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課程思政”《調解原理與實務》示範課簡介

“課程思政”《調解原理與實務》示範課簡介

“課程思政”《調解原理與實務》示範課簡介

“課程思政”《調解原理與實務》示範課簡介

課程思政是以構建全員、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這一理念要求全方位、多領域、多層次協同融合滲透於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意識之中,並使廣大青年學子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隨着調解等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日益受到重視,相關教育培訓逐步成為重點。在法律專業中設立調解的相關課程使學生在學習掌握傳統律師的訴訟能力的同時,也能夠勝任調解等非訴訟糾紛解決業務。在此背景下,《調解原理與實務》課程應運而生。該課程是法律專業核心課程,教學目標為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形成尊法學法的法治思維,養成守法用法的行為規範。課程教學目標中藴含豐富的思政元素:學生通過學習樹立文明意識,形成基本的法律思維,加強對調解的認識和理解,掌握調解的方法,學會製作調解文書。一方面調解的充分運用有助於減少訴訟壓力,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另一方面學生運用調解技能有助於校園糾紛的協商解決,可以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培養解決糾紛的能力,對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有着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本人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形成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教育指向,以法律認同、國家意識、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為重點的頂層內容體系構架。《調解原理與實務》課程內容包括調解的基本理念、調解法律制度、調解的方法技巧以及調解文書的製作,內容體系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形成協同效應。以調解方法中的輿論壓力法為例。輿論壓力法是通過提示當事人關注周圍人對糾紛的評價,給當事人造成壓力,使得當事人放棄自己不正當的要求,從而達成調解的方法。在運用此方法時,需分辨輿論信息,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輿論才能加以運用,這充分體現了課程思政的要求。結合我國首部民法典的施行,本人將“離婚冷靜期”、“安寧權”等與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內容加入,增強了課程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為調解提供新的法律依據。

《調解原理與實務》課程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之外特設實訓教學環節,包括社會法律調查和模擬調解實訓。通過應用性的訓練,學生加深了對調解法律制度的理解,達到理論聯繫實際,培養應用能力的目的。在實訓教學中全域使用案例教學法,學生通過討論案情製作調查報告、進行模擬調解並製作調解文書。以輿論壓力法為例,學生通過模擬調解實訓學會識別當事人的不正當要求,學會分辨輿論信息,做到利用輿論的力量説服當事人放棄不正當的要求。在此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得到提高。

《調解原理與實務》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體系、教學方案設計三方面充分結合思政要求。該課程實現了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法治思維,做到守法用法,依法依規約束自己的言行,同時積極投身到依法治校、做守法大學生的現實生活中,做一個既有法律專業知識,又有理想、講文明、守法重德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大學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wyolq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