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敬畏自然課堂教案(多篇)

敬畏自然課堂教案(多篇)

敬畏自然課堂教案(多篇)

《敬畏自然》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觀點。

2、研究本文中反問句,理解其語氣強烈的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誦讀,學習作者語言。

2、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3、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本文,讓學生轉變過去人們一致認為的征服自然的觀念,

應該敬畏自然,愛護自然。

教學重點:

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觀點。

教學難點

鍛鍊學生思維能力。

教學方法

速讀、自主、合作、教師講解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

一、創設情境。

展示有關大自然的優美圖片,無論是春花、夏雨,還是秋雨、冬雪,都是美好的,但是,人類的行為卻使大自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展示大自然受到破壞的圖片)面對美麗而又正遭破壞的大自然,有一個作家清醒地告訴我們:人類應該:敬畏自然!

二、新授課

(一)檢查預習,掌握下列詞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鯤(kun)鵬斥安鳥(yan)蓬蒿(hao)咫尺(zhi)

狼藉(ji)相形見絀(chu)美味佳餚(yao)

2、解釋下列詞語。

蓬蒿:飛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比喻距離很近。

狼藉:亂七八糟,雜亂不堪。

吶喊:大聲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對自己估計太高。

相形見絀:互相比較之下,就顯出一方的不足之處。

精巧:精細巧妙。

佳餚:精美的菜餚。

不過爾爾:不過這樣。

(二)課文相關知識的理解

1、瞭解作者及課文背景知識

2、理解題目及文體

敬:敬重,是各種推崇之心的涵蓋,這個詞還包含一種深深的愛護、珍惜和依戀之情;畏:畏懼之意,作者鮮明地表達了這種“畏懼”是由於“敬”---“愛”—“惜”到了極點之後的“怕失去”、“怕破壞”、“怕改變”。這是從美好的濃情中析出的“畏懼”,這包含了作者對自然力量與神祕的崇拜之情,反映一種重新思索人與自然關係的謹慎謙虛的態度。

本文是一篇議論性散文。議論性的散文不同於抒情性、敍事性散文,也不同於一般議論文。這種文體主要使用議論這種表達方式,有論點(作者對所議論的問題所持的見解和主張),有論據(用來證明論點的事實和道理),有論證(用論據證明論點的

過程)。議論性的散文有一個顯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文學色彩,講究形象的語言、文學的語言,有濃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

(三)閲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本文寫了什麼內容?飽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本文談論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人不要宣稱什麼“征服自然”,應該“敬畏自然”“愛護自然”,表達一種憂患意識和情感。

2、找出文中表達作者觀點的關鍵語句。

明確:最後一自然段。(學生齊讀這一自然段)

3、梳理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口號。

第二部分:(2—10)比較人類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

第一層:(2—4)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相比不過爾爾。

第二層:(5—7)人類智慧與大自然智慧的關係。

第三層:(8—10)宇宙有生命,人類處處有弟兄。

第三部分:(11)人類應當敬畏自然。

(四)掌握課文內容

作者闡述了哪些敬畏自然的理由?

1、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智慧並不值得驕傲。

a在大宇宙中間,航天科技非常狹小。

b人類的認識史,人類認識幼稚得很。

c大自然寶藏,礦坑挖掘是自掘陷阱。

d宇宙中的高智慧生物,人類大人物不過爾爾。

2、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實在是相形見絀。

a大自然創造了一切人僅有智慧是大自然賦予的'

b大自然創造了人類有感情會思維的大腦

c大自然使人體眾多細胞分工合理並且相互協調

d大自然創造了人體難以形容的美

3、宇宙是一個碩大無比的,永恆的生命

人類與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實是兄弟關係

表明觀點,得出結論: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

4、作者為什麼提出要“敬畏自然”?

明確:因為人們常常把人與自然對立,宣稱要征服自然。這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極端往往違背自然規律,破壞自然,導致自然界的懲罰。只有認識自然的偉大,愛護自然,人類才能求得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5、為什麼説“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明確:之所以説“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是因為人類與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創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組成部分,儘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態有高低之別,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們自己。再則,敬畏自然,就是愛護自然,愛護人類生存的家園,就是愛護我們自己。

6、“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存在不存在?“智慧”和“生命”是從什麼意義上説的?

明確:擬人手法。把宇宙比擬為人,將宇宙的一切,都設想成為造物主的創造,那麼這種創造的智慧真是太神奇了。宇宙智慧與人類智慧——相對的兩個概念,具有可比性。有生動、形象、親切的效果。

三、課堂小結

學習本文要認識“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學理性精神比較人與自然,分析人與自然的關係,得出敬畏自然的結論,以利人類長遠發展。

四、作業佈置

1、抄寫、積累“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

2、熟悉、思考課後練習題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複習舊課

聽寫詞語:蓬蒿咫尺狼藉吶喊自不量力

相形見絀精巧絕倫美味佳餚

二、新授課

(一)品味語言,體會句中哲理

1、人類為自己取得的這些成就而喜形於色,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討論明確:掉入陷阱,就有危機。人類開採各種礦物留下了無數礦坑,也就破壞了地貌和地層結構,很可能釀成嚴重後果,危及人類自身。

2、宇宙之所以創造智慧生物是為了進行自我認識,為了欣賞她自己壯麗無比的美。

討論明確:擬人,説宇宙創造了人類是有目的的創造,這等於宇宙長出了大腦,有了自我認識的工具,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即是宇宙對自己的認識。

3、人類並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弟兄。

討論明確:宇宙的一切,包括人類,都是宇宙生命的構成部分,人類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種種存在形式,所以它們與我們是平等的生命,是我們的弟兄。

(二)體會、理解文章寫作特點

學習文中多次運用反問句,體會其作用

反問是一種用疑問句式來表達確定意思的修辭方法,用否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否定的意思。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加重語言的力量,激發讀者的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誰説宇宙是沒有生命的?”這比用一般判斷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語氣更強烈,意思更肯定。試從課文中找出幾個反問句,並把它們變換成一般陳述句,然後比較一下,這兩種句式的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如:①我們有什麼理由和資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呢?

改為:我們沒有理由和資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

反問句的作用:加強語氣,加重語言的力量,激發讀者思考,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②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改為:誰也不能斷言那些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

反問句的作用:反問語氣更強烈,更發人深省。

③那永恆的運動,那演化的過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體現嗎?

改為:那永恆的運動,那演化的過程正是她生命力的體現。

反問句的作用:反問句更能激發讀者的思考,語氣也更強烈。

④難道你沒有聽到石頭裏也有生命的吶喊嗎?

改為:你應當聽到石頭裏也有生命的吶喊。

反問句的作用:語氣更強烈,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三)擴展練習

請就“敬畏自然”這一主題擬幾句宣傳標語,向人們發出呼籲。

如:1.地球不是我們從父母那裏繼承的,是從子孫那裏借來的。

2.我們愛護今天的自然,自然呵護我們的明天。

3.地球是萬物之母,無論什麼降臨在地球身上,也將同樣降臨於地球的孩子的身上,我們應該知道地球不屬於人類,而是人類屬於地球。

4.但願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不是你的眼淚,不是我的眼淚,更希望不是地球母親落下的最後一滴帶着絕望的淚!

四、課文小結

這是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散文。主要談論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作者運用了層層推進、水到渠成的論述方法:首先否定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口號,認為這實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為與大自然相比,人類的智慧實在算不了什麼;接着,比較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作者進一步強調人類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賦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進而,從論智慧到論生命,人類與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實是兄弟關係。因此得出結論:我們應該敬畏自然。全文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展開,由引論到本論,層層推進,水到渠成。本文的語言也極有特色,富有文學色彩,有濃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灑脱峻麗,讀來爽心悦目。

作者立意高遠,眼界開闊,能從長遠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但是也有一些説法還可以商榷。

板書設計

敬畏自然

嚴春友

高科技——航天事業——相比大宇宙,空間十分狹小

人類的智慧認識——一部不斷糾錯的歷史

礦坑——可能成這人類自掘的陷阱

宇宙——存在比我們智慧高得多的生物

人類智慧是大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認識的工具

大自然的智慧人類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級形態,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階段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兄弟關係——敬畏自然——保護、愛護自然

自然中其它事物

教學反饋

學生不太容易讀懂課文,對理清課文思路有困難,不理解議論文層層推進的寫法。對文章中部分語句的分析、品味有很大困難。

《敬畏自然》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觀點,體會作者的語言及反問句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誦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3、情感態度價值觀: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

【重點、難點】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觀點。

2、鍛鍊學生思維能力。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1、給加粗字注音:

鯤( )鵬 斥鷃( ) 蓬蒿( ) 咫( )尺 狼藉( ) 相形見絀( ) 美味佳餚( )

2、詞語釋義:

蓬蒿 狼藉 吶喊 自不量力

咫尺 精巧 佳餚 相形見絀

二、導入

宇宙是神祕的,人類是智慧的,神祕的大自然帶給人無窮無盡的遐想,那麼,人與自然的關係是怎樣的呢?

三、閲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反覆閲讀課文(指名讀,分組讀,齊讀),思考:作者為什麼提出要“敬畏自然”,為什麼説“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學生交流感受和見解,同學間互相補充。

四、內容探究

1、學習一、二段:

學生閲讀一、二段概括大意:

一段:提出“征服自然”的説法錯誤,認為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類的智慧就是大海的一滴。

二段:大自然竊笑人。

2、學習三至五段:

⑴ 學生閲讀三至五段,概括大意:

三段:人類發明的工具可能是人類的陷阱。

四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類更高級的動物。

五段:大自然的智慧也遠勝於人。

⑵ 學生髮表看法,質疑:

(小組合作共同解決)

① 説説人類變化歷史

② 人類從被動狀態變為主動了嗎?

③ 人類成為大自然的主人了嗎?

④ 作者有沒有否定現代人類科學的成就?

⑤ 我們的正確看法應當是怎樣的?

五、課堂練習

研討與練習一。

六、作業

本文的新學詞語較多,抄寫於詞語本上。

第二課時

一、複習

聽寫詞語:

蓬蒿 咫尺 狼藉 吶喊 相形見絀 美味佳餚

二、繼續探索課文

學生閲讀六至十段,概括大意:

1、人類是不是自然的智慧的產物?

2、作者認為自然創造人的目的是什麼?

3、自然界有目的嗎?

4、本文是否有好有壞?

三、學習文中的反問句,體會作用

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激發情感,找出本文中的反問句並改成陳述句,比較效果有何不同。

學生討論交流。

四、小結

本文是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散文,主要關心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不損害自然,敬畏自然不是一件壞事,這與保護自然也是一致的。

五、反饋

研討練習四。

六、作業

閲讀理解《“能吞能吐”的森林》。

國中八年級語文《敬畏自然》優秀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

2、把握文章,理解“敬畏自然”的內涵,理解語言中包含的哲理。

3、理解本文題材特點,側重議論的表達方式,學習反問修辭方法。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我們常常説:“人定勝天”“征服自然”,課文的作者卻主張“敬畏自然”(板書課題),對大自然要又敬重,又畏懼,這是兩種對立的觀點,你站在哪一邊?且看課文為什麼主張敬畏自然而嘲笑“征服自然”呢?

二、學習字詞

蓬(péng)蒿(hāo) 咫(zhǐ)尺(chǐ) 狼(láng)藉(jí) 吶(nà)喊(hǎn) 相(xiāng)形(xíng)見(jiàn)絀(chù) 精(jīng)巧(qiǎo)絕(jué)倫(lún) 美(měi)味(wèi)佳(jiā)餚(yáo) 鯤(kūn)鵬(péng) 混(hùn)淆(xiáo)

咫尺:比喻距離很近

吶喊:亂七八糟

自不量力:不能正確估計自己的力量,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

相形見絀:跟另一個人或事物比較起來顯得遠不如。

精巧絕倫:精細巧妙,獨一無二,沒有可以相比的。

不可思議:無法想象,難於理解

三、整體感知

(一)自讀課文

思考:1、找出表達作者觀點的語句

2、作者是從哪些方面的論述得出這樣的結論的?

(二)討論,回答上面的問題

規範:作者的觀點 P89最後一段

3、歸納本文行文的特色:

(1)總的概括與具體的展開相結合

(2)巧妙運用對比的手法

(3)議論性的散文,主要使用議論的表達方式,內容是議論性的,有論點、論據、論證,但顯著的特色是:富有文學色彩,講究形象的語言,文學的語言,有濃郁的抒情和感情色彩。

四、問題探究

(一)“敬畏自然”的含義是什麼?

1、“敬重”意味着應該怎樣對待自然?

2、畏懼是不是意味無所不為?

3、為什麼應該畏懼自然?

4、你認為應該怎樣正確對待自然?

(二)作者為什麼提出要“敬畏自然”為什麼説“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類自己

討論

(三)“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究竟存不存在?這個“智慧”這個“生命”是從什麼意義上説的?

都是擬人的手法

作者説:“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體現,是她的傑出的作品之一”

這也是用擬人的手法,有生動形象親切的關係,宇宙智慧與人類智慧成為相對的兩個概念,二者具有可比性。

五、作業

蒐集資料(練習四)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課所學習的內容

提問練習一

二、結合富有哲理的語句,深入理解課文

1、人類為自己取得的這些成就喜形於色,然而,誰能斷言那些浪跡斑斑的礦空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2、宇宙之所以創造智慧生物是為了進行自我認識,為了欣賞她自己壯麗無比的美。

3、人類並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弟兄。

三、學習反問的修辭方法

1、什麼是反問?

2、梵文的作用?

3、比較反問句和陳述句表達效果的不同

(課後練習三)

四、作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5kz39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