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全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全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全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全1

一、教材分析

“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是以化學基本概念為基礎,與實驗緊密聯繫,強調概念在實際中的應用,本節教學對整個高中化學的學習乃至今後繼續學習起着重要的指導作用。教材內容具有概念比較多,且抽象又難於理解的特點。教材首先從為什麼學習這個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聯繫微觀粒子和宏觀物質的紐帶,認識引入物質的量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意義,即引入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後介紹物質的量及其單位,物質的量與物質的粒子數之間、物質的量與質量之間的關係。應注意不要隨意拓寬和加深有關內容,加大學生學習的困難。

二、學情分析

對於“物質的量”這個新的“量”和“摩爾”這個新的“單位”,學生是很陌生的,而且也很抽象,但通過學習和生活經驗的積累,他們已經知道了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量”和“單位”,如長度、質量、時間、温度,米、千克等。可採用類比方法,類比方法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之間的某些屬性上相同,而推出它們在其他屬性也相同的一種科學方法。如物質的量與其他學生熟悉的量類比、摩爾與其他國際單位的類比、集合思想的類比等,運用類比思想闡釋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的意義,能夠提高這兩個概念與其他概念之間的兼容性,有利於對這兩個陌生概念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物質的量是描述微觀粒子集體的一個物理量,認識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基本單

位;瞭解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涵義,瞭解摩爾質量的概念。

(2)瞭解物質的量與微觀粒子數之間的換算關係;瞭解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

質量之間的換算關係。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類比的思想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運用和鞏固概念。

(2)通過閲讀教材、參考資料和聯繫生活實際,培養學生自學的習慣、探究的意識。 (3)體驗學習物質的量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使學生認識到微觀和宏觀的相互轉化是研究化學問題的科學方法之一,培養學生

尊重科學的思想。 (2)調動學生參與概念的形成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悦。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1)物質的量的概念; (2)物質的量和微粒數之間的相互轉化; (3)阿伏伽德羅常數的涵義;

(4)通過物質的量、質量、摩爾質量計算實際問題。 2.教學難點

(1)物質的量的概念。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黑板

六、教學方法

採用創設情境方式,通過故事(一粒米的稱量)和生活實例,以聚微成宏的科學思維方式,引出新的物理量 — 物質的量,搭建起宏觀與微觀的橋樑。通過學生列舉生活中的常用單位 (箱、包、打等)與抽象概念類比、國際單位之間的類比、集合思想的類比教學,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讓學生感受概念的生成過程,初步形成物質的量的概念並理解其重要性。

七、教學過程(略)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全2

一、教材分析:

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和應用的科學。要研究物質的宏觀性質,必須從微觀粒子入手,才能尋找到原因。化學學科涉及分子、離子、原子、質子、中子、核外電子等多種微觀粒子,但最重要的是原子。只要瞭解了原子的結構,才可以進一步瞭解分子、離子結構,進而深入認識物質的組成和結構,瞭解化學變化規律。在國中,學生已初步瞭解了一些化學物質的性質,因此有必要讓學生進入微觀世界,探索物質的奧祕。通過本節瞭解原子構成、核素、同位素概念,瞭解質子數、中子數和質量數間的關係,為後續週期律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明確質量數和AZX的含義。

2.認識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義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能力目標:

提高同學們辨別概念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原子結構的研究,激發學生從微觀角度探索自然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明確質量數和AZX的含義。

難點:認識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含義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四、學情分析:

同學們在國中已經有了關於原子結構的知識,所以這節課原子表示方法比較容易接受,但對於核素同位素的概念是新知識。

五、教學方法:學案導學

六、課前準備:

學生學習準備:導學案

教師教學準備:投影設備

七、課時安排:一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檢查學案填寫,總結疑惑點(主要以學生讀答案展示的方式)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原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構成物質的微粒還有離子、分子等),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物質的組成、性質和變化都都與原子結構密切相關,同種原子性質和質量都相同。那麼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又是如何構成的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有關原子的幾個概念。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探究一:核素和同位素

1、原子結構: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由帶正電的質子與不帶電的中子構成,帶負電的電子繞核作高速運動。也就是説,質子、中子和電子是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在原子中,原子核帶正電荷,其正電荷數由所含質子數決定。

(1)原子的電性關係: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2)質量數:將原子核內所有的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取近似整數值加起來所得的數值,叫質量數。

質量數(A)= 質子數(Z)+ 中子數(N)

(3)離子指的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帶正電荷的粒子叫陽離子,帶負電荷的粒子叫陰離子。

當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時,該粒子是陽離子,帶正電荷;

當質子數(核電核數<核外電子數時,該粒子是陰離子,帶負電荷。?

(4)原子組成的表示方法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全3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醇、酚、醛、羧酸等極為重要的烴的衍生物的化學性質、相互轉化關係;

2、在熟練掌握這些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充分運用、挖掘題給信息、解決實際問題。

【知識講解】

一、官能團:基團指化合物分失去某種原子或原子團剩餘部分,而官能團是一類特殊的基團,通常指主要決定有機物分子化學性質的原子或原子團,常見官能團有:—X、

O O

—NO2、—OH、—CHO、—C—OH、—NH2、C=C 、—C?C —、[R—C—(酰基)、R—

O

C—O—(酰氧基)、R—O—(烴氧基)]等。

O O O

思考:1、H—C—OH應有幾種官能團?(4種、—C— 、—OH、—C—OH、—CHO)

OH

2、—CHO能發生哪些化學反應?(常見)

CH=CH—COOH

(提示:屬於酚類、醛類、羧酸類、烯烴類)

二、鹵代烴(R—X)

1、取代(水解)反應 R— X+H2O NaOH R—OH+HX 來源:Z__]

這兩個反應均可用於檢驗鹵代烴中鹵素原子,檢驗時一定要用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

三、乙 醇

H H

1、分子結構 H—C—C—O—H 用經典測定乙醇分子結構的實驗證明

④ H ③ H ② ①

2、化學性質:(1)活潑金屬(Na、Mg、Al等)反應。根據其分子結構,哪個化學鍵斷裂?反應的基本類型?Na分別與水和乙醇反應哪個更劇烈?乙醇鈉水溶液呈酸性還是鹼性?

(2)與氫鹵酸反應——制鹵代烴 (分析乙醇分子中幾號鍵斷裂)

NaBr+H2SO4+C2H5OH △ CH3CH2Br+NaHSO4+H2O

思考:該反應用濃還是較濃的H2SO4?產物中NaHSO4能否寫成Na2SO4?為什麼?

(較濃,不能,都有是因為濃H2SO4的強氧化性,濃度不能太大,温度不能太高)

(3)氧化反應:①燃燒——現象?耗氧量與什麼烴燃燒耗氧量相同?

②催化氧化(脱氫):CH3CH2OH —H2 CH2CHO +O2 CH3COOH

(式量46) (式量44) (式量60)

即有一個—CH2OH最終氧化為—COOH式量增大14

③強氧化劑氧化——KMnO4/H+褪色

(4)脱水反應:①分子間脱水——濃H2SO4、140℃(取代反應)

②分子內脱水——濃H2SO4、170℃(消去反應)

以上兩種情況是幾號鍵斷裂?

思考:下列反應是否屬於消去反應:

A、CH2=CH→CH?CH+HX B、CH2—CH—COOH→CH2=C—COOH+NH3

X O NH2 CH3 CH3

C、CH3—C—O—CH2—C H— →CH2=CH— +CH3COOH

(以上均為消去反應)

(4)酯化反應:斷裂幾號鍵?用什麼事實證明?(同位素示蹤法)

例:R—CH=CH—R’+R—CH=CH—R’ →R—CH=CH—R+R’—CH=CH—R’對於該反應

① ② ② ③

有兩種解釋:一是兩分子分別斷裂①③鍵重新結合成新分子,二是分別斷②鍵再兩兩結合成新分子。請用簡單方法證明哪種 解釋正確。

解:用R—CD=CH—R’的烯烴進行實驗,若生成R’—CD=CH—R’和R—CD=CH—R第一種解釋正確。若生成R—CD=CD—R和R’CH=CHR’第 二種解釋正確。

例: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應,可用如下過程表示:

OH

即酯化反應實質經過中間體CH3—C—O—C2H5再轉化為酯和水,以上6個反應均為可

OH

逆反應,回答下列問題:

18O

(1)用CH—C—OH進行該實驗,18O可存在於哪些物質中(反應物和生成物),若用CH3—CH2—18O—H進行該實驗,結果又如何?

(2)請分別指出①~⑥反應的基本類型。

解析:(1)根據信息:酯化反應實質是C?2H5—O—H分子中O—H共價鍵斷裂,H原子加

18O O

到乙酸—C—氧上,C2H5O—加到—C—碳原子上。即③為加成反應,形成中間體

18OH

CH3—C—O—C2H5,根據同一碳原子連兩個—OH是不穩定的,脱水形成酯,在脱水時,

OH

可以由—18OH提供羥基與另一羥基上的H或由—OH提供羥基和—18OH上的H脱水,

O

且機會是均等的,因此,CH3—C— O—C2H5和水中均含有18O,而反應②實質是酯的水

O O

解,水解時,酯中斷裂的一定是—C—O—,因此—C—一定上結合水中的—OH,所以,在反應物中只有CH3C OOH存在18O。

(2) ①②均為取代反應,③⑥均為加成反應,④和⑤均為消去反應。

3、乙醇製法 傳統方法——發酵法 (C6H10O5)n →C6H12O6→C2H5OH+CO2

乙烯水化法 CH2=CH2+H2O CH3CH2OH[

思考:已知有機物C9H10O2有如下轉化關係:

(1)寫出下列物質的結構簡式A__________C____ ______F____________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9H10O2→A+B

D→A

O

(答:(1)A:CH3COOH、C:CH3—C—O—CH=CH2 F

O OH CH3

(2)CH3— —O—C—CH3+H2O→ +CH3COOH

CH3

CH3CHO+2Cu(OH)2 △ CH3COOH+Cu2O↓+2H2O)

四、苯酚:

1、定義:現有CH3—CH2—、—CH2—、C6H5—、—、CH3— —等烴基連接—OH,哪些屬於酚類?

2、化學性質(要從—OH與苯環相互影響的角度去理解)

(1)活潑金屬反應:請比較Na分別與水、—OH、CH3CH2OH反應劇烈程度,並解釋原因。最劇烈為水,最慢為乙醇,主要原因是: —對—OH影響使—OH更易(比乙醇)電離出H+。

思考:通常認為 —為 吸電子基,而CH3CH2—為斥電子基、由此請你分析HO—NO2中—NO2,為吸電子基還是斥電子基?

(吸電子基、HNO3為強酸、即—OH完全電離出H+)

(2)強鹼溶液反應——表現苯酚具有一定的酸性——俗稱石炭酸。

注意:①苯酚雖具有酸性,但不能稱為有機酸因它屬於酚類。

②苯酚的酸性很弱,不能使石蕊試液變紅

以上兩個性質均為取代反應,但均為側鏈取代

(3)與濃溴水的反應

OH OH

+3Br2→Br— —Br↓+3HBr

Br

該反應不需要特殊條件,但須濃溴水,可用於定性檢驗或定量測定苯酚,同時説明—OH對苯環的影響,使苯環上的鄰、對位的H原子變得較活潑。

(4)顯色反應—— —OH與Fe3+互相檢驗。

6C6H5OH+Fe3+ [Fe(C6H5O)6]3-+6H+

(5)氧化反應 久置於空氣中變質(粉紅色)

能使KMnO4/H+褪色 OH

(6)縮聚反應:n —OH+nHCHO [ —CH2]n+nH2O

OH

例:HO— —CH=CH— 1mol與足量Br2或H2反應,需Br2和H2的量

OH

分別是多少?

解析:—C=C—需1molBr2加成,而酚—OH的鄰對位H能被Br2取代左側的酚只有鄰位2個H原子,而右側為二元酚,3個H原子均為鄰 、對位又需(2+3)molBr2,而1mol

需3molH2,則Br2為6mol,H2為7mol。

五、乙醛

與H2加成——還原反應

1、化學性質:(1)加成反應 HCN加成CH3CHO+HCN→CH3—CH—CN

OH

自身加成 CH3CHO+CH2—CHO→CH3—CH—CH2—CHO

H OH

(2)氧化反應

①燃燒

②銀鏡反應

③新制Cu(OH)2反應

④KMnO4/H+褪色

乙醇催化氧化法

2、製法 乙烯催化氧化法

乙炔水化法

例:醛可以和NaHSO3發生加成反應,生成水溶性 α—羥基磺酸鈉:

O OH

R—C—H+NaHSO3 R—CH—SO3Na

該反應是可逆的,通常70%~90%向正方向轉化

(1)若溴苯中混有甲醛,要全部除去雜質,可採用的試劑是____ _____,分離方法是_______

(2)若在CH—CHSO3Na水溶液中分離出乙醛,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分離方法是

OH

________。

解析:(1)溴苯相當於有機溶劑,甲醛溶解在其中,要除去甲醛,既要利用信息,又要用到溴苯是不溶於水的油狀液體這一性質。由於醛能與NaHSO3加成,形成水溶性的離子化合物α—羥基磺酸鈉(顯然不能溶於有機溶劑),因此加入的試劑為飽和NaHSO3溶液,採用分液 方法除去雜質。

(2)根據信息,醛與NaHSO3的反應為可逆反應,應明確:

CH3—CHSO3Na CH3CHO+NaSO3,要轉化為乙醛顯然促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動,

OH

只有減小NaHSO3濃度,只要利用NaHSO3的性質即可。因此向溶液中加入稀H2SO4(不能加鹽酸,為什麼?)或NaOH,進行蒸餾即得乙醛。

六、乙酸

1、化學性質:(1)酸的通性——弱酸,但酸性比碳酸強。

與醇形成酯

(2)酯化反應 與酚(嚴格講應是乙酸酐)形成酯

與纖維素形成酯(醋酸纖維)

注意:乙酸與乙醇的酯化實驗應注意以下問題:

①加入試劑順序(密度大的加入到密度小的試劑中)

②濃H2SO4的作用(催化、吸水)

③加碎瓷片(防暴沸)

④長導管作用(兼起冷凝器作用)

⑤吸收乙酸乙酯試劑(飽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吸收酯中的酸和醇,使於聞酯的氣味,減小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2、羧酸

低級脂肪酸

(1)乙酸的同系物 CnH2nO2 如HCOOH、CH3CH2COOH

高級 脂肪酸,如:硬脂酸,軟脂酸

(2)烯酸的同系物:最簡單的烯酸CH2=CH—COOH,高級脂肪酸:油酸

(3)芳香酸,如 —COOH

(4)二元酸,如:COOH、HCOO— —COOH等,注意二元酸形成的酸式鹽溶解[

COOH

度比正鹽小,類似於NaHCO3和Na2CO3的溶解度。

O O O O[

思考:CH3—C—OH+HO—C—CH3→CH3—C—O—C—CH3+H2O

O

CH3—C O

O 稱之為乙酸酐,H—C —OH CO↑+H2O,CO能否稱為甲酸酐?

CH3—C

O

O

為什麼?由此請你寫出硝酸酸酐的形成過程(HNO3的結構式HO—N O )

(由乙酸酐的形成可以看出:必須是—OH與—OH之間脱水形成的物質才能稱為酸酐,

O

而CO是由H—C— OH中—OH和C原子直接相連的H原子脱水,因此,不能稱為酸

O O

酐,甲酸酐應為:H—C—O—C—H。同理硝酸酐的形成為:

O O O O

N—OH+H—O—N = N—O—N (N2O5)+H2O

O O O O

七、酯

無機酸酯 (CH3CH2ONO2)

1、分類 低級酯(CH3COOC2H5)

有機酸酯 高級脂肪酸甘油酯——油脂

2、化學性質——水解反應(取代反應)

(1)條件無機酸或鹼作催化劑;(2)水浴加熱;(3)可逆反應;(4)鹼性條件水解程度大(為什麼?)

O O

例:寫出CH—C—O— —C—OH與足量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解析:該有機物既屬於酯類,又屬於羧酸類,該酯在鹼性條件下水解,形成乙酸與酚,因此1mol需3molNaOH。

O O

CH3—C—O— —C—OH+3NaOH→CH3COONa+NaO— —COONa+2H2O

例:某式量不超過300的高級脂肪酸與乙酸完全酯化後其式量為原來的1.14倍,若與足量溴 水反應後 其式量為原來的1.54倍,請確定該有機物的化學式[用 R(OH)nCOOH形式表示]

解析:由於能與乙酸酯化,證明為羥基酸如何確定羥基數目?抓住M≤300和酯化後式

O

量為原來的1.14倍,設含 一個醇—OH,則R—OH+CH3COOH→M—O—C—CH3+H2O

(式量M) (式量M+42)

M=300 假設成立。

再設烴基含y個不飽和度則 y=1

則該酸的化學式應為CnH2n-2O3 得出n=18

為C17H32(OH)COOH.

思考:式量為300以下的某脂肪酸1.0g與2.7g碘完全加成,也可被0.2gKOH完全中和,推測其準確的式量。(提示: x=3,即有3個不飽和度, 其通式為CnH2n-6O2,14n—6+32≈280,n=18,準確式量就為278)

【能力訓練】

1、化合物A[ ]的同分異構體B中無甲基,但有酚羥基符合此條件的B的同分異構體有_______種,從結構上看,這些同分異構體可屬於________類,寫出每類同分異構體中的一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 _____________。

2、有機物A的分子量為128,燃燒只生成CO2和H2O。

(1)寫出A的可能分子式5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能與純鹼溶液反應,分子結構有含一個六 元碳環,環上的一個H原子被—NH2取代所得產物為B的同分異構體甚多 ,其中含有一個六元碳環和一個—NO2的同分異構有(寫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鏈烴 [ CnHm]屬烷、烯或炔烴中的一種,使若干克該烴在足量O2中完全燃 燒,生成xLCO2和1L水蒸氣(120℃ 1.03×105Pa)試根據x的不同取值範圍來確定該烴所屬類型及其分子內所含碳原子n值。

【能力訓練答案】

1、27種,烯酚或環酚類。

2、(1) C10H8、C9H20、C8H16O、C7H12O2、C6H8O3

(2)

3、當 ≤x<1為烷烴,當x=1為烯烴,當1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o5lvl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