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傳統教育下青少年心理特點和學習成績的關係

傳統教育下青少年心理特點和學習成績的關係

傳統教育下青少年心理特點和學習成績的關係

傳統教育下青少年心理特點和學習成績的關係

魏 萍台山市華僑中學

任何一位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教育又是一門很高深和極具複雜性和多樣性的學問。每個孩子由於個性差異,他們會在不同的領域顯示出自己的天賦,比如看今年的東京奧運會運動冠軍的介紹就會發現,不管游泳冠軍、射擊冠軍、體操冠軍等他們都是很有天賦的,再加上刻苦和科學系統訓練才取得卓越成績。這些不在本文討論範圍,本文主要探討在傳統教育下青少年心理特點和學習成績的關係。

一、青少年自我中心主義包括假想觀眾和個人神話兩方面的內容。

假想觀眾體現在青少年認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別人的關注。這就無形中干擾了專心學習的專注度。比如有些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進入到縣城讀高中,發現身邊的同學都比自己的條件好,比如自己穿的衣服,鞋子等各種生活用品都比周圍的同學差一大截,連語言交流都帶有濃濃的口音,這在無形中會影響他們的心情,產生一種低人一等的自卑感。這些貧困家庭的孩子由於這種自卑感會慢慢的封閉自己,不和同學交流,很多心事慢慢積攢下來,堵在自己的心理,這樣自己的心事越來越多,影響了自己的學習狀態,讓自己的學習效率低下。這樣就造成了極大的惡性循環。

個人神話體現在一些青少年認為自己的經歷史是獨一無二的,自己在某方面很優秀並且會一直很優秀。不少國中生以非常優異的成績考入高中,但是進入高中後成績卻慢慢落後,大學聯考時甚至排到了全校後幾十名。這樣的例子每屆都有很多。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很多因素導致的,其中有一條是他們理所當然的認為我國中成績一直很優秀,到了高中一定也會一直很優秀。即使他們在進入高中後發現科目變得很多,難度變得很大,每科內容容量變大,也沒有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節奏。就是用刻木求劍的思維用學習國中的知識的學習方法來對待高中的學習,這樣慢慢的就跟不上高中學習的節湊了。成績也就慢慢的落後了。

青少年都有較強的自尊心和好勝心。這種好勝心和自尊心是一把雙刃劍,利用好了就會激勵孩子一直勇往直前,但是如果抗挫能力差些就可能會一蹶不振,導致學習焦慮和學習疲勞等學習問題的出現。我曾經遇到過一位學生,她從鄉下國中考入高中,之前一直名列前茅,受到很多學習讚譽,家長也對她抱有很大希望。一貧如洗的家庭,寄予厚望的家長,讓她產生了強大的好勝心理。考入高中後前幾次考試都因為沒有很好適應高中學習節湊都不是很理想,這個好勝心過大的學生開始懷疑自己,導致她經常心情煩躁,注意力難以集中,夜間常有失眠產生。學習成績更是一落千丈。

二、針對以上情況,我們應該採取相應措施,以有效提高學習成績

對家庭條件差,有自卑傾向的學生家長、班主任、任課老師、學校的心理老師都應該留心一下,如果他們學習退步了,就要及時和學生溝通最近的心理狀態。對學生積極正面引導。多鼓勵,少批評;多引導,少説教。鼓勵他外界的一切條件都是暫時的,一個真正值得尊敬和優秀的人都是靠自己的陽光的心態,樂觀堅強的性格、堅強的毅力來取得成功和最終的尊重的。告訴他們自己的命運自己做主,我命由我不由天。多多和他們溝通,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鼓勵全班同學和他們搞好關係。

對於由於學習壓力大而導致焦慮和學習疲勞等學習心理的學生老師和家長們應該幫助他們排解學習壓力。比如給他們講清楚國中和高中學習特點的不同,國中強調記憶,高中重視理解和練習。高中知識比國中知識內容多,難理解,難計算,所以要付出比國中更多的精力和努力才可能學好。另外教會學生課前預習,課堂記筆記,課後鞏固這些科學的學習環節,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給他們多講在高中階段成績有起伏很正常,努力趕上,達到考後100分。老師還可以鼓勵他們把精力放在學習上,放在戰勝難題上,一步一個腳印把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各個突破。對於有失眠現象的學生可以考慮走讀,晚上住在家裏這樣有助於調節睡眠質量。家長這裏也要配合學校給孩子做好減壓工作,給學生講清楚好好學習就行。把知識學會就行,不要太關注分數。有必要的時候可以考慮不讓學生參加學校的月考和期會考試。

綜上所述,針對學生自尊心強,意志力不堅定,抗挫能力差這些心理特點,我們應該家、校聯合,一方面改善家庭教育環境,創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環境,合理對待孩子的需求,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利用親情感化孩子;教師方面要春風化雨,堅持疏導教育。避免直接批評。經常持久的關心他們。深入瞭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幫助他們解決青春期的煩惱;孩子自身方面也要積極努力適應高中學習的節奏和環境,勤奮刻苦,認真專心投入到學習中去,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課前預習,課堂專心聽講,認真記筆記,課後認真複習,養成勤於動腦思考,多動筆做題的好習慣。學生自己,家長、老師三者聯手,齊心協力,考個好大學不是夢!

【參考書目】

1.郭瞻予《發展心理學》課件瀋陽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系;

2.林崇德:《發展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3.陳英和:《認知發展心理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1pekvw.html
專題