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明理、強化---養成教育之我見

明理、強化---養成教育之我見

明理、強化---養成教育之我見

明理、強化---養成教育之我見

葉聖陶先生説:“教育就是培養習慣。”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習慣是一個人內在素質的外在表現形式,內在素質的提升和外在表現形式的養成。體育生因為身體和心理的原因,導致生活行為習慣、為人處世的禮儀習慣較為粗放,舉止不當之處較多。因此,從文明禮儀教育入手,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促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成為體校教育的基礎工程。

一、明理求知

所謂明理,就是讓學生明白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道理,端正學生的認識態度,進行內在激勵。

“知法才能守法”,明理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學生正確認識行為規律,獲得正確情感體驗,形成符合規範的行為意向,進而達到端正行為態度、產生良好的行為動機之目的。對學生進行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應在講清道理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思考並注重行為訓練,使之成為他們自覺的行為方式,進而形成習慣。

我們應充分利用學校廣播、班隊會活動、牆報、宣傳欄、觀看專題片等多種形式,採取老師講、班幹部講、學生自己講等多種方法,讓學生明白何為文明禮儀,為何要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動機,自覺配合學校的養成教育。

二、建立環境

環境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發揮着示範、約束、矯正和激勵的作用,睜眼就是文明禮儀,放眼都是良好習慣,使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一)營造養成教育的物質環境。

學生每天沉浸在文明禮儀和良好習慣的先傳氛圍中,潛移默化地會受到薰陶感染。例如:“上下樓梯靠右行”,“走廊裏勿喧譁”,“請講普通話”,“入室即靜”樓梯上的提示語,成為師生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把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大家”,“校園是我家,關愛你我他”,“請字先行,一路暢通”“正人先正衣冠”等,學生設計提示語,能讓學生如春風般吹進每名學生的心靈。

經過學生精心的設計和佈置,教室的每一塊牆壁都具有養成教育的內涵,這些無聲的語言會成為學生自律最好的行為導師,同時也將成為學生文明禮儀和良好習慣養成的催化劑。

(二)營造養成教育的精神環境。

首先班級召開一次“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主題班隊;其次是建立“好習慣積累卡”,不斷強化;再次是我們開展5分鐘晨會講習慣養成的意義、方法等,持續強化。最後是開展以成人典禮、入團為主題的活動,通過以上方法,激勵學生自我反思,自我調整,強化自律,逐漸形成良好習慣。

三、強化訓練

多年的實踐我們發現,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訓練法。訓練要強調反覆二字,不反覆訓練難成習慣。為此,在學生的行為訓練中,我們還應注重“強化”二字,尤其對不良習慣嚴重的體育生,由於他們長期缺乏自我控制力,外在強化往往起着根本的作用。

因此在養成教育過程中,我們採取活動滲透,外在強化的方法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學初,各班都要組織學生學習《日常行為規範》和《中學生守則》,並通過宣傳欄、主題班會、開展日常行為規範知識競賽等形式,組織學生學習、加深瞭解《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中學生守則》的內容及具體要求。然後開展了“中學生形象大討論”活動,以引導學生去尋找、反省自身或他人身上存在的不良習慣,使其在反思、討論過程中區分好壞、明辨是非。在此基礎上,樹立典型,組織、“告別陋習,做文明少年”、“好習慣成就好人生”的演講比賽,並推薦良好習慣養成進步快的學生參加。此外,我們還充分利用重大節日和紀念日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如為三八婦女節、母親節倡導的“讓孝敬成為習慣”活動;清明節的傳統禮儀;教師節為教師獻詞獻祝福等等,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讓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堅定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同時結合本班實際,確定一個具體的實施行為。比如培養良好的講衞生習慣,要求物品擺放有序,不亂扔雜物、不隨地吐痰。比如對老師的尊重,上課起立,下課感謝。

養成教育的實施任重而道遠,文明禮儀的培養也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心智與精力,需要探索出更好的實施途徑與辦法為之保駕護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5nz7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