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工作總結 >

教學結題報告多篇

教學結題報告多篇

教學結題報告多篇

【第1篇】教學課題結題報告

前言

課題級別:市級教研立項課題

課題名稱:國中化學教學最優化研究

課題類別:學科教學方法

課題組組成:本課題由市教研室原化學科蔡秀珍老師和教科所高思剛老師設計和組織(組長為蔡秀珍),全市中學共同參加,課題組成員共15人(其中高級教師10人,校長1人)。99年7月蔡秀珍老師退休,99年10月市教育科研辦公室將該課題定為市級課題,經教研室和化學科同意,由化學科負責九年級教研的傅興春老師擔任課題組長,繼續進行本課題研究。

課題提出過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全國教學研究的總動向是加強基礎教學,提高學習能力。我室化學學科對課堂教學優化進行了調研分析,發現老師教學的優化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我們着手對教師教學的各種因素的內涵、實施的途徑和方法進行研究,於1999年成立了“化學教學最優化”課題組。

在“化學教學最優化”課題研究過程中,在99年9月以前取得的初步成效的基礎上,結合素質教育的最方向,重新調整了研究方向,重點從教學設計方法的優化上進行研究。

課題研究目的:創設形式多樣的教學情境,研究各種教學方式的最優化,期望得出情境教學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提高教學質量的最優化方法。

課題研究對象:九年級學生。

課題研究時間:1998年9月—2002年7月(原定2001年7月)。

一、課題研究的理論指導

課堂教學活動是一個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動態平衡過程。它既有教師和學生的人的因素,又有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條件、教學方法、教學媒體、教學組織形式、班風、學風、學習結果等因素。這些因素構成了教學活動的輸入、輸出過程,教學活動是在這些因素不斷由異步、無序到同步、有序的循環中前進和發展的。

在這些因素中,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其他因素都是其學習的外部情境因素。“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優化是影響教與學功能的變量,主要是教師設計的優化,使學生自身因素得到最優化的學習情境和方式,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學習過程是以學生的全部心理活動為基礎的,學習過程的順利進行,僅有一定的認知過程的心理結構(智力結構)是不行的,還必須有一系列的意向過程中的條件(非智力因素)配合,使其互相促進,才能達到學生自主行為的充分表現。

在諸多的情境因素中,教師既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信息的傳播者,又是學生學習反應輸出信息的接收者。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的功能,應在用課程和教材鋪設的道路上,努力創設各種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意向心理條件,促進認知過程的心理結構的發展,積極開展學習的動力和阻力的相互消長鬥爭,用教學效果的反饋強化,增進學生學習動力的加速度,使教學活動成為一個省力、高效、完成教學任務的認識和發展過程。教師的主導作用,應是在如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中的主導作用,着眼於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和創新能力。

教學活動中創設的教學情境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應有明確的主體、行為、條件、標準,並以教學需要為基礎,以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步驟為目的,以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課題“國中化學教學的最優化行動研究”就是研究如何把化學教學活動中師生間的各種行為關係,放在一定的組織形式、途徑、媒體和方法等情境中,構成教學的空間結構和時間序列,激發學習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意向心理條件,促進其認知心理結構的發展,使師生在具體的時間、地點和條件下,處於同課題、同步、同時態的最佳狀態,併產生共鳴,從而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比較全面的發展。

二、實驗內容和方法

⒈實驗中的因變量:教學最優化後學生教學目標的到達和情感發展水平的制定。

學生達到教學的目標、自主學習的心理行為表現中的學習動機、興趣、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品質的調節與變化是本實驗的因變量。依據《全日制中學化學教學大綱》、素質教育要求和教學實際,我們首先制定了本課題的目標體系:

目標 內 涵 發 展 水平

感受(a) 領悟(b) 追求(c)

教學目標 學生學習的教學質量 達到 良好 優秀

動機 是激勵人們去行動,以達到一定目的的內在心理過程,它是以需要為基礎的。 ⑴家長的要求

⑵老師的要求 ⑴老師的希望

⑵家長的願望 ⑴自己的前途

⑵祖國的需要

興趣 是人們認識某種事物,從事某種活動,並能經常關心該活動的心理過程。 ⑴對某事物或現象有好奇心

⑵想親自動手嘗試 ⑴願意親自參與

⑵設法動手實踐 ⑴十分樂意地去體驗

⑵迫切期望去探索

情感 是人們在認識客觀事物的基礎上,對客觀事物與個體需要之間關係的態度和體驗的心理過程。 ⑴能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

⑵努力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 ⑴自主地學習

⑵爭取圓滿完成老師交的任務 ⑴十分樂意地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

⑵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意志 是人們自覺地確定目的,並能支配、調動自己的學習行動,克服困難,從而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 ⑴主動地預習、複習

⑵積極完成課內外任務 ⑴遇到困難不避讓

⑵能克服學習中的一切困難 ⑴能排除干擾,努力學習

⑵即使遇到挫折或失敗仍能堅持學習

我們把目標的發展水平分為“感受”、“領悟”和“追求”,由低到高的三個層次。

(a)感受:感知和初步接受。通常表現為對教學目標內容和要求產生積極的反映。

(b)領悟:領會和覺悟。通常表現為對教學目標內容和要求能夠理解,並能用來指導自己的思想和行動。

(c)追求:獲求和取得。通常表現為對教學目標內容和要求能夠嚴格遵循,且深刻體驗。

⒉實驗中的自變量:各種教學情境設置和教學方法的創設。

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教師主導作用的心理行為表現,本課題研究的情境創設在實體情境、語言情境和想象情境這些基本情境的同時,更多是創設一種質疑、探究、聯想的氛圍,建立教學師生互動的主體結構,達到“以境透思”的效果。我們總的構思是:變適應型為創造性,變同步伐為多樣型,變封閉型為開放型。

⑴教學情境的類型應是多角度、多層次的,如:

創設明確易讀的學習目標,調節學習的動機指向,調控激趣。

創設價值展示,需求激趣;學有新知,以新激趣;情感交融,以情激趣;學有成功,信心激趣。增強求知慾望。

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意境,調動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觀察,積極思維。

創設形式多樣的實驗場景,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內化學生的學習情感。

創設先學後講,留給學生以思考與想象的時空,師生互補,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時空需求;體會成功的喜悦。

創設立竿見影的反饋渠道,磨鍊學生的學習意志,體現主體的生命活力。

創設團結奮進的班集體,形成互幫、互學的奮發向前的風氣。

創設學生“説學”形式(學前説學、學中説學、學後説學、學法説學),增強師生、生師、生生的雙向多向交流,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尋找最佳學習途徑、探索學習規律。

創設形式多種的活動課,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個性得到發展。

⑵教學情境創設的時間、空間和頻率。

我們把引出課題、解決難點的情境稱為主情境,其他情境稱為自然情境,可以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其中刻意性明顯且對學生感官刺激較強的情境,創設不宜過多,一般每節課2-3次。自然性情境只要有利於學生思維的激發、認知的發展,則可隨時進行。

每種教學情境可以對因變量的一個或幾個目標產生激發。

課堂教學只是教學的一個主要環節而非全部過程,教學活動應該向課外延伸,所以情境教學的實施不應只限制在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內。

⑶情境創設合理性的判斷。

可用下面兩個指標衡量情境創設的合理性:一是教師發生的信號能否在學生中產生積極的反應;二是師生是否有愉悦的心理體驗,進入“情境”之中。根據國中生情緒活動的體驗的迅速性和外露性,教師可予以判斷。

一個好的“教學情境”的創設,應使學生能進入“情境”之中,參與“情境”之中,樂在“情境”之中,完善在“情境”之中。

⒊學生心理行為個別差異發展觀察內容

自變量(各種教學情境的創設和教學的優化)對因變量(學生自主學習的心理)激發,是通過學生心理行為差異發展表現的。本實驗着重觀察以下幾方面的行為表現:

⑴課內行為

①一般參與度(如精神狀態、記筆記、舉手發言、參與討論、提問正確率、板演、完成課堂作業等情況)。

②自我能力展示(如質疑、動手實驗、發表自己的見解、向教師挑戰、上講台小結等情況)。

⑵課外行為

①作業完成情況,預習、複習情況(作業能提出不同解法,超前預習,自學高年級內容等情況)。

②參加課外學科活動情況(課外讀物的閲讀、魔術表演、參觀訪問、社會調查、小論文的撰寫、小實驗的設計等情況)。

③問卷、交談情況。

④同學間、師生間關係(互幫、團結友愛、互學、謙虛、自律、自立、自信等情況)。

⑤偶發事情的態度(成功、失敗、表揚、挫折態度等自我行為自控情況)。

⑶測試成績變化。

⑷綜合評價。

以上觀察內容的目的,是從對學生認識中產生,通過運作重新認識學生,即始於學生,終於學生。學生是實驗對象和參與者,又是實驗成果的鑑定者和受益者。

觀察對象為實驗班總體(如抽樣不得少於 ),每人一表,分四階段記錄。第一階段為進入九年級時,以物理為基礎進行問卷、交談得出,作為起始水平;第二階段為國中化學第一章結束後;第三階段在上一學期末;第四階段在畢業考試後升學考試前。

教師根據本課題的目標和發展水平建立每一試驗對象的成就檔案,分四階段對試驗對象進行綜合評價。綜合評價根據觀察、問卷、交流和測試結果,按目標發展水平層次定位。如某一目標達到某一層次,就在對應的位置打“√”。第一階段的定位為試驗對象的起始目標發展水平,由此確定最近發展區的目標,從而選擇合理的教學情境。

目 標 動 機 興 趣 情 感 意 志

發展層次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第四階段

特殊情

況記錄

評價的目的主要是使學生能客觀、較全面地瞭解自己、體驗進步,看到不足,選擇行為方向,確定合適的目標。因此,觀察對象的行為表現,在被觀察者自我評價的基礎上,教師根據跟蹤調查情況,給予客觀評價。教師應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充分信任學生。

⒋課題目標達成評價

本課題目標達成評價性質是目標參照系的絕對評價。

評價的目的是根據一定的價值觀校正教學中的偏差和判斷其效果。而情境目標的評價是個比較複雜的問題,首先心理活動的顯露大多具有雙重性,其次是青少年學生的心理活動穩定性較差,同時實驗中的干擾因素比較複雜。為既簡單又科學,還要有一定的可靠性,我們把情境教學目標的評價限定在化學學科課內、外教學指定的要素範圍內,注重教學過程的調查分析,採用統計的方法分階段進行。

首先確定一個一般參考線(如圖所示)。此參考線的確定依據是:根據九年義務教育要求的合格率為95%(每一目標的a級水平為合格);化學學科約佔九年級周課時的12%。且認定情境目標評價與認知評價成正相關。再按每一階段不同目標不同發展水平綜合統計的人數頻率作圖。

圖線分析(以第二階段興趣目標為例): (頻率:%)

⑴若曲線靠近一般參考線右側,則認 100

為達標;若離右側較大,則應防止試驗對 80

象偏科性的片面發展。 60

⑵若曲線在一般參考線左側,則認為 40

欠缺,應對實驗中的自變量進行校正。 20

⑶曲線與一般參考線相交,若陡度較 0

小,則實驗中自變量應注意面向全體試驗 a b c (發展水平)

對象;若陡度較大,則實驗中的自變量應注意撥尖。

通過幾個階段的連續統計,根據曲線的變化與一般參考線的位置相對關係,我們可以得出創設的教學情境對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是否有效這一結論。

⒌最優化教學方式的構建

為使我們的構思變為可觀察、可理解、可操作,我們對最優化教學的試驗程序進行歸納——最優化教學方式的構建。以實驗法為主,驗證和發展教學多樣化選擇。

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是在教育理論指導下,將教學的各要素在整體結構上進行的有效綜合,涉及多種方法的選擇,並擇優形成具體操作的教學活動程序。教學多樣化方式一般由教學思想、教學目標、教學條件、教學程序、教學評價及案例等要素構成,並通過展示課不斷完善。

本課題實驗的總模式是:多樣化素質教育最優選擇法。

所實驗的教學程序可歸納為:

提出問題

啟迪思維

情境激發

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等方式的最優化組合

教學互動

遷移應用

內化素質

三、實驗成果

從市級教研課題的研究過程,課題組全體成員感受頗深,從取得的成果中深受鼓舞。

⒈通過課題的研究,使課題組成員的教學理論和教科研水平均有了較大的提高,同時帶動了全市化學學科教科研氛圍。

課題組共舉行了四次論文報告會,從中選出3編印成本課題論文集,其中獲省級論文評比一等獎,二等獎;在全國性刊物上發表的有,省級刊物發表的有。《論文集》發至學校化學組,使全市化學學科教科研氛圍及質量得到提高,2001年市化學教學專業委員會舉行的論文評比中,就收到應徵論文2,其中質量普遍較高。

⒉通過課題的研究,培養出一批學科骨幹教師。

課題成員中有1人被評為市級學科帶頭人,4人被評為市級學科骨幹教師,大部分是縣(市)區學科骨幹教師。由於課題研究成果,有多人被提拔為學校校級領導或負責教務、教科研工作。

⒊學科教學結構和形式發生了較深刻的變化,形成一定的新的教學方式,課題組研究的一些運作模式已在部分學校教學中取得認同並應用,帶動了全市化學學科教學水平的提高。

⑴課題組先後開設試驗課、展示課15次,由此選編了《課題教案選編》,收集較成功的教案。在此基礎上,深入進行教學方式優化模式的構建,選編出《課題教學模式文集》一冊。課題的課堂教學模式已逐步成為我市國中化學教育改革新的突破口。其中多種教學情境,如教學目標達成信息快速反饋的“色卡”、學生自我小結、簡單效果明顯的投影片的製作和運用、師生互補等運作已得到廣泛運用。

⑵課題組成員在省級的評優課、實驗調演、多媒體課件並評比中有4人分別一、二等獎。

⑶“小論文、小實驗”評比已成為我市化學學科有一定特色的活動內容。小論文內容有:學法與體會、知識整理與討論、觀察與思考、建議與設想、趣味實驗、化學與社會、科普小品等,這種內容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得到應有的發揮。

⒋實驗對象和對照對象在心理素質方面以及參加學科競賽、化學小論文評比、會考成績等方面均取得明顯的差異。

實驗對象在情境目標的定向指導下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了自我調控的能力,增加了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經常領悟到成功的喜悦,減輕了學習的心理壓力,從而大面積提高了教學質量。

四、課題結論

經過對課題目標達成的評價,以最優化為主線的化學教學多樣化方式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可以產生較明顯的促進作用,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在教師創新意識強烈的前提下,對教學定會產生顯著的積極影響。

五、課題研究的思考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題的素質教育將成為學校教育的主旋律,實行教學中的寬鬆自由的教學氛圍的具體落實,才能培養出富有創造個性的學生。為此,教育工作者必須自覺努力學習和探索,使自身具備創新意識教師的素質。

創新是對學生的挑戰和誘導,也是對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挑戰和誘導!

只有創造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才會體現出育人本質。

如何與本階段課改理念相一致,使教學方法達到最優化選擇是本課題進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式。

【第2篇】語文教學結題報告

柳州市北站路國小課題組

執筆:曾海霞

內容提要

針對國小語文課堂存在的兩種傾向:

1、把語文課上成語言分析文字訓練課;

2、架空語言材料,一味“創新”的教學狀況。特進行“感悟—積累—運用”三層次的研究。本課題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為文獻查閲為基礎,實驗法為主,調查法為輔,通過研究過程中的個案分析、實驗數據統計、經驗總結等手段進行研究。從而研究出品讀悟詞等感悟四法,完形填空、關鍵語詞串聯等積累六法,情境造句和移用活用造段運用五法,此外還構建我校“三層次”基本語文教學模式。通過研究,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養成課內外自覺積累的意識、能力與習慣,提高語文閲讀和寫作水平,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有長足的進步。 關鍵詞

感悟積累運用 教學三層次 讀寫能力

一、問題的提出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基礎教育改革全面展開後,語文教師開始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學觀念與行為,逐步認識到語文教學根本任務在於“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可見,要實現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總目標,離不開學生親身參與語文實踐活動,感悟語言材料中的人文內涵,積累、內化語言,從而獲得提高。在語文教學中促進學生感悟、積累、運用能力的發展,已成為教育者關注的研究方向。

但實際教學中,語文課堂存在兩種傾向:

1、把語文課上成語言分析文字訓練課。

2、架空語言材料,一味“創新”。無論哪種傾向,學生多難於真正感受語言的美。究其原因,可思考幾方面因素:教師是否準確把握了語文課程的性質,是否認識到學生必須成為語言學習的主體,以及實施“感悟、積累、運用”語文教學模式與方法等。

從語文教育的特點看,語文課程人文內涵豐富和實踐性強,並對識字寫字、思維發展等多方面形成影響。《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是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因此,語文教學過程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語言、感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過程,現代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語言的認識是一個“同化”與“順應”的過程。在教學尤其是閲讀教學中,要避免繁瑣多餘的內容分析,轉向“感悟、積累、運用”——這個符合語言學習規律的途徑。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能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情感是語文教學的根”,在情移心動的前提下,易於他們自覺進行知識、情感積累、語言內化。有積累作為基礎,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才可能得到更快的提高。由此也看出,“感悟、積累、運用”具有學習的層遞性,構成了語文教學中逐級推進的課堂教學“三層次”。

課改關注教學中的三個緯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語文教學中的“感悟、積累、運用”不僅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同時也在尊重學習者主體地位這一點上與三個緯度是相同的。能力是以知識為基礎,知識的點滴積累,決定着能力的逐步形成:知識塔基的寬度和厚度,決定着能力金字塔的高度和強度。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華曄”(韓愈《答李翊書》)説的是同一道理。學生在對文本積累、感悟、運用的同時,文本中那鮮活的“生命形象”又促使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的發展。傳統語文教學非常重視學生對精點書面語言的感受和積累,在大量感受和積累的基礎上才“開講”。開講,即對語言材料作些點評,旨在幫助學生領悟語言運用之妙。在講的過程中,還重視學生的自悟,引導他們藉助吟詠,從而“披文入情,緣情語文”。現代教學實踐證明,只有當學生的背誦量達到了課本的4.5倍時,才有可能形成語文教學的一條途徑,將有利於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感情。

我校語文教研組因而提出了《關於“感悟、積累、運用”語文教學三層次研究》這樣一個順應時代潮流的研究課題。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及其主要概念的闡釋和界定

1.研究的主要內容:

①.如何通過科研促進教師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提高教師的素質。

②.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構建樂學機制,使學生從苦學變為樂學語文。

③.從大量的閲讀入手,探索促進學生感悟、積累的方法並規範學生語言積累,為內化和遷移語言打下基礎。

④.探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增強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多種途徑。

⑤.探索“感悟、積累、運用”的交合點及交合方式,構建有理論支撐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2.主要概念的闡釋和界定

①. “感悟”、“積累”和“運用”的內容:

感悟,即感受領悟。“恍然大悟”、“涵詠品味,妙由心悟”是對感悟的形象描述。在教學中就是讓學生知有所獲,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積累,指學生的生活積累和語言積累兩方面。

運用,指學生能把積累的語言在生活、學習中靈活的運用

②. “感悟”、“積累”和“運用”的相互關係:

感悟語言是基礎,是前提;積累語言是準備,是保證;而運用語言才是終極目的。我們只有把語言的感悟、語言的積累、語言的運用有機地融和於閲讀教學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3.課題研究的主要理論依據

教育教學公理、《綱要》《課標》的有關論述以及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丁有寬的“讀寫結合”,江蘇李尊棟和李郭忠兩位老師研究的“四讀、四培養”等作為主要的理論依據。

4.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對語文教學“三層次”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要凸顯語文本色,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注重對文本語言的“感悟”——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加強語言和知識的“積累”——厚實學生的底藴;強化感悟積累後的“運用”—— 切實地提高學生的説寫能力。

二、研究的方法和過程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1.研究的對象

研究對象原為我校8個教學班,即本課題組8位執研教師所在的教學班。中途三位教師調離我校,又有一位教師參入研究,一年後,這位教師也調離我校。課題組橫向發展,把研究成果向全校語文教師推廣,課題研究普及全校。

2.研究方法的運用

本課題定位在對“感悟、積累、運用”語文教學三層次的研究,所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為文獻查閲為基礎,實驗法為主,調查法為輔,通過研究過程中的個案分析、實驗數據統計、經驗總結等手段進行研究。

3.變量及其操作定義的具體界定:

(1).自變量

①.在實驗教師中進行教學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具體方式:每月收集一定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名言警句,並熟記在心;每月開展課題小組的學習活動;上科研研討課;參加實驗設計等。

②.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培養學生語文綜合實踐能力,精心設計並開展各種的教學活動。具體方式:

鼓勵學生進行摘抄、寫讀後感、做手抄報等,上用於交流展示的語文實踐活動課,進行各種主題的語文競賽等。

(2).因變量

①.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及教學能力的提高。

②.學生感悟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品詞、品句、品讀的能力;語言、生活積累;説寫結合)

③.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語文學習能力。

【第3篇】聾弱兒童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索結題報告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在特殊教育發展較早的國家,曾經就如何更合理地安置特殊(殘疾)兒童受教育的場地這個問題,引起過激烈的爭論,至今爭論仍在繼續進行。那麼,應該怎樣合理地安置他們接受教育的場所呢?隨着特殊教育在我國的進一步發展,這也成為我國特殊教育領域中真正為那些特殊兒童前途着想的工作者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各地有不少學校正在積極地探索,但至今尚無成功的先例。

我校自1975年創辦至今達26年。以前僅開辦聾啞班,稱聾啞學校;1995年常熟市人民政府撥款四百多萬元新建了校舍,並將本市虞山鎮培智學校的23名弱智生併入我校,更名為常熟市特殊教育學校。

聾啞生和弱智生雖各有所短,但也各有所長。能否讓聾啞生和弱智生,靠得近一點,在一個課堂裏學習同一內容,以收優勢互補之效呢?據此我校領導提出了“聾弱一體化教學”的設想。為了能順利地開展這一實驗, 我們作了積極而穩妥的準備工作。我們將當年度新招收的弱智生編入聾部一年級班,摸索他們在學習、生活、交往等方面的情況,以便為開展“一體化” 教學的研究尋找依據。同時我們還在兩個培智班中觀察哪些弱智生善於和聾生打交道,學習內容、進度接近聾生,以便為弱智生插班物色人選。1996年2月,我們又在聾部七年級一個教學班中插入三位智商在 55-69之間的弱智生,開始了對他們在學科教學中的研究。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實踐,初步積累了一點經驗。在此基礎上我們在常熟市教科室的支持下正式向江蘇省教育學會申請立項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

研究實施聾弱一體化教學的基本條件,探索出一套可操作的能在實踐中經得起檢驗的教學模式,並使之在實施中不斷趨於完善;探索聾生、弱智生合班上課以後的班級管理,合班上課後的負效應及其對策,致力於培養、提高聾生、弱智生雙方的素質,使二者在同一班級中真正能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努力爭取在理論上有所突破。

三、課題研究的原則和方法

研究原則:科學性原則,實踐性原則,整體性原則。研究方法:實驗法,觀察法,調查法,個案分析法。

四、課題研究的對象

本課題研究的對象分三個部分:1、原培智班就讀,有要求進聾班學習的中、輕度弱智生;2、從普通學校轉入或當年新招收的弱智生;3、接納弱智兒童同班學習的所在聾教育班級全體學生。

五、課題研究的實施情況和體會

從1996年初的探索階段起,我們所作“聾弱一體化教學”實驗,至今已有五年之多;其間具體可分三個階段:

1、準備階段:課題研究實施前我們進行了有目的的觀察、分析,瞭解哪些弱智生與聾生走得近一點,為弱智生插班物色人選。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一個學期的小範圍實驗,在認定方向確無問題,以舉確有可能之處後正式申報立項。

2、實施階段: 1997年9月至1999年12月,正式進行了課題研究。在實施過程中首先碰到的是聾教育班級如何接納弱智生的問題。一位老師在總結實驗經驗時撰寫了《聾生班如何接納弱智生》的論文,詳細介紹了接納過程,其中可分“過度接應”、“加強輔導”、“共同建設”三個階段。我們在接納前召開了弱智兒童家長會,取得家長們的支持。實施中多次開展教學研究活動,聽取同行們的意見,組織課題組成員定期交流各自實驗情況,並舉行班級主題活動,以激發學生同堂上課的積極性。我們對其中兩個實驗班進行了教學質量分析。第一個實驗班中插入了三位弱智生,他們的語文、數學、思想政治課平均成績為82.6分,及格率100%。第三個實驗班等級記分後,四位弱智生語文、數學兩門學科的成績是優秀3門佔37.5%,及格8門佔100%。課題實驗初期至今先後在聾教育班接納了弱智生14名,分別安排在6個聾教育班進行“一體化教學”的研究。本學年度有4個“一體化教學”班級,佔聾部班級數的50%。在這4個實驗班中,其中3個班級的班長是由弱智生擔任的,佔了“一體化教學”班級的75%。實驗過程得到了社會的理解和支持。第一個實驗班的三位弱智生,畢業當年被優先落實工作單位。這對在讀學生和老師及學生家長都是一個很大的鼓舞。

我們感到,實施“一體化教學”獲益匪淺,聾弱學生在如下幾個方面具有相互補償、促進的作用。

1、在生理缺陷方面具有相互補償、促進作用。

不管是聾生,還是弱智生,大都存在着某種心理、生理上的.缺陷,存在着不同 程度的聽力、語言、智力障礙。實行“一體化教學”後,他們的缺陷在教學活動中能得到一定的補償與矯正。 弱智生在聾生班就讀,意識到自己“能説會道”,比聾生從小失去聽力、長期生活在無聲世界優越得多,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老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請説話好的弱智生,協助老師幫助糾正聾生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欠缺。而聾生雖然存在聽力、語言障礙,但是智力一般要比弱智生強。他們經常用簡單的手語、指語與弱智生交流思想感情和所學的 文化知識,有助於弱智生髮展智力,增強記憶力。

2、在社會交往方面具有相互補償、促進作用。

過去聾生在校內侷限於聾生之間交往,很少與“能説會道”的健聽人交往。班裏來了弱智生後就多了“耳目”,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聾生交往手段,擴大了聾生的交往範圍。對於少數口語基礎好的聾生來説,更有了朝夕相處,交流頻繁的説話的“對象”。反過來,弱智生也經常帶些社會上 的“新聞”告訴聾生,使聾生也學會了打聽“消息”,進而充實自己的生活。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老師明顯感覺,聾生比以前瞭解的事情多了,什麼“社會治安”、“三資企業”、“企業倒閉”、“下崗工人”,這些社會現象以前需要由語文老師向聾生詳盡介紹、仔細分析,現在可由弱智生幫助分擔了。

3、在思維發展方面具有相互補償、促進作用。

在課堂教學時老師一般先請智力較好的聾生來回答,然後請中等的聾生和弱智生來複述。反應遲鈍、表 達能力較差的弱智生,在聽(看)別人的回答、復 述中思維逐步得到啟迪和發展。聾生在回答問題時,往往會把有些詞語漏掉,發生成份殘缺的語病;而弱智生卻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會爆出“冷門”,毫 不客氣地指出聾生的這類問題。通過1--2個學期的共同的學習,聾生和弱智生在語言發 展、思維發展方面相互補償,相互促進,共同得到了提高。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弱智生到聾班後,對他們思維發展確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他們在培智班堪稱“老大”,思維活動已發展到一定的限度;進入聾班,他們則立即感到“上外青山樓外樓”,這樣有利於教師為他們創設“最近發展區”來促進他們發展智力,獲得知識。

4、在行為習慣方面具有相互補償、促進作用。

兩類殘疾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規律不同,但待人處事,品德行為方面具有相互促進作用。聾生 大都寄宿在校,他們普遍有愛勞動、肯吃苦的優點,但也有貪小利(個別學生小偷小摸)的不良習性;而弱智生大都通學,原來的班級衞生工作均由阿姨包辦。實施“一體化”以後,聾弱生一起學習,一起生活,相互接觸,相互影響。弱智生在聾生熱愛勞動的精神影響下,都紛紛提前到校,參與打掃校園環境衞生。而當個別聾生有不良習氣表現出來時,弱智生卻會“呆頭呆腦” 地直言不諱:“某某某,你拿別人東西了。”一位沾染不良習氣的聾生在弱智生多次直接批評下,行為受到了約束,取得了明顯的進步。

5、在體育運動技能方面具有相互補償、促進作用。

弱智兒童在運動速度、彈跳、耐力及平衡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異,運動技能較好的學生在弱智兒童羣體中因為缺乏競爭對手而致運動水平停滯不前;而聾生個個生龍活虎,運動能力及技巧水平普遍高於弱智兒童。經過多次同場練習較量,無意中促使弱智兒童的運動技能得到提高;同樣聾生也不願意在競賽中輸給弱智兒童而丟面子,他們會全力拼搏,努力提高運動水平。結果使雙方的運動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達到了互補共進的目的。例如弱智生錢佳東,進入聾班後,經過兩年來老師的指導和同聾生的同場較量,運動成績大有進步,跳遠從3.86米提高到4.35米,400米跑從1分16提高到1分07,在校運會上,奪得1500米第一名和400米第二名的好成績。

由此,對於擴大聾部班容量,節省教育經費也是十分有益的。這從2000年度的實施情況中也可見一點。2000年度,我校聾部(包括“一體化”的弱智生在內)共8個班級58名學生,平均每班7.25人,扣除“一體化”的弱智生7人,班級平均人數為僅6.37人。如7名弱智生,根據他們現在就讀的四個年級,需至少單獨開辦一個複式班。按照我校全年教育經費168.9萬元計算,平均每班佔用14.1萬元,如要多開辦一個培智班,就得增加教育經費十多萬元。按照一個班級需配備兩位教育人員計算,則需多支付教育經費5.2萬元。可見“一體化教學”既提高了教學質量,又節省了人力、物力、財力,可謂三全其美。

3、總結階段:本課題在五年多的實驗中,先後召開了8次課題組成員會議,開展了三次公開教學活動,整理了實驗材料16份,撰寫教育教學論文,編輯一本課題研究論文專輯,其中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1999年階段性研究成果論文,編入了《江蘇教育現代化實踐與發展研究》課題成果彙編《科海揚帆》一書,還被評為“江蘇省教育學會系統省級教育科研課題階段性成果二等獎”。其間我校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迅速得到提高,逐步形成了一支理論上提得出見解,實踐上拿得出成果的特殊教育科研隊伍。其中有一人被評為常熟市教學能力,一人被評為常熟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一人被評為江蘇省特殊教育學科帶頭人。可以説這項“一體化教學”研究的成功,創出了我國特殊教育一種新的教育模式,為弱智兒童的教育安置開闢了一條新的渠道。

六、關係課題研究的幾點體會

1、本課題研究探索了一條綜合性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學路子--聾弱一體化教學模式。2、本課題對於兩類兒童實施“一體化教學”後,為聾班擴大了班容量,節約了國家教育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3、本課題為弱智兒童開闢了一條在成人的幫助下,通過不斷地創設“最近發展區”獲得更多的知識,培養更好的素質的途徑。4、對於中重度弱智生的“一體化教學”尚待進一步研究。

以上是我們對聾弱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的粗淺認識,我們還有許多方面不夠成熟,有些問題尚待進一步研究,如“聾弱一體化教學”的規律、“聾弱一體化教學”的管理及對於師資要求等等。我們願與教育界的同仁一起實踐、探索,也希望各級領導給以指導、幫助。

【第4篇】“學科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研究”結題報告

中國教育學會“十五”規劃課題

“學科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研究”

結題報告

根據《關於在“十五”期間開展教育課題研究的通知》精神,2001年6月---2004年7月,薊縣教研室承擔了中國教育學會“十五”規劃課題“學科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研究”這一課題的實驗研究工作,經過為期三年的認真研究和探索,現已如期結題,並取得了預期成果。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新世紀發展教育的客觀需要,這種需要不僅是從教育本身提出的,也是從民族進步、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塑造適應新世紀經濟全球化人才競爭需要的一代新人的宏偉目標而提出的。2001年6月召開的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和《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確立了基礎教育發展的總方向——素質教育。國家《新課程標準》的頒佈與實施,使我們明確了這輪新課程改革是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宗旨的;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主動和自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協作的能力以及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是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學生髮展為本是改革的中心任務。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要落實這些先進的理念和任務,就必須轉變原有的一些教學理念,改革障礙學生學習與發展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的組織形式,研究學生的學習方式,創設適合於學生學習與發展的學習環境,為學生的發展和未來服務,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服務。

21世紀是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的本質是創新,創新的基礎是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在世界範圍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各國教改都不約而同的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關鍵凸顯出來。世紀之交,第三次全教會吹響了向素質教育進軍的號角。國家站在整個民族在21世紀的國際地位的高度,加大了推進素質教育的力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點,因此,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新的時代對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由於我國的傳統教學思想束縛了教師,再加上教育體制制約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了適應考試,從國小到中學形成了應試教育的格局。以陳舊的教學內容侷限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實踐能力的培養。那麼怎樣來改變這種現狀?在這一背景下,我們開展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專題研究,迴應和反應了時代對教育的需求。

目前,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決定》的指導下,圍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要求,廣大教師正在大力開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關注學生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已成為課程改革的重點。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已成為大家的共識。新的這輪課程改革,是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宗旨的,這需要轉變觀念,解放思想;需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需要淡化學科界限;自主選擇合適的教育載體,為學生的發展和未來服務,為終身學習服務。教學強調均衡性、合作性、選擇性和共創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對素質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是素質教育的邏輯延伸,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最高形式。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對於中國小生的成長來説,本身就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實施過程。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育和培養要求學生手腦結合,是學生終身學習和持續發展需要的基礎教育,因此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不能缺位的,必須在實踐中進一步進行探索和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任務和理論依據

(一)課題研究的任務:

1.進行教學原理、教學過程結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研究。探索中國小素質教育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可行性、適用的範圍,它們在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功能和效果。

2.探索中國小素質教育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課堂教學結構和模式,包括調整教學內容、構建課堂教學新體系的教學結構、改革課堂教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

3.進一步探索適合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包括評價標準、評價指標和評價方式方法。

4.通過創新性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具有紮實基礎知識與技能,能積極進行創新思維,善於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探索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途徑與方法,形成有實踐價值的實驗研究報告、教學設計案例、實驗經驗論文等。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一課題的研究,要堅持運用各種教學理論的新體系,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唯物辯證法為指導,貫徹鄧小平同志“三個面向”的指示以及江澤民總書記的“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的指示,根據我國國情吸收發達國家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作為改革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進行教學原理、教學過程結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研究。探索中國小素質教育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可行性、適用的範圍,它們在教育教學中的地位、功能和效果。探索中國小素質教育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課堂教學結構和模式,包括調整教學內容、構建課堂教學新體系的教學結構、改革課堂教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進一步探索適合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包括評價標準、評價指標和評價方式方法。

三、課題研究的實施

本課題實驗從2001年6月起批准立項到2004年7月結束,研究時間持續3年多,中途無間斷,研究過程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1年6月—2002年7月,確定實驗校和子課題,制定可行性實驗方案。

2001年6月-8月,利用三個月時間,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了有關文件,並對全縣各中國小進行認真分析論證和篩選,把全縣國辦中國小、鄉鎮中國小確定劃分為不同層次課題研究試驗校。批准實驗校根據本身教育資源確定子課題,撰寫可行性課題研究方案。

2001年9月-2002年3月,課題組成員開始研究論證,並及時掌握子課題校研究進展情況。2001年6月,結合薊縣中國小教師中開展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薊縣教研室制定下發了《關於薊縣中國小、職校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實施意見》。在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中,倡導全縣各學校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積極推進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改變落後的教學結構,構建“導學諧振,主動探索,主體發展”等多種課堂教學模式。

2002年4月-5月,結合我縣教育教學實際,探索出適合我縣教育的教學模式、理論框架及其操作體系。如縣教研室的“導學諧振,主動探索,主體發展”教學模式;擂鼓台中學的“立體效應”型教學模式;馬伸橋中學的“研究性學習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學模式等包括各學段各學科多個課堂教學模式,有利地激發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使學生真正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

2002年5月底,在對全縣承擔子課題研究的學校調研的基礎上,縣教研室中心課題組組織了全縣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和所取得初步成果的交流活動,會上有8所學校的8個子課題組,分別代表不同層次的學校將開題一年來研究進展情況及撰寫的教學模式進行了交流,並把這些典型經驗和先進的教學模式向全縣推廣,推動了薊縣中小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

2002年5月-6月,根據全縣課題研究實際,制定下發了薊縣《關於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的意見》,推動了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的開展。通過在全縣中國小、職校廣泛開展此項活動,調動全體教師積極主動參與教改,促進課堂教學改革的目的。在教學實踐中,廣大教師正確處理了“五個關係”:即前瞻性與現實性的關係,教科研與教師學科基本功、一般基本功的關係,教學改革與常規教學的關係,主導與主體的關係,基礎與能力的關係。深入開展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思維方式的“四基”教學,着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本課題的實施過程中,課題組成員認真學習了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結合我縣具體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我們還邀請北京三十五中特級教師、教科室主任顧義羣講授“雙主教學”理論與實踐。教研室主任、主管主任和各學科教研員為全縣中國小領導、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理論講座8場,舉行新大綱、新教材輔導、六年級教材教法和高中會考專場輔導16場,有的學科結合輔導與講座,還展示了的創新教育優秀課。對幹部教師增強教改意識,更新教育觀念,加強教學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階段:2002年9月—2004年1月,重點探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標體系。

在完成第一階段任務的基礎上,《學科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課題組的領導和教師更加深刻認識認識到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性。課題組成員利用現代教育信息手段,及時瞭解了全國各地在學科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先進經驗。縣教研室又組織全縣的課題組骨幹教師,到山東臨淄、江蘇洋思和河北衡水等名校學訪,學習先進經驗,回來後認真進行學習心得體會交流,進一步深化本課題的實驗工作。

根據我縣城鄉教育差異,課題組成員可根據薊縣《關於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的意見》的要求,指導和探索各學段、各學科不同層次的教學模式。在教研室“導學諧振,主動探索,主體發展”的大模式下積極創建各學科的教學模式。如:國小語文的“單元授課,激情導學,協作實踐,能力發展”模式,國小數學的“自學——探究”模式,高中語文的“立體效應”模式,中學語文、數學的“協作實踐、點撥反饋”模式等等。不同的教學模式都強調了“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真正將課堂教學過程變成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學習的過程;以人為本,積極實行啟發式、討論式教學,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我們還通過研究課、研討會、報告會等多種形式,開展系列交流活動,促進全縣中國小任課教師掌握《天津市中國小學科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指導意見》的精神實質,引導教師從實際出發,注意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基礎性,使培養學生創新實踐活動的設計和要求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發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為宗旨,對培養目標、培養模式進行整體優化,並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探索貫徹《天津市中國小學科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指導意見》的方法,使學生能夠發現、認識新知識、新事物,獲得新思想和新方法,形成初步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為將來成為創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質基礎。

2003年4月中旬,全國首屆“和諧杯”新課程理念優質課評選活動在我縣舉行。在這次評選活動中,我縣也推選了一批學科教學骨幹教師參評,對我縣中國小今後開展的課程改革和教科研活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它是一次展示新課程理念下和諧教學課堂模式的講課比賽,也是總結交流課題成果和經驗的研討會,又是一次聆聽專家、學者講解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怎樣上課、評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報告會。為我縣教育系統廣大幹部教師提供了一次向參加優質課評選的各省市兄弟學校教師學習的好機會,提升我縣幹部教師新課程理念,推動我縣中國小教師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以及教科研活動的開展。

2003年6月上旬,我們先後邀請市教科院王敏勤教授等專家為我們教研員作新課程理念下的課程改革系列講座。並把課改系列講座內容刻錄成光盤發放到各鄉鎮教委和國辦校,供基層校領導和教師學習。暑期我們又舉辦了以新課改理論知識為內容的全員培訓活動。2003年8月初,對國小業務校長進行培訓,舉辦專家講座,並分別對國小各學科參加新課改教師進行培訓。各學段學科教研員深入各鄉鎮、國辦中國小的課題實驗校指導課題的研究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指導反饋,有力地推進了課題研究的進展。

2003年下半年,重點研究、構建有利於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方法、途徑,形成可供操作的教學案例和實施辦法。我們進行了區域性教研,分別組織了上倉片,下倉片,邦均鎮片,下營片,擂鼓台片等鄉鎮的學科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觀摩課、研討課和典型課活動,從中總結經驗,確立適合我縣不同地區的教學模式,並擇優向全縣推廣。

在分片教研,典型課引路的基礎上,課題領導小組組織課題組成員進一步進行研討,對課堂教學及其模式進行反思,尤其是它的可操作性和效應情況,最後進一步確立了我縣國小、國中、高中的學科教學創新模式,理論框架和操作體系。同時制定了我縣中國小課堂教學的《學科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評價體系,包括課堂教學、教案、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學生評價教師四大方面。

為鞏固實驗成果,肯定實驗者的成績,我們對點校的實驗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評價,採取了聽取彙報,查閲資料,深入課堂,師生訪談,調查問卷的形式,對課題的進展情況,特別是課堂教學實施創新教學模式情況進行了調研和評價,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第三階段:2004年2月—2004年7月做好各種研究資料的徵集和數據的統計和終結性成果的總結。

在前兩個實驗階段的基礎上,重點做好各種研究資料的收集、數據的統計和終結性成果的總結工作。中國小各學段教研員深入基層校開展聽課調研,特別是深入山區、庫區、邊遠地區的學校,進行指導,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和指導。集中解決在新課程實驗、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畢業班教學管理以及開展課題研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每到一所學校,分別召開中層幹部、班主任、任課教師及學生座談會,聽推門課,然後與學校領導反饋意見,總結經驗,分析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召開座談會二百多次。聽課一千多節,聽課教研中,發現典型課給予推廣,舉辦各學段學科教學觀摩課二十八節。認真落實市教研室制定的《課堂評價標準》,檢查各基層校開展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以及第五屆中青年教師“雙優課”自評互評情況,指導教師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和教學監控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各學科探索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方法、途徑,總結出具有普遍性、實用性的教學成果,創建“導學諧振,主動探索,主體發展”等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教學精神的多種課堂教學模式。並把各學科教學中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典型經驗、典型課例向全縣推廣,推動薊縣中國小素質教育深入開展,全面提升薊縣中國小教育教學全面上水平。

薊縣康各莊中學承擔的子課題《構建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研究,經過一年來的努力,構建了預習、檢測、解疑、總結規律、反饋的“五步教學法”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實現了“四轉變”,即:教學思想上變以教為中心為以學為本;教學方法上變結論教學為發現探索;教學手段上變單一傳統教學為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機結合;教學評價上變區分為激勵。學校教學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明顯增強。

下營鎮初級中學生物學科承擔的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課題研究取得顯著效果。傳統的生物教學過分強調接受學習,強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忽視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社會對人才素質的需要。生物教師孫鳳同在教學實踐中大膽探索,勇於實踐,積極倡導以探究為核心的主動學習方式。他要求學生把書本中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產生活實踐中,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獲取生物學知識,理解科學本質,學習科學方法。他帶領學生對山區可食性植物進行認真調查,走遍了薊縣北部山區,總面積1350km2,進入過170多個自然村,訪問了上千人,對23種野菜進行了Vc含量鑑定,採集製作植物標本153件,製作昆蟲標本76種(20盒),學生小論文110篇,蒐集編寫菜譜180種,編寫藥膳37種,總結各種治蟲方法30餘種。活動中學生們不僅學會了製作以野菜為主要原料的食品,也初步瞭解了野菜採集、運輸、淺加工等實用技術。

開展了“薊縣北部山區農林果害蟲種類的調查”研究性學習。對北部山區的基本概括、農林果的分佈狀況、蟲災頻繁的原因、農林果害蟲種類、習性、棲境、防治的一般措施等進行了認真細緻的調查,寫出了有針對性的調查報告。得到了市教委中學處和縣教育局領導的好評。

兩個研究課題:“薊縣北部山區可食性野生植物調查”和“薊縣北部山區農林果害蟲的種類調查與防治”被天津市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等五單位作為“種子方案”推薦到 “國家青少年活動中心教育資源管理庫”。天津市教委中學處的領導參觀我們的研究性學習展覽後,當場做出由市教委中學處出資金,包銷售,出書的決定。《下營鎮初級中學研究性學習初探》一書向全市發行。

在教改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下營中學《在生物教學中實施STS教育紀實》一文獲“新世紀杯論文評比”一等獎。《天津市北部山區可食性野生植物的調查報告》一文獲“雙成果優秀論文二等獎”並被認定為市級教科研成果。《在生物學科實施STS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一文獲“新世紀杯優秀論文二等獎”並被認定為市級教學成果,還有三篇論文被評為縣級一等獎。

四、課題研究取得的成果

經過三年的實驗,在課題組的努力下,完成了研究任務,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形成了一系列課題成果,取得了較好的實驗效果。

(一)使廣大教師明確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途徑與方法。

1、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於教學內容的創新。許多學科教材的內容脱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驗教師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或增添教學內容,或調整教材順序,或開展課外活動,儘可能彌補教材之不足,充實、擴展有關教學內容,為開發中國小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服務。例如國小數學課題實驗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生活實際,自己尋找素材補充、調整教學內容。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整理和複習課中,教師採用創新的教學方法,魚兒喬遷新居時,在哪個物體中最舒適、最寬敞。教師出示三個不同的魚缸後,讓學生先觀察,再往魚缸裏倒水,讓學生觀察操作,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創新精神和實踐能的培養在於教學資源的創新。教學的場所主要包括教師和課外活動場所。由於空間的限制,教室很難為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提供足夠的創造空間和材料。於是,我們以教室內的牆壁、牆角、黑板等為資源,設置了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圖書角”、“實驗角”,開闢了以及時發佈學生嘗新思維火花和觀察日記為核心的“作文月賽”“我愛學數學” “校園藝體活動周”“每週學英語”等系列活動,給學生儘可能創設鍛鍊思維品質、發展個性、特別是創造性的園地。還讓學生有目的地參加“新世紀、我能行”等社會實踐,讓學生了解和體驗社會,鼓勵學生自由地,甚至標新立異地進行探索或創造活動,讓學生充分表現自我。

3、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於教學手段的創新。我們利用學校提供的有利條件,主動學習製作CAI課件的設計等,把計算機引入課堂。教學手段的創新,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模式,有利於拓展了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不斷的興奮、不斷的激動中展開思維活動,增長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為學生上地理課《大氣的垂直分層》,雖然教師備課時製作課件的時間多花了一點,但教學效果大不一樣。它要比黑板上畫一畫,更直觀,更生動,更形象。有的甚至在黑板畫也畫不出來,而多媒體上應有盡有。這樣的教育有利於學生的知識長進,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4、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於教學方法的創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引導學生開展創新學習活動落到實處,就必須靈活運用能激發學習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多種教學方法,例如體驗學習法:讓學生去親身經歷某種模仿的情景或剪取某個生活片斷,讓學生在裏面擔任一定的角色,就像演員體驗生活一樣地去開展他們的學習活動;內容不完全教學法: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把全部內容和盤托出,而是有意識地在內容上製造一定的空白地帶,讓學生自己去推測和預計可能的結論,主動參與到對知識內容的構建中去;挫折教學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向學生演示預先安排好的思維受阻的現象,讓學生看到教師在解決問題時所經歷的“挫折”,以及如何在若干次“挫折”後又克服了思維上的障礙,最終找到了正確的結論。

5、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於教學氛圍的創新。在教學中,發揮或阻礙,加強或削弱,培養或摧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是環境,我們經過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為創設民主、寬鬆的課堂氛圍鋪石;創立學習共同體,活躍課堂氛圍;運用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繫,激活課堂氣氛;運用多媒體,活躍課堂氛圍。營造了一個平等、民主、充滿想象、充滿樂趣的課堂氛圍,這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保證。

6、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於教學反饋的創新。作業是教學反饋的重要形式。批改作業,用“×”、“√”等判優劣正誤,學生看後往往要麼不高興,要麼無所謂。針對這一現象,我們改變了方式:批註應注意什麼問題、加上鼓勵性評語、要求學生反思悟錯等。這樣做調動了學生主動思考問題,認真改正錯誤的積極性,讓學生在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增強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培養了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

我們對實驗前後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進行測試對比,並結合三年來學生學習成績和參與各項比賽獲獎情況的統計分析,看出學生通過本課題實驗創新意識和能力有了明顯增強。表現在:

1、學生對事物有了較廣泛的興趣,有尋根究底的探索精神,敢於發問,善於發問,樂於發問,逐步養成質疑問難的習慣。

2、在解決問題時,能逐步養成思維的發散性、集中性與新穎性,並逐步養成主動地、多渠道地求知的習慣。

3、注意力能高度集中,有敏鋭的觀察力,能從多角度觀察事、發現事物的特點。

4、喜歡動手,善於把事物重新排列組合,創造新的事物,有試圖用各種新的創造技法去解決問題的習慣。

5、想象力豐富,能由此及彼,舉一反三,不斷產生新的設想。

6、有創造毅力,不怕困難有獲得成功的自信心。

創新的同時更紮實了學生的基礎,我縣的教學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在全市中、大學聯考等大型考試中,我縣的大學聯考一次上線率、重點率名列農口五縣第一,其他各種考試也始終名列前茅。會考合格率達99%、優秀率達65%以上。

(三)建立了考查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評價體系。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把國小學段各學科學生學習水平評價作為重點來研究,把它看成是積極推動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國小各學科實行學生學習水平評價,主要目的是要做到“三個有利於”和“一個加強”:即有利於落實《課程標準》要求,有利於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有利於促進學生學科能力的提高;加強對學生學科能力、學習情感與創新的培養。國小各學科學生學習水平評價做到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測試與學習情感考查相結合,筆試、口試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平時測評與終結性測評相結合,達到分項檢測與綜合評價相統一,全面評價每一位學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

國小各學科教研員確定試驗校和骨幹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以新教材試教、學科教學評價和創新教育作為教研工作的重點,深入開展知識、技能、學習情感專題研究,在建立國小考查學科“分項檢測、等級評價”的基礎上,擬定了《薊縣國小考查學科學生學習水平測評指導意見》,對考查學科的檢測內容、方法、要求和標準做出了具體的規定。評價重視知識、能力的評價,更注重學習情感的評價。加強對國小考試學科的管理與指導,改革監控和評價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經過研究探索,實踐運用,學生素質教育綜合評價體系逐漸完善,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之後,我們又深入基層校進行調研,進一步掌握教學評價方案在學校實施過程中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完善《薊縣國小考查學科學生學習水平測評指導意見》;完成《薊縣國小考試學科學生學習水平測評指導意見》(試行稿)的修訂工作,使國小有關學科的教學評價更具有可操作性、科學性和實效性,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學評價體系

(四)創造了一大批先進的教學模式,撰寫了大批有價值的經驗論文。

第三階段中,我們徵集了國辦中國小、鄉鎮中國小等不同層次的學校和城區、山區、庫區和邊遠地區等不同地區學校教師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方法、途徑過程中撰寫的論文、經驗等100多篇,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案例、教學課件80多份。教研室中心課題組舉行了課題結題總結報告會。以總結匯報、經驗交流,優秀教學案例評比和優秀課展示的形式舉行全縣課題研究成果展示活動,推廣課題實驗經驗。

中國小各學科已探索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典型經驗,構建多個教學模式,湧現了多個有實用價值典型課例。

高中學科創建的語文“聯想拓展作文”教學模式;化學“導學—探究”化學教學模式的建構與實施;政治“三自一導”教學法;薊州中學的“雙主體型”課堂教學模式;楊家樓中學《地理學科在研究性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國中數學“問題——猜想——探究——應用”教學模式;“異步目標,導學模式”;官莊鎮教委的《以培養自學能力為主題,以思維規律為導向,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城關鎮中學的《加強學科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國小學科創建了“協作實踐,點撥反饋”,“以讀代講,感悟教學”,“單元授課,激情導學,協作實踐,能力發展”模式,國小數學的“自學——探究”模式;城關國小《在數學教學中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策略的研究》。

在探索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方法、途徑過程中,有一大批論文、經驗發表和獲獎:

2003在市教研室教研信息化工作彙報會上夏守山主任以《搞好教研網絡建設,開展好網上教研》為題,向市教研室領導和彙報了薊縣教研室在“非典”時期開展網上教研的經驗;

2003、7在天津市教研信息化工作推動會上,張秋亮以《技術提升教研,創新決勝未來》為題,向全市各區縣教研室介紹了薊縣教研室開展信息化教研的經驗;

2004年《天津教育》第一期,將以《北方風來滿眼春——走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薊縣教研工作》為題,從領導重視、教研員職能轉變、課改培訓、教師觀念的轉變和課堂教學面貌的變化等方面報道薊縣教研室的認真搞好新課程實驗的做法和經驗。

劉曉英、趙永華執筆的《“導學諧振,主動探索,主體發展”教學模式的理論框架及操作體系》獲2003年天津市中國小第九屆教研教改“雙成果”一等獎;

牛士誠、於俊文、邵煥芝合寫的《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實踐與認識》刊登在2003年7—8期《天津教育》上。

邵煥芝撰寫的《優化教學過程,培養學生創新學習能力》或2001年素質教育新世紀論壇徵文市級二等獎;《實施教學創新,培養學生創新學習能力》獲2002年市教育學會綜合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學術年會論文二等獎;

高中化學教研員李忠《高中化學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思考》獲2003年天津市中國小第九屆教研教改“雙成果”二等獎;

國中“異步目標,導學模式”被收錄在市教科院、薊縣教育局聯合主編的《走進教科研》一書;

國中英語教研員吳守利《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探索》被收錄在張建昌主編的天津市九年義務教育《學科素質教育指導》一書中。

五、課題研究後的體會與思考

(一)課題研究後的體會:

1、教育要改革、模式要更新、教育科研必須先行。

2、建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基本保證。

3、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中的問題,並自覺運用所學知識尋求解決辦法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基本途徑。

4、教師創造性水平的發揮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基本前提。

(二)課題研究後的思考:

1、在課題研究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研究的範圍十分大,課題研究中值得深入探索的問題面廣量大,而我們子課題的研究僅僅侷限於中國小課堂教學這一領域,如何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也是今後我們需要研究的課題。

2、我們目前的研究成果認為中國小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只是初步的,是培養一種意識,當前,在權威的評價機構還沒有完整科學合理可操作化的體系之下,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究竟怎樣進行界定與評價,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3、在實施國家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又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其中許多課題與我們研究的課題有聯繫,因此,我們應該乘着這股“東風”,進一步深化、細化地延伸課題研究中的一些問題。

總之,通過三年的課題實驗研究,我們的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縣的教育教學質量也有了和大的提高。今後,我們要在市教育局、市教育學會的領導下,進一步搞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研究,進一步探索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途徑和方法,不斷提升我縣中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為天津教育的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第5篇】語文教學的結題報告

語文教學的結題報告範文

針對國小語文課堂存在的兩種傾向:

1、把語文課上成語言分析文字訓練課;

2、架空語言材料,一味“創新”的教學狀況。

特進行“感悟—積累—運用”三層次的研究。本課題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為文獻查閲為基礎,實驗法為主,調查法為輔,通過研究過程中的個案分析、實驗數據統計、經驗總結等手段進行研究。從而研究出品讀悟詞等感悟四法,完形填空、關鍵語詞串聯等積累六法,情境造句和移用活用造段運用五法,此外還構建我校“三層次”基本語文教學模式。通過研究,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養成課內外自覺積累的意識、能力與習慣,提高語文閲讀和寫作水平,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有長足的進步。

關鍵詞感悟積累運用 教學三層次 讀寫能力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基礎教育改革全面展開後,語文教師開始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學觀念與行為,逐步認識到語文教學根本任務在於“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可見,要實現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總目標,離不開學生親身參與語文實踐活動,感悟語言材料中的人文內涵,積累、內化語言,從而獲得提高。在語文教學中促進學生感悟、積累、運用能力的發展,已成為教育者關注的研究方向。

但實際教學中,語文課堂存在兩種傾向:

1、把語文課上成語言分析文字訓練課。

2、架空語言材料,一味“創新”。無論哪種傾向,學生多難於真正感受語言的美。究其原因,可思考幾方面因素:教師是否準確把握了語文課程的性質,是否認識到學生必須成為語言學習的主體,以及實施“感悟、積累、運用”語文教學模式與方法等。

從語文教育的特點看,語文課程人文內涵豐富和實踐性強,並對識字寫字、思維發展等多方面形成影響。《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是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因此,語文教學過程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語言、感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過程,現代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語言的認識是一個“同化”與“順應”的過程。在教學尤其是閲讀教學中,要避免繁瑣多餘的內容分析,轉向“感悟、積累、運用”——這個符合語言學習規律的途徑。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能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情感是語文教學的根”,在情移心動的前提下,易於他們自覺進行知識、情感積累、語言內化。有積累作為基礎,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才可能得到更快的提高。由此也看出,“感悟、積累、運用”具有學習的層遞性,構成了語文教學中逐級推進的課堂教學“三層次”。

課改關注教學中的三個緯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語文教學中的“感悟、積累、運用”不僅符合語言學習的規律,同時也在尊重學習者主體地位這一點上與三個緯度是相同的。能力是以知識為基礎,知識的點滴積累,決定着能力的逐步形成:知識塔基的寬度和厚度,決定着能力金字塔的高度和強度。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華曄”(韓愈《答李翊書》)説的是同一道理。學生在對文本積累、感悟、運用的同時,文本中那鮮活的“生命形象”又促使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的發展。傳統語文教學非常重視學生對精點書面語言的`感受和積累,在大量感受和積累的基礎上才“開講”。開講,即對語言材料作些點評,旨在幫助學生領悟語言運用之妙。在講的過程中,還重視學生的自悟,引導他們藉助吟詠,從而“披文入情,緣情語文”。現代教學實踐證明,只有當學生的背誦量達到了課本的4.5倍時,才有可能形成語文教學的一條途徑,將有利於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感情。

我校語文教研組因而提出了《關於“感悟、積累、運用”語文教學三層次研究》這樣一個順應時代潮流的研究課題。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及其主要概念的闡釋和界定

①.如何通過科研促進教師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提高教師的素質。

②.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構建樂學機制,使學生從苦學變為樂學語文。

③.從大量的閲讀入手,探索促進學生感悟、積累的方法並規範學生語言積累,為內化和遷移語言打下基礎。

④.探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增強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多種途徑。

⑤.探索“感悟、積累、運用”的交合點及交合方式,構建有理論支撐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2.主要概念的闡釋和界定

①. “感悟”、“積累”和“運用”的內容:

感悟,即感受領悟。“恍然大悟”、“涵詠品味,妙由心悟”是對感悟的形象描述。在教學中就是讓學生知有所獲,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積累,指學生的生活積累和語言積累兩方面。

運用,指學生能把積累的語言在生活、學習中靈活的運用

②. “感悟”、“積累”和“運用”的相互關係:

感悟語言是基礎,是前提;積累語言是準備,是保證;而運用語言才是終極目的。我們只有把語言的感悟、語言的積累、語言的運用有機地融和於閲讀教學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3.課題研究的主要理論依據

教育教學公理、《綱要》《課標》的有關論述以及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丁有寬的“讀寫結合”,江蘇李尊棟和李郭忠兩位老師研究的“四讀、四培養”等作為主要的理論依據。

4.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對語文教學“三層次”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要凸顯語文本色,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注重對文本語言的“感悟”——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加強語言和知識的“積累”——厚實學生的底藴;強化感悟積累後的“運用”—— 切實地提高學生的説寫能力。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研究對象原為我校8個教學班,即本課題組8位執研教師所在的教學班。中途三位教師調離我校,又有一位教師參入研究,一年後,這位教師也調離我校。2006年課題組橫向發展,把研究成果向全校語文教師推廣,課題研究普及全校。

本課題定位在對“感悟、積累、運用”語文教學三層次的研究,所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為文獻查閲為基礎,實驗法為主,調查法為輔,通過研究過程中的個案分析、實驗數據統計、經驗總結等手段進行研究。

3.變量及其操作定義的具體界定:

①.在實驗教師中進行教學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具體方式:每月收集一定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名言警句,並熟記在心;每月開展課題小組的學習活動;上科研研討課;參加實驗設計等。

②.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培養學生語文綜合實踐能力,精心設計並開展各種的教學活動。具體方式:

鼓勵學生進行摘抄、寫讀後感、做手抄報等,上用於交流展示的語文實踐活動課,進行各種主題的語文競賽等。

①.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及教學能力的提高。

②.學生感悟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品詞、品句、品讀的能力;語言、生活積累;説寫結合)

③.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語文學習能力。

【第6篇】《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結題報告

《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結題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課堂提問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巧妙的提問,能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還能及時反饋學生學習信息,發現學生學習中碰到的困難和不足,便於教師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如果教師提問不當,會使學生情緒受抑,思維受阻,造成課堂“冷場”。國外一位教育家曾説過“中國小教師若不諳熟發問技術,他的教學是不易成功的。”因此,優化課堂提問,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在課堂中顯得尤為重要。

二、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狀況綜述

關於課堂提問,國內外已有豐富而深入的研究,這些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論。比如劉顯國的《課堂提問藝術 》、王俊《課堂提問的“肥”與“瘦”》等論著,對課堂提問的藝術及策略都作出了較為詳盡的論述。在課題研究領域,也有許多教育研究者就不同的學科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西華師範大學王雪梅在《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中,通過對課堂教學的觀察以及對授課教師的訪談,從有效性的角度來了解和分析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的實然狀態,以及教師對於提問的理解,尤其是教師對有效提問的理解和反思,從中發現課堂教學中關於有效提問存在什麼問題,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出有效提問的相應策略。

陝西省寧陝縣師訓教研中心的陳自羣在《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中,更深入地看到現今國小語文課堂上教師提問的低效、無效,並對其進行分析,全面歸納總結國小課堂提問普遍存在的問題;探索提高國小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與技巧,提煉出一套規範語文有效性提問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及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從而探索教師課堂有效提問的方法與策略,將這種理論貫徹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做到“從理論中來,到實踐中去”。通過這一研究,培養教師教學反思能力,促使教師優化問題設計,提高教師的提問技巧和效率,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通過有效提問,使學生與教師、與文本、與同學間有立體互動、有實質內容、有人文內涵、有知識深度,幫助學生構建既有共性又個性的閲讀體驗,最終促進學生知識結構重組的最優化。 通過教師高效率的提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體驗學習的成功與快樂,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實現真正的有效教學。努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通過教師的提問,引導學生掌握有效回答問題的策略,讓每一個學生在規定的時間裏,都能完成預設的學業目標。 但是,我們學校對於這方面的研究還比較少,教師課堂提問比較隨意,欠缺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設計問題,沒有給學生留足夠的思考與質疑的時間與空間無效提問現象比較明顯。因此,基於地區的差異、學校的現狀、學生的特點等因素,我們很有必要整理、借鑑他們的策略方法,根據本校實際研究藝術化的、有效性的課堂提問策略,使有效的課堂提問成為學生創造能力培養的橋樑、火種與催化劑,促使課堂效率的提高。

三、研究目的

1、通過研究不但教師觀念轉變並認識到位,而且促進教師課堂提效率及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2、通過調查課堂提存在的題,探索出教師有效數學課堂提的策略,形成一套有效提的設計方法技巧及策略。

3、通過教師各種途徑的培養,提高國小生的數學課堂提問能力。

4、形成各種成果材料,為成果的推廣提供案例。

四、研究的基本內容

1、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的現狀調查及其分析。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存在着很大的隨意性。只有通過深入課堂進行調查,我們才能有針對性地對課堂中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才能為我們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依據,指明方向。

2、有效性提問與教師教育觀念的相關性研究。

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創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並能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然而在我國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課堂提問行為卻存在很多不足,其原因之一就是教師的教學觀念存在誤區。所以我們將通過對教師觀念的'相關性研究,提高數學教師課堂提問的實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教師課堂提問方法以及策略的研究。

在教學活動中,師生交流的雙邊互動過程,也是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的教學基本環節。課堂提問設計的恰當與否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創新意識的培養。一個經過精心設計,恰當而富有吸引力的問題,往往能撥動學生的思維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尋味,甚至波瀾起伏的動人之曲。所以我們希望通過教師課堂提問方法以及策略的研究提高教師的提問藝術。

4、國小生提問能力培養的研究。

愛因斯坦説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國小數學教學活動中,要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學會提出疑問,充分體現“讓學生自主探索,成為學習主人”這一新課標的理念。在以往的數學課堂教學中,雖然教師也提出問題,但學生總是被動接受思考。反之,如果讓學生也有機會成為“問”的主體,那麼,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學習積極性將大大激發。所以我們課題組將對國小生提問能力的培養作更進一步的研究。

五、課題研究的依據

1、中國傳統中“啟發式”的教育理論

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關於教學過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張是“學思結合”,孔子精闢地指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怎樣使“學”的過程成為“思”的過程呢?這就是孔子的“啟發誘導”的教學思想。學習離不開啟發誘導,提在課堂教學諸因素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2、課堂教學論

課堂提是組織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對學生掌握創造方法具有決定作用。課堂教學論中指出設計課堂提必須以認識論為基礎,以教學大綱和教材的知識體系為依據,針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思維的關鍵點上提出題。

3、“有效問題”的心理學分析

有效性題有助於擺脱思維的滯澀和定勢,促使思維從“前反省狀態”進入“後反省狀態”,有效性題的解決帶來“頂峯”的體驗,從而激勵再發現和再創新,有效性題有時深藏在潛意識或下意識中,“頓悟”由此而生。

六、課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主要採用行動研究法、調查法、經驗總結法、獻法等方法進行。

(1)行動研究法。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在低、中、高年級各選部分班級,在數學學科進行實驗。

(2)調查法。在實驗前期、中期、後期採用卷、觀察等方法進行調查,為研究提供依據。

(3)經驗總結法。廣泛總結實驗教師以及學生先進的教學經驗和學習經驗。

(4)文獻法。蒐集利用國內外有關資料,不斷完善本課題的研究。

2、研究思路

(1)我們將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當前教師課堂提中存在的錯誤觀念及其產生原因,澄清教師的教學觀念,來改變教師的課堂提行為。

(2)我們將以課堂為載體從教師行為,學生行為,師生共同行為三方面研究國小數學題情境創設的一般操作模式,總結國小數學課堂提問的類型及途徑,構建一套國小數學問題情境創設的策略。

(3)我們將為學生提供提的平台,從三大方面來培養學生提能力。第一,提供有“生命”的材料激活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第二,增強學生質疑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第三,培養學生的數學多元認知,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

(4)我們將從國小數學課堂提問的類型、國小數學課堂提問的特點、國小數學課堂提問的過程、國小數學課堂提問的要求等方面總結國小數學教師課堂提的方法技巧以及策略。

七、課題的研究原則

1、課堂中心性原則:不管哪一教學層面的研究,都要以課堂為立足點和歸宿,通過課堂教學過程的逐步優化,推動課題研究的全方位開展。

2、全體參與性原則:面向全體學生,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為每一個學生創造力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提供有效的途徑。

3、主體性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動機,保持學生對數學的濃厚興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4、啟發探索性原則: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基本任務是啟發誘導;學生是探索者,主要任務是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新事物。教師的啟發,目的在於引起(而不是代替)學生探索。

5、求異擇優性原則:引導學生從儘可能多的角度分析題、解決題,提出儘可能與眾不同的新觀念、新思想和新方法,並能從“異”中擇“優”。

6、民主性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要平等對話,相互尊重,相互啟發,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保證學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緒。

7、評價激勵性原則:尊重學生個性,關注學生情感,對學生創新學習的態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揚,多鼓勵,幫助學生不斷獲得成功體驗,提高學習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八、課題的研究步驟及措施

本課題將進行為期1年的實驗

1、準備階段(2014年10月---2014年11月),

主要工作:

(1)組建課題組,確定實驗班,制定課題方案及實施計劃。

(2)召開課題組會議,學習討論研究方案,明確研究思路,落實研究任務。

(3)查看搜索相關獻資料,把握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4)調查教師課堂提現狀及分析(前測)

◆階段成果:形成課題方案。

2、實施階段(2014年12月---2015年7月)

主要工作

(1)課題組教師按實施計劃進行實驗。

(2)課題組成員理論學習,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

(3)召開課題研討會,進行教學設計,教學案例,教學論比賽。

◆階段成果:課題小結,中期報告。

3、總結階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

主要工作

(1)調查教師課堂提現狀及分析(後測)

(2)撰寫研究報告

【第7篇】《國小品德課程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結題報告

京口實小 崔恆娟

一、課題的研究背景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這兩門德育課程是建立在兒童生活基礎上的綜合課程。它根據學生社會生活範圍不斷擴大的實際,從學生品德形成、社會認識的需要出發,以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為主線,將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品德教育、行為規範和法制教育、歷史和地理教育、國情教育以及環境教育等融為一體,為學生成長為富有愛心、社會責任感和良好品德行為習慣的現代公民奠定基礎。在近幾年的探索中,教師對這兩門綜合課程逐漸有了理解,思路也逐漸清晰起來,課程逐漸走向開放,很多學生獲得了積極體驗與社會生活經驗。然而,就當前的課堂教學來看,還有許多領域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探索,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去解決。

二、課題的界定及理論支撐

陶行知先生説:“創造始於問題。”問題意識、問題能力可以説是創造性的基礎。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要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充滿好奇和疑問,進入“問題情境”,為自主探究、自我建構打下基礎、為學生創造性的學習打開一扇窗,鋪設一條道,讓學生的個性得以自由飛翔。

近幾年,各學校雖然在德育領域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很少有深層次的、對諸多問題的統整思考,學校德育高耗低效的弊端日益突出。當學生走進社會這個大背景時,來自家庭環境的衝擊以及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使得他們無所適從。因此,本課題以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的諸多影響因素為理論框架,通過分析國小德育課程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特點,調查梳理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學習方式出現的問題,並聯系起來加以系統分析與研究,提出協同解決的策略,對解決國小德育課程課堂教學中的學生學習方式的問題將會有突破性的進展。

本課題將以《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為載體,通過抽樣調查,分析目前國小品德課堂教學的現狀,梳理國小品德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性策略,為課程改革中國小品德新課程的實施提供實踐和理論的支持。

學習材料:

1、朱小蔓主編《道德教育論叢》,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XX年第1版

2、徐英着《新世紀教育啟示錄》,天津教育出版社,XX年1月第1版

3、魯潔《在學習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中國教育報》,XX年9月10日第3版

4、有寶華:《綜合課程論》,上海教育出版社,XX

……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一)研究目標

本課題將通過調查,分析瞭解目前國小品德課程的實施現狀,梳理出國小品德課程課堂教學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瞭解現狀、梳理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切實可行的策略。

(二)研究內容

1、國小品德課程課堂教學現狀調查

2、國小品德課程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目標實施、教材處理、學生學習方式)

3、根據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相關策略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設計

本課題以行動研究為主要研究方式,教研部門、實驗學校協同研究,共同分析對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形成理性思考,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國小品德課程課堂教學的實施提供實踐經驗資料和觀點支持。

五、課題研究的具體實施

1、國小品德課程課堂教學現狀調查

品德課程已經實施了有8年時間,在這段時間內,課堂上呈現的教學方式並沒有多大的變化,沒有體現出改課程的特點,為課程目標服務。在教師、學生中筆者就這門功課的學習方式進行了問卷訪談和調查。其中問卷調查涉及實驗國小、中心校、普通完小,具體訪談對象有高中低各年段的學生、擔任該學科的教師、骨幹領導等。基本涵蓋了本課程涉及的所有對象。在調查中發現,有一部分教師不知如何指導孩子學習,課堂上的教學方式基本採用的是講解式教學,相應的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是接受式學習,學習的過程仍然是習誦、模仿和完成習題。具體表現為課堂上對教材所呈現的內容進行講解、辨析、填空。

2、國小品德課堂學生學習方式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從訪談中可與看到的信息是:只要課堂上開展活動,課堂的秩序就是混亂的,教師無法控制,教學效果肯定也得不到保證。這也是教師不願意採用活動方式來組織教學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另外通過學生和教師對學習方式的選擇,同樣可以看出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本課程的應採用學習方式都不是很清楚。

應該説,品德課程的兩個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從事該課程的教師對此都是有所認識的。但問題是不知道在活動中用什麼樣的方式來組織學生學習,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實現哪些課程目標,所以我們説很多教師對該課程活動性的認識又是淺表性的,所以也就造成了當課堂上學生“動”起來的時候,往往會失控。

3、根據課堂中學生學習方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相關策略

學生在品德課堂中究竟需要怎樣的學習方式?

a、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這樣的學習是指學生在認知、動機、行為三方面都是學習積極的參與者。這裏的 “自主”至少有兩層意思:對於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充分認同和肯定;對於教師角色的認定更傾向於引導者、指導者、組織者等。

b、其次應該是以體驗為主的體驗學習。體驗學習至少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指學習的過程的體驗,二是指學習的結果的體驗。體驗式一個動態的概念。在課堂上,教師首先創設和學習有關的情境,這個情境可以是模擬的,也可以是真實的。然後圍繞這個情境進行教學。整個過程都要求學生親驗、親歷、親為。

c、應廣泛採用探究性學習。探究其實就是探索和研究,。得出結論後並不是探究性學習的結束,而是要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表達自己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得學生彼此得到啟發。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便可以採用同樣的思考方式。

d、品德課堂還可以採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在教學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和評價。教師要更多的關注每個學習成員的參與度、親和度、整合度。

需要説明的是,其實各種學習方式都是互為表裏的,沒有一堂品德課是可以單一採用某種學習方式完成的。

六、課題研究成果

課題組於XX年開始承擔該課題的研究,研究的對象為國小品德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從而改變學生傳統學習模式,培養學生打破時間和時空的界限,多方面獲取信息渠道,養成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又培養學生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為學生們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兩年多來,在各級專家的親切關懷和精心指導下,課題組教師積極探討,紮實工作,實驗立足於品德課堂,探求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等學習的有效策略。課

[3]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gongzuo/4kz5n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