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匆匆》教案(精品多篇)

《匆匆》教案(精品多篇)

《匆匆》教案(精品多篇)

《匆匆》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本篇課文中的新字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優美詞句。

過程與方法:品味課文的語言美,學習作者在課文中運用的比喻、排比、擬人等的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作者在課文中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時間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時間的道理。

三、教學難點:

從課文中得出珍惜時間的感悟,對自己怎樣才能不虛度光陰進行思考。

四、教材分析:

《匆匆》是選自人教版課本國小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個單元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要求在學習的過程中,抓住重點句段。聯繫生活實際,在平凡的小事中受到啟發,領悟課文藴含的道理。體會作者表達感悟的不同方法,並試着在習作中運用。

五、學情分析:

國小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可以在老師的幫助下很好的完成自學的內容。在對寫作手法的運用方面,如:比喻、排比等也有了一定了解,所以在這方面的學習也不算困難。但是這個階段的學生生活的閲歷尚淺,對時間的流逝沒有直觀或深刻的感受,要理解作者在課文中表達的對時間流逝的感傷和無奈還比較困難,需要老師的幫助和引導。

六、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講授法

七、教學工具:

《匆匆》flash字幕朗讀作品、課文重點內容的課件、黑板板書。

八、課時安排:

1課時

九、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又和大家見面了,老師覺得時間過得真快,從昨天給大家上課到今天好像只過了兩三個小時,真是猶如白駒過隙,不知道同學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呢?。大家都知道我們這節課要講《匆匆》這篇課文吧!老師上節課也給同學們佈置了預習任務。現在,老師就要對同學們的預習情況做一個檢查,你們準備好接受我的挑戰了嗎?(同學們都説準備好了,那我們就開始吧!)

1、我的第一個問題是我們這一單元有哪幾篇課文?《文言文兩則》、《匆匆》、《桃花心木》、《頂碗少年》、《手指》

2、老師的第二個問題是這個單元對同學們學習課文有哪些要求?(看到同學們一臉茫然,看來大家都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請大家翻到課本第一頁,第二、三自然段。來,大聲朗讀一下。

學習本組課文,要抓住重點句段,聯繫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表達感悟的不同方法,並試着在習作中運用。

通過幾年的學習,你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在這個學期的語文學習中,要更多依靠自己的努力,認真讀書作文,使各項語文技能得到進一步提高。

可能有的同學不服氣,説老師你只讓我們預習《匆匆》這一篇課文,怎麼問的卻是關於整個單元的問題。老師在這裏要告訴大家,同學們都是六年級的大同學了,預習的時候呢,要注意方法的運用,結合編者的要求來預習來就會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老師的第三個問題是,這篇課文的題目叫《匆匆》,那麼課文寫的是什麼的匆匆呢? (時間的匆匆),同學們回答得很對。

4、老師蒐集了一些關於時間的名言警句,下面就和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毛澤東

拋棄今天的人,不會有明天;而昨天,不過是行去流水。 ——約翰· 洛克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

時間的步伐有三種:未來姍姍來遲,現在像箭一樣飛逝,過往永遠靜立不動。——席勒

(二)整體感知

1、老師為了給同學們上這篇課文,昨天晚上多讀了幾遍這篇課文,發現越讀越有味道。現在呢,老師就為同學們閲讀這篇課文,請同學們一邊聽一邊思考你從這篇課文中聽出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2、好了,老師朗讀完了。有沒有同學自告奮勇來與大家分享一下你從課文中聽出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對時間的珍惜、後悔、懊悔、無奈、憂傷、歎息)

看來,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獨到的感受。老師也是,除了同學們説的對時間的珍惜、無奈和憂傷之外,老師從這篇課文裏還讀到了“回憶”。老師讀這篇課文的時候,眼前浮現的是一個坐在夕陽中的對自己逝去的歲月無比傷感和懷念的人。

3、現在,就請同學們順着自己的感受,去朗讀這篇課文。感受到作者後悔的就用後悔的感覺去讀,感覺到作者無奈的就用無奈的感覺去讀,感受到憂傷的就用憂傷的感覺去讀,感受到對時間珍惜的,就用想抓住又抓不住的感覺去讀。老師給你們5分鐘時間,可以吧!

4、好了,時間到了。有沒有同學願意秀一秀你朗讀方面的才能呢?老師將請4個同學來朗讀,第一個同學讀第一自然段,第二個同學讀第二自然段,第三個同學讀第三自然段,第四個同學讀第四五個自然段。讀的時候呢,要先説你是按照什麼樣的感覺去讀的。明白要求了吧?

5、在自己過了一把朗誦癮之後,同學們想不想聽聽真正的朗誦大家是怎樣朗誦這篇課文的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同學們可以跟着默讀。

6. 古語有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同學們在課後進行了預習,剛才又讀了那麼多遍,不知道對課文中的字詞有一定了解了呢?接下來,老師就要考考同學們了。

挪nuó

(挪動、挪移、挪威)

蒸zhēng

(蒸發、蒸騰、蒸饅頭)

確乎:確實、的確的意思。

涔涔:a.形容雨水、汗水、淚水等流個不停。B.形容天色陰暗。(雪意涔涔滿面風。)

潸潸:形容淚流不止的樣子。(熱淚潸潸、潸然淚下) 凝然:形容舉止安詳或靜止不動。

徘徊:來回地走。

(同學們都答得非常好,看來大家的預習工作都做得很到位,老師在這裏要表揚你們,你們非常用功,很可愛。接下來呢,老師要和同學們對課文的`內容進行交流和探討。)

(三)問題探究

1、朱自清子先生在課文中提出了一個什麼樣的問題?課文中有這個問題的答案嗎? 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2.課文的題目是《匆匆》,你覺得在課文中最能體現匆匆的句子或字、詞是什麼,把它找出來並説説你的理由。(問學生這是寫的什麼東西的匆匆。)

同學們都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老師受了這種氣氛的感染,也想發表點自己的觀點。老師覺得“天黑時,我躺在牀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中的跨和飛最能體現這種時光如流水,於無形中消逝得無影無蹤的感覺。

3、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我們不僅要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還要品味優美的語言。現在請同學們每四個人分成一小組,找找課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呢?(如:排比、比喻、擬人等)

(四)文化探究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可以知道,每時每刻時間都在不停的流逝,昨天過去了,即便我們今天做着和昨天一樣的事,但今天也不再是昨天了。剛才那一分鐘過去了,即便我們現在説着跟剛才一樣的話,現在也不是剛才了。時間就是這樣在我們不經意間偷偷溜走,不再回頭。平庸的人在時間的金馬車走遠之後,才發覺自己失去了最寶貴的財富,但無論怎樣懊悔,都已經於事無補了。聰明的你們,你們一定有好辦法來挽留住時間,不讓自己白白虛度光陰。告訴老師,你們都有些什麼好辦法呢?(同學們真聰明,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來合理利用時間。)

老師也想到了一個辦法,大家都學過林清玄的《和時間賽跑》這篇課文,仔細回憶回憶,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去珍惜時間的呢?(和時間賽跑,在有限的時間裏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

同學們,以人的力量雖然無法讓時間聽從自己的意志,隨意倒回流轉。但是,我們做事情可以比原來快一步,把時間節省出來,那節省出來的時間雖然很少很少,但用途卻非常大。

十、課後作業:

作者是怎樣描寫日子的去來匆匆的?仿照課文中的寫法,再寫幾句。(課後第三題)

《匆匆》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會寫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涔涔、潸潸、蒸融、遊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語言的優美和作者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3、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語言的優美和作者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憶體驗,感知主題

1、引發回憶:六年的國小生活,為我們的童年記錄了一段段難忘、快樂的時光,哪一段日子給你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哪一段日子,讓你感受到國小生活是那麼美好?

2、學生自由彙報交流,教師適當採訪學生此時的心情,相機點撥,引發出學生對逝去時光的不捨、難忘之情。

3、引發思考:如此美妙、如此令人難忘的國小生活,成為我們記憶寶庫中最難以忘卻的記憶。可是,記憶中的那一段日子還能重現嗎?(時光流逝,無法倒流)

4、引讀課題

(1)是啊,時光匆匆流逝(板書課題“匆匆”),齊讀課題:匆匆。

(2)是啊,那美妙的時光一去不復返了,那是一種來自心靈的惋惜,再讀課題——

(3)是啊,我們還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沒有做,還有很多快樂的國小生活沒有體驗完,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無奈,再讀課題——

5、過渡:面對匆匆逝去的時光,朱自清先生髮出了怎樣的感歎呢?

二、閲讀課文,再悟主題

1、作者簡介

(1)課件出示朱自清的照片,引發交流:你心目中的朱自清是一個怎樣的作家?

(2)師生交流朱自清的生平資料和主要作品,例如《荷塘月色》《背影》《春》等。

2、過渡:我們將走進課文,感受朱自清先生筆下的匆匆歲月。

3、課件出示自讀小貼士,學生自由讀課文。

(1)將字詞讀正確,帶拼音的字多讀幾遍。

(2)將句子讀通順,遇到長句子反覆多讀幾次,掌握好斷句。

(3)將自然段讀清楚,邊讀邊想:每個自然段描寫了哪些事物?

(4)將課文讀明白,邊讀邊想朱自清在課文中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並畫出相關語句。

4、彙報交流。

(1)課件出示本課難讀詞語,指名朗讀,糾正字音後齊讀。

伶伶俐俐 徘徊 涔涔 潸潸 蒸融 赤裸裸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針對長句、難句進行集體訂正,再次朗讀。

(3)集體交流:朱自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

(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4)感知寫法:指名朗讀這兩句話。這兩句話是在課文的哪裏提出的?有什麼作用?

(5)感知主題:作者分別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提出同一個問題,這只是寫法上的一種呼應嗎?想一想,作者是想告訴我們什麼?

(6)理清層次:作者圍繞這個問題寫了什麼?同桌合作朗讀每個自然段,然後聯繫每個自然段描寫的事物,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段意。

5、朗讀全文,説一説課文主要寫的是什麼。

三、精讀課文,體驗主題

1、引發思考:作者在開頭提出了“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這個問題,作者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給出答案了嗎?

2、利用課件出示第1自然段,自由朗讀,然後彙報自己的想法。

3、創編小詩

(1)自我創編:你能把這個自然段改成一首小詩嗎?

(2)互動修改:把你創編的小詩讀給你的小組同伴,根據他們的意見改一改。

(3)朗讀體驗:再有感情地讀一讀自己的小詩,想一想,從自己的小詩中,你讀出了怎樣的心情?

(4)教師引領:課件出示第1自然段,教師配樂範讀。

(5)共同賞析:學生交流自己聽教師範讀的感悟,齊聲誦讀。(開頭採用排比句式,描繪了顯示季節更替的景象,燕子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有再青的時候,桃花有再開的時候,而“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然後一連串的發問,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戀之情。)

4、教師小結:朱自清是個善於從客觀事物中捕捉形象,以抒發自己的主觀情愫的作家。燕子去了復來,楊柳枯了又青,桃花謝了再開,這本是人所常見的自然現象,但朱自清卻觸景生情,從中聯想到自己的生命,默算着八千多個日子,思索着生命的價值,發出惋惜的感歎,這是為什麼呢?其中的原因讓我們下節課繼續探究。

四、佈置作業,拓展閲讀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自然段。

2、蒐集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故事等。

第二課時

一、誦讀全文,感知主題

1、教師引言:《匆匆》是一篇能觸動我們心絃的文章。每每品讀,都讓我們的心靈一次次受到震撼。就讓我們一同走進文本,在齊聲誦讀中抒發我們心中的情愫。

2、學生齊聲誦讀文章。

3、引發思考:這篇文章沒有敍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沒有描摹美麗的風景,也沒有刻畫一個人物的品質,那麼,它是在表達什麼呢?(抒發內心的情感)

4、教師小結:要想透徹地表達內心的情感,作者通常會以散文為主要表達形式。所以,一篇好的散文,你能從中讀出作者的情感,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思想。但是朱自清這篇題為《匆匆》的散文,又和一般的散文不一樣,“匆匆”這兩個字到底藴含着作者怎樣的情感呢?

二、深入品讀,體會情感

1、教師引言:一篇好文章不僅要用心靈誦讀,還要用心靈“傾聽”。聽什麼?聽作者的言外之意。在剛才讀的過程中,你對哪一段感觸比較深,就去讀哪一段,一邊讀一邊想,你能從作者的表達中“聽”出什麼?

2、合作“聽”文。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自由朗讀,將自己從文字中“聽”出來的情感簡單批註在自然段空白處。

(2)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小組同伴聽,再請同伴談一談從你朗讀的片段中體會到了什麼。

(3)根據同伴的體會補充自己批註的感受。

3、互動“聽文”

(1)把你批註的感受通過你的朗讀傳遞給大家。

(2)其他同學拿出一支筆來,一邊傾聽,一邊在同學誦讀的片段中圈畫出感情最強烈的句子,然後針對這個句子批註感受。

4、初步彙報:在剛才的讀文過程中,你從文字中“聽”出了什麼?(時間匆匆,一去不返)

5、細緻彙報:燕子去了能再來,楊柳枯了又再青,桃花謝了會再開,唯獨時間不會再來,所以在文章的開頭作者就提出了“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這樣引人深思的問題,那麼,你是從哪些語句中“聽”到時光匆匆,一去不復返的呢?

6、學生集中彙報,教師相機出示課文中的重點句子,針對學生理解不到位之處加以點撥,並指導朗讀。

(1)“在默默裏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點撥:

①朱自清的“八千多日子”具體指什麼?在朱自清先生看來,他的這“八千多日子”是怎樣度過的呢?從一個“溜”字,你讀出了什麼?

②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從這一修辭方法中,你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心緒?(這裏作者運用了極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極小極小的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顯得如此渺小,消逝得如此之快,無聲無息,無影無蹤。表現出作者十分無奈的愁緒。)

③為什麼作者會有這樣的心緒呢?請同學們看一段資料。(課件出示)這篇散文寫於1922年3月,當時朱自清先生24歲。“五四”運動時,他為光明和新時代的到來而歡呼。“五四”高潮過後,由於舊的東西沒有被摧垮,新的社會藍圖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為國家作出貢獻,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沒有目標,於是陷入了苦悶之中,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猶豫、徘徊中,眼看寶貴的時光從身邊白白地流逝,心中無限惆悵,於是寫下了這篇感人的散文。

(2)“於是——洗手的時候……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歎息裏閃過了。”

點撥:

①讀了這段文字,你從哪裏感受到了日子來去匆匆?

②這裏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作者運用排比的修辭方法描寫人們日常生活的細節──洗手、吃飯、默思,“日子從水盆裏過去”“日子從飯碗裏過去”“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以細膩而獨特的筆觸,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經意中來去匆匆。)

③日子還會在什麼時候悄悄地溜走?請同學們回憶自己的生活細節,模仿本段的語言形式,也來説一説。

④小結:“手邊過去”“身上跨過”“腳邊飛去”“歎息裏閃過”,真是挽不住,也留不得啊!日出日落,來去匆匆,光陰本是無影無蹤的,但“太陽他有腳”,詩人將時光這一空靈對象寫得如此的新鮮活潑,使無情之物充滿了人情味。透過作者的靈動之筆,我們感受到了那被人格化的太陽形象。讓我們把心放進課文中,隨着作者一同感受這時光飛逝的愁緒和無奈。

⑤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3)“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裏……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點撥:

①導語: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筆下匆匆流逝的時光,感受到了作者的聲聲歎息和無奈的愁緒。那麼,作者是不是真的讓日子從自己的身邊任意溜走,無所事事?是不是真的像文中所説的那樣“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呢?

②課件出示:朱自清,他一生勤奮寫作,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等著作。主要作品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1948年,拒絕接受美國的救濟糧,因病在北平逝世。

③讀了這段話,你認為朱自清是一個怎樣的人?

④討論:朱自清先生在他短短的生命旅程中,成果卓著,那他為什麼還要説“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他真的是赤裸裸地來,又赤裸裸地去嗎?透過這些問題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⑤指導朗讀:在這一連串的問題中,有作者的追問,有作者的反問,更有觸景生情,對自己的深深責問,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深深地不滿於自己盡在“徘徊”的思想狀態,不甘虛度光陰,力求向上的一種精神。是呀,“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你能讀出作者的這種“悔”和“恨”嗎?

三、朗讀全文,熟讀成誦

1、播放課文朗讀動漫,欣賞全文。

2、你最喜歡哪一段,請你帶着作者的情緒或者自己的體會朗讀這一段。

3、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

四、主題拓展,提升認識

1、迴應文題:學了這篇散文,你有怎樣的感受?請你聯繫生活實際,再談一談對於“匆匆”的理解。

2、知識拓展:時光逝去,永不再返,讓我們齊聲朗讀這首《明日歌》,做一個珍惜時間、跑在時間前面的人。(課件出示: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五、佈置作業,豐富積累

1、課內作業:背誦課文。

2、課外作業:積累和“珍惜時間”有關的名言。

板書設計

匆匆——珍惜時間

洗手時

吃飯時 只有徘徊 匆匆(無奈、追尋)

默默時

……

教學反思

1、初讀環節,放手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朗讀,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獨特體驗。

2、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針對感情表達方法進行有效交流,重視有效交流,增強學生合作意識。

《匆匆》教案 篇三

教學目的:

1、讀懂課文,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學習運用展開聯想的讀書方法感悟文中道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

關 鍵:讀懂作者具體形象地描寫日子去來匆匆的部分,並感悟要珍惜時間的道理

步 驟:

一、導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已經對作者有了一些瞭解,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坊理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這篇文章。

2、齊讀課文題目,“匆匆”是什麼意思?課文中講什麼“匆匆”

二、理解內容

1、誰能給大家朗讀第一自然段?你喜歡這個開頭嗎?喜歡哪些句子?説理由。

2、默讀第二自然段,對照老師打出的設影分析,如果把這段改成這樣好不好?

3、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日子去來匆匆的?如果讀懂了,請你和同學討論一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的情況嗎?

4、此時作者想到了什麼?讀一讀,想一想文中的“做什麼”“剩些什麼”“留着些什麼”是什麼意思?讀到這裏你想到了什麼?

5、誰還知道關於珍惜時間方面的名言警句?

6、齊讀最後一段,想一想作者為什麼又一次提出這個問題?

三、總結

作者通過這篇文章要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匆匆》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感受時間和生命的匆匆流逝,感受作者焦灼、無奈、緊迫的感情,使學生認識到應該珍惜時間、珍愛生命,在享受生命的同時有所作為,使人生迸發出應有的光彩

2.在反反覆覆的誦讀中積累語言

【教學構想】

1.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在反反覆覆的誦讀中體會文本的涵義

2.引入相關文本,拓展閲讀視野,深化學生的感受

3.從學生實際出發,加深學生對時光匆匆、生命易逝的感受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林清玄《與時間賽跑》、普希金《一朵小花》等相關文本

【課時安排】

2課時

設計意圖

從學生喜愛的安徒生童話談起,巧妙地引出時光匆匆這個話題,學生的閲讀期待被有效地激發起來,在自然的過渡中以最少的時間進入本課主題。學生能否充分地感悟文本內涵及藴含的情感,取決於是否足夠地“傾聽”了文本文章發表在1922年,離現在已有八十多年了,有些句子讀起來不太符合現在的表達習慣,估計學生在閲讀時會遇到感到難讀的句子或段落教師範讀、學生選擇自己覺得難讀的地方讀,選擇自己喜歡的地方讀,都是基於一個目的:試圖通過反覆的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品評語言、積累語言其實,在這一課的教學中,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貫穿了始終不論是自由讀、指名讀、師生合讀、變換人稱去讀、教師範讀、引讀等等,都是基於這個目的。把靜心靜氣的寫字訓練與感悟文本的人文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在看似零散的詞語之間串起一個共同的主題:時光匆匆流逝。對《匆匆》一文的教學,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情況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對於十一二歲的孩子來説,時間不是過得快,而是太慢那麼,要讓孩子真正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時光匆匆、生命易逝就比較難所以,讓孩子緊密地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來思考,孩子的心靈才能真正有所觸動,從而真正感受到時光匆匆,一去不返。此文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現代散文中公認的經典後人對此文及朱自清先生作品的論述頗多,選取其中較有代表意義的一部分供學生參考,可以幫助學生感受文章的寫作特色,打開視野,豐富語感,提升對文本的理解。關於“留下生命痕跡”,學生先在教師的引導下,自由地想,自由地説,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怎樣的人生才算沒有虛度;然後插入朱自清的有關介紹,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人應該怎樣活着關於時光匆匆,關於人應該怎樣的活着,通過這樣一番交流,每個學生的心裏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古往今來關於時光匆匆的話題,讓學生説出一些著名的詩文警句,並通過滾動字幕的方式出示,讓學生快速朗讀,從而理解珍惜時間、珍惜生命是一個超越時空的永恆的主題。把普希金的這首小詩出示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感受時光匆匆,應珍惜生命,也不忘享受生命這當是在越來越忙迫的人生旅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繞了一圈,又回到“時光匆匆”這個話題燕子已經不再是去年的燕子,楊柳也不再是去年的楊柳,對世間萬物來説,時光都是一樣的公平,一樣的一去不復返這種深層而複雜的人生感喟,在學生清淺的心靈池水中投下了一枚小小的石子,蕩起層層漣漪,在學生純淨的心靈土壤中埋下了一顆顆美麗的種子,它們必將生根,發芽,逐漸長大。

【教學流程】

一、從交談入手,引出時光匆匆的話題

師生談話:同學們平時喜歡讀什麼書?安徒生的童話一定不會陌生吧?你讀過哪些安徒生童話?(師生自由交談)兩百多年前,安徒生誕生在丹麥直到現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膚色的孩子,都從安徒生的童話之中汲取着營養,獲得了快樂時光匆匆,從安徒生創作第一篇童話算起,一百多年過去了,但他的童話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減少魅力有意思的是,儘管這篇文章已經發表八十多年,但它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讀者的喜愛,已經成為現代散文中的經典——它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 。

二、多種方式熟讀課文,為感悟、品評做準備

1.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感受文字的節奏,感受文字藴含的情感

2.學生選擇自己感覺最難讀的段落或句子再讀

3.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再讀

在讀中糾錯,評價,初步感受時光匆匆

三、潛心感悟、品評文本,感受時光匆匆

1.默讀課文,哪些文字值得細細的去品,去讀,去思考?邊讀邊在課文中圈畫

請學生將詞語寫在黑板上,教師巡視

2.交流:

(1)從詞語生髮感受時光匆匆

① 師生判斷詞語書寫的正誤

② 師生評價哪些詞書寫美觀

③ 討論:你為什麼選擇這些詞寫下來?從這些詞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教師小結:我們從這些零碎的詞語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緒,他焦灼,他惋惜,他無奈這些詞語都不是孤立的,請把這些詞語放回到句子中再讀一讀,感受作者面對時光匆匆流逝的焦灼、無奈、痛苦的情緒

學生把詞語放回到句子中再讀課文

(2)從句段入手感受時光匆匆

交流句子或者段落:你覺得哪些句子或段落值得一再的去品、去讀、去思考?自由讀文章感受最深的段落或者自己喜歡的段落,談體會,教師隨機引導

板塊1:感受對時光流逝的追問:精讀第一自然段

板塊2:感受對生命的追問:精讀第四、五自然段

板塊3:從對時光的追問到生命的追問,這其中又有着怎樣的人生感觸呢?略讀第二、三自然段

預計的幾個教學生成點:

a.關於“一去不復返”:出示曾經學過的課文——林清玄《和時間賽跑》,幫助學生理解

b.討論:你還是去年的你嗎?與去年相比,你的什麼變了?把你的感觸融進去讀文字

c.關於朱自清先生的文字之美:品評具體的文字;課件引入相關的評論:

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滿貯着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

朱自清的成功之處是,善於通過精確的觀察,細膩的抒寫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

——(林非《現代六十家散文札記》)

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講究語言的,哪怕是一個字兩個字的問題也決不放鬆可是他的注重語言,絕不是堆砌詞藻

——(朱德熙《漫談朱自清的散文》)

d.面對時光的流逝,作者頭涔涔而淚潸潸,他一定是想到了什麼?讀一讀,體會作者的焦灼、痛悔

e.按照課文中的描述講一講,我們的時光究竟是怎樣的匆匆流逝?

f.朱自清先生一連串的自我追問,又何嘗不是我們每一個人應有的自我追問你覺得什麼樣的人生就算沒有虛度?舉一個你佩服的人作為例子來説明

學生討論,教師隨機點評:朱自清先生正因為認識到了時光的匆匆,他雖然只活了50歲,但他卻留下了寶貴的文學遺產,他並沒有虛度人生,他留下了生命的深深的痕跡

出示課件:朱自清介紹

四、展示交流詩文、警句,進一步懂得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你們想到了哪些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的詩文、警句呢?

1.學生交流,教師隨機點評

2.以滾動字幕的形式出示教師蒐集的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的名句格言,學生接讀

五、由“一朵小花”悟人生流逝

在忙忙碌碌的人生旅途上,也別忘了用你細膩的心去感受生命中那些細小的卻又是美好的東西,那些值得懷念的東西,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珍惜生命也別忘了享受生命

出示文字:普希金《一朵小花》,學生配樂朗讀

六、由“人面桃花”引發深層思考

討論:最後有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思考,這個問題今天不一定有答案還記得課文第一段的幾句話嗎?想一想,燕子還是去年的楊柳,楊柳還是去年的楊柳,桃花還是去年的桃花嗎?

學生討論,隨機出示:崔護《題都城南莊》

學生讀完後,教師小結:的確,儘管桃花依舊笑春風,但是人面已經不知何處去也許以你的年齡還不能透徹的理解作者的這種複雜的人生感喟,但沒有關係,時光匆匆,它能夠教會你領悟一切 。

《匆匆》教案 篇五

教材簡析:

《匆匆》一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扣“匆匆”二字,以細膩的筆觸生動的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光陰感到無奈和惋惜,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複雜心情,從而警世人們應該珍惜時間和生命。

目標要求:

1、瞭解作者對虛度光陰感到無奈和惋惜,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複雜心情,懂得人生短暫,我們應該珍惜時間和生命的道理。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語段。

3、蒐集有關時間方面的詩詞、格言,拓展延伸,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激趣導入,情感奠基。

1、學生自由背誦有關時間方面的詩詞格言。

2、教師談話導入並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入手,找準新舊知識的契合點,輔之師生課外資料的有機融合,更利於學生提早進入文本閲讀狀態。)

二、整體感知,理清層次。

1、以“我來讀讀”、“我來説説”的形式檢查學生自學字詞和讀文情況。

2、學生在組內互相交流預習中遇到的難理解的詞句,教師相機引導。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更是學習的主人,主體地位迴歸,內在潛能被激發,學生會無拘無束的交流,自主學習效果明顯增強。)

三、品讀欣賞,個性感悟。

1、默讀。圈點批畫自己喜歡的句段,反覆揣摩體會。

2、精讀。學生採取適合的讀書方式,結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實際從不同的角度想開去,品詞析句,深層研讀。然後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與好朋友交流研討。

(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此環節學生從自己的主觀願望出發,自由選擇學習內容,直接觸摸感受文本,加深了理解和體驗。同時學習夥伴間的合作交流又提升了自己獨特的感悟,使個人的情感薰陶得以昇華。)

重點指導: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2)在默默裏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3)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在充分讀的基礎上進行仿寫練習。)

(4)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太陽蒸融了。

(這些句子運用了排比、擬人和比喻等手法,讀起來格外輕巧婉轉,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在讀中體味語言的美,在讀中品味字裏行間流露的感情,在讀中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3、賞讀。以“挑戰擂主”的形式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句段感情朗讀,也可以背誦積累。

(競賽朗讀鼓勵學生進行個性解讀,體現了由會讀書到讀好書的過程。)

四、拓展延伸,情感昇華。

1、學生彙報收集到的有關時間方面的散文、詩詞、格言警句。

2、從“寫名言”的視角,讓學生仿照名人寫出自己的名言。

3、課外閲讀建議(可從中任意選擇):

繼續查找有關時間方面的資料,召開“惜時”交流會;

閲讀朱自清其他文章:如《背影》《荷塘月色》等;

有條件的同學自己錄製朗讀錄音帶,也可找夥伴合作進行。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教師要注意拓寬學習資源,使課內外有機的融合,創造性的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全方位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附:教學反思

《匆匆》是國小語文第十二冊教材中一篇精讀課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的刻畫了時間匆匆流逝的蹤跡,教育人們要珍惜時間。我在教學課文第三段時設計了仿寫,因為它是課文的重點段,課標指出“詞句訓練要貫穿在國小階段各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要十分重視語句訓練。”我本着“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訓練。”這一宗旨,我設計了仿寫。之所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因為兩次教學提出的要求不同,收到的效果也截然不同。

第一次講時,我讓學生仿寫一句話,我想多讓幾名學生説一説,也可以起到互相學習的作用。結果給我的感覺是這個問題提得有些簡單了,不能充分發揮學生們的內在潛力。

經過深思熟慮,在第二次試講時,當學生讀到:“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説:“同學們,時間既看不見也摸不到,但它卻實實在在地從人們身邊匆匆流逝,作者是怎樣用它那豐富的想象力,形象的捕捉時間的蹤跡的呢?

學生紛紛在書中尋找答案,知道了時間在洗手時,吃飯時,睡覺時,遮挽時,歎息時都會悄然而逝。我又相機啟發:“同學們,作者的語言魅力無窮,同學們的創作潛力無窮,願不願意把自己在學習、生活中時間匆匆流逝的例子也寫一寫呢?下面請同學們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仿寫一段話,小組交流,選擇最好的句子組成一段話,全班交流,看哪組寫得精彩。”同學們個個充滿寫作的衝動,筆下生花,你寫一句,我寫兩句,有的甚至寫三四句話。“當我躺在牀上不願起牀時,日子輕輕地從被子上飄過;上學路上,當我邊走邊玩時,日子大搖大擺地從我身邊跳過;課堂上,當我東張西望時,日子伶伶俐俐地從我眼前流過……。”

這種設計使我有很多感悟:

1、我抓住了語句訓練為重點這一契機,讓學生充分在語言文字中暢遊一番,學生深深地領悟作者的語言魅力,這時才會產生寫作的動機,進行仿寫,才會產生“筆下生花”的效果。

2、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仿寫效果更好,具體表現在: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集思廣益,擇優組段,才會出現佳句連連的態勢,同時對字、詞、句、標點等方面也進行了訓練,真是一舉多得。這是第一次設計與它無法比擬的。

3、與第一次教學相比,第二次教學我更注重情感的薰陶,課堂上激動學生的是情,推動學生的也是情,震撼學生的也是情。我在推波助瀾中點燃了學生的感情之火,合理地發揮了語言魅力,用充滿激情的、生動的語言渲染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使他們情不自禁地走進文本,和作者進行了心靈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拓展了學生的空間思維,提升了語文素養。

《匆匆》教學設計 篇六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着“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揭示了舊時代的年輕人已有所覺醒,但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複雜心情。

文章創作於二十年代,在表達上與現代文章有所不同,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但文中運用了各種修辭方法,而且大多數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適合朗讀,因而地教學設計時,我力求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過課堂實踐,我覺得有些環節落實的較好,而有些地方還不盡人意。

首先,能較好地創設情境。上課伊始,引背《長歌行》,並讓學生談感受,激發學生要珍惜時間、及早努力的情感。然後出示朱自清二十四歲時寫這篇文章前的一段話,讓學生明白朱自清二十四歲時已經意識到時光悄然逝去而無所作為,決心從今以後要珍惜時間,才寫下了這篇《匆匆》。最後播放《匆匆》 FLASH動畫的配樂範讀,形象的畫面,舒緩的音樂,低沉的語調,把學生帶入一種情境,奠定了整節課那種淡淡憂傷的基調,學生在這種基調中,很容易入情入境。

其次,精心選用教學語言。本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地抒發,心靈地傾訴和思緒地流淌,語言都很美,而這篇散文尤為突出。因而在課堂上,我所使用的語言也儘量與文本一致,與課堂基調相符。如:“讀了這句話,你聽到了作者在你耳邊的低低絮語了嗎?”“作者通過寫自己的日常生活來將無聲無形的時間具體化了。讓我們感受到了時間它就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在一個又一個極普通的日子裏匆匆流逝了。讓我們真切地觸摸到了時間的腳步。”“作者的時間步履匆匆,那麼你的時間又是怎樣過去的呢?能像作者這樣具體地揀拾起時間的足跡嗎?”……

當然,本節課還有許多不足。

首先,盲目求全。由於追求課堂的完整,而不能使有些環節落到實處。這篇課文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正常的情況下,應該分二至三課時完成,但為了顯現課堂的整體性,設計了一課時學完,確實密度很大,不夠科學。導致有些地方該拓展的不能拓展,該多讀的不能多讀。如讓學生談作者是怎樣寫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的,這部分是本課的主要環節,應該讓學生充分地讀,充分地説,在讀中感悟、理解、領會,領會後再有感情地朗讀,並進行拓展練習,但由於時間所限,匆匆結束

其次,交流不夠。課堂應該成為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生與文本交流的平台,而這種交流的引發還是離不開提問。因而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應該成為學生課堂交流的依據。為了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在備課時,我採用了課前預習提示中的問題:想一想,作者在文中向我們看出了一個什麼問題,對於這個問題,作者有沒有作出回答。並且在學生確定作者作出了回答後又追問:作者是怎樣寫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本以為這個問題可以統鄰全文,讓學生充分交流起來,但在實際上課中,這種“提問”沒有轉化成“交流”,同學們沒有動起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思良久,覺得所提的“問題”是有價值的,只是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我不能融會貫通地遷移、引導,導致師生交流不夠充分,沒能激發起學生地交流熱情。因而,問題的設計固然重要,而把握教學時機更重要。

課堂上更多的是教學機智,是動態生成,為了不使每一節課匆匆而逝,我還要不斷地深入學習。

《匆匆》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 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 瞭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國小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4 感受語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緻描寫,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 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2 積累語言,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整體感知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很美,很有意境。同學們想聽嗎?(講述故事《虛度的'日子》)同學們,你傾聽出了什麼?誰能告訴我?

(浪費時間,不再回來)

你説得真好。是啊,時間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劉慶不會也不能讓時間倒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由偉大的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散文家朱自清寫得一篇關於時間的優美散文:匆匆(板書課題)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前同學們進行了預習,你來告訴我,讀了幾遍課文?你呢?

很好,下面有請三位同學讀一遍課文,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看他們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讀完了,誰能評價一下他們讀得怎麼樣?()

你説的真好,你能讀讀這句話嗎?

3、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收穫? 誰能説一下?

4、小結:

同學們做得非常好,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得出自己的體會。收穫真不少。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好,同學們,再讀課文,你會有更多的發現。

二、精讀課文,感受作者情感

1、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如輪讀,小組讀,默讀等)來讀課文。

師範讀(配樂朗誦)

2、劃分層次,再讀課文

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是有人偷走了他們罷:

那是誰?

又藏在何處呢?

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

現在又到了哪裏呢?

3、生再讀課文(配樂)

非常好,能體會散文的意境,詩一樣的語言。

你體會到了什麼?有什麼發現?

A、句子

B、詞

C、段落

讀第三段,你覺得哪些句子能體現匆匆呢?(交流討論)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

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

默默時,便又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4、小結:

同學們做得真好,能做到邊積累邊運用,全體訓練,從而感悟時間的匆匆。作者又發出怎樣的感慨和歎息呢?(徘徊、歎息)是啊,不能只是徘徊和歎息,他決定不能白走這一遭。我們呢?我們能嗎?

對,不能。

三、拓展延伸,情感傾訴

1、同學們,有一篇文章也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今天我推薦給大家!

(補充《時間布》)

2、老師寄語:

時間的寶貴就在於它的一去不復返,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段時光吧!

3、同學們,課下還可以蒐集一些關於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上課時我們再交流。謝謝大家。

《匆匆》語文教案 篇八

教材分析:

本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學習目標:

1、正確認讀7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8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瞭解文章主要內容,能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時間。

4、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文章表達上的特點,並積累優美的語句。

學習重點: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時間。

學習難點:

領悟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卻又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複雜心情。

學習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製作多媒體課件一套。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正確認讀7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8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正確地朗讀課文。

3、瞭解朱自清生平和創作特色。

4、嘗試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畫出自己喜歡或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提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激趣:同學們,我們在課前蒐集了有關時間“匆匆”和珍惜時間的詞語、句子或詩文,誰願意來朗誦一下?

2、對比導入:是啊,時間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呀!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樣表達他這樣的感歎的,願意嗎?

3、瞭解作者:請你結合預習説説,朱自清先生是怎樣一個人?

4、揭題審題:揭題——匆匆。“匆匆”是什麼意思?那麼,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裏,“匆匆”指的又是什麼呢?

二、自讀自悟:

1、自讀課文,完成自讀要求

①把課文讀正確。

②學會八個生字。

③思考問題:文中“匆匆”指的是什麼?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他有沒有回答?

④畫出自己喜歡的或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提出問題。

2、小組交流一下③、④的思考。

三、協作評價:

1、指名朗讀課文,讀不通、讀不順的重點練習,學生互助。

2、齊讀詞語:、伶伶俐俐、俳徊、赤裸裸、、涔涔、潸潸、罷了、蒸融、挪移、跨過。

3、討論問題:文中“匆匆”指的什麼?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他有沒有回答。

4、交流感受:“我喜歡——,因為——。”“我的問題是——。”(能解決的當堂解決,不能解決的留待下一課時讀書研究。)

四、指引探究:

課後練習:

①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你説一説,嘗試着用朗讀表達你的理解。

②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品讀二、三自然段,瞭解作者是怎樣描述日子去來的匆匆的,並聯系實際生活仿寫,展開聯想印證。

3、精讀第四自然段,感悟作者面對時間流逝的複雜心情,懂得珍惜時間。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檢覆:上一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麼?你還能用什麼詞句表達這個匆匆的意思?

2、導入:朱自清先生是怎樣描述日子來去的匆匆的呢?這一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

二、整體感知:

請大家邊聽邊思考,抓住重點句子、詞語劃劃、點點。

三、品讀二、三自然段:

1、學生交流。你對哪幾句描述最有感觸,你想到了什麼?你想怎麼讀?

2、品讀“八千多日子……也沒有影子。”

説:“我覺得——”

讀:(讀出日子溜去的悄無聲息,舒緩低平)

算:我也度過了多少日子。

想:我用這段時間留下了什麼,做了什麼。

讀:(齊讀,有感情地讀,喜歡的試着背誦。)

3、品讀“早上我起來的時候……但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歎息裏閃過了。”:

説:“我覺得——”

讀。(讀出日子的匆匆和永不停息,緊促低平)

寫:聯繫自己的生活,再寫幾句日子是怎麼匆匆而過的。

讀。(聽範讀想象,有感情地讀,喜歡的試着背誦)

四、精讀第四自然段:

1、過渡: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陰無處尋!面對逃去如飛的日子,作者產生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讀“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一句。

説:體會到了什麼?

讀。(讀出作者的思考、無奈和彷徨,平緩凝重)

3、讀“……但不能平的……”一句。

説:體會到了什麼?

讀。(讀出作者的追尋、信心,沉穩堅定)

4、教師闡述作者思想感情。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

五、欣賞與小結

1、擴展,讀梁實秋《時間就是生命》,加深領悟。

2、由此,你懂得了什麼,

六、作業:

把你想到的寫下來,寫一篇讀後感。

附:板書設計

洗手時……

吃飯時…

默默時…… 只有徘徊

匆匆(無奈、追尋)

遮挽時…… 只有匆匆

躺在牀上時……

《匆匆》教學設計 篇九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飯碗、伶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文錄音帶、幻燈片。

【課時安排】

本課為第二課時。

第一課時,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學會文中的4個生字;教學生正確理解“匆匆”的意思;請學生找出自己認為含義深刻或者喜歡的句子,並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標註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學過程】

一、讀

通過反覆讀課文,實現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感知,使學生從讀中體會散文的語言美、情感美,為下一步理解感悟課文做好鋪墊。

1、放課文的錄音,學生靜聽,回顧,形成整體的印象。

2、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段落朗讀。

3、指名讀,並説説自己為什麼喜歡這一段。可以就一段發表不同的意見,學生的理解不同,不能強求一致。

4、學生在説的過程中,師生共同評議,共同練習朗讀。

評議有圍繞以下幾點展開:

⑴第一段:讀出燕子、楊柳、桃花與日子的對比及作者的猜測與追問的語氣。

⑵第二段:讀出日子溜去悄無聲息,令人毫無察覺。讀出遺憾、惋惜、悵然若失的語氣。

⑶第三段:要讀出日子的匆匆和永不停歇,語速稍快。

⑷第四段:讀出作者的思考:

自己的日子是怎樣度過的?要怎樣度過自己的日子?這一段是作者對自己人生的思索,要讀出耐人尋味、發人深省的語氣,引讀者產生深思、引起共鳴。

二、悟

學生在上一個環節讀的基礎上,在小組內提出不懂的問題,小組能解決的小組解決,解決不了的重點問題,全班共同解決。

1、學生結組討論交流:

⑴自己讀懂了什麼?

⑵有哪些問題不懂?

教師在此過程中,深入到學生中間,參與討論,傾聽學生意見,也發表自己的看法,並蒐集學生提出的、解決不了的重點問題。

2、重點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⑴課文是怎樣寫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⑵課文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他回答了嗎?你從哪裏看出來的?他向我們提這樣一個問題的用意何在?

⑶本文在寫作方法上,你認為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

⑷教師要着重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①二、三自然段中的相關片段和句子:

“在默默裏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裏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但是新來的日子影兒又開始在歎息裏閃過了。”

學生在説的過程中,幻燈片演示相關段落。

②作者在文中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他沒有在課文中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作者在開頭第一自然段提問,文章最後一自然段又以同樣的問題結尾。説明作者在全篇論述的過程中,並沒有説出問題的答案。

作者的用意:(由學生各抒己見)如:

a、作者自己搞不清楚為什麼時間一去不復返,想提出來,通過讀者弄個明白。

b、作者提出這個問題是想吸引讀者,因為我們也搞不清楚為什麼,於是就想往下讀,看個究竟。

c、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很難回答,我想它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它能引發我們的思考—由作者的時間想到我們自己的時間,教育我們要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

③寫作方法上,有以下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a、排比手法:

燕子再來、楊柳再青、桃花再開。

從水盆裏過去、從飯碗裏過去、從遮挽着的手邊過去……

b、擬人手法:時間能“跨”能“飛”。

c、比喻手法:如輕煙……如薄霧。

d、疊詞的運用:匆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赤裸裸、輕輕悄悄、伶伶俐俐。

三、議

全班交流自己通過學習本文的體會,給學生以充分的表達的空間,各抒己見,使學生對文章主題的理解進一步深化。

師:同學們,通過學習本文,聯繫你自己的實際,你有什麼體會?受到了什麼啟發和教育?你想説些什麼呢?我們可以從內容、從作者,還可以從文中的語言和表達形式來談。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發言,我們來暢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各抒己見。

1、聯繫自己的實際來談。

2、可結合名人或他人利用時間的事例來談。

3、可結合一些成語、諺語、名言警句來談。

四、練

學以致用,把所學的寫作方法運用於實踐,練習中運用、創新,鞏固知識,加深印象。

師:剛才同學們談到了文中那麼多在寫作方法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的確,朱自清先生這篇文章真是寫得太美了,既使我們受到了教育,又讓我們受到了美的薰陶。那麼,同學們想不想嘗試一下、模仿作者的寫法、進行一次小練筆呢?

同學們可以從文中任選一段來仿寫。(學生動筆練寫)

指名讀自己寫的片段。

教師作小結,鼓勵學生勤於練筆。

五、課後總結,佈置作業

師:同學們,這節課大家的熱情很高,我們通過學習朱自清先生這篇優美的抒情散文,不但懂得了要珍惜時間的道理,還從這篇文章中學到了很多寫作的方法。看來,這節課同學們有了不小的收穫。課下,請同學們把你寫的小練筆作進一步的整理,我們進行一次展評,比一比誰寫得好,好不好?

全課結束。

【板書設計】

匆匆

朱自清

日子一去不復返

珍惜、合理利用時間

《匆匆》語文教案 篇十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課文圍繞“匆匆”展開敍述,先寫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再寫自己八千多個日子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最後,作者發出內心的感歎,表達了對時光稍縱即逝的無奈和惋惜,但又絕不消沉的思想感情。國小資源網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學感悟能力,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但文章極有些地方寫得比較抽象,由於學生年齡小,心理方面還不夠成熟,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領悟重點句段的含義。

3.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表達方法。

4.瞭解時間的來去匆匆,一去不復返,體會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但又絕不消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感悟文章重點句的含義。

結束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感知匆匆

1.同學們,聽,這聲音讓你感受到了什麼?(時光匆匆)

播放時鐘的滴答聲。

2.配背景畫面範讀課文。

教學設計意圖:【(一)時光是無形無影的。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説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所以開課伊始我就注意營造氛圍,,以輕快的鐘表的滴答聲,引領學生初步感知匆匆。這樣的導入簡潔輕巧,突出了教學的有效性。(二)配樂範讀,把學生帶入如詩如畫的情境中,從整體感知課文,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以形象的畫面帶動學生的思維,為後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

二、初讀文本,感受匆匆

1.喜歡讀嗎?其實文章還可以這樣來讀——以詩的形式展示第一自然段(配樂朗讀)2.詩中有一句話,在文中不止出現一次——引讀最後一段: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3.讀着讀着,我感到詩中有一種淡淡的——(引導學生談談自己初讀時的感受,一種無奈、惋惜與淡淡的惆悵)4.默讀課文這種無奈、惋惜與淡淡的惆悵就彌散在課文的字裏行間,邊讀邊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或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讀後,與同學議一議。教學設計意圖:【藉助多媒體,把語段變換成詩歌的形式再現出來,既增加了學生的新鮮感,又凸顯本文語言優美,輕巧、婉轉的特色,使學生在反覆誦讀中,如沐春風,享受語境中飄灑的甘霖。】三、細讀課文,感悟匆匆

(一)品讀二、三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語句

在默默裏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1)讀了這句話,談談自己的感受。

(2)展示課件,感受作者的八千多日子相對於時間長河的渺小。

教學設計意圖:【“……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這句話含義深刻,學生缺乏具體的生活體驗,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作者雖運用了化無形為有形的比喻的表達手法,但也很難引起學生的心靈共鳴。特別是對“時間的流”的概念,學生更是模糊。為了使學生對“時間的流”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我通過視頻播放時空變遷的大致歷程,使學生在短短的幾十秒的時間裏,感受到宇宙時空的無限,人生的短暫,以及“八千多日子”的稍縱即逝。幫助學生感悟唯其渺小更值得珍惜的道理,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3)引讀:師:“針尖上一滴水滴在浩瀚無垠的大海里”

生:“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師:“我的日子滴在這億萬年的時間的流裏”

生:“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師:想到這,“我不禁——”

生:“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4)此時你有何感受?用朗讀告訴大家

2.引讀第三自然段,時光究竟是怎樣匆匆溜走的呢?

(1)快速默讀課文,捕捉時光輕輕悄悄地挪移的身影。

(2)出示:

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着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牀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歎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歎息裏閃過了

通過重點詞語的感悟,體會時光腳步的匆匆,作者心靈的顫動。教學設計意圖:【《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學習重在感性把握”。讀寫結合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走進文本,觸摸文本,與文本,與作者對話,而對話的中心是每個學生。在這過程中學生不僅能真切地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表達方法,還能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3.齊讀第四自然段,面對匆匆溜走的光陰,作者只有無奈與惋惜嗎?(1)讀後談感受(2)出示他24歲前的經歷。

1912年入高等國小,

1916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

1919年2月寫的《睡罷,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詩處女作。他是五四愛國運動的參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響走上文學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在江蘇、浙江一帶教中學,積極參加新文學運動。

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創辦《詩》月刊,是新詩誕生時期最早的詩刊。他是早期文學研究會會員。

(談感受,指名讀本段。)

(3)再出示他24歲後的資料。

1923年發表的《毀滅》,這時還寫過《漿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等優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華大學任教,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創作以散文為主。

1927年寫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燴炙人口的名篇。

1931年留學英國,漫遊歐洲,回國後寫成《歐遊雜記》。

1932年9月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隨校南遷至昆明,任西南聯大教授,講授《宋詩》、《文辭研究》等課程。這一時期曾寫過散文《語義影》。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

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辭世。

(談感悟,再讀本段,體會惋惜和不願虛度光陰之情)教學設計意圖:【作者在特定的環境背景下,抒發自己的情懷,語言含蓄,含義深刻。而且學生在語文課本中初次接觸到朱自清的文章,對其人其事都不太瞭解,這就對學生感悟文本造成了障礙。這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及時有效地分別補充作者24歲前後的成就資料,可以很快地引領學生走近作者,並深刻感受到作者傷感而不氣餒,彷徨而不消沉的情懷,從而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四、回顧整體,拓展延伸

1.在這匆匆而過的40十分鐘裏,你曾留下怎樣的“像遊絲樣的痕跡呢?”

(引導學生自覺地進行知識盤點,也進一步領悟不能虛度光陰的含義)2.40分鐘無聲息,2600秒已逝去,讓我們再讀——

出示:

匆匆,是燕去燕還

匆匆,是花謝花開匆匆,如薄霧蒸融

匆匆,如輕煙消散,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吧?不,不——留住他們輕輕悄悄挪移的腳步,就不會白白走這一遭!

(分角色再讀紅體字並寫感受)3.向學生推薦有關朱自清名篇的網頁,激發學生閲讀興趣。

教學設計意圖:【在這裏,教師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拓展學生閲讀面。葉聖陶先生曾説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語文新課標》也明確指出:“國小生應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閲讀教學要立足於課本,但決不能侷限於課本,要以課本為中心,向課外輻射,以一篇帶多篇甚至多本,讓名家名作在孩子們的腦海中紮根,使學生的人文底藴加厚加寬。真正做到“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作業:

1、背誦課文,積累語言。

2、選讀朱自清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j4ljl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