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幼兒園大班月餅教案(新版多篇)

幼兒園大班月餅教案(新版多篇)

幼兒園大班月餅教案(新版多篇)

大班教案《月餅》 篇一

遊戲名稱:

過小橋,送月餅

遊戲目標:

1、發展平衡能力和上下肢動作的協調性。

2、能持物走高30釐米、寬20釐米的平衡木。

3、培養幼兒的團隊意識。

遊戲準備:

佈置場地,在場地兩端畫起跑線,相距50米,中間擺放平衡木。小型月餅盒兩個。

遊戲過程:

1、談話:中秋節到了,小朋友們要去慰問解放軍叔叔,大家在路上要走過一座小橋才能到達目的地。你們敢過小橋嗎?

教師提醒幼兒,人或月餅不能從平衡木上掉下來,違反規則要重新走。師幼一起練習,教師示範講解平衡木的動作要求,幼兒依次練習,教師指導。

2、遊戲:過小橋,送月餅。

玩法: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分成兩組,分別站在場地兩端的起跑線上,遊戲開始,兩隊第一組的排頭手體月餅盒,跑到小橋前,走過小橋,跑到本隊另一方,將月餅盒交給第二組的排頭,站到隊尾。第二組排頭按上述方法過小橋送月餅,依次進行。先完成任務的隊為勝。

規則:一是在小橋上只能走,不許跑。如果人或月餅盒從平衡木上掉下來,要從掉下之處重走。二是等待跑的幼兒不能跑出起跑線接月餅盒。

3、遊戲結束

收拾物品,歸放到原來的地方。帶領幼兒一起走出遊戲場地。

遊戲反思:

通過此遊戲充分鍛鍊了幼兒身體機能,增強了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體驗到集體合作的快樂和滿足,並能自主參與到遊戲中,體驗遊戲的樂趣,嘗試遊戲合作的技巧,感受運動帶來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月餅教案 篇二

活動目標:

1、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2、在共同品嚐分享月餅的氣氛中,體驗節日的快樂。

3、有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月餅、各種水果。

2、學習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準備關於月亮的故事。

3、民間故事《嫦娥奔月》,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過程:

1、出示月餅,引出話題。

小朋友你們知道什麼時候吃月餅嗎?你知道中秋節是那一天嗎?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使幼兒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提問:你知道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嗎?(講述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又叫團圓節,或豐收節,為什麼?

教師小結:八月十五這一天,月亮最圓最亮,人們看到月圓就會聯想到家人的團聚,所以把中秋節叫團圓節。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所以中秋節又叫豐收節。

3、瞭解人們是怎樣過中秋節的以及中秋節的有關習俗。提問:你喜歡過中秋節嗎?你是怎樣過中秋節的?中秋節都吃些什麼?不同的地方人們是怎樣過中秋節的?中秋節的月亮是怎樣的?

4、觀察月餅,通過分享月餅,使幼兒進一步體驗節日的快樂。

觀察月餅的外姓,知道月餅又圓又大,表示團圓的意思,又表示圓滿、豐收之意。

提問: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為什麼要把月餅做成圓形的?月餅品種一樣嗎?你知道有哪些口味的月餅呢?

播放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品嚐月餅、水果,體驗分享的快樂。

(1)幼兒結伴講有關月亮的餓故事,或念月亮、中秋的詩。

(2)鼓勵幼兒主動與同伴分享自己帶來的中秋食物。

大班教案《月餅》 篇三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的內容,懷念紅軍爺爺,瞭解革命老人,尊敬革命老人。

2、喜愛學唱革命歌曲。

二、活動準備:

給孩子們講過紅軍的故事。

三、活動過程:

1、欣賞與感受

①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意義。

②熟悉歌曲中的歌詞。

理解歌曲的內容幼兒在欣賞中,教師可用語言激發幼兒去感受,當年紅軍生活艱苦,沒有糧食,吃草根:沒有棉布、穿草鞋,他們卻在中秋節為娃娃們打月餅。紅軍爺爺關心小娃娃;小娃娃關心、敬愛革命老人等感人情景。在欣賞中,幼兒可能會出現許多的提問,教師可讓幼兒討論,也可以直接解答。由於孩子的情感形成是來自外來的影響與自己對生活的體驗,因此反覆欣賞歌曲,強化記憶,能使幼兒的情感有一定的影響,從而加大革命傳統教育的影響和尊敬革命老人的情感。

2、學唱與表演。

①聽老師完整地演唱一遍。

②集體學唱,師生共同感受歌曲的音樂和節奏,共同學唱歌曲,讓幼兒基本熟悉歌曲與內容。

③講述歌詞,通過提問歌曲中的歌詞內容,可讓幼兒反覆強化記憶,以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歌中的寓意與情感,以教育與影響幼兒。

④自由組合,結伴學習唱歌。

⑤幼兒可根據歌曲的節奏,內容自編表演的動作,在“我來表演”中,充分發揮幼兒創編的能力以及對音樂對情感的感受力與表達力。

自制月餅 活動 篇四

“雙節共佳時,喜迎十九大”

——化成國小“自制月餅,品味中秋”活動方案 一。 活動目的:

在十九大來臨之際,恰逢國慶節、中秋節兩個節日為契機,以“雙節共佳時,喜迎十九大”為主題,使“我們的節日”深入人心。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走近中秋,感受中秋佳節的思鄉之情和祝福團圓的美好情感,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並在活動中培養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動手能力和團結合作精神。

二、活動時間:9月29日

三、活動程序: (一)情境導入

音樂《花好月圓》,營造中秋的氛圍。展示圓月的畫面,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月亮圓又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我們中國的習俗在“團圓節”這天,和家團聚,共度佳節。

(二)、中秋節的傳説與民間故事

對於中秋節的傳説也是各種各樣,你們想了解嗎?有誰能來講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説,中秋節的起源及一些民間故事? 中秋傳説——嫦娥奔月

(三)、尋訪月亮文化節

我們宜春被稱為“月亮之都”,相傳是嫦娥的故鄉,和月亮有着很深的淵源,讓我們一起跟隨XXX的聲音,尋訪我們特有的“月亮文化”。

(四)、小小歌謠傳情意(五?班)

利用音樂課學唱歌謠《爺爺為我打月餅》,激發學生懷念紅軍爺爺的情感,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知道老人曾為我們祖國,為我們大家,為自己的家裏做了很多事,吃了很多的苦。

(五)“月”字大變身、猜燈謎

我們的校園有一個很有創意的地方——“文字廣場”,地面上刻寫了很多偏旁部首,也請你想想“月”字旁的有哪些字呢? 在許多地方八月十五這天會有燈會,其中一項就是猜燈謎。 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語(正大光明) 得月樓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重逢。猜一字(觀) (給寫得好、猜對的學生髮一樣小獎品,如中秋賀卡。)

(六)情滿中秋詩書畫

1、八月十五是團圓節,每逢佳節倍思親,詩人就會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在這天把這份思念用詩詞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期,會讓我們想起很多思鄉、思念家人的詩句。

出示圖片,我們來看這幅畫,同學們腦中有沒有最佳的詩句來配這幅畫中的情景。 ——(李白的《靜夜思》) 請兩位學生對李白的詩進行再現,體會一下李白中秋之夜時的心情。(兩位學生表演、展示)然後再請學生自己説説有關的詩句。

讓我們欣賞XXX和XXXX給大家帶來的《但願人長久》。

2、學生作品欣賞(背景播放輕快的音樂)。由學生自己講解自己手抄報或繪畫作品的意思。同時也送出祝福。。。。

(七)、中秋節是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那我們用什麼來代表過中秋呢?

1、“自制月餅,品味中秋”

週五下午第一節課,在學校食堂,由專業人員教授學生製作月餅的方法,讓他們在動手體驗的過程中瞭解中秋文化。

月餅的外形——圓,象徵團圓,表達閤家團圓。餅中有餡,表面有花紋,花紋主要有月亮、桂樹、玉兔等在圓中表達美好的願望。現代的花紋設計更是各異,別緻。也可請同學們自己設計圖案。

(八)、讓我們代着對家人的思念,一起來品月餅吧。

師:我們不光要送出月餅,還要送出我們的祝福,送出我們的親情,在贈月餅時,要對對方説一句祝福的話並做一個令人感到親熱的動作。(請同學個別送月餅,在送月餅的同時送出自己祝福的語言。)現在我們可以下位子去向這個教室裏的任何人送去自己中秋的祝福,擁抱他,並對他説一句祝福的話。

最後祝願老師同學們國慶節快樂、也祝願大家中秋節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gzk84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