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國小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國小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一

【教學設想】

緊扣前文續寫故事,中心明確,體裁一致;有新奇的故事情節;故事中藴含一定的道理。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完成看———説———寫———講———評。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競賽,師評、互評、自評相結合。

【教學過程】

1、出示文中三幅圖畫圖畫,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展開聯想,描述畫面。

2、聽相關故事,設置疑問:“同學們是怎樣為李曉明過生日的?”激發學生想象。

3、按要求獨立完成續寫,開展續寫比賽。

續寫要求(幻燈片出示):

(1)緊扣前文續寫故事,中心明確,體裁一致。

(2)有新奇的故事情節。

(3)故事中藴含一定的道理。

比賽規則:

(1)每位同學獨立完成續寫,然後組內交流,每組推薦一篇佳作參賽。

(2)各組組長當評委,結合教師給出的比賽項目認真聽其他選手的故事內容,

做好筆記。

(3)位選手講完故事後,組長將上台給每一項目選出前三名的(出本組外)

貼上紅星。

(4)結合老師評價,選出獲勝者,取一、二、三名。

4、學生完成未寫完的故事。

5、展示交流,評價提高。

指名讀寫作,老師、學生評議(這一段話哪裏最吸引你?為什麼?)。

國小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二

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閒、放大鏡、細微、閲讀、隨意、調節、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

4.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穫。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明了顯微鏡和發現了微生物的,並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穫。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蒐集有關在玩中獲得的樂趣或收穫。

2.瞭解顯微鏡的知識,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

3.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

一、導入

1、請同學們説説自己在遊戲和在玩中會到了哪些樂趣。

2、同學們在自己的玩中體會到了樂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學們想知道是誰玩出了什麼名堂嗎?請聽故事《玩出了名堂》。(教師生動地講故事)

二、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學生採用自主識字的方式進行。)

會認的字:閲、固、調、皇、俄、拜

會寫的字:堂、鏡、閒、待、閲、腿、隨、調、簡、拜、訪、具

1、其中“調”“待”是多音字,在課文中分別讀tiao、dai;還可以讀diao。(調動)dai(等待)。

2、注意引導學生區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與“常”、“鏡”與“境”、“訪”與“坊”;

3、注意“拜”起筆是撇不是橫,右邊是四橫不是三橫,“具”的裏面是三橫,不要少寫一橫。

4、比較“閒” 與“閲”、“閉”,“腿” 與“隨”,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他們分清楚。

5、同學們在玩中的發現能夠談談嗎?從玩中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

三、學生自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麼人?(職業是什麼?)

2、他玩的是什麼?

3、他玩出了什麼名堂?

四、作業:

生字組詞

第二課時

一、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的內容。

1、課文有幾個自然段?(五個自然段)

2、哪幾自然段講了列文虎克玩並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麼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讓學生帶着問題去閲讀(三、四自然段)

4、分組討論從哪幾個方面寫列文虎克是怎樣玩出了名堂的?

從三個方面:

(1)一邊看門,一邊磨鏡片,玩放大鏡;

(2)玩放大鏡,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發明了顯微鏡;

(3)接下去寫的是在玩顯微鏡的過程中發現了微生物。

5、課文中對小人國、居民、玩具三個詞語加了引號,你認為這是為什麼?(這是對微觀世界和微生物的擬人説法和對顯微鏡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號,不僅起到強調的作用,還使這些詞語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術語的枯燥,增強了所要表達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6.引導學生簡單歸納中心內容。

7、拓展練習

聯繫以前學過的課文,開拓學生的思路。課文雖然講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實質是講觀察、好奇心和求知慾,它們是科學創造和發明的出發點和原動力。如富蘭克林就是由於好奇心而揭開雷電之謎的。還有愛迪生,他小時候常常對人類的各種奇異的創造驚喜萬狀。他曾悄悄把家裏的鐘錶偷出來,一件件拆開,然後再裝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祕密,相信學生會對這些事例有所瞭解,教學時可引導學生交流交流。

二、小練筆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啟發和收穫,讓學生寫一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穫。要鼓勵學生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寫出自己在玩中的樂趣和收穫,但要注意這是小練筆,不能拔高要求。

板書設計:

列文虎克——玩鏡片——做放大鏡——玩放大鏡——做顯微鏡——發現微生物

國小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三

第一課時

板畫激趣,談話導入

你見過大石頭嗎?如果你見到一塊大石頭(教師板畫一塊大石頭)你是否會產生一些疑問?我國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就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板書課題)。

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分節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質疑解難

1.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介紹本文主人公一李四光。

2.學生針對課文內容質疑,師生共同解疑。

(1)對預習認真,能主動、正確解疑的同學給予表揚。

(2)主要解決以下疑難:

隕石:大的流星在經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燒燬墜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質的隕星。

地質學家:從事地球物質形成和地殼構造研究,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展的科學家。

突兀:高聳。

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最後一個紀。約250萬年前至今。此時高緯度地區廣泛地發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兩極地區,積雪由於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或積雪融化、下滲凍結成冰塊兒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傾斜方面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做冰川。在地質上的新生代第四紀,氣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被冰川覆蓋,稱第四紀冰川。

秦嶺: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古老語皺斷層山脈。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分佈有冰川槽谷、角峯等。

(3)完整地齊讀課文。

(4)説説課文主要寫了些什麼內容。

第二課時

感知巨石形象

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的他常常和小夥伴們圍着一塊巨石捉迷藏,讓我們到現場去,去看看這是一塊怎樣的巨石,他們是怎樣圍着巨石捉迷藏的。

1.請大家各自輕聲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2.教師用電腦多媒體課件顯示巨石,討論:

(1)這是塊怎樣的石頭?(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2)李四光和夥伴們是怎樣圍着石頭捉迷藏的?

電腦多媒體課件繼續演示李四光圍着大石頭躲閃,大石頭遮住了李四光,小夥伴圍着石頭轉來轉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描述。

(3)小夥伴們轉來轉去找不到李四光,咦,這是為什麼?(石頭大,便於躲藏這也是原因之一)

感受好問精神

時間長了,李四光對這塊大石頭有了疑問。他首先想到的是問老師,李四光會怎麼問?老師怎麼答的?李四光又會怎麼想?同學們讀讀課文,同桌間演一演。

同桌讀、演後挑選學生上台表演。

表演結束後教師問李四光扮演者:“聽了老師的回答,你的疑問解決了嗎?為什麼?”

解開巨石之謎

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説不清。後來這個疑團有沒有解開,怎麼解開的,請大家讀最後兩個自然段。

讀後討論:

李四光怎麼解開這塊孤零零的巨石之來歷這一謎團的?

引導學生認識以下要點:

(1)李四光思考這個問題想了許多年;

(2)長大後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裏甚至上千裏。

(3)李四光回家鄉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終於弄明白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裏來的。

(4)對這塊巨石的研究引導他發現了什麼重大成果?

交流讀後感想

1.完整地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大家都會有一些感想,請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結鼓勵:

孤零零的巨石聯繫着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現的問題可能藴含着巨大價值。願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81nk4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