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講話致辭 >代表發言 >

拒絕野味從我做起倡議書 敬畏自然,拒絕野味發言稿【精品多篇】

拒絕野味從我做起倡議書 敬畏自然,拒絕野味發言稿【精品多篇】

拒絕野味從我做起倡議書 敬畏自然,拒絕野味發言稿【精品多篇】

敬畏自然,拒絕野味發言稿 篇一

2020年的開年,是我國刻骨銘心的災難之痛,新冠狀病毒肺炎肆虐着我國湖北武漢,然後快速向國內瘋狂散播。在沒有特效藥治療、傳染性強和死亡率高的情況下,以致我國十幾億人民封鎖在家隔離病毒自我保護,防止疫情繼續蔓延和擴散。

這是人類自恃尊榮又為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而草菅萬物生靈、卻被萬物生靈“回報”給人類的巨大災難,也就是吃野生動物之禍——新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擴散。

據最新研究顯示,這種新冠狀病毒傳染源為野生動物——蝙蝠。

關於蝙蝠,我生活在城市,很少親眼看到,只是偶爾在電視動物節目看到過,於是我上百度網搜索了一下,上面有很多介紹。我也當次搬運工,整理如下——

蝙蝠(學名:Chiroptera)是脊索動物門、哺乳綱下的一類動物,是哺乳動物中唯一能夠真正飛翔的獸類;除一般哺乳動物的特點外,還有一系列適應飛行的形態特徵。

蝙蝠體形雖小,但全身骨質輕,耳殼發達,常具發達的耳屏或對耳屏。翼膜、耳、脣等處有豐富的感覺毛。顏色多樣,大多是褐色、灰色和黑色。

蝙蝠與其能夠飛行並進行夜間生活相適應,通常視覺較差,而聽覺則異常發達,在夜間或十分昏暗的環境中它們能夠自由地飛翔和準確無誤地捕捉食物。

70%的蝙蝠種類主要以昆蟲和其他小節肢動物為食;其餘的種類主要以果實、花蜜和花粉為食;一些熱帶種類是食肉的,有3個種類的吸血蝙蝠以血液為食。分佈於地球上除南北極和某些大洋島嶼以外的所有地方。

蝙蝠可以分為兩個亞目,全世界共有16科185屬962種,中國約有7科30屬120種。199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IUCN/SSC)出版的《1996年受脅動物紅色名錄》中公佈了蝙蝠(翼手目)動物受脅狀況,指出處於極危險(CR)種類有26種,瀕危(EN)有32種,易危(VN)有173種。許多蝙蝠在自然界越來越少,趨於滅絕,嚴重的物種瀕危局面令人深思。

有文章指出:縱觀近幾十年新型傳染病的發源,艾滋病毒來自於非洲白眉猩猩,寨卡病毒來自於恆河猴,埃博拉和H1N9禽流感這些更為熟悉的疾病,也都和野生動物有關。

毫無例外,這次肺炎的第一例感染者與隨後十餘名病人都來自野生動物市場,而多年前SARS的第一位感染者正是一名野味廚師……

這些事實無一不告訴我們:捕食“野味”是病毒傳播關鍵的一環。“SARS的源頭是蝙蝠不假,但是它發展的舞台是眾多野生動物市場和酒樓、餐館。

如果沒有我們濫用果子狸,食用果子狸,那麼病毒從蝙蝠到果子狸再到人的傳播鏈就不會發生,當年的SARS就不會爆發。

因此,在屢次發生的血的教訓面前,每個人都應該拒絕追求“野味”。從前我們呼籲保護野生動物,只是關注它的生態意義,還是有一些人不以為意,我行我素;如今這些傳染病再次鄭重地警醒了我們。

拒絕捕食野生動物,不僅關乎生態,更關乎公共安全!

由人的貪念、痴昧引起的後果來之迅速,更是來勢洶洶。

對於這次的疫情,我相信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不久之後便會平息,但我們人類應該進行自我反省:鍾南山院士的預言為什麼會實現,為什麼多年後災難再次來臨?

我們要齊心協力抗擊疫情,也要抓住問題的關鍵。否則,大自然的攻勢會更加猛烈!

敬畏自然,拒絕野味發言稿 篇二

聰明的人類:

你們好!

我叫蝙蝠,是你們的老朋友了。國小教科書裏就有對我的介紹,你們從我的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我對於你們人類,那是相當的佩服啊。

然而,你們卻不知道我身上的另一個特異功能:我的身上寄居着至少14種病毒,其中包括大家熟悉的狂犬病毒、尼帕病毒等。我們家族與這些病毒“和諧相處”,可如果傳染給你們人類,那就相當恐怖了。

既然病毒如此之多、之兇險,我們家族討論決定,將病毒都寄生在我們自己身上,不讓它們出去,危害眾生。為了能減少你們對我們蝙蝠家族的關注度,在時間的長流裏,我們漸漸地將自己渾身都進化成了黑色這種醜陋的顏色,並長成一副“死神臉”,以此來警告你們人類不要靠近我們、侵犯我們。為此,我們還調整了作息,變成了晝伏夜出的動物,為的就是讓你們人類避免與我相遇、與我接觸!

唉!但我們的一切努力最終還是敗給了你們貪吃的本性!你們居然捕殺我們同胞,還把我們同胞做成美食吃掉。我們整個家族都震驚了,人類啊!你們知不知道,吃了我們,寄生在我們身上的可怕的病毒,一旦失去了我們這個宿主,必定要找新的宿主。你們強壯的軀體,正好給它們提供優質的生存環境,讓它們享受天倫之樂,並大量地繁殖。為此,我們也只能自我哀歎——我們的努力終究戰勝不了你們人類的貪婪與無知。同時,我們預測在不久的將來,你們會為此付出沉痛的代價。

果不其然,你們病了。經過科研專家的檢測,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且證實這種病毒與我們身上的病毒相似度非常高。你們自己也沒有想到,因為食用野生動物的舉動,導致了一場不可挽回的災難。病毒的傳染性是如此之強,感染的人數還在不斷地增加。看着你們焦慮、恐懼,你們後悔嗎?

人類,快醒醒吧!野生動物保護法,不只是在保護我們,也是在保護你們人類自己啊!你們不要自認為“人類是天地間的主宰”,其實,你們只是大自然的一員,是渺小的。你們只有與動物、與環境和諧共生,才能長長久久地生活下去。自然法則是公平的,當你們破壞現在的環境,不珍惜其它生靈時,禍害必定會降臨。這次史無前例的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爆發,能讓你們記憶深刻,吸取教訓。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人類啊,用你們聰明的腦袋,靈巧的雙手,與我們這些動物們一起和平共處吧,沒有捕獵就沒有傷害。

最後,願你們人類能早日戰勝疫情,讓這個世界恢復鳥語花香,其樂融融。

蝙蝠家族

敬畏自然,拒絕野味發言稿 篇三

想必諸位對於轟動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早有耳聞。然而經研究表明其最有可能的自然宿主便是蝙蝠。那麼問題來了,蝙蝠晝伏夜出與人類的生活習性大相逕庭,那麼人類為何還會染上這可怕的病毒呢?

就是因為人類的貪吃,造就來這一切。

從心理學角度看,吃野味實屬獵奇心態,有些人覺得吃野味,那吃的可是面子,吃的是氣場,吃的是勇氣,野味不可多得,想必一般人不易輕易獲得,而我就要做那第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又有古人云,“物以稀為貴”,越是價值不菲,越能體現我的品位,我的氣質。從某種程度上講,更是一種病態攀比的表現,是為智者所不齒的價值觀,人生觀。

可有人又説吃啥補啥嘛。如今,國人向來迷信,以形補形,尤其愛把奇珍異獸當補品食用,那麼可要奉勸一句,“客官,您真當穿山甲愛穿,吃了就能變金剛鑽。熊掌湊齊了一對吃,分分鐘能練就鐵砂掌。還有吃猴腦補腦,吃虎鞭補鞭。那麼再問一句,如果吃鷹翅,那您大概就能上天了吧?”"可經過事實與經驗的總結,野味的營養價值並不比家禽牲畜高了多少。因此這種歪門邪道一文不值

隨着時代的日新月異,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想要吃好喝好,已經不在話下,於是人們就開始追求新鮮。甚至是説:家養的不如散養的,散養的不如野生的。人們渴望脱離科技蓄養的牲畜,希望吃到最純正,最原始的味道,這也可以理解。可是你要相信如今我們餐盤中的雞,鴨,鵝,魚,肉是5000多年來無數吃客的選擇,就好比生物界的優勝劣汰,我們所蓄養的,品嚐的,都是經過了重重篩選的結果。口感不比野味差,營養也不比野味差。況且野味所帶來的風險和危害,早已人盡皆知。正所謂歷史不可能平白向前,人類的食性也不是一天兩天的經驗,“識食物者為俊傑”,如果人們連這都不能辨別,那麼怎擔當得起“食物鏈塔尖的物種”這一雅號了?

不得不説,大自然母親給了我們他的一切,他給我們可口的蔬菜,家畜的盛宴,卻把不利於人類生存的野味都隱藏進深山老林之中,但無知的人類不知足啊!悲哉!惜哉!他們貪婪、索取,總以為不易取得的才是最好的,卻枉負了大自然的良苦用心。

敬畏自然,拒絕野味發言稿 篇四

民以食為天,從遠古時代的生吃,進化到現在的烤、煮、煎、炸,人類舌尖上的文明也在不斷進步和開拓。吃是人類生存的必需活動,但對於吃什麼人們從來都不能隨心所欲。在物質文明發達的今天,有的人居然奉行“吃啥補啥,以形補形,返璞歸真”的觀念,開始探索野味,越是奇形怪狀,越是稀有動物,越能勾起人類無止境的慾望。而在這愈演愈烈的慘忍殺戮中,殊不知大自然也開始了怒吼和反擊。

還記得2003年的SARS嗎?一時間,風起雲湧,疫情爆發,而罪魁禍首是來自於蝙蝠體內的病毒。問題是蝙蝠體內的病毒怎麼會到了人身上呢?答案觸目驚心,是因為人類吃了一種叫果子狸的動物,而它身上正好有蝙蝠體內的病毒。動物身上相安無事的病毒,在人類亂捕濫殺動物後開始瘋狂肆虐人類,這不正是神奇的大自然給我們的一聲有力的吶喊嗎?

而在疫情平息17年後的今天,同樣的錯誤又以驚人相似的模樣捲土重來,那麼這一次會是最後一次嗎?也許17年前的教訓在很多人看來是模糊不清的,但你是否瞭解過被救治後的患者帶着嚴重的後遺症艱難生活的情形;也許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會漸漸平息,但你是否能清楚這次疫情讓多少家庭妻離子散,讓多少奮戰一線的人命懸一線;也許明日的太陽還是依舊會升起,但是你是否能估算一口野味讓中國蒙受多少委屈,浪費多少資源,承擔多少損失。

人類和動物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類從不會因為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就在大自然面前取得更優勝的地位。兩者如同站在高山頂上的平衡木,若是兩者和諧相處,平衡木就會維持一種和平共處的生態平衡,若稍有不慎,一方傷害了另一方,則會一損俱損。當人類的槍聲響起,動物看似成了囊中物,但是大自然也會以更慘烈的教訓來告誡人類彼此傷害是多麼愚蠢的行為。正如董卿老師在一檔綜藝節目上所説:“槍響之後將沒有贏家。”

大自然所給予我們的一切,既是無限的,也是有限的。文明和野蠻之間,也許只隔着“野味”這一道無形的界限。若人類繼續無知的殺戮,繼續垂涎舌尖上的野味,那麼大自然給予人類的災難遠不止於此。讓我們一起攜手倡議:“敬畏自然,拒絕野味”,還野生動物一片安寧的生息之地,還人類一片安靜祥和的生存空間,還大自然一片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nghuazhici/daibiao/wk69k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