,是極好的擴點。

3、疑點。

也就是要啟發學生多提幾個為什麼。

4、異點。

學生的認識可能會有不同,鼓勵求異,開拓創新的空間,備課時要抓住異點,開展創造性的語文實踐活動。

5、爭點。

就是要善於抓住教材揭示的矛盾衝突,引發學生討論、爭論。

6、聯點。

就是要找到文章的比較點、聯繫點,引導學生髮現、解讀、運用。

7、移點。

就是要讓學生轉換角色,角色扮演,移角色、移情境、移情感,實現與文本的真正對話。

8、評點。通過自我建構,去評價作者、評價人物、評價情節、評價觀點、評價語言等。

9、融點。

就是融入課外有關信息,進行綜合學習。

10、積點。

就是讓學生賞析、積累、運用語言。

11、盲點。盲點就是教材中學生不易發現的關鍵處。備課要抓住學生認知盲點,引發情趣,激發思維,引導走向光明。

第二部曲:課中的現設備課――變奏曲。在這一環節中,趙景瑞老師強調:課前備課不等於課上的“背課”,備課是思維活動,不只是撰寫活動,意料之外是現設備課的生成資源,現設備課的關鍵是善於應變。就是説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意外情況我們怎樣運用教學機智,化意外為契機,生成新的教育機會。

第三部曲:課後的反思備課――續曲。上完課是課堂教學的結束,但對備課來説,並沒有結束。從某種意義上説,課堂教學是探索的科學,只有主動探究,才會觸到語文教學的真諦,課堂教學是遺憾的藝術,這遺憾應是自我感到的遺憾,只有主動遺憾,才説明發現了不足,才會對今後的教學效果產生積極的影響,對教師的自我專業化發展產生催化作用。課上完了,再次對這節課進行“教學設計”,回憶自己的教學實踐,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哪些地方是現設備課的。虛心聆聽旁人評議。持之以恆地撰寫反思筆記,可寫反思後的教案,可寫教學反思隨筆,抓住教學中印象深、有啟發、有現設的環節來敍述。

以上是趙景瑞老師備課的“三部曲”,全面詳細地為我們闡釋了語文備課的全過程,使看過的語文老師們都會受益匪淺。而其他名師們的備課經驗,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精彩,希望語文老師們都能夠品讀一下這本《名師備課經驗(語文卷)》。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其實讀書是最好的備課。讓我們每個人都去博覽羣書,充實自己,促進自己的專業化發展。

篇20: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感謝學校領導為我們搭建這樣一個交流的平台。我想:一次讀書交流會就是一次自我學習與成長。

曾經我一度為自己沒有特長而感到自卑,後來找到一條捷徑——讀書。因為這既不需要花費許多金錢,而且能讓自己變得優雅,可以豐富自己的內心。於是,閒暇時抱本閒書成了我自以為的興趣愛好!

寒假前我借了兩本書:李敖的《傳統下的獨白》和肖川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還有研訓營佈置的《西方哲學15講》,前兩本書的選擇只因他們的作者,後一本則是閲讀任務。説實話,寒假裏一是沒靜下來讀,二是這三本書以我現在的閲讀水平讀起來還是有點吃力的。所以我便草草讀完了事。直到接到通知要求製作ppt我才又把《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拾起來認真讀了一遍。讀完收穫有一些,解讀卻談不上。今天我只是把自己在閲讀過程中關注的句段向大家彙報一下。借用肖川的話説就是“附庸而後風雅”,於是我把它改一下作為自己彙報的標題,也是我的讀書觀吧!

下面我借用朱xx教授的兩句話開始我今天的閲讀彙報

“閲讀,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

閲讀,讓博學和睿智拯救我們!

閲讀,讓歷史和時間記住我們!

閲讀,讓吾國之精魂永世傳承!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的彙報分為三部分:走進《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我的收穫和拾貝。先來看一下《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這本書(點幻燈片)簡介封面設計。

作者簡介:肖川,原名肖貴祥,1963年1月3日出生,湖南望城人,教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教授,英國教育哲學協會會員;是我國生命教育領域的開拓者之一。《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等多家媒體特邀作者。出版《教育的理想與信念》等20多部著作。

內容簡介:《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是作者歷時10年寫就的一本教育隨筆.書中收錄的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學眾多的重要領域和主題,其獨特之處在於:對教育世界中那些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現象,給與學理上的闡釋,併發掘出其中的文化內涵與精神底藴,從而收到以小見大、見微知著、以孔窺豹、洞幽查微的效果。

整體收穫:與其他的教育理論著作不同,這本書多了一些感悟、率真和靈性,在愉快的閲讀中,你不時會有一種悠然心會的美妙感覺…

整本書中洋溢着濃濃的人間情懷,在字裏行間你能感受到作者對於教育、人生與社會獨到而細膩的洞察與體認。

如果您用心閲讀本書,不知不覺地您的語言會受到影響——不僅是詞彙的豐富,還有表達方式的獨特

教育首先應該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識、文化或政治、法律的傳授和灌輸。(勞凱聲)

在他的追問中,始終懷有一種正當的力量。在肖川美好文字的背後,是人性的多姿多彩,是無數驀然回首之後的動情時刻。(張文質)

文字的奇蹟也可能變為生活的奇蹟——我們的認識、闡釋、命名和書寫能夠將人性的尊嚴以及優美的光輝賦予我們的生活。(肖川)

拾貝:(依次點幻燈片)

1.教育隨筆作為一種教育思想的表達方式,親切、隨意卻不隨便。在輕鬆、輕盈之中,它透着一種內在的嚴肅與莊重。它是有感而發、不吐不快的大實話。它力圖用感性的文字表達理性的思考,用詩意的語言描繪多彩的教育世界。

2.教育給了我們什麼

什麼是教育?西方有位才子作了意味深長的詮釋:“把所學的東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教育即解放,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啟蒙,而不是宣傳和灌輸;是平等對話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命令;是豐富認識,而不是統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極防範。

3.什麼是良好的教育

在教育中,如果我們能用心去營造一種充滿真情與關愛的氛圍,良好的教育就有了最切實的保障。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啟發智慧和鼓舞人心的書往往決定一個人的前途。學校首先是書籍。”

感悟:感同身受!給孩子們提供更多閲讀好書的機會是孩子的一種內在需求,應予以充分的重視,而非一味地佈置作業,默寫抄詞。

4.一個受過情感教育的人,一定會是一個温順、謙和、善於溝通且能喚起人們對於生活的熱愛和柔情的人,而不會是一個專橫、霸道、粗野、暴戾之人。

感悟:給學生良好的教育,既要讓學生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感化與陶冶,又要抓住一些教育契機使學生獲得高峯體驗,使學生獲致“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的情性修養,朝着最終達到“得失在所不計,譭譽無動於衷”的生命境界而努力。

5.與經典為友

既然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那麼,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守經答變,返本開新”。所謂“守經答變”,即堅守、守護那些永恆的真理、古老的智慧、不變的“倫常”,並以此對時代的變化所帶來的挑戰給予迴應;如果不能“守經”,也就缺乏了根基,“守經”是為了“答變”。

感悟:的確,現在的孩子對於中國古代經典著作的接觸實在太少,包括老師也是如此,文化底藴淺薄。所以今後在班級中推進經典閲讀,培養學生的語文底藴還是很有必要的。(經典閲讀、讀寫大賽)

6.心存感激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貪婪與抱怨;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自大與冷漠;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與虛榮;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獻。

心存感激,是一種朗朗的心境,一種人性的光輝,天空因此而變得湛藍,空氣因此而變得濕潤,美好的事物因此而變得離我們很近很近。

感悟:感恩教育應該貫穿於我們教育活動的始終。

7.教師的“六個學會”

學會等待、學會分享、學會寬容、學會選擇、學會合作、學會創新。

感悟:“等待”排在第一位,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不言而喻。“教育是一個慢的過程”,任何急功近利的教學行為都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可取的。

8.閒適

別將生命之弦繃得太緊,留一份閒適給自己。

閒適不是慵懶,不是無所事事的光陰虛擲,它是生命積極的存在狀態,是生活意趣的盡情揮灑。

急功近利不會有閒適,慾壑難填的人,也不會有閒適。

理性的頓悟,靈性的升發,需要閒適;心靈的舒展,視界的敞亮,也需要閒適。情趣,每每在閒適從容中一展風采。

留一份閒適給自己,享受生命的從容與美好。

9.後記

我力圖創造出一種融哲學的理趣、散文的韻致和宗教的情懷於一體的表述風格。因此,我更願意用“心”來寫一點文字,讓讀者讀出啟迪之外的一點激動,一點推動,一點感動;讀出一種情懷,一種心境,一種胸襟,一種器局,讀出一個完整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來。

感悟:我們閲讀這本書也是要走心的。延伸開來説我們是需要用心靈去工作的。

10.最後我想説的是:我讀這本書只是囫圇吞棗、一知半解,當然我的解讀就更是淺嘗輒止。這與我閲讀態度不夠端正有關,更因為我的底藴不足以駕馭這些深奧的專業語言。如果你有興趣或者產生了一些閲讀的願望,就去啃啃這些營養豐富的教育滋養品吧!

因為:心與書的交流,是一種滋潤,也是內省與自察。伴隨着感悟和體會,淡淡的喜悦在心頭升起.當我們以古典的心情對待閲讀時,春日的鮮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殘陽,都將以更為美好的風姿走進我們日臻完滿的生活!

篇21: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古人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確, 讀書,可以拓寬我們的眼界,獲得豐富的知識;讀書,能引導我們明理,學會如何做個有修養的人;讀書,還能提高我們的閲讀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本好書就像一艘航船,引領我們從淺狹的港灣駛向生活無垠的海洋。優秀的書籍可以讓我們盡情歡笑,讓我們莊嚴思考,可以讓我們奮發圖強,讓我們勇於創造!在書的世界裏,可以領略廣闊的天地,欣賞壯麗的山河;可以知文史經,品詩詞歌賦;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長,眺望未來的瑰麗!

熱愛讀書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中華民族歷來提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華上下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文明,正是通過歷代優秀的不朽的書籍,才得以薪火相傳!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才得以源遠流長!

一個民族因讀書而興旺;

一個國家因讀書而富強;

一個人的一生因讀書而美麗。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周總理説過:“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發展離不開創新,要創新離不開學習,要學習離不開讀書。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面對洶湧而來的世界經濟知識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浪潮,我們需要學習更多的新知識,需要練就更強的新本領。終身學習必將成為每個人的立世之本,否則,將會被社會所淘汰。故,讀書、學習、創新、發展就比任何時代都顯得更加重要和需要。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開卷有益!讓書籍,成為我們一生的朋友,在讀書中體味人生,感悟生命;在讀書中提高生活品位;在讀書中成長成才。

我們實驗國小正努力以“書香”營造書畫的校園特色,打造“書香校園”文化。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快快行動,投身於火熱的讀書活動吧。在這萬物生長的季節,讓我們把讀書活動真正作為一次新的耕耘與播種,讓迷人的濃濃書香飄溢在我們的校園和家園,讓讀書生活,伴隨着我們成長的每個腳步,更加自信、充實地走向美好,走向未來

老師們、同學們,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作為實驗國小的一員,讓書籍成為我們的精神食糧,泛舟書海,親近書本,閲讀書本,為精神打底,為人生奠基;與好書為伍,與經典為友,享受讀書的快樂,譜寫詩意的人生,願我們的校園書香飄溢。最後,我要把朱永新教授的一句話送給大家,以此共勉。“閲讀,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閲讀,讓博學和睿智拯救我們!閲讀,讓歷史和時間記住我們!閲讀,讓吾國之精魂永世傳承!”

謝謝大家。

----------------------------------------------------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要與大家交流的是:作家冰心語“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有感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確, 讀書,可以拓寬我們的眼界,獲得豐富的知識;讀書,能引導我們明理,學會如何做個有修養的.人;讀書,還能提高我們的閲讀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説過:“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學校,是一個乏味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閲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

作為教育工作者,肩負着教書育人的重任,離不開書的滋養,就像花朵離不開陽光的呵護,草兒離不開雨露的滋潤。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有效地教書,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更好的育人,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久遠”。

讀書能使人收穫知識和智慧,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是啊,書中有知識,那是聰慧而勤奮的先人們,在漫長的時間之流中,探尋和打撈出來的閃光的珍珠;書中有情感,那是真誠與多情的人們,活生生的生命力量的凝結;書中有精神,那是勇敢而堅韌的人們,在不斷的追求中,將理想上升為行動生長而成的生命之華;書中有思想,那是長久的思考與無畏的批判者,以全部的精神力量種植的永恆之果;書中有智慧,那是用生命的證悟與理性的考問,融會而成的靈魂之光……

讀書是一種快樂,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極致。一本好書,一杯香茗,便可送走一個蒼白的早晨或風雪黃昏。朱自清大師説:“緩緩地咀嚼一番,便會有濃密的滋味從口角流出。”這濃濃的滋味就是書味,讀書之味。真個是:“博覽羣書添雅趣,縷縷書香勝飯香。”人生樂趣在讀書,有書為伴心甘甜。讀好書,能知曉人生之難,體味天地之大,寂寞而不孤,受苦而不悲,受創而不餒,受寵而不驚,如閒雲野鶴,保持着一種雍容雅怡,瀟灑達觀的境界。

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人生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上,書是一個人精神上的朋友,是這個世界能饋贈的最好、最優秀的禮物。

我們都知道,站在巨人的肩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遠;以書作墊腳石,我們可以攀得更高。“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讓我們以審視的目光閲讀書籍,與書為友,以書為鑑,讓一縷書香伴你我同行!

謝謝大家!

篇22: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開頭語:蕭伯納曾説過:“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後,我們每人仍然只有一個蘋果,發言稿精彩的開頭語。我有一種思想,你有一種思想,交換後,我們每人都有兩種思想。”讀書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必修課。今天,在這裏召開“讀書交流會”,其目的不僅是老師就自己讀書,而在於大家相互交流,分享,欣賞。本學期聯校為我校分發了魏書生老師的《班主任工作漫談》一書,我校班主任人手一本,認真閲讀,做筆記,寫心得、體會或感想。今天,我校選出四名優秀班主任代表,來談談讀《班主任工作漫談》一書的心得、體會、感想或建議。魏書生老師的《班主任工作漫談》一書,涵蓋了以班主任為主題的全方位教育、教學管理的策略和實施方法,涉及到了班級管理的方方面面,內容豐富、通俗、生動、易行,每一章,每一節甚至每一段都寓意深刻,讓人讀後受益匪淺。今天,我校就以《班主任工作漫談》第一章、第一節《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為主題,由班主任代表談談自己讀書後的心得體會、感想或建議。下面先由張枝老師發言:

對,馬老師所説的這些深有同感,從大學到鄉村國小,從一名學生突然成為了一名班主任,當面對38名學生的喧譁時,心裏還真有點不太適應,有時也想逃避,也有時會抱怨,但是責任感告訴我:這半年不是來混日子的,既然學校這麼信任我,讓我當了班主任,那我就不該讓他們失望。所以我從開始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帶好我的第一批學生們。學校條件依然有限,學生依然那麼調皮,但是隻要改變心態就真的可以去容納很多。我以前看過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個人一直向別人説他能移走高山,之後他在眾目睽睽之下表演了移山之術,迅速地翻過了高山,發言稿《發言稿精彩的開頭語》。在眾人疑惑中他説了這麼一句話“山不過來我就過去”,我感覺到這個故事所體現的哲理與魏書生老師“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有異曲同工之妙。

人不能要求環境適應自己,只能讓自己適應環境。只有先適應環境,才能改變環境。所以當我們面前有一座高山時,不要 抱怨,增強自己的力量翻過去就好。――張枝

嗯,張老師的發言非常精彩。我想,魏書生老師把這個環境與自己心態的問題壙在第一章第一節也一定有他的用意,不管是在哪裏教書,城市或鄉村,條件優越與否,學生聽話與否,這都是客觀環境,不能隨我們的意願而改變,並且在我們去教書之前已形成,成以我們要改變的是自己的心態,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遇到一個不盡人意的環境,總要以改變自己做起,才能適應環境。――張婷媛

在魏書生先生《班主任工作漫談》這本書裏,我最感興趣的就是他所提出的“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這一觀點,我認為這不僅適用於班級管理而且適用於社會生活。魏書生先生在書中提到“人總要面對一個不盡不意的環境,總要從改變自己做起,才能適應環境,進而使環境朝着如人意的方面呈改變一絲改變一毫。通過這個使我深刻明白,面對隨時會轉變的環境,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從改變

自身做起。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一切。以自身的例子來説,我作為一名支教老師。身份一下子從學生轉化為老師,環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面對這個轉變最初很困惑。但是也深深地明白。這是我無法改變的現實。所以我要學會適應這、個改變,適應現在所處的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學生和我的雙贏。――張夢雅

剛剛聽了張老師的話讓我想起了我自身和我的一個學生。剛才前面幾位張老師已提到我們從一名學生突然變為一位老師,角色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大學到國小環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剛開始確實有些不適應。但後來想想,環境是不可能改變的,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自己。就如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一書中所説“人不能要求環境適應自己,只能讓自己適應環境”。還有我的一個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學生。可能以前的班主任都非常寵着他,但我不像其它老師那樣向着他,他做錯了事我該説的説該罰的罰,於是他就產生了一種牴觸我的情緒。課下我找他談話問他為什麼。他説:“我以前老師不是這樣教的”。我告訴他:“既然你已經成我的學生,就應該想辦法適應我的方法,老師教了那麼多學生,不可能使你們都能一下子適應,只有你們慢慢地適應老師,你回去好好想,希望你以後能夠好好配合老師。”我跟他那樣説了之後,他好像也明白了許多,後面的日子裏他進步了不少。可見,人總要面對一個不盡人意的環境衞生,總人從改變自己做起。才能適應環境,進而使環境朝着如人意的方面改變一絲一毫。――宋萍萍

總結語:我校的張枝、張夢雅、宋萍萍三位老師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及張婷媛老師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分別談到了自己對《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的心得體會。

眾所周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班級雖小,但它卻像一個社會,也存在着一個管理問題。作為教師,要當好班主任,管理好班集體,就必須掌握一些班級管理的理論、方法、技巧,學習借鑑一些先進的班級管理經驗,而魏老師的《班主任工作漫談》一書正談到了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方方面面。

班主任工作十分繁瑣、複雜,聽了以上老師的發言,我們或多或少的會受到一些啟迪。

魏老師在書中還寫道:一個人首先要適應環境,享受美好生活,生活不能沒有理想,但人類不能以理想主義的目光苛求生活。當代人應該少埋怨環境,多改變自我。人應學會自我更新,今天的我應該比昨天的我有新的認識,新的發現、新的能力。只有自己不斷更新了,世界在我眼裏就總是新的。這是多麼純樸而富有哲理的話語。

通過我親自讀書與交流,我深感:二十一世紀的教師要做學習型與反思型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承擔教育的重任,只有時刻思索才能不斷髮展,我願所有的教師都能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讓好書伴隨教師成長,讓閲讀成為習慣。

篇23: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既然今天是讀書交流,那麼我想結合自己的讀書體會和大家聊聊讀書。

一:為什麼讀?(讀書的益處)

一個愛讀書的民族,必定是一個文化素質較高的民族;一個愛讀書的人,也必定是一個文化素質較高的人。作為一名教師,讀書對於我們成長的意義顯而易見。

首先,讀書可以開拓我們的知識視野,可以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並且在今天,隨着課堂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們已逐漸認識到讀書的好處。身為教師,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我們需要教育的“活水”,而“活水”就在書海之間。由此可見,讀書對於我們教師而言,是最基本的素養。修煉讀書,能改變教師的精神、氣質和品性;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教育智慧;能使獨創的方法閃耀睿智的光芒,充滿創造的快樂;讀書能實現教師的自我提升和生命的昇華。也許有人説:“我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不可能讀書。”特級教師高萬祥説得好:“書籍是學校的學校,對於一個教師而言,讀書就是最好的備課。”至少可以這樣説:讀書與備課,上課同等重要。

讀書能提升心靈脩養;滋養我們的人生底氣。一個有讀書習慣的教師,經過書籍日積月累的浸潤,氣質就會逐漸變得高貴而不媚俗,性情逐漸變得細膩而平靜,內心逐漸變得博愛而不自私。讀書能讓人保持平淡的心境。有人把讀書比做精神的呼吸,工作累了,讀上一段,在浮躁的現實中尋得一份寧靜平淡,這種感覺是做其他任何事情都難以比擬的。當你對一本書,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話產生深深共鳴時,你會覺得讀書竟有如此魅力!竟能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淨化人的心靈。還記得,很早以前讀余光中的《我的四個假想敵》,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同一個人,過街時,討厭汽車;開車時,卻討厭行人。”就是這樣一句樸素的近乎真理的話就可以帶給我們更平和的心境,至少不管自己是行人還是司機都能更平和的對待人世萬物。在劉墉的《知新而温故》一文中這樣説:“今天不是昨天,昨天也不能代表今天。我們常説‘温故而知新’,其實也當‘知新而温故’。因為前者重在發現,後者重在省察。”這可不可以算是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中的自我反省所作的最好詮釋呢?

除此以外,我很贊同台灣作家朱天文的那句話:“生活這麼重,而閲讀讓我們變得輕盈。”她還説:“生活原本就很沉重,人也並不自由,但閲讀可以讓人脱離地心引力,盡情飛翔、、、、、、”打開書,就像機器貓打開任意門,立時就可以置身幾百年幾千年前的現場,詩經時代的山河人世,楚辭日月的香花葯草,荷馬史詩裏神祗們遊蕩割據的地中海,都鮮活在眼前。

是啊,文字,像童話裏會飛的魔毯,帶着我們穿越時空,欣賞世界的光鮮和美麗。在文字的點撥下,雲影鐘聲,都含妙理;溪光山色,自契玄機。文字,給心靈打開一扇神奇有趣的窗。

並且,我們知道人之競爭,初拼技巧,再拼學養,最後拼的還是一眼看不見的人格。而人格魅力的積澱和提升很大程度來自於不斷地學習和閲讀,不斷地反省和體悟,不斷地提純和內化。

不管怎樣,哪怕僅僅為了讓我們的生活和心靈變得輕盈些,我們也需要閲讀,不是嗎?

篇24: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閲讀影響着一個人素質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價值觀、審美觀、道德觀和人生觀,薄薄幾本語文教材的學習對促進學生的閲讀是遠遠不夠的,新課程下的語文大力提倡讀課外書,特別是嘗試着引導學生讀整本的優秀的兒童文學。為了促進學生課外閲讀的有效性,各種類型的課外閲讀指導課漸行漸熱,班級讀書交流會便是其中的一種。

讀書交流會發言稿範文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要與大家交流的是:作家冰心語“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有感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確,讀書,可以拓寬我們的眼界,獲得豐富的知識;讀書,能引導我們明理,學會如何做個有修養的人;讀書,還能提高我們的閲讀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説過:“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閲讀的學校,是一個乏味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閲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

作為教育工作者,肩負着教書育人的重任,離不開書的滋養,就像花朵離不開陽光的呵護,草兒離不開雨露的滋潤。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有效地教書,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更好的育人,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久遠”。

讀書能使人收穫知識和智慧,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是啊,書中有知識,那是聰慧而勤奮的先人們,在漫長的時間之流中,探尋和打撈出來的閃光的珍珠;書中有情感,那是真誠與多情的人們,活生生的生命力量的凝結;書中有精神,那是勇敢而堅韌的人們,在不斷的追求中,將理想上升為行動生長而成的生命之華;書中有思想,那是長久的思考與無畏的批判者,以全部的精神力量種植的永恆之果;書中有智慧,那是用生命的證悟與理性的考問,融會而成的靈魂之光……

讀書是一種快樂,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極致。一本好書,一杯香茗,便可送走一個蒼白的早晨或風雪黃昏。朱自清大師説:“緩緩地咀嚼一番,便會有濃密的滋味從口角流出。”這濃濃的滋味就是書味,讀書之味。真個是:“博覽羣書添雅趣,縷縷書香勝飯香。”人生樂趣在讀書,有書為伴心甘甜。讀好書,能知曉人生之難,體味天地之大,寂寞而不孤,受苦而不悲,受創而不餒,受寵而不驚,如閒雲野鶴,保持着一種雍容雅怡,瀟灑達觀的境界。

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人生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上,書是一個人精神上的朋友,是這個世界能饋贈的最好、最優秀的禮物。

我們都知道,站在巨人的肩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遠;以書作墊腳石,我們可以攀得更高。“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讓我們以審視的目光閲讀書籍,與書為友,以書為鑑,讓一縷書香伴你我同行!

謝謝大家!

讀書交流會發言稿範文二:

教育家説,書是智慧的鑰匙.史學家説,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政治家説,書是時代的生命.文學家説,書是人類的營養品.學生説,書是不開口的老師.那我們這些培養人的人該説書是什麼呢?是摯友?是恩師?是燈塔?是導航儀?是友情的行囊?是心靈的港灣?説它是什麼都不為多.書是我們自己成長和幫助別人成長的扶手和階梯.因此,我們教師更要常讀書.-

常與書籍對話,與書中人物交談,與作者進行思維的撞擊.

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的智慧和美好對比着愚昧和醜陋一起呈現給你,區區五尺之軀,短短几十年光陰,居然馳騁古今,經天緯地,這種奇蹟的產生,至少有一半要歸功於閲讀.

閲讀,使我們和孩子們的人生更加豐厚.激發孩子閲讀的興趣,指導孩子科學的閲讀,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責任.語文需要閲讀,數學需要閲讀,英語需要閲讀,科學,思品,社會,美術,音樂,體育都要閲讀.只是有的讀文字,有的讀圖形,有的讀肢體,有的讀網音符.人在一生中要讀的書很多很多,不僅要讀有字的書,還要讀無字的書.我們只有學會閲讀才會理解.閲讀水平的高低將決定理解的對與錯,深與淺.

閲讀可以開啟我們的心智,閲讀可以展開我們聯想的翅膀,遨遊古今,暢遊中外.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升騰起一個個美好的夢想.

最是書香能致遠.書,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書,讓人學會思考.思考過去的得與失,對與錯,功與過.思考未來,思考未來的計劃與舉措.思考現在,思考現在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作為新時期的教育者,我們理當靜下信來讀書,潛下心來研究.從書中汲取營養來滋潤和提升自己的素養,以飽滿的精神投入生活和工作中去.以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一件細小的工作為樂趣,從而成就學生的成長,書寫自己的人生.

最後,我想把“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改為“書山有路趣為徑,學教無涯樂作舟”送給大家.與君共勉.

篇25: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同志們,大家下午好!

根據中心校的安排,今天我們在這裏召開了全校教師讀書心得交流會。這是對前段讀書活動的檢閲會,也是對今後讀書活動的促進會。

近幾年來,我們以創建書香校園為載體,在全鎮各校教師中開展了“潛心讀書、豐富內涵、促進發展”的主題讀書活動,各校積極行動,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教師主題讀書活動,對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欲求教書好,先做讀書人。作為教師,我們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滿足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要求;才能以淵博的知識贏得學生的尊重。讀書既可以拓展知識面,又可以改變我們單調的生活狀態;既可以增長教師的職業智慧,又可以陶冶教師高尚情操。尤其是在深化課改、大力推進教育創新的今天,如何保持我們的思想之樹常青?只有潛心讀書才能不斷豐富內涵、實現自我提升,才能擔當起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今天的會上,由各校選出的優秀選手交流了讀書心得,我們會獎評出一、二、三等獎分別進行表彰獎勵,這個結果要納入教師年度考核中,各校的團隊總分也要納入學校評估之中。我們就是要紮紮實實把閲讀進行到底!

在今後的讀書活動中,各校要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會、專題研討會、讀書沙龍等交流研討活動,讓各種思想在相互碰撞中擦出火花,從而達到取長補短,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研討的氛圍。

在今後的'讀書活動中,各校要按照“以讀促學,以讀促研,以讀促教”的工作思路,制訂切實可行的讀書活動計劃,“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讓讀書成為一種樂趣,讓讀書成為一種責任,讓讀書成為一種時尚”,並且要

力求做到“七個結合”:

①讀書與反思結合,提倡帶着問題讀書,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②讀書與實踐結合,學以致用,注重實效;

③讀書與校本教研結合,切實化解實踐中的難題;

④讀書與學習有關課堂教學經驗結合,形成自己的課堂教學特色;

⑤個人自學與集體互動結合,廣泛交流,相互啟發,共同提高;

⑥讀書與師德主題教育結合,實現教師零不良言行;

⑦讀書與課改結合,理解新課程,融入新課程,實施新課程;各校要進一步建立完善讀書活動各項管理制度,努力形成長效機制,並將教師讀書情況納入年終考核項目。

朱永新説,一個沒有閲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多讀書、讀好書,讓讀書成為每一個教師的自覺行為,做到把書讀薄,把人讀厚,把書讀舊,把人讀新,與智者對話,與專家探討,讓自己的大腦充滿思想者、智慧者的聲音,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更加善於思考,更加遠離浮躁,我們的教育也才會更加智慧,更加美麗。

老師們,讓我們攜起手來,把閲讀進行到底!

篇26: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會考狀元、年級學霸,都在偷偷摸摸看這份滿分讀書筆記,國中語文必考名著閲讀《簡愛》,今天會考語文高級教師王老師,是我的好朋友,他們班的語文成績年年會考語文第一,都出自他們班級,王老師編寫的語文資料,從來不外傳,不外借,都是他們班級在獨自使用,今天很榮幸得到王老師的《簡愛》滿分、高分、優秀讀書筆記。

對於不會學習名著的同學們,王老師把課內、課外全部重點內容,全部涵蓋在內,這個暑假只需這套資料,《簡愛》任何題型的.考試,1分也不會失去。

好好把握,好資料真的不多,同學們以及家長,抓緊收藏並打印。

希望,大家看到這篇內容後,轉發一下,讓更多的孩子受益,同時,您的轉發也在為自己做一件善事,也在為自己積德行善,趕緊轉發吧!

篇27: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們希望國小全體老師歡聚一堂,共同品讀一部千百年來被奉為經典的書——《論語》。雖然這部聖賢之書對於我們大部分老師來説是非常熟悉的,但如果我們想要做到對它瞭如指掌則難度不小。可是一本書的出現改變的這種情況,北京師範大學的于丹教授憑藉她對《論語》高深的造詣,用深入淺出的分析,貼近生活的舉例,旁徵博引為我們在浩瀚的書海中修築了一座光芒四射的燈塔,它就是——《于丹心得》。

《論語》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就是我們開展本次論壇的目的。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工作中都會遇到很多情況,而對這些瑣事的理解每個人都不一樣,如何才能避免理解上的偏差,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品讀《論語》吧,因為它涵蓋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管是為人處世的道理,教育學生的種種方法,還是遇到挫折時自我調節。但是要尋覓到這些金科玉律,閉門造車顯然是不合適的,利用大師的引導,利用大家的.智慧才是最便捷的途徑。

“幸福”是我們希望國小全體師生努力的方向,是我們不懈的追求,也是最捉摸不透的。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都是不同的,當我們品讀了《論語》之後是否形成了比較統一,至少不會迥然不同呢?我急切的期待着老師們的高論,希望在其中能夠得到建設幸福校園最有建設性,最有實效的建議。

于丹在《論語心得》的扉頁上寫道:“道不遠人,讓我們在聖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道”可以是生活,可以是人生,也可以是我們深深愛着的教育事業,它其實並不遙遠,只要我們有包容的態度、積極的心態,我們都會在不遠的將來邁入種種康莊大“道”。最後,我借用於教授的話,“幸福不遠人,讓我們在共同努力下,幸福,快樂。”

謝謝大家!

篇28: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在坐的各位同學,你和哈里波特飛天掃帚上遨遊過嗎?你和馬小跳一起打退過偷花賊嗎?你和泰迪熊一起吃過蜂蜜嗎?嘿嘿,不瞞你説,我都試過!在哪裏?嗨,當然在書裏咯!我還知道“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精忠報國的岳飛……是媽媽從小培養我這個愛讀書的好習慣,記得小時候,我經常拿着媽媽的英語教課書讀,常常把書倒拿着讀,媽媽看見我那麼愛看書,就給我訂《聰明娃娃》、《東方寶寶》等書,我再也沒有拿倒,因為上面有許多娃娃,拿倒,娃娃的頭就在下面,就不好看。晚上,我讓媽媽讀《東方寶寶》書中的故事給我聽,慢慢地我也會講書中的故事給其他小朋友們聽。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讀書的層次與閲讀的方式也在提高,從《東方寶寶》雜誌到四大名著,從《格林童話》到高爾基的《童年》都裝進我的'腦袋。讀書多,讓我受益匪淺。公主童話讓我懂得善良;閲讀訓練營讓我學會怎樣閲讀。

記得,我五歲那年,至外婆家過年,大年三十,我和哥哥、姐姐搶着坐上席,接着,拿起筷子開始吃佳餚,還説説笑笑,而外公外婆他們還站着等大姨、爸爸、媽媽,因為我們的無知,被大人看成不懂禮貌的孩子,自從我讀《弟子規》這本書,使我明白“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的意思,我再也不做像以前那樣的事。而且,我現在在家中成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在學校是一個懂禮貌的標兵,在社會也是一個懂禮貌的小公民。

小時候的我很愛惡作劇,有一次,趁爸爸睡着,我給他編一個小辮子,後來,爸爸給我買《好習慣影響學生的一生》讓我讀,讀着讀着,我覺得很羞愧,認識我以前做得不對,之後,我改掉做惡作劇的壞習慣,我的爸爸那可是看在眼裏,樂在心裏啊!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説的一點都不錯。以前,我最討厭寫作文,每次寫起作文我都頭疼,媽媽看就給我買《獲獎作文》,每天我都讀,還記一些好詞好句,漸漸地我愛上作文,我寫得小作品,還經常被老師誇獎呢!

多讀書,讓我的生活充滿快樂!多讀書,讓我的寫作進步!多讀書,讓我懂得做人的道理!多讀書,讓我的知識越來越豐富!閲讀即然有這麼多的好處,那麼,同學們,就讓我們一起來讀書吧。

篇29: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各位領導、各位教師:

大家下午好!特別榮幸能在這次溝通會上發言。關於讀書我不知該從何説起,於是在這裏我把去年年末寫的一篇關於讀書文章拿出來與大家共享。寫的不好敬請諒解。

始終想寫寫自己的讀書生活,面對這一屋子的書本。我認真搜尋自己記憶裏的角角落落,犄角旮旯裏的那些關於讀書的故事。這一路的成長,這一路的相伴。

我的記憶回到最初最初,來時路回首中一行行登記。翻看畫書的小姑娘,揹着父母訂《文史學問》的少女,大學宿舍牀頭書的女生,還有猶如今日卧房、陽光、香茗、書、音樂相伴淡定怡然的女子。一路走來的我,不同階段的我,都有一個很重要的道具,便是書了。

由於讀書,我視野大開,我的思想便不再侷限於狹小一隅。由於讀書,一向豪爽的我,也變的更為大氣了。書山有路勤為徑,我不是一個勤奮的人,我也深為自己這一點而慚愧,卻本性難移。但是書山這條路,我雖然談不上勤,但委實也是一路走着,還將走下去吧。這麼些年,身旁的人用種種稱號説着我,全不管我是否實與名俱。起初我還竭力反對着。後來説的多了,也懶得反對了。人性的虛榮也會讓我有些許的得意,但那也不過是瞬間的事。我很清晰自己的水平,自己也不過如此罷了。

我也不知從何時起,腦中始終有個信念固執的佔據着。那就是:我們怎麼活都只有一輩子,多知道點總是好的。因了這個執念,我讀書,各個方面的,從來沒有停頓過。從來不曾厭煩。甚至有些不求甚解。一年又一年,於是也就----由於固執佔據,變成了一種性格,怕是這輩子也改不了了吧。不過也挺好的,那就不改了。

現在的我,勞碌的日子,心也因此急躁的很呢。那麼多的.書,好像變的更加讀不完了。彷彿間時間少了很多,書卻多了。我也深為圓滿呢。只有盡力了。這也是我為何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的緣由吧。總是吃老本是不行的呀。腦子裏的存貨還是需要不斷補充的啊。所以反思後,還是得連續讀下去啊,自勉吧。

時有人問我關於書的事,有些我委實答覆不了。由於我瞭解的也不過是我自己較喜愛的那些罷了。別人喜愛的,我卻未必關注吧。有人讓我推舉幾本書,我頗犯難。每個人的閲讀傾向不同,我喜愛的,別人未必喜愛。每每這時我頗為糾結。有人借我的書讀,我非常快樂樂於相借,但是卻不知道該借什麼。讀書啊,真是因人而異的事啊。

由於讀的積存,由於讀的輸入,自然會有源源不絕的寫,不絕的輸出。於是,我寫了頗有幾本集子。而且從1995年到而今的xx年,長達17年的23本日記。這些都是我千金不換的財寶。大家總是説我愛讀書,我委實妄擔虛名了。讀書從來不是我的愛好,只是我再一般不過的習慣罷了,一種改不掉也不會改的習慣罷了。

平凡的我將慢數着這些年的那些日子,那一本本讀過的書。勾畫那個我,真實的我。從中或許你會發覺有很多你不知道的我的真實,或許你會重新熟悉我,那個爬書山的女子,雖然她不夠勤奮,有時還懶得很。雖然她有時讀的散漫不踏實,腳步虛浮塵上。但是有時也有着你難以想象的執着。至少她始終在,沒有放棄。儘管她脾氣有夠暴劣,不是個淑女。但是至少她會是個書女。這就夠了,不是麼?

最終,我給大家講兩個發生在我身上,對我影響很深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那是小時候,姥姥在我家。一天,我寫完作業。便玩了起來,姥姥問我,怎麼光玩?我説我寫完作業了。都會了。嘮叨的姥姥卻説,學問可是沒有完,沒有深啊!她的話我當時不是太懂。

其次個故事:我高中時,那個時候語文、歷史教師都很寵我。我自然也有點傲慢吧。一天,我把寫好的作文拿給語文教師看,自我感覺很好。卻不成想他並沒有如平常表揚我。竟然只説了句:要是多讀點書就更好了。我當時雖然不敢説什麼,但是心裏還是很生氣的。覺得教師也真是的。他的話當時我雖然懂,卻不以為意。

那時候還小,那時候年輕。那時候他們的話卻從那時候放在了我心上。儘管當時不在意。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隨着讀書的增多。我卻一步步理解明白了他們的話。於是,當讀書成為一種習慣,當讀書成為生活的必需。我一次次想起他們的教導。打心底裏的感謝。在這次發言的最終。讓我把他們曾教育我的話共享給大家。我姥姥説:“學問哪有完?學問沒有深啊!”我的語文教師説:“書是讀不完的,你要是多讀點書就更好了。”

這就是我的發言。感謝大家!

篇30: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各位教師同學:

大家好!

生活中,有一種歡樂叫做享受讀書,書對我而言就是精神食糧。書已成為我生命的一局部。

我第一次接觸到它是五年級暑假。當我捧着它,掀開第一頁時,就被它詼諧的語言所痴迷。在這部書裏,我感受到于謙的忠誠,王守仁的才智,夏言的不屈,崇禎的無奈……它用幽默的語言詮釋了大明王朝風雨飄搖的.一生。它給我平淡的假期生活增加了不一樣的明麗。

一天晚上,我正津津有味地讀《明朝那些事兒》,突然,媽媽對我説:“已經十點了,該睡覺了,你抓緊睡吧,我先睡了。”我漫不經心地答覆了一聲“哦”卻沒有放在心上,仍舊沉醉在書本里。正值我看到王守仁和寧王的大決戰時,突然一絲睡意湧上來,我眨刺眼,卻不捨得離開書本,離開劇烈的鄱陽湖戰場。又不知過了多久,客廳的鬧鐘竟無端地響起:“現在時刻:12點整,温度……”,12點了!我這才扔下書本,捲起被子,倒頭便睡,“幸好沒有被老媽發覺,不然可就慘了!”

讀書,簡潔的兩個字,卻藴含豐富的內涵,書是讀出來的,而不是看出來的。書,能陶冶情操。讓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行缺少的局部,無疑是一件奇妙的事。世界上的文學家、文豪,都是愛書如命之人。也正是由於讀書成就了他們輝煌的一生。

我嗜書如命,書自然也會給我回報。當我痴迷地讀書時,不知不覺間就瞭解了大量的學問,豐富了我的生活。還記得一年元宵節,我和爸爸媽媽坐在電視機前看元宵晚會,其中有一個活動“猜燈謎”。有一個謎面是:猜一國家,名字中有“乍”,是個非洲國家。我低頭一想“乍……”,咦!我似乎在哪裏看過。“乍得!”我脱口而出。三秒後,當答案彈出時,我歡呼起來,“我猜對了!”爸爸立即投來豔羨的眼光“你是怎麼知道的?”。我得意地説:“這是我看過的一本書上講的,“乍得”是非洲的一個內陸國,首都是……”,老爸立刻崇拜地看着我説:“兒子讀書真多,真棒”。

書,是學問的源泉,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要想跟上時代進展的步伐,就必需不斷讀書,不斷充實自己。書給我的生活增加了光榮,豐富了我的學問,充實了我的生活,增加了我的生活體驗,我愛書,書也會讓我受益一生。

篇31: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如何擔當角色

作為一名高級責任護士,如何適應醫學模式的轉變,適應“以疾病為中心”到“以病人為中心”再到“以人的健康為中心”三個階段,及時轉變和更新思想觀念,是長期值得思考的問題。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病人來醫院治病,對我們的治療護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作為一名高級責任護士,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全面掌握病人病情、護理和治療。病人的一些細小微妙的變化,反映着某種疾病的發展趨勢,責任護士必須深入病房密切接觸病人,仔細連續地觀察病人症狀和體徵,及時、準確地發現病情的變化,為醫療診斷提供有效依據。隨着APN排班的實施及點式記錄的全面推廣,責任護士起着領頭羊的作用,做好交接班,寫好護理記錄,充分體現專業內涵,需要不斷的總結和磨練。

我怎麼做

護理技術操作是護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作為責任護士必須熟練地掌握各項護理技術操作,在減輕病人痛苦的同時,也獲得病人的信任,給病人以安全感。護士的熟練操作技術是一種綜合性的非語言交流,是維繫護患關係建立護患和諧的橋樑。護士的工作辛苦又瑣碎,要想做好護理工作,滿足病人的每一個合理要求,就必須有愛心、耐心和細心。病人來醫院治療,他們需要醫護人員的同情和關愛,作為責任護士,對病人要有同情心,關心體貼愛護他們,説話温和,表情親切,耐心聽病人講解病情,細心觀察病人病情的變化,為醫生提供病情信息。做到眼勤、手勤、腿勤,讓病人體會到護士無微不至的關心,消除他們的各種恐懼感。

作為一名高級責任護士應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與病人交流溝通,才能獲得更多有關病人病情的信息,瞭解病人的需要,及時解決病人存在的問題,向家屬和病人解釋病症的原因、治療原則、注意事項,並進行飲食、生活及健康教育指導。

與病人建立感情,生活上給予關心和幫助,才能使病人積極配合治療,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在病人入院的第一天,責任護士必須熟悉掌握自己所管病人的病情。與病人的第一次溝通,要做完整的自我介紹,給為病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及時做好病人的入院宣教。作為一名責任護士,需要經常深入病房,跟病人交流,瞭解病人的心理需求,有利於身心的恢復。同時認真觀察病情,及時將患者的病情反饋給醫生,多跑、多講、多看、多微笑,做醫患間的橋樑。

在病人離院時,責任護士最好送送病人。告知病人回家後注意的事項,囑病人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打電話詢問,提醒病人定期複查等。出院禮貌相送,給病人留下美好的回憶,增加醫患之間的和諧。

責任護士對自己所管的病人要認真負責,根據病人具體病情,提出護理計劃,制定護理措施等,單憑在學校掌握的知識是不夠的,不找資料,不學習,是很難制定出明確完整的護理計劃,這就促使責任護士帶着問題學習,不斷提高專業技術。

該怎麼做

高級責任護士肩上的擔子很重。比如説,一位病人發生壓瘡,護士長首先找的是責任護士,看責任護士是否評估壓瘡危險因素,是否建立翻身卡,是否檢查夜班護士工作落實與否。而工作二三年的護士,只要努力工作,任勞任怨,關心病人就是一位好護士。但她們擔當不起病人的整個護理,特別是重病人的整體護理。責任護士和主管醫生一樣,病人的點滴變化,都需要掌握,配合醫生做好病人的治療和康復。年輕的護士工作熱情很高,她們中有很多優秀的,但她們缺乏臨牀經驗,她們是很好的後備軍。

好的責任護士應該不但是醫生的.幫手,是醫生的合作者,對病人出現的疑難問題,責任護士要主動去思考,幫助醫生分析解決問題。一個好的責任護士,首先是一名出色的護士。做一般護士,只要出色完成本班的工作,為一班做好準備,交接班仔細就可以輕鬆的下班。但是,責任護士卻不同,除了全面掌握分管病人的病情,關心他們的心理感受,做好健康教育等工作,下班後還會牽掛着病人的病情及治療護理情況。五學會:學會觀察,學會分析,學會交流,學會處理,學會書寫。

聆聽心聲

護理工作質量光是自我滿足還不夠,還要看別人怎麼評價,其中包括病人及家屬、醫生、同事、領導等的意見,若能得到大家認可,那種工作的滿足感和自豪感就會油然而生。

共勉話語

服務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用真誠的心善待病人,用真誠的愛延長生命!儘管不是無所不能,但是不惜竭盡所能!每人、每天、每事,盡心、盡力、盡責!讀書交流會演講稿範文(2)

作為教育工作者,肩負着教書育人的重任,離不開書的滋養,就像花朵離不開陽光的呵護,草兒離不開雨露的滋潤。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有效地教書,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更好的育人,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久遠”。

都説“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句話在告誡我們平時只有多讀書,用時才會得心應手。可我卻在讀書的過程中有這樣的體會:

(1)越是讀的書多了,越是發現自己懂得太少了。

(2)讀書時和作者有共鳴之處(謝老師説的那樣),覺着這點説的有道理,那點寫的也很好,為什麼我自己就表達不出來呢?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想法,那就趕快記錄下來,如果不及時記錄,過後很快就會忘得一乾二淨,等到哪天想用道時卻不知他在何處,所以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3)作為一名老師,每天要面對幾十個學生,每天的工作排得滿滿的,要上課,備課,改作業,輔導,談話,寫各種資料,整天有忙不完的事追着自己,哪有時間去讀書?這個問題我也在書中找到了答案,在《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條中蘇霍姆林斯基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身的友誼,把讀書當成一種享受,就像我們得到一件稱心如意的衣服後

那種興奮。這樣做的目的,是要使我們從事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成為我們具備的知識海洋中的滄海一粟,這樣在教學工作中就可以左右逢源、遊刃有餘,也就不會把工作當成一種負擔.

(4)教師閲讀的意義

我們的學生,在一本書上痛苦奮鬥多年,除了錯過書本外的很多知識,而且一直很難與書本建立聯繫,這種與書疏離的狀況將伴隨其一生。培養學生閲讀習慣很重要。每天朗讀15分鐘是美國教育的祕訣。我們教孩子去熱愛與渴望讀書,遠比我們光告訴孩子去讀書重要得多。事實也證明,學生對閲讀的喜好程度,關鍵取決於他的父母和老師對書的愛好程度,試想想如果一個老師除了課本,在課堂上從來不討論其他書裏的內容,那他的學生對其他書又會愛好到什麼程度呢?自然也有例外,對於這樣的孩子,老師是“最後的希望”,是孩子“在步入成年之前的最後一個加油站”。如果老師能找到方法讓孩子享受閲讀的樂趣,養成終身閲讀的習慣,那麼孩子就有較大的機會健康成長,並能用正確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子女,這樣也就為未來的老師減輕了負擔。

我們實驗國小正努力以“書香”營造校園特色,打造“書香校園”文化。學校為我們創設了這麼好的條件,我們沒理由不去讀書活動。我們都知道,站在巨人的肩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遠;以書作墊腳石,我們可以攀得更高。“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讓我們以審視的目光閲讀書籍,與書為友,以書為鑑,讓一縷書香伴你我同行!

最後,我要把朱永新教授的一句話送給大家,以此共勉。“閲讀,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閲讀,讓博學和睿智拯救我們!閲讀,讓歷史和時間記住我們!閲讀,讓吾國之精魂永世傳承!

篇32: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敬愛的老師同學們: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讀書,讀好書,對大家肯定沒有什麼壞處。因為書中的學問是無窮盡的,在書的海洋裏遨遊,你不僅能學到許多學問,還能從別人的故事中領會人生。

大家都説人要學會享受,在清寂的書房中捧着一本書,靜默地看着那一個個黑黑的字體組成一篇篇美麗的文章。在其中品嚐人生的悲歡離合,這何嘗不是一種享受呢?上學期的寒假裏,我過得特別充溢,作業寫完後拿出爸爸給我買的書——《童年》看了起來,翻開第一章,很快使我入了神,那一個個字眼講解並描述着高爾基的童年悽慘生活。他從小就失去了父親母親的照看,沒有一個歡樂的童年。幼小的他始終由外祖母照看,黑暗的社會,赤裸裸的金錢關係,舅舅們的殘暴,外祖父可怕的性格,這一切讓他過早的望見了生活的`魔鬼。在我看來這些景象是不應當出現在一個孩子面前的,但黑暗的現實就是這樣殘酷。但他是堅毅的,他沒有向苦難的生活屈服,沒有讓黑暗玷污他的靈魂,他堅毅的闖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冬天是寒冷的,我捧着這本書,心裏卻無比的暖和,因為外祖母對他的愛深深的打動了我。從高爾基的故事中,我明白了人要堅毅,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裏,都不要讓黑暗玷污了你的靈魂,要用自己堅毅的意志驅走黑暗。這個故事也同樣告知我,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能創建奇蹟。高爾基小時候上學時成果並不好,還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卑視,可最終他卻成為了一個宏大的作家,成為生活的強者,這不都是靠他自己的努力嗎?要堅信“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同學們,拿起你手中的書,翻開它吧!不要讓它滿滿灰塵,每天去閲讀它,每天去領會人生的哲理,因為讀書是歡樂的,因為讀書是一種享受!讓我們把書籍當成自己的摯友,讓讀書成為你人生的享受吧!

篇33: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親愛的教師、同學們:

寒假期間,我閲讀了一本《寫作業不用靠媽媽》的書。這本書主要敍述了僕人翁宙思一遇到動腦筋的作業和事情就頭痛的故事,每次只好向媽媽尋求幫忙。他覺得自己的'點子肯定是被小偷偷走了,於是他和小綺、英才等朋友到了創意王國,想抓得小偷,並找回自己被偷的點子。

在那裏,他們果真發覺了偷點子的小偷——泰利。在跟蹤泰利的過程中,他們發覺很多稀奇的事情,創意王國的人走路時,有的橫着走,有的倒着走,有的斜着走……同時,他們還遇到了會説話的大樹,會移動的房屋,像人一樣的機器人……宙思他們被這裏的創意打動了。他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創意,通過他們的才智和創意,最終抓住了小偷。

這本書內容非常吸引人,情節非常生動好玩。通過讀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點子不是被小偷偷走了,而是自己沒有思索和動腦筋。在今後,我們做作業,幫家人幹家務不但要自己完成,還要勤動腦、多思索、常創意,只就這樣,就能像書上所説的那樣——寫作業不用靠媽媽,自己才能真正長大。

篇34: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同學們,老師們大家早上好:

今日我演講的題目是《讀書伴我行》。

生命如一泓清泉,我們猶如成勢的水流,不盼望有岸的存在。我們青春年少,不諳世事,意氣風發,滿載着幻想與嚮往乘風破浪,揚帆起航。或許我們會迷失方向,或許會變得沉淪腐化,或許會被暗礁撞得遍體鱗傷,只憑一股鋭氣是無濟於事的。我們需要一個指引我們前進的羅盤,那就是“書”。

假如你對將來還迷茫着,那你就去讀書吧,書是人生的地圖,會帶領着你暢遊世界,去感受大海那一望無際的壯闊,體會沙漠那凹凸起伏的雄渾,探究那落日下尼羅河畔金字塔的神祕,追尋那雲霧繚繞的喜馬拉雅山峯頂的神聖。

假如你不知如何行動,那你就去讀書吧,書是迷霧中的.燈塔,指導你嘗試無限種可能性,在閲讀的過程中塑造你的人格和性格,成長,抱負,士氣,才智,頑強,自信,這都會是讀書給我們帶來的禮物。

一個人無論有多麼宏大,假如把他的一生拆成每一天,就會發覺,大部分的日子都是平淡而瑣碎的,但假如一個人愛上了讀書,並能堅持下去,平淡和瑣碎就能夠分散成成長的加油站,促使你向着勝利的彼岸前進。我們無法讓生命靜止不動,而讀書會讓生活變得更有活力。太多東西沉沒在時間裏,夾進書頁就變成了永恆。同學們,讓我們少一些莽撞與埋怨,多一些思索與行動,在讀書中發覺自己,綻放自己。

篇35: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各位同行: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謝並且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在這裏和大家分享個人讀書的體會與感悟,並且相信在今天的活動中我能受益匪淺。非常高興能夠有幸加入毛毛雨讀書社,這説明自己還年輕,更説明年輕需要學習。每學年年級為大家甄選有助於教育教學的讀物期刊,從中我也獲得了個人些許感悟與心得。

讀完《教育中的心理效應》我明白了我們的教學中、教育中和管理中充滿着心理效應,例如高原現象、暗示效應、羅森塔爾效應等等;領悟到心理學的規律、效應和法則是科學的、嚴肅的,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用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鮮活的案例來介紹、演繹它們,那麼教師們就能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識經驗,去解釋、建構它們,生成自己的理解,從而受到智慧的啟迪、心靈的震撼。

讀完《教師的語言藝術》我懂得會説話的教師不一定能成為優秀教師,但優秀教師一定是會説話的人。要想在眾多優秀教師中脱穎而出,攀上心中的頂峯,你就必須學會“説話”,也就是掌握教師的語言藝術;掌握如何讓話語聽起來很美、如何把話説到心窩裏、如何變得更幽默以及如何打造自己的語言風格等方面技巧。

讀了《給班主任的建議》我學到要成為優秀的專家型班主任,我必須要做到積極實踐、認真研究、善於創造並且勤於總結。這些就是班主任由普通走向優秀,由優秀走向卓越的成功之路。《優秀教師一定要知道的17件事》讓我領悟到優秀教師會把學生放在首位,並且無時無刻不在踐行這一理念。學校應該首先考慮學生的利益,優秀的教師也是每天以身作則;也領悟到優秀的教師總是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他們有一種特別的能力——換位思考。他們把自己設想成自己班裏的學生,進而瞭解學生所思所想。

《怎樣成為一名優秀教師》使我體會到成為優秀教師的要素,不是教學中那些技術層面的東西,而是能有效地贏得學生注意、尊重、傾心的人品。正是這種獨特的人力資源,有着鼓舞人心的強大力量,能夠激勵學生超越個人所認定的極限,幫助他們尋求人生的重大意義。

《做一個創新型班主任》一書讓我深刻明白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協調校內各種教育力量的紐帶;是溝通學校與家庭、社會的橋樑;是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指導者和促進者,所以班主任工作要勇於創新,去啟迪學生心靈的現實需要,去促進班主任專業化的實現,去塑造班主任自身形象。

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讓我頓悟一個道理: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因此做了教師,就要當最負責的教師;也許你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為同行業中眾多普通人裏最好的那一個。做最好的教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

每一本書都讓我感悟許多,也讓我更加能夠以冷靜、平和的.態度去思考讀書的目的與動機。正如我們所知,讀管理類書籍讓我們學習比較完整的有關組織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幫助我們更好管理家庭,管理班級,管理子女,有助於我們在實踐中少走彎路。讀心理學書籍讓我們可以通過語言與行為推斷他人的心理,從而瞭解他人的需求或者忌諱,以助於和他人輕鬆交往,達到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同時,心理學也幫助自我認識與提升。讀史使人明智,讀歷史類書籍幫助我們以史為鑑,吸取經驗與教訓;引發對人生的深入思考,幫助形成自己的價值觀與人生觀。讀教育學類書籍使我們瞭解教育的理論與實質,掌握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幫助我們有效解決現實中教育管理問題,提升班級管理效率與水平。從短期來看,讀一本書可以讓我們明白某些道理或者掌握解決某些問題的具體方法,這是讀書的實效性與功能性;但從長期來看,讀不同類別書籍幫助我們形成完整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能讓我們以多元的視角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最終達到品味、格局與境界的提升。

所以,讀書不僅能夠讓我們擁有淵博的知識,豐富的技能,更有助於我們全面的成長,境界的提升;同時,讀書也讓我們有能力利用所掌握專業的知識與方法去幫助他人排憂解難,去幫助我們的學生解決學習困難,給學生樹立示範榜樣,用個人獨特魅力去影響、去感染學生。此外,讀書讓我們擁有知識,知識讓我們獲得工作並且積累一定的物質財富,這或許只是讀書的基本目標;更為重要的是讀書的思考讓我們更為全面形成對個人的認知與審視,進而改善我們的情感態度,提升我們的行為品質,讓我們逐漸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這是讀書給我們帶來的精神財富,這也是讀書的終極目標。

讀書是為了更好地學習,我們不僅要多讀書,讀好書,同時也要拓寬讀書學習的手段和延伸讀書學習的範疇。在信息多元化的社會,我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去讀書,例如:紙質讀物、電子閲讀、網絡閲讀等。我們知道,手機是生活中的通訊交流和娛樂工具,但作為英語老師我們也可以利用手機每天計劃記憶單詞或者練習聽力,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基本功;也可以去閲讀不同層次等級的網絡英文文章,然後針對高中英語教學的題型設計去改編文章,這樣不僅提升了教師的原創能力,滿足了分層教學的要求,同時也幫助學生去接觸最新的社會動態與時事熱點。再比如,當下社會流行的有關傳統文化學習的電視節目《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也讓我們在娛樂放鬆的同時學習到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豐富了我們的文化知識,這應該也是讀書的一種形式。因此,讀書學習的途徑和方法有很多,只要我們善於把握時間,善於總結與反思,我們定能有所獲益。謝謝大家,再次感謝今天能有機會和大家進行交流。謝謝!

篇36: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各位老師、家長們:

晚上好!

我認真的地看了大家的讀書交流,我非常振奮,也非常驚喜。下面我談三點感受:

第一,為什麼我們要讀書?朱永新先生説,一個人的讀書史就是他的心靈發展史,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我們需要讀書來使我們的心靈變得豐盈、變得細膩,變得豐富,對這個世界擁有與別人不一樣的獨特的感受,這就是我們讀書的意義之一吧。我曾經看過明朝三兄弟也是三大家稱作公安派袁宏道、袁崇道、袁明道。他們有一天晚上得到一本書,什麼書呢?叫《徐渭文集》,就是徐文長的一xx集,他們,嗯,三個人什麼反應呢?我印象極深,六個字:喜復叫,叫復跳。為什麼他們看到徐文長的文集有如此大的感觸激動與興奮呢?因為他們從書中引起了自己強烈的共鳴,尋覓到了自己。也就是在世界上無論多麼遙遠的`時代,多麼遙遠的空間,有這麼一個人,或者説有這麼一羣人、這樣一類人這麼活着,以這樣的方式活着。我們找到了同類,找到了自己,找到了與自己心靈共鳴的人,讀書更深層次的意義就是發現自己尋覓精神的滿足和快樂。三袁看徐文長文集的感受,是任何金錢權勢地位買不到的,我希望大家在閲讀中也能尋覓到這樣的書!。

第二楊絳《我們仨》這本書,幾位同學都給我們展示了書的封面,給我們什麼感受啊?樸素!

沒有花裏胡哨的包裝,書的風格,我用三個詞來概括。第一個是乾淨,不拖泥帶水,文字很乾淨,找不到贅餘的字詞;第二個是明淨,就是楊絳先生寫這本書的心態,我們可以感受到她的淡定從容,無事不可對人言的雲水襟懷;第三個就是純淨,她對丈夫的愛,對女兒的愛純真、純一、純淨、真誠得驚人。所以字裏行間中我們讀出了真與善,讀出了親情的力量。看了三位同學的展示,我有三句評價,一人一句。第一位是小馮同學,他真正的讀懂了“他們仨”的情懷;第二位小劉同學,他從這本書中讀出了自己,讀懂了自己,他講自己在家裏面性情有些焦躁,跟父母有矛盾,看了《我們仨》,他自己有了一份反省,這就是讀出了自己。書成了一面鏡子,映照了他的好與不好,父母的好與不好,讓我非常感動,書有靈魂了!第三位同學是讀明白了《我們仨》這本書中傳遞的温暖力量。小蘇同學頗有文青氣質。對於家的理解,我以為吾心安處即吾家。家是我們靈魂安頓的地方,是我們思想棲歇的地方,是心停止漂泊的地方。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父母之外,安頓我們的一個極佳之處或許就是讀書了。所以我希望同學們在書中能找到自己靈魂的家,靈魂棲歇的地方。

第三楊絳先生翻譯了《堂吉訶德》,其譯本最為準確、詳實、通達,優雅。《堂吉訶德》的作者是塞萬提斯,塞萬提斯是在4月23號去世的,這一天被命名為世界讀書日。我非常高興在我們班主任朱長明老師的引導下,在我們非常有心非常堅持的林燕芬老師悉心指導下,高二(13)班明沁閣讀書氛圍這麼好。總的一個感受是什麼呢?高二(13)班明沁閣的閲讀氛圍和水平,超乎我的想象!

謝謝!

篇37: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各位老師、家長們:

晚上好!

對,馬老師所説的這些深有同感,從大學到鄉村國小,從一名學生突然成為了一名班主任,當面對38名學生的喧譁時,心裏還真有點不太適應,有時也想逃避,也有時會抱怨,但是責任感告訴我:這半年不是來混日子的,既然學校這麼信任我,讓我當了班主任,那我就不該讓他們失望。所以我從開始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帶好我的第一批學生們。學校條件依然有限,學生依然那麼調皮,但是隻要改變心態就真的可以去容納很多。我以前看過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個人一直向別人説他能移走高山,之後他在眾目睽睽之下表演了移山之術,迅速地翻過了高山。在眾人疑惑中他説了這麼一句話“山不過來我就過去”,我感覺到這個故事所體現的哲理與魏書生老師“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有異曲同工之妙。

人不能要求環境適應自己,只能讓自己適應環境。只有先適應環境,才能改變環境。所以當我們面前有一座高山時,不要抱怨,增強自己的力量翻過去就好。——張枝

嗯,張老師的發言非常精彩。我想,魏書生老師把這個環境與自己心態的問題壙在第一章第一節也一定有他的用意,不管是在哪裏教書,城市或鄉村,條件優越與否,學生聽話與否,這都是客觀環境,不能隨我們的意願而改變,並且在我們去教書之前已形成,成以我們要改變的是自己的心態,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遇到一個不盡人意的環境,總要以改變自己做起,才能適應環境。——張婷媛

在魏書生先生《班主任工作漫談》這本書裏,我最感興趣的就是他所提出的'“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這一觀點,我認為這不僅適用於班級管理而且適用於社會生活。魏書生先生在書中提到“人總要面對一個不盡不意的環境,總要從改變自己做起,才能適應環境,進而使環境朝着如人意的方面呈改變一絲改變一毫。通過這個使我深刻明白,面對隨時會轉變的環境,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從改變

自身做起。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一切。以自身的例子來説,我作為一名支教老師。身份一下子從學生轉化為老師,環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面對這個轉變最初很困惑。但是也深深地明白。這是我無法改變的現實。所以我要學會適應這、個改變,適應現在所處的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學生和我的雙贏。——張夢雅

剛剛聽了張老師的話讓我想起了我自身和我的一個學生。剛才前面幾位張老師已提到我們從一名學生突然變為一位老師,角色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大學到國小環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剛開始確實有些不適應。但後來想想,環境是不可能改變的,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自己。就如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一書中所説“人不能要求環境適應自己,只能讓自己適應環境”。還有我的一個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學生。可能以前的班主任都非常寵着他,但我不像其它老師那樣向着他,他做錯了事我該説的説該罰的罰,於是他就產生了一種牴觸我的情緒。課下我找他談話問他為什麼。他説:“我以前老師不是這樣教的”。我告訴他:“既然你已經成我的學生,就應該想辦法適應我的方法,老師教了那麼多學生,不可能使你們都能一下子適應,只有你們慢慢地適應老師,你回去好好想,希望你以後能夠好好配合老師。”我跟他那樣説了之後,他好像也明白了許多,後面的日子裏他進步了不少。可見,人總要面對一個不盡人意的環境衞生,總人從改變自己做起。才能適應環境,進而使環境朝着如人意的方面改變一絲一毫。——宋萍萍

總結語:我校的張枝、張夢雅、宋萍萍三位老師結合本班實際情況及張婷媛老師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分別談到了自己對《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的心得體會。

眾所周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班級雖小,但它卻像一個社會,也存在着一個管理問題。作為教師,要當好班主任,管理好班集體,就必須掌握一些班級管理的理論、方法、技巧,學習借鑑一些先進的班級管理經驗,而魏老師的《班主任工作漫談》一書正談到了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方方面面。

班主任工作十分繁瑣、複雜,聽了以上老師的發言,我們或多或少的會受到一些啟迪。

魏老師在書中還寫道:一個人首先要適應環境,享受美好生活,生活不能沒有理想,但人類不能以理想主義的目光苛求生活。當代人應該少埋怨環境,多改變自我。人應學會自我更新,今天的我應該比昨天的我有新的認識,新的發現、新的能力。只有自己不斷更新了,世界在我眼裏就總是新的。這是多麼純樸而富有哲理的話語。

通過我親自讀書與交流,我深感:二十一世紀的教師要做學習型與反思型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承擔教育的重任,只有時刻思索才能不斷髮展,我願所有的教師都能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讓好書伴隨教師成長,讓閲讀成為習慣。

篇38:讀書交流會發言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日,我們聚在一起,進行這次讀書溝通活動,其目的是要大家暢所欲言,談談自己讀書的閲歷和感悟,同時也包括自己在讀書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或問題。下面,我把自己在讀書學習中的做法和體會拿出來,跟各位老師做真誠的溝通。

我們學校有很多喜愛讀書的老師,尤其是卞金濤老師、高英猛老師、韓開平老師等,他們博學多才的品質,深深地影響着我。他們讀書是為了愛好,主動讀自己喜愛的書。在上學的時候,剛剛參與工作的時候,我也曾經是一個喜愛讀書的人,美麗的詩歌、散文,各類小説,也深深地吸引着我。但隨着年齡和教齡的增長,在繁瑣的工作面前,讀書的愛好慢慢地淡去了,今日的自己總是感覺是在壓力下讀書。

以前,我們常常説要想給同學一滴水,老師必需要有一杯水,要想給同學一杯水,老師必需要有一桶水。但新時代老師再也不是同學獵取學問的唯一來源,同學在某些學問方面超越了老師是常有的事兒,老師要在教學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僅滿意於一杯水、一桶水,不求學問的拓展和加深是完全不夠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要做“活水”,要做源源不斷的“長流水”。所以,我認為即使讀書的愛好散去,我們也應當在壓力下讀書,由於我們選擇了老師這個職業。

我的學習是從反覆閲讀學校歷史教學用書和高中歷史教材開頭的。我購買的書籍,我自己把它們分為教育理論、專業學問、課堂教學三類。近期我購買的書籍主要有:《老師語言的藝術》、《給歷史老師的101條建議》、《優秀老師的經典説課案例》、《史記故事》、《勝利老師的22條軍規》、《人一生要讀的經典》等。分別放在家裏、辦公室裏、學校宿舍裏,利用休閒時間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也存在着很多困惑,尤其是繁忙的工作,總是不能夠根據事先的方案讀書。

在此,我給各位年輕的老師提出幾個建議:

一、明確目的:首先依據個人狀況思索自己為什麼而讀書。

二、選擇書目:依據自己的愛好愛好和工作的`需要進行選擇(你喜愛看什麼樣的書,你需要看什麼樣的書)。

三、制定讀書方案:既包括短期方案,也包括長期方案。方案每年每月,甚至每週每天讀什麼內容。

四、寫讀書筆記、教育隨筆:這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重點寫出自己讀書後的心得體會,把讀到的東西和自己的教學實踐結合起來。

五、樂觀參與各種教科研活動:編寫教學設計、優質課評比、論文評比等,各種活動會成為你讀書的動力,活動促使你去讀書,查閲各種資料。一個老師無論是自身素養的提高還是專業理論的提升,都是在參加各種活動的過程中才會有質的飛躍。

從年齡上講,你們是初升的太陽,我們已是夕陽西下的時候。不要等到書到用時方恨少,不要等到我們這種年齡,沒有精力讀書的時候,才懊悔自己學到的東西太少。既然我們選擇了老師這個職業,我們就應當儘自己的所能,使自己做到最好。從現在開頭,就努力讀書吧!或許我們不是最優秀的,但是我們可以成為最努力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nghuazhici/daibiao/vnvmg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