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蘋果》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蘋果》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蘋果》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蘋果》教學設計 篇一

篇一

活動名稱:蘋果歌

活動目標:

1. 願意和同伴一起參與歌唱活動,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2. 學習簡單的仿編並演唱大家聽。

物質準備:

1. 立體“蘋果樹”(製作成粘貼式,可隨時取放“蘋果”)及蘋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實物或圖片。

2. 幼兒已對這些水果有初步的認識。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 學唱歌曲。

1. 出示蘋果實物或圖片,引導幼兒討論:蘋果長在什麼地方?

2. 出示立體蘋果樹,教師邊有節奏地朗誦歌詞“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邊演示把“蘋果”一一摘下。

3. 教師邊朗誦“我們喜歡吃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活”,邊把摘下”的蘋果“送給想要的幼兒,鼓勵幼兒做出各種吃蘋果的樣子。

4. 請個別幼兒摘“蘋果“。期於幼兒拍手念歌詞。

5. 教師範唱,幼兒跟唱。

6. 請幼兒輪流摘蘋果,教師與其餘幼兒為其配唱。

二。 仿編歌曲。

1. 你還喜歡吃什麼水果?這種水果長在哪裏?

2.鼓勵幼兒把自己喜歡的水果名稱編進歌曲中,唱給大家聽。

活動反思:

在這節課之前我們已學過歌曲《大西瓜》、《大蘋果》,這類歌曲和水果有關。因為我們知道,託小班的孩子有部分很排斥吃水果,特別是蘋果,此類歌曲活潑歡快,利用歌曲可以讓幼兒親近它們,達到喜歡吃蘋果的目的。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初步學會創編歌詞,幼兒的閲歷,生活經驗相對缺乏,所以教師在課前就可做些鋪墊,讓幼兒知道西瓜長在什麼地方,橘子長在什麼地方等等。這樣在創編環節上,幼兒不會説不出,對於創編環節就容易進行下去。

篇二

音樂活動《蘋果歌》是一首琅琅上口的歌曲,歌曲旋律簡單,歌詞內容又易記。蘋果是孩子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水果,對於蘋果也比較瞭解,孩子們也都喜歡吃。本週我們的主題是好吃的水果,所以孩子們對水果有濃厚的興趣。

首先,在導入的環節,我出示了蘋果,孩子們的興趣就被調動了起來。所以學習歌曲的過程很順利,孩子們很快就記住了歌詞,對於歌曲的旋律孩子們也很快的掌握了。在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的環節孩子們都非常的投入,在活動中我並沒有準備很多教具,但是這也讓我看到了孩子們的想象力是多麼的豐富。

樹上許多紅蘋果,我問孩子們:孩子們,蘋果樹在哪啊?如歌詞:一個一個摘下來。我讓孩子們想象怎樣摘蘋果,孩子們的想象力真的給了我很大的驚喜,孩子們伸手在樹上摘蘋果,摘後有的放在口袋裏;有的用手彎成一個環作籃子,把蘋果放在籃子中;還有的孩子在摘的時候跳起來,一邊説這個蘋果太高了,摘不到…對幼兒的回答我都給予一一肯定。

仿編環節:除了紅蘋果,你還吃過什麼水果?是什麼顏色的?孩子們説出了一大堆的水果,如:黃香蕉、黃菠蘿、黃橘子、紅桃子、紅石榴等等,這些水果都長在樹上,手的方向朝上同紅蘋果;可是有的水果長在地上,有的幼兒馬上就想到將手的方向朝下,其他動作不變。

整個活動看到孩子們的積極投入,活動氛圍好。只有教師和幼兒真正融入到教學中,教師善於觀察,善於發現孩子的想象力,善於引導孩子的興趣,會發現很多樂趣,並不只是讓孩子學會唱這首歌,而是要真正的要讓孩子體會到音樂的樂趣。

篇三

《蘋果歌》是小班的一個音樂活動,歌詞形象生動,旋律簡單上口,表演性很強。在活動中充分挖掘它的教育價值,讓幼兒學得生動有趣,並獲得更多的發展。我參照課程教案結合小三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一些活動環節和細節進行了修改,活動開展的很順利,但是在此我還是要做一個簡單的梳理。

“環節一:活動導入。隨着音樂伴奏進入活動室”。孩子們隨着音樂開着火車進入活動室,激起了孩子們的學習慾望和新鮮感,在音樂的伴隨下,孩子們很快進入了狀態。“環節二:有節奏地學念歌詞”。藉助圖片、動作的幫助孩子們很快理解熟悉了歌曲內容。從活動的實施中,我觀察到寶寶不但學説了歌詞,而且在描述蘋果多少中,理解了1和許多等,各領域內容整合得比較自然。“環節三:學唱歌曲”。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學唱歌曲,對小班孩子來説簡單、易懂、易唱,在配上了相應的動作幼兒很快就唱會了歌曲。“環節四:鼓勵寶寶進行創編歌曲”。創編歌曲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演唱的趣味性,豐富寶寶關於水果的知識,初步積累改編歌詞演唱的經驗。第一次我是引導的,第二次,寶貝想水果,我就在黑板上畫下水果,提問:這個水果寶寶是長在哪裏的?什麼顏色的?連起來唱一唱,出乎我意料的是孩子們的表現很不錯,都能完整的唱下來,尤其是唱到紫葡萄,馮逸涵還説是“一串一串摘下來。”唱到綠西瓜的時候,俞潔還説是“地上許多綠西瓜。”真的很不錯,創編的很成功。

整個活動層次遞進,讓我看到了孩子們的想象力,這個音樂活動也能讓幼兒很快了的進入情境當中,讓教學活動富於很強的生命力,發現很多樂趣,並不是一味的唱歌,而是韻律與歌唱結合,歌聲與創編融合,創編與生活一體的快樂音樂課堂

《蘋果》教學設計 篇二

活動目標:

1、體驗自己動手製作的快樂。

2、嘗試運用團圓、搓等技能,表現蘋果的主要特徵。

3、初步學習使用簡單的輔助材料,在泥工板上進行操作。

活動準備:

實物蘋果1個,橡皮泥、火柴棒或牙籤

活動過程:

1、教師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説謎面:紅紅臉,圓又圓,親一口,脆又甜。

(2)幼兒自由猜謎語,教師待幼兒充分發言後説出謎底。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塑造蘋果的方法。

(1)出示實物蘋果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蘋果是什麼樣子的?它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

(2)幼兒邊討論邊嘗試製作,教師指導。

教師:請你先自己試試用橡皮泥做蘋果,等會兒來教大家。(幼兒自由探索)

(3)教師:你是怎麼做的?橡皮泥怎樣才能變成圓的?怎麼才能在上面變出小坑呢?蘋果上還有什麼?怎麼做?

(4)教師小結,幫助幼兒提煉詞彙“揉一揉、搓一搓、壓一壓”等。

3、集體欣賞幼兒作品。

教師:你喜歡哪個蘋果?為什麼?

教學反思:    今天的活動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因為幼兒對泥橡皮泥製作很感興趣,而且製作蘋果相對來説比較簡單,是幼兒能做出來的。但是,活動結束後我也總結了一些不足:

1、活動前我也做了準備,有實物蘋果,還有幼兒每人一桶橡皮泥。但是實物蘋果色澤不是很好看,如果我能準備紅、綠、黃三種顏色鮮豔、特徵明顯的蘋果,那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幼兒每人一桶橡皮泥,在製作時,幼兒打不開包裝袋,紛紛請老師幫忙,導致出現了一點混亂,而且,由於橡皮泥顏色眾多,幼兒選的顏色也五花八門。如果我事先準備紅、黃、綠三種顏色,分發給幼兒,不僅可以讓幼兒認識這三種顏色,同時也避免了顏色太多的困惑,也能讓孩子自由選擇做什麼顏色的蘋果,能力強的甚至可以多做幾個。

2、活動中,我請幼兒自己先嚐試做蘋果,但是對於我們班幼兒來説,這是有難度的,只有個別幼兒能做到“搓圓”的這一步。因此,教師還是要先示範。活動的難點在引導幼兒觀察蘋果的上下兩個坑,並在圓形的基礎上壓出上下兩個小坑。這一點我沒有把握好,只是一帶而過。

3、展示評價時,由於我已經讓幼兒將做好的作品放到展示台上了,所以我請幼兒分小組來欣賞評價,這樣會導致秩序混亂。換一種方法,我可以請幼兒將做好的作品託在手上,大家相互展示、評價,然後送到展示台上,平時也可以欣賞,這樣更好。

《蘋果》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標:

1、具體的問題情境,體會平均分有兩種不同的情形。

2、通過獨立操作(小數目的平均分)與合作交流,發展平均分的數學活動經驗,進一步感受平均分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進一步體驗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體會平均分有兩種不同的情形。

教學關鍵: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教具準備:蘋果圖片 盤子圖片。

教學過程:

一、激活自主探索與解決問題的興趣

看,誰來了?智慧老爺爺不但來看同學們,還給同學們帶來了禮物,(把12個蘋果卡片很整齊地貼在黑板上)智慧老爺爺要求:把這些蘋果平均分給咱們班最愛吃蘋果的四個同學。怎麼分?

(生動手分一分。)

你怎麼分得這麼快?

用乘法口訣來幫助我們解決平均分的問題,這個辦法好,值得大家學習。嘿,老師剛把話説完,機靈狗不服氣了,它説:“這不就是昨天學過的平均分嗎,我這裏有一個難題,你們敢和我挑戰嗎?”(師邊講邊把機靈狗貼在智慧老爺爺的旁邊,機靈狗的問題是:“每個盤子放2個,可以放幾盤?”)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進行全班交流。)

機靈狗提出的新問題,實際上也是平均分,因為每盤放的蘋果是同樣多的。所以,平均分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平均每盤放幾個”,一種是“平均可以放幾盤”。

二、提供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機會

1.小熊分蘋果。(第34頁試一試第1題)

小熊把家中吃不完的10個蘋果拿來了,要分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同學們願意幫助他嗎?(小黑板出示:(1)如果每2個裝1袋,可以裝幾袋?(2)如果每3個裝1袋,可以裝幾袋?還剩幾個?)

學生獨立思考或動手操作。

2.小松鼠分松果。(第35頁第2題)

(出示小松鼠採松果的掛圖,讓學生猜一猜,説一説。然後投影出示:(1)每個籃子裝2個松果,需要幾個籃子?(2)有六個籃子,平均每個籃子裝幾個松果?讓學生獨立解答,把結果填寫在書上的方框內。

3.小兔運蘿蔔。(第35頁第3題)

(出示教材第35頁第3題“小兔運蘿蔔”的掛圖)這六隻小兔子用課餘時間,幫助農民伯伯收蘿蔔呢!它們費了好大的勁,拔到12根蘿蔔。唉,它們怎麼一個個愁眉苦臉的,好像遇到了什麼難題,那是什麼難題呀?同學們願意幫助它們嗎?(引導學生閲讀書中的問題,讓他們獨立解決,再利用這個具體情境,想一想還可以提出哪些平均分的數學問題。

三、活動延伸,檢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平均分”的問題?在咱們學校生活中有嗎?(師邊問邊出示課本35頁第4題的掛圖,引導生探索出不同的排法。)

四、賦予學生總結評價的權利

今天,咱們學習了什麼?他説得好嗎?(讓學生參與評價。)

板書設計:

分 蘋 果

平均分有兩種情形:

1、一種是平均每盤放幾個?

2、一種是平均可以放幾盤?

《蘋果》教學設計 篇四

一、情景導入(把十個蘋果貼成10的形狀)

師:同學們喜歡吃蘋果嗎?今年蘋果大豐收,老師也摘了些回來 。瞧,咱們着一堆蘋果,你估計一下,大概有多少個?我們一起來數數吧。

二、感受新知

1、動手操作

師:現在老師想把這10個蘋果分成兩堆,每堆有幾個,可以怎樣分呢?誰來幫幫老師呢?

點兩名學生説説分法。

師:小朋友們都想幫老師分蘋果,這樣吧,請同學們用你們手中的小棒來分一分,擺一擺,看誰分的方法最多。

2、學生彙報分的情況

學生邊説老師邊在電腦上拖動蘋果演示學生的分法。

3、引導學生有條理地分

師:剛才同學們説的方法墊很多,但是有很多都是一樣的,還有很多分法有的同學沒找出來。現在老師教同學們一個又快又好的方法,既不重複也不漏掉,像老師這樣來分。

師:在第一堆先放一個蘋果 ,第二堆放9個蘋果 (生用小棒分)

根據這種分法,你能説出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依次板書:

1和9 1+9=10 9+1=1010-9=110-1=9

2和8 2+8=10 8+2=10 10-2=810-8=2

-本站§

.........

4、湊十歌

師:通過剛才的分蘋果,我們知道了1和9組成十,2和8,3和7,4和6,5和5組成十。怎樣能快速的記住這些呢?老師把他們編成了湊十歌

幫同學們來記,請看:

出示湊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

四**六一起走,五五湊成一雙手

學生齊讀,自由讀,記湊十歌。

5、對數遊戲

師:現在我們來做對數的遊戲,老師出示一張數學卡片,你伸出的手指數和老師的數字合起來是10。如我出2,我出8,2和8組成10。

三、鞏固練習

(1) 連線

(2) 摘蘋果

(3) 猜電話號碼

師:在我們的中處處都 有數學,下面請同學們拿出筆和本,記下老師出示的每張中算題卡的得數。強調只記得數,按順序記,這些數字非常重要,千萬不要記錯。(得數連起來就是老師的電話號碼。)

四課堂小結

板書:分蘋果

12 3 4 5

9 8 7 6 5

1+9=10 2+8=10 3+7=10 4+6=10 5+5=10

9+1=10 8+2=10 7+3=10 6+4=1010-5=5

10-1=9 10-2=8 10-3=710-4=6

10-9=1 10-8=2 10-7=310-6=4

湊十歌:

一九一九 二八二八三七三七四**六五五湊成

好朋友 手拉手真親密一起走一雙手

《蘋果》教學設計 篇五

《蘋果》是一首琅琅上口的歌曲,歌曲旋律簡單、歌詞內容又易記。考慮到蘋果是孩子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水果,對於蘋果也比較瞭解,孩子們也都喜歡吃。因此,恰當運用圖片和實物,可以讓孩子們更好的理解歌詞內容。於是活動開始後,我首先創設了蘋果園的情景,以情景進行導入,以“開汽車去果園”引起幼兒情趣,幼兒在音樂聲中“開車”到了“蘋果園”。我首先出示的是實物,讓孩子們説説我手裏的是什麼水果,它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有誰知道蘋果長在什麼地方的?這樣引申出蘋果樹,同時讓孩子們知道蘋果樹很高大的,要到樹上去採摘。還問孩子們摘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呀,這樣孩子們就説要一個一個的摘、要輕輕的採、不要扔下來,放在籃子裏等。在創編動作時,我根據第一句歌詞:樹上許多紅蘋果,我問孩子們:“孩子們,蘋果長在哪啊?”孩子們馬上指着自己的上方。第二句:一個一個摘下來。我讓孩子們想象怎樣摘蘋果,孩子們的想象力真的給了我很大的驚喜,孩子們伸手在樹上摘蘋果,摘後有的放在口袋裏;有的用手彎成一個環作籃子,把蘋果放在“籃子”中。孩子們的想象力是無窮的,他們很容易就能進入我們設置的情境,所以也分外的投入。

從活動的實施中,我觀察到寶寶不但學説了歌詞,而且在描述蘋果多少中,理解了1和許多等,各領域內容整合得比較自然。另外,數蘋果、摘蘋果、吃蘋果、多快樂這一系列的動作,增強了寶寶的學習興趣。在學唱歌曲這一環節。在熟悉歌詞的基礎上學唱歌曲,對小班孩子來説簡單、易懂、易唱。寶寶們跟着老師一步一步唱下來、做下來,從他們的表情上我能感覺,寶寶們學得很快樂,唱得很開心、“吃得”很滿足,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接着我把情景貫穿起來,我們又先後“開車”去了“橘子園”、“櫻桃園”、“橙子園”,孩子們一邊跟着我“嘟嘟嘟”地“開車”,一邊領略秋天路邊的美景。孩子們在“左拐右拐”、“剎車”的情景中到了相應的水果園,然後開始摘果子,進行創編歌曲。我們自然而然地對歌曲進行創編並做相應的動作,做到了“玩中學”的理念。看着孩子們臉上洋溢着的笑容,我知道他們是真的快樂着,並學習着……

《蘋果》教學設計 篇六

活動目標:1、能按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並能按動作和節奏一句一句地唱歌。2、能用常見的水果名稱替換原歌詞,並唱出來。活動準備:蘋果樹、梨、桔子等圖片;音樂磁帶。活動過程:一、律動《公共汽車》師: 秋天到了,我們到果園去看一看吧。怎麼去呢?坐公共汽車吧。律動《公共汽車》。(一遍)二、欣賞歌曲《蘋果》 1. 果園到了,我們先坐下來休息吧。瞧!這是?(蘋果樹)樹上有許多什麼?(蘋果)什麼顏色的蘋果?(紅顏色)       噢樹上許多紅蘋果。我最喜歡蘋果,我還會唱首和蘋果有關的歌曲,想聽嗎? 2.師範唱《蘋果》提問:歌曲叫什麼名字?你聽到了什麼?         我們一起説一説。   (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喜歡吃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樂。)手拍節奏重點:一個一個摘下來,做動作,老師示範一個一個摘的動作,請幼兒一起模仿。三、學唱歌曲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音唱一唱吧!(2次)    這一次,我們邊唱歌,邊去摘蘋果,好嗎? 四、創編新歌詞。果園裏除了有蘋果,還會有什麼水果?(梨子、桔子、葡萄等。)    梨子是什麼顏色的?它長在哪裏?我們也編到歌曲裏,變成一首好聽的歌曲吧?(師帶幼兒創遍歌曲並表演)五、律動《拍手點頭》小朋友們表演的真好!聽這是什麼音樂?(拍手點頭)還想表演嗎?一起來試試吧!(1次)六、結束環節師:時間不早了,要吃午飯咯!我們趕緊開汽車回去吧。

《蘋果》教學設計 篇七

目標:

1.教會幼兒一句一句地用自然的聲音唱歌。

2.引導幼兒唱歌的同時配上動作。

3.引導幼兒仿編歌曲。

4.讓幼兒愉快地參與歌唱活動。

準備:

1.果樹一棵,蘋果、香蕉、桃子圖片若干。

2.圖譜。

過程:

一、師生問好。

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那我們來打個招呼吧。(小朋友們好,林老師你好)

二、練聲:

下面林老師來考考你們:你們知道小雞是怎樣叫的嗎?(嘰嘰嘰嘰嘰)那我們用好聽的聲音唱出來好嗎?師:小雞怎樣叫?生:嘰嘰嘰嘰嘰。師:小鴨怎樣叫?生:嘎嘎嘎嘎嘎。師:小貓怎樣叫?生:喵喵喵喵喵。師:小狗怎樣叫?生:汪汪汪汪汪。師:小羊怎樣叫?生:咩咩咩咩咩。

三、學習歌曲《蘋果》。

1.出示蘋果樹圖片,引出課題。

師:小二班的小朋友真聰明,那林老師帶你們到熊伯伯的果園裏去看一看好嗎?秋天到了,果園裏的水果都熟了,小朋友這是一棵什麼樹呢?生:蘋果樹。師:蘋果師什麼顏色的?生:紅色的。師:你看,蘋果都長在哪啊?生:樹上。師:對了,樹上許多紅蘋果。師:這個蘋果又紅又大,説明蘋果怎麼樣了呢?生:熟了。師:蘋果熟了以後就要怎麼樣了呢?生:摘。

師:那我們一起學一學摘蘋果的動作好嗎?(一個一個摘下來)師:蘋果摘下來了,小朋友們想幹嘛呢?生:吃。師:你們喜歡吃蘋果嗎?生:喜歡。我們喜歡吃蘋果。師:你們知道吃蘋果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嗎?生:身體好。師:身體健康多快樂。(教師邊説歌詞邊出示圖譜)

2.學習新歌。

(1)老師把這些圖片的內容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想聽嗎?(教師範唱歌曲)

(2)根據圖譜的提示,讓幼兒跟着老師輕輕地哼唱。

(3)完整地演唱歌曲。

3.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配上動作。

師:剛才我看見有些小朋友在唱歌的時候還配上了好看的動作,那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好嗎?

4.看圖仿編歌曲。

剛才小朋友們唱的蘋果歌讓其他的水果聽見了,他們生氣了,説:“你們都沒有唱到我!”那我們也邀請他們一起來好嗎?(出示香蕉、桃子圖片,加入圖譜讓幼兒仿編)

5.遊戲:《摘水果》。

師:水果們開心極了,他們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來玩個遊戲,好嗎?這個遊戲的名字叫《摘水果》,每個小朋友的椅子下面都有一個水果寶寶,當我唱到:“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拿到紅蘋果圖片的小朋友就要站起來,其他的水果可不能站起來哦!

四、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們,你們玩得開心嗎?但是熊伯伯可發愁了,還有很多的水果沒有人摘呢,我們一起去幫幫他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k671j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