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教師教案精品多篇

教師教案精品多篇

教師教案精品多篇

美術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 通過欣賞,感受色彩調和給人帶來的和諧、平靜、温馨的感覺;會使用至少兩種調和色彩的方法。

隱性目標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意識,激發他們對色彩的興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藝術魅力以及色彩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重點 能運用兩種以上的色彩調和方法,使畫面和諧、沉穩。

難點 創造性地使用色彩調和方法,完成一幅自己喜歡的色彩豐富又和諧的畫。

教學方法 欣賞觀察法、比較法、小組學習法、嘗試法、談話法、交流討論法、講解法等。

教學準備 範畫、油畫棒等塗色工具、圖案草稿。

教學過程 第一節

教學流程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調整

一、組織教學 穩定情緒,檢查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欣賞比較兒童居室效果圖。

它們分別給人什麼樣的感覺?你更喜歡哪一幅?為什麼?

這種色彩豐富又和諧統一的搭配就是調和的美。 學生欣賞、感受。

初步體會色彩的和諧感。

三、自主研究

1、色彩調和的準確定義是什麼呢?有哪些方法呢?自學書第十四頁。

2、書中介紹了哪些色彩調和的方法?

3、《雞冠花》與《睡蓮》這兩幅畫是怎樣使色彩調和的?(教師引導分析:先找出顏色,再到色環上找到他們之間的關係。通過這種關係研究色彩調和的方法。) 學生打開書第十四頁,自學後彙報。讀定義。

學生回答:混入同一種黃色;混入同一種灰色。

觀察分析後回答。

四、實踐操作

如果我們來創作一幅畫,除了這幾種方法之外,還可以用其他色彩調和的方法。看書第十五頁,我們一起來研究。

這裏有四張畫,用的也是書中提示的四種方法,請你歸歸類,説出它用的是什麼方法。 分組研究,討論。(對比色互相調和;鄰近色;同類色;提高明度;主色與裝飾色;加入白色。)

學生欣賞、分析,並歸類:同類色;提高明度;主色與裝飾色;加入白色。

我們也來試一試,選一種方法為你們組的畫塗上豐富而又和諧的色彩。 以小組為單位,為草稿的塗上豐富而又和諧的色彩。

五、彙報展示

介紹本組的畫,它使用了什麼方法?給人什麼感覺? 分組介紹。

第二節

教學流程 教師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調整

一、組織教學 穩定情緒,檢查用具準備情況。 穩定情緒,做好上課準備。

二、回憶調色方法 書中介紹了哪些的方法?

你還知道哪些調和色彩的方法? 學生回憶,並回答。(對比色互相調和;鄰近色;同類色;提高明度;主色與裝飾色;加入白色。)

三、繼續完成,教師輔導 教師指出共性問題,並作個別指導。 繼續完成作業。

四、展示作業 介紹本組的畫,它使用了什麼方法?給人什麼感覺? 分組介紹,並進行互評。

板書設計

色彩的調和

對比色互相調和

鄰近色 同類色 加入白色

混入同一種黃色

混入同一種灰色 提高明度 主色與裝飾色

教後反思:

導課教案 篇二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音樂三段體迴旋式結構,辨別音樂的不同性質。

2、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發揮幼兒的想象。

3、熟悉音樂,能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音樂形象,增強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對美的感受。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磁帶《風中的童話》ABA段。

2、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通過遊戲幫助幼兒理解音樂三段體結構。

1、根據弦外音做適合的動作。(柔和→活潑→柔和)

2、再次欣賞音樂,區分段落。

(1)動作是怎樣變化的?音樂發生了什麼變化?(欣賞)

(2)音樂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

(3)樂曲中有個小祕密,是什麼?

(4)整首樂曲可以分幾段?為什麼?

(5)小結:一首樂曲分成了3段,這種形式的樂曲稱為

三段體。剛才我們聽到的樂曲,其中第3段音樂和第1段音樂是重複的、一樣的,只有第2段是不一樣的,這樣形式的樂曲也叫三段體,它是三段體的一種特殊形式。

二、完整欣賞,再次感受音樂三段體。

三、分段欣賞,利用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感受音樂。

(一) 第一段:

1、我們一段一段來聽。

2、這段音樂給你的感受與哪幅畫給的感受是一樣的,為什麼?

3、能用什麼動作表現呢?

(二)第二段:

1、聽聽第二段音樂發生了什麼變化?

2、這段音樂給你什麼感受?與哪幅畫給你的感覺是一樣的?為什麼?

3、用什麼動作來表現?

(三)第三段:這音樂與剛才哪一段音樂是一樣的?小結:重複三段體概念。

四、幼兒用動作完整表現音樂的形象

1、集體表演。

2、分角色表演。

3、講評。

五、結束:回活動室。

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運用加、減法的關係,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協調性、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的計算、

教學難點

掌握用加法算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演示課件“”】

7+( )=11 7+( )=13

7+( )=15 7+( )=16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繼續演示課件“”】,出示例1圖、

(2)啟發學生説明圖意、

使學生明確:從12個圓片中,去掉7個,還剩幾個?

(3)啟發學生回憶:十幾減9、十幾減8是怎樣計算的?

小組討論交流,使學生明確:十幾減9、十幾減8都是想加算減的、

(4)例1應該怎樣想?

分組交流,並填書;教師巡視指導、

使學生明確:像十幾減9、十幾減8那樣,,可先想7加幾得十幾、

12-7=□ 想:7加( )得12,7加5得12,所以12-7=5、

(5)讀算式: 12-7=5、

2、【繼續演示課件“”】,出示例2:11-7=□ 15-7=□

(1)分組交流、

(2)指導學生獨立填寫、

(3)訂正時,讀算式11-7=4, 15-7=8、

3、【繼續演示課件“”】,出示例3:14-7=□ 16-7=□ 13-7=□

(1)獨立填寫、

(2)訂正時,讀算式14-7=7,16-7=9,13-7=6、

三、全課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的口算、

隨堂練習

1、“做一做”第1題、

7+5= 7+7= 7+8=

12-7= 14-7= 15-7=

一組一組地出示,做減法時説一説都是怎樣想的、

2、“做一做”第2題、

7+□=11 7+□=13 7+□=16

11-7=□ 13-7=□ 16-7=□

學生無獨立填寫,訂正時説一説是怎樣想的、

佈置作業

1、

2、11-7= 13-7= 15-7=

12-7= 14-7= 16-7=

板書設計

教師資格證教案 篇四

一。出題方向

生物學科的題目來自教材的各個模塊,多數情況下教師會拿模型或圖片作展示來進行講解。

二。精選試講課題

國中

1、生物的特徵

2、動物細胞

3、光合作用吸收氧氣釋放二氧化碳

4、消化和吸收

5、神經系統的組成

高中

1、基因突變

2、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3、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5、呼吸作用

6、光合作用

三。面試試講

1、導入(1.5分鐘)

同學們,上課!然後開始導入的設計。

(1)圖片

(2)動畫

(3)模型

2、新授課程(6分鐘)

(1)觀看圖片或者模型,向學生提出與講課內容相關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增加對本節課的興趣。(這個過程注意師生的互動性)

(2)帶着問題閲讀教材,尋找答案。

(3)教材內容講解(老師用問題或者模型引導,講解本節課知識點)。

(4)答疑解惑。解答學生的重、難點問題以及不理解的知識。

3、小結(1分鐘)

小結的過程注意要讓學生來説。

4、作業的佈置(1分鐘)

(1)完成課後練習題。

(2)思考本節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美術教案 篇五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曲直、長短、粗細不同的線條表現冬天裏的樹,探索樹枝由粗變細的表現方法。

2、通過對比觀察,瞭解樹幹和樹枝的不同特徵。

3、感受大樹在深冬的變化,並願意用畫筆表現。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瞭解在深冬季節落〔〕葉樹的葉子會落光;幼兒已欣賞過四季中樹的圖片。

2、冬天裏的樹的圖片多幅。

3、小號水粉筆,水粉顏料(黑色、咖啡色、灰色、褐色),抹布,洗筆筒,畫紙。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經驗。

師:冬天到了,大樹媽媽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師:樹葉都掉光了,剩下了什麼呢?

2、引導幼兒欣賞樹的圖片,整體感受樹幹和樹枝的不同造型。

師:光禿禿的大樹給你什麼感覺呢?讓你想到了什麼?

師:你喜歡哪棵樹?它是什麼樣子的?它像什麼?

3、教師引導幼兒對比觀察樹幹和樹枝的不同特徵。

(1)師:現在我們來找一找,樹幹在哪裏?樹枝在哪裏?樹幹是什麼樣子的?樹枝呢?

(2)師:這棵樹上的樹枝有什麼不一樣呢?(引導幼兒用手臂的動作表現樹枝的不同)

(3)師:靠着樹幹的樹枝和最上面的樹枝一樣嗎?有什麼變化?

(4)師:用什麼方法可以畫出由粗變細的樹枝呢?

要點提示

(1)在探索樹枝由粗變細的表現方法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用筆的側面進行作畫,或用筆的力度由重到輕,類似於“提”的感覺。

(2)畫大樹時一定要引導幼兒從下往上,按生長的方向進行繪畫。

4、幼兒繪畫。

師:你想畫一棵什麼樣的樹呢?像什麼?樹幹是什麼樣子的?樹枝呢?

5、欣賞幼兒作品。

師:找一找,你最喜歡哪一棵樹?為什麼?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①帶領幼兒到户外對落葉樹或者常青樹進行寫生活動,感受大樹的豐富造型。

②帶領幼兒到公園裏觀察大樹的樹皮和樹結等並嘗試表現這些特徵。

☆區角活動

①美術區:提供黑色紙,讓幼兒撕出大樹的樹幹和樹枝並進行拼貼,造出樹的剪影效果。

②科學區:提供各種不同的樹的圖片,幼兒根據不同標準進行分類。(如落葉樹、常青樹)

小班教案 篇六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導語:今天是小狗的生日,我們小朋友要到小狗的家裏做客,可是小狗的家在二樓,

它提醒小朋友要注意安全,小朋友你們知道應該怎樣正確、安全的上下樓嗎?

二、展開

1、請幼兒説一説平時是怎樣上下樓的?

2、老師小結幫助幼兒瞭解掌握。

小結:小朋友在上下樓梯的時候,不要害怕也不要着急,靠右邊走,眼睛看着前方,右手扶住欄杆,腳踩穩台階一級一級的向前走。

3、提問:人多的時候應該怎樣上下樓梯呢?(請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人多時要一個跟着一個上下樓,不擁擠,不搶先,上下樓時要考右邊走。

4、老師帶領幼兒練習上下樓,到小狗家送禮物。及時提醒、幫助動作不協調或有不安全行為的幼兒。

三、延伸

1、幼兒集體唱生日歌向小狗表示祝賀。請一名幼兒當“小狗”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小狗與小朋友告別。

2、活動延伸:在平日的活動中隨時指導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

有關教案模板 篇七

一、遊戲引入,初識象形字

1.組織遊戲:(出示課文插圖)

(互)仔細觀察,圖上畫了些什麼?

(2)小組同學一起合作,把你們看到的用簡單幾筆畫下來,看哪一組畫得多畫得像。

(3)請一組同學上台介紹自己的畫。

2.引人新課:

(1)想看看古代人是怎樣記錄這些事物的嗎?(示象形字)。

(2)猜猜看,這些古代字符分別表示圖上的哪些事物?

門)這些古代文字逐漸演變,就有了大家看到的這些現代漢字。(示現代漢字)

二、識讀字、詞、兒歌

(一)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讀準字音,木會讀的字多拼幾遍拼音。

(二)識讀字、詞。

1.自讀生字。(示生字)

要求:藉助拼音把字音讀準。

2.同座互讀生詞。(示生詞)

要求:詞兒連讀。

3.小組學習,查讀字、詞。

要求:小組同學互相幫助,讓每位同學把每個字、詞都讀準。

4.全班查讀字、詞。

(l)查讀字,正音。(開火車讀、齊讀)

重點指導:川chuan什chen

(2)查讀詞:正音,詞兒連讀、讀好聽。

(指名讀、齊讀)

重點指導:

a.“竹子,石頭,燕子”第二個字是輕聲。

b.“竹子”:看,綠油油的竹子,品讀。

“泉水”:聽,泉水流動的聲音,品讀。

“燕子”:説,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燕子嗎?品讀。

(三)識讀兒歌。

l、自讀兒歌。(示兒歌)

要求:讀準,讀通順。

2.指名讀兒歌。

3.聽錄音讀兒歌。

4放音樂自由練讀兒歌,練好後讀給好朋友聽,請他給你提提意見。

5、齊讀兒歌。

三、識字、寫字:舟、竹、石、川、燕

1.認讀要識寫的生字。(不帶拼音)

2.小組學習:討論如何識記字形?

3.重點指導“燕”字。

門)你有什麼辦法記“燕”字?(適時教學新偏旁“四點”,指正“燕’懶筆順)。

(2)師範寫“燕”字。(邊寫邊説如何把“燕”字寫好看。)

(3)生描紅。

4.全班交流其餘4個字的識記方法。

5.自學筆順圖。

6.描紅,觀察各字的重點筆畫。

7.書寫所學生字。

[説明]

《識字3》一課是蘇教版標準本實驗教材小語~年級下冊中的集中識字課型,是以介紹漢字的起源與演變過程為基本內容的看字形演變識字。此課要求學會9個生字,l個只識不寫的字,認識3個新偏旁;初步瞭解一

些象形字的來歷,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有感情地朗讀兒歌,體會兒歌表達的情感。

在設計教學時,首先我們特別重視文中各個組成部分的整合,以識字為切入口,以識詞為中介,最後再以誦讀兒歌來鞏固樹深識字、識詞的成果,把看圖到識字、識詞,到兒歌連為一體。同時,注意處理好各部分的輕重,兒歌是為了結識字提供語境,而不是閲讀課文,重點還應是識字、寫字。於是,我們把整個課堂教學分為三大塊:一是遊戲激趣,引入新課;二是讀準字、讀好詞、讀通兒歌;三是識記字形、寫字訓練。接着,我們以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為指導,設計各環節具體的學習方式及教學過程。

1、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鼓勵學生的自主學習。開課時的遊戲設計就是為學生創設一個自主、探究的情

境,在觀察、畫畫、猜象形字的實踐活動中初步瞭解象形字的來歷,同時起到激發學習興趣的作用。

我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堅持“先自學而後教”、“專教那些學生不會和相對薄弱”的原則。在識讀部分採用整體感知,自讀課文,自讀生字,同座互讀詞,小組合作學習查字、詞,自讀、聽讀、練讀、好朋友互讀兒歌等形式。在記字、寫字部分採用小組討論記字;自學筆順圖、自己描字、自己觀察掌握如何把字寫好看等過程,讓學生充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把有限的時間、精力用在“刀刃”上,只對難讀準的字,如“川、什”加以示範,對不易理解、讀好的詞,如“竹子、泉水、河川、燕子”加以點撥,對難記、難寫的“燕”字加以指導,培養了自主學習意識,鍛鍊了自學能力,培養了合作精神,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學習任務,各方面得到發展。

2.求實。

對於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力求紮實。識字“實”:我們安排近20分鐘時間識字,從初讀的讀準字音,到藉助拼音讀準生字,到訓練詞兒連讀,然後到小組學習查讀字、詞,人人過關,再到老師查讀指正,最後讀兒歌加以鞏固。力求訓練有層次,步步到位。寫字“實”:我們安排了近15分鐘時間,記5個字的字形並書寫,讀貼、描紅、臨貼,步步落實。求實,為的是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

3、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使學生個性得到發展。

如:讀兒歌部分,師説:“這時你的感受是怎樣的呢?讀一讀吧。”記字時,師説:“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來記這個字。”

4.生活體驗,發展語言。

漢字是一種抽象的符號,當它僅作為符號單獨存在時,它對學生是沒有意義的,而沒有意義的識記又是非常困難的。可一旦把生字放在具體的環境中,讓它與生活密切的聯繫起來,就不僅能引起兒童的注意,還能在強化生字教學的同時,發展語言。

如在讀詞“燕子”時,問:“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燕子?”在學“燕”這個字時,引導學生説清用燕子的外形來記這個字,並適時引導學生也想着燕子的樣子,邊用手在桌上寫“燕”字,一個難字在孩子們熟悉的生活體驗中輕鬆地記住了,詞也讀好了。

5.把握好教師的角色意識。

這堂課我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起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只在查讀字詞以及“燕”字的書寫部分加以點撥、引導,激勵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會學習。

6.注意學習習慣的培養。

檢查讀書習慣:兩手拿書、書斜立;

眼到、口到、心到;

邊讀邊想像。

督促寫字習慣:身正、足安、肩平、臂開;

看清字形,記準筆順,找

好重點筆畫,再寫字。

美術教案 篇八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

“有個姑娘真美麗,身穿一件花花衣,拍拍翅膀飛呀飛,百花叢中忙不停。”

1、揭開謎底。

2、説出除蝴蝶以外的一些昆蟲,並講一講它們的樣子。

二、重點、難點的解決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書中的照片,瞭解大自然中各種昆蟲的外形特徵。

2、和學生一起看昆蟲生活資料的影碟,瞭解昆蟲。

3、討論昆蟲的特徵。

特徵:觸角、翅膀。

4、看昆蟲標本,比較昆蟲翅膀上的圖案。

5、揭示左右兩邊相同的圖案叫對稱圖案。

三、實踐操作的要點指導:

1、選定自己喜愛的昆蟲,並確定它的形狀。

2、拿作業紙並將它對摺,然後畫出你喜愛昆蟲身體一邊的圖案。

3、用剪刀沿外輪廓線剪下對稱形。

4、進行塗色,保持左右兩邊相同,使其成為對稱圖案。

四、評價建議:

請我們的“昆蟲朋友”一起在花叢中飛舞,互相看一看誰的翅膀上的圖案最漂亮。

第二課時

一、複習上課時內容。

1、作業表演。

2、觀看昆蟲生活資料的影碟。

3、説説昆蟲的生活環境。

二、實踐操作的要點指導:

1、根據已製作過的昆蟲圖案,為它們添加環境。

2、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做立體的環境或畫出來都可以。

3、可以小組合作,將不同的昆蟲朋友放置在一個環境中。

4、讓學生模仿昆蟲飛行,並想象他它們交流的語言,編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三、評價建議:

選畫面完整或有立體環境的作業進行展示表演。

課後記

因為本課的題目是“我和昆蟲”,所以光畫昆蟲是不行的。因此在分析完幾種常見昆蟲的特點後,我問:“誰能把它們畫在黑板上?”待五位同學畫完昆蟲後,我便啟發學生展開想象邊迅速的在他們的畫面上添加上“我”,如:我拽着蜻蜓的尾巴飛上天,我和螳螂比拳法等等,同時簡單的添加花草等背景。學生們在笑聲中明白了:“原來‘我’和昆蟲之間可以發生這麼多事情呀!”我又順勢啟發學生觀察畫面的主次、前後、遮擋等關係。經過這樣的師生共同作畫,學生在獨立作畫時畫面充實完整,有情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l5mko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