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多篇)

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多篇)

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多篇)

8年級下冊地理教案 篇一

第一節 自然環境

第 1 教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亞洲的位置、範圍、政區劃分以及地形河流概況。

能力目標:1.通過對亞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認識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學會讀圖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點;學會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某一區域地勢變化及地形分佈特點;運用地圖及有關資料歸納出大洲的地形、氣候、河流特點,並分析其相互關係。

2、通過地圖和資料,嘗試從不同方面説明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發展發散思維。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探究意識和與人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對亞洲自然風貌的學習以及用歌曲強化氛圍,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於我們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學重點:通過對亞洲的學習,掌握認識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學會正確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點,運用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區域某一地勢變化及地形分佈特點。

教學準備:掛圖、地形名稱卡片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你知道世界上的大洲是哪一個嗎?

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個嗎?

你知道世界陸地的點在哪嗎?在哪一個大洲?

你知道世界陸地的最低點在哪嗎?在哪一個大洲?

你知道中國在哪一個大洲嗎?

對,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大洲—亞洲。

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學習的對象將由上學期通觀全球,轉向距離我們周邊的世界越來越近的地理環境,從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區,再具體到某一國家。

講授新課:

一、世界第一大洲

認識一個大洲,先要從“在哪裏”入手,也就是明確位置,搞清楚範圍、邊界。

那麼,應當如何描述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活動]:P3

1、讀圖6.1《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亞洲在東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絕大部分在東半球、北半球)

2、讀圖6.2《亞洲的範圍》,找出亞洲的緯度位置

[教師利用“亞洲地形”掛圖進行確認]

①最北:81°N;最南:11°3′S;

②最東:169°40′W;最西:26°3′E

3、讀圖6.2、6.3,你可以從哪些方面説明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組討論]

1、計算:

a.跨緯度數(約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熱三帶)

b.地球上緯度相差1度,距離約110千米,則亞洲南北距離(10120千米)

c.跨經度數(約164°,大部分在東半球)

d.比較和其他大洲的東西距離。

2、讀圖6.3《七大洲面積比較》,亞洲面積是多少,相當於幾個歐洲和南極洲面積之和? (三個歐洲和一個南極洲面積之和)

得出結論:為什麼説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1、跨緯度(跨寒、温、熱帶)

2、東西距離

3、面積(4400千米)

[活動]

1、角色扮演──亞洲的鄰居(讀圖6.2《亞洲的範圍》)

前後7人為一小組,以中心課桌為亞洲,確定教室的北方,請該課桌周邊的同學依據地圖,説明自己應扮演哪一大洲或哪一大洋,並報出自己的方位,並按與亞洲的相鄰關係調整前後左右的距離。

2、讀圖6.2《亞洲的範圍》,仍由周邊同學説出自己所扮演的大洲與亞洲的分界線

亞歐分界: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亞非分界:蘇伊士運河

亞-北美分界:白令海峽

3、通常,亞洲按照地理方位還可以劃分為6個區域。

讀圖6.4《亞洲地理分區》,結合圖6.5《亞洲地形、政區》,回答問題:

①新、馬、泰屬於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

②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屬於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

③阿富汗屬於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

④北亞部分屬於哪個國家的領土範圍

⑤哈薩克斯坦屬於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

⑥中國屬於亞洲的哪個地理分區,這個地理分區還包括哪些國家

區域地理特徵的學習通常要分為自然和人文兩方面。下面我們就要看看亞洲這裏最重要的自然特徵有哪些。

二、地形和河流

[播放《亞洲雄風》歌曲,提問]從這首熟悉的歌曲裏,你聽到亞洲的大自然裏有什麼了嗎?你感受到了亞洲的驕傲在哪裏了嗎?

[複習地形圖的閲讀方法]地形圖依據什麼來分層設色的?每種顏色各代表什麼高度?(讀海深陸高表)基本地形有哪五種?

[活動]P5

結合讀圖6.5和P.5閲讀材料,全班分成兩組做一次亞洲之旅:

沿途説出你將經過哪些國家?哪些地形區?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見到什麼樣的自然景觀?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亞洲之最的地形?

1、請一組同學沿東經80度,從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組同學沿北緯30度,從東向西做旅行。(前後左右同學可“結伴而行”)請沿途紀錄所經國家、地形區,所見到的地貌環境和地形特徵(地名、海拔、景觀等)。

2、每組學生依次上前指掛圖描述所經地區名稱、景觀及海拔高度。全班對描述面、語言最流暢的同學予以鼓掌激勵。

3、“造型活動”:

(教師課前準備好以上地區的名稱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別採用不同的顏色,如綠色、紅色、黃色)

以上同學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東西向兩排,交叉成十字。教師提出“造型要求”:

各人以膝蓋處為海平面,腰部為海拔2000米,頭部為4000米,請以上同學將手中的地形卡片舉放在最合適的位置。

從同學們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亞洲地形大勢有什麼特點?(地形複雜多樣,地勢中間高,四周低,)

[引導學生閲讀地形剖面圖]

同學們演示的地形高低起伏,即地勢狀況,大家一目瞭然。如科學的按垂直座標和水平座標標註在圖上就成為沿北緯30度和沿東經80度的地形剖面圖。(見p.6圖6.7)

[提問]亞洲河流眾多,依據以上特點,亞洲的河流大多應從哪個方位發源,流向哪裏?(呈輻射狀,由中心流向四周)

總結:

1、地形大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

2、主要地形區:西西伯利亞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恆河平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

3、主要河流:

太平洋—長江、黃河、湄公河

印度洋—印度河、恆河、伊洛瓦底江

北冰洋—鄂畢河、葉尼塞河,

板書設計, 世界第一大洲

1、跨緯度(跨寒、温、熱帶)

2、東西距離

3、面積(4400千米)

二、地形和河流

1、地形大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

第六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第一節 自然環境, 第 2 教時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1、初步掌握亞洲氣候特徵

2、能運用氣候類型分佈圖,氣温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及相關資料分析亞洲的氣候特徵及主要影響因素;

3、理解亞洲東部和南部的餓降水與夏季風的關係以及對農業的影響。

4、初步學會從位置、河流、氣候等方面歸納一個大洲的自然環境特徵。

情感態度目標:

1、通過學習亞洲氣候與位置、地形、農業的關係,分析氣候特徵的影響因素,足見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識。

2、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讀圖分析、討論競賽等活動,發展邏輯思維、培養創新與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氣候特點及其主要影響因素

教學難點:對比不同城市的氣温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分析造成氣候差異的主要原因。

教學準備:地圖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從今日的天氣等話題導入,密切聯繫生活實際。(提示:冬夏兩季的氣温差異和降水差別。)

複雜的氣候:

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想想我們連雲港的氣候有什麼特點?

海洋性氣候,温和濕潤,寒暑相宜,四季分明

氣候是自然環境的主要組成部分,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很大。作為世界第一大洲,面積廣大,地形複雜,氣候差異很大。(展示P7“亞洲氣候類型圖”)

1、亞洲主要有哪些氣候類型?

全世界的主要氣候類型有十一種,僅亞洲就有9種,説明了什麼?

亞洲氣候類型複雜多樣。

2、觀察其中分佈範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什麼?主要分佈在哪兒?

温帶大陸性氣候,約佔亞洲面積的一半以上,主要分佈在亞洲中西部。

3、距離海洋的遠近如何?

距海遙遠,深入亞洲大陸內部。

4、展示“亞洲氣候類型圖”,並在上面點出孟買和哈爾賓、雅庫茨克、烏蘭巴托的位置)

5、引導學生分析温帶大陸性氣候的特點

温帶大陸性氣候的特點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熱,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過渡:降水對於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陸地上的淡水來源主要來自於大氣降水。

6、亞洲降水比較多的氣候類型除了位於赤道附近馬來羣島的熱帶雨林氣候外,還有集中季風氣候全年降水量相對比較多,是哪幾種?主要分佈在哪兒?

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温帶季風氣候

主要分佈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教師簡單解釋何謂季風氣候,在亞洲圖上畫箭頭簡單示意,補充三種季風氣候的降水季節分配圖和降水年際變化圖,幫助學生分析季風氣候降水的特點)

小結:降水的多少與夏季風有什麼關係?

夏季風強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

7、如果降水過多或過少會造成什麼後果呢?

(展示有關乾旱和洪澇的視頻、圖片)

農業

小結:所以在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區內,由於夏季風的影響易發生旱澇災害。

8、根據以上分析,從氣候類型及分佈範圍看,亞洲的氣候主要有什麼特點?

氣候複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温帶大陸性氣候分佈最廣。

過渡:為什麼會形成這麼複雜的氣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響?

(以亞洲的幾個城市{前述}為例,提示回憶上冊學過的“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知識,引導學生總結出氣候與位置的關係及氣候與地形、地勢的關係)

小結:影響亞洲氣候的因素,除了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外,還有地勢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活動】

展示非洲氣候圖P9

提問:在圖中,非洲的餓氣候分佈有什麼特點?分析主要的影響因素。

總結:赤道穿過非洲中部

以熱帶氣候為主,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分佈很廣

氣候類型南北對稱,以赤道為中心

影響因素:緯度位置,還有地勢高低等

板書設計:

複雜的氣候:

亞洲氣候類型複雜多樣

温帶大陸性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温帶季風氣候

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確產生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大氣水平運動的產生及受力狀況。在學習大氣運動基本原理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判讀原理圖和示意圖的能力,訓練學生繪製簡單原理示意圖的基本技能。在明確大氣運動基本原理的同時,使學生認識大氣運動與人們生活和生產活動的關係。

教學建議

關於讀圖能力培養和課後活動的教學分析

教材中“一月海平面(世界局部地區)的等壓線和風向圖”是訓練學生閲讀地圖的基本技能,也是訓練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密切聯繫的很好途徑,教師不能忽視這一教育功能,應該充分利用此圖達到訓練的目的,另外本課教材中的閲讀材料能夠使學生更加了解大氣運動與人類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的部分,因此也應該引起教師的重視,不能放任學生自由閲讀,潦草而過。

關於風的形成和風的方向的教學分析

關於風的形成是本課重點的知識內容,而風向的確定則是本課的難點知識,確定風向的關鍵是明確幾種力的關係,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氣壓梯度力,這種力在氣壓場中如何繪製應該使學生明確,無論等壓線的表現形式如何,水平氣壓梯度力始終與等壓線垂直並由高壓指向低壓。空氣一旦運動起來,就會受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地轉偏向力隻影響空氣運動的方向而不影響空氣運動的速度,當這兩個力達到平衡時風向與等壓線平行,如果在北半球,背風而立低壓在左,高壓在右,這個運動的過程,教材中用一幅圖像加以表示。這種風向只會出現在高空大氣中,而近地面的風,還會受到摩擦力的影響,摩擦力既改變力的方向,又會對風速產生一定影響,當三力達到平衡時,風向與等壓線斜交,由高壓指向低壓,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篇。三力平衡的過程比較複雜,不必讓學生了解,學生只要知道結論即可。

關於大氣的水平運動的教學建議

關於“大氣的水平運動”這部分內容,首先應該讓學生明確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引導學生判讀教材提供的圖像“水平氣壓梯度力”示意圖,明確繪製水平氣壓梯度力應該注意的問題:水平氣壓梯度力總是與等壓線相垂直並由高壓指向低壓。當空氣開始運動後,就會受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如果只受到兩個力的影響,二力平衡風向如何表示,這部分內容注意引導學生閲讀教材提供的圖像資料,如能夠提供學生動畫演示有助於學生理解地轉偏向力如何逐步影響水平氣壓梯度力最終達到二力平衡,使風向達到穩定。在近地面的風除受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外,還會受到摩擦力的影響,三力平衡的過程比較複雜,不需要學生了解,但三力達到平衡後的風向應該引導學生閲讀教材提供的圖像資料加以瞭解,學生了解了平直等壓線中風向的繪製方法後,可以結合教材提供的“一月海平面(世界局部地區)的等壓線和風向”示意圖,引導學生學會繪製在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等壓線呈閉合狀態時的風向,並能夠總結出風向偏轉的規律。本節課教學注意指導學生繪製示意圖的方法,訓練學生繪圖的基本技能,培養學生閲讀地圖的能力。

關於熱力環流的教學分析

這部分內容教材配置了一幅圖像,説明熱力環流的基本原理,分析圖像時應特別注意a、b、c三地受熱不同,出現空氣在垂直方向上的不同運動,由於這種運動導致高低空空氣密度不同,因而使同一水平面出現氣壓高低的不同,如果不是在同一水平面,氣壓高低不具可比性;同一水平面氣壓高低出現差異,就會產生空氣的水平運動,這就是風。

關於熱力環流的教學建議

本節課以講授法為主,但應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注意運用啟發式進行教學。在引言部分,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總結學過的太陽輻射在各緯度分佈的特點,由各緯度冷熱不均引導學生分析大氣的運動特點。在學生明確了冷熱不均是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後,運用教材提供的熱力環流示意圖逐步分析冷熱不均首先引起大氣的垂直運動,由於垂直運動導致不同高度大氣密度不同,使得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不同地區出現氣壓差異從而引起大氣的水平運動,形成了熱力環流。熱力環流在實際生活中是存在的,教材提供了一段閲讀材料,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段閲讀材料引導學生分析為什麼在城市與郊區會出現熱力環流現象,使學生能夠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切實感受到大氣運動與人類生產和生活是密切相關的。

--示例

【教學重點】①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②大氣運動的基本形式

【教學手段】多媒體資料庫

【教學過程】

(引課)地球表面各緯度獲太陽輻射多少有何不同?總結太陽輻射隨緯度變化的規律。

(學生閲讀教材“冷熱不均引起的熱力環流”示意圖思考)空氣受冷熱不同,其運動有何不同?→受熱地區空氣上升運動,受冷地區空氣下沉運動。大氣垂直運動的結果是什麼?→導致大氣密度發生變化,在同一水平面上出現氣壓高低不同→空氣水平運動,從而形成環流。分析教材中的閲讀材料,説明在實際生活中存在的熱力環流現象。

(板書)一、熱力環流

1、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地面冷熱不均

2、熱力環流——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

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學生閲讀教材“水平氣壓梯度力”示意圖)引導學生閲讀此圖瞭解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含義以及繪製的方法。並説明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

(板書)1.水平氣壓梯度力——形成風的直接原因

2、風的方向

(學生閲讀教材關於“二力平衡的風向”示意圖或教師展示二力平衡的動畫過程)教師講解二力達到平衡的過程中,風向如何偏轉,當二力平衡時,風向的特點,並向學生説明,在實際的大氣運動中,這種風向只在高空,不考慮摩擦力的情況下才可能出現,而在近地面,必須考慮摩擦力的影響,因此風向是在三力: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摩擦力達到平衡後才可能穩定。

(學生閲讀教材中“一月海平面的等壓線和風向”圖)教師指導學生繪製閉合等壓線中三力平衡時的風向,並引導學生總結高壓中心和低壓中心空氣運動的規律。

【設計思想】

本節課的學習對於學生有一定難度,其中涉及一些物理知識,因此教師的講授較為重要,雖然本課教師的講授較為突出,但學生不應該是被動的接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設計一些由淺入深的問題,並藉助計算機動畫演示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另外在教學中應注意運用教材提供的閲讀材料及相關圖像,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使問題,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用,並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

【板書設計】

第三節大氣的運動

一、熱力環流

1、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地面冷熱不均

2、熱力環流——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

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1、水平氣壓梯度力——形成風的直接原因

2、風的方向

新版地理八年級下冊教案 篇三

 中國的地理差異

第一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區域劃分的原因及相應的地理區域類型;

2、在簡單地圖上進行區域劃分;

3、在地圖上指出四大區域的地理位置、範圍及劃分原因;

4、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並説明秦嶺—淮河一線的意義。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讀圖、析圖能力,觀察判斷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

2、使學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劃分方法。

德育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教學重點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範圍及劃分原因。

教學難點

結合地圖,使學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間概念。

教學方法

讀圖觀察、啟發式講述、學生活動、探究。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投影片、教學掛圖等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分別把課前掛好的x疆高山牧區景觀圖、西雙版納熱帶風光傣家竹樓景觀圖、東南沿海經濟特區的工業生產流水線景觀圖和長江三角洲農業及工業景觀圖與四位扮演者(學生)口述台詞(課文中的敍述)配套,依次打開。

[講授新課]

這項活動完畢後,再叫一、兩名同學試着描述自己家鄉的特點。

教師帶領同學們一起總結:以上同學的描述,説出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地理區域:(大屏幕依次顯示)

至此,同學們已經或多或少地瞭解了一些中國的地理差異。

(板書)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

想一想:(大屏幕顯示)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地理區域呢?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可做點撥,最後總結:它們是根據不同的需要劃分的。

同學們請看屏幕。(課本圖5.1)

按學生座位分成四組,每個組負責在其中一個地理區域中找出有關區域的術語,最後每組選一名代表,陳述結果,教師彙總:(大屏幕顯示)x疆維吾爾自治區——牧區

東南沿海——經濟特區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熱帶——旅遊區

長江三角洲——農業區——工業區

想一想:一個地區只能屬於一個地理區域嗎,可以同時兼有多重“身份”嗎?

學生思考後回答:不是,可以。

活動1:(課文第3頁活動第1題)做完後,讓同桌的同學相互交換劃分結果。

提問:你們是不是發現劃分結果不完全一致呢?(是的)

引導學生認識到劃分區域要有明確的指標。

同學們,假如美國有一位朋友想給你寄信,你能告訴他你的詳細地址嗎?(提問一到兩名同學)

(大屏幕顯示)

__省(自治區)__縣(自治縣、市)__鄉(鎮)

幾位同學都是首先説明自己所在的省(自治區)然後是縣(自治縣、市),再者是__鄉(鎮)等,大家想一想,這個順序有什麼意義呢?不這樣可以嗎?請同學説明,若學生有疑問,教師舉例説明。

(大屏幕顯示)

__省(自治區)——一級行政區

__縣(自治縣、市)——二級行政區

__鄉(鎮)——三級行政區

總結:(大屏幕顯示)

同一類型的區域,還可以劃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的區域。(板書)

舉例:(大屏幕顯示)

活動2:(讓學生自己調查、瞭解郵政編碼與不同級別的行政區域之間的聯繫)檢查學生調查結果:

第一、二位編碼 表示一級行政區

第三、四位編碼 表示下一級行政區

第五、六位編碼 表示投遞局的代碼

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事例反映出區域的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呢?

如:長途電話號碼:區號+電話號碼

承轉: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根據不同的理由(或滿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劃分出不同的地理區域。(利用多媒體大屏幕顯示中國地形圖)同學們請看大屏幕:我國疆域遼闊,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很大。下面我們將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進行區域劃分。(這時,在中國地形圖上出現閃動的區域界線,並附有區域名稱)教師用光標指到哪個區域,即請同學們集體讀出這個區域的名稱。

總結:這就是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板書):第一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下面我們瞭解一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原因及區域位置和範圍。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活動,探究)——做第5頁活動題,同學們可互相討論,交流活動結果,最後教師總結,把區域界線、位置與範圍都落實到圖上,並做板書。

活動題目參考答案:

1、有相似性。

界線A的確定,主導因素是夏季風的影響,大致與400 mm等降水量線一致——西北地區深居內陸,很難受到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較少、乾燥。東部季風區受夏季風影響較多,降水較多,屬於濕潤、半濕潤區。

2、①界線B大致與1月0℃等温線的分佈最接近。

②界線B大致與800 mm等降水量線的分佈最接近。

③界線B的確定,主導因素是氣温和降水——綜合的氣候方面影響。

④秦嶺—淮河。

3、第一、二級階梯的界線基本吻合。

界線C的確定,主導因素是地形因素。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了解了人們可根據不同的需要劃分地理區域,一個地區可同時兼有多重“身份”。同一類型的區域,還可劃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的區域。在此基礎上,我們重點學習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依據、位置和範圍。正是由於區域間存在的差異性較大,而同一區域內相同或相似性較多,我們才有必要對它們進行區域劃分,有利於人們因地制宜安排生產、生活。

知識要點與檢測

[反饋練習]

1、填空

(1)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與 (山脈)、(河流)一致。

(2)西北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是影響的界線,大致與mm等降水量線一致。

(3)青藏地區與西北地區及北方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與、級階梯分界線一致。

2、判斷

(1)一個地區只能屬於一個地理區域。(×)

(2)同一類型的區域沒有級別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區別。(×)

(3)我國的地理區域只有四個。(×)

(4)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在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

3、下列省、自治區、直轄市主要或全部位於哪個地理區域。

x疆維吾爾自治區 北方地區

x藏自治區 南方地區

北京 西北地區

上海 青藏地區

4、填圖(圖見課本)

在中國政區空白圖上填繪下列地理事物:

秦嶺、淮河、崑崙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脈

●板書設計

第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

第一節 四大區域的劃分

第二節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教學要求

1、明確秦嶺—淮河一線是劃分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界線。

2、通過閲讀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比較圖,明確區域主要的自然特徵和人文特徵。

3、通過對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和人文特點的比較,瞭解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差異,以及受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人類生產、生活的差異。

4、訓練學生學會用比較法和歸納法學習區域地理。

結構分析

教材的第二節和第三節是在第一節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四大地區的區域特徵。本節運用比較的方法,分析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區域特徵,內容涉及“總論”中的基礎知識,主要包括中國地形的分佈和特點、中國氣候的主要特徵、中國主要的河流以及中國的農業生產等知識。

1、本節教學內容所涉及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同屬我國的東部季風區,與西部地區有明顯的差異,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對於區域內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徵並沒有一一羅列,而是用比較的方法,對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特徵和人文特徵兩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2、本節教材對應《地理課程標準》中以下要求: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並説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運用地圖指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範圍,比較它們的自然地理差異;説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自然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教學建議

【課時安排】

建議本節安排2課時。

【引入新課】

1、中國區域地理知識是在中國總論的基礎上講述的,因此,所涉及的內容中很多都是學生已經學過的。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抓住這一點,儘量採用簡明生動的啟發方式,幫助學生形成對區域知識的構建。

2、可以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直觀地感到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差異。我國地域遼闊,區域差異明顯,在教學中要突出區域特色。

【北方與南方的自然差異】

1、展示不同區域的圖片資料,讓學生直觀瞭解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差異。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播放錄像資料。提出問題:從圖片或錄像資料中看到南方和北方有哪些差異?如何用科學的地理方法表述它們?為什麼會有差異?

2、這部分教材中的圖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景觀圖,包括圖5.9中的“北方温帶落葉闊葉林”和“南方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圖5.10的“東北林海雪原”、圖5.11的“海南島熱帶風光”。另一類是地理圖表,包括分層設色的中國地形圖,哈爾濱、北京、武漢、廣州四城市的年內各月氣温和降水量圖,長江和黃河的流量過程線圖,這部分教學活動應注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

3、指導學生分別閲讀哈爾濱和北京的年內各月氣温和降水量圖,引導學生得出“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的氣候特徵。再將這樣的特點與武漢和廣州的氣候進行對比,認識到南方比北方冬季氣温高,最冷月平均氣温在0℃以上,而且年降水量多。同時為分析河流流量的特點和植被的特點打下基礎。填活動1表格。

4、由降水的特點引導到河流流量分析。首先讓學生明白我國東部季風區的河流來源主要是靠天然降水補給,由於南方地區的降水量比北方地區多,所以造成了長江流量比黃河流量大。進一步幫助學生髮現,河流流量的變化與降水的變化之間的關係:總的來説,河流的流量隨着降水的變化而變化,降水量增加,河流的流量增大,反之減少。引申到我國南方地區夏季會出現洪澇災害,明確災害的形成原因,樹立防災減災意識。完成活動2的有關部分。

5、由氣候的特點引導到對植被的分析。仍然用對比的方法,使學生明確不同區域的植被特點,引導學生分析植被類型與氣候條件的關係。首先分析“北方温帶落葉闊葉林”和“南方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區別,然後繼續分析區域內部植被的區別,又突出我國地域遼闊,自然差異明顯的特徵。完成活動2的有關部分。

6、總結歸納,繼續完成活動2的討論,歸納出形成南方和北方自然差異的主導因素。

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力,進一步比較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差異。所以,活動1的表格中可以多設計幾行讓學生填寫。

【北方與南方的人文差異】

1、“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差異,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

2、閲讀比較圖5.12和圖5.13可以看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差異,並通過列表格的方式對比體現出來。這實際上是八年級上冊有關我國農業部分的知識的再現,學生通過回憶上學期所學知識,再通過兩張素描圖的比較體現出來。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農耕制度 土地利用類型 旱地為主 水田為主

主要農作物 小麥、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一年二至三熟

傳統運輸方式 陸路運輸為主,多用汽車、馬車 水運

傳統民居 屋頂坡度較小、牆體較厚 屋頂坡度大,牆體高

其他不同

3、組織學生探究北方農村生活景觀和南方農村景觀差異的原因,完成活動1:

主要形成原因

農耕制度 土地利用類型 地形、氣候

主要農作物 氣候

作物熟制 氣候

傳統運輸方式 地形

傳統民居 氣候

其他不同

4、通過區域比較研究歸納區域特徵。教材中只是分別通過比較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差異和人文地理差異説明兩個區域的不同,教師應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研究、歸納每個區域的特徵,對於理解區域內人地關係協調發展意義重大。完成活動1之後,教師應引導和幫助學生總結歸納出北方地區的區域特色和南方地區的區域特色。尤其是突出自然環境、自然資源、人類活動的關係,使學生受到生動的人地關係的教育。

第三節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西北地區的範圍、及高原、盆地為主的地形。

2、使學生掌握西北地區以乾旱為主的自然特徵及其對農、牧業生產的影響。

3、培養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並使學生進一步學會認識與分析一個地區區域特徵的方法。

重點

西北地區的自然特徵

難點

以乾旱為主的自然特徵及其對農牧業生產的影響

教學過程

【複習提問】請同學在地圖上指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範圍,找出兩個地區的分界線(秦嶺—淮河線),並説説兩個地區有哪些差異。

【引入新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它們都位於東部季風區。今天我們學習非季風區的西北地區。

一、乾旱的西北地區

【讀圖講解】西北地區大體上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崑崙山—阿爾金山以北,包括內蒙古自治區、x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北部。

【讀圖】P5的5.5圖、5.7圖

1、西北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

學生回答課後的活動練習題。

【歸納】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處於東部季風區,比較濕潤,特別是南方地區更加濕潤,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本區因深居內陸,並有山嶺阻隔,年降水量多小於400毫米,從東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減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下。乾旱是本區的主要自然特徵。

2、西北的氣候類型:温帶大陸性氣候。

3、西北的自然特徵:乾旱

原因:西北地區位於非季風區,降水稀少。

學生讀圖:5.14,然後回答:

1、塔里木盆河我國最長的內流河,周圍的胡楊林耐鹽鹼、生長快,是西北地區重要造林樹種。

2、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國面積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3、西北地區高原、盆地為主的地形,風蝕作用顯著,多沙漠、戈壁的雅丹地貌。

【回答】由東向西,地表植被大體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地區降水變化規律是:本區降水從東部向西逐漸減少。胡楊林耐鹽鹼、生長快,是西北地區重要造林樹種。

(2)由東向西,植被變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是全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

【小結】通過學習這一節,我們瞭解了西北地區地廣人稀,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氣候乾旱以及河湖、植被方面的自然特徵,也瞭解到本區礦產資源豐富,畜牧業和灌溉農業發達。通過“乾旱”這一主導因素,逐層分析區內其他因素、歸納區域特徵的方法。

佈置作業

完成P14的活動題

板書設計

第三節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一、乾旱的西北地區

1、地形

2、氣候

3、自然特徵

第四節 青藏地區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製作青藏地區簡易地形模型,並説出該地區的位置和範圍。 2.能通過模型製作及計算分析出該地區地高天寒的自然特徵。 3.能根據自然特徵,結合地圖和模型説出該地區河湖、人口、種植業、畜牧業的分佈特徵。 教學重點 高寒環境中形成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 教學難點 分析高寒環境對氣候、水文、人口、農業和牧業的影響。 教學方法 發現法。 教學媒體 中國地形圖、青藏地區地形圖(學生每組一幅),實驗托盤(學生每組兩個)、已經調勻的812膩子粉(學生每組一盆),空白小旗(學生每組若干)、景觀圖片、投影片、錄像資料。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展示兩幅景觀圖——長江中下游景觀及青藏高原景觀。 展示“中國地形圖”,在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及青藏高原貼A、B兩個紙片。 【設問】這兩幅景觀圖哪個是A地景觀?哪個是B地景觀? 【設問】B地是在什麼地區?(青藏高原地區) 【講授新課】 【板書】第四節 青藏地區 【設問】為什麼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景觀相差如此之大?(海拔差異大) 【設問】請你們讀“中國地形圖”估計青藏高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平均海拔。 學生討論、回答。 【啟發】請各組同學按照每釐米代表100米的垂直比例尺在兩個托盤裏用821膩子粉分別堆放兩個土堆代表這兩個地形區。 學生動手感知兩地高度差。 【設問】你們感覺青藏地區地形的特點是什麼?(高) 【設問】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温下降0.6℃,請大家計算兩地的氣温差。 學生計算並回答。 【設問】可見,青藏地區氣候的特點是什麼?(寒) 【板書】 在“中國地形圖”上把C 、D 兩個紙片分別貼在經度相同的塔里木盆地和乞拉朋齊。展示塔里木盆地和乞拉朋齊兩地典型景觀之圖片。 【設問】這兩幅景觀圖哪個是 C地景觀?哪個是 D地景觀? 【設問】為什麼經度相同的兩地景觀會如此不同?(青藏高原阻擋了北上的暖濕氣流)

【設問】青藏大部分地區的降水狀況會如何?(旱) 【過渡】剛才我們瞭解了青藏高原的位置:地處亞熱帶,深居內陸,那麼青藏地區的範圍如何呢? 【啟發】請你們把剛才堆的青藏地區的模型再加工一下,即根據地形圖在模型上製作出聳立在青藏地區周圍的主要山脈,並把寫有山脈名稱的小旗插在對應的山脈上。 學生動手操作。 【板圖】青藏地區主要山脈。 【啟發】請讀第78頁圖11.47,識別青藏地區包括哪些省級行政區?請把寫上省級行政區名稱的小旗插在模型的相應位置上。 【投影】

地區 西北地區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青藏地區

面積佔全國總面積(%) 30 20 25 25

人口占全國總人口(%) 4 40 55 1

【設問】該表格説明青藏地區人口分佈有什麼特點?為什麼?(地廣人稀,高寒)

【設問】這是我國藏族的主要聚居區。藏族同胞有哪些生活習慣與高寒的環境相適應?

(簡介藏族服裝與日較差大的關係及藏族舞蹈動作幅度小與高原缺氧的關係) 【設問】請你們讀手中青藏地區地形圖,據圖分析這佔全國1%的人口會選擇居住在哪裏?為什麼? 請各組同學討論之後在模型上你們選擇的地方插上小旗。 學生分組討論、畫圖,各組間交流、討論。 【小結】青藏地區的人口城鎮都分佈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兩岸,如雅魯藏布江谷地和黃河支流湟水谷地。 【指導】請你們在模型上開挖出雅魯藏布江、黃河及湟水的河道。 【板書】地廣人稀

【過渡】請你們讀書第78頁圖11.47,看看青藏地區還有哪些重要的河、湖,請你們在模型上開挖出來。 【板圖】重要河、湖 【設問】青藏地區的河湖有什麼特點?(世界河源,多鹹水湖) 【設問】為什麼青藏地區能成為許多大河的發源地?(冰川縱橫,固體水庫) 【設問】為什麼多鹹水湖? 【板書】冰雪河湖

錄像展示青海湖景觀。 【設問】青藏高原能否發展種植業?有哪些有利條件?哪些不利條件?(能。有利條件:日照強,温差大。不利條件:降水少,氣温低) 【投影】水稻、小麥、青稞、豌豆等作物習性比較表。 【設問】青藏高原適於種植哪些作物?(簡介青稞) 【設問】觀察青藏地區地形圖,你們覺得這些作物應該種植在哪些地方?請你們把畫有小麥、青稞、豌豆的小旗插在模型的相應位置。 各組討論、組間交流。 【板書】河谷農業

【講解】這些作物有兩個特點:即喜温涼和優質高產。在青藏地區培育出的黃瓜能有小孩胳膊粗。 【設問】為什麼青藏地區作物單產高? 學生討論。 【投影】農作物單產高

白 天 光合作用強

大氣潔淨、晴天多、日照時間長 製造營養物質多

夜 晚 呼吸作用弱

氣 温 低 消耗營養物質少

全 年 生育期長

氣 温 低 積累營養物質多

【設問】青藏地區農作物的分佈也具有垂直分佈規律,請你們把下列右側的三紙籤貼在左側示意圖的對應位置上。

學生討論,貼紙籤。 【過渡】青藏地區適於發展種植業的地方不多,其它的地方適於發展什麼樣的農業?(畜牧業) 【設問】青藏地區分佈最廣的三大畜種有:犛牛、藏綿羊、藏山羊。請同學們看課本第79頁圖11.48和圖11.49犛牛和藏綿羊的圖片。這些畜種有哪些特點與高寒環境相適應? 請學生讀第79頁“讀一讀”,(一)犛牛。 【板書】高寒牧業

【課堂小結】指板書小結本區奇特的自然景觀,並簡述高寒環境對氣候、水文、人口、農業、牧業的影響。 【課堂練習】(略)

2021年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嘗試運用地圖分析我國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2、記住我國領土面積,運用地圖查閲我國領土的四至點。

3、能夠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主要島嶼和隔海相望的國家,理解我國既是陸地大國,又是海洋大國。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看圖、讀圖、觀察地球儀,培養學生觀察和讀圖的能力。

2、學會分析和評價一個國家或地區地理位置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學生參與意識和學習地理的興趣。

2、通過對我國遼闊的國土、優越的地理位置等知識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民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增強學生保衞祖國領土完整,實現祖國統一的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瞭解我國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2、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能夠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瀕臨海洋,主要島嶼和隔海相望的國家,理解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

教學難點

能夠對我國地理位置的判讀和與其他國家位置的比較,理解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教學方法以圖釋文,小組合作,討論分析,鞏固練習,當堂達標。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播放歌曲《大中國》,多媒體展示-、長白山天池、樂山大佛、桂林山水等的圖片。

(引導)伴隨着一首慷慨激昂的祖國讚歌,我們飽覽了祖國壯麗的山河,燦爛的文化,優美的景觀。作為華夏兒女,我們每個人都熱愛自己的祖國,都熱愛這個和諧幸福的大家庭————中國。今天我們共同走進中國。學習第一節《疆域》。

二、展示學習目標

多媒體展示本課學習目標,提示學生進行閲讀和理解,帶着目標學習,能使學習更有針對性。

三、我找我家——中國的地理位置

(過渡)同學們,七年級我們學過可以從哪幾個主要方面描述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呢?讀圖結合課本第三頁,完成下列問題。

1、從半球位置看,我國位於____半球(南、北),____半球(東、西)。

2、從緯度位置看,我國領土_______跨緯度廣,北迴歸線穿過我國____部,我國陸地大部分位於_______帶,南部小部分位於____帶。

3、從海陸位置看,我國東臨_______洋,西靠______大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我誇我家——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知道(過渡)那我國的位置好不好?“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下面請同學們結合課本第四頁圖文,完成合作探究題。

1、比較我國與俄羅斯、印度尼西亞的緯度位置,説説我國緯度位置的特點。第1組解決

2、比較我國與日本、蒙古的海陸位置,説説我國海陸位置的特點。第2組解決

3、議一議,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填表)

中國位置的優越性

(提升)通過對我國地理位置的分析,請同學們總結分析一個地區位置的方法?回憶前面的知識,討論得出:從所在半球、所處緯度和海陸位置三方面進行分析。進行小結。

(過渡)學習完中國的地理位置,我們下列了解我國遼闊的疆域

我讚我家——遼闊的國土

每天,當我國東部的烏蘇里江晨曦初露的時候,西部的帕米爾高原還是星斗滿天的夜晚。-

每年農曆立春前後,我國北方的鬆嫩平原還是冰天雪地的時節,南方的海南島已經春意盎然。

請同學們議一議為什麼會出現那麼的差異。

展示我國疆域和領土四至點。

分成兩個小組:

小組1填寫最南端(南沙羣島中的曾母暗沙)和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計算相隔緯度(大約49°)

小組2填寫最東端(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交匯處)和最西端(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計算相隔經度(大約62°)

(過渡)我國遼闊的疆域周圍有許多陸地鄰國和海洋,下面就一起認識我國的鄰國和海洋

我讚我家——填我國土

1、。我國幅員遼闊陸地面積約_____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____位。我國陸上國界線長____萬多千米,與____個國家接壤。我國大陸海岸線長____萬多千米,與____個國家隔海相望。

2、我國大陸瀕臨的海洋從北向南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被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所環抱的______海,以及海南島和雷州半島之間的______海峽是我國的內海。

3、我國面積的島嶼是______島,其東面直接瀕臨______洋;我國第二大島是______島。

我讚我家——歡樂旅行

開展祖國邊境遊的活動進行比賽。小組1沿着陸地邊界走,小組2沿海海岸線走,都從中國和朝鮮的交界處開始,分別彙報沿途的見聞。

小組1:沿途能夠見到的國家依次是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和越南等14個國家。

小組2:沿途經過了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四個海洋,看到了隔海相望的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和印度尼西亞6個國家。還看到了我國的台灣島和第二大島嶼——海南島

採用分組比賽的形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其中,有利於課堂效率的提高和學生能力的培養

材料分析

2001年4月1日8時36分,美-用偵察機向我國三亞外海抵近偵察,我軍某部派兩架飛機對美軍進行跟蹤監視,9時07分,中方飛機在離我領海104海里處正常飛行,美機突然大動作轉向,撞我一部飛機尾部,致使我機失控墜海,飛行員王偉英勇犧牲。美機肇事後,未經中方允許闖入中國領空並降落中國機場。

1、從材料中議一議美機的行為。

2、王偉有什麼值得你學習的地方?作為中學生的我們現在怎麼做?

以“我的收穫”為題,組織學生對本節內容進行回憶和總結。教師適當補充。給2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思考和總結,然後採用個人發言的形式進行“我的收穫”活動讓學生總結內容,能使學生養成回憶整理知識的習慣

課後小結

本課內容相對比較簡單,因此學生理解和掌握難度不是很大,其關鍵是通過學習本課內容,要求學生掌握分析一個地區地理位置的方法,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獲得方法和能力方面的提升,有利於後面內容的學習。還有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也是一個重點,要通過圖片展示和講解培養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和捍衞祖國領土完整的觀念。

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 篇五

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知道我國四大地理單元及其分界線。識讀“中國四大地理分區”圖;識讀“北方地區圖”;理解北方地區主要的山脈、高原、平原及其分佈特點;瞭解黑土地和黃土地的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方式。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模擬介紹家鄉的活動,掌握四大地理單元的差異;通過“圖片+説明”、播放視頻的方式分別介紹黑土地和黃土地的位置和主要特徵,再通過相關活動讓學生概括出自然條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熱愛土地、熱愛國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情,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的情感教育。

重點

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徵和人文特徵。

教學難點

綜合、根據、歸納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徵和人文特徵。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

同學們,經過一個長長的暑假,新的學期又開始了,不知道同學們在這個暑假到過哪些地方呢?又見到過什麼有趣的事情?能跟大家一起分享嗎?

學生七嘴八舌:略

[上課]

請同學們翻開書本首頁,這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景觀圖。請結合圖片進行討論,你在當中看到了什麼?又聯想到哪些方面呢?假設你是來自上述的四個區域的人,你會怎麼介紹“自己”所在的家鄉情況呢?我們請四個小組的代表來模擬一下。

[學生活動]

一組:北方地區平原面積廣闊,耕作易於機械化操作,農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高。

二組:南方地區主要土地是紅土地,丘陵較多,平原少,所以人們耕種主要在一些低級的丘陵和小平原進行,一般是精耕細作的。

三組:西北地區有遼闊的草原,馬牛羊特別多,所以我猜農業是畜牧業為主。

四組:我看到青藏地區高山冰雪覆蓋,雪山連綿,反映青藏地區地勢高,氣候寒冷,是世界屋脊。

[教師總結] 正是由於區域的差異性較大,而同一區域內相同或相似性較多,所以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單元,分別是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活動] 完成書本P.3活動。

[過渡] 首先我們學習瞭解的是北方地區。

[課件展示] 北方地區圖。(引導學生找出我國北方地區的位置、範圍以及主要地形區。)

[師生互動]

1、讓學生找出北方地區所管轄的省級行政區,並分別説出它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2、在圖5.2中,找出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大小興安嶺、長白山、秦嶺、太行山、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渤海、黃海、黃河、淮河、黑龍江、松花江。

3、讓學生自讀課本P.4~5內容,整體感知北方地區的地理環境。

[提問] 根據所瞭解到的知識,請歸納出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並出示表格:

北方地區

自然環境經濟特點

位置範圍主要地形區農業工業

秦嶺—淮河以北東北三省

兩河、兩山

京津

陝甘寧

(蘇、皖、內蒙古)東北平原

華北平原

黃土高原

(2個丘陵)平原廣,耕地以旱地為主,機械化程度高,是我國重要糧食產區煤、鐵、石油等資源豐富,工業發達、工業城市密集,資源消耗量大

重要農業區:二大商品糧基地(三江平原、鬆嫩平原)、華北平原重要工業區:京津唐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基地

[過渡] 同學們,土地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地,人類對土地有着天然的感情,請問,以下兩幅圖(課前準備兩幅黑土地和黃土地的照片)各反映的哪種土地?主要分佈地區在哪裏?

學生回答:黑土地、黃土地;東平平原、黃土高原。

[教師] 對了,兩種土地都有各自的特點,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它對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又有什麼影響呢?結合手上的資料,進行小組討論。(結合我國乾濕區和温度帶的分佈分析)

[總結歸納] 略

[播放視頻] 《黃土高原》

[提問] 壯觀雄偉的黃土高原,我們已經看過了,誰能概括出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徵?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特點呢?

[學生回答] 千溝萬壑,支離破碎,主要是因為黃土高原的黃土結構疏鬆,容易受到流水的侵蝕。

[提問] 黃土高原土質疏鬆,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如何有效治理黃土高原?

[師生互動] 一起閲讀書本P.6活動2的案例。

[學生回答] 建設淤堤壩,攔蓄泥沙;退耕還林還草,封山綠化等。

[活動] 完成書本P.6活動。

[小結] 同學們,學習完北方地區,我們得到什麼收穫?(總結由學生説,教師作最後總結)。

[總結] 北方地區各地的自然條件不同,使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方式等具有較為明顯的差異。因此,我們要記住: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安排生產、生活要合理。

板書設計

1、自然環境和經濟特點(見投影表格)

山區寒冷——針葉林

黑土地——東北平原

2、地區差異 地廣、機械化耕作;一年一熟

黃土地——華北平原、黃土高原:缺水,水土配合不佳;兩年三熟

特點:結構疏鬆,易水土流失 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3、黃土高原

治理措施:建於堤壩,攔蓄泥沙;退耕還林還草,封山綠化等

4、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及課件 篇六

第一節 自然環境

1、地理位置:亞洲位於北半球和東半球,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 西部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為界與歐洲相鄰,西南以蘇伊士運河為界與非洲 相鄰,東南隔海與大洋洲相望,東北以白令海峽為界與北美洲相望。(圖6.2 p2)亞洲的地理分區: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2、亞洲是世界上面積,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洲。(注意不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跨經度最廣的大洲和大洋分別是南極洲和北冰洋)

3、地形與河流: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勢影響,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圖6.5 p4,結合圖認真完成第5頁的活動題)

4、亞洲之最:

(1)世界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積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大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2)世界峯--珠穆朗瑪峯(海拔8848.43米),世界陸地最低點死海(海拔-415米);

(3)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經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發源於中國青海省,注入南海。(注: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歐洲],世界上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亞馬孫河)

(4)亞洲面積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世界面積的平原:亞馬孫平原;

(5)世界的湖泊:裏海(鹹水湖);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的湖泊:貝加爾湖[俄羅斯];世界的羣島:馬來羣島。

5、氣候:亞洲地跨熱帶、北温帶、北寒帶,受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氣候具有(複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和(大陸性氣候分佈廣)的特點。

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 篇七

一、目標導學

知道東北地區的顯著特色。瞭解東北三省的位置和範圍。瞭解東北三省的地形、河流、氣候等自然概況。

二、知識梳理

1、請説説東北的“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倉”的含義:2、東北三省包括

3、東北三省地下以,主要的河流有。人們常用來形容東北三省的山河大勢。請在地圖上指出本區的主要山、河、平原。

4、東北三省的氣候特點是。

三、探究

認識東北三省的“冷濕”氣候。

四、鞏固練習

1、東北三省指的是()

A、黑龍江、吉林、河北

B、黑龍江、吉林、遼寧D、吉林、遼寧、內蒙古姓名:評分:C、黑龍江、內蒙古、遼寧

2、東北三省的省會城市分別是()

A、哈爾濱、呼和浩特、瀋陽

C、長春、瀋陽、石家莊

3、“冰城”是指()

A、哈爾濱B、長春C、瀋陽D、西安B、哈爾濱、長春、瀋陽D、太原、石家莊、哈爾濱

4、東北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季風氣候

C、温帶季風氣候B、亞熱帶季風氣候D、温帶大陸性氣候

5、我國最大的平原是()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D、三江平原C、長江中下游平原

6、下列河流是中朝界河的是()

A、鴨綠江B、黑龍江C、額爾齊斯河D、松花江

7、下列四幅圖,反映東北地區的氣候特徵的是()

8、關於東北平原的敍述,正確的是()

A、東北平原分佈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三省境內,地勢北高南低

B、夏季熱量充足,日照時間長,能夠滿足玉米生產所需的熱量條件

C、是我國冬小麥、甜菜、大豆、玉米等農作物的最大生產基地

D、冬季氣候寒冷,土地凍結對來年春天農業生產、作物播種和生長不利

9、下列表述東北三省氣候正確的是()

A、氣候冷濕

C、冬短夏長B、雪期自北向南越來越長D、降水集中於秋季

10、在春秋季節,東北三省經常受到哪種災害的影響()

A、乾旱B、寒潮C、颱風D、洪澇

11、關於東北三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我們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倉”來形容東北三省

B、東北三省位於我國的東北部

C、東北三省地形以丘陵和平原為主

D、東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較多

12、下面關於東北三省氣候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温暖

B、大興安嶺北部地區長冬無夏

C、南部的遼東半島冬季較短

D、緯度較低,又緊鄰着亞洲北部温暖的夏季風源地

13、東北三省地形以東部為長白山地,北部為小興安嶺,西倚,在山地之間分佈着遼闊坦蕩的,因此,人們常用“、”來形容東北三省的山河大勢。

八年級下冊地理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區域劃分的依據

2、在地圖上指出四大區域的地理位置、範圍及劃分原因;

3、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並説明秦嶺—淮河一線的意義。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讀圖、析圖能力,觀察判斷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

2、使學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劃分方法。

德育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更加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教學重難點】

重點: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範圍及劃分原因。

難點:結合地圖,使學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間概念。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分別把課前掛好的新疆高山牧區景觀圖、西雙版納熱帶風光傣家竹樓景觀圖、東南沿海經濟特區的工業生產流水線景觀圖和長江三角洲農業及工業景觀圖與四位扮演者(學生)口述台詞(課文中的敍述)配套,依次打開。

(講授新課)

教師帶領同學們一起總結:以上同學的描述,説出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地理區域:(大屏幕依次顯示)

至此,同學們已經或多或少地瞭解了一些中國的地理差異。

展示西北沙漠、東北的林海雪原、青藏的牧場、南方的水田圖片

承轉: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根據不同的理由(或滿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劃分出不同的地理區域。(利用多媒體大屏幕顯示中國地形圖)同學們請看大屏幕:我國疆域遼闊,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很大。下面我們將根據各地的氣候和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的不同,把我國分成四大地理區域,既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學生活動)

閲讀3頁材料,瞭解區域劃分的依據。

下面我們瞭解一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原因及區域位置和範圍。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活動,探究)

——做第2頁活動題,同學們可互相討論,交流活動結果

(總結)

青藏地區主要位於我國地勢的第一階梯上,它周圍有崑崙山、祁連山和橫斷山脈等圍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這兩側的氣温和降水有明顯的不同,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以大興安嶺為界,這裏是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界限,由此看出,四大區域的劃分主要根據氣候和地形等要素的不同進行的。

(學生活動)

利用空白紙描畫中國四大區域圖,標出主要的分界線和區域名稱。(過渡)在區域的分界線中,秦嶺-淮河一線非常重要,它是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我們來具體學習一下。

展示秦嶺和淮河的圖片

(學生活動)根據讀圖冊中的我國氣温和降水分佈圖,還有乾濕地區和温度帶的劃分,回憶秦嶺-淮河一線有哪些地理分界線通過。

(講述)

秦嶺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山脈,高大而綿長,猶如一道天然屏障,橫亙在東部季風區的中部,使山脈兩側氣候有顯著的不同。它是一月0°等温線通過的地方,也是,還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又是濕潤地區和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因此在它的南北兩側,地形、水文、農業、文化存在明顯的區別。

(總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了解了人們可根據不同的需要劃分地理區域,一個地區可同時兼有多重“身份”。同一類型的區域,還可劃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級別的區域。在此基礎上,我們學習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依據、位置和範圍。重點是四大區域的範圍和界限,我們還要加深對於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地理分界線的理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r3pnj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