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如何搭建學習的腳手架

如何搭建學習的腳手架

腳手架是建築工人一層一層搭建起高樓大廈的平台,沒有它,就無法達到更高的一層,對應孩子們的學習來説腳手架就是孩子們逐漸進步、提高、上升的台階,一階連一階,不斷進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我們如何幫助孩子搭建學習的腳手架呢?也就是我們怎樣幫助孩子進行學習的鋪墊、鞏固和進階。

如何搭建學習的腳手架

一、要複習,但不只是要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

文章中有一句話,“先複習底層邏輯”,簡單明瞭有直擊重點。我認為這句話要分兩部分理解:一是,引入或學習新知識、新概念前,我們首先複習。複習原來所學過的相關的概念,以便找到新知識的切入口,喚起學生們的探究慾望,同時克服對未知事物的恐懼。二是,找到接受、理解新知識、新概念所需要的底層邏輯,並鞏固他。也就是,我們要複習,但複習什麼內容呢?那就要明確地知道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必須建立在那些舊的知識之上的。這就要要求,作為老師要對文本教材熟之又熟,必須提前備本學期整本書,能夠對教材的編寫意圖和知識體系有充分的瞭解,甚至發現教材的某點“缺陷”,這也是教師整合教材的腳手架。比如,語文教學中有“1+X”主題學習和名著整本書閲讀等教學設計,這就需要老師把整本教材作為腳手架,這樣老師才敢去開發教材,整合教材,甚至調整、打亂教材原本的單元設計。

二、瞭解學生,摸準學情。

閲讀的這篇文章是以國小數學為例,而且裏面列舉的有些概念和知識點,我都看不太懂,但我從中也讀到了共性的問題。不管是數學還是語文學科,我們老師都是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探索的引領者,那出發暢遊之前,我們就要了解學生的水性和所掌握的游泳技能,這樣才能帶領學生到達合適的水域去探索。在開展新的教學活動之前,老師要對學生上一階段的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那麼接下的旅程是快是慢,是艱難還是平坦?就能做出預測,提前備好方案,這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備課,要備學生。備學生如何備?我們目前利用最多,效果最直觀的是,批改學生作業或試卷。但這種方法,讓我們看到的只是學生知識掌握的多少和紮實程度,而我們看不到學生隱藏在其後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那我們還有那些途徑去了解我們學生的學習準備情況呢?課堂提問、師生談心、家校溝通都是我們可以獲取學生學習情況的途徑,而且其中的信息也非常值得讀取和參考,尤其是課堂提問,它往往能呈現學生最原始、最本真的學習狀態,而且,對個別同學的觀察會更深入。

三、建構知識體系,提升學科素養

文章的最後,作者説道:“我的目的用意在於提高孩子的數學抽象思維水平,提高孩子運用概念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孩子把知識概念打通,形成一個體系,而不是讓孩子記憶一個個知識點。”同樣,對於任何一門學科,我們的目的都不應該只是讓學生記憶一個有一個知識點,而應該是幫助孩子們建立起學科的知識體系,只不過學科知識是建立起知識體系的必要條件,就導致我們往往只重視積累吸收,而忽略了消化構建。近幾年,思維導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很大的原因就是它可以把零散的知識按照一定的邏輯、類別、結構組織起來,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提升的是個人的學科素養,才有利於學習的遷移,而不只是增大了知識點的累積量。

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啟迪人們要設置合理的目標,那麼目標是否可以順利達到,腳手架的搭建就是很關鍵的,腳手架搭建在什麼高度,用什麼材質搭建等等,都影響着目標的達成。老師和家長都是學生學習的腳手架搭建者,因此,我們要深刻地認識到我們的作用。

標籤: 腳手架 搭建 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g9gro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